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1-11-21 来源: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论文关键词:;管理创新;和谐
论文摘要:加快和深化行政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既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管理创新的内容(理念、目标、领域、重心、方法、技术的转变)及如何提升政府管理创新能力作以探讨。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等方面相继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深人和发展。加快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及如何提升政府管理创新能力作以探讨。
一、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越来越依赖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越来越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具体来说,如果政企、政资、政事不分的问题不解决,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如果行政性垄断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难以真正形成;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不转变,也就不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由此可见,创新政府管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要求,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难度也很大。
(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确立,不仅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而且为当前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确立了目标与方向,同时也是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政府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指标,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国社会目前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现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跨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
业发展滞后。(2)经济发展不均衡。目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3)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高投入、高耗能为代价。诸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都与政府的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必须通过改革发展,通过政府管理创新来解决这些突出矛盾。
(三)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的客观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化导致的激烈国际竞争要求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与质量。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保持和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不得不锐意改革,以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更是如此。第二,全球化要求政府发挥“领航”和“掌舵”职能。政府要着眼于提高全国和全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完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第三,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政府集中力量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研究和教育,进一步将政府职能转移到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等核心公共职能上来,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公共支持,推动知识传播与扩散,切实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含量较高的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大大提升,也使人们有时间和精力对公共生活质量投入更多的关注。其次,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更加复杂化,时效性更强。信息化使政府的传统“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和信息处理结构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要求政府部门改革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工作行为,推进政府管理的扁平化和网络化。再次,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国家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是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改革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坚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此,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转变: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从官本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转变
这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所谓“官本位”,是指社会价值观以“官”来定位,官大的所拥有的权力也就大,社会价值就高,并带来更多的个人利益,因此官位和权力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个人升迁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惜牺牲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这种陈旧过时的行政管理理念与人民当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极不相符,必然要被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替代。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致力于“每个
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根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在政府管理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过程。各级政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时时刻刻从服务人民大众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树立公仆意识,注意挖掘公众的需求.以公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管理目标的创新:从人治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专业政府的转变1.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目标。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形成尊重、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风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七大目标,并提出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完成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建设法治政府首先要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特别是重视社会和服务方面的立法,重点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农民权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立法,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努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使之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要提高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要求,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公正执法、奉公守法。
2.建设责任政府
长期以来,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片面地认为政府就是行使权力、管理社会、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把行使权力当作政府唯一的存在方式,忘记了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事实上,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承担责任是政府的第一要义,政府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也就是履行职责的过程。权力与责任是统一的,有多大的权力,就应承担多大的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这是依法行政、建设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建设责任政府首先要求建立权责统一、科学合理的行政问责体制,既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其领导责任,又要各司其职、各有其权、各负其责。其次要建立完备的责任追究体制,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监督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必须要求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利益彻底脱钩,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提高行政监督效能。
3.建设服务政府
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行政理念是“政府中心主义”,以自我(政府)为中心,企业不过是政府的“生产车间”,企业和个人均听命于政府的指挥和摆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增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安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不仅是管理的政府,更应该是服务的政府、亲民、便民的政府。建设服务政府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转变职能,不断强化社会服务职能,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为主体服务,为公民服务。要逐步放松对社
会经济事务管理和公民私人事务的管制,为市场调节、同业自律和社会自治创造便利条件。政府管理工作要始终体现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高效便民、诚实守信。
4.建设专业政府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培养造就了一批较为合格稳定的行政管理人才,但应看到在政府管理的专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优质高效的政府必定是专业政府,现代行政管理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建设专业政府首先要求完善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和培~JJIN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训练有素的公务员队伍,他们是政府日常工作的专家,不应随政府主要官员的变动而变动。其次要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培养和拥有一批具有战略眼光、领导能力和明德慎行的职业家,他们善于治国,精于行政,把政治管理当做主要的职业。再次要根据需求聘任相关的专业人士承担特殊的政府管理职责,以满足极其专业化的特殊领域和特殊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管理领域的创新:从微观——宏观管理的转变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过去“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事无巨细,统包统揽”的作用领域开始转变,由对企业的过多干预转向宏观管理为主。经济的全球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也要求政府弱化对企业的微观管理职能,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控,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放开搞活、扶优扶强,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增强竞争力。同时要搞好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导,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管理重心的创新:从经济事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传统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下,各级地方政府使出浑身解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培育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社会事业及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管理的重心必须从具体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管理手段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必须按WTO的规则办事,大大减化政府审批职能,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五)管理方法的创新:从直接管理——间接管理的转变
直接干预经济和社会活动是转型前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方法。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政府只能通过规划、政策引导、杠杆调节、法规制约等,间接调控经济社会活动。一是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实现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资分开,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采取股权转让、合资合作、出让、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起以服务为向导、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框架。三是加快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载体。
(六)管理技术的创新:从层级行政——网络的行政转变
传统行政是按照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的集权层级行政。这种管理技术在一定条件下维护了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提高了组织效率,但也存在着压抑组织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将公众排除在组织之外,阻碍利益的表达和聚合,强化集权,效率低下等弊端。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现代社会,网络畅通发达,信息传递迅速便捷,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政务和网络行政成为可能。为此,要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网络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得以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和网络平台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需求的不同,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并据此来优化政府组织,减少层级,精减机构,提高政府效率,实现管理技术从层级行政向电子政务和网络行政的创新转变。
创新是一个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必将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第二篇:试析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试析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关键词:构建 和谐社会 政府 创新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须臾离不开政府管理创新。探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路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与理性的选择。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内)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构建和谐社会须臾离不开政府管理创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核心理念。探索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路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最为重要的理性选择。这不仅在于政府管理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之大,作用范围之广,更重要的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通过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们都应对此进行积极探索。
一、和谐社会呼唤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行政价值选择和制度设计。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市场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民主法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承担高效率服务责任的政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工作任务中,对各级政府的要求是最多的。《决定》把“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服务型政府本质上是社会本位、公民本位,政府管什么不管什么,全看社会和公民是否需要,并以此
作为政府职能定位的依据。在实践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改革过去的“重管理,轻服务”的政府管理方式。
建立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强化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政府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有两个:一个是与政府的服务对象一致的,即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另一个服务对象就是自己的部下、下级、员工。社会的发展与政府的改革,要求政府公务员也要改变以往“重指挥,重控制,轻服务”的状况。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被管理者是知识型员工、脑力劳动者,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对他们采取命令式、强制式的领导方式,他们难以接受,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口服心不服。他们更容易接受那种协商式、柔性化的领导和以情动人的工作方式;你为他们做好工作提供了优质服务,他们就对你的领导认同和服从。当然,对于“服务”的内容,不能做狭隘的理解。政府的服务,主要是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优化环境;同样,领导的服务,则是为下级做好工作、获得发展的优化环境,让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这主要包括为其行为提供规范标准、制度框架,让被领导者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等等。
二、和谐社会呼唤有限政府
建立有限政府,就意味着政府将自己定位在为市场、企业和公民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上。事实上,有限政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念和一种原则,而只是体现在具体的政治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的安排上而将它称之为“有限政府”。但是,这种理念具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政府的权力、职能和规模是有边界的;当然,这是与无限政府、全能政府相比较而言的。政府应尽快退出经营性、竟争性投资领域,还应适时适度地开放传统上由政府垄断的管理和服务领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竞争,将部分功能交给市场,建立以市场为纽带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无论在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方面,还是在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都提出了需要尽快强化的政
府功能。这就意味着要弱化政府的一部分管理功能,甚至淘汰政府管理的部分功能,它标志着有限政府将取代无限政府的时代已经到来。
适应这种由“无限责任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公务员也要从“过度式”的领导向“适度式”的领导转变。所谓“过度式”领导,就是英雄主义的领导,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领导,事事与民做主、事事包办代替。摆脱这种局面,出路就在于向“适度式”转变。适度式领导,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领导者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三、和谐社会呼唤能本政府
建立能本政府,就是要在探究政府职能上下功夫。考核政绩的前提要先明确政府及公务员的职能、职责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大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失灵,帮助贫困人口。看一届政府、一任政府公务员是否称职,就应该从这四个方面来考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些地方对于领导政绩的考核并没有将上述内容作为重点,而是侧重于各种经济指标。看一个人领导能力的高低、政绩的大小,往往把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尺。这就诱使各级公务员将经济指标作为“第一要务”,为了给自己脸上“争光添彩”,不顾当地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盲目上项目、扩大规模,大搞所谓“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有些地方为什么会发生“干部出数字”的现象?就是因为“数字出干部”。上述不正确的政绩考核,是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重要根源。
针对以往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十一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这一部分中,专门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领导社会建
设的绩效列为考核内容”。由此,一个新的能本政府管理机制将在不久的未来诞生。因此,建立能本政府,强化公务员科学发展的绩效意识,以使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创新顺利向前推进。
四、和谐社会呼唤法治政府
《决定》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里把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表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所谓法治政府,就是指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都要在宪法和法律所允许、规定的范围内运作,包括政府整体行为和个体行为。在政府整体行为中强调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合法性、规范性,在政府个体行为中主要指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政府行为方式的合法化、规范化,要求政府必须以法的手段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法律来界定和规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另一方面,政府治理的活动空间,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者只有在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不随意干预公民和企业事务的时候,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信赖。政府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承担者,只有大力强化公务员的法治意识,才能确保政府不仅依法保护公民权利与市场秩序,还要烙守法律的规范,以避免对公民权利与市场秩序的不当干预。
五、和谐社会呼唤责任政府
责任政府是一个民主政治与法治时代的基本理念。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它要求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政府必须积极地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必须承受道义上、政治上、法律上的责任,政府必须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控制以保证责任的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就要求政府体制从管制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建立制度完备的责任型政府管理体制,强化缺失的政府责任,强化缺失的政府监督机制。强化
政府的政治责任,就要求建立政府公务员承担与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制度,健全所有公务员违法读职的处罚制度,强化对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等。
《决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协调区域发展、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治理环境等方面都特别强调必须强化政府责任。由此可见,强化政府责任和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已经不是讨论是否必要,而是势在必行。
六、和谐社会呼唤民本位政府
《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间题为重点”的。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之一是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民主参与制度。这种政务公开,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监督,究其实质,就是民主制度、民主政治。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改革,扩大政治参与领域和渠道,并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公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民主的真正含义是由民做主、让民做主,而不是为民做主、替民做主。适应政府向民主政治、政务公开转变,政府公务员则要从权力本位观念向民本位观念转变。承认并尊重下属或服务对象与公务员具有同等的权利,尊重每个人的意志、权益,在政府行政活动中则表现为公民与下属具有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参与民主管理权。决策与管理不是领导者的专权,而是与其下属、与公民共有的权利。这种观念的转变,正是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的必然结果。
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要求加大、加快政府管理创新的步伐;而建立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观念必须先行。当务之急,务必率先提升公务员的公共意识,这无疑是确保政府管理创新主体树立公共精神的具体路径。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环境
——大井镇创设“和谐基金”为民解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乡镇政府面临着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维稳任务尤其艰巨繁重.为确保辖区和谐稳定,大井镇党委、政府创新设立综治维稳和谐基金,和谐基金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社会和谐稳定事业的新平台,是为社会困难群体雪中送炭的新帮手。
和谐基金设立的背景
近年来,因“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特殊群体、特困人群、涉诉涉法、赡养老人、山林纠纷等矛盾纠纷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不断增加,加大了乡镇维稳工作压力和工作成本。为切实解决“老大难问题”,预防新问题,减少解决实际问题中攀比、连带的负面影响,大井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和参与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依托综治维稳协会,设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基金”。
和谐基金运作模式
基金构成:基金以政府划拨、镇综治维稳协会成员单位,会员募集和社会捐赠组成,由镇政府设立专户存储,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
基金救助对象:为经济纠纷以外的涉法涉诉、信访及影响社会稳定重大案件中有实际困难又难以从其他途径解决的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仅限于自然人,不包括企、事业单位
等法人及其他组织。
资金救助范围:涉法涉诉案件中因被告人或一方当事人因缺乏经济赔偿能力,履行能力致受害人或另一方当事人遭受严重生活困难需维稳专项基金救助的;难于依据法律、政策进行界定的历史遗留问题,经协调可以用资金补偿方式解决的;因历史原因或客观因素而难以处置的涉法涉诉问题、信访积案、信访老户问题,当事人愿意接受基金救助息诉罢访的;特大火灾、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大交通事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大的不稳定事件,需应急处理的事项;涉及有影响的群体性不稳定事件,无法适用通常协调方式处置的。
基金使用原则:一是实行专款专用原则。维稳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同时接受镇财政、镇纪委、镇综治维稳协会的监督。二是小额救助原则。每次个案救助一般不超过2万元,特殊情况需放宽的,须从严审批。三是一事一议原则。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视情况区别对待,由综治维稳领导小组和维稳协会成员一事一议决定。四是一次性救助原则。维稳专项基金一般不重复救助同一案件同一当事人。
基金使用程序:需要动用维稳基金时,由当事人或者近亲属提出申请,填写维护社会稳定专项基金申请表,村组干部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镇维稳协会审核,经调查审核后由综治维稳办公室与申请人签订《调解处理协议》,然后提请镇
维稳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审批同意后拨付维稳专项基金。和谐基金发挥的作用
大井镇自建立 “和谐基金”以来,积极动员社会捐赠力量,已筹集资金6.5万元。通过维稳协会民主协商,运用“和谐基金”成功化解了6起社会矛盾纠纷,妥善处置了4起多年来的信访积案,改变了全镇年年有人到省进京越级上访的现象,促进了辖区内的社会和谐稳定。和谐资金最重要的就是“和谐”两个字,旨在通过小支点,让群众对政府充满希望,充满信心,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第四篇: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我国政府 公共关系管理 和谐社会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一般理论在政府活动中的运用,是政府部门通过传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公共关系所处理的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它的公众之间的关系,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因此,公共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政府也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处理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等职能。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的社会沟通活动,以此争取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这就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政府的职能转换,政府公关已成为政府沟通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成为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二、“和谐社会”的理念
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同时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而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国家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的重要任务。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小康社会的建设包含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谐社会相比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更为长远。
三、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政府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其中之一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在强化公共关系意识的前提下,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点,一切以人为本,建立服务型政府,建立人性化的公共关系管理理念。同时,不断学习,提高政府人员的素质,做到一切为社会公众服务,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适合发展的组织构架。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做到职责到位,分工明确。这样才能摆脱“踢足球”的不良作风,真真实实为老百姓服务。
3、实行政务透明制度。政务透明就是指政务公开,让公众能理解、信任和支持政府部门。实行政务透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来源的畅通;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设立政府公告栏;借助大众传媒,把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等告知公众,并取得人们的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4、为民众提意见提供多种渠道,促进公众参政议政。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对公众的意见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了解社情民意应把握好以下渠道:一是信访部门。二是建立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深入基层、考察民情的机制,这样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掌握可靠的民情。三是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建议征集活动。培养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建立与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各种社会团体都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愿望和利益。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政府部门与其建立定期协商和沟通的制度,可以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5、建立专业的公关危机管理团队。政府要增加透明度,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程序性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当代的危机公关管理团队的治理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及公民的自主一起治理;治理程序从仅仅考虑效
率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的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治变为重视法治、德治和社会公民自觉自愿的合作相互补充。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各种公关危机,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公关主体自身认识不足;对公众有倾向性的选择造成政府公关的偏失;传播沟通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树立并强化公关意识;理顺公众关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注重公共关系传播,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拓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防范政府组织风险和危机,增强政府的感召力,提高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能力,巩固执政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努力以人为本,勤政思民,建立国际对话机制,纠正不正之风,我们的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体制将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红梅 公共关系学 科学出版社 2009
第五篇:论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构建和谐社会
论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 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发展应该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三者综合统一的全面发展。现实的、具体的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惟一主体,它自身的发展是否全面和谐,对一个社会是否和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点,虽然是在于它不断地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但从根本上说,它本身却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并且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它就永远属于自然界。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倡导诚信友爱,并不断塑造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新型主体,使人的自身发展逐步走向全面、和谐;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自觉统一、和谐相处,切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
(2)城镇化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目前,城镇化是我国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历史任务。第一,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二,城镇化是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三,城镇化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四,城镇化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城镇化归根到底应该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城镇化建设的主题和核心内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在高度关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问题的同时,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人放在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在城镇环境和居住环境规划建设中,把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3)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重视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济大发展,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草地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城镇发展也出现了上述问题。因此城镇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壁垒,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1)农民工问题。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基本上没有将城市流动人口包括在内。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将农民工完全排除在外。进入企业的城市流动人口,一般不是企业的正式
职工,企业在考虑员工福利时对他们往往忽略不计。与同企业的正式职工相比,农民工在工资、奖金、节假日、医疗和抚恤等社会保障方面总体上处于一种待遇十分低下和无保障的地位。虽然他们在企业中干的都是苦、脏、累、险的活,而且干活也最勤奋、最卖命和时间最长,但他们不能像正式职工那样累计工资,不能评定职称等级,无资格参加各类培训,更没有晋升的机会等。这种城乡二元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处于一种近乎缺失的状态。
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义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难题,它实际上涉及的是我国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问题。进城农民工在农村交纳了教育附加费,但这部分费用并没有根据其就业流向划转,他们打工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再加上目前的教育统计仍以户籍人口作为口径,这等于说在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它的实际受害者是进城务工农民的下一代。于是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只能是: 要么在农村接受教育,但子女无人照顾或委托他人照顾; 要么让其子女辍学或失学; 要么花高价进入城市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非法”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应运而生。虽然中央有关部门曾经两次颁布了关于流动儿童就学的暂行办法,如提出以就近入学为主等意见,但这些原则精神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地方政府的具体管理行为往往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不管不问; 要么统统取缔。
(2)失地农民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在提高,而推进城镇化,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进行道路、住房、厂区等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7 年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4000 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1)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城市的农民工政策。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居民的迁徙自由,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使户籍制度恢复其只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和人口信息统计功能的本来面目,使更多农民工成为“名正言顺”的城市人。二要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应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发展情况和生活安置能力等各种具体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条件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三要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首要的内容,就是必须给进城农民工以“市民待遇”,让农民工与市民享有同样的合法权益,享有平等参与各种竞争的机会,如职业培训、子女受教育等权利。四要打通农民工进城渠道。应深化城镇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即: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提高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改变传统安置方式,按照“市场引导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社会帮助就业、政府扶持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思路,加大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和就业服务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以“土地换保障”为原则,以被征地所承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长效运行机制,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措施为: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给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发展观。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虽然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城乡充分就业,但重中之重是强化产业支撑,实现城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如下方面下足功夫: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城镇化提供物质支撑。新型工业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步入信息社会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尽早赶上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步伐,而采取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其关键是发挥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
②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的集聚,并以集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统筹优化生产力布局,把工业园区整合为产业功能区;二是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三是创新产业集群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四是明确产业集群的城镇化指向,高度重视集群产业的就业扩张效应。
③加快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生产要素的聚集为条件的,而我国的情况较为特殊,因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长期阻碍,导致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在城镇立足,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缺乏劳动力和消费群体的支撑,必须把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紧密结合。在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下大力气打破城市第三产业的行业垄断,加快改革步伐,对外资和民营企业开放,在用工制度上取消户籍限制和对外人员的限制,第三产业作为劳动力吸收器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非公有制经济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其发展通过技术、制度和资金三大因素的影响,促进着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未来城镇化的希望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继续强化政策扶持;二是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创新,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层次。
(3)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应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是以政府等公共机构为主体、以非营利的公共服务为宗旨,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消费需求的全部生产和服务活动,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安全服务、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服务、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服务三个主要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治安管理;第二,城镇市容卫生管理;第三,城镇文化管理;第四,城镇经济管理;第五,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第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时,必须十分注重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中的巨大作用。
②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培养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排除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失效时期和城镇化的初期,以及城镇化超常规发展时期,更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规划、规范和引导作用,由政府制定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对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产业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构建良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秩序,优化城镇化的组织架构,树立城市经营的理念,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③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增强城镇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其着力点在于培养城镇的“软性竞争力”。科教文卫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提升城镇的凝聚力、城镇发展的和谐度、城镇文化的影响力,城市品牌形象的美誉度以及城镇居民文化观念及精神风貌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胜隆.推进小城镇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6,(2).[2]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