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时间:2019-05-13 05:4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六: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六: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第一篇:专题六: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专题六: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时政热点】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截至6月21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67.40亿元。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3.12亿元。中央财政投入496.01亿元。、2.2008年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回良玉指出,经过前一阶段艰苦卓绝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但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3.2008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

4.2008年10月8日,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伤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大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以丰富的四项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伤新的丰碑。

【知识考点】

1.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

①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快速反映、及时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正是为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努力把这场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这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正是靠着这种民族精神,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一个个阶段性胜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凸显。

2.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体现了: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摧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②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和广大志愿者、医护人员等,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广大人民群众为抗震救灾献血、捐款、捐物,默默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也是在创造人生价值。

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广大志愿者等都争分夺秒,顽强拼搏,竭尽全力挽救群众生命、救治受伤群众。全国各省市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充分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合力,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④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所以,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应该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积极承担责任,学会帮助他人,养成亲社会行为,勇于奉献。在与地震灾害顽强斗争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和广大

志愿者、医护人员等都尽职尽责,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我们取得抗震救灾的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统一指挥,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地区、各部门紧急行动、共同努力,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临危不惧、顽强奋战,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全力支援。

4.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认真做好评估论证,科学编制重建规划,制定完善重建政策,组织实施对口支援,坚持地方为主开展灾后重建。

5.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以及表彰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英雄少年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灾难、毫不退缩,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举办此活动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②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备受社会关注,使广大青少年在收获感动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这将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能够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④有利于社会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树立英雄楷模形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倡导中华美德,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号召全社会积极为灾区人民贡献力量,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获奖人物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英雄少年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就是奉献的最好表现。

②积极承担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英雄少年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灾难中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行动赢得了社会的赞赏。

③珍爱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英雄少年们在危难之际不但没有放弃生的希望,用胆量和智慧保护自己的生命,而且力所能及地帮助生命遭遇困境的他人。

④挫而不折、积极进取。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英雄少年们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地去营救被困的老师和同学。

⑤意志坚强。坚强的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灾难发生时,英雄少年们正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忍受住巨大的痛苦和牺牲去帮助他人。

7.我们青少年应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我们青少年要以英雄少年为榜样,学习他们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可贵精神,并从英雄少年身上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品德,掌握过硬本领,锻炼强健体魄,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8.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体现了:

①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捐款捐物的行为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体现了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珍爱。

②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关怀和体贴别人,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这种责任心最能体现人性的高贵和光辉。

③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得到完美结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9.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中学生能做:

我们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它成为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紧急避险的能力。

【直击中考】

【08锦州】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O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一时间赶往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临危不惧、顽强奋战,争分夺秒解救被困群众;“地震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献真情”,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倾情支援灾区。

(1)上述材料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

(2)除了抗震救灾精神外,民族精神在新时期还有哪些具体体现?(至少答出四点。

(3)你最想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4)请用一句话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美好祝福或由衷鼓励。

【答案】.(1)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灾救灾精神;等等。

(3)写慰问信;捐款捐物;打电话安慰他们;做心理辅导等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不强求考生答案与此内容一样,只要体现爱心、同情心、关心、支持、鼓励等方面的内容,即可得分。如汶川挺住;四川加油;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汶川的明天会更好等。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部分

1.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经过顽强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充分说明()【D】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③中华民族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④抗震救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体现了党和政府怎样的执政理念()【B】

A.急功近利B.以人为本C.科教兴国D.人才强国

3.蒋敏是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民警,“5 ••12”汶川大地震中,她在北川家中的妈妈、女儿、奶奶、外婆等10位亲人同时遇难。连日来,拭着流不尽的眼泪,蒋敏日夜奋战在彭州抗震救灾第一线,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这说明她()【A】

①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坚持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放在首位 ③具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 ④只想着自己,不想家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某校学生得知汶川发生地震后,纷纷行动起来,为灾区的同胞捐款捐物,情系灾区小朋友。他们这样做()【B】

A.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B.承担了对他人、社会的道德责任

C.没有珍惜自身的权利D.为灾区作了贡献,让个人受了损失

5.灾难袭来,一座座城镇夷为平地,成千上万的家庭失去了亲人„„面对挫折和逆境,下列认识正确的有()【B】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 ②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疏导 ③造成挫折的原因都是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 ④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自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地震中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在被问到为什么要救人时,说:“因为我是班长!你想,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还要我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林浩这一回答体现了少年英雄的—优秀品质()【B】

A.服务他人、奉献社会B.承担责任、珍爱生命C.挫而不折、积极进取D.意志坚强 自立自强

7. 宋雪,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5月12日地震来临时,作为值周学生干部正在检查午睡,她马上大声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并迅速跑出了教室。当看到教室里有两名同学还趴在桌子上,宋雪立即冲进教室,将两位同学摇醒.将生的希望给了同学..少年英雄宋雪的事迹表明()【A】

①她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②他人生命遭遇困难时,应尽力伸出援助之手③她的生命价值因奉献而闪烁光彩④人的生命是脆弱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D】

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②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大飞机、直升机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凸显。如果没有这三个关键的角色,救灾的难度可能要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凡是道路不通的地方,就有直升机在飞翔。导航卫星不仅为救灾部队行动提供了方便,而且其定位数据还可以为指挥机构提供参考信息。上述事例直接体现了()【C】

A.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B.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10.中国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灾人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抗震救灾的主要任务就是救人”等指示,前所未有地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举国为一般民众降半旗默哀,奥运会火炬境内传递暂停三天,都充分说明党和政府()【B】

①把民生放在了第一位②对人的生命的充分尊重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④万众一心的坚强意志

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美国一家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东方雄狮现在不仅已经睡醒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奔跑了起来!自从“5·12”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开始,所有的中国人空前地团结了起来。主席和总理更是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抗震救灾的最前沿,为灾区民众分忧解难。而所有中国人,更是掀起了募捐风暴,上到企业家、各类明星,下到普通的农民和下岗工人,无不慷慨解囊,踊跃奉献,整个华夏大地现在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这直接体现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A】

A.团结互助 B.众志成城C.勤劳勇敢 D.敬业奉献

(二)、非选择题部分

12.材料一: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伤痛,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和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英雄。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材料二:为了表彰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少年和儿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主办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已进入公众投票阶段。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沉着镇静、先人后己、临危不惧、勇于救人、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等。

(2)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有利于激励灾区少年儿童在灾难中磨砺意志、自强自立、努力学习、增长本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有利于教育全国广大青少年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有利于引导广大群众在战胜灾害中汲取力量,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等等。

(3)为了办好此次评选活动,你有何好的建议?

【答案】广泛发动群众和青少年踊跃参与,使评选表彰的过程成为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先进事迹和优秀品德的过程,成为青少年自觉参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各级各类媒体要大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德,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等等。

13.尊重生命,责任至上

这是四川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地震发生时,学生们按着平时学校要求的和他们已练熟了的方式疏散,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仅用时1分36秒。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桑枣中学的安全和叶志平校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叶校长从1997年开始,连续多年对学校楼房进行了改造加固,另外,从2005年开始,叶校长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他的信条是:“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被评选为08年度十大“责任公民”。

(1)你如何理解“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这句话?

【答案】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只有那些牢记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肯定。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只有人人都伸出温暖的手,关心帮助不幸的人,世界才能处处充满阳光。

(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向叶校长学习,做责任公民?(答出两点以上)

【答案】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力所能及地承担社会责任;力所能及地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培养自己的意志,战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5. 抗震救灾期间,全国有超过100万名志愿者投身抗震救灾,约20万人次志愿者亲赴灾区,他们没有统一的制服和标志,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却各尽所能不约而同地践行着同一个志愿宣言——“我们都是汶川人。”

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为世界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会,而同时,炽热的情感、跳动的脉搏、奔涌的热血、咸涩的汗水„„170余万名志愿者用和善的微笑、人性化的服务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良好风尚,展示了中国人民包容开放、自信文明的时代风采。

回答问题:

(1)你认为志愿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谈谈你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感悟?

【答案】奉献爱心,助人解困,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奉献爱心,战胜困难,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是一种博大胸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会更加温暖和和谐美好。

14.2008年是我们最值得感恩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让无数人体味到感恩的真谛。冰雪灾害袭来时,几十万乘客滞留广州火车站,那4名累得站着就睡着的战士,让在场的所有旅客心存感激;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谭千秋老师抛开个人生死,用身体保护了自己的学生,女民警蒋小娟放下自己6个月的孩子,为10多个灾区孤儿哺乳,他们的举动撼天动地、恩重如山。

汶川大地震让许多唐山人哭了,同样的经历让他们更热切地关注着汶川灾区。32年前,唐山同样经历了大地震,百万人口的城市瞬间成为废墟。灾难过后,全国人民向唐山伸出了援助之手,唐山人民切身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涅槃的“凤凰城”再获新生。整个城市的“感恩”情结,使唐山成为全国地级市中捐款最多的一座城市。

随着四川地震灾区学校的复学复课,感恩之情弥漫于校园内外。怀远镇中学更是把感恩写进了校训:“团结奋进、求学感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您的身边还有哪些值得感恩的人?他们身上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

【答案】可以例举很多人。他们身上的共同点是为人真诚,乐于奉献,谦让有礼,关爱社会等等。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自己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化感恩之心为感恩之行?

【答案】化感恩之心为感恩之行就必须:

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回报社会,乐于奉献;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3)请搜集2—3句感恩语录,并书写下来。

【答案】示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心怀感恩,能为自己、为别人预约心灵的春天。

15.2008年8月4日,南宁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会议强调,“能帮就帮”精神是和谐南宁的城市品质。全市要掀起志愿服务行动的新高潮。在南宁,每一位志愿者就是用自己最无私的情怀、最朴实的行为,诠释着对“能帮就帮”精神的理解,将对城市和市民的承诺转化为志愿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镌刻了一张南宁最好的人文名片。南宁市正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能帮就帮”的城市精神建设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以先进文化引领和谐南宁建设。

(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该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如何?

【答案】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能帮就帮”精神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什么内容?请表达出来。

【答案】扶危济困、团结协作

(3)“能帮就帮”精神成为南宁人的人文名片说明了什么?

【答案】中华民族具有优良传统美德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只要人人对他人“能帮就帮”从小事做起,我们的社会就更加和谐美好;感恩、奉献、责任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4)假如你所在的城市开展“创文明城市,我参与,我承诺”活动。请写出你的建议和承诺。

我建议:

我承诺:

【答案】: 我建议:示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我承诺:示例:提高自身素质,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不说脏粗话,不乱扔垃圾;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文明公益活动;培养高雅生活情趣,远离不良诱惑;尊重他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见义勇为,做有正义感的人。

15.下面是一则网有在博客上的留言: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拉萨暴力事件,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刺伤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病,令全国父母心头纠结;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撼及整个中国的灵魂……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回头看看,此前五千年,重负一再降临他的肩头:自然灾害、战火、固步自封、外敌侵侮、沉睡迟滞、歧路徘徊……我们的先人和父辈不曾过多抱怨,而是挺身长足迈入新时代,如今我们又何必沉吟:一个团结、和平和现代化的中国,十数亿心连五洲、身达四海的中国人,我们要坚信必能越过沟壑,越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越要坚强

阅读并回答问题:

(1)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地震灾害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答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国范围的抗震救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2)坚强面对巨大挑战,开辟民族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答案】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谈谈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答案】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强不息、团结合作、勤劳勇敢的思想品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二篇: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5月12日下午,对于四川人民来说,是灾难的开始。大地动摇了,摇毁了四川人民的家,甚至摇去了他们的生命。于是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一次次死亡边缘的挣扎再现了人类生命的坚毅与顽强,更多的是生命那不可再生的可贵。在废墟中与在废墟外手与手的牵引,传递着人性的力量。不论你在那里,我们一定找到你;无论多大的挫折,我们都和你一起扛。家没了,我们帮你们建,亲人去了,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

灾难中,没有妥协;困难中,没有放弃。大地就让它摇,摇不动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念,摇不去战胜灾难后的灿烂的微笑。无论风多大,雨多大,只要一起在,没有过不了的。

灾难中,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再次诠释了生的伟大。100,102,104,123,这不是单单的几个数字,这是生命坚持的可贵,生命顽强的不屈。死,不可惧,只要有一口气在,我也要再看看那美丽的阳光。

灾难中,奉献了自己,营救了他人,延续了别人的生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甚至生命,一个老师在地震来临时,他用背为四个学生建起了生的屏障,他这一挡,挡出了他可贵的精神,挡出了人性的善美。

一个个动人的画面,定格为我心中的最美。一个也不能少,因为我们血肉相连。

“求求你们,我还能救一个,我真的还能救一个,就让我再去救一个吧!”这是一个战士在余震来临时,满含眼泪地向拖走他的战友做出的乞求。救援的战士与灾区的人们已在废墟中连为了一体,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灾难打不垮我们,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胡主席亲临灾区慰问,他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废墟上,心痛不已。在余震来临时,他脸上那镇定的神情,让我们真正感觉到,党,国家,人民不分彼此,灾难中风雨同舟。

地震中,我们熟知了汶川,熟知了四川,更熟知了人心的善美,人性的光辉,中国人只会在灾难中坚强,只会在灾难中站得更高!

相信,风雨后是彩虹;相信,有大家在一起,路毁了,我们再修,房子到了,我们再建。四川人民,坚强起来!不要怕,把手牵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当灾难过后,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还有欢笑,我们还有梦想!

第三篇: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此时的我在相距雅安500多公里外的重庆,但是仍然能感到强烈的震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可怕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的一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批批抗震救灾力量迅速到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召开紧急会议,并作出工作部署,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切实防范余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在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中,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母亲为救儿顶起百斤混凝土预制板;手术室外儿子抱父等一小时;丈夫跪地给受伤妻遮阳;12岁姐姐为救弟弟受重伤;医生背病人走出手术室;汶川的哥赶赴芦山救灾;芦山佛图寺免费送粥......此时此刻,我们能做的,不是感叹上天不公,而是坚信我们能度过这次的灾难,让我们所有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一起为雅安人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灾难过后,明天会更美好!天佑好人!

(供稿——西南财务部:张芬)

第四篇:众志成城_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背景材料】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汶川地震专题

“5.12汶川特大地震”举世瞩目,很有可能增补为高考试题,应适当关注地震的成因和分类,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防御,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地震防护和自救的知识,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防御。

1.针对2008年2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党和政府倍加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按照中央部署,充分认识灾情的严重性,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坚决打好这场抗灾救灾的硬仗。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抗灾救灾工作。

参考答案: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国家机关要切实履行国家职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是国家机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

(3)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政府关注抗灾救灾工作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4)中国共产党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核心,依法对我国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关注抗灾救灾工作这是党进行政治领导的具体体现。

(5)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目标,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关注抗灾救灾工作。

2.材料一 截至2月1日,中央财政为应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给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共下拨抗灾救灾专项资金4.31亿元。

根据交通部安排部署,各省交通厅迅速启动了鲜活农产品运输应急机制,从1月26日开始,对“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并根据交通部要求,将这一时限延长至3月31日。

材料二 连日来,灾区干部群众发扬“顾大家舍小家”精神,不等不靠不怨,顶严寒度难关,始终坚守灾区一线开展“抗冰灾、送温暖”行动,确保了灾区生产生活安全有序。

(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的?

(2)“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对我们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①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②灾区干部群众舍小家为人家,舍局部顾大局,使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表明我国公民能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③中央财政下拨抗灾救灾专项资金,交通部对“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表明国家也为公民着想,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

(2)①“顾大家舍小家”精神启示我们,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②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材料一:2008年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会议强调,在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做好这三方面工作,关系抗灾救灾斗争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制定周密方案,加强组织协调,集中优势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抓紧抓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

材料二:在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还在广西参与搬运救灾物资,还在走村串户,问寒问暖,察看农家的灶房是否有米煮、是否有肉过年„„温家宝总理两下湖南灾区指挥,亲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地区,走冰踏雪,察看灾情,对战斗在一线的子弟兵战士和干部群众问寒问暖,“你们受灾,我放心不下!”,令在场的群众热泪盈眶。

材料三:据新华社报道,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千方百计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急下达2亿多元人民币应急抢修补助投资,用于灾情比较严重的重庆、云南、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市的城镇乡村供水设施、地方电网应急抢修。

回答:

(1)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体现的道理?

(3)材料三所述事实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作用的?

参考答案:

(1)①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会议要求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统一领导,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的要求。

②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会议要求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集中优势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些要求抓住了关键性部分

对整体性质的决定作用,体现了搞好局部的重要性。

③各部分的结构形式影响整体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我们要优化部分的结构形式。会议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全力支援和帮助受灾地区,体现了优化结构的要求。

(2)①抗灾救灾斗争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中央要求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供电、民生三方面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

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①国家发改委下达2亿多元人民币应急抢修补助投资,有利于帮助灾区恢复经济建设,缓减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一措施体现了财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②国家发改委的上述资金投向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体现了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的配置。

7.材料一:2008年初春,在南方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冰雪灾害。为夺取抗击特大冰雪灾害的全面胜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平稳正常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深入灾区视察灾情,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雨雪冰冻灾情,部署抗灾救灾工作,确立了“在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抢险救灾工作方针。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5月1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全力抢救伤员,切实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5月12日晚上11点4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提出四项要求:第一,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第二,要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打通道路。第三,卫生部要统筹协调,从各地调医疗人员赶赴灾区。第四,要全力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要紧急从各地调运大批帐篷,满足群众避震、避雨需要。材料三:为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工作,2008年2月4日,财政部再次向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7个遭受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严重地区拨付资金7亿元。重点用手灾民救助、抗灾抢险、防疫防病、物资供应、社会治安及恢复生产生活条件等各项救灾支出。财政部还会同民政部安排下达了7.1亿元补助资金,对上述7省(区)的城乡低保对象,从2月份起,按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10元连续发放3个月的临时补贴。农业部再次紧急下拨农业生

产救灾资金4000万元,用于上述重灾省(区)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救灾柴油、化肥、种子、种苗以及恢复畜牧业生产的补助。

材料四:在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参与搬运救灾物资,走村串户,问寒问暖,察看农家的灶房是否有米煮、是否有肉过年„„温家宝总理两下湖南灾区指挥,亲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地区,走冰踏雪,察看灾情,对战斗在一线的子弟兵战士和干部群众问寒问暖:“你们受灾,我放心不下!”令在场的群众热泪盈眶。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分析法简要说明党和政府确立这一抢险救灾工作方针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用经济学知识简要说明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必要性。

(3)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四所体现的道理?

[答案](1)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处理复杂问题首先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交通、供电、民生”、“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构成了抢险救灾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抢险救灾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所以,在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前提下,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①克服冰雪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财政救灾资金为抢险救灾提供了物质保障,能够促进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农业部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减轻了农民负担,为灾区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④对重灾区城乡低保对象连续发放3个月的临时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①抗灾救灾斗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党中央要求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供电、民生三方面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五篇: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再一次得到了深刻印证。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迅速打响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

抗震救灾展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和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发出的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宣示,给奋力抗震救灾中的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真实写照。大灾之后,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切无不证明,越是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越突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越突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越突出。在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生死营救气吞山河,各界援助感天动地,无私奉献爱心潮涌,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共克时艰的壮丽凯歌。

人民安危牵动着中南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余震危险,亲临一线指挥,与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最前线,察看灾情,慰问

群众,指导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2日和6月5日再赴灾区;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都出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面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空降兵从天而下,更多的部队连续几十个小时急行军,披荆斩棘,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下了短期内运兵逾10万的纪录。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不怕疲劳,在灾情复杂的废墟前,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首悲壮感人的生命之歌,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险恶、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人民子弟兵无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用坚韧、用毅力、用忠诚诠释着“最可爱的人”的时代内涵,再一次成为感动中国的英雄群体。

惨烈的地震展现给世人的不只是悲痛哀伤,更有时时闪现、处处涌动的英雄壮举和奉献精神。人们不会忘记,父母张开双臂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老师俯首弯身为学生撑起生命的港湾,这些大爱无垠、舍己献身的事迹令人热泪盈眶。人们更不会忘记,当地震袭来时,灾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四川省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多个,参与党员达118.3万余人。许多党员干部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顾不上寻找自己的亲人,就去抢救身边的人;有的同志虽然失去爱人、父母、孩子,但很快擦干眼泪投入救灾工作,这一切充分见证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火速行动起来,在危急之际,纷纷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一支支救援队伍、一批批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一批批社会志愿者们也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白衣天使们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悉心的照料,托起了灾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社会各界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奉献爱心、倾力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排起长队无偿献血,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心手相牵,同舟共济。

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抗震救灾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

“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支撑着神凝情牵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的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这一切,都真切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关爱生命、心忧百姓的博大情怀。在那三天全国哀悼日里,山川同悲、万民齐哀的国殇气氛,是如此庄严、凝重、悲壮,感染着每个中国人;亿万人民在同一时刻的肃立默哀,更是让我们彼此听到了心音:送别逝者,擦干眼泪,挺直脊梁,奋力前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党坚强领导、果断决策,最广泛地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共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从容应对最严峻的挑战,显示出有效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能够迅速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形成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支援灾区的生动局面,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人民军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先锋。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人民生命安危的关键时刻,强大的人民军队挺身而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抗震救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检验。没有改革开放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铸就的强大实力,就难以提供抗震救灾的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没有改革开放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抗震救灾的每一个进展,都同强大的国力支撑分不开。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地震发生后,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洋溢着爱的暖流,凝聚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是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充分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之心、浓浓同胞之情、团结奋进之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呢?其奥秘就是有博大精深、底蕴无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依托历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珍惜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等等。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对于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在这次抗

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又一次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形成了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巨大进步,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民主、开放、文明、进步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看到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面貌。

让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和庄严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当前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愤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要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宣传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宣传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奋斗历程,宣传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性贡献,更好地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新的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丰富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进一步使抗震救灾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抗震救灾焕发出的民族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同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北京奥运会也日渐临近。面对十分繁重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大力宣传灾区党委政府全力以赴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实际行动,大力宣传灾区人民自救自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奋斗精神,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进一步发扬抗震救灾精神。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的事情办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有灾区人民的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打赢抗震救灾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两场硬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经过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洗礼,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精神力量的巨大威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让我们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伟大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下载专题六: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六: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重建家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 四川省汶川, 7.8级的地震, 不止震动着汶川, 震动着数万平方公里, 更震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所有高楼大厦, 所有低矮平房, 都刹那间,......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天灾无情,人有情,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是人类共同的灾难,只有......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援助炉霍干部人才抗震救灾侧记北京时间2011年4月10日17时02分,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境内(北纬31.1度,东经100.9度)发生里氏 5.3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全域震......

    九年级政治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doc

    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 【热点回放】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 至6月20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失踪1739......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演讲稿

    我们忘不了这样的一张图片: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堆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尚留血渍;我们忘不了,66岁的温家宝总理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

    抗震救灾我们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我们众志成城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大地震,一场强震撼动中国,数万生命顷刻陨落。汶川,血泪之地,生民之痛,家国之殇。抗震救灾,奉献爱心已成为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共同......

    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文章

    多难也可兴邦,绝地也能反击。离不开的,是同舟共济,是众志成城。中华民族今日之所以能够展示一个大国崛起的风采,就是因为我们在灾难面前从来不会畏惧退缩,而是团结一致,勇于担当。......

    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文章

    多难也可兴邦,绝地也能反击。离不开的,是同舟共济,是众志成城。中华民族今日之所以能够展示一个大国崛起的风采,就是因为我们在灾难面前从来不会畏惧退缩,而是团结一致,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