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国有企业改革与以人为本的稳定发展
浅论国有企业改革与以人为本稳定发展的关系
朱孟林
(北京师范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 2010年秋在职研究生)
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全局。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稳定工作,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与稳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重组改制、减员分流、下岗、内退等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不同程度地引发出社会和企业的不稳定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快车道”,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表面化,伴随而来的稳定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国有企业必须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稳定。只有做到改革与稳定并重,改革与稳定协调,国有企业在加快改革的同时,才能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科学决策、大胆实践,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字 国有企业改革稳定发展
企业要发展,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稳定和谐环境,才能保证企业持续有效发展。而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中国模式下,国有企业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保稳定,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稳定思想贯穿于整个改革发展模式之中。又值一年三月春。每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国有企业保稳定、维稳定的关键时刻。如何认识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是本文主要进行论述的内容。
1.改革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人所在的企业就是一家比较典型的国有制造业,虽然是国内较早上市的几家公司之一,经历了多年资本市场的考验,但是无论从外部的市场竞争力还是内部管理来说都与本行业的竞争对手相差甚远,设计开发、生产流程、资金流管理等等方面都依然有很多国有企业固有的根深蒂固的工作方式方法存在。
很多国有企业都与上述企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国有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转换了经营机制,加强了内部管理,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越
1是在困难时期和关键时刻,越是发挥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市场的运营模式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国有体制已经在这种变化前显得格格不入。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只要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组织生产活动,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指标就行了。而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则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去组织生产,不断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两种不同体制下企业运营的最大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新时期似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改革不断、不断改革。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尽快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实现企业体制的根本转换,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二是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以便获取更大更多的经济利益。由此可以断言,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环境下,只要存在利益需求,企业就会有改革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只要竞争不止、发展不止,改革就会不断。
2.改革必须面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2010年年底,本人所在的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内部机构及人员结构的优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行政机构的基本设置进行了大变革,实行垂直管理下的适度授权,原有的部分分公司的设置直接隶属于生产管理部门,各种分公司的实权上移,从利润中心直接变为生产中心。即便各种的会议进行传达,各种材料进行宣贯,企业从上到下的员工都普遍有了或大或小的思想波动。
改革归根结底是对现状的改变,是对原有利益资源的调整或重新配置。这个过程必然会引起利益群体之间的观念碰撞和利益摩擦。这是不稳定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所谓稳定问题,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是社会变革或企业改革调整过程中出现的连带现象。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人员状况不同,所面对的不稳定因素也各部相同。稳定问题一般由稳定与不稳定两个因素构成,这两个因素是两种性质相反但又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矛盾统一体。从实践上看,任何改革,如果期望一点不稳定的事情都不发生是不可能的。然而,承认不稳定因素的可能性和客观性,并不等于承认所有不稳定因素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改革者,特别是在中国和谐环境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者,必须在改革方案制定初期就充分考虑到改革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做好预案,防患于未然。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很夏杂,既有由改革引起的利益冲突、群体矛盾以及人们对改革不同理念、对改革不适应导致的自身原因,同时也夹杂着改革推动者对不稳定问题认识不足、处理不当所造成的人为原因。因此,无论是何种原因,作为企业管理者,既要对不稳定问题有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也不要为出现一些不稳定问题感到大惊小怪、束手无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改革中的不稳定问题,对可能发生的不稳定问题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就能确保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
任何环境与事物的变动,都会引起人内心的恐慌,小到一张床的变动,大到个人工作环境的变动,都会引发或多或少的震动,这是一个不容改变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始终处于主导的和能动的地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要素,任何物质要素只有同人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人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出发点,从事社会活动的人首先必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人类为了谋取更多的生活资料,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就必须不断提高神会生产力。一旦这个获取生活资料的途径被干扰甚至可能失去,不稳定因素随之而生。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使得稳定问题成为企业改革中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稳定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做好稳定工作,关键是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搞好各方面的利益平衡,让广大员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所以,掌握好改革和稳定两折的关系尺度,要建立在客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上,全面分析二者之间关系的关键点。
3.改革必须强调稳定,稳定才能促进改革
为了稳定员工情绪,本人所在的企业从切实关心员工的疾苦着手,从提高员工工资、改善午餐质量、将员工最关心的集资建房问题进行定期公示等方面稳定职工情绪,员工也在各种信息的宣贯下逐渐融入到改革的过程当中,与企业共进退。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处理改革与稳定的矛盾关系,必须有辩证的思维。从改革的实践看,改革与稳定两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克服这两种思维倾向,必须先承认这个事实。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是可控制和可以互相转化的。毫无疑问,改革可能会引起不稳定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不稳定因素存在的可能,就害怕改革,就不想发展。相反地看,该改革而不改革,该变动而不变动,当内部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也会引发不稳定问题。所以,对稳定问题,既不要怕,也不能回避,而是要用科学的办法对待它,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此外,改革也要高度重视稳定问题。因为在改革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处理稍有不当,都有可能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中不稳定因素对改革的干扰最大,不能不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改革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企业就能够稳定。企业稳定了,上下对改革的认识统一了,落实改革的各项措施得当了,反过来会促进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认识了改革与稳定这对矛盾的特殊关系和变化规律,我们在推进改革和处理稳定问题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统一认识,就会自觉地养成维护稳定的意识,就会比较容易地找到处理两者关系的有效办法。
4.与时俱进做好企业改革与稳定工作
坚持与时俱进做好改革与稳定工作,必须与本地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要继承和弘扬企业长期形成的优秀传统和企业文化,发挥企业精神的统领和向导作用,发挥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凝聚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稳定器”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稳定工作不能一成不变,也要从实际出发,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满足新形势下改革与稳定工作理论认识上的要求,坚持有利于发展企业生产力、有利于提
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原则,不断创新改革与稳定工作形式。
坚持与时俱进做好改革与稳定工作,必须反对“冒进”和“保守”两种错误倾向。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形势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部分企业领导人在对待改革与稳定工作问题上,出现了“冒进”和“保守”两种错误倾向。“冒进”者认为一“改”就灵,“改”治百病。这是对改革过程中的稳定缺乏重要性认识。“保守”者认为一“改”就乱,谈“改”色变。这是对企业的改革缺乏紧迫性认识。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必须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基本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分析改革与稳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改革与稳定工作。
坚持与时俱进做好改革与稳定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改革与稳定问题的研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经常地、具体地分析如何实现改革措施的科学性;如何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多种分配形式;如何实现改革动力机制与制衡机制的统一;如何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依靠”方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厂务公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化解矛盾,确保企业改革、发展长治久安。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时期。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传统国有企业,是社会转型期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维护稳定的工作重点。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任何社会变革,总会伴随着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又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改革必然会有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但是,只要我们把不稳定的因素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予以化解,改革是完全可以顺利地进行的,一定条件下的稳定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将企业稳定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仅是在两会期间,更要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立足大局、齐心协力、共促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虹.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7):137-138.2.陈德增.前轮国有企业和稳定的辩证关系[J].南方论刊,2010,(9):59-60.3.李炳炎.试论以人为本的中国模式[J].学习论坛,2010,26(12):29-34.4.李霞.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稳定环境[J].职工论苑,2010,200:57-58.
第二篇: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浅谈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巩固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加强国有经济对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主要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国初期,我们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加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拥有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更多地转化成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大多数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将其变现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或者直接用于社会救济,从实物或账面上来看,国有资产没有了,但这种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那么,这种处置应该同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效果。事实上,这种处置方式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目标取向。但是,在这种处置方式尚没有完全铺开之前,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几乎涉足国民经济各领域所有行业。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在中国近30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一个焦点。
一、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政企不分。国有企业不是独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国有企业往往处于这种“条条”与“块块”的双重领导之下。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统得过多,管的过死,国有企业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导致企业和职工缺乏经营和生产积极性,企业缺乏活力。
(二)内部体制不合理
1、产权不清。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体劳动者。国有企业的职工有着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又是一般生产者。但是,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每个人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企业的资产,而由政府代表他们统一行使这种权利,但政府部门众多,都能行使部分所有权,却无人对企业财产承担经济责任。这种事实上的产权代表多样化等于是没有代表,结果造成传统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造成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从而在企业内部也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所有权的制约机构。
2、责权利相分离。传统国有企业所有权被政府各部门分割行使,企业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企业职工的职责是提供劳动,权力是获得工资并享受企业提供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厂长经理的权力是组织生产,企业盈亏与自己无关,他们的奋斗目标又往往是多重的,不仅要尽可能完成国家任务,还要为企业的职工谋取福利,更重要的是在“官本位”思想影响下,一部分企业领导千方百计争取进入政府部门,掌握更大的权力。这就造成了责权利相分离,造成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3、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化。每个企业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企业领导由政府委派或任命行政官员担任,按行政级别获取报酬,享受政治待遇和其他待遇。在企业内部,除设置生
产经营性机构外,还设置于上级各领导部门相对应的机构,作为贯彻上级各部门指示的组织机构。
(三)社会负担沉重
由于产权不清,吃大锅饭,因此国有企业普遍承担着办学校、医院、安置就业、离退休人员开支管理等本应由政府承担的任务,有的企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20﹪以上,富余人员高达企业职工总数的60﹪,企业社会负担沉重。
(四)垄断组织行业缺乏竞争力
我国的大企业多为多为国有企业,主要涉及我国的电信、电力、民航、铁路、供水、供电供气及其他专营项目上,这些产业涉及国家命脉和关键发展,有关社会的安定团结,居民生活的稳定,因此国有企业都是一家独大,行业垄断,缺乏竞争力,没有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去,企业改革步伐滞后,需要建立和完善现在公司治理结构。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70年代后期开始,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主导方针为“放权让利”,要求政府简政放权(经营自主权),并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利润分成、调整国家与“国营”(后改为“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第二阶段:1984—1986年,主导方针是“利改税”,即由国家以税收形式从企业收取以前的“利润”,力求用行政措施影响企业经营,引入市场调节方式,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1987—1991年,力倡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后者适用于中小企业),以求在不触动所有制的情况下,以契约的方式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四)第四阶段:1992—1994年,着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的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赋予企业十四项经营自主权,并在部分企业试点推行“利税分流”与股份制改造。
(五)第五阶段:1994—1996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要求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7后,政府推广股份制改造,希望使企业的劳动者同时成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产分配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企业聚集资本,弥补投资主体单一的不足,另一方面调动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以求国企及时脱困。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
(一)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要求,紧紧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国有企业。继续推进劣势企业关闭破产,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
(二)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健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
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依法促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不断增强监督的时效性、灵敏性和针对性。
(四)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把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引导国有企业将发展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一是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控制风险。严格现金流管理,强化投资管理。二是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确定品牌定位,做好品牌推广,提高品牌影响力。三是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使国有企业成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表率。大力开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切实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是上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为之努力,从而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的新发展。
第三篇: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经过30年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成绩有: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成效
目前,公司制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产权改革、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等途径,已经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或国家独资的公司制企业。
2.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
一是实现了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初步分开;二是建立健全了董事会运作基本制度,各专门委员会开始正常运行;三是外部董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决策;四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3.为加强企业管理和加快技术进步建立了制度基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加强管理、技术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许多国有企业努力实施管理创新,加强产权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和战略规划管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4.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一度困难重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由于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5.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有所改善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也加大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近年来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也有改善。一是国有企业户数大幅减少。二是国有资产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三是国有资产进一步向基础性行业集中。目前,国有企业在国防军工、石油石化、电力、电信、民用航空、航运、重要矿产资源开发等基础性行业的企业户数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28.6%,资产总额占到55.6%,国有资产总量占到61.9%,实现利润占到67.7%。
6.保证和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有人认为,经过改革,国有经济比重降低了,现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已经不起主导作用了。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了,但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大增强。截至2006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户数共计11.9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年均减少8%,但户均资产
2.4亿元,比2003年增长22.7%。国有资本向能源、原材料、交通、军工、重大装备制造和冶金行业集中的态势明显。2006年,基础行业的国有资本3.3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占用国有资本总量的70.6%,比2003年提高5.4%。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国有资本直接支配或控制的社会资本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1倍。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
国有企业改革
1电设备占全国的75%。
国有企业改革是空前艰巨的事业,虽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但是改革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还有很多任务包括一些难度很大的任务有待完成。
1.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些国有企业尚未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名义上已经建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也往往“形似神不似”。由于央企改制大多在子公司层面进行,如果话语权最多的大股东不改制,也难以要求下面改制的企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行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和内部人控制问题是普遍现象,多数按照《公司法》注册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成员与经理人员高度重合,董事会的决策职能与经理层的执行职能事实上合一,与按照《企业法》注册、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国有独资企业一样,都是“一把手”负责制。其结果是大企业的兴衰成败系于一个人身上,风险极大。
2.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仍不尽合理
虽然经过多次调整,国有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还有不少企业盲目扩张,债务风险很大。而且管理层级过多,资本链条过长,许多二三级企业业务重叠交叉,专业化发展能力薄弱,主业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有的企业资产不多,却有四级或更多的管理层级,层级过多使有些企业出现失控现象。
3.垄断企业改革任务艰巨
垄断行业是中国国有经济中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国有中央企业。垄断行业大多数是具有一定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如电力、铁路、邮电、民航、电信、邮政、天然气,但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理论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了通过管制维持垄断的理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对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进行了政企分离、政资分开、业务分离、引入新竞争者等方面的改革,如电力行业实行了“电网分开”,电信行业实施了“成立联通”“移动分家”“南北分析”等改革,改革取得了进展,但问题依然严重。总体上垄断行业改革仍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现有改革偏重现有企业重组、忽视创造公平准入环境和引入新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且在产权改革和监管改革方面也相对滞后,难以避免垄断行业滥用垄断优势地位。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抑制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使外部资本面临很高的进入成本,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和这些行业的低效率。
4.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获得科技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大量的科研人才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过去几年,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也不断增强。尽管如此,我国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低,而且总体上自主创新的活跃程度还不如非国有企业。
5.改革遗留问题需要解决
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转换身份的经济补偿标准偏低,有时偏低的补偿标准都得不到严格执行。另一个问题是有些企业改制后陷入困境。如有的地方股份合作制不但没有发展起来,反而再次使企业陷入困难。
6.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目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资委在角色定位上,依然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对国有企业而言,基本上还是“婆婆”加“老板”的管理方式。第二,国资委在管控模式上,具有太多“淡马锡”的情结,具有把自
身建设成为全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倾向,但是,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中国的大国国情,也不符合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思路。第三,国资委在整体工作部署上,缺乏战略向导,没有从国民经济和国有经济的高度去思考国有企业的定位,重点只是关注企业之间的重组。第四,国资委在企业考核上,重视短期利益和对经济业绩的考核,忽略了对社会公共效益的考核,没有在考核上处理好国有企业本身具有双重职能定位的问题。第五,谁来监管国资委的问题?
应该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有关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还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提出了原则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这样做,我们一定能胜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的任务。
①将进一步深化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成为这方面改革的重点;
②国有经济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③将对垄断行业改革,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同时会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并且对垄断企业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将会加强;
④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将会日趋完善;
⑤出于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央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将会大为提高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还比较低,还远远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以炼油业为例,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央企都进入了世界500强(2008年营业收入总计约3000亿美元),但其规模之和还抵不过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一家(2008年营业收入约3700亿美元)。
第四篇:国有企业改革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 曹华)“国有企业改革将根据十八大报告的要求,不断调整,向经济安全和民生上集中,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不断增加活力、影响力。”十八大代表、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和记者一起分享学习十八大报告体会时作出如上表述。
王勇说,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这为今后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国企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加市场化,不断增加活力、影响力。
王勇表示,加紧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首先就要更加市场化地选聘人员,人员要能进能出,干部要能上能下,收入要能高能低。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国有企业现在存在的一些管理粗放、改革不到位的问题。国有企业要向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学习,包括要向一些私营企业学习,建立更好的市场机制,转变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使得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更好地轻装前进,创造更好的效益和更多的利润。
此外,国有企业改革也将加紧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王勇说,多年来,国有企业是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要求,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而走过来的。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既要按照所有企业追求利润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去行事,又要承担很多本来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拿中央企业来讲,目前还有8300多个医院、学校等社会机构,国企办社会的现象依然存在。国有企业也将加紧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现象要有所改变。按照这次十八大报告的精神,“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将向经济安全和民生上集中,要
第五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1979年改革至今,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这当然是国企改革最主要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却把国有企业利润的增长多少作为评判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我觉得未免有些狭隘。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尽管西方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的显学,但我们或许也应该借助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适当关注于国企改革中利益增长之外部分,如人力制度、福利制度等,正是这些机制的存在与市场构成了一种平衡,一种社会科学应该努力争取的社会秩序,而不是只将目光停留在增长上面。
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其中具体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过去的国有企业改革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忽略了企业职工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片面地讲求效率.更不能将人作为物来看待、管理。马克思强调:要把人从物的和人(生产资料垄断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异化的复归。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尊重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价值和地位,通过重视人的作用和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来提高生产效率;反过来又通过企业的生产来造就人、培养人.促进劳动者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尤其应该如此。所以,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在我们今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只有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才能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国有企业中不合理的人力管理制度是造成国企效率低的原因之一,现在就让我们审视一下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及产生原因 :
一、冗员过多
冗员过多是过去遗留下来的病根,一是因为过去我们曾把在企业内部安插人员当作解决就业的办法,员工只进不出,越积越多。二是当时国有企业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管理的需要,因人设岗,导致机构臃肿,机构重叠,必然引起人员过剩。
二、国有企业员工效率不高
国企员工效率不高的问题,一是由于薪酬低,企业员工的工资增长落后于企业利润增长,激励作用就不能充分体现,职工当然没有积极性。二是由于不公正的奖惩机制,在国有企业里广泛存在着干好了没有实质的奖励,反而会增加责任、加重负担,万一出了风险便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自然很少主动自觉地提出新想法、追求新产品、高质量,导致工作效率低。
三、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6年以来引进的大学本科以上人员,国有企业流失率为64.3%,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流失率,国有企业为36%、58.8%,这其中大部分人流入到外企或合资企业。这些人当中较大比例是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高比例流失,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企业人力成本的增加,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效率,最终影响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有人戏称,国有企业是外企的一个免费人才充电基地。那么国有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第一、国有企业员工的待遇较低。作为人才就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久而久之,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出现离职。第二、有些国有企业[键入文字]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第三、有些国有企业前景不佳,使企业员工感到本单位没有发展前途;第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工作职责不明确,员工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获得认可,自然会去管理更加科学的外企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提高国企职工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应该进行如下改革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应该包括科学的薪酬体系和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薪酬是人才的基础性需要。目前国有企业中大多数核心人才工资水平和其它性质企业中同类职位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想更好的留住人才,必须要从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入手。适当提高薪酬,使薪酬的增长与企业利润的增长同步,依据所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员工报酬水平,科学地制定本企业的员工报酬基准。
其次,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这与薪酬体系相辅相成,包括制定基于工作分析的绩效考核制度,利用考核结果,将绩效与薪资、晋升等人事决策挂钩,作为员工在企业调薪、晋级、晋升的依据,这有利于加强对员工激励,针对考核优秀的管理、销售、技术人才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如设立绩效奖励制度,按月、季依成绩给奖,设立年终奖励制度,依职位和考绩给奖等。当然,绩效考核制度一定要配合严格的监督制度,制度透明化,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公平性。
二、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
要想留住人才,还要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实现企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这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来制定切合实际的员工招聘、晋升等具体计划,减少冗员。第二,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员工岗位的职责、权利与工作标准,使每个员工都能明明白白、有条不紊地各负其责而不会无所适从。同时遵循“量才使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使人尽其能。第三、建立畅通的人才上升通道,让员工感到自己在企业还有发展的机会,提高员工留任率。
三、鼓励职工持股计划
通过鼓励职工持股计划,把国企职工从名义上的“主人翁”变成国企实实在在的主人。这样职工就从利益相关者变成了企业的股东,企业真正的主人,企业职工受股东利益最大化动力的驱动,必然要求他们的投资收益最大化,而要获得最大的投资汇报率,职工必然要关心企业的经营效果,企业的经营效果和他们自己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职工还会不关心他们自己的企业而消极怠工吗?这样做就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励他们为国有企业自觉奉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参与企业管理,监督经营者。
总之,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为国有企业留住人才,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企业员工的活力,激发他们的劳动创造力,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润。只有这样,才能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和作为社会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键入文字]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高拾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分析及对策,《陕西建筑》,2009.2 [2].张卫平,以人为本搞好国有企业,《决策探索》,2002.3 [3].杨清珍,吕洁,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其危害性,《商场现代化》,2006.5 [4].冯清利,国有企业改革的障碍和对策,《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9 [键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