第一篇:3下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以本为本以生为本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记叙了汤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钓到的大鲈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公共规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通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细读课文一到四小节,体会汤姆和爸爸在一个浪漫的夜晚一起去钓鱼。教学重点是读通、读顺课文和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初步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着重以本为本,以生为本,还课堂本质,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体现教材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教材是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不是外加的,而是与故事情节互相交融渗透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机械地解题、分段、结意,而是引导学生从紧扣标题的特点和提出疑问开始,然后逐一解决,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前后贯通,一气呵成,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以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 这一课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在感受故事中获得悟解。文中月下垂钓的景色描写、汤姆钓鱼的场景描写都十分生动,“入境始于亲”,教学时我通过听录音、回顾生活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特定情境中感受,让学生产生真切的自我体验。学生体验真切,自然学得主动,课堂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一点突破,体现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我们不能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教学的艺术性,而应根据教材特点,因文施教,适当讲究艺术性。本文标题独特,观照全篇,教学时我采用“一点突破法”中的标题突破,由点及面,由事及理,渐次深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时,本文文质优美,故事生动,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月下垂钓的动人意境,去感受美,领悟美,学生兴趣盎然,获益颇多。
总的来说,这一课时的教学,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在识字写字方面,对于字词的把握安排的形式还不够多样,今后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方面还要多下点功夫。同时,由于让学生述说钓鱼的过程花时间偏多一点,练笔没能在课堂上进行。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者还应该更机智一点,让课堂真正成为充满智慧的课堂。
墩头小学 蒋桂琴
第二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进程:
一、揭题质疑
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2、小结: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学生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问题写在书上。
2、学生提问,教师小结归纳。
3、着重讨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 布置作业:
1、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2、朗读课文。
第三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清油河希望小学 夏华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进述的是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这也是本课较难突破的重点目标。
作为三年级的孩子,较难理解这篇文章其中蕴含的道理。如果对文本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两种分离:第一,注重了思想教育的内涵,而淡化了语言文字,谈化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使得人文性与工具性分离开来而上成思品课。第二,在教学中,很容易把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传导或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的嘴说成人的话,使教师、学生、文本分离。基于这样的思考,对这篇课文,我采用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将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内容的过程中,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对话,让学生对生活,对周围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思考,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做人。
一、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课时,我不是对文章进行仔细地分析,而是针对课文的精彩片断,让学生通过轻声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语言的优美、用词的精当,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最后达到运用的目的。学生对课文的感情朗读,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情景,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学时我抓住文中描写汤姆的三处心情变化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并通过不同形式的重复朗读爸爸的那句话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又创设了分角色表演父子对话,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朗读与评读中加深对“必须”、“斩钉截铁”、“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应该遵守规定”等重点词句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共鸣,加上教师适时引领、点拨,使学生对学会做人有正确的认识和感悟。
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重点词句,感受文章用词的精当,从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学习第二部分时,通过“套上、甩起、抛向” 等钓鱼动作的理解,体会汤姆的技术娴熟、经验的丰富,“划破、沉入、泛起”等动词可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小心翼翼刻画了汤姆当时的情态,形容他小心谨慎,不敢丝毫疏忽的样子,非常贴切。再加上“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使得这一段描写更富诗意。引导学生多读句子,以便加强对词语的积累。教学第三部分时,引导学生感悟汤姆心情变化,让学生找出表现汤姆心情的词语,学生也能很快地找出“不情愿、慢吞吞、叹了口气”等词语。“慢吞吞”一词不只惟妙惟肖地勾勒了汤姆当时的情态,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他表明尽管内心不情愿,有点舍不得放掉大鲈鱼,但是在爸爸的坚定态度面前又不得不这样做的心态,十分贴合小孩的心理。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个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需要教师根据不同课文的特色,设计出不同的语言实践训练,使学生用新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在学生对课文充分理解产生共
第四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和学生围绕着“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什么放,该不该放?”展开讨论。讨论第一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鱼的大,体会汤姆的舍不得。第二个问题是重点,我让学生扮演父子俩,再各自找出理由来说服对方。
“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虽然鱼很大,也很难钓到,但我们必须遵守规定。”
“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没有关系的。”
“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辩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辩论中明理,认识到人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这个道理。
总喜欢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新课学完后,我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学习上是否也曾遇见过类似的事情,并用“不管……都……”练习说话,孩子们说得倒“动听”,但在实际生活中,“原形毕露”者还是太多。
第五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反思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屯溪路小学:何传兰 电话:***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评价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得到有机整合。【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事课文,主要讲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课文语言浅显,层次分明,叙事清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学情分析】
这个班的学生是“引导自学”课型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的读书,让他们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关键问题的引领,指导他们在自主阅读中理解并体会汤姆复杂的心理变化,同时要认识到,虽然汤姆感到很遗憾,但他并不后悔,爸爸坚定的话语给他以深刻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在朗读中让人感受到那种喜出望外和极不情愿的神态和心情。【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充分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3、知道爸爸为什么让汤姆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联系实际,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难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掉!”)
3、(必须、感叹号)指名读,齐读。(板书:斩钉截铁)
4、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爸爸还说了什么话让你体会到了他的坚定? “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话从容但坚定。练习读。
“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练习读。
5、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四、体会汤姆复杂的心理
1、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汤姆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汤姆舍得吗?(板书:不情愿。)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找一找父子的对话,用“~~~”画出来。
4、这里是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课件)同桌合作,自由读。
5、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五、讨论得与失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没有、、、、、、)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
3、汤姆今晚钓鱼的心情真是一波三折,有喜有悲啊!我们来看看汤姆的心情都有怎样的变化。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惊喜)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委屈)
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不情愿)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遗憾)
4、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首先,在导入时,课题中少写的两个字很明显地把位置空出来了,这一设计使得学生很快就琢磨出老师的用意,虽然给出了较满意的答案,但是还是体现了教师的思想在左右学生思想。应该用事先准备好的板贴加以对比,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其次,在指导学生体会“汤姆复杂的心理变化“时,和前面的“体会汤姆的惊喜”重复了,在指导朗读和点拨时,又回到前面感受惊喜的心情上去了。这里可以一句带过,着重在体会变化的过程,而不该在每一种情绪上浓墨重彩。只要通过朗读就可以感悟出这些复杂心情的变化,讲解是多余。
另外,在拓展中,大部分学生对身边的事情缺乏观察,对一些社会公共道德问题认识不深。教学设计中只是列举了几种常见的遵守规则现象,事例不够具体直观。可以通过时事新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发地形成公德意识。
这些都是因为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考虑不周到留下的遗憾。
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可以让课堂接近完美,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更加关注细节之处,因为,细节,决定课堂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