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
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
政绩观,是干部在履行职责、追求政绩过程中所持的根本认识和观念态度,它直接反映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便有什么样的政绩,用什么样的政绩观评价干部政绩,便有什么样的干部。因此,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单位、部门、地方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干部、班子、队伍的健康成长,乃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有利于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有利于促进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干部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坚持凭实绩论英雄,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根本途径。
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就要坚持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准确把握政绩“为了谁”的问题。政绩为谁而树,是检测和衡量干部政绩的试金石,是为干部政绩“定性”的根本尺度。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政绩是虚脚的政绩,偏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政绩是虚假错误的政绩,甚至是败绩。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看干部创造的所谓政绩,主观上是否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客观上是否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问题、创造了利益。现在一些干部搞工作、想问题,不是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而是把心思用在揣摩迎合领导的意图上,如何让领导满意高兴,这也是许多虚假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屡禁不止的根源。这些干部追求“政绩”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立碑留名,为自己加官进爵。因为急着当官、出“政绩”而心浮气躁,表现在工作中重“显绩”轻“潜绩”,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热衷于“显山露水”、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甚至于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欺世盗名,危害社会,伤害群众,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因此,对干部的政绩,首先要加以考察和甄别的,就是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和利益归宿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自觉地坚持民本思想,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评判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把群众公认原则贯穿于政绩考核的全过程。政绩“利了谁”、“损了谁”,群众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政绩考核必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扩大社会参与,推行考核公开,形成广泛监督。要改变过去以内部考核为主、上级对下级考核为主的做法,实行开放式、“倒金字塔”式的考核办法,推行政绩公示制,把考核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评价;探索建立干部政绩群众一票否决制,完善相关评议程序办法,逐步实现干部考核主体下移,变领导认可为群众认同,刚性推进政绩“民本位”意识。
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就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准确把握政绩“优与劣”的问题。真正的政绩,应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政绩,是群众需要的政绩,是没有后遗症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地方在干部政绩考核中,简单地把政绩与GDP的增长、招商引资、财税入库等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一些干部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不计长远,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给后任和一方百姓留下沉重的包袱。还有一些地方考核评价政绩,往往只停留在就绩论绩的层面上,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缺乏综合考察分析,因而一俊遮百丑,一个亮点掩盖了一堆问题,导致政绩考核失真,用人失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全面看待政绩,防止主观片面性。我们的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干部创造的政绩也应该是全面的政绩。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
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在指标设置原则上,要善于提纲挈领,抓住重点,防止指标面面俱到,过多过滥;内容上要全面科学,综合反映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防止片面以经济指标“论英雄”;标准上,既要重数字,又不能唯数字,防止片面以数字论“成败”;方式上,要注意客观分析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现任政绩与前任基础、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现实成效与长远发展、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关系。另一方面,政绩是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在突出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还要按照德、能、勤、绩、廉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考核。唯有如此,才能比较全面地考核认定一个干部。
用正确的政绩观评判干部政绩,就要坚持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准确把握政绩“得与失”的问题。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政绩作为“客观反映主观”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判断一项政绩的真与假,优与劣,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才能得到证明。因而,考核干部政绩,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其政绩实现的实践过程。任何一项政绩的取得,都必须要付出一定的行政成本,投入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政绩应是扣除这些投入之后的“净值 ”,考核干部政绩,必须认真分析和计算这个“投入产出比”。有的单纯从结果上看成效很大,但其形成的过程却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其成本已远远超过产生的效益;有的从局部来看有一定贡献,但却违犯了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不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有的从上面看工作有一定起色,但却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在群众那里影响很坏;有的从眼前来看有一定利益,但却损害了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违背,等等,都需要我们从创造政绩的实践中去加以考察和鉴别。因此,对干部政绩的考核,必须贯穿于干部判断、决策和实施某项工作的过程之中,从静态的结果追溯动态的过程,通过过程考核引导干部在追求政绩时讲成本、求效益、重实效,正确处理好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依法行政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促进以正确的政绩观实践好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实实在在的政绩。
第二篇:干部政绩观及政绩考核办法调研汇报材料
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评体制机制是干部队伍
建设的坚强保障
(市委组织部调研座谈材料)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描绘了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就是如何培养造就一只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而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机制是建立一支高水平干部队伍的坚强保障。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干部政绩观是干部对待政绩总的观念与看法,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四个“明确”,解决正确政绩观形成的思想路径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务实、清廉,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
(一)明确“我是谁”。弄懂“我是谁”的问题,是树立正确政权观的前提。作为一名干部,首先要有明确的自身认知,我来自何处,谁培养了我,谁赋予我权力,我的职责是什么,我要往何处去。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但有很多干部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地淡漠了。忘记了这些问题,就会丧失正确的立场。
(二)明确“为了谁”。弄懂“为了谁”的问题,是树立正确政权观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党的宗旨要通过广大干部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市场经济逐利导向和“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世俗,导致少数干部迷失了方向,享乐主义、奢糜主义抬头。
(三)明确“依靠谁”。弄懂“依靠谁”的问题,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群众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争创佳绩的智慧和力量源泉。少数干部割裂了对组织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辩证统一关系,奉承上级,欺压群众,官僚主义渐显,群众威信下降,工作推展不开。
(四)明确“谁评价”。确立“谁评价”的主体,是树立正确政绩观重要一环。当前,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各类评价体制机制基本确立起来,但还存在不合理之处。重要一点,就是对干部政绩最有发言权的群众在干部考评中的话语权明显缺失,不但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也造成干部政绩考评不同程度失真。
因此,要深入扎实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做到眼要朝下看,脚步往下走,和群众打成一片,汲取智慧,打扫心灵,为干部正确政绩观确立正确的思想路径。
二、突出两个“创造”,解决正确政绩观实践路径问题 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仅仅停留在干部的思想意识领域,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通过创实绩争佳绩来接受实践的检验、组织和群众的考量。
(一)突出“创造什么”,解决施力方向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始终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格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决策、想问题、办事情,始终将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判断的最高标准。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从单纯粗放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精神需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将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民生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创老百姓看得见、摸得到、比得出、享得着的真实绩。
(二)突出“怎么创造”,解决关键环节问题。在全体干部中坚持开展“六治”活动(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乱、治奢),切实改变学风、会风、文风,将广大干部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中来。一要静下心,钻得进。力戒浮躁,静心修身,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提升创实绩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本领,二要沉下身,走得近,轻车简从,坚持深入基层和群众,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定位努力方向,团结凝聚力量。三要勤总结,慎决策,找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规划出台创实绩路线图。四要善借力,勇攻坚。整合群众力量、领导权威、部门资源、专家智慧,合力攻坚,勇创佳绩。
三、杜绝“八种状况”,纠正政绩观的现实误区
(一)杜绝重近轻远。纠正一味追求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的误区。
(二)杜绝重表轻里。纠正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的误区。
(三)杜绝重虚轻实。纠正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 瞒下、弄虚作假的误区。
(四)杜绝重显轻潜。纠正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误区。
(五)杜绝重硬轻软。纠正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误区。
(六)杜绝重物轻人。纠正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误区。
(七)杜绝重局部轻全局。纠正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的误区。
(八)杜绝重投入轻收益。纠正只看GDP、招商引资总量,不计投入、环境成本,不考虑效率与效益的误区。
建立完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
干部考核导向,决定科学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这对新形势下加强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评体制机制和考评方式方法,涉及到考评机构的建立和人员的组织、考评范围和内容的确定、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考评方案的研究论证、考评人员的业务培训、考评工作的组织实施、考评结果的汇总归档与应用等等,是一门高深的专业理论和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本人只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辩证看待GDP在干部考核中的作用。GDP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长期以来,GDP被作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成果和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用于对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特定的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作用。在建国后,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争取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将经济建设与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的时间,我国的GDP一直以2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在短短时间内,生产力得到有效释放,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经济初步建成,我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既是我们党高瞻远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结果,同时也是我们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组织带动广大群众努力拼搏的成果。因此,以GDP为干部政绩考评的指挥棒,将广大干部主要精力引导到地方经济建设中来,在激发干部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争创佳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负面作用。就GDP本身来看,它是一个衡量一定时期一个区域经济建设成果的总量和流量指标,它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和质量。片面使用GDP这个流量指标,会使人们忽视了资产存量或社会财富的积累。在我国遇到诸如旱涝灾害、SARS瘟疫、汶川地震等带来的损失时,有的干部还会笑着说,“坏事能够变为好事”,误认为能够在救治、恢复、重建中增加GDP。因此,GDP的快速增加并不等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等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甚至给发展带来负面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唯GDP马首是瞻,为了把GDP搞上去,可以不惜成本,不计代价;有的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盲目铺摊子、借债搞建设;有的急于出成绩,片面追求外延式扩张,热衷于一些立竿见影、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为片面追求GDP指标,一些地方社会事业民生建设严重滞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越积越多,干群关系日益紧张。
归纳起来,以GDP为政绩指标的核心,存在的主要弊端表现在:一是衡量不了社会财富的现实积累与分布以及人们对其占有格局。二是衡量不了社会和谐、民生建设的状况。三是衡量不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四是衡量不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满足状况。
(三)全面认识GDP。总而言之,GDP不能准确衡量我们党孜孜以求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提高程度,同时还严重误导干部创先争优争创业绩的方向。可以预言,一天不真正把以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体制机制纠正过来,就一天不会真正脱离以简单粗放的规模扩张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格局、建设美好中国美好安徽美好新滁城等一系列指导思想和决策部署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重GDP但不唯GDP,尊重大势,遵循规律,建立健全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兼顾的干部考评指标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二)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的设置
总书记指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 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这就为科学设臵、全面完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指明了方向。
1、确立指标设臵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六位一体”统筹兼顾原则。指标设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六位一体”,才能引导推动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找准中心、突出重点,均衡施力,从而避免唯GDP论英雄的偏激做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2)坚持紧密联系实际原则。指标设计必须紧密结合被考核地区、部门、行业实际和干部本职工作,不能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掌握不住重点,考不出真绩。
(3)坚持民生导向原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我们的一切管理和服务,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因此指标设计,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
2、把握指标设臵的重点
(1)做好指标设置前期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干部考核管理部门没有深入实地开展好调研工作,没有向干部管理服务的对象和基层群众、有关专家学者和干部自身进行深入全面的走访了解,对干部工作的环境、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普通百姓的期盼知之不多,理解不透,造成设计出的指标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与准确,从而降低了指标的质量。
(2)合理界定干部考核内容范围。坚持“德能勤绩廉”考核为基础,各主管部门和干部考评机构,要依据自身职责权限,紧密结合被考核单位和干部队伍的职能分工,划定各综合考评、单项考评的内容范围,如经济建设部门主要以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为主要考评内容,执法部门主要以案件办理数、结案率、息访息诉率、和解率、执法态度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考评内容,等等。
(3)健全完善指标体系
所有的考评都是围绕指标来开展,因此,依据考评的内容范围,设臵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最为关键。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做到,一要保证指标体系能全部涵盖所有的考核内容。二要做到指标体系内各指标合理搭配,如主要指标与次要指标,关联性指标、印证性指标和互证性指标,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等等。三要做到一级指标衍生的二级、三级指标等指标层级设臵,同级指标之间分解、搭配合理。四要做到指标体系相互间的合理搭配,如既有不同层次级别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又有不同区域领域部门考核指标体系,既有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又有普通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既有任期指标体系,又有年季月度指标和周指标体系等等。五要努力做到质量指标数量化,增强考评项目的可测度性。
(4)科学设定各指标权重分布。权重分布设计与指标设臵同等重要。要根据整个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数量和不同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合理确定各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分值权重。为科学设臵权重,先可以将所有指标按重要性大小进行分级归类,将整个权重在不同重要等级指标间合理分割,再将分得的权重在同级指标间分割,最后确定每个具体指标的权重。(5)抽样测试并调整完善指标体系。指标设臵完毕后,组织专家论证并初步调整;在考评对象中抽取样本试考试评,汇总测评结果;开展实地走访,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多方了解情况,得出印象结果,再与试考试评结果比较分析,按差异大小进行调整完善,形成最终考评指标体系。
(三)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1、组织对考评机构和考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考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提倡由考核办统一组织开展联合、综合考评,降低各种不太重要或单项考评工作的频率,让被考评对象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干事创业。
3、组织相关部门、行业的专家学者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考评机构开展考评工作,提高考评结果的信度、效度和考评工作的效率。
4、重点开发系统科学的考评软件,增加信息化系统在考评工作中的利用程度,提高考评软件的实用性、易操作性,减少人工考评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考评工作快捷性和准确性。
5、考核结果要及时向被考评对象反馈,以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并接受基层和群众监督。被考评对象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向提出申请复核。考评单位要认真复核,并及时反馈结果。
第三篇:民政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党中央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胡锦涛总书记就这个问题多次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做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干部,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切实做到为民解困,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民政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进而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建立为党增光添彩,为民谋利造福的政绩。也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各项工作,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善谋富民之策,勤修为政之德,也才能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当前一些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偏差和扭曲,沽名钓誉,醉心于“形象工程”,追求“显性”政绩;或者不顾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急功近利,追求“暂时”政绩;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高指标,不惜牺牲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追求“畸型”政绩;或者不从群众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而是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迎合上级,追求“邀功”政绩;或者好大喜功,追求“虚假”政绩。所有这些必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为谁建立政绩?必须明确,建立政绩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造福百姓、造福社会,而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请赏。二是建立什么样的政绩?政绩只能是“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实绩,而不是不切实际、不顾民力、急功近利的“政绩”。三是靠什么建立政绩?实践证明,政绩只能靠立足实际,认准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四是怎样检验政绩?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只有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在历史上经得住考验的,才是真正的政绩。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江泽民同志在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孺子牛’精神,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2004年政府工作要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和要求。既是民政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有力武器。更是民政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民政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工作繁重,特别是救灾救济、城市低保、优抚安置等工作,既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工作中必须把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抓实抓好。
民政工作50年的风雨兼程,厉经桑沧,广大民政干部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以自己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和落实着“三个服务”的要求,在人民最危难之际,代表党和政府伸出救援之手,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当群众受贫困困扰时精心部署,辛勤工作,为人民构筑“最后一道防线”;与时俱进,奋力开拓,为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的家园;为孤老残幼的生机寝食不安,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鞠躬尽瘁,为人民子弟兵解除后顾之忧,为军队和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长辈们奉献爱心和孝心,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筹谋筹划,…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钟家祺、钮国同、陈建平、庞瑞林、王坤明、张绍青、周国知等“孺子牛”,他们在平凡的民政工作岗位上,克尽职守、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正是在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中,才显示出了他们的真正政绩,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调任民政局局长以来,我清醒的认识到新时期民政工作任重道远,民政工作的现状需要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提升,民政工作的机遇需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把握,民政工作的思路需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引。如何发挥好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维护好群众利益,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多方位的服务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抓思想、树形象,全力以赴上台阶,开拓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思想紧紧统一到为民政事业发展这个主题上来。救灾工作中,靠救灾资金管理,救灾款发放公示和救灾资金监督“三项制度”,强化救灾款项的管理与使用,确保救灾款发放与使用工作制度健全,审批、使用程序规范、救灾资金“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杜绝了优亲厚友,平均发放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把每一分救灾款都不折不扣的用在灾民身上,两年来,共下拨x乡镇救灾款xx万元,收容社会弃婴x名,发放零散救济金x万元,临时救助达x余人次;城镇低保工作中,严把“申请、审核、审批”三个关口,并不断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每年的x月份和x月份,我和班子成员分组带领有关工作人员,深入到低保对象家中进行细致的走访调查,适当提高或降低低保金标准。xxxx年,为初步缓解低保对象购物难的困境,与“xxx”妥善协商,于x月x日成立了低保对象“xxxx”。截至目前,我县低保对象已由xx年的x户xx人增至现在的xx户xxxx人,覆盖全县xx个单位和部门,仅xx,xx两年发放低保金就达xxx万元。
双拥优抚工作中,筹资xx万元,使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xx元提高到月人均xx元;出台实施了抚恤补助标准同人民生活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和农村义务兵优待金银行发放制;建设了占地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的“xxx优抚门诊”。xx年筹资xx万元,为社里堡二等伤残军人xxx、老复员军人xxx维修房屋,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难问题;出动“优抚巡诊车”xx余次,为优抚对象免费查体,送医、送药上门,缓解了他们的治病难问题;为使革命功臣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我带领大家及时开展“xxx,xxx”活动,为全县二等以上伤残军人过生日,每当他们生日到来之际,我们带着生日蛋糕和礼品来到他们身边,祝他们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今年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对我县“双拥模范县”进行检查验收,为确保验收顺利通过,我带领大家及早动手,周密安排,又利用“五一”7天长假,深入到各乡镇和优抚对象家中,按照验收标准逐条逐项进行落实。使验收工作顺利通过。五保敬老工作中,随着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五保供养面临着较大困难。针对这种困境,我带领大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五保对象逐村、逐户、逐人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并及时向县政府呈报了五保经费实行县统筹的方案,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复。目前xxx试点工作以结束,10月1日可在全县推广普及。使多年来困绕我们的五保供养经费难问题得到了妥协解决。另外,我局的殡葬改革、婚姻登记、社团管理,基层政权建设等工作,在我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均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赞同与认可。
在我们这些扎实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赞同与认可的同时,我深深的懂得,民政干部的政绩和先进性在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欣喜中,在各类优抚对象的舒心生活中,在孤寡老人脸上绽开的皱纹中,在弱势群体的欢歌笑语中,更在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确保社会稳定而默默无闻,不懈努力的追求中。
民政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四篇: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怎样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干部工作的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以建立科学考核体系为核心改进干部考核工作,促使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改变考核内容偏重于经济发展速度,考核对象偏重于领导班子,考核方式偏重于定量考核,考核结论偏重于组织评价等问题。建立健全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考核体系,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虚假政绩无藏身之处。以凭实绩用干部为导向选人用人,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反对搞虚假政绩,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无所作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要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对于当时成效尚未显现,以后经实践检验确属突出的政绩,也要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于当时被认为是政绩,经实践检验是虚假政绩、造成严重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因搞虚假政绩被提拔的,要坚决撤下来。以扩大民主为重点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激励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不仅要靠加强教育和管理来推进,还必须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作保障。把政绩突出的领导干部选准用好,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扬民主,走好群众路线。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等制度,进一步落实群众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防止考察失真、评价失准、用人失误。以拓宽监督渠道为主要措施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保证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干部在政绩观方面不出问题,必须加强监督约束。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加强监督工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的实效性。要发挥组织监督这个干部监督工作主渠道的作用,上级党委要通过巡视、检查、调研、汇报等方式,及时发现下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政绩观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和纠正,防患于未然。
第五篇:浅议民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中央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胡锦涛总书记就这个问题多次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做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干部,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切实做到为民解困,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民政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进而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建立为党增光添彩,为民谋利造福的政绩。也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各项工作,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善谋富民之策,勤修为政之德,也才能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当前一些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偏差和扭曲,沽名钓誉,醉心于“形象工程”,追求“显性”政绩;或者不顾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急功近利,追求“暂时”政绩;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高指标,不惜牺牲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追求“畸型”政绩;或者不从群众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而是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迎合上级,追求“邀功”政绩;或者好大喜功,追求“虚假”政绩。所有这些必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为谁建立政绩?必须明确,建立政绩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造福百姓、造福社会,而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请赏。二是建立什么样的政绩?政绩只能是“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实绩,而不是不切实际、不顾民力、急功近利的“政绩”。三是靠什么建立政绩?实践证明,政绩只能靠立足实际,认准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四是怎样检验政绩?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只有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在历史上经得住考验的,才是真正的政绩。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江泽民同志在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孺子牛’精神,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2004年政府工作要更加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和要求。既是民政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有力武器。更是民政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民政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工作繁重,特别是救灾救济、城市低保、优抚安置等工作,既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工作中必须把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抓实抓好。
民政工作50年的风雨兼程,厉经桑沧,广大民政干部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以自己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和落实着“三个服务”的要求,在人民最危难之际,代表党和政府伸出救援之手,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当群众受贫困困扰时精心部署,辛勤工作,为人民构筑“最后一道防线”;与时俱进,奋力开拓,为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的家园;为孤老残幼的生机寝食不安,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鞠躬尽瘁,为人民子弟兵解除后顾之忧,为军队和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长辈们奉献爱心和孝心,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筹谋筹划,…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钟家祺、钮国同、陈建平、庞瑞林、王坤明、张绍青、周国知等“孺子牛”,他们在平凡的民政工作岗位上,克尽职守、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正是在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中,才显示出了他们的真正政绩,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调任民政局局长以来,我清醒的认识到新时期民政工作任重道远,民政工作的现状需要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提升,民政工作的机遇需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把握,民政工作的思路需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引。如何发挥好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维护好群众利益,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多方位的服务是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抓思想、树形象,全力以赴上台阶,开拓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思想紧紧统一到为民政事业发展这个主题上来。救灾工作中,靠救灾资金管理,救灾款发放公示和救灾资金监督“三项制度”,强化救灾款项的管理与使用,确保救灾款发放与使用工作制度健全,审批、使用程序规范、救灾资金“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杜绝了优亲厚友,平均发放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把每一分救灾款都不折不扣的用在灾民身上,两年来,共下拨x乡镇救灾款xx万元,收容社会弃婴x名,发放零散救济金x万元,临时救助达x余人次;城镇低保工作中,严把“申请、审核、审批”三个关口,并不断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每年的x月份和x月份,我和班子成员分组带领有关工作人员,深入到低保对象家中进行细致的走访调查,适当提高或降低低保金标准。xxxx年,为初步缓解低保对象购物难的困境,与“xxx”妥善协商,于x月x日成立了低保对象“xxxx”。截至目前,我县低保对象已由xx年的x户xx人增至现在的xx户xxxx人,覆盖全县xx个单位和部门,仅xx,xx两年发放低保金就达xxx万元。
双拥优抚工作中,筹资xx万元,使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xx元提高到月人均xx元;出台实施了抚恤补助标准同人民生活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和农村义务兵优待金银行发放制;建设了占地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的“xxx优抚门诊”。xx年筹资xx万元,为社里堡二等伤残军人xxx、老复员军人xxx维修房屋,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难问题;出动“优抚巡诊车”xx余次,为优抚对象免费查体,送医、送药上门,缓解了他们的治病难问题;为使革命功臣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我带领大家及时开展“xxx,xxx”活动,为全县二等以上伤残军人过生日,每当他们生日到来之际,我们带着生日蛋糕和礼品来到他们身边,祝他们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今年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对我县“双拥模范县”进行检查验收,为确保验收顺利通过,我带领大家及早动手,周密安排,又利用“五一”7天长假,深入到各乡镇和优抚对象家中,按照验收标准逐条逐项进行落实。使验收工作顺利通过。五保敬老工作中,随着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五保供养面临着较大困难。针对这种困境,我带领大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五保对象逐村、逐户、逐人进行摸底、调查、核实,并及时向县政府呈报了五保经费实行县统筹的方案,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复。目前xxx试点工作以结束,10月1日可在全县推广普及。使多年来困绕我们的五保供养经费难问题得到了妥协解决。另外,我局的殡葬改革、婚姻登记、社团管理,基层政权建设等工作,在我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均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了市、县领导的赞同与认可。
在我们这些扎实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赞同与认可的同时,我深深的懂得,民政干部的政绩和先进性在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欣喜中,在各类优抚对象的舒心生活中,在孤寡老人脸上绽开的皱纹中,在弱势群体的欢歌笑语中,更在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确保社会稳定而默默无闻,不懈努力的追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