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人民日报评论1—4)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
人民日报评论(1-4)
目 录
◇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①:别让能力不足成为阻力◇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②:放要真放,管要真管◇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③:促进公平才见水平◇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④;别让热点成痛点
别让能力不足成为阻力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①
某省一位厅长下基层,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对诸如此类不会说话的干部,群众的批评入木三分: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不会说话,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干部存在“能力不足”的危险。新一轮改革已经起势。要开好局、破好题,形成千帆竞发的好态势,就得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必须看到,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比,各级干部在提高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治理能力既是一大目标,又是推进改革必须着力的问题。当前,尤其需要解决推进改革能力不足的问题。公众对信息透明期待日益强烈,有的领导仍觉得群众“给点阳光就灿烂”。面对传言流布,有的地方部门手忙脚乱、应对失当,先忙辟谣后忙证实。面对矛盾问题,有的干部首先想的是如何摆平,仍然信奉“用人民币解决”。在治理过程中习惯于老思路老套路,结果,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去年3月,总书记坦言,“我看这种状态,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以这种状态推进改革如何能攻坚克难?又怎能解决深化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
这种状态的背后,是一些人丧失了能力不足的警惕性,失去了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为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经验一辈子够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在信息时代,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各级干部尤需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为政态度,强化“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不及时吃透中央精神,怎么能向群众讲明白?不坚持调研不断变化的实际,怎么能拿出对症下药的改革决策?每月每年把时间泡在琐屑事务里,掷在觥筹交错中,如何担得起推进改革的重任?现在,从“铁八条”到反“四风”,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一些干部从酒桌拉回到书桌、从“酒精考验”状态切换到思考问题状态。各级干部都应当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以前的时间都去哪了?现在富余下来的时间可以干些什么?
我们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因而在各级干部的能力储备上,就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充分蓄积那么一股子敢闯敢试、敢作敢当的劲头。有些群众常常疑惑:“为什么中央的好政策,到了我们这里就变样了?”造成中央的“好经”念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懒和尚”“歪嘴和尚”的存在。有的人奉行“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观念,对于己有利的改革措施加快推开,对动自己奶酪的决策就阳奉阴违,对捞不着油水而费时费力的政策就犯“拖延症”。一说淘汰落后产能,他用工人失业作挡箭牌;一说简政放权、壮士断腕,他就强调“也不能都不管吧”。说到底,是私心私利消解了一些干部的勇气和担当,使他们失去了与时俱进的治理能力,反而成为推进改革的一大阻力。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方能为深化改革增动力、去阻力。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讲:“政善治,事善能。”今天,要把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带入现代化,善治的难度与善能的要求,远非治理一个小国可比。我们说各级干部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诚非虚言。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着力增强推进改革的能力,着力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我们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入深水得蛟龙。(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3月31日)
放要真放,管要真管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②
对于政府来说,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不简单,也不容易。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才能收放自如,落实改革要求、破除沉疴积弊、释放改革红利
前不久,有中央领导同志到基层调研,了解大学生创业者是否需要增加“营养”。有创业者反映,股权变更登记太复杂,影响了资金引进,把投资者给吓回去了。一番对话,引发思考:政府是不是管得过多过细过死了?是否存在该管的没能完全管住管好,而该放的没有彻底放开放到位,甚至出现明放暗不放、这边减那边增的现象?简政放权要“乘胜追击”,必须时刻回答好这一命题。
作为本届政府的“开门第一件大事”,去年中央政府下放取消了416项审批事项,力度前所未有,变化立竿见影。与之相伴的是,新注册企业增加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创下10多年来最高。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简政放权这门“当头炮”,成为“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事实证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继续解决创业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破解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等改革难题,就要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解决好一些环节“放没有真放、管没能管住”问题,尤为关键。
对于政府来说,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不简单,也不容易。现实中存在的种种“肠梗阻”现象,充分体现了这种自我革命的难度。一是放权不对位。给海岛城市下放草原经营许可,向缺煤地区下放煤炭开采类许可事项,看上去权力不少,实际上有权难用。二是放权有水分。一些行政审批事项中央下放了,省市又捡起来;部委取消了,协会又如获至宝;行政审批少了,“红头文件”倒多了。三是放权不彻底。受理权放了,终审权紧攥手中;决定权放了,发证权却不放,于是出现一半环节在上级办、一半环节在县里办的“两头跑”现象。克服这种“没好处的容易放,有油水的死命攥”的苗头,是简政放权的难点,也是深化改革的重点。
今日之改革,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险滩,戳的是痛处。如果政府部门安于现状不想改,畏首畏尾不敢改,左右观望等待改,怎么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如果“变相审批”抢滩登陆,“隐性审批”暗流涌动,“灰色地带”依然存在,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如何激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又如何坚定?在这个意义上,政府转变职能的实际成效,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节奏;而简政放权“向自己开刀”的力度,则直接来自于政府推进改革的勇气担当。这种担当,既体现在通过大力放权,“让市场更有效”;也表现为通过强化监管,“让政府更有为”。必须看到,放权的过程也是强化监管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撒欢一匹名叫效率的骏马,也要给马套上一副名叫公平的辔头。前者是市场作用,后者是政府作为。从这个角度看,简政放权绝不是让政府当甩手掌柜,玩大撒把游戏。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面对权力下放的过程,如何构建联动机制,让上面放得到位、基层接得住盘,使权能匹配、权责对等、权属清晰?面对简政放权后的市场,有没有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能不能建起横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进而跳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这些问题的回答,并不比“真放权、放真权”容易,不仅需要大公无私的勇气,更需要善于学习的智慧。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指出,我国目前政府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了太多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情。正所谓“少则得、多则惑”,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才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真正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改革要求,从而破除沉疴积弊、释放改革红利,积微以成著,行稳而致远。(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3日)
促进公平才见水平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③
公平不仅体现在结果上,很多时候更体现在程序和制度上;公平不仅是分到多少蛋糕,也是怎么分蛋糕
同样是挂号就医,“关系户”可以批条子加塞;同样是参加招聘,性别、身高的歧视将人分级分类;同样是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在一些领域却难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社会生活中的这些“不平事”,未必普遍,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公平感受。
今天,追求公平已是时代的最大潮声,呵护公平则是社会的基础共识。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公平的高考制度,家庭贫困的孩子何以通过寒窗苦读成为大学生?如果没有公平的市场规则,小职员怎能凭借辛苦打拼变身大老板?著名作家肖洛霍夫曾说,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公平,就是希望的种子。
在当今中国,公平更成为一把重要的价值标尺,一种凸显的权利诉求,甚至成为衡量幸福的关键指标。为什么生活变好了、物质丰富了,还有那么多牢骚不满?为什么发展起来以后,问题依然不少?说到底,是因为人们对公平等更高层次的问题有了更多期待。当网友吐槽“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时,我们应该思考,是否因为起点不公影响了人们奋斗的信心?当民企感叹遭遇“玻璃天花板”时,我们应该重视,是否规则不公阻碍了市场活力的迸发?权利、机会、规则方面的种种不公平,已经成为发展进步的障碍;人们对公平的朴素认知,也已经体现为对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人的期盼。正因此,党和国家才把“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当作推进改革的重要目的;把扫除公平障碍、促进人民福祉,当作推进改革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于各级干部来说,促进公平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善于促进公平才见治理水平。我们常说,做大了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所谓“分蛋糕”,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利益诉求多样、权利意识高涨的今天,能不能搞好发展已经不再是评判工作的单一标准,如何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考验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了,但因为处理不好外来群体和本地居民的关系而引发争端;一些地方建设热情很高,但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却触碰到群众利益的红线。如果不公不义引发稳定问题,谈何改革发展?如果发展成果难以福泽大众,我们倾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是为了什么?
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公平不仅体现在结果上,很多时候更体现在程序和制度上;公平不仅是分到多少蛋糕,也是怎么分蛋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出台前有没有征集民意?重大决策有没有经过论证、听证?权益受损群体有没有得到申诉机会?对程序的严格遵守,是各级领导干部尤需补上的一课。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用程序编好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保证看得见、有实效的公平。
倡导公平、促进公平,从来不只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冲破各种隐形的制度壁垒和透明的“玻璃门”,常常需要与旧观念进行激烈的较量;而要清除那些吃拿卡要的权力寻租者、徇私枉法的秩序破坏者,维护社会公义,更是要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没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没有冲破藩篱的智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损害公平的症结难以破除,改革的深化难以持续。
篮球运动员姚明退役时曾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他有机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和梦想。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正是因为我们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有信心。这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惟有树立公平的理念,用公平的视野去决策,用公平的行动去实践,用公平的标尺去衡量,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公平上取得突破,每个人才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8日)
别让热点成痛点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④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那么热点就是改革的重点。善于通过热点把握真实民意,勇于解决问题为改革深化破题,我们就能将社会的热点变为跃升的拐点
从时有耳闻的拆迁纠纷,到多地出现的PX**,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热点事件,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的挑战,也反映了深化改革的现实语境。面对日益高涨的发展期待、不断增强的权利意识、愈加复杂的利益纠葛,如何思之长远、调和鼎鼐,使群众关注的热点,成为改革发展的落脚点和突破点,而不是演变成社会痛点?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那么,热点就是改革的重点。今天,无论是“房价低一点”的心声,还是“舌尖更安全”的呼唤;无论是医患纠纷引发的热点事件,还是空气污染等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无不牵涉复杂的经济社会利益,包含更为多元的社会期待。正因如此,擘画新一轮改革蓝图时,中央再三强调,必须“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如何从社会热点出发,读懂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社会公益、政府公信,决定了改革能否有效推进、是否契合民心。
面对热点问题,回应及时、勇于担当、应对有方,就会使挑战化为机遇,危机变为契机。反之,如果漠视群众利益,缓慢迟滞、畏首畏尾、击鼓传花,就会让问题拖延为更大的历史问题,甚至成为一个地方一个领域长期的社会治理之痛。试想,如果不能建立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就算征地拆迁非常必要,各种纠纷也可能继续上演;如果不能走出“雾霾困境”背后的发展观念误区,经济增长速度再快,老百姓也难说满意。这就是为什么总书记谆谆告诫,“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怎样评判?热点问题就是最好考题。我们说深化改革需要突破口,如何找准?热点问题就是最佳突破口。“积极回应百姓关切,突出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改革就能蹄疾步稳,发展就能柳暗花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转变作风到“打虎拍蝇”利剑挥出,从“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到教改医改稳步推进,正是勇于面对矛盾难题,积极解决热点问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起来,不断提高着人们对政府治理的满意程度,不断提升着人们对深化改革的信心指数。
今日之中国,各项改革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情感相通、血脉相连,十分重要。否则,自上而下的改革红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助力,都无法真实抵达。面对社会热点,是遇见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困难低头走,还是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这些选择,不仅影响改革的全面推进,更关系改革的民心向背。可以立竿见影的改革,一刻也不能耽搁,要让群众在“言必信,行必果”中看到决心,增强信心;一时有困难的,也要及时沟通、耐心说明,让群众看得见改革的诚意,理解得了改革的难度。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真诚沟通、迎难而上,才能顺应民心、调动民智,为改革赢得更好未来。
鲁迅先生曾说过,“多数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也是深化改革取之不竭的动力。30多年前,正是回应人民期待、尊重群众创造,我们开启了中国改革的第一季。今天,面对更加艰巨复杂的改革第二季,善于通过热点把握真实民意,勇于解决问题为改革深化破题,我们就能将社会的热点变为跃升的拐点,一步一步扩大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赢得最广泛的支持和最真诚的拥护。(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11日)
第二篇: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
深化改革会遇到的阻力
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行进至一个重要节点。十八届三中全会300多项改革举措,正抓铁有痕地一一落实。对于新的改革举措而言,这是从种子到萌芽的关键阶段,需要破土而出的决心;对于改革者而言,这是持续发力的攻坚阶段,需要有“千斤顶顶万斤”的能量。然而,虽大势已起,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依然存在推不转、落不实、改不动的问题。
为此,2014年3月底至4月初,人民日报连续发表4篇评论员文章《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①:别让能力不足成为阻力》、《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②:放要真放,管要真管》、《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③:促进公平才见水平》、《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④;别让热点成痛点》。
结合我自己的观察,我觉得深化改革会遇到的阻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益关联者的主观阻碍。改革改革,改到深处是利益。中央反复调研和论证过的改革细则,部长司长都通过了,到处长那里却要再“研究研究”;简政放权的刚性目标已然“约法三章”,但一些含金量高的审批改革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例如:义乌破冰出租车改革,率先打破出租车垄断。出租车现状:乘客说,打车难价格高;的哥说,我们饱受层层盘剥,跑一天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太辛苦太累,动辄几千上万的份子钱去哪了?义乌这一次出租车改革,首次打破垄断格局,把一个完全可以市场化的行业交还给市场。其次,主动逐步取消营运权有偿使用费,今年将降低到每车5000元,明年全部取消。“份子钱”包含所有成本费用,营运权使用费每年每车1万元由公司交给政府。这个行为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纷纷点赞“还利于民”。
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7月3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原制度存在几个弊端:
1、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城市关门”现象出现,抑制了劳动力、人才的自由流动。
2、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人口的转移形成体制性障碍。
3、数千万农村人口在城市打工,处于流动状态。
4、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
5、不能对中国的人口流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户籍内含各种权利和福利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只是“标”,而对其内含各种权利和福利制度的改革才是“本”。户籍制度改革其目标不是消除户籍制度,而是剥离户籍内含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户籍改革从改革总体进程来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并没有促使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商营业执照改革。自今年3月1日起停止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年检工作。企业年检的具体流程为:企业提交年检材料——企业登记机关受理审查企业年检材料——企业缴纳年检费——企业登记机关在营业执照副本上加盖年检戳记——发还营业执照副本。
工商营业执照年检,以前是作为工商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权在抓。企业年检,材料繁琐不说,一些地方还经常搞“搭车”收费。按规定,企业的年检费用为50元,外加个体私营协会会费。另外,一些企业年检时,需提供会计审计年审报告。需要几千费用。改为年报制度,在材料准备和流程上都将简省。企业只需按在规定期限内,网上报送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资料的真实性不再审核。这个改革顺利进行,还是靠中央强大的推动力,否则难以想象能这么顺利推进。另外,上次中央报道有个地方个体协会还在强加收费,看来还是有点不舍。
戴“官帽”的事业单位。检测机构改革走向市场,推了很多年,但实际上真正走向市场的没多少。检测机构是行政机关的下属单位,受行政机构的领导,但基本上是戴“官帽”的单位。一方面,行政机关不要割舍这块肉,毕竟检验检测收费不少,另外,检验机构负责人受行政机关领导,得听话。检验机构也不愿推出市场,现在独家经营,受检企业不光要出检验费,还得伺候检验人员。
第二方面的阻力,则来自改革本身的难度所造成的客观阻碍。深水区的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破”的决心,还包含着重整、创新、构建等工作,而且往往缺少经验可循。权力放下去了,下面却没接住;新政策出台了,配套改革措施却没跟上。如果不正视改革落实层面的这些困难,终究会使改革效果打折扣,影响改革信心。
例如:机构改革。2014年5月,杭州下面的全部区、县和市工商、质监、药监三合一为市场监督管理局,是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合并快一年了,食品安全监管是加强了,可体制运作仍然不是很顺畅。对于县级,三局合并,地级市则是工商和药监合并为市场监督管理局,杭州市质监局食品职能划给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级,省工商局、质监局、药监局三局都是分开的。我局现在的业务主管局就有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和杭州市质监局两个。纵观全省,除了杭州、舟山两个市,县级质监部门也一起合并为市场监管局,其他基本仍保留县级质监局,只是把食品的职能划出。第三,习惯的惯性。制度惯性在经济学里面又叫路径依赖,就是说老办法习惯了,老的一套适应了,所以人们不想变,也不准备变。
第四,能力的不足。某省一位厅长下基层,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对诸如此类不会说话的干部,群众的批评入木三分: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不会说话,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干部存在“能力不足”的危险。这种状态的背后,是一些人丧失了能力不足的警惕性,失去了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为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经验一辈子够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在信息时代,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现在,从“铁八条”到反“四风”,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一些干部从酒桌拉回到书桌、从“酒精考验”状态切换到思考问题状态。各级干部都应当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以前的时间都去哪了?现在富余下来的时间可以干些什么?
别让能力不足成为阻力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①
某省一位厅长下基层,问了群众“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就不知如何继续交流下去。对诸如此类不会说话的干部,群众的批评入木三分: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不会说话,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些干部存在“能力不足”的危险。
新一轮改革已经起势。要开好局、破好题,形成千帆竞发的好态势,就得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必须看到,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比,各级干部在提高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治理能力既是一大目标,又是推进改革必须着力的问题。当前,尤其需要解决推进改革能力不足的问题。
公众对信息透明期待日益强烈,有的领导仍觉得群众“给点阳光就灿烂”。面对传言流布,有的地方部门手忙脚乱、应对失当,先忙辟谣后忙证实。面对矛盾问题,有的干部首先想的是如何摆平,仍然信奉“用人民币解决”。在治理过程中习惯于老思路老套路,结果,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辙。“这就叫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去年3月,总书记坦言,“我看这种状态,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以这种状态推进改革如何能攻坚克难?又怎能解决深化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
这种状态的背后,是一些人丧失了能力不足的警惕性,失去了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为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经验一辈子够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在信息时代,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各级干部尤需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为政态度,强化“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不及时吃透中央精神,怎么能向群众讲明白?不坚持调研不断变化的实际,怎么能拿出对症下药的改革决策?每月每年把时间泡在琐屑事务里,掷在觥筹交错中,如何担得起推进改革的重任?现在,从“铁八条”到反“四风”,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一些干部从酒桌拉回到书桌、从“酒精考验”状态切换到思考问题状态。各级干部都应当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以前的时间都去哪了?现在富余下来的时间可以干些什么?
我们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因而在各级干部的能力储备上,就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充分蓄积那么一股子敢闯敢试、敢作敢当的劲头。有些群众常常疑惑:“为什么中央的好政策,到了我们这里就变样了?”造成中央的“好经”念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懒和尚”“歪嘴和尚”的存在。有的人奉行“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观念,对于己有利的改革措施加快推开,对动自己奶酪的决策就阳奉阴违,对捞不着油水而费时费力的政策就犯“拖延症”。一说淘汰落后产能,他用工人失业作挡箭牌;一说简政放权、壮士断腕,他就强调“也不能都不管吧”。说到底,是私心私利消解了一些干部的勇气和担当,使他们失去了与时俱进的治理能力,反而成为推进改革的一大阻力。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方能为深化改革增动力、去阻力。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讲:“政善治,事善能。”今天,要把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带入现代化,善治的难度与善能的要求,远非治理一个小国可比。我们说各级干部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诚非虚言。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着力增强推进改革的能力,着力提升现代治理能力,我们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入深水得蛟龙。(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3月31日)
放要真放,管要真管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②
对于政府来说,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不简单,也不容易。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才能收放自如,落实改革要求、破除沉疴积弊、释放改革红利
前不久,有中央领导同志到基层调研,了解大学生创业者是否需要增加“营养”。有创业者反映,股权变更登记太复杂,影响了资金引进,把投资者给吓回去了。一番对话,引发思考:政府是不是管得过多过细过死了?是否存在该管的没能完全管住管好,而该放的没有彻底放开放到位,甚至出现明放暗不放、这边减那边增的现象?简政放权要“乘胜追击”,必须时刻回答好这一命题。
作为本届政府的“开门第一件大事”,去年中央政府下放取消了416项审批事项,力度前所未有,变化立竿见影。与之相伴的是,新注册企业增加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创下10多年来最高。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简政放权这门“当头炮”,成为“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事实证明,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政放权是重要的突破口、切入点。
继续解决创业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破解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等改革难题,就要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解决好一些环节“放没有真放、管没能管住”问题,尤为关键。
对于政府来说,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不简单,也不容易。现实中存在的种种“肠梗阻”现象,充分体现了这种自我革命的难度。一是放权不对位。给海岛城市下放草原经营许可,向缺煤地区下放煤炭开采类许可事项,看上去权力不少,实际上有权难用。二是放权有水分。一些行政审批事项中央下放了,省市又捡起来;部委取消了,协会又如获至宝;行政审批少了,“红头文件”倒多了。三是放权不彻底。受理权放了,终审权紧攥手中;决定权放了,发证权却不放,于是出现一半环节在上级办、一半环节在县里办的“两头跑”现象。克服这种“没好处的容易放,有油水的死命攥”的苗头,是简政放权的难点,也是深化改革的重点。
今日之改革,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险滩,戳的是痛处。如果政府部门安于现状不想改,畏首畏尾不敢改,左右观望等待改,怎么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如果“变相审批”抢滩登陆,“隐性审批”暗流涌动,“灰色地带”依然存在,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如何激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又如何坚定?在这个意义上,政府转变职能的实际成效,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节奏;而简政放权“向自己开刀”的力度,则直接来自于政府推进改革的勇气担当。
这种担当,既体现在通过大力放权,“让市场更有效”;也表现为通过强化监管,“让政府更有为”。必须看到,放权的过程也是强化监管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撒欢一匹名叫效率的骏马,也要给马套上一副名叫公平的辔头。前者是市场作用,后者是政府作为。从这个角度看,简政放权绝不是让政府当甩手掌柜,玩大撒把游戏。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面对权力下放的过程,如何构建联动机制,让上面放得到位、基层接得住盘,使权能匹配、权责对等、权属清晰?面对简政放权后的市场,有没有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能不能建起横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进而跳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这些问题的回答,并不比“真放权、放真权”容易,不仅需要大公无私的勇气,更需要善于学习的智慧。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指出,我国目前政府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了太多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情。正所谓“少则得、多则惑”,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才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真正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改革要求,从而破除沉疴积弊、释放改革红利,积微以成著,行稳而致远。(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3日)
促进公平才见水平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③
公平不仅体现在结果上,很多时候更体现在程序和制度上;公平不仅是分到多少蛋糕,也是怎么分蛋糕
同样是挂号就医,“关系户”可以批条子加塞;同样是参加招聘,性别、身高的歧视将人分级分类;同样是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在一些领域却难以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社会生活中的这些“不平事”,未必普遍,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公平感受。
今天,追求公平已是时代的最大潮声,呵护公平则是社会的基础共识。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公平的高考制度,家庭贫困的孩子何以通过寒窗苦读成为大学生?如果没有公平的市场规则,小职员怎能凭借辛苦打拼变身大老板?著名作家肖洛霍夫曾说,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公平,就是希望的种子。
在当今中国,公平更成为一把重要的价值标尺,一种凸显的权利诉求,甚至成为衡量幸福的关键指标。为什么生活变好了、物质丰富了,还有那么多牢骚不满?为什么发展起来以后,问题依然不少?说到底,是因为人们对公平等更高层次的问题有了更多期待。当网友吐槽“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时,我们应该思考,是否因为起点不公影响了人们奋斗的信心?当民企感叹遭遇“玻璃天花板”时,我们应该重视,是否规则不公阻碍了市场活力的迸发?权利、机会、规则方面的种种不公平,已经成为发展进步的障碍;人们对公平的朴素认知,也已经体现为对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人的期盼。正因此,党和国家才把“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当作推进改革的重要目的;把扫除公平障碍、促进人民福祉,当作推进改革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于各级干部来说,促进公平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善于促进公平才见治理水平。我们常说,做大了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所谓“分蛋糕”,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在利益诉求多样、权利意识高涨的今天,能不能搞好发展已经不再是评判工作的单一标准,如何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考验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了,但因为处理不好外来群体和本地居民的关系而引发争端;一些地方建设热情很高,但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却触碰到群众利益的红线。如果不公不义引发稳定问题,谈何改革发展?如果发展成果难以福泽大众,我们倾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是为了什么?
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公平不仅体现在结果上,很多时候更体现在程序和制度上;公平不仅是分到多少蛋糕,也是怎么分蛋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制度出台前有没有征集民意?重大决策有没有经过论证、听证?权益受损群体有没有得到申诉机会?对程序的严格遵守,是各级领导干部尤需补上的一课。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用程序编好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保证看得见、有实效的公平。
倡导公平、促进公平,从来不只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冲破各种隐形的制度壁垒和透明的“玻璃门”,常常需要与旧观念进行激烈的较量;而要清除那些吃拿卡要的权力寻租者、徇私枉法的秩序破坏者,维护社会公义,更是要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没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没有冲破藩篱的智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损害公平的症结难以破除,改革的深化难以持续。
篮球运动员姚明退役时曾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他有机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和梦想。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正是因为我们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有信心。这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惟有树立公平的理念,用公平的视野去决策,用公平的行动去实践,用公平的标尺去衡量,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公平上取得突破,每个人才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8日)别让热点成痛点
——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突出问题④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那么热点就是改革的重点。善于通过热点把握真实民意,勇于解决问题为改革深化破题,我们就能将社会的热点变为跃升的拐点
从时有耳闻的拆迁纠纷,到多地出现的PX**,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热点事件,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的挑战,也反映了深化改革的现实语境。面对日益高涨的发展期待、不断增强的权利意识、愈加复杂的利益纠葛,如何思之长远、调和鼎鼐,使群众关注的热点,成为改革发展的落脚点和突破点,而不是演变成社会痛点?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那么,热点就是改革的重点。今天,无论是“房价低一点”的心声,还是“舌尖更安全”的呼唤;无论是医患纠纷引发的热点事件,还是空气污染等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无不牵涉复杂的经济社会利益,包含更为多元的社会期待。正因如此,擘画新一轮改革蓝图时,中央再三强调,必须“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如何从社会热点出发,读懂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社会公益、政府公信,决定了改革能否有效推进、是否契合民心。
面对热点问题,回应及时、勇于担当、应对有方,就会使挑战化为机遇,危机变为契机。反之,如果漠视群众利益,缓慢迟滞、畏首畏尾、击鼓传花,就会让问题拖延为更大的历史问题,甚至成为一个地方一个领域长期的社会治理之痛。试想,如果不能建立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就算征地拆迁非常必要,各种纠纷也可能继续上演;如果不能走出“雾霾困境”背后的发展观念误区,经济增长速度再快,老百姓也难说满意。这就是为什么总书记谆谆告诫,“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怎样评判?热点问题就是最好考题。我们说深化改革需要突破口,如何找准?热点问题就是最佳突破口。“积极回应百姓关切,突出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改革就能蹄疾步稳,发展就能柳暗花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转变作风到“打虎拍蝇”利剑挥出,从“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到教改医改稳步推进,正是勇于面对矛盾难题,积极解决热点问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起来,不断提高着人们对政府治理的满意程度,不断提升着人们对深化改革的信心指数。
今日之中国,各项改革的设计者和参与者,情感相通、血脉相连,十分重要。否则,自上而下的改革红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助力,都无法真实抵达。面对社会热点,是遇见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困难低头走,还是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这些选择,不仅影响改革的全面推进,更关系改革的民心向背。可以立竿见影的改革,一刻也不能耽搁,要让群众在“言必信,行必果”中看到决心,增强信心;一时有困难的,也要及时沟通、耐心说明,让群众看得见改革的诚意,理解得了改革的难度。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真诚沟通、迎难而上,才能顺应民心、调动民智,为改革赢得更好未来。
鲁迅先生曾说过,“多数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也是深化改革取之不竭的动力。30多年前,正是回应人民期待、尊重群众创造,我们开启了中国改革的第一季。今天,面对更加艰巨复杂的改革第二季,善于通过热点把握真实民意,勇于解决问题为改革深化破题,我们就能将社会的热点变为跃升的拐点,一步一步扩大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赢得最广泛的支持和最真诚的拥护。(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11日)
第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
人民日报评论员: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2013年08月15日08:20来源:人民日报
叫停奢华晚会,狠刹奢靡之风,中宣部等五部门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消息,引来公众热议好评。不求奢华求简洁大方,不讲排场讲惠民利民,文化部和山东省筹备十艺节,坚持节俭惠民理念,让群众共享艺术盛会,赢得普遍赞誉。这表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找到真问题、触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就能赢来群众的由衷信任。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很多地方和部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仔细查摆问题。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绕开“四风”听意见,避开重点谈不足,或者不把自己摆进去,说自己轻轻带过,谈别人滔滔不绝;或者找的都是无关痛痒的“小问题”,闭门造车、自弹自唱,对于群众的呼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此缺少“问题意识”,找不准靶子,对不准焦距,如何能把问题解决好,又怎么能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看不到问题,本身就是问题;认为自己没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让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深入下去的有效办法就是,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奢华晚会,群众反映强烈,节俭办节庆、文化要惠民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文化诉求,从这一现实问题入手,就把准了群众脉搏、踏准了百姓的心理鼓点,教育实践活动就与广大群众实现了同频共振。
群众看整治“四风”,最怕的是形式主义,最盼的是解决真问题。五部门狠刹晚会奢靡之风和山东节俭筹办十艺节的实践充分证明,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即查即纠、立改立行,教育实践活动就会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也会欣然参与进来。
《 人民日报 》(2013年08月15日 01 版)
第四篇:(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从习近平召开文艺座谈会说开去:唯人民与时代不可辜负
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影视等各领域的著名文艺工作者悉数到场。其中,既有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也有初露锋芒的新人,颇似“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况。铁凝、尚长荣、阎肃、许江、赵汝蘅、叶辛、李雪健分别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他们在发言中都表达了对此次文艺座谈会的热盼和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期待。诚如阎肃老先生所讲,“我一直在渴盼中央发出清晰有力的声音,重现文艺的朗朗天空。”习近平忙里偷闲坐下来同文艺工作者谈心,也足见文艺事业的分量之重以及文艺战线的不可或缺。
这次会议不由让人联想起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那时抗日烽火未止,然而,在陕甘宁边区一隅,知识分子却躁动不安。据一些文人的回忆记载,20世纪40年代,一大批满腔热忱的文艺青年来到延安,很快他们发现延安的实际状况与理想存在着巨大差距。“阳春白雪”无人问津,心中愁绪无法抒怀,试图提笔又不知如何创作„„毛泽东感受到延安文艺队伍的可爱可亲可敬,更深知这支队伍的可塑性。1942年5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作了“引言”和“结论”两次发言。这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犹如利剑,直击内心,为在迷雾中的文艺工作者拨开一片蓝天,指明了服务的对象和前进的方向,对党的文艺政策和文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为谁耕耘为谁忙: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至今未变
毛泽东曾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文艺问题的中心就是要搞清楚“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文艺工作者要把立足点转移到人民大众这边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今秋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首先表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并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实际上
是重申了党对文艺战线的基本要求,明确“二为”方向至今未变,它仍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清楚“为谁服务”之后,更要把握“如何服务”。毛泽东指出所谓“革命的文艺”就是人民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毛泽东饱含热情地形容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虽岁月流转,表述有异,但仍可见习近平的思考与毛泽东当年所想有着深深的历史相续的关联。
给艺术家们的创作良方:静下心来、精益求精 诚心诚意与人民在一起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毛泽东认真对文艺界进行了一次“摸底”。毛泽东亲自个别约谈或写信沟通的就有李伯钊、丁玲、艾青、萧军、罗烽、舒群等人,还曾以集体谈话的方式与鲁艺的一些文艺家进行交流。会上,与会者争论得十分激烈。毛泽东根据事先调查的情况和座谈会发言,在总结讲话里具体分析和批评了延安文艺界存在的八种观点。这些分析讲到了延安文艺界人士的心坎里,点醒了先前“格格不入”的思想,点明了今后斗争的方向,也点燃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毛泽东开出的一剂良方就是要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号召“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面对今时今日的文艺现状,习近平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作品的数量与质量的失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偏废等。尽管如此,习近平在讲话中还是大力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创作才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一颗“定心丸”——即“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一面放飞艺术想象之翼,一面脚踏坚实之地,这样才能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人民。习近平还强调,“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纵使文艺的创作方法有千万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应时而为”的两次文艺座谈会:召开时间均为关键节点
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处在延安整风的浓厚氛围之中。延安整风要解决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呢?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这三个不良风气脱离中国实际,教条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给革命事业造成损失。毛泽东认识到当时的共产党有议政的能力,却没有执政的地位。要想不断扩大党的影响力,需要通过文艺这个工
具来团结凝聚、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毛泽东正是借着《讲话》,以文艺工作为切入点,首次系统、完整、具体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决了文艺的革命方向等问题,让文艺应时而为地成为斗争的利器。在毛泽东的感召之下,延安文艺界焕发出新的生机,应运而生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呈现文化战线上的繁荣。
习近平召开的这次文艺座谈会,刚好处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收场”之后,十八届四中全会“拉开序幕”之前。这个时间节点十分关键,值得关注。在错综复杂的情势下,文艺作品能否观照现实生活、能否用光明驱散黑暗、能否用美善战胜丑恶,这对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毕竟,唯人民与时代不可辜负
第五篇:人民日报经典评论
从严处要求 向实处发力
——2015年组织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盛若蔚
2016年01月15日03: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2015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元年。
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带领全党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开辟管党治党新境界。
服务中心,聚焦主业。一年来,组织战线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最讲认真的精神体现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各个方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突出思想建党
着力抓好理论武装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扭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生命线。组织战线始终把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夯实全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也是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这一年,根据中央部署,组织战线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总书记率先垂范,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全党向中央看齐。31个省区市党委书记、200多家中央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党课。各地各部门聚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向先进典型看齐,切实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反面典型为镜鉴,在剖析反思、检身正己中受教育、知敬畏、明底线;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强化立规执纪,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作风建设呈现出新的气象。
思想建党,理想信念是根,根深则叶茂。一年来,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战线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道德品行和法治教育,组织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培训班;以中央最新精神为指导,修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出版发行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培训各类干部2100多万人次。各地各部门着力在理想信念内化、深化、固化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干部党性修养。
党员干部普遍反映,经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淬炼”,思想、党性、作风得到了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浓了,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更明显了。
狠抓选贤治吏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治国先治党,治党先治吏。一年来,组织战线始终把从严培养选拔、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努力打造铁一般过硬的干部队伍。
——严格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在各级党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认真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坚持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着力把那些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2015年“七一”前夕,经过层层遴选、公示,中央组织部在全国范围内推选和表彰102名优秀县委书记,给党员干部树立起可见、可学、可比的“好干部标杆”。创新省部级后备干部考察推荐工作,强化党委(党组)的领导把关作用,运用调研方式物色发现人选,让更多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苦干实干、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召开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座谈会,推动建设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严格考察,坚决防止“带病提拔”。考察识别干部,功夫更多下在平时。各级组织部门强化任前审查核实,实行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考察对象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出台《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凡是出现“带病提拔”问题的,都要对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范围由过去的3%—5%提高到10%,抽查核实人数达36.2万名,3770人被暂缓或取消提拔任用;结合巡视工作深入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全年共立项督办违规用人问题574件,纠正违规用人和处理有关责任人员792人。
——严格约束,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使干部随从严管理成长,从严管理伴干部一生。出台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实施细则,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生活待遇和领导干部工资关系转移、秘书配备管理、问责复出等政策规定,促进领导干部讲纪律、守规矩。继续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裸官”、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等专项整治,全年清理退(离)休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兼职5.7万人次;清理副处级以上“裸官”3961人,岗位调整1061人;对干部档案造假问题立项查处535起、通报54起;全国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已消化32041名,三年整治任务完成79.9%。
一系列从严治吏举措,使那些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干部受到褒奖和重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跑官要官、心浮气躁的干部受到约束和警诫,违背科学发展要求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碰触党纪国法“红线”的干部受到处理和惩罚,政治生态得到有力净化,吏治清明正在成为现实。
坚持谋远固本
全面加强基层党建
总书记强调,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一年来,组织战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坚持抓点带面、深耕细作,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时隔25年后再次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战斗堡垒作用,聚焦解决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全年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60多万人次,组织1009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乡镇干部驻村服务、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制度;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广泛宣传“乐东之变”等基层党组织先进经验和“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卢玉宝等基层干部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基层干部以更大的热情、更足的劲头做好工作。
——着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在全国范围内选派17.6万名干部到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实施精准扶贫、提升治理水平。各省区市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和帮扶相结合,重心下移、人员下派、资源下沉。目前,全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整顿转化94%,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已整顿转化95%。
——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中组部召开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强调调控党员队伍总体规模,发展党员质量至上,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知识群体党员占比增幅明显加大,生产工作一线党员占比明显回升;综合运用信息化平台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共产党员微信、易信订户增加到1200万人,党员教育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及时性得到增强。各地普遍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站,为流动党员特别是农民工党员提供教育管理服务。
——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并延伸到部分中央部委、国有企业、中管高校,全国4.6万名书记、32万名党员群众代表参加。通过述职评议考核,层层传导压力,不断激发动力,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抓重点、解难点,一套套固本强基“组合拳”频频打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夯实。
推进制度治党
不断深化党建改革
管党治党,制度最有效最管用最持久。一年来,组织战线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执行,着力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55项改革任务,已完成42项。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集中规范干部“下”的6种渠道,明确5类干部“问责”情形,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制定实施《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填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空白,吹响事业单位改革“冲锋号”;积极推进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激发基层干部积极性,打破晋升“天花板”,360多万基层公务员感受到党中央的关心;配合生态文明体制建设,颁布《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对于生态环境损害实行“党政同责”“终身追责”,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
——探索组织制度改革。着眼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对党组和地方党委工作作出全面规范;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大势,出台《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面对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新形势,出台《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让党组织影响力更广,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速加码”。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人才制度创新,破除制约人才发展障碍,以海纳百川胸怀吸引人才。深入开展“十三五”规划人才专题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制度措施;围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培养和集聚能源、金融、贸易、物流、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领军人才;积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725人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352人入选第二批“万人计划”;研究制定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等方面政策,为广纳天下英才奠定制度基础。
铸就坚强核心,引领圆梦航程。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省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新的一年里,组织工作必将砥砺奋进、接续奋斗,打好全面从严治党攻坚战,在深入推进“四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勇挑重担,续写新篇!
《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15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