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帮扶救助站工作职责
社区帮扶救助站工作职责
1、宣传有关帮扶救助的政策法规,提供有关帮扶救助工作的政策咨询服务。
2、受理低保和困难家庭的申请,对申请家庭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公示,并提出审核意见。
3、负责《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低保保障金和“春风行动”一次性救助资金的发放。
4、组织本辖区内符合公益劳动条件的低保家庭成员开展公益性劳动。
5、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困难家庭各项援助措施的落实工作,帮助办理相关手续。
6、每月二次走访辖区内低保和困难家庭,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和就业情况,做好记录。
7、建立低保和困难家庭各种台账,按上级民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填报有关帮扶救助工作报表。
8、开展对辖区内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帮扶救助和相关服务工作。
9、开展集中捐送衣被活动,经常性社会捐助和各项灾害救助工作。
10、做好各项上级领导对困难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和服务工作。
第二篇:社区帮扶救助站管理制度
社区帮扶救助站管理制度
1.帮扶救助站由帮扶救助员负责管理,监督执行救助站的各项制度。
2.工作人员负责站内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工作和值班任务;不无故脱岗、串岗,不做与办公无关的事,不在办公时间玩电脑游戏。
3.爱护救助站内一切公物,保持办公室整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办公;任何人员不得在办公室表现不符合社工守则的不良行为。
4.节约用电,注意安全,做到人走灯关,人走窗关,人走门锁。
第三篇:救助站工作职责
思唐街道办事处救助站
工作职责
根据贵州省和民政部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和《贵州省救助管理规范》确保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实施100%的救助。
一、切实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依法认真界定救助对象,既要搞好救助,又要加强管理。
(1)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询问与求助需求有关的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它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是否享受城市生活最低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并询问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属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随身物品的情况;
(2)告知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对其个人情况予以登记。
(3)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救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救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以救助的理由。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对因
年老、年幼、残疾等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应当先提供求助,再查明情况。
(4)进一步查明、核实受助人员基本情况,并着手制作受助人员档案,将其入站、离站、获得救助情况如实记载,妥善保管。对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受助人员,终止救助。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切实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三、宣传有关帮扶救助的政策法规,提供有关帮扶救助工作的政策咨询服务对已受理低保和困难家庭的申请,申请家庭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公示,并提出审核意见。
四、组织开展对辖区内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帮扶救助和相关服务工作,本辖区内符合公益劳动条件的低保家庭成员开展公益性劳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困难家庭各项援助措施的落实工作,帮扶求助人员办理相关手续。
五、负责受助人员的学习教育,落实好受助人员的生活起居,为受助人员提供回家便利。
(1)帮助受助人员与亲属或者所在单位和有关组织取得联系,如受助人员当地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安、民政部门。
(2)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的受助人员,应劝导使其返回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对已经给予救助或者救助期满的,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终止救助。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要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对特别受助人员,包括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和未成年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特殊对待。
(3)对受助人员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应当为其提供乘车凭证。对于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的一般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同时将有关情况通知受助人员的亲属及前往地的有关组织、所在单位。对于特别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特殊对待。
四、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每月对辖区内低保和困难家庭进行一次走访,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生活和就业情况,做好记录,对已受助人员及流浪乞讨人员的登记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安全无事故
第四篇:救助站职责
救助站职责
工作职责: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之规定,公安县救助管理站主要工作职责是在坚持“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下,对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在本市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无偿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实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迫费返回基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法律依据:
一、《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
二、《城市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施实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
三、《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规程》(鄂民政 [2004]2号)。
承办事项:
公安县救助管理站承办的具体事项是,在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下,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无偿提供临时救助。
提交材料:
根据规定求助人员,应如产提供本人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办理程序:
1、求助人员到站口头申请救助或由群众引导护送进站求助。
2、接受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询问及甄别。
3、如实提供本人基本情况。
4、属于救助对象的填写《湖北省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受助登记表》存档。
5、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6、受助人员离站时,应按要求办理离闻手续。
注意事项:
1、因老年、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2、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工作人员要耐心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并给予书面答复;
3、受助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救助站对已经提供的救助应立即终止
(1)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骗取救助的;
(2)受助人员不事先告知救助管理站而擅自离站的;
(3)受助人员救助期满,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
提供的服务项目: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以服务城区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为宗旨,认真做好每一次救
助工作,让受助人员满意,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制定本制度.一、承诺服务时间:全天侯24小时服务,随时接待,登记求助。24小时求助电话:5232601。
二、服务形象要求: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佩证上岗,态度诚恳,主动热情,文明用语,服务周到。
三、因非主观因素未能提供所需服务的,应向求助对象作出解释并尽快解决。
四、求助人员进站求助,实行首问责任制。
五、服务内容:
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2、提供基本条件的住处;
3、帮助与其亲属或所在单位联系;
4、对没有交通费的提供返乡车(船)票;
5、提供其它方面的救助。
第五篇:帮扶组工作职责
1.建立党员的“爱心档案”,定期组织走访慰问活动。
2.负责特困党员扶助基金管理,负责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申请领取救助金的审查工作。
3.负责对下岗、失业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提供择业指导、咨询服务和职业介绍等创业扶持工作。
4.负责党员志愿者的选调、组织、管理和志愿者活动组织等工作。
5.承办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