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3 05:3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乡》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乡》教学案例》。

第一篇:《故乡》教学案例

《故乡》教学案例

《故乡》作为鲁迅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发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这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包涵的内容很丰富,人物性格鲜明。因为时代的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使这篇课文很难理解,所以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文意。教学过程中,从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读过这篇课文的直接感觉入手,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分析这种感觉的来源。重点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时候,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重点分析闰土,次要分析杨二嫂、“我”,突出体现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最后,理解课文结尾部分的含义,给学生补充有关背景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这样由现象到本质,透彻的领会课文主题,既突出了重点,又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至于肢解课文。学情分析:七年级和八年级时各学了几篇鲁迅先生的作品,给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本文较易理解。但文中的议论有难度,因此理解议论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应重点讲解。理解运用对比突出家乡人物和景物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这是本文的重点,学生已具有初步赏析文章的能力,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赏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说所反映的深刻主题。

2、具体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

3、明确“我”在小说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形象意义。

4、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5、品味对话对人物的刻画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题。

2、理解议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教学难点:

1、把握小说的主题。

2、分析闰土、杨二嫂、“我”三个形象的内涵。

3、理解篇末议论的内涵及其作用。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布置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有三点:①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②小说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刻画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在“我”的眼中,闰土和杨二嫂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③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主要表达方式,请将具体的句子画出来。

2、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运用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脉络,把握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故乡总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忆。故乡的变化总是牵动着我们的情思,1919年12月,在外奔波多年的“迅哥儿”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他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故乡》。

二、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的好友与乡邻同“我”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

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

下了这篇小说。“故乡”这个题目,既交代了事情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又为人物活动提

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三、通读课文,理清本文结构:

1、注意下列词语的书写、读音。阴晦(huì)萧索(xiāo suǒ)

愕(è)然 鄙(bǐ)夷嗤(chī)笑 瑟索(sè suǒ)折(shé)本 惘(wǎng)然 恣睢

(zì suī)

2、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解读: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依据小说的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三部分,怎样分?解读:第一部分(1——5)描写了

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

(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一层(6——8)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

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第二层(9——33)“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第三层(34——52)“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第四层(53——77)写“我”见到了中

年闰土。第三部分(78——88)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

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4、小说刻画了哪几个 人物形象?解读:

闰土、杨二嫂、“我”。

四、(了解环境)阅读1—5段,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段中的“冒着严寒”说明什么?解

读:“冒着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解读: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解

读: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

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解读: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

形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五、作业布置:

1、完成图表题(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对比图)

2、思考:造成故乡的人变

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1、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2、通过分析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了人物形象。这一节课,我们一起

来分析促使人物性格的发生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二、(分析人物)讨论小说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1、闰土的变化(1)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填写下表。闰土 少年 中年

外貌 语言、动作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性格特点(2)通过以上比较你认为少年闰

土和中年闰土各有什么性格特点?解读:少年闰土:纯真、自信、活泼、懂得很多生产知识。

中年闰土:麻木迟钝、善良忠厚、勤劳朴实。(3)闰土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解读: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社会落后愚昧。深层原因: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

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即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使闰土发生了

巨变。

2、杨二嫂的变化(1)填表杨二嫂 二十年后 二十年前外貌 语言 动作 性格特点 小结:通

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2)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解读: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

贪婪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二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解读: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

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毒害,造成人们纯真人性的扭曲。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农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新生活的渴望。本课小结: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

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

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三、作业布置:

1、复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描写了故乡的景象,请找出并作简要赏析。

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1、在对比中分析故乡的变化(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憧憬中的故乡)。

2、分析篇末议论,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亲。在分析了故乡的人的变化,我们来一起分析故乡

本身的变化。

二、语言品读:

(一)找出文中描绘故乡的片段。

1、记忆中的故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

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

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解读:

这样的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也为后文写闰

土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2、现实中的故乡: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皇的天底下横

着几个萧索的乡村。解读:(1)“横”的用法:杂乱、毫无生机。写出了故乡的萧条破败。(2)

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旧时代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为下文写

故乡及故乡的人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3、憧憬中的故乡: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

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

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解读引导:小说

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

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二)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分析“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解读:回故

乡——急切见故乡——悲凉忆故乡——沉重、忧愤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见杨二

嫂——惊吓、困窘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三)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解读: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

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

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解读: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

间的冷淡隔膜。

3、“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的模糊了”中“模

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解读:“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

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

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

(四)第86段中“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是什么?其中三个“辛苦”的意思一样吗?“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解读:“辛苦辗转”的意思是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

麻木”的意思是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

是像杨二嫂那样为生活所迫而变得尖刻、泼辣、放肆、自私自利。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

等、幸福的生活。

(五)“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

茫远罢了。” 解读:(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2)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

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6、小说结尾“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

成了路。”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深刻含义?解读分析:本段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深

化主题。“无所谓有”,意在说明光有“希望”,空怀“希望”而不去追求、奋斗,“希望”就不成其为“希望”;“无所谓无”意在说明即使“希望”只有一点点,但只要为了“希望”而不懈追求,始终

不渝地去奋斗,“希望”就会成为现实。这句话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的喻意是:要实

现美好的愿望,就要努力去实践。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信

心,以及鼓励人们为希望而奋斗的激情。课堂小结:小说以“我”回故乡 ——— 在故乡———

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两个“杨二

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

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

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情感。

三、拓展运用。

1、仔细观看电影《上甘岭》片段,看看影片是从那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的?这写描写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描写人物要抓住人

物特征,从语言、神态、动作、肖像等多方面进行描写。那么你能不能自己写出形象先明的人物呢?

四、作业布置:学了《故乡》这篇小说,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写一篇不少于

200字的短文。教学反思:

1、学生与课文阅读需要的距离较大,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2、把握文章的思路和对比、议论的手法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按照“记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憧憬中的故乡”的顺序讲析,学生可能理解得快和准确些。

3、分析对比手法时常常忽略了词语的讲解,看来要安排一个环节来强化关键词的理解。附:

板书设计:

纯真、自信、活泼(小英雄)闰土(木偶人)麻木迟钝、善良忠厚、勤劳朴实┃(二十年前)━ 变 ━(二十年后)

┃ 豆腐西施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势利(变化的原

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毒害)

第二篇:《故乡》教学案例

《故乡》教学案例

程寨镇中学 袁灿尧

在“三教+”教学法同课异构的培训学习中,交流课的老师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中的核心问题,将核心问题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狠心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会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本人在《故乡》的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故乡的“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乡的人、事、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顺势抛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的探究与分析,从而得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最终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该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二十年前对故乡的印象和眼前的故乡景象的变化,为全文奠定了基调,再让学生用对比的手法分别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分别去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前后变化,最终得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像闰土这样淳朴的农民和像杨二嫂这样美丽的小市民同样摆脱不了破产和水生火热的悲惨命运,从而控诉了辛亥革命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榨和毒害。那么要改变这一现状,让人们过上幸福的新生活,路又在何方呢?作者虽觉得希望远大渺茫,但“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授课老师仅仅抓住故乡的变化这一核心问题,使得整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纲举目张。教会了学生如何利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会了学生如何利用核心问题分析文章的主题,教会了学生深刻地体会了旧中国人民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的生活状态,从而清晰地明白了作者写这篇小说的主题所在。

通过这堂课的观摩学习,我不禁想到了我即将进行教学的篇目《陋室铭》的课堂教学设计,我也可以采用“陋室为何不陋?”这一核心问题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陋室不陋”的原因分析,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原来作者所追求的并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得出作者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在自然而然中明白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同时也学会了对生活的体验。

第三篇:《月之故乡》教学案例[范文]

《月之故乡》案例分析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好一个“看月亮,思故乡”,这是彭邦桢的《月之故乡》,他抒发了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与思念之情。4月份有幸在南充参加了优秀青年教师陈金龙老师的《月之故乡》教学观摩课,这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对于诗歌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来看陈老师是如何教学《月之故乡》的。

一、抓住关键词句,注重诵读训练。

诗歌教学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主题。根据不同的诗歌,采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情感去读诗歌,最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掌握诗歌的语调、节奏和重音。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读出诗歌的内涵。比如,陈金龙老师在教学《月之故乡》时,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停顿来表达诗歌的感情,并让学生配合肢体动作帮助理解诗歌的意境,读“天上一个月亮”时,让孩子们抬头看天上,想象天上挂着一轮月亮;读“水里一个月亮”时,又让孩子们低头看“水里的月亮”,这样,就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融入了诗的情境中,让学生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出诗的意境,学生思想达到了,朗读也就达到了。此外,陈老师还让学生找出诗中给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是“看月亮,思故乡”。抓住了这一关键词句,孩子们很容易就明白了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在领悟了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训练,效果非常明显。在诵读训练中,陈老师还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激励,如,陈老师说:“读读以上诗句,诗句上都是二年级学生就认识的字,你能读出六年级的水平吗?”这句话又把孩子们读诗的激情提上了另一个高度,读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陈老师没有枯燥的讲解,也没有惯例的问答,只是引导学生诵读,让孩子们在读中就把握住了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二、利用背景资料,丰富诗歌教学。

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让学生想作者所想,要让学生感同深受。”诗歌教学的难点也就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每一首诗的创作都有特定的背景,如果不了解创作的背景,单一的让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文字中去阅读体会是很难理解的。因此,了解诗歌的背景能为学生理解诗歌做一个很好的铺垫。那么,该如何利用背景材料,了解哪些背景资料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了解作者的经历。每一首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和情感,因而从诗人出生的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生平事迹、后世影响等诸方面来感知、体验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认识,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重要的意义。陈金龙老师在《月之故乡》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陈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作者彭邦桢这一生的奔波地图,湖北——印度——台湾,辗转一生都回不了祖国家乡。通过对他经历的了解,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体会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诵读诗歌,效果又有不同。

2、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许多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就不能深刻的理解诗词。陈老师在介绍了作者彭邦桢后,适时的点拨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继续了解作者的漂泊之路,太湾——美国,就是回不了祖国家乡,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当时不得不辗转数国的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个时候学生的情感被彻底调动,孩子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老人的遗憾,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在理解了作者的思乡之心后,再读起诗歌来味道又不同。

3、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在诗词教学中不妨将该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提供给学生,或者由学生自己查找,然后进行比较赏析,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是孤立的了,而是成为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根据教学安排的需要,陈老师在这点上只做了简单的提点,让孩子们有了一点全面的意识。

三、适当的拓展活动,扩展学生思维。

拓展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方式。诗歌教学既要教学生诗歌品读的方法,同样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教育。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教学,要让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知识。陈老师在《月之故乡》一课中开展了两个拓展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围绕“故乡月”改写诗歌,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扩展和发散,写出来的诗歌让台下老师们拍案

叫绝。最后陈老师在歌唱中结束了本课的教学,音乐比较容易把人的思绪和情感带进某一情境,让学生听着音乐,学着唱一唱这一首诗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总之,诗歌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步入意境,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优美语言的目的。

第四篇:《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

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教学目标:

1、聆听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据《故乡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课时:1 教学准备:萨克斯、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想家的时候》,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课前酝酿“想家”的气氛)鸣)

二、新课

1、欣赏歌曲《故乡的小路》,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设置疑问:

(1)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2)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几拍子?(第二遍聆听)

2、教师范唱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8小节。

4、分声部学唱歌曲B部分旋律。

5、歌曲合成

6、歌曲理解与处理,感受并对比萨克斯演奏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小路(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家”)(1)教师演奏:慢速 中速 快速(2)提问:

A、你觉得这三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家?

B、配上歌词来比较(教师演奏学生演唱)(3)你觉得那种表现风格比较合适属于你自己的故乡的小路?并说说理由,学生讨论(4)老师小结:第一种风格慢速节奏,表现的是悲伤,走在路上的人很伤感,可能这个人不开心或者这个家不大幸福;第二中是中速,表现的是甜美、幸福的路,是幸福之家;第三种是快速,表现高兴,快乐,是个快乐的家庭!

7、带着情绪演唱全曲(甜美的)

三、创作与活动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编自己的《故乡的小路》,标名速度、风格,并唱一唱

2、教师作伴奏,邀请学生表演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做动作表演或伴奏

五、小结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回家的这条小路也各不相同,路虽然有好走的,也有难走坎坷的,但是,家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停靠的彼岸,家才是最温暖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活,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园!教学分析:

本教案设计立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恰当,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发展的要求。教学反思:

一、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情感就是艺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很显然,它需要情感的投入,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很明白,要唱好一首歌,要表演一个人物角色,必须要以感情的投入为基础,上音乐课也是一样,我们作为学生的策划指导者,要想他们投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先要付出更多呢,以前上音乐课我也没注意到这一点,结果学生就表现得很散,不集中,通过这一节课,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二、加强与学生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不例外,有些学生条件好,唱歌自然好听,也有些学生舞蹈动作做得很好,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所以,我在课堂上常常轮流安排一些学生表演,这就很容易去发现他的优点,既锻炼了他本人,也乐趣于他人,形成对比,帮助他人乐于去找自己的闪光点,这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不断注入音乐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也要不断加入新元素,如果一味以歌碟,又或者是钢琴这种单一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对音乐感到厌倦,那么对于音乐的学习,那可能是件很可怕是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永保新鲜感,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应用到了萨克斯管作伴奏乐器,尽管吹得不大好,但是,学生还是投入了浓烈的兴趣,在这种气氛下教学,是我要的效果,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意愿。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搞搞新意思,或许会有更多的惊喜!

第五篇:故乡的芦苇教学案例

《故乡的芦苇》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故乡的芦苇》是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先叙述后抒情。作者以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了故乡朴实无华的芦苇多而美的特点。用轻松细腻的笔法娓娓叙说了儿时与芦苇有关的趣事。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文章生动感人,主题鲜明。是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确了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形象、准确的语言,领悟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我把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定为教学的重、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计划用2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在第一课时,学生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学习了课文的1—7自然段,了解了故乡给我留下了许多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这节课,我重点讲第二课时。计划通过本课的学习,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教学目标。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贯彻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活泼,感情真挚,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我选择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以读生情,以情促读”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出示课件:芦苇美景图)让同学们欣赏画面。教师借机引导。

芦苇,朴实无华。在大家的眼中,也许更是平淡无奇。然而,它却令作者魂牵梦绕、永不忘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故乡的芦苇丛中,去追忆那遥远的童年生活。

(这段导语的设计,既给学生提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细读品味,感悟真情。

(一)品词析句,领略芦苇美景。

(学生自读课文的8、9自然段。)

1、说一说,你在读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一片片”“ 一簇簇” “几乎所有”体现了芦苇“多”;

“碧玉似的秀枝”“绿色的轻云”写出了芦苇的“绿”;“恬静”、“飘逸”突出了芦苇的“美”。)

2、(出示句子:“一片片,一簇簇,„„给乡村平添了几分恬静和飘逸。”)

指名读。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照样子说

一、两个比喻句。

3、故乡的芦苇多美呀!让我们再一次的朗读课文,表达出对芦苇的喜爱和赞美。(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价)

(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语言美,体会景色美。突出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

(二)合作学习,回忆童年趣事。

过渡: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芦苇的确是故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回到他的童年,去感受那份快乐与美好。(学习10―13自然段)

1、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

(1)、课文中写了哪几件童年趣事?用简短的词组概括说明。

(“吹芦叶哨”、“做芦叶船”、“捉纺织娘”)

(2)、每个小组选择一件最感兴趣的事合作学习。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童趣。(读)

B、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讲)

C、说说这件事为什么令人难忘。(说)

D、哪件事写的详细?哪件事写的简略。(悟)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点拨。

(1)“吹芦叶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童年的快乐。

①出示句子:“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呼唤着„„”

(指名读、比赛读,师生适时评价。)

(2)“做芦叶船”在重点词句理解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①依照作者的讲述,说出制作芦叶船的几个步骤。

②表演朗读,再现一下他们儿时试航的情景。

(注意体会“小心翼翼”、“欢呼雀跃”。读“开船啰!开船啰”声音要欢快点。)

(3)“捉纺织娘”通过文本内容与课外资料相结合进行学习。①读读课文中描写纺织娘的句子。

②课件展示纺织娘的动画图片,配以相关的文字介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那无忧无虑,自由美妙的童年。

(4)、在三件趣事中,哪件事写得详细?哪件事写得简略?

(第一件事略写,第二、三件事详写)今后,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当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这一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过渡:故乡的芦苇多美啊!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给我留下了无比甜蜜的回忆。那作者是怎样抒发他内心的情感呢?(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1、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芦苇、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之情。)

2、带着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对阔别多年故乡的思念之情,再一次齐读课文。

3、说说芦苇为什么令作者魂牵梦绕。

(因为芦苇给了我童年的欢乐。想起了童年,就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就想起了芦苇。芦苇已成了故乡的象征。)

(这一教学环节是建立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水到渠成,首尾照应,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知识迁移,由读到写。

结束语: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表达了他对故乡芦苇的喜爱之情。我相信大家也与作者一样,深深热恋着自己的故乡——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那么在我们的故乡有哪些美景,有哪些美好的事物值得赞美呢?课后,请同学们借鉴本课的写法,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读到写的训练,进一步深化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下载《故乡》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乡》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乡》教学情境创设案例及反思

    《故乡》教学情境创设案例及反思 师:小说《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

    鲁迅的《故乡》教学案例3(共5则)

    鲁迅的《故乡》教学案例 一、 教学设想 《故乡》是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人物变化,但是描写少年......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故乡的小路》7号汇总(大全)

    小学音乐《故乡的小路》教学案例 课题:《故乡的小路》 年级: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德沃夏克的《念故乡》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旋律,根据......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案例[5篇范例]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4 3/4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范文一这节课中涉及......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青石中学 陈细花 [教法]: A.朗读法本课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篇幅较长,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有必要注重朗读训练。诗歌教学......

    《故乡》教学设计

    梅林中学 汪祖强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通过自己“回故乡”的经历,展现了各方面的变化,从而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涉及的生字生词......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