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科学备课组小结
初一科学备课组小结
王静勃
科学备课组在和谐、互帮互助的气氛中走完了一个学期。科学备课组是一个小组,只有4位教师,平均每个老师要上2个班。老师们工作尽心尽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教研、教学工作。并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尽力使科学备课组成为落实学校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实施学科教学管理的基地。
一、教学方面
1、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自我,争取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2、分析教材,分析新形势下的教学方法、讨论试题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同时经常研究班级情况,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素质逐渐下降的现状,从课堂中,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逐渐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3、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改进进行有效针对性教学,科学备课组参加了初一年级的月考,我们抓住出卷、批卷、讲评的每一步骤,使月考成为指导教师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4、加强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写有详案,教学目标都能从知识、情感、能力三方面去制定。作业量适当,每次作业都批改和订正。
二、教研方面
1、加强校本教研,正常进行备课组活动,做好记录,积极进行教学研讨,相互交流教学体会、心得,研究如何进行减负增效,推进研究性学习。
2、认真学习课程改革和研究性课程有关文件,学习科学学进展,及时了解科学动态,使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素养紧跟时代的要求。
科学备课组教师认真开展各项工作,有些做的比较好,可继续保持。有些工作虽说已在进行,但还需要改进,做的更到位、细化。
2011年12月28日
第二篇:科学备课组小结
备课组小结
2010.1
已经过去的这一个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期。在这个学期中,教师自身上课、教学科研,学校都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的学期,我们要注重教学质量提高,还要做好教学科研,对此我们感觉到了自己任务的艰巨和面临的困难,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总结这个学期,我们做了如下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开展全员性听课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组内老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容以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本学期,备课组内有了新的成员,徐帅老师加入了组内,作为一名新教师,经验是欠缺的,但可塑性很强,备课组内组织了多次对她的听课、评课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从说课,听课到评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完美。正是这样,在和谐的备课组气氛中,老师们共同在成长。
二、扎实进行集体备课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些陌生的知识需要学习和研究,而过去本学科的知识也需要更新,所以集体备课至关重要,我们要继续第一学年的做法,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把课本各章的内容按照学科进行了分配,介绍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可提供课件和教学资料,这样备课组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团结全体备课组教师高效率工作。
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每两周一次的备课活动,用新理念教学,收集资料,取其精华。了解组内教师的备课情况和作业批改情况,探讨平时学习、复习的有效方法,寻求提高学习效率的对策,注意收集本学科新的教学信息。不断努力探讨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力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的优良率,严格把好本年级
本学科教学质量关。
四、高质量及时完成期末的出卷工作。
学校对于科学学科相当重视,安排在第20周周五第八节课统一进行科学的期末考试,由班主任统一监考。备课组对这次的工作也不敢放松,积极完成了出卷工作,由组内教师进行多次修改,最后定稿,对此工作认真负责,同时也对学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取将一学期以来的知识所得体现出来。
五、开设兴趣小组活动,竞赛出成绩。
学校本学期在进行“防震加固”工程,因此场地有限,兴趣小组锐减,本组内剩下由老师带领的科学拓展小组,吸引了很多喜爱动手的同学的参加。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了适合他们的活动,都是学生非常热衷的。在区里进行的多次活动中也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在这个学期做的一些工作,其实也是我们应该做工作。当然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自省和其他老师、领导的指正,希望在新的一年做把工作做的更好。
第三篇:初一科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初一科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初一数学备课组,在教务处和教科室的领导下,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的来说,我们是在扎实做好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体现新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猜想、分析论证;如何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如何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等来开展工作。我们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积极探索。较好地完成了初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现将一学期的工作简单回顾如下:
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一个总的纲领性的思想,只有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才能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地进行教学。我们的组员在开学初,根据教材,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根据计划检查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
二、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领会其精神实质
我们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掌握学期教材的结构体系,弄清前后学期教材内容的衔接,而且还了解各部分知识在整个教材中的意义与作用,确立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分析确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在每周五下午第1、2节备课组的集体活动时,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发辉集体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难点的突破教法,探讨交流教学上的问题,每次活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达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结合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工作。按照我们备课组的工作计划,平时备课组老师之间也开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听课活动,有时还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一系列教研活动。
四、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
每上好一堂课,教师要布置作业,我们布置作业并不是完全按照练习题布
置,而是有选择性的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达到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个别辅导,减少疑惑。尤其是双休日的作业如何才有效?应如何布置?我们认真进行了反思,让双休日的作业确保质量。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我们教研的主题,也是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在备课组活动中以“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科学课堂有效提问”为中心组织研讨活动,能让我们的课堂更优化,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五、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针对学校统一组织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每当阅卷一结束,我们就认真翻阅学生试卷,寻找学生的典型错误,我们所关注的不是平均分几分,合格率多少,优秀率有多高,而是想及时了解学生的失分原因,查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备课组研究时交流各自的观点与想法,以便在后面的复习中加以重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六、认真把好复习关
在期中、期末的复习中,我们习惯于把知识点整理一遍,并将其穿插在相应的例题中,以题目为载体进行复习。在复习时会参考历年来的期中、期末试题,以及其他区的考试卷,并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选择性的出几份试卷作为复习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把自己认为的重点、易考内容让学生作记号,要求学生必须弄懂。
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备课组成员凝聚团结,大大促进了组内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和效率。我们相信:有付出必有回报!
第四篇:初一地理备课组小结
初一年级地理备课组期末总结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我们地理组的四位老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力争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将本学期所做过的工作作一小结。
一、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教案。并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了地理课的教学任务。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在本备课组内开展教学研讨,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教师每听一节课,都互相交流意见,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使教师得到了迅速地成长,教师在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面对学生厌学,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现状,努力思考,寻找突破口,寻求新的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开学时,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精心安排,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老师们通过认真阅读新教材,发现新教材的实用性,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各位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三、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加强教学反思。每次阶段性考试之后,组内第一时间探讨考试反馈情况,分析其中得失,利用集体备课认真分析个中原因,惩前毖后,查漏补缺,绝不讳疾忌医。
四、团结组内成员,打造和谐团队:多听公开课,每人听课10节以上,一起听的课做到一起评课。虚心向校内外的各位老师学习,利用一切空余时间,不仅听还评课,回来交流,吸取经验及好的教学方法。所有教师都认真学习了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互联网,大家互相学习制作电子课件技术,分头寻找资料,分工合作,做到了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方面有了较大的收获和提高,并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有利于本学科资料的积累和补充。
一起研究课标和教材,探索适应学生的教学手段,有学生主体意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给自己加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要求。
每人开设一节公开课,并真正体现我校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根据学校的部署,主动向新地理老师介绍去年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协助在我校举行的全国激活课堂的公开课的开设。
以上是我组一学期来的工作小结,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让我组老师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我组教师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下学期中,我组将继续以积极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争取更大的成绩。
初一地理组
二○一○年六月十二日
第五篇:初一生物备课组小结
一期来,初一生物备课组3人通力合作,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收获颇多。
1、本期以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将原先坚持的集体备课进一步完善。定时间(每周的星期四上午),定地点(初一年级办公室)、定进度(我们根据个人的教学进度结合本期教学计划确定)、定教学内容(我组在当次的集体备课时就提前确定下次的研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方式)。
2、本期的集体备课,我们实现了由备教师向备学生转变,由重怎么教会向重怎么让学生学会的转变。集体研讨备课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社会生活经验和学习状况,我们研讨了便于学生学会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多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学法指导,突破难点,精讲重点。对于上次研讨内容进行回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思我们的教学。
3、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和实践,本期我们已大致形成组内的教学模式,即:温故知新------自学思考------释疑解惑-----拓展提升-------总结归纳------学以致用。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并不一定所有环节都具备,但总的构架模式已形成。各人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二、合力教研,受益匪浅。
1、经过组内3人的辛苦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在市生物实验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虽奖状上写的是个人的名字,但谁都不能否认这是集体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通过这次活动的参与,让我们积累了相关经验,见识了他人的优势。
2、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更直观形象,3人经常相邀到校外采集生物材料,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凛冽,我们共同面对。在此过程中,我们有说有笑,谈天说地,既增进了组内情谊,又认识了不少的生物材料,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三、再努力,再提高。
1、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2、分层作业的布置。,探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构建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立体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年来我们初一生物组就课改作了总结,简单说就一句话: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就应该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必然要经历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思辩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
我们把握住了改革实践的关键要素“人”。传统教育思想的扬弃,现代教育思想的树立是在学习与实践中进行的。正如国际教育界流行的那三句话:“你看了,你忘了。你听了,你知道。你做了,你记住了。”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传统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思想的猛烈撞击中寻找、摸索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途径的。以人为本,改革传统的教研模式。因此,我们努力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试验工作方式。
1.建立内外结合的培训方式。
我们上岗之前先参加了省、市级的新教材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由以前的教材培训发展为教育理念的宣讲和教材培训的结合。在集备组集备时,我们开始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不仅帮助教师学习理解《标准》,而且为教师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总结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总结出课程实施的四个基本思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教师观)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观)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学生观)
——学科教育之间的整和。(课程观)
倡导教师在教学中:
——指导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前提下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引发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