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局场管科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农业局:
按照我局工作部署和科室年初工作计划,我科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在改制场、站、公司的配合下,坚持改革是振兴场站的第一要务。为此,我们把场、站、公司改制列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以发展促改制,以改制保发展。XX年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改制工作方面
1、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让职工正确面对改制,积极参与改制。XX年12月30日,局长宋理在“三场一站”改制动员大会上作了《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强化措施 全面完成改制任务》的讲话。之后,我科与场、站一道,利用会议、横幅、标语等形式,进行了再宣传、再发动,该解释说明的给予明确解释,让职工真正明白改制不是简单地置换身份、让职工下岗,而是要使我们改制的单位做大做强,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型公司。目前,广大职工自觉地拥护改制、支持改制、积极参与改制。
2、争取政策,为职工服务。为了妥善解决职工的社保问题,让退休职工老有所养,XX年元月16日,由县委宋彬副书记、县政府颜三林副县长带队,率县农业局、劳保局、社保局有关人员一行,到重庆市社保局,对我县改制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将要执行的政策作了专题汇报。回来后,我们针对问题,经与县劳保局、社保局共同研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请示和建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退休职工改制后的养老问题。
3、加强学习,收集资料,制作改制方案。通过学习改制有关政策和文件,理解其精神后,收集了大量有关改制的资料。然后,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罗列出来,针对问题走访了财政局、土房局、劳保局、社保局、人事局等有关部门后,抓紧制作了“三场一站”改制方案和园艺场、农垦公司改制方案初稿。最后,由分管领导带队,多次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共商、斟酌,改制方案基本成型。
4、成立了改制办公室和筹备领导小组,为改制作好准备。为了加快事业场站改制进程,全面完成改制任务,成立了农业事业场站改制办公室,由覃晓强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胡朝炳同志任副主任,蒋祖谦,谢光华,张兵,陆宇为办公室成员。为了积极、稳妥组建好新公司,在场、站改制组建新公司的过渡时期,在各场、站分别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筹备领导小组的职责就是按照《公司法》组建新公司,负责制定公司章程、筹集改制所需资金、组织股民集纳股金、处理好日常事务、管理好现有资产、保证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5、抓紧时间,敲定方案,组织实施。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我科和分管领导一起,通过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汇报情况后。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农业事业场站改制工作会上,农业、财政、人事、劳保、社保、编办、信访办、法制办等部门对“三场一站”改制方案进行了认真分析比较、反复论证。最后,县政府决定,由大足县农业局、大足县财政局、大足县人事局、大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足县社会保险局联合行文下发。联合行文是足农发[XX]60号文件的形式印发给了各改制单位。6月2日、6月7日、6月9日分别在鱼种站,龙岗良种场和龙水良种场召开的改制工作会上进行了传达。目前,改制方案及职工需要了解的有关情况已分别在各改制单位上墙公示。同时,在县农业场站、企业改革指导组的领导下,在农业局改制办公室的组织下,在筹备领导小组的操作下,正在组织实施。
6、落实维稳机制,确保改制顺利进行。
我们始终坚持改制与稳定相统一的原则,一手抓改制,一手抓稳定,全面落实维稳机制。做好相关政策的解释说明工作,防止改制过程中各类矛盾的激化。密切关注改制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对依法信访案件和职工提出的问题,按照程序及时予以答复解决;对蓄意制造事端,挟私报复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全力维护改制和稳定的大局。
7、鼓励职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新公司的组建
我们将改制的优惠政策向职工具体作了传达,一是在职职工按照县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进行安置,退休职工按现行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标准进入社保。同时还解决了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社保、医保和失业保险。二是允许职工集体买断科研机构的国有资产或部分国有资产,一次性付清全部款项的,可优惠30%。三是资产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费,报经县政府批准同意后,应由新公司承担的,先征后返;应由“三场一站”承担的,予以免缴。
加之土地是按农用地评估的。农业生产用地评估均价每亩才1.35万元,农业建设用地评估均价每亩也才6.15万元。
另外,退休人员的管理纳入了社区,按照医疗保险政策,其医保纳入县医保部门管理,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按照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其工资纳入县社保局统一发放,新公司不再负担,减轻了压力,能够轻装上阵,为组建具有活力的,能够快速发展的、有着美好前景的新公司创造了条件。
因此,我们鼓励职工在“入股自愿、股权平等、同股同利、收益与风险共担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入股,牢固树立我与公司同发展,我与公司共存亡的思想,积极支持新公司的组建和发展。目前,已申请加入新公司的人数共有108人,占总人数158人的68.35%。而且,鱼种站对申请加入新公司的人员,已经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主要对筹集资金进行了摸底,据反映,情况良好。
二、企业管理方面
协助龙岗良种场一是规范市场管理。积极组织人员对木材市场的乱堆、乱放进行了全面整顿;对半成品区、原木区、改锯区及占道区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了水果区、蔬菜区的经营行为。同时通过法律程序对拖欠承包费的经营户进行了收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加强旅馆业管理。对硬件设施及陈旧的线路进行了维护、维修,提高了职工的服务意识,转变了职工的经营观念,逐步增加了旅馆业的收入。三是进一步完善了物业管理,规范了合同的签订,及时收取了承包费和水电费,门市承包回收率达100%。龙水良种场在企业引进和管理上狠下功夫,并专门设立了企业管理办公室,实行目标管理,5名管理人员与场部签订了二级目标管理合同。近年来,由于外部竞争压力及场部自身条件的限制,企业引进工作越来越难。为此,协助该场进一步改善了投资环境,加强了软硬件设施建设,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并对场地承包费作了适当优惠。截止去年底共引进大小企业69家。为保证场地承包费、电费的回收,减少偷漏电损失,场部一方
面加强场地费、电费的催收,提高费用回收率;另一方面加强线路的改造和经常性检查,防止偷漏电。对回收率长期较低的三、四队变压器,采取交给个人承包管理的办法,使电度回收率得以迅速提高。三、生产经营方面
龙水良种场全场种植水稻22亩、优质冬瓜100亩、南瓜60亩、莲藕55亩、其它品种蔬菜95亩;种植花卉苗木20亩。但是,由于该场大田多年种植蔬菜,未实行水旱轮作,造成蔬菜疫病较重,极大地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以致今年有85亩地空置。为此,我科协助该场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调整品种结构,二是有条件的改种水生作物。今年从外地引进了优质南瓜等新品种,在一、二队小河边引进种植了莲藕,解决了旱地作物怕水淹的问题,同时也起到了改善土壤的作用。渔业生产结合农家乐,采取放钓和就地加工等灵活多变的经营形式。经营状况良好。鱼种站除养殖培育草、鲢、鳙、鲤、鲫等常规苗种外,还生产培育甲鱼、南方大口鲢、江团、加州鲈、黄金鲈、太阳鲈、欧洲丁鱥、武昌鱼等特种水产品。同时还开发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华鲮、翘嘴红鲌等江河鱼类。
四、项目开发引进方面
协助龙岗良种场搞好种子公司的交接与管理,引进了一家来自广东中山、年产值上千万元、生产环保型节能灯管的企业来龙岗良种场投资经营。龙水良种场实施建设的龙水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现已将龙水镇仔猪交易引入该市场。今年,该场已向市百镇项目办继续申报了市场建设项目,争取市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以完善市场设施,使该市场早日投入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安全生产方面
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督促场、站、公司与农业局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严格制定奖惩制度,确保制度到人、责任到人,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没有重大责任事故。
半年来,我们在场站改制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场、站、公司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改制工作正在实施之中,艰巨的工作还在等待着我们。但我们有信心、力争在2006年底全面完成改制任务。
第二篇:农业局农业科工作总结
农业局农业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总目标,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为有效载体,以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为抓手,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条件保障,及时准确传递农情信息,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夏粮持续增产
今年我市夏粮播种面积74.3万余亩,种植主要品种为矮抗
58、西农979、新麦
26、百农207、周麦22等。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继续保持我市夏粮连年增产的良好势头,我市高度重视夏粮生产,以高产创建为突破口建成5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整体推进乡镇,以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为基础,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全面落实深耕、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关键增产措施。克服了冬季气温偏高、春季病虫特别是蚜虫、白粉病发生偏重、偏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控制了蚜虫、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危害,今年平均亩穗数、穗粒数较往年皆有增加,亩穗数43.6万,穗粒数31.2粒,千粒重42克,平均单产485.6公斤(其中平原区单产可达526公斤),总产36.08万吨,增幅1.6%。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从小麦播种到“三夏”小麦生产全过程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小麦高产创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市委书记王天兴、市长张星吉等市领导多次深入冀屯、吴村等地具体指导。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今年我市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机制活、措施硬,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按照高标准粮田建到哪,高产创建示范方跟进到哪的要求,在吴村、冀屯、孟庄、薄壁等乡镇共建成万亩高产示范方5块,千亩示范方10块,高产攻关点20个。每个示范方、公关点都明确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双重负责制。示范方内小麦品种整齐一致、成方连片,各项田间增产措施落实到位,起到较好的样板示范作用。
(二)落实“一喷三防”救灾补助。
2015年4月底XX市农业局就积极向市政府申请,市主要领导批示不违农时提前进行招投标。在项目资金到来之前提前进行了公开招标,但因种种原因项目资金直到7月份才到位,所以项目仍采取顺延一年,政府采购药品发放下季使用。8月14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了布置,目前农药已经发放到了乡、村、农户,各乡镇农户领取清册已建好,供货的中标企业货款正在办理,全市共落实补贴面积59.641万亩,补贴资金296.55万元,项目已基本实施结束。
(三)工作谋划到位,以高产创建促小麦产业发展。
针对小麦生产的新形势,我们创新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调整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组织的作用,积极与粮食收储企业、种子企业联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小麦创建水平的提升。如通过物化补贴小麦种子的方式,扶持豫北种业在占城镇积极引导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品种西农979基地10000余亩,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冀屯、峪河、薄壁等乡镇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化生产;在冀屯镇发挥新乡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作用,在XX市农科院、XX市农业局帮助下,赵宗武、杨胜利等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在麻小营、岳村等村集中连片种植新麦26达7000余亩,实现种子统一供应、农资统一采购、病虫害统一防治、田间统一管理、产品统一回收“五统一”。小麦收获后以高于市场价格15%统一由合作社回收,农户每亩增收180余元。示范方群众反映:“跟着合作社农民种麦有靠山,增产有希望,收益有保障”,为小麦生产和品质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样板作用。类似豫北种业、五丰合作社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在XX市迅速兴起,全市达到500余家,在农业局的正确引导下,正在成为小麦高产创建的生力军。
农业局为推动高产创建,去年麦播期间,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集中采购新品种小麦种子、配方肥、农药价值150余万元,对示范方内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社进行物化补贴,鼓励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
(四)技术服务到位,提高小麦生产科技含量。
1、加强技术宣传培训。农业部门继续开展百人包村活动,组织100名技术人员,分包全市500余个行政村。农技人员结合阳光工程培训,聘请XX市知名专家研究员刘清瑞、宋小顺等,深入高产创建示范整体推进乡镇吴村、示范片乡村举办小麦增产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50余期。
2、大力推广深耕和秸秆还田技术。我市大力宣传深耕和秸秆还田技术,推行三年深耕一遍的耕作方式,全市深耕面积达到25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67万亩,土壤肥力显著提升,为小麦丰收提供了肥力保障。
3、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狠抓统防统治。针对今年小麦蚜虫发生较往年早、后期赤霉病、白粉病发生重的特点,突出重点,抓好防治小麦蚜虫、赤霉病、白粉病为主的统防统治,及时召开现场会,引导植保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社加强植保服务,迅速掀起了统防统治高潮,全市“一喷三防”面积70余万亩,有效遏制了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真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市共抽取土样1600余个,根据化验结果,科学制定施肥配方。全市共发放施肥建议卡17万份,达到每户一张。全市小麦使用配方肥面积达到7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4%,麦播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秋粮高产创建扎实推进
2015年XX市秋粮种植面积72.6万亩,与去年持平,其中玉米面积70万亩,单产498公斤,总产3.49亿公斤。主要品种浚单20播种面积25万亩、郑单958播种面积21万亩、浚单29播种面积5万亩,伟科702播种面积5万亩、隆平206播种面积4万亩,其它品种10万亩;红薯种植面积2万亩;小杂粮0.5万亩;水稻0.1万亩。
今年玉米适播期严重干旱,导致山丘区约8万播种偏晚,苗情较差。其它地区抗旱播种,保证了正常生长。7月下旬以来连续几场强降雨,有效的缓解了旱情。
8、9月份玉米灌浆后熟期天气晴好,阴雨天气较少,有利玉米等秋作物的产量形成和收晒。今年秋粮生产情况如下:
1、秋季高产创建开展情况。为促进全市秋粮产量水平再上新台阶,在夏粮获得丰收基础上实现全年粮食丰收,今年我市高标准开展秋粮高产创建活动,共建立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5个。主要分布在:吴村镇两个,冀屯镇1个,孟庄镇1个,薄壁镇1个。涉及冀屯、麻小营、观流河、张志屯、高村、邓城、五冲河、鲁庄、官店、杨起营、东常务等30多个行政村,总面积6.02万亩。主要品种有浚单20、郑单958、伟科702、圣瑞999等。产量目标700公斤每亩。主要推广了种子包衣、种肥同播、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从高产创建资金中拿出80%用于物化补贴,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采购配方肥、农药、种子,对5个万亩方的核心示范区进行了玉米种子、配方肥、农药等必要的物化补贴。每个万亩方都在显著的位置制作了标牌,注明技术规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行政负责人,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安排了肥效、新品种示范。建设中我们提高建设标准,主动与高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阳光工程等项目结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开展技术培训,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继续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科技服务活动,全市确定选6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服务队,分包全市500余个行政村,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把高产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确保各项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把高产创建活动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阳光工程培训结合,广泛开展培训。截止目前,全市已开展秋粮高产技术培训班400场,培训农民0.5万人,发放技术明白纸10万份,群发手机短信30余条。重点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种肥同播等关键技术。三、三项补贴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调整完善2015年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豫财农〔2015〕129号)文件要求,原来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的80%统筹整合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农资综合补贴的20%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措施由省里另行制定。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种地农民。
8月24日上午,我市召开了农业三项补贴工作会议,农业局、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各乡镇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省市有关精神,对工作进行了布置。按照会议的要求9月底之前,我市各乡镇已将面积上报,上报面积由乡镇政府领导确认。上报的全市总面积为770023.1119亩。经上报市主要领导批准我市的补贴标准定为每亩112.78元,全市补贴资金8684.32万元。10月底之前市财政部门已会同市农商银行将补贴款汇入了农户一卡通账户。
四、高标准粮田建设稳步开展
2015年高标准粮田建设计划建设5个万亩方,涉及国土资源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发改委3个建设单位。其中国土资源局项目已基本完工。农业综合开发办项目已基本完工。发改委项目已完成100%。
五、农情信息工作网络初步形成 今年我市依托11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形成农情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了农情信息收集上报工作。紧紧围绕高产创建、田间管理、高标准粮田建设等内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汇总上报,农忙关键时期坚持日报制。网上农情信息平台上报的同时上报市委、政府等领导机关,完成了市委、政府信息调研任务,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重要的信息直接通过高产信息平台网上上报省农业厅、国家农业部,基本实现了方便、快捷、高效。
六、明年工作打算
虽然农业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存在许多问题,如科室人员不足,深入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开展服务时间少,了解基层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少。农情信息网络不够健全,技术服务推广手段、设施滞后等。明年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继续扎实搞好夏秋两季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以新乡五丰农业种植合作社为龙头,落实好省市农科院示范、市农业局高产攻关地块等,培育冀屯镇麻小营亮点,抓亮点带动全面,确保粮食生产大局。2.拉高标准、统筹按排加快建设高标准粮田,打造2—3个亮点工程,加快农业技术跟进。协调发改、农业综合开发办、水利等部门,按照计划,落实建设任务。3.以农情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重点,落实农业部基点县、农情定点检测。
第三篇:农业局政策法规科工作总结
农业局政策法规科工作总结
责人台账、三类事项报表、八项规定报表、反腐日常报告单和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信息报表外,还完成了如下工作:
1、完成罚没许可证年检工作
2、完成了执法证人员的年检工作。
3、重新整理上报办公用房平面图、办公用房现状情况说明和整改报告、自查自纠报告。
4、制定农业局党风廉政承诺书。
5、整理上报吃空响人员报表给人事局工资科。
6、上报“三重一大”。
7、填写上报农业局行政权力清单。
8、填写农业局行政责任清单。
9、上报农业局干部法律知识报名人员名单。
10、到区法制办报送2014行政执法案卷及自查报告
11、统计有关行政执法公开的情况
12、到法制办报送2015年行政执法人员年检培训考试报名表和新增执法人员考试报名表。
13、为迎接全省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工作督促检查准备相应的材料。
14、报送《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证件审验审查表》到市农业局。
第四篇:医教科2013年年工作总结
医教科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在医院党委和院长的坚强领导下,我科以病人为中心,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为主题,坚持以质量促效益,不断完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加强医疗质量检查和监督,规范医疗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在医院各位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全科同志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本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的总结如下:
一、医疗基本情况:至12月31日,门诊就诊人数122504人次(去年112205人次),比去年增加9.18%,入院病人4580人次(去年5089人次),比去年减少10.00%。出院病人4540人次(去年5581人次)比去年减少18.66%。平均住院日36.37天(去年53.02天),比去年减少了16.65天,治愈率42.25%(去年85.79%);死亡人数8人(去年1人),死亡率0.18%(去年0.02%)。
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
医疗质量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我科工作的重中之重。
3月我科全面检查各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安全,重点检查了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特别强调了医师在岗工作、病历书写及时完成、字迹清晰、易于辨认等,避免出现差错,要求各科室汲取同行教训,强加工作责任心。
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为契机,我科进一 步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督导,每月医疗质量检查组成员到科室检查医疗质量,包括“三合理”方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历书写质量、质控管理系列登记本书写和交接班本的书写等,并将检查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科主任签名确认。在每季度召开一次医疗质量分析和医疗安全管理会议上,公布检查中各科室存在的问题,责令其整改。对科室发生的安全事件及时调查分析,组织讨论,汲取教训,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2013年我科出“三好一满意”活动宣传栏2期,要求临床科室对照“三好一满意”活动检查标准自查自纠,并督导检查,将督导情况以书面形式下发各科室和上报院领导,督促科室整改,完成。
为加强院内急救管理与队伍建设,提高我院医师急救技术水平和急救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组织成立了我院医师急救小组。
精神卫生法实施后,我科及时制定、更新相关的制度和诊疗文书,并组织专家论证,给每位医师发配精神卫生法单行本1册,对全院医师进行精神卫生法培训3场,开展精神卫生法知识竞赛。同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和诊疗常规,依法执业。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我科牵头制定了本院3个病种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文书并组织院内专家论证,组织对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科室进行培训。为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了《海南省安宁医院“十二五”期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目前我院已开展临床路径病种11个,精神科病种较神经内科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数多,但全院临床路径实施病例数总体相对较少。
积极做好H7N9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制定了我院“H7N9禽流感病例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派出3名专家外出学习H7N9的诊治方案,以卫生部下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为主要内容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早期识别能力。
为庆祝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我科组织开展了专家义诊宣传活动、“医师岗位技能比赛”和“病历书写及医疗法律知识竞赛”,召开了“6.26医师节庆祝大会”,表彰获奖的科室和医师,增强全院医师的责任感,调动学习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树立良好的学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义诊、普法宣传等活动,向社会普及精神卫生防治知识,推广精神卫生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提高精神卫生法的普及率,让全民关注精神卫生发展。
三、医疗纠纷工作
医患纠纷办公室认真接待投诉患者及家属,记录投诉内容及处理结果。今年接到1例医疗投诉,经调查了解,及时与投诉人沟通解释,并向省卫生厅反馈处理结果。投诉举报的处理及回复率达到100%。
发生医疗纠纷2起,我科组织有关人员成立工作小组,与病人家属沟通,最后申请海南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目前均已结案。
四、继教工作
2013年9月我科协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精神-免疫新进展国际研讨会暨《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诊治进展》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韩国国立全北大学教授郑永澈博士做专题讲座,吸引了200多位精神科和神经科的同仁来听课,为大家带来了新的知识信息和诊疗观念。12月协办省级继教项目“多导睡眠监测”培训班,推广“多导睡眠监测”新技术。
为促进我院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解决医务人员外出学习困难的情况,按医院指示,给全院医务人员免费发放华医网远程教育学习卡366张,为医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取得学分的机会。
除了远程教育,2013年我科组织专家给全院医师进行业务培训30次,邀请国内专家14人举办讲座4场,送医师外出进修学习4人次,派医务人员参加短期培训班(国家、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73人次,并做好医疗人员学分登记工作。
继续做好教学工作,安排海医实习医师45人次,见习生115人次,接受基层进修医师7人次。
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013年9月份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准备工作,并于该月顺利通过省厅评审,被批增我院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今年我院接受海口市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委托培养的住院医师10名,并派出我院4名医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按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10月13日我科共组织25位工作人员参加,在汽车南站设的义诊点,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对前来求诊的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检查确诊疾病、发放药品,指导下一步的就诊和康复指导,宣传慢性病和精神(心理)卫生防治知识,普及精神卫生法,发放宣传材料213份。此次义诊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前来视察的省市领导的好评。11月-12月派8名专家分成四组赴澄迈、陵水、白沙、东方等市县进行义诊、宣传活动。
我科深入科室调研,对群众提出的论文费报销、派人外出学习、心电图操作技术培训和双休日、中午开展所有检验项目等问题进行了协调、落实,并上报院领导。
七、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我院共有医师94人参加2011.5-2013.5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截止目前已完成医师定期考核的网上填报、考评和业务水平测试工作。
八、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根据(琼卫医„2013‟53号)精神要求,制定并下发了《海南省安宁医院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7月组织全院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共培训126人次,培训覆盖率100%。对培训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和药师(士),通过正式的文件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权,并编印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下发各临床科室,指导各级医师按规定权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2月撰写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结。
严格控制药品比例,约谈药品比例高的科室负责人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问题的医师,督促及时纠正,促进合理用药,取得良好效果。
九、科研工作
2013年我院医师申请科研项目7项,其中获省卫生厅立项4项。科研结题4项,发表论文28篇。申报重点学科2个。
十、其他工作
1.配合信息科收集出诊专家基本资料,完成全省统一预约平台的信息完善工作。
2.配合医保办做好医院新农合整改工作,下文要求各科室自查在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医务相关问题,并进行专项检查督导。
3.配合政府、省残联继续做好劳动能力、残疾鉴定工作。8月23日组织并带队顺利从博德医院接回21位“三无”患者,并安排到各科室继续维持治疗和康复。
4.做好院内外的会诊与转诊工作,2013年安排院外会诊18次,做到及时、准确。
5.进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依法执业情况进行自查,撰写报告,上报省卫生监督总队。
6.不定期对医师在岗情况巡查。
7.“世界卫生日”活动日当天举办一期医务人员和家属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精神卫生法”大型讲座。
8.做好院领导交代的其他医疗相关业务工作。
十一、存在问题和不足
1、各科室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特别是三级查房制度的执行仍不到位,个别医师三级查房流于形式,上级医师发言简单,下级医师缺乏记录内容,没有很好的显出三级查房的价值。
2、部分医务人员学习风气不浓,上进心不强。
3、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缺乏高层学历带头人,专科特色、优势专科无法开展,科研成果仍不足。
4、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各科室临床路径入组率低,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单病种管理工作进展缓慢。
5、少数医务人员法制观念、医德观念淡薄、缺乏质量意识;个别医务人员,思想觉悟低,责任心不强,存在不良行为,懒惰、利己主义严重等,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十二、明年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急救技能、“三基三严”培训,落实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加强急危重病人管理的督导,加强病历质量监控和管理,完善电子病历系统,提高病历书写质量。通过指导、自查、督导、整改不断追求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2.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入组率和完成率。积极推进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
3.今年是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最后一年,总结前两年工作经验和不足,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巩固活动成果。利用信息平台,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范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对科室和个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按时向省卫生厅上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信息。
4.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落实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原则,严格医疗技术准入,落实新技术申请、审核、备案、评估和动态追踪的管理措施。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
5.继续组织协助医师申报科研项目和继续教育培训班,负责学术论文的登记、统计等工作。
6.继续按“三甲”医院教学工作要求开展临床实习医师带教工作,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做好2014年进修医师、见习医师的接受和管理工作。继续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
7.强化医师业务培训与技术考核,抓好 “三基训练”工作,明年业务学习计划30次。继续派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或外出参加学术会及学习班。8.继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9.继续开展“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促健康海南卫生在行动”义诊活动。
第五篇:计量科2011年工作总结
计量科2011年工作总结
按照市局2011年计量工作考核责任制要点,结合我市实际,在局党组、局长和班子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业强市,以“能源计量、民生计量”为重点,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主题,全面履行职责,不断提升计量工作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为建设和谐孝感和富民惠民行动作出了新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民生计量工作开展情况
1、开展了加油机监督检查。1至3月,组织对全市加油站计量器具、成品油销售计量器具专项整治。共检查加油站 112家,加油机450余台,加油枪860余条,并对各站点加油机主板或计量芯片封签状况、维修人员、流量计精度、强检计量器具的登记备案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对自行纠正不彻底的站点给予限期改正,达到了整治效果。
2、开展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查。根据国家局发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和《湖北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3月25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孝感市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定期抽样检查的通知》(孝质监量函[2011]28号),全市袋装食品、茶叶、酒、食用油、大米、饮料、调味品、盐、奶制品、洗涤品、化妆品、农药农资、渔饵、水泥、电缆电线等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抽检;此次行动全市系统共出动人员170人(次),车辆40余台(次),检查生产企业140家,检查定量包装商品225批次,其中合格214批次,合格率为84%,查处计量违法案件11起;检查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34批次,其中合格30批次,合格率为88%,查处计量违法案件4起,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秩序。
3、开展了诚信计量创建活动。今年来,我们在全市开展了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市共有17家通过了评审,现已公示。
4、开展了“计量保春耕”工作。按照省局《关于开展“计量为春耕、助农办实事”活动暨农资定量包装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鄂质监量函[2011]226号)精神。从5月11日起,对全市农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监督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128人/次,检查化肥类农资定量包装商品94批次,合格83批次,合格率88.3%;其他类农资定量包装商品161批次,合格157批次,合格率97%;检查农资销售企业163家,检查农资市场在用计量器具330台/件;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5件,其中未申请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使用计量器具的案件数18件,短斤缺两、计量作弊等违法案件7件;为农户发放宣传资料840多份,并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要求生产销售单位限期改正。
5、围绕“5.20”世界计量日“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的主题开展专项行动:
一是“四进”。“5.20”期间,我们各级把开展“ 世界计量日 ”活动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争“ 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 ” 四个走进活动取得实效。“诚信计量进市场”,我们把检查与现场培训相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对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管理机制。“健康计量进医院”,我们从医用强检计量器具薄弱环节入手,重点对一些边远乡镇卫生院在用计量器具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所使用未检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光明计量进眼镜店”,我们在眼镜店推行计量合格确认,建立健全针对眼镜店“ 配、验、检、保、监 ”的长效机制,通过查缺补漏,对眼镜制配场使用的强检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使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达到 100%。“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学校)”,我们组织市计量所、各县(市)区局到社区、学校进行服务活动,为社区、学校开展免费检测血压计、体重秤、清洗眼镜、珠宝等,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计量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二是“三入”。结合本地实际,5月20日,我局联合相关医院和企业到孝感市“养老院、孤儿院、福利院”为老人、儿童宣传讲解各类计量知识,并免费进行了血压计检测、眼镜验光和医疗咨询等服务,先后为福利院免费检定血压计10余台/套,发放宣传资料40余套,为孤儿、老人验光40余人/次,为孤寡老人发送老花镜30多副,接受现场医疗咨询40余人/次,受到了一致好评。
三是“一开放”。“5.20”活动当天,孝感市计量检定测试所迎来了15位大学生,参观了计量所的加油机检定、定量包装实验室、水、电、气表检定、出租车计价器检定等10多个项目,并现场在所里工作人员的讲解示范下进行了实际操作。截止目前,在活动期间全市接受不同人群参观人数已达到387人/次。
6、开展了企业计量合格确认和“C”标志申报工作。全市受理企业计量合格确认23家,正在审核过程中;“C”标志申报1家已领证。(孝感市正团麻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7、开展了商品过度包装监督检查。9月6日至9月12日,根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食品和化装包装计量检验规则》(JJF1244-2010)的相关要求,对全市部分易出现过度包装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此次监督检查,共检查家乐福、中百仓储、米兰西饼、元祖食品等月饼生产、销售企业65家,抽检样品65批次,合格率为95%。
8、根据《孝感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许可专项检查行动实施方案》,6月16日至6月27日联合检查专班人员对全市7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进行了专项普查。检查内容包括检验资格许可证、计量认证、检测范围、法人资格、人员等11个方面,专班人员采取现场查相关资料、证书、文件、抽查检验报告和座谈交流等检查形式,并对安检机构检测能力进行了评价。对检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报给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使我市安检机构的检测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情况 开展了企业计量节能降耗活动。5月初,对耗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情况进行了再摸底,据统计,全市(含纳入省百家)重点能耗16家企业,共配备能源计量器具1636台(件),配备率达95%以上,检测合格率达100%。推荐上报表彰了能源计量先进单位3个,先进个人4人。
依据市局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对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改建了衡器检定项目,购臵了检衡车和更新了15t砝码,保障了孝感辖区内企业大宗物料进出结算使用的地中衡计量准确无误;投资10万元添臵了企业用大口径气体流量计检定标准装臵,为企业气体流量能源计量设备提供检测服务,并先后共培训服务人员达90余人/次。
做好“百家企业节能工程”企业能源计量状况调查工作。10月8日起对全市4个县市中的6个企业开展为期2个月的能源计量状况调查摸底工作。目前此项活动正在有序的进行中。
三、开展计量认证单位监督检查
依据省局《关于开展2011计量认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鄂质监量函[2011]384号)文件精神,从8月到10月对已获证的计量认证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除省局点名抽查的10家由市局组织检查外,其余计量认证单位由各所属局检查,共检查75家。达到了监督的目的。
四、进行计量信息采集工作 按照市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质监系统综合监管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要求,3月份起开展了全市计量信息采集工作,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家),制造修理计量器具单位(3家),计量认证(授权)机构(75家)以及强检、非强检计量器具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归档。
五、加强技术机构建设,全力推进倍增计划。按照省局要求,各级技术机构制定了倍增计划并同各县市区局签订了倍增计划目标责任书。召开了倍增计划布臵和推进会,此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认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一是能源计量方面的进度迟缓,主要原因是企业工作人员对此认识不够重视;
二是在民生计量、诚信计量的推进上,企业表现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要加大计量监督检查力度。2012年工作设想
1、突出民生计量工作,在健全长效机制上力求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关于开展“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的主题行动。拓宽计量惠民领域,对全市10家餐饮店、15家商店(超市)、加油站、水果行、水产品行、眼镜制配场所、医疗机构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场所走访调查摸底,积极引导经营者认真贯彻落实《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诚信计量管理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建立群众监督队伍,全面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2、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在有效服务节能减排上力求新突破。继续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降耗服务行动的基础上,部署全市质监相关部门积极组织计量专家、计量技术机构帮助企业开展能效测试、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等活动。完成我市纳入湖北省重点能耗监控的企业节能降耗目标;积极做好产业倍增计划与直通车企业中34家年耗在2000吨标煤以上单位的能源调查、建档及一线宣传服务工作。
3、围绕社会热点,在专项整治方面力求新突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社会公正计量行(站)汽车衡的监督检查。主要查有无认证资质,有无作弊行为,是否检定,有无证书等。强检器具受检率达95%以上,加油机、出租车、燃气表、加气机等计量器具强检率达100%。加大对用于医疗卫生、环境监督行业计量器具的专项检查与强检备案,提高强检率。加大对化肥经营放开后的市场监管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资、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及棉花、粮食等收购环节的计量专项检查。
4、围绕科学有效监督,在计量管理上力求新突破。摸清全市计量资源情况,包含各地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及专业计量站的人员、实验室、经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数量、科研经费及项目情况,全市修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种类、数量及生产企业情况,各种强检计量器具数量和检定情况,重点用能企业计量管理情况等,启动信息化管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为科学有效地开展计量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