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公开下的“媒体救灾”
信息公开下的“媒体救灾”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首,国内电视媒体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救灾大直播。从5月12日下午15时开始,央视打开直播通道,将来自灾区第一线的声音和画面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世界各地;直到笔者截稿时止,直播还在继续。“震后灾区实况”、“72小时生命营救”、“空中大转移”、“堰塞湖排险”、“失事直升机搜救”……直播中的一个个专题与救灾进程相同步,全世界观众得以与灾区一线零距离,这种进行时态的新闻播报方式在灾难信息传播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强大生命力。
5月19日出版的第276期《新周刊》在专题《伟大的透明和国家的成人礼》中写道:“灾难时刻,中国的信息传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公开和人性。5月29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在评论《将开放进行到底》中写道:“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这里的新中国首先是一个开放的中国,透明的中国……共和国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什么时候,信息可以这样广泛的流通,媒体可以这样广泛的追问。”
此刻,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下的新闻媒体展现出其应有的慷慨气概,在见证这段悲壮历史的同时,进行着一场成功的“媒体救灾”行动,集中体现在灾害信息的迅速公开传播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作用上。
首先,主流媒体的快速反应确保灾害中主流信息源的畅通。当主流信息源被堵塞的时候,谣言就会产生。灾害中的谣言无疑的会带来恐慌,影响政府正常的灾害应急措施的开展。主流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因其权威性而拥有广泛的信任度和响应度。5月12日14:28地震发生后,世界范围内最快做出反应的主流媒体是路透社,地震仅6分钟后,在14:34,路透社就在其中文网发布来自美国地震调查局网站的地震消息。国内最早发布信息的是新华社,在地震18分钟后(5月12日14:46)发布第一条确认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在地震34分钟后(5月12日15:02)的整点新闻中播报了四川地震的消息,使用了“突发事件”的字幕标题;地震44分钟后(5月12日15:12)央视直播窗口打开,到5月21日“哀悼日”结束,连续进行了长达200多个小时的直播,并且,到笔者截稿时为止,《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直播节目还在根据灾情动态间断播出。中央电视台抗震直播导演刘桂林说,5月13日,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在最高时达7.5772,比平时翻了6倍,达到该频道开播以来的收视最高峰。[2] 毋庸置疑,此次央视救灾直播节目反应之迅速、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创下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的记录,在各大众媒体的抗灾报道中最为出色。更重要的是,其开放透明的信息传播模式将为我国新闻报道树立典范,成为电视新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甚至将改写新闻事业理论的部分内容。其次,“媒体救灾”集中体现在各方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作用上。从各种媒体中得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之后,全国人民很快的积聚起了支援灾区的强大热情,人们迫切的想要捐款、款物,迫切的想奔赴灾区实施救助。然而,灾区现在情况如何?灾区现在最需要什么?这些问题在震后的一段时间之内没有答案,盲目的救灾激情也只是无的之矢。很快,新闻媒体相继将一线的声音、画面传送给世界,并将捐款的途径、缺乏的物资等信息滚动播出,成为各渠道救灾力量的重要参考。
5月18日,中央电视台承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宣传文化界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动《爱的奉献》通过卫星向世界直播。晚会气氛悲怆而感人,许多企业家、明星和主持人等都在现场增加了自己的捐款数额,截至二十三点四十分活动结束,该节目现场共募集善款十五亿一千四百万元,社会各界电话和意向捐款一千八百三十五万元。同时,在这次地震灾害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媒介协同作战,快速有效的组成信息通道提供重要的救灾信息。5月14日上午,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系大二学生张琪从广播中得知救援部队在汶川找不到空降地点的消息。这位来自灾区的女孩知道,其好朋友家后山上有一块俗称“大平头”的空地,非常适合空降。她立刻赶到网吧写下了《希望大家顶起来!》的帖子。帖子立刻在互联网世界广泛传播,被正在都江堰采访的《新闻晨报》记者看到,并迅速把消息传到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找到张琪了解空地的地形、位置等详细信息,在第二天的中午就实施了成功空降,向汶川输送了大量食品和药品。的确,汶川地震带给国人太多关于生命、关于物质、关于爱的思考;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也必将载入我国乃至世界的传媒史册。它告诉了我们媒体应该具有怎样的姿态,告诉了我们媒体应该担负怎样的职责。
总理写得好——多难兴邦。祝灾区平安,祝祖国富强!
第二篇:信息公开下的舆论引导
论信息公开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舆论引导、突发事件、政府、媒体、策略、信息公开
定义:舆论引导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待特定事物,现象有一定倾向性意见、观点和情绪的总和。
一、导论:舆论作为一种对社会的事态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最直接也最有冲击力的“软件力量”,它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引导效果,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政府和社会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意见的不一致。在这种请况下,如果舆论引导发生丝毫偏差,都可能对社会群体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人心恐慌和社会混乱,也不利于政府稳定社会与发挥其强势引导的功能。所以,舆论引导在某种程度上担当着调节和平衡的重要角色,必须重视和充分利用其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以促进社会稳定。
二:舆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表现为什么特征?存在那些消极引导问题? 1:突发事件从形成到发展可以说是无法预计的,所以也导致舆论引导具备剧烈性,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个由平缓到激化,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突发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也必须跟上节奏,以强势的舆论引导社会群体,传播积极,正面的信息来稳定民众的情绪。比如“汶川地震”和“非典”等灾害性事件都突出舆论引导的剧烈性。其次,舆论引导表现为阶段性(美国学者史蒂芬—芬克学说),他表示突发事件属于危机传播,它的舆论自然会遵循危机传播的规律,并伴有阶段性。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群众对食物的恐慌引起市场积极下的道德危机。第三是畸变性(出自东北大学教授)。突发事件容易引发恐慌心理和流言产生,流言使公众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感到心理混乱,引起不良后果。比如今年的“日本核辐射”事件,引起日本甚至全世界的危机感,日本人民及周边国家的民众普遍感到恐慌,这就需要做好积极的舆论引导,否则,极易导致社会混乱。
2:舆论引导发挥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令社会群体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过激反应。如,哈尔滨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由于政府治理措施不当引起民众不满,而产生抗议等过激行为。这类事件的发生还关键在于舆论引导不到位,政府没有做好积极的舆论引导来抚慰,说服民众。这是舆论引导产生负面消极作用的表现。类似的事件还有“日本地震”,地震后日本民众的情绪看似很冷静,但心理和情绪上却已产生消极,悲哀甚是压抑。东京政府应对地震的行政效率和处理核泄漏的失败让民众对其支持率不断下降,许多日本人民谴责和呼吁东京政府下台,导致政治危机。这不仅是政府的办事不利,更是政府所做的舆论引导没有强大的积极作用,不能有效地引导民众积极向上的心态,稳定他们的心理,也不能抚慰和说服群众。所以,要克服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必须避免舆论引导产生的消极作用。
三: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和有效协调办法。
1: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策略 在突发事件中要以正确,积极的舆论引导人,需要两方面(政府与媒体)的协调与配合。突发事件可以说是“不测风云”,无法预料,而应做好的就是舆论引导。但如何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答案则是政府与媒体两方面努力和协调。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媒体是中介,两者只有通过沟通合作,才能有效发挥好舆论的引导效果,这样才能对受众(社会群体)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政府作为强势主体要注重社会群众的心理变化,发挥好控制舆论引导的力量。
政府具有权威的公信力,自然在舆论引导方面也处于主导地位,政府的主导力量,即体
现在控制方面,如最近的“三峡危害论”和“电荒事件”两事件联系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群体的不满。但政府却能较好的发挥舆论引导,控制媒体的信息传播,过滤那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这充分显示了政府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在这方面,东京政府就没有做好。所以,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并与媒体协调,关注社会群体的心理变化,有利于发挥好舆论引导的效果。
3:突发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首先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即使公开,以掌握舆论的引导主动权。其次,通过对舆情的分析,从而使舆论引导有的放矢。再次,媒体应及时和政府发言人沟通合作。作为政府和人民的桥梁,也会使舆论导向和事态朝良性发展。拿前期的“抢盐**”来说,许多群众误信谣言,明显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这些谣言导致群众的“盐慌”心理,体现了舆论的消极作用。而此时媒介发挥了“舆论主动权”,主动公开事实信息,并对社会上的舆情进行分析,及时把政府的政策指示传播给群众,让群众了解实情,从而平息了“抢盐**”,稳定了市场经济秩序。这从分体现了媒体的中介角色,媒体也发挥好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桥梁作用。
其次,媒介在舆论的引导方面表现在要及时的跟进,进行积极的议程设置。同时,通过媒介的联合,形成舆论合力,统一口径,使舆论的引导更有针对性。相关领域的权威人物的解读,即通过意见领袖的表达,会使媒介的可信性大大增加。此外在新闻报道上直接加以评论,使人们朝更加理性的角度思考。(东北师范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论)
最后,新闻媒介要对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反思,还可以直接对突发事件加以评论。因为在突发事件的后期,更要考虑的是受害民众的心理平静。这样不仅能抚慰突发事件中的受害者,更能起到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政务公开下题库
●“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权限的唯一原则。标准答案: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标准答案: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的全部信息应当在政府采购肩负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标准答案:错误
●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可以公开。标准答案:错误
●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不一定够属于保密的范围。标准答案:错误
●不属于国家秘密的其他秘密或者机关、单位的内部事项也使用《保密法》。标准答案:错误 ●纯属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人事、财务等相关信息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标准答案:错误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标准答案:错误 ●地方主动公开的时限应该与条例规定相一致。标准答案:错误
●法律、法规对特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时限的一般规定。标准答案:错误
●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政府信息不需要公开。标准答案:错误 ●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四级管理。标准答案:错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从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标准答案:错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决定。标准答案:错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无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标准答案:错误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还没有对个人隐私作出明确界定。标准答案:正确
●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行为都有举报权。标准答案:正确
●瑞典的《瑞典出版自由法》使用于立法、行政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标准答案:正确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应当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提供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标准答案:正确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人包括公民和法人。标准答案:错误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收记着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标准答案:正确
●我国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主要分为四个层次。标准答案:错误
●县级财政是我国现行五级财政的基础环节。标准答案:错误
●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标准答案:正确
●行政机关答复申请人的具体形式是书面形式。标准答案:错误
●行政机关对企业提供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标准答案:正确
●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上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标准答案:错误
●行政机关发布政府信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批准的,未经批准不得发布。标准答案:正确 ●行政机关负有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均应当公开。标准答案:正确 ●行政机关减免费用的形式要件是公民本人提出申请。标准答案:正确
●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规定。标准答案:正确
●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标准答案:错误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收费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标准答案:错误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工作方式。标准答案:错误
●在特殊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公开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标准答案:正确
●政府公开信息指南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标准答案:错误
●政府信息的产生应仅是本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加工的信息。标准答案:错误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方式。标准答案:正确
●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采取的公开方式是政府公报和政府网站。标准答案:错误
●属于公开范围的,政府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属于公开范围内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标准答案:正确
●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出卖。标准答案:正确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一般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标准答案:正确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标准答案:正确
二、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A 1979年5月1日B 1989年5月1日
C 1990年5月1日D 1992年5月1日◆标准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公布行政法规、规章的法定形式是A 政府公报B 政府网站C 新闻发布会D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标准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适用主体是A 立法机关B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C 司法机关D 教育机构◆标准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指的是 A 有关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信息B 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C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的信息D 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标准答案:B
●不属于行政机关收费的以下对象是 A 公民B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 法人D 其他组织◆标准答案:B
●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建设的情况看,涉及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有A 30多部B 50多部C 70多部D 80多部◆标准答案:D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接到申请的机关或者保密工作部门应当作出批复的最长时间期限是 A 10日B 15日C 20日D 30日◆标准答案:D
●对行政机关违反条例规定,应责令其改正的部门是 A 国务院B 人民政府C 检查机关D 监察机关和上一级行政机关◆标准答案:D
●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是 A 监察机关B 检查机关C 地方人民政府D 国务院◆标准答案:A
●对政府信息发布时限的要求是A 准确性B 及时性C 公开性D 全面性◆标准答案:B
●对政府信息内容要求做到的是A 公正性B 公平性C 及时性D 准确性◆标准答案:D
●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开信息的核心内容是A 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予以公开B 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办事信息C 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事情D 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答案:A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在知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期限是 A 1个月B 2个月C 3个月D 4个月◆标准答案:C
●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即可以向社会开放的时间期限是 A 5年B 10年C 20年D 30年◆标准答案:D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A 二级B 三级C 四级D 五级◆标准答案:B
●国家最基层的政权机关是A 县人民政府B 村委会C 乡(镇)人民政府D 市人民政府◆标准答案:C
●接到申请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保密工作部门应当作出批复的时限是 A 20日B 30日C 50日D 60日◆标准答案:B
●判断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原则是A 不泄露国家秘密、商秘密和个人隐私B 能够区分处理C 对公共利益不造成重大影响D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标准答案:B
●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务院办公厅D 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标准答案:C
●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一般形式要件是A 数据电文形式B 口头形式C 书面形式D 电子邮件◆标准答案:C
●世界各国信息公开立法普遍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A 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不能对外公开B 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信息不能对外公开C 对于涉及经济安全的信息不能对外公开D 对于涉及信息安全的信息不能对外公开◆标准答案:A
●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A 2小时
B 4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标准答案:B
●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是 A 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B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适用的审核情况C 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D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标准答案:B
●下列不属于乡(镇)人民政府应该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是A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B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C 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D 执行计划生育的情况◆标准答案:A
●下列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基本原则的是 A 公平B 准确C 公正D 便民◆标准答案:B
●下列属于可以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是 A 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B 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C 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D 个人财产、名誉或其他利益的情况、资料◆标准答案:A
●下列属于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的是 A 政府公报B 政府网站C 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D 新闻发布会◆标准答案:C
●下列属于政府信息存在形式的是A 胶卷、磁带、磁盘以及其他存储介质B 口头消息C 社会传闻D 口头承诺◆标准答案:A
●下列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源地的是 A 法国B 英国C 瑞典D 德国◆标准答案:C
●行政复议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期限是 A 30日内B 60日内C 90日内
D 100日内◆标准答案:B
●行政机关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原则出发点是 A 合理B 准确C 便民D 公平◆标准答案:C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要做到 A 依法公开B 真实公正C 注重实效D 及时准确◆标准答案:D
●行政机关减免费用的对象只能是A 公民B 法人C 其他组织D 社会群体◆标准答案:A ●行政机关收到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而又不能当场答复的,应予以答复的时间期限是A 2个工作日
B 5个工作日C 10个工作日D 15个工作日◆标准答案:D
●行政机关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标准的制定部门是 A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B 国务院财政部门C 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D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标准答案:D
●行政机关延长答复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的是 A 2个工作日B 5个工作日C 10个工作日D 15个工作日◆标准答案:C
●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公平、公正B 合法、有效C 便民、效率
D 及时、准确◆标准答案:C
●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行政解决纠纷的法定方式是 A 刑事诉讼B 民事诉讼C 行政调解D 行政诉讼◆标准答案:D
●行政机关在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减免费用的实质要件是 A 公民遇到重大自然灾害B 公民确有经济困难C 公民属于弱势群体D 公民申请的信息关系重大◆标准答案:B
●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这体现的原则是 A 公正原则B 便民原则C 公平原则D 正义原则◆标准答案:B
●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不偏私、不歧视,充分考虑一切应当考虑的因素,尽可能排除一切不合理因素的干扰。这体现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的 A 公平原则B 公正原则C 便民原则D平等原则◆标准答案:B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收费主体是 A 行政机关B 人民政府C 人民代表D 监察机关◆标准答案:A
●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 A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使政府工作更加协调◆标准答案:C
●政府信息公开权限的一般原则是A 谁制作谁公开B 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C 谁保存谁公开D 制作兼保存◆标准答案:B
●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于 A 2003年1月1日B 2004年1月1日C 2005年1月1日
D 2006年1月1日◆标准答案:D
●属于政府信息应当予以公开的是 A 有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B 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C 涉及到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D 有关个人财产、名誉或者不宜对外公开的情况和资料◆标准答案:C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应当予以公开的时间期限是
A 20个工作日B 15个工作日C 10个工作日D 5个工作日◆标准答案:A
●最重要的国家秘密被称作 A 秘密B 机密C 绝密D 保密◆标准答案:C
三、多选题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预警信息除公共事件的类别外,还包括的其他项目是
A 预警级别B 起始时间C 可能影响范围D 警示事项E 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标准答案:A,B,C,D,E
E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标准答案:A,B,C,D
●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是指 A 国家计划B 国家秘密C 商业秘密D 个人隐私E 国家政策◆标准答案:B,C,D
●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限定的有以下几类A 国家秘密B 行政秘密C 国防秘密D 商业秘密E 个人隐私◆标准答案:A,D,E
●对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渎职、失职行为的,应给予的法律责任是 A 依法给于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 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C 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D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 不予追求刑事责任◆标准答案:A,B,D
●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进行举报的规定是A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B 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行为都有权举报
C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D 受理举报的是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E 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举报后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及时调查处理◆标准答案:B,D,E
●对行政机关延长答复时限的特殊规定应把握的内容是A 行政机关延长答复时限必须履行严格的内部报批手续,只有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后才能够延长答复时限B 公开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C 行政机关延长答复时限必须告知申请人D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行政机关延长答复时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标准答案:A,B,C,D
●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有 A 行政责任B 经济责任C 民事责任D 刑事责任E 宪法责任◆标准答案:A,C,D
●各级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集中体现在 A 修改B 推进C 指导D 协调E 监督◆标准答案:B,C,D,E
●公共企事业单位实行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 A 突出重点,不断丰富公开的内容B 创新形式,拓展公开渠道C 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全面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D 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E 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优质服务◆标准答案:A,B,C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七条的规定,履行的职责是A 组织、开展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活动B 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C 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D 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E 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F 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标准答案:B,C,D,E
●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其基本要求须包括 A 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B 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C 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D 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E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存在阅读困难或者视听障碍的◆标准答案:B,C,D,E
●确定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一般时限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能够区分处理B 行政机关要从便民原则出发,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C 时限必须明确D 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E 时限的规定应当合理◆标准答案:B,C,E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是 A 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B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C 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D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标准答案:A,B,C,D
●我国解决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行政纠纷的法定方式是A 调解B 行政诉讼
C 行政复议D 民事诉讼E 刑事诉讼◆标准答案:B,C
●乡镇人民政府对群众、企事业单位公开的主要政府信息内容是 A 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B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C 与村务公开相对应的事项D 乡镇政府各部门和派驻所公开的事项E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的事项◆标准答案:B,C,D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的安全范围是 A 国家安全B 社会安全C 公共安全D 经济安全E 社会稳定◆标准答案:A,C,D,E
●行政机关若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社会监督可以通过举报制度来实现,受理举报的单位是 A 最高人民法院B 上级行政机关C 监察机关D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E 最高人民检察院◆标准答案:B,C,D
●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收费原则包括 A 收费政策B 收费客体C 收费对象D 收费项目E 收费主体◆标准答案:C,D,E
●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符合下列基本要求的是 A 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B 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C 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D 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E 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标准答案:A,B,D
●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方式包括A 会议通知B 政府公报C 政府网站D 新闻发布会E 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标准答案:B,C,D,E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 A 合理行政B 程序正当C 高效便民D 诚实守信E 权责统一◆标准答案:A,B,C,D,E
●已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可施行日期主要有 A 自宣布日期起B 自法律、法规生效的具体时间起C 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D 自公布后某一特定的时间起开始施行E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具体日期◆标准答案:C,D
●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两类主体是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E 教育机构◆标准答案:C,D
●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时行政机关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包括A 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B 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C 违反规定收取费用,以及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D 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E 有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标准答案:A,B,C,D,E
●政府信息的集中保管地是 A 政府网站B 电子图书馆C 大学图书馆D 国家档案馆E 公共图书馆◆标准答案:D,E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A 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B 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C 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薪资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D 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E 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标准答案:A,B,C,D,E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A 申请与获取政府信息有关的常识性内容B 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C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D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E 申请与政府信息公开机构有关的内容◆标准答案:B,C,D
第四篇:一位台湾媒体人看日本救灾
一位台湾媒体人看日本救灾.txt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灯灭时,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在mop上看到了这篇文字,原帖名字是“台湾记者:我宁可做低素质大陆人”。说实话我是被这标题吸引的,点进去后,觉得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在现在满世界都是对日本地震中国民素质的赞扬声中是个例外。不过我喜欢这样的,当对某事出现的都是一致声音时,要么异见被过滤,要么事情的真实性存疑。下面是正文:
日本震灾满四天了,有许多的怪现象,媒体不追究,也不解释。我不禁奇怪,到底是我有问题,还是媒体有问题?兹略记如下:
一、从一开始,报出来的死亡人数就非常少,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灾情不成比例。直到现在,日本官方的死亡人数还是三千多人。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日本的统计很特别?还是真的没死那么多人?媒体不追究,也不解释,视而不见。这情形如果发生在台湾,岂不早被骂成「隐瞒灾情」?官员要被轰死了。
二、昨天的大话新闻,拿出自由时报的照片:一个学校操场上,好长好长的人龙,在排队领水。大家都赞日本人守秩序、冷静、有纪律。我就不懂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只有一个发放水的地方?日本是非洲吗?物资这么困难吗?台湾九二一,完全没有灾民排队,因为不需要排队,到处可看到救援物资堆积的像小山,非常多的志愿者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根本不用灾民排队。为什么日本不是这样?记者不问,只有一面倒的赞扬。我们只好相信,灾民都很强壮,不喜欢别人帮忙,喜欢自己排队,好让外国人来称赞。
三、都说日本纪律好,没有趁火打劫的人。可是,台湾九二一时也没有啊!这有什么特别吗?有「值得台湾学习」?说「值得美国学习」还过的去,因为美国卡翠那风灾,救援部队是要带枪的。台湾跟日本一样,没有人趁火打劫,那我们的记者又赞美个什么劲呢?莫非他们缺省以日本人的品性,应该有才对。是这样吗?不解。
四、汽仙沼市全都烧了,沿海许多城镇夷为平地,这么多的灾民,安置在那里?没看到帐棚、简易屋、野战医院这些。记者不追,我们看不到,所以也不知道该资助他们什么?
五、大家都知道「黄金七十二小时」。通常震灾后,最常见的两个数字,一是死亡人数,一从断垣残壁中抢救出的人数。这次震灾,没看到什么抢救的画面,也没有抢救出人数的统计。是日本防灾做的太好,没有人被压在瓦砾下面,还是有什么其它的原因?记者不问、不追,也不觉奇怪,弄得我一头雾水。
六、台湾九二
一、大陆汶川,我们都看到非常非常多的志愿者,还有慈济。这次都没有。是日本没有志愿者的组织吗?慈济在日本没有分会吗?记者不问不追,觉得很正常,很有秩序,一片赞扬,我们只好被迫跟着这样讲。(我才明白,原来九二一时跑去现场帮忙做志愿者,是「破坏秩序」。
七、救援物资在那里?运送救援物资的车队、机队在那里?日本国民有全国动员起来抢救吗?大阪、京都、九州、四国„这些地方的人有组织动员起来吗?有捐血捐物资吗?有记者报导,都说秩序很好,我们只好跟着说,日本go-vern-ment准备的真好,都不用老百姓动起来。大家一起羡慕日本,活在这个国家真是幸福。
八、整个灾区冷清荒凉,人都那去了?十万救灾部队那去了?天空中也没有直升机,那去了?日本是怎么运送救援物资的?救难队是如化救灾的?完全看不到。我看到电视画面中出现的日本自卫队,三三两两,在废墟中挨家挨户的问:有人在吗?十分有礼貌。没有救难犬,也没有「生命探测器」,不禁纳闷,这是第一流的现代化国家吗?
九、没有失去亲人的痛哭场面。大家都称赞日本媒体不煽情。问题是,没有人痛哭?还是有而不拍?如果没有人痛哭,那就与媒体煽情不煽情无关啦,我们称赞个什么呢?如果是没有人痛哭,那是因为没什么人死亡(如日本官方的数字),还是另有原因?又是一团雾水。若是「有而不拍」,那我只能赞佩伟大的日本,立刻让我们的媒体「枳愈淮为橘」,让我们台湾的媒体也立刻学好了。(坦白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拍流泪痛哭?)
十、核能电厂出事了,四个机组全爆,前所未有。台湾媒体向来爱问「是天灾,还是人祸?」遇到了日本,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彷佛是说:当然是天灾,以日本人的纪律,怎么会是人祸?你还问这个问题,真是没良心。
十一、都说日本防震教育世界最佳,预防海啸也训练有素,居民都知道,海啸来了要到那里避难。那么,盖在海边的核电厂,也一定有预防海啸的方案了。为什么失灵了?媒体不问,不追,好像纯是天灾。如果问,就是对「严守纪律」的日本人不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吓得我们这些小人也只好不敢问了。
十二、规模九的地震,史上第四,核电厂防不住,好像理所当然。问题是,震源在海外130公里。震度随距离平方面递减,下降的很快。(规模八的汶川,到了70公里外的成都,就没什么影响了。)那么,各地震度如何?据十分亲日的自由时报报导,各地震度十分有限,并不很严重,既如此,为什么二、三百公里外的东京,交通、电力大受影响?一样,不追不问,一切当然。不知道我们的记者,经历了九二一的洗礼,到底长了多少知识?
一片对日本的赞美之声。
我自问并不仇日,也绝不吝于赞美别人真正的长处,只是担心,这样的赞美会不会太廉价?会不会有点不诚实?我们的赞美是否该有点深度?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耳。连最基本的「死亡人数」也不敢质疑,也不解释日本人是否有特殊的习惯,到处充斥着「一窝蜂」的赞美。我真担心,等过不了几天,「真象」在欧美甚或是日本自己的媒体的报导中暴露,今天一片赞美的人,是不是又要改口「痛批」了?除了「乱批」「瞎捧」「胡扯」之外,媒体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平实的报导,提供一些真正营养的东西?
我并不想批评日本,我相信人家的社会一定有人家的一套。我怀疑、批评的是我们的媒体。
马英九前两天终于说了一句对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希望媒体记者也都听到。
从11号大地震发生开始,只要有空我就轮番看台湾的联合、中时,和大陆的新浪、搜狐和新华网(真惭愧!年轻时也在美念过书,最近十几年也在此混生活,可英文看着就是没有中文方便),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结果就如您的分析一样,报道一大堆,真相不知道!
比较两岸报道的素质,不论平面媒体和电视,大陆都优于台湾。我想除了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外,大陆毕竟是一个大国,资源、专家也比较齐全。而台湾则多流于煽情、嘴炮和二手新闻;缺少了精准性和客观性。
东北老家一个堂弟,妈妈是日本人,算是日本二战滞留大陆的日裔,全家移民日本十五、六年了。谈起来,他的感受是:日本人是一个十分奇怪的民族,最大的特征就是冷漠!对外国人冷漠!对本国人冷漠!对自己也冷漠!我想哈日族赞不绝口的所谓守秩序,您所谓的排队几个小时只为了一杯水,一大半来自整个社会的冷漠!不像两岸的中国人,一遇大难,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儒释道精神就自然流露出来了,不待go-vern-ment动员,街坊邻居、同学同事、亲朋好友、老兵、僧尼、的哥们、慈济会、一贯道、、、包括其它城市地区的同胞,莫不奋勇争先,伸出援手。而趁火打劫却未曾闻也!
对于日本,我只看到了秩序和冷漠!而社会和同胞之间的互助互爱就看不到了!两者相较,我还是推崇有中国特色的救难方式!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宁肯看到像512当天下午在成都市万人排队献血的场面,也不想看到在日本东京排队打电话的场面;
我宁肯看到成都市所有出租车集体奔赴都江堰救灾的无序场面,也不愿看到日本地震后有人有序排队打的逃命的场面;
我宁肯看到因前往灾区的志愿者太多而把道路堵塞的无序场面,也不愿看到有序得有些冷清的海啸灾民画面;
我宁肯看到灾区群众抢着为解放军送水送食的混乱场面,也不愿看到日本灾民看到救援队来了后的冷漠有序场面„„
如果说后者说是高素质,那么我宁肯自己素质低一些!
第五篇:公租房信息.doc
重庆市公共租凭房屋
申请条件
凡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工作的本市无住房或家庭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以及职校毕业后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均可以申请公共租凭租房。
提交资料
公租房申请表、本人和共同申请人身份证明(属于主城区的另须提供居住证)、婚姻证明(已婚人员提供)、共同申请人有单位的提供收入证明。同时,按所属人员类别提供下列相关证明。
1、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单位出具的工作收入和住房分配证明,劳动合同或公积金证明或社保证明三者选其一。
2、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现居住所在居委会出具的就业收入证明。
3、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提供营业执照和税收缴纳证明。
4、主城区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证明或原工作单位出具的退休证明、住房分配证明。
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单位出具的工作收入和住房分配证明,住房公积金或找社保证明。
社会保险费包括:重庆范围内缴纳的城镇、城乡养老保险,在主城去缴纳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申请户型:
申请人根据共同申请人数可作如下申请申请人:1人申请单间配套;2人可申请一室一厅;3人(家庭成员只有父女或母子2人的)可申请两室一厅,4人及以上可申请四室一厅。
申请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