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三个角度: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民主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依法执政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4.决策机制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二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3年2月26日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第一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六大把这方面的内容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十六大还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都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大家普遍反映,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提得好,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按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党和国家的事业一定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就是要推翻人压迫人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为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创造政治前提。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讲话时强调,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这段话集中阐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目的,也表明了我们党追求人民民主的一贯主张。我们党领导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的人民政权,都实行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在革命胜利后建
立人民民主的全国政权积累了重要经验。大家都知道,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同毛泽东同志谈话时说到,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能够跳出旧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几千年来中国政治由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由于经验不够和制度不健全,在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提出,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大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他还强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同时,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十五大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些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我之所以要作这样一个历史回顾,就是要说明,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
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二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是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走下去。三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大力推进法治,既能够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使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能够保持全国的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政治文明建设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思想保证。要大力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推行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
正,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总之,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第三篇: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明确社会主体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传承和交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基本守则的制定、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舆论监督和民意调查等几大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民主法制 舆论监督
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点、最大的优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以此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一、政治文明建设要着重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
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邓小平曾经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联系,这是由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主人这一本质所决定的。我们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共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其他一些改革。现在党中央又提出了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可见这种民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又是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密切相联系的,所以党中央又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怎样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应当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关政治权力传承交接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邓小平在总结“文革”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并具体地分析了这些现象的种种表现和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都涉及到政治权力的传承交接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应该提到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加以解决,进一步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制定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守则
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免不了要涉及政治伦理问题。对于当政者、掌权者,除了一般的为人之道外,还应当提出更严格的、更有针对性的政治伦理要求,这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是一项重要内容。
为政者的诚信应当成为第一要务。瞒上欺下、搞数字政绩、报喜不报忧,尔
虞我诈、妒能嫉贤者不配当领导者。
为人正派、公正是为政者的必备条件,对人对事都应秉公办事。对近者亲远者疏,对敢于监督揭发自己者怀恨打击报复者也不配当领导。为政者是人民的公仆,执政为民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者不但不能当政,而且应当受到严厉的制裁。
为政者必须勤政爱民。吃喝玩乐、腐化堕落,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者,不能当领导。
为政者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宽对人严者,不配当领导。贿选拉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要严肃查处,绝不能让其坏了政风政纪。
与黑社会相勾结,充当保护伞,称霸一方,危害百姓者,应当坚决制裁,决不手软。
小肚鸡肠,大事不闻不问;遇有责任互相推诿、上推下卸,遇有权利互相争夺、各不相让,不能团结共事者,不能为官。这里提到的有些问题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但是对于为政者、掌权者先作为政治伦理的要求提出,如果触犯了刑律,当按法律加以制裁。
四、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要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但要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而且政治制度的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项制度的文明建设也要协调发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革,但相对比较滞后。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加强舆论监督与民意调查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建立畅通的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
一些贪污腐败分子并不太害怕群众监督,因为他们手中有权。但是,他们却非常害怕舆论监督,他们的腐败行为一旦在媒体上曝光,就很难逃过党纪国法的惩处。所以,舆论监督是防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武器。当然舆论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此,它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得到落实的好助手。
现在,我国还未出台新闻法、出版法,对媒体的管理还停留在政策管理的层次,还未上升到法律管理。怎样在媒体的责任与权利之间求得平衡,既能体现宪法中的有关新闻、出版、言论自由的原则,给媒体以法律的保护,又能体现媒体自身的责任,加强自律、责任意识,在媒体违规违法时可依法制裁,是有不小的难度,但总可以通过借鉴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来加以解决的。与舆论监督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舆情即民情民意的采集、公示、反馈机制的建设问题。这种机制我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不是很健全、很规范、很畅通、很有影响力。在我国早已有党、政领导机关接待上访信访的机制,解决了不少问
题,但这还只能被动地接受送上门来的信息,还缺少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包括就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重要的人事任免、各级干部的考核等重要事项主动地征询人民群众意见的机制。现在已经出现了某些民调机构,某些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民意、民调的内容,某些党政机关也采取了一些调查民意的措施,但毕竟还只是一些雏型,很不规范、也缺少影响力,急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促进和规范,使之成为独立的、规范的、透明度高的、公开公正的民调机制,使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成为我们党和政府依法治党治国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李慎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N].人民日报,2003-01-21(9).
第四篇: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10届法学专业何水常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大体上可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基本方面。与此相联系,人类文明也大体上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组成部分。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科学论断,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认识和遵循这一规律,才能自觉投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竭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那么,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呢?首先是民主立国。这是同人民是国家主人不可分割的。利会主义和民主是共命运、同呼吸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利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以人民民主为立国之本。依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民主理论来建没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保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1
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凋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民打江山、人民坐江山,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的根本属性问题。人民主权最集中地表现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应对人民负责并报告工作。政治体制改革要把握人民主权原则,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落实并用制度彻底巩固下来。这不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核心就是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各级人民代表要做到人民真正选举;各级政府主要干部要做到由人民真正选举;广大人民要能够真正管干部、民主监督干部;广大人民要真正享有宪法规定的自由;各级政府要真正落实办事民主、公道、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要真正统一起来。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我们国家中处在执政地位,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这是在长期艰难曲折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历史选择。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政治设计者、组织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行动带领者,党对整个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领导是以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为基础的,党内民主建设和民主生活的状况,通过党的领导
作用和示范作用会直接影响人民民主建设和人民民主生活的状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定要围绕和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来进行。要使我们党领导好国家,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全面要求,贯穿在各个方面。首先要从严治好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把关,严格挑选,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对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养奸,使各级干部认真做到执政为民。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选举产生的政治权威,代表人民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国家权力的限定和强化,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在政治上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使国家真正成为执行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配置应以民主权的统一行使为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坚持执政党统一行使对国家大事的决策权、对国家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权;同时,必须坚持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立法权。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中,人民当家作主是它的主体和核心。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为了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根除腐败和不正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做政治文明的表率;党要坚持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同时,作为执政党,又必须对自己领导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党自身的思想观念、组
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运用新的实践、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论去解决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和法制的方法进行领导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提高实行科学文明的领导方式和方法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依法治国”的主体首先是人民;其次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人大;再次是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其他国家机关,比如行政、审判等机关。在这三个层次的治国主体中,人民是最高层次的主体,“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是规范化了的人民意志;“依法治国”中的“国”,首先指的是国家机器、国家权力。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规范国家机器,治理或约束国家权力。依法治国,从本质上说,就是维护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因此,为了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行使当
家作主的权力,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人权,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切实的制度保障,有严格的规范约束,有公正、公平、公开、完备的程序。我们必须保持依法治国,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最终从根本上实现由个人高度集权的人治型体制向民主法治型体制的转变,从制度上为保证党和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创造条件,从而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第1课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专题复习关键词及考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2)我国的政党制度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理解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懂得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专题训练第一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和性质是
A.它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B.它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的常设机关 C.它是我国的最高司法机关
D.它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执行机关、2007年9月26日,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获得通过,于今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据了解,《条例》是在充分研究全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该省的环保法律法规,结合该省环保执法的实际制定出来的,弥补了该省以往环保法律法规的空白。这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D.省级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透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在省级领导干部代表大幅缩减的同时,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其中,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70%以上。这意味着
A.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B.优化代表结构,有利于更好地聚集民意 C.基层群众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人民具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大幅增加,其中农民工的当选成为了媒体聚焦。农民能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体现了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优越性
C.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D.广大农民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人大代表不管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来自何种行业,都 ①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②可以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总是向大会提交许多的议案。代表们之所以向“两会”提交议案,且十分注重议案的质量,是因为 ①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和决定权 ②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③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只有在两会期间才能得到解决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为民办实事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这一制度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C.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近年来,在各级人大换届选举中,干部代表的比例过大,老板代表有增多趋势。人大代表涉嫌犯罪时有发生,对代表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据此,说说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选举制度?
【参考答案】要使人民代表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首先就要优化代表结构,要适当减少官员和老板的代表,增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归国华侨等代表,以体现代表选举的广泛性和民主性。其次,要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的素质,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监督。再次,实行差额竞选、扩大代表候选人自荐范围等办法,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材料一:在2007年8月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腾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8名县人大常委会成员联名提出了《关于腾县非法开采钛矿屡禁不止问题的质询案》,并向腾县国土、环保、水利、建设、安监5个政府职能部门“发难”。以上5个职能部门对质询案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答复,并结合各自的职能对今后如何整治非法开采钛矿现象进行表态。材料二:2007年6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对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修改,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7月20日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1)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人民代表行使了哪些权利?
(2)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腾县人大常委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质询体现了人大行使监督“一府两院”的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腾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名质询国土、环保、水利、建设、安监5个政府职能部门并要求给予答复体现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
(2)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执行。②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这一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在我国,凡属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重要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直接或间接创建和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材料一:由中央和地方有关领导、69位两院院士和各界爱国人士联合发起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历时7年论证后,于3月1日起正式启动。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地点选在孔孟故里的山东省济宁市,规划建设区域约300多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其总体构思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世代呵护、世代延续、世代传承,具有中华优秀文化标本价值,属于全球华人的东方文化圣城和共有精神家园。
材料二:在2008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115名名政协委员签名提案反对建中华文化标志城。新浪网的民意调查显示,高达67%的网友表示反对,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不等于大兴土木”。而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说“允许有争论,但是肯定要建。”
你觉得这一重大工程该不该建应该由谁说了算?为什么?
【参考答案】山东省的地方有关领导,以为有了部分中央领导人和60多位院士的同意,就能上马工程的想法是错误的。①花巨资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不能仅仅由少数领导、专家说了算,在决策前必须向社会公示,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因为他们是纳税人,重大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的是纳税人的钱。②花巨资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属于国家大事,应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由代表表决,坚持民主集中制。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第2课时多党合作制度 【专题训练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从1996年开始,中纪委、中组部就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共派出10批巡视组,对20个省区和中央国家机关6个部门开展了巡视工作。巡视制度的实施
A.表明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B.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C.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D.体现了反腐倡廉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A.民主执政
B.依法执政
C.科学执政
D.依法行政、2007年初,农工党中央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教育部给予了长达6页的书面答复,并制定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7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这表明民主党派是在
A.履行文化管理的职能
B.参与国家政策的执行 C.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D.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以下关于“两会”代表、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B.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提案权,但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提案 A.通过后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B.是否有专门机构办理
C.是否有一定的制度保障
D.是否由政府等机关答复、2003年以来,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各单位共提交提案23081件,经审查立案21843件。截
2008年2月20日,99.13%提案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处理和回复,提案反映的许多问题已经解决,许多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②人民政协履行了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人民政协具有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④人民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目前,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50余万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基本上都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级职务。广大党外干部和我们党的干部亲密团结、真诚合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都是中共中央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由政府和各地区、部门贯彻执行。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政策作为国家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B.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并产生各级国家机关
D.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一致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贩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人大代表针对购物袋危害环境的问题向人大提交议案,行使了提案权;人大代表对政府保护环境、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察和督促,行使了国家权力机关成员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
政协委员针对为什么限制塑料购物袋、如何限制塑料购物袋等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作出了贡献;对政府部门履行保护环境的公共职能、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情况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材料:2008年2月25日至27日举行的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拟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08年2月27日,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共中央拟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征求意见。2008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你从材料中感悟到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
【参考答案】①中共中央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提出《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行使最高任免权和最高决定权,也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共中央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拟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征求意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周恩来同志说: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首次概括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即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
从十六大到2007年8月止,中共中央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协调会、议政会达93次,其中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27次;从十六大至2006年底,各民主党派中央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或建议102件,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成为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
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非中共人士有18万多人,有35万多人成为各级政协委员,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1万人。
请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参考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2)周恩来同志的有关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有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3)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的发表,是我国民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白皮书所概括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对于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3)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会通报会,说明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也体现了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
(4)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民主党派人士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民主党派中央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反映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真实性和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复习教案
第3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专题训练第三部分】、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法享有和行使自治权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
A.全体人民
B.少数民族人民
C.国家机关
D.自治机关、《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一规定表明
A.各民族自治区都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 B.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C.各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性事务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A.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B.坚持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l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和繁荣
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这体现了 ①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是该地方唯一的自治机关 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④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国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明 A.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
B.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C.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已作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载入宪法。下列对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D.宗教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连日来,西藏宗教界爱国人士强烈谴责、愤怒声讨以**为首的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罪恶行径。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以下关于我国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B.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宗教的消极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 C.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将在奥运村设置专门的宗教服务中心,届时将有专业神职人员为信仰宗教的各国运动员和官员提供宗教服务。这表明 A.宗教思想与科学世界观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B.正常的宗教活动都是在宗教服务中心进行的 C.宗教信仰与奥运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D.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 A.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B.我国实行真正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C.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我国民主主体、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材料: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总人口约5%的农奴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生活资料,约95%的农奴处于社会最底层,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1959年后,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翻身农奴当家作了主人。2007年西藏广大农牧民生活整体上已达到小康,到2010年,西藏将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的目标。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现阶段坚持民族团结具有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1)①粉碎了封建农奴制枷锁,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②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西藏人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央政府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特殊照顾政策,全国人民大力支持西藏发展,西藏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在我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坚持民族团结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