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垣故居观后感
陈垣故居观后感
他,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他,为反清反帝的斗争竭尽力量;他,是我们中国的国宝!这位伟大的学者——陈垣。今日我有幸来到陈垣先生的的故居,欣赏那精雕细造的陈垣先生的石像,感悟那段坎坎坷坷的拼搏历程。尽管这位伟大的学者已经与世长辞,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神遗产,也永远地铭刻在历史上。1880年,在那个并不十分太平的世纪,陈垣出生在新会石头村这片黄土地上,这似乎也注定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坚持。陈垣先生的故居亦因为时间的洗礼而长出层层青苔;那坚实的梁柱犹在坚守它的职责;波光潋滟的小溪缓缓流动;亭亭净直的竹子轻轻摇晃。这水木明瑟的胜境,陪伴了陈垣先生晚年的地方,给予了陈垣最后的幽静。
我在故居里的天井徘徊,迎接着从附近流动的风,感受陈垣先生所遗留的书香气息。走在古色古香的走廊和大厅,想象着这个坚韧不屈的学者是如何研究《四库全书》的情景。说起这《四库全书》,倒也令我也感受到陈垣先生的劳累。陈垣从北京城内西南角到京师图书馆来回三个多小时。他每天清早便去了,却是等夕阳染红了天边才回来,这合算起来,竟读了10小时!
陈垣先生博学多才,难怪被称为国宝。陈垣一生研究多种学科,包括历史,元史,考古学等,而他所写的书更是家喻户晓。他阅读了大量有关于宋人,清人所避讳史作,又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合编成《史讳举例》一书。
陈垣先生一生奔波劳碌,为了祖国而奋斗不停。他一生担任过各科教师和校长,一生都离不开学术与文化。他为国为民,可谓“忧天下之忧而忧,乐天下之乐而乐”。他的精神是我们的学习标榜,我们应该像陈垣先生一样,为学业奋发图强,将来也像他一样为祖国做出奉献。
故居因陈垣的辞世而变得荒凉,在风花雪月中故居也黯然褪色,但依旧山辉川媚,鸟语花香,陈垣校长依旧屹立在故居门前。陈垣校长的精神也影响我们这里,我们的江门,蓬江,新会更加的光彩夺目。
第二篇:“树人者”陈垣
树人者:陈垣
生平
陈垣(一八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七一年六月),汉族,广东江门新会人。字援庵,又字圆庵,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曾先后创建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孤儿工读园、北京平民中学;一九二六年—一九五二年,任辅仁大学校长;一九五二年—一九七一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他一生从事教学七十四年,教过私塾、小学、中学、大学。他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创立了不少新课程,沿用至今。他的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语录
人生以品行为上,身体次之,学问又次之,金钱为下。大学设教,在应社会之需求,养成高深学术之人才,以期将来致用于社会。所谓高深学术之人才,必须赖大学教育培养之。
教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是永远和青年在一起,教师教育着青年,同时,青年也给教师以影响。
以全祖望的《鲒土奇亭集》作为教材,是‚欲以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唯其文美及有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是在民族的危急关头,我们的祖先反对民族压迫的光荣传统,唤起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斗争的精神。
一篇论文或专著,作完了不要忙于急着发表,好比刚蒸出的馒头,须要把热气放完了,才能去吃,蒸得透不透,熟不熟,才能知道。
凡论文必须有新发见,或新解释,方于人有用。第一搜集材料,第二考证及整理材料,第三则联缀成文。第一步工夫,须有长时间,第二步亦须有十分三时间,第三步则十分二时间可矣。草草成文,无佳文之可言也。
孝经曰:‚士有净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不陷于不义。交友之道在得切磋之益,毋徒事佚游宴乐。‛是之谓辅仁。
距北京什刹海不远,有一座灰砖灰瓦的四合院,两扇大门油漆已斑驳,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门联仍清晰可读。这里是兴华胡同13号,陈垣故居。
推开院门,一尊陈垣的半身像矗立在庭院中,角落里陈垣手植的两棵海棠树已经长成合抱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陈垣常以‚种树者‛自居。书房中高悬的‚励耘书屋‛牌匾,诉说着主人的一生。
时光回溯到1951年的北京,中南海的一次宴会上,毛泽东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一位年过七旬的学者:这是陈垣先生,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国宝‛陈垣就此得名。
谈起陈垣,似乎更多人聚焦于他的史学造诣,然而其教育家的一 面却多少被人忽视。
91年人生,74载教书,涉足之广独一无二
1898年,广州一家蒙馆来了位小先生。这是陈垣第一次登上讲台,因为文采出众,在书馆里常被‚贴堂‛,才被请来教书,那年,陈垣年仅18岁。
这位小先生年纪虽轻,胆子不小。开讲头天,竟然贴出告示,不打板,不体罚。一言既出,语惊四方。自古以来,书馆的学生背不下来书挨板子似乎天经地义。陈垣自己也曾挨过板子,所以对体罚很反感。这个告示自然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新会郊外的篁庄小学,1906年,陈垣因躲避清政府追捕,曾在这里教过半年书。‚我在这个学校是一揽子课都教。国文、算术,并兼教体操、唱歌……在那时,这些都是很新鲜的课程。学生们很欢迎我这个从广州去的新老师。‛他是那个守旧闭塞的小学堂里最新潮的教师,一般教师都穿没有领子的长褂,陈垣却穿着黄色操衣。
‚不喜八股好泛览‛的陈垣在科举失利后,抱着‚唯有科学发达方能使中国摆脱落后‛的想法,于1908年和友人一起创办了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取名‚光华‛,寓意‚光我华夏‛,这是中国第一所民办西医高等学校。这里也是陈垣投身新式高等教育,形成对西方高等教育制度初步认识的起点。陈垣不仅是光华的发起人之一,又是第一届毕业生。所以在毕业文凭上,他以董事‚陈援庵‛的名字,签发了给‚陈垣‛的毕业文凭。当时为了解决教学用具的缺乏,陈垣常常带着学生到广州郊外的乱坟岗上,去捡一些零散的骨骼,洗净作为教 具,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位‚标新立异‛的老师。
发表成名作《元也里可温考》,是陈垣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此前,他已从广州到北京从政4年,反过清廷、办过革命画报、参与过反美‚拒约‛运动、当过议员、做过教育次长……看透了官场泥泞之后,陈垣心中的幻想逐渐破灭,‚眼见国事日非,军阀混战。生于乱世,无所适从,直觉得参加这样的政治是污浊的事情,于是就想专心致力于教学与著述‛。
办学对于陈垣已不是第一次。1921年,陈垣又创办了北京孤儿工读园,学校专收贫苦学生,不收学费。校门上挂着一副对联‚无私蓄,无私器,同惜公物;或劳心,或劳力,勿做游民‛,其办学之意,可窥一斑。彼时,陈垣一人身兼校长、总务长、教务长等数职,还兼教国文、历史等课程。不久,他在工读园的基础上创办了平民中学,学校以功课好、纪律严而闻名于北平。
如火如荼办教育的同时,1923年,陈垣精心撰述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发表,在中外学术界引起轰动,蔡元培赞其为‚石破天惊之作‛。
1929年,因王国维、梁启超相继逝世,陈寅恪向清华大学推荐陈垣为国学研究院导师,陈垣以‚不足继梁、王二先生之后‛为词恳辞,彼时陈垣已在辅仁大学任职。
91年人生,陈垣有74年在教书,想必他从未想过自己创造了一个奇迹。自其18岁始,先后教过蒙馆、小学、中学、大学,创办过孤儿工读园、平民中学,做过46年的大学校长。其涉足教育领域亦 是宽广,在医学教育、工读教育、平民教育、师范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有过独特贡献。这在教育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给青年人戴上国学‚眼镜‛,分清中西文化之精华和糟粕 陈垣之于辅仁,如同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张伯苓之于南开。论语有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辅仁大学因此得名。这所大学在教育史上颇具传奇色彩,而传奇的缔造者乃陈垣。
1926年,辅仁大学(下称辅仁)创始人英敛之在临终之前将大学托付给了陈垣,自此,辅仁开始了‚陈垣时代‛,也由此迎来了它的辉煌期。直至1952年,辅仁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
这所奉儒家经典为校训的大学,却是一所教会大学。其创始人英敛之起初主张‚全盘西化‛,彼时‚西风东渐‛正浓,传统国学日渐式微。‚五四‛后,中国进入大规模输入西学的时代,彼时的青年以学经济、外语、技术为荣,对于国学则视之为无用糟粕。陈垣对此痛心不已,‚一个民族的消亡,是从民族文化开始的……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民族,就要保住民族文化‛。自此,陈垣开始了在辅仁的‚教育救国‛计划。
辅仁短短27年历史,始终伴随着来自古今中西的力量博弈,陈垣则是这场博弈战的掌舵者。在陈垣眼中,辅仁的学生应‚于中国文化方面,有深切之了解;于中国文字方面,有纯熟之技能‛。他认为,‚有志之青年,决不可轻弃华文,不然,数典忘祖,将不知为何种族类‛。
开设国文课是他在辅仁播下的第一枚教育救国‚种子‛。在他看 来,国文教育是给青年人一副‚眼镜‛,有了‚眼镜‛,你就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能分清中西文化之精华和糟粕。
20世纪初,汉学研究外胜于内的局面让许多中国学者倍感耻辱。陈垣也曾不止一次地说:‚要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陈垣的学生柴德庚、刘乃和多次听到陈垣在课堂上讲:‚每当我接到日本寄来的研究中国历史的论文时,我就感到像一颗炸弹扔到我的书桌。‛他深深意识到国文教育是重振汉学之基础、中西文化交流之桥梁、民族精神之核心。
大一的国文课由校长陈垣亲自主持,并选用了一批学有根底的教师讲授,余逊、柴德赓、周祖谟、启功等都是当时的授课老师,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成就很高的学者。启功曾回忆说:‚学年末全校大一国文会考,陈垣先生亲自出题,不但是学生的会考,也是教师们的会考。‛受中西传统文化熏染,辅仁形成了严谨踏实的学风,有顺口溜谓之: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可通融。辅仁是个和尚庙,六根不净莫报名。辅仁校风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对于西学,陈垣也同样倍加重视。辅仁的教员中,外籍教师比例为30%。中西结合的教师和管理队伍为融汇贯通中西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今,走进什刹海旁的辅仁大学旧址,古色古香的琉璃瓦屋顶、汉白玉须弥座、红色雕花窗棂、蹲伏的石狮依然彰显着浓郁的中式风格,这所由陈垣从美国请来的建筑师墨菲,采用西方新工艺、新材料设计建造的校园,被誉为旧京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即使是校舍,也无不显现出陈垣的理念——会通中西,美美与共。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终极目标是‚美美与共‛,而不是‚袭取人之皮毛,牺牲其所可贵,买椟还珠,邯郸学步‛。
‚甩手‛校长只攥紧两件事:教学、师资
辅仁的‚陈垣时代‛有一个独特的印记,那就是校长‚甩手‛不管校务。
辅仁作为一所教会大学,办学权、管理权实际掌控在教会手中,因此陈垣形容自己是一个‚甩手校长‛,并不参与大学具体管理。但有两件事,他却紧紧攥在手中,丝毫不敢放松——教学、师资。靠着这两个‚杠杆‛,陈垣将辅仁推上了20世纪初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的北平四大名校之席。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陈垣为辅仁揽贤的法宝,陈垣选拔人才,不因循守旧,没有门户之见,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中学生‛启功‚三出两进‛辅仁的故事为人熟知。启功曾说,在他一生当中,有幸遇到好几位恩师,但‚终生的大恩师‛只有一位,就是陈垣先生。如启功般,只受过旧学教育,没有进过现代大学,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自学成才的辅仁教授并不鲜见。
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古典文献学家余嘉锡就是其中一位。他被陈垣发现并延聘为辅仁教授就有一个小故事。当时,陈垣在北大历史系兼课,发现课堂上一位名叫余逊的学生作业甚精,一经询问才知其家学渊源。陈垣爱才如命的‚嗜好‛立即发作,经过多方辗转,1930年,陈垣终于聘得余逊的父亲、在湖南老宅设馆授徒的余嘉锡为辅仁 讲师,并不到一年升任其为教授,这在当时成为京城一段奇谈。与余嘉锡经历相仿的还有伦明、于省吾、唐兰、溥雪斋、陆开钧等一批旧学先贤。
据统计,1925年—1948年,辅仁聘请了总计950名教员,其中不乏语言学大师刘复、沈兼士,金石学家马衡,历史学家邓之诚,语言学家魏建功、陆宗达、罗常培等一批声名远播的大师。曾担任校长秘书的台静农曾说:‚因为援庵先生久居北平,结识的学人多,一旦有机会,他就将他们推荐出来。‛
然而,陈垣并不是见‚贤‛就揽。1933年,陈垣的高足蔡尚思曾有意在辅仁执教,开设哲学史等课程,陈垣回信说,辅仁史学系所缺的是‚断代史教员‛,直言弟子不太适合来辅仁执教。
他重视基础教学,开设了在史学界开风气的两门课程——‚史学名著选读‛、‚中国名著评论‛。这两门课程对于文科研究者而言,就如同打开学习历史大门的两把钥匙。90年后的今天,国内历史教育界依然在开设这被奉为经典的‚两课‛。
他对教师教学态度要求之严格,也让当下校长难以企及。启功曾回忆起陈垣对他耳提面命的九条‚上课守则‛,第一条就是: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和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板书每行四五字,绝不写到黑板下框处,怕后边坐的学生看不见。‛陈垣对教学的细致认真,从上课板书这样的细节,可见一斑。启功说:‚老校长教导我的样子,我现在蘸着眼泪也能画出来。‛
陈垣还把西方大学的教学方法带到辅仁,对学生要求极为苛刻。受业弟子董鼐曾回忆说:‚每次上课,必指定看十多本参考书,只这一手儿,就把系内学生逼得鸡飞狗跳了;何况考试时,他绝不按牌理出牌,所出的题目,都是课外的,没浏览过参考书,拿起考卷,必然不知所云。‛因此,不少学生中途被淘汰。在学界传为佳话的陈门四翰林‚南书房四行走‛——余逊、柴德赓、启功、周祖谟,就是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下,成为各自领域的大家。
陈垣培育的人才可谓精英辈出,有科学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但大部分学生还都是接过了‚援庵先生‛的教鞭,从事教育工作。仅以历史学家为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著名大学历史学的系主任,几乎都是他的学生。大家在一起开学科研讨会,就如同‚师门聚会‛。
许多年后,有关大学‚校长职业化‛、‚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等讨论如火如荼之时,回望陈垣‚甩手‛校长的治校之道,其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哲意不禁让人感慨。
2002年,有两座铜像在北京师范大学同时落成,一座是孔子,一座是老校长陈垣。他们在地理位臵上一东一西,彼此相望,在教育史书上一古一今,彼此相守。
印象
祖父的家书‚函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祖父援庵先生教育子女的准则。他常说‚教‛和‚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就是有人教,‚育‛就是 ‚熏育‛,不是教,而是在一种环境氛围里自然养成。
我祖父援庵先生有子女十一人,在他的影响下,除早年去世的两位外,全都从事教育工作,有大学教授、中学校长、中学教员,还有图书馆员。
我父亲陈乐素与我都是研究历史的,陈氏一门连续三代成为史学家,在学界传为美谈,实际上祖父从未刻意培育‚接班人‛,在我看来,不管是祖父对父亲,还是父亲对我,都从未提过自己的孩子应学习历史,之所以三代人都走上史学研究之路,可以用6个字概括:第一是‚开明‛,第二是‚启发‛,第三是‚责任‛,可以说纯粹依赖开明家风的鼓励和长辈的启发。
对我父亲,祖父以引导为主。父亲7岁的时候,祖父用《三国演义》给他做学习文史的启蒙读物,让他把每一回第一次出现的人名和地名写在书眉上,还要记熟。等到父亲大一点的时候,就让我父亲帮他抄写一些相关历史资料,通过这样的办法培养他的兴趣和读书方法。
我父亲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太多当面接受祖父教诲的机会,我亦如此。更多时候,祖父是通过家书教育我们。在后人眼中,我们也有一个可以亲耳聆听祖父授业的‚大学‛——家书‚函授‛。
祖父的家书,不外乎两个内容。一为惦念家人的关切之情,再者就是教育我们为人、为师、为学的道理,后者更甚。因为所言的道理都是他多年的切身体验,至今读起来还觉得真切。
祖父在家书中多次传授自己的经验。他曾说:‚教书之法,要充 分预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不备也。又对学生多夸奖,生其兴趣。……教书以诚恳为主,无论宽严,总要用心,使学生得益。‛1939年,我父亲在香港一女子中学任教。那段时间祖父与父亲书信往来频繁,家书就成了祖父给父亲授课的‚讲堂‛。
在这个特别的课堂上,大至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小至备课、学生管理、课堂管理、课业批阅等细枝末节的事情,都有细致入微的指导。祖父常说对学生应多鼓励、多夸奖,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学上出现问题,责任在于教师,而不在于学生。现在许多人教书教不好,总是责怪学生素质差,这是值得反思的。
我父亲自1943年初到浙江大学任教后,祖父又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教大学(要自己劳)与教中学(要对学生劳)不同,亦须注意‛,‚教书最好能教学相长,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而后能出色。‛在祖父的指导下,父亲在浙江大学的课程颇受学生喜爱,特别是具有陈门特色的‚史源学实习‛课。
祖父在强调教学的同时,还对教研结合有诸多叮嘱。‚教课之下,应自做文章,甚盼甚盼。‛‚‘舍己芸人’一语,幸切记。总要留一点日子为自己修养之地。‛
祖父对子女读书、做学问总是大力支持,他对父亲的教育,也随着父亲对我的教育沿承了下来。他对我们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身教示范,在潜移默化中启发我们的自觉性。
我选择学历史,也是受到父亲的启发。父亲写《宋史艺文志考证》,要先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哪些地方提到《宋史艺文志》或《宋 志》,父亲就让七八岁的我和二姐两个人去查,一人分一半,查出来就用红笔做记号,这是第一遍。第二遍让我们两人交换检查,如果发现了对方的错误,就给一个奖品。本来这是很枯燥的工作,由于有这样一种竞争,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启发、熏陶,培养了我对史学的兴趣。
家书,在那个战乱纷飞、新思想萌发的年代,不仅反映出了祖父与父亲鸿儒间的探讨,也有父子之间的谈心。在这些家书中,祖父忽而是充满殷殷关爱的慈父,忽而是严谨认真、充满热爱和激情的良师。一句句教诲、一声声叮咛,无论对于专业学者、师者还是一个普通人,都有很深的启示。
(陈智超系陈垣长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对话
要反思什么是真正的会通中西
陈垣留给我们怎样的精神遗产?笔者就此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两位学者——陈垣研究室主任周少川和教育学部教授孙邦华。
笔者:从教育家的角度而言,你认为陈垣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孙邦华:就校长角色而言,陈垣既不像蔡元培那样是一个思想家型的大学校长,也不像张伯苓那样是一个管理者型的校长。前者用西方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改造北京大学,后者事必躬亲,将管理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陈垣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他教学、治校、为学、育人的方方面面。如大学教育必须坚持会通中西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培养精英人 才为目标和高标准要求;大学的学术研究也应该重质而不是重量,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术研究水平及成果;大学管理者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对大学的影响重在精神力,不必做一个低层次的事务性校长。
周少川:陈垣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教育观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流传依然历久弥新。他强调基础教育,尤其是国文教育,源自于他朴素的理念——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他致力于能力培养,让教师、学生都动起手来,源自于教育家‚知行合一‛的信念;他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师范教育更是一个教育家的本色体现。
笔者:陈垣教育理念是否都沿承至今?
周少川:谈起对陈垣理念的沿承,我重点说一些遗憾的地方。举一例,援庵先生开设的‚史源学实习‛课程,开始于1938年,在近代史学转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师资的问题,1948年后就不再开设此课了。1980年后,陈乐素先生子承父业,又开了这门课,其弟子也有零星地开了此门课程的,但在大多数高校的历史专业,都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了。如今许多学者呼吁历史教学必须有‚史源学实习‛课,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个呼声。实际上,陈垣其他很多理念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很好地实现,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梳理他的教育理念,以供后来者借鉴学习。
笔者:陈垣的办学经验对当下大学改革有什么启迪?
孙邦华:当下大学教育改革也存在一种‚西学东渐‛的趋势。言 及改革,各高校纷纷走出国门去欧美国家‚取西经‛,很多大学也把国际化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之一。在忙着取经的时候,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会通中西?‛多招收一些留学生,引进几个候鸟式的‚外教‛,请几位外国专家做讲座就是‚会通中西‛了吗?‚会通中西‛是建立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之上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终极目标是‚美美与共‛,而不是‚袭取人之皮毛,牺牲其所可贵,买椟还珠,邯郸学步‛。我认为一流大学的建设一定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中国的一流大学要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周少川:现今许多大学都在搞通识教育,其理念实际上与陈垣重视基础教育,注重人格培养和能力培养相通。但在我看来,有些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是完全失败的,其余大部分也都流于形式,成为了功利化的通识教育。陈垣先生在人才培养中贯彻一个理念——教育是激发人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健全人的仁、义、礼、智、信,让人的真善美本性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当下许多大学的通识教育,以为有一些可以修身养性的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就可以达到使学生‚博‛的目的,实际上很多课程都沦为‚混学分‛的课程。总而言之,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改革的征程依旧任重而道远。
本文出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23日
第三篇:毛主席故居观后感
[毛主席故居观后感]参观毛泽东故居,是此行的目的,毛主席故居观后感。毛泽东故居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等,一切都朴实而清幽。这里依山傍水,环山围绕,青松郁郁,翠竹婆娑。这就是世界伟人毛泽东诞生之地,是人们把它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地!当我们参观完故居,走出故居,展现眼前的是满眼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虽然已远逝,但他的丰功伟绩永存,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四年了。八十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一个伟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毛泽东就是在这个时代下诞生的。80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使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缔造了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党和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在 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继续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尽管在探索中有曲折甚至有严重失误,但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我们要坚持毛泽东思想,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把握它的活的灵魂,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观后感《毛主席故居观后感》。◆分享好文◆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抚今追昔,我由衷地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毛主席、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在这次全系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瞻仰毛主席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地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而现在做为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就是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短短的一天韶山游结束了。这一天让我获益颇多。我觉得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这位伟人。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为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他不但是伟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而且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简单过着清贫生活的平凡人,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平凡衬托出了他的不平凡,此时主席已从一位伟人的形象变成了我心目中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了。最后我还是想以主席的诗词作为结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今朝的风流人物!
第四篇:陈云故居观后感
陈云故居观后感
2012年6月30日在我们金桥爱丽丝党支部焦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联一起参观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核心领导人陈云同志的故居。
炎炎夏日,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了陈云故居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在广场中央陈云铜像栩栩如生--身披大衣端坐在石凳上,面带笑容,放眼 远眺,一如以往的亲切、质朴和睿智,勾起大家对他深深的怀念和尊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的三个展厅时,看到了很多陈云同志的手稿、物品、图片和一部纪录片,脑中浮现出了陈云同志为党和国家事业呕心沥血的身影。陈云同志的一生为了党、国家和人民,始终任劳任怨,战斗在最前线,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
陈云同志1905年出生在青浦区练塘镇,他两岁丧失,四岁丧母,被舅父舅母收养,现在的陈云故居即是他舅父母家。陈云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人民彻底解放,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顽强奋斗的光辉一生。
陈云同志参加指挥的“四保临江战役”取 得了辉煌的胜利。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作为党内为数不多的工人出身的领导人,他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在 遵议会议上,陈云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发挥了主要作用,他撰写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详细地记录了遵义会议的 具体内容,是留给我们后人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同志在延安学习马克思主义时的心得体会,也是他革 命一生的信条。正是这种执著和追求,塑造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建国初期,作为中国社会注意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同志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调用“两黑一白”,统一财经、稳定物价,打胜了新 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上的第一仗,毛泽东对此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通过缅怀陈云同志七十年的革命生涯,我们要学习先辈们崇高的品德和革命的风范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努力创造出优秀的工作业绩。
上海爱丽丝制衣有限公司党支部
2012-7-1
第五篇:朱德故居观后感
朱德故居观后感
五四青年节这天,商学院的党员服务站组织商院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起来到朱德故居——南昌花园角2号——参观,体验一下朱德同志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感受他曾经的日子。可以说是第一次参观南昌的红色革命景点,心情有些沉重,走进屋内,原本很浮躁的心情自然而然的安静了下来,真的可以感受的到他们当时的态度,一种积极向上、激情燃烧的态度,他们可以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一步的找到中国革命的出路,最终解放全中国。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给世人留下了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
朱德同志,我对他的了解也许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吧。以前看过许多的战争纪录片,里面或多或少的有点关于他的内容,给我的总体感觉是他是一个很和蔼的人,总是乐呵呵的,人很随意,但在真正严肃关头又是那样的严谨。他戎马一生,功绩卓著;他忠职勤政,鞠躬尽瘁;他胸怀天下,气度恢宏;他谦虚谨慎,纯朴忠厚。这就是我对他的总体感觉。
他弃教从军,以武救国,他抛官弃禄,追求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拥护者,也为寻到中国革命的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高举义旗,为民而战,与周恩来等在南昌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南昌起义。他力挽狂澜,拯救危局,在红军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走上大转移之路——长征,坚持到底,经历多次曲折依旧不屈不挠的长期斗争,终于实现了陕北会军,保存了革命的种子,壮大了红军的队伍。他挺进华北,指挥抗日,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初期,朱德一直在抗日最前线,亲自指挥了许多战役和战斗。在回到延安后,正值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封锁,我军民面临经济困境。党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朱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创造了“南泥湾政策”,主张屯田垦荒,发展生产、养兵抗战,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提出的大生产运动。以此为基础,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他运筹帷幄,解放全国,在解放战争中的他虽然已经年过六十,虽退出前线杀敌,但是在决策和运筹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协助毛泽东统筹指挥全国的军事斗争,直到战争的全面胜利。1976年 7月 6日在北京病逝。他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都卓有建树,对丰富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以上是我对朱德同志生平的简短介绍,我明白他的一生恢弘灿烂,将在中国历史上流芳百世。
这次的活动既然是为党员们以及即将成为的党员们安排的,就是想让我们深入推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开展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参加过程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想象着老一辈共产党员的满怀对革命胜利的理想和憧憬,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场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红色景点凝结着我党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是激励今人继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强大动力,我们身临其境,在充满感性的接触中接受历史熏陶和理想信念教育。
这次的活动让我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牢记入党宣誓,增强党性观念,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的先进性既然要成为党员,我们现在就应该发挥出党员的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革命精神弘扬方面应该起带头作用。想到曾经的革命先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如此的流血流泪的举动,是他们的鲜血才换来今日的幸福安康,我们真的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我们作为党员,真的要始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们的英勇献身、为新中国而战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为现在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们还只是大学生,这并能说明什么,大学生依旧可以做的很好,关键是看你怎么做。
作为大学生,在学习上,我可以利用现今如此优越的条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基础;在思想上,我要学习革命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打到;在生活上,我要勤俭节约,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真真切切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