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五项具体内容:管理方式、行政效率、部门协调、群众参与、政务公开。这种对政府能力建设的具体部署,是在去年初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和内涵是“三公共一公众”(即发展和提供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信息,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
保障和创造条件)基础上,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作出的重大决策。它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个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十六字方针一道,共同构成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通过推进政府建设来促进社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针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工作报告既提出了“工作指导和部署”,又展示了科教文卫体、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困难群众生活、司法公正、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作出了相应的政策安排;既有将和谐社会与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相提并论的“三个着力”的高度,又有“中央财政安排***亿元资金支持再就业”、“安排**亿元建设资金,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的政策承诺。这是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招”。和谐社会的政策“实招”要取得实效,需要靠政府能力建设的配合。对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意识的灌输,是新一届政府增强政府行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政府职能的全面性,既体现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个政府行政能力薄弱环节的建设,体现在**个字蕴涵的政府管理活动内容的全面性,又体现在政府工作的视线和触角对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全面辐射,尤其是覆盖到社会的边缘角落和边缘人群。
可以说,政府职能的全面性是解决好转型期社会诸种矛盾的行政“推手”。只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才能取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有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现代政府工作新风尚。因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毕竟跳不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伴随着的诸种物质约束,也不能回避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政策“死角”。这些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困难,必须依靠政府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改革归位于“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变革,依靠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靠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还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对公共资源和领导精力的切实投入。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紧要、最具有难度的是在既有经济社会约束条件下,平衡好经济利益。温总理赴上蔡看望艾滋病人,到矿井下与矿工过节日,这些特意到不容易被人关注的社会角落的走访和慰问,体现了服务型政府工作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的“广覆盖”,体现了政府领导精力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投入。虽然,和谐社会的矛盾主要方面仍是立足增量“做大蛋糕”,要在培养新的经济力量的同时,不造成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经济利益落差。但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又不仅仅是平衡和“补齐”的问题,还需要通过体制改革,化解和处理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矛盾,尤其是要解决好改善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问题。这使得政府职能转变又具有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制度平台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集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调整与政府自身建设推动于一身,用政府工作思路转换和财政投入“实招”的配合推动和谐社会这个执政党社会理想的实现,是落实执政党战略任务的重要工作部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车轮的前行,和谐社会的政策作为执政党社会理想的感召力能否保持,执政党能否通过有充分社会弹性的社会政策,在政党先进性与社会变迁之间实现良好互动,执政能力能否在各阶层利益独立化趋势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得到锤炼,执政技术和执政艺术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得到升华,都有赖于政府工作在激发社会活力、共享社会文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实绩。由此而论,与政府财力物力的投入政策变动一道,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角色的归位、政府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政府政风建设又多了一层实现执政党社会理想的崇高意蕴
第二篇:加强统战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统战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协调各阶级、各政党、各阶层、各团体和各族人民代表人士关系的重任,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方面具有独特功能,是党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着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加强;统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协调各阶级、各政党、各阶层、各团体和各族人民代表人士关系的重任,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方面具有独特功能,是党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着应有的贡献。
一、发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是坚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尊重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加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能力的建设。二是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的制度。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人事安排、重要法律法规、重要政策措施等进行充分协商,并形成规范的制度。三是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要创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使党外人士敢讲真话和实话,做诤友和挚友,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民主监督,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四是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靠民主的方法,更要做团结的工作。要大力整合统一战线方方面面的力量,把执政党的力量和参政党的力量团结起来,把汉族群众的力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信教群众的力量和不信教群众的力量团结起来,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力量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力量团结起来,把内地广大人民的力量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力量团结起来,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都团结和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五是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代
1表大会、人民政协、人民团体中的作用,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领导职务,并使他们真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是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切实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真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二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导非公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思路,探索更加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自觉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企业凝聚力的感召力。三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引导。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安排,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与进步,踊跃投身到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就业再就业和光彩事业中去,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回馈人民,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的共同富裕尽一份责任。
三、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支持
统一战线是智囊团、人才库,具有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汇聚着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管理人才以及各界各行业的“名流”、“能人”,要围绕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库”和“智囊团”的作用,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围绕当前的经济决策、建设项目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谋长远之道,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发挥人才作用。要重视和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通过深入细致地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凝聚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争做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
表彰,发挥他们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吸引他们回国创业;要广泛联系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积极开展各种招商引资、招贤引智、项目推介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为改革发展减少阻力、增强助力、形成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各方面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四、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社会功能,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环境
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夯实各方面群众最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一环。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统战工作要继续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讲求实效、协调利益,分类指导、教育引导的原则,进一步密切与党外人士的联系,充分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要做好各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积极做好所联系群众的工作,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增进了解、凝聚人心的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排忧解难的工作,为改革和发展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
五、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服务能力
首先,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把统一战线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在统战系统的全面贯彻执行,确保统战部门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全面履行职能。
其次,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各级党委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统战干部的培养、教育、交流和使用力度,不断优化统战干部队伍结构。统战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统一战线作为;要创新机制、重在建设,体现统一战线活力;要以人为本、提升素质,体现统一战线形象。努力把统战部建设成为“团结之家、民主之家、建言之家、温暖之家”。统战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干部。
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是党中央的殷切期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战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服务大局上突出特色,在理论政策上创新发展,在工作实践上取得成效,不断推进统战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作者简介:常秀红
工作单位:中共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委党校 邮编:272100 联系电话:***
第三篇:以“八荣八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演讲稿-八荣八耻演讲稿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特征。
它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心愿。
一个现代社会在总体上是开放和宽容的,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在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道路上,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公民理应恪守的底线和准则。它的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根本上看,“八荣八耻”既是凝聚人心干事创业的坚强纽带,也是我们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不难想见,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而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更无法实现和谐。“八荣八耻”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了鲜明的善恶界限,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它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做一个心地清净、品行端正的人。让扎根内心的崇高道德约束外在的行动,共同把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向世人展示出我们中国人的良好精神面貌!
第四篇:以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技术变革是推动政府治理创新的深刻动因。数字政府以信息技术为引领升级治理工具、革新治理模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较传统政府治理模式,数字政府具有更高效的系统回应能力、更精细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更强大的自我监督能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渐进的原则,以系统性、协同性、标准性为重点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以基础研发和技术创新为关键,不断夯实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探索研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这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变化是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变量。技术更迭重塑社会结构,为政府治理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趁其利而避其弊,可借科技之力推动政府治理结构、流程和方式的变革。治理能力现代化呼唤治理工具与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建设数字政府,可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走出技术创新和政府治理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一 技术进步推动政府治理创新
当下,数字政府建设已成为各国政府竞争的新焦点,未来智慧政务已是大势所趋,建设数字政府渐成潮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智能化促进现代化,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走出政府传统治理手段“失灵”的困局,破解治理赤字,夯实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
(一)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的进步史。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换言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于 1988 年曾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历史证明,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新的飞跃,使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上升到新的层次。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金属时代,再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技术更迭的周期在不断缩小,技术对人类社会改造和渗透的深度、广度也在不断加深并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信息技术带来了一场势不可挡的深刻社会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表现为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等方面。近10 年来,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为特征的第三代信息技术架构蓬勃发展。得益于无线通信网络技术,4G 上网、微信社交、电子货币支付等新兴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存储芯片技术的不断升级,使现代计算机不仅可以“算得快”,更可以“算得多”,这为深度挖掘大数据提供了条件,互联网金融、舆情与情报分析、智能辅助医疗等各行业都将由此受益。信息技术的发展引燃了社会巨变的“引信”。信息交换和信息传播正在快速取代传统物品交换和资本流动而成为新的社会驱动力量。
(二)技术进步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技术变革是推动政府治理创新的深刻动因。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从烽火传信到电报电话,再到光纤传输,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深刻改变社会的同时,也促使政府不断应对新挑战,拥抱新技术。改善治理效率、重塑治理模式、破解治理难题是各国不懈追求的目标。
当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政府治理困境重重。政府自身、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都存在不少问题,行政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等领域痼疾沉疴依旧。从政府治理来看,成熟于工业社会时代的科层制官僚体制,在当代日益显示出其不适应性。以变应变,在体制创新的同时融合新技术,才能丰富治理手段,积极应对挑战。在传统政府工具“失灵”之际,技术的革新为政府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利器。在新加坡,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预测交通流速和流量方面有高达 85%的准确率,能通过引导和干预显著提升高峰时段的车辆通行效率。社会的飞速变革伴随的是公众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对服务品质的日臻“苛求”,而其背后反映的是老百姓对政府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势之下,政府不仅要审时度势,更要藏器于身、依势而动,唯此,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在技术不断得以升级的今天,“智慧化”已逐渐成为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依托信息科技打造“数字政府”已是大势所趋。数字政府的治理优势为破解当下治理困境提供了新的方案。
二 数字政府的治理优势
从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及合作治理,西方行政变革既有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强调,也有对效率、民主的追求,既有对官僚科层体制本身的反思,也有对公众诉求表达的考量,归根到底都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关注。提升
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不在于强调政府在治理过程中运用了多少新技术,采用了多少新方法,植入了多少新理念,而在于这些创新在何种程度上改善了治理效能。数字政府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强化政府信息感知、收集、分析与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地提升政府履职能力。
(一)数字政府具有更高效的系统回应能力
2019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强调,完成组织重构、实现机构职能调整,只是解决了“面”上的问题,真正要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新技术的融入是催化机构层级、部门间“化学反应”的触酶,通过准确的部门职能界定、高效的信息沟通与精细的环节对接,“无缝隙”政府内部将形成高效的机构与部门矩阵联动效应。其一,在结构形式上,数字政府上下联通,通过标准化管理,可打破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不标准、不规范的碎片化弊端;其二,在信息交互上,数字政府可打通不同层级、部门间的数据“蜂窝煤”现象,实现数据共享,形成统一高效、物理集中、互联互通的政务数据共享机制,使信息处理更加便捷,跨部门行政更加协同;其三,在政策制定上,数字政府以智慧决策为核心,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准确,更具前瞻性。政府决策一旦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会越来越量化、可预测化、灵敏化,能够快速响应公众诉求。与传统模式相比,智慧决策模式与过程越来越趋向民主化、自主化、智能化、透明化与精化的趋势。
(二)数字政府具有更精细的社会治理能力
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社会治理,实现精细化智慧治理,政府在民生、政务等领域将更加有为。其一,通过安全、交通、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技术嵌入,依托数据的海量收集和强大的云计算、智能处理与分析能力,政府资源整合与动员、调配能力将大幅提升,公众获取信息、享受服务的体验将更为美好;其二,依托智慧政务,政府职能转变更为彻底,通过办事指南标准化、审批流程标准化、业务手册标准化等流程再造,企业办事更加高效快捷;其三,依托智能舆情监控,政府在社会舆情信息方面的获取途径更为多元,对舆情态势的把握和社会风险的预测更为精准,在应对策略和防控措施的制定上更具针对性,在识别风险、疏导情绪、防止形势升级失控、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政府行动将更为从容;其四,依托智能监管,政府在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能力将更为精准。包括国家安全、消除贫困、发展可持续农业、健康服务、能源、交通、就业、工业可持续化、气候、海洋环境、生态系统修复等各个领域,数字政府在服务民生方面将更有温度,在破解复杂治理难题方面更有力度,在应对严峻风险挑战方面更有韧度。
(三)数字政府具有更强大的自我监督能力
数字政府建设有助于全面从严治党,权力不仅被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也处在技术编织的密网中,进而,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警钟长鸣,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无处遁形。其一,海量的数据存储犹如一个巨大的“信息蓄水池”,对大数据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可以让一个人的活动记录有迹可循,权利寻租和贪腐无处藏身;其二,对公众而言,网民可以借助互联网随时举报违法乱纪行为,民众通过官方的网络渠道所进行的反腐政治参与助推了反腐的深入推进[4];其三,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对网站、论坛、微信、微博等发布的涉腐、违法违纪舆情实时监控,发现问题线索,可以在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取证工作。
三 数字政府建设的着力点
数字政府建设,我们既要借鉴成熟的国内外经验,又要坚持立足国情、实情,走自己的道路,建设能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越性的数字政府架构,将信息通信技术嵌入社会各个角落,推进信息技术和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一)坚持数字政府建设基本原则是基础
其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数字政府建设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建设的方方面面,以党的领导为统领,推进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一要从政治高度认识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性,提升思想认识水平,组织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数字政府建设;二要把中央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精神转化为各地落实决策部署的动力,不折不扣地把党的意志贯穿到数字政府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
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的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数字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要关注民生,以数字政府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推进大数据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在数字教育、数字养老、数字健康、数字交通、数字社保方面有所作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程度;二要解决民忧,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数字政府建设与“放管服”改
革结合起来,着力破解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顽瘴痼疾。
其三,鼓励创新,循序渐进。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方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本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地方政府要增强“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敢于突破,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与政府治理的深度融合,强化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让类似北京“一网通查”、上海“一网通办”、浙江“上链盖戳”、广东“粤省事”等先进的举措遍地开花,通过“掌上办”“指尖办”方便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让政府服务更加有温度、暖人心。
(二)完善数字政府体制机制建设是重点
其一,注重系统性,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数字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全局的视角对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以整体的视角统筹考虑各领域、各层级、各部门的需求,并依此确定行动目标,拟定计划和建设路径,分步骤、分层次解决问题,提高建设效率,降低风险和成本。要全面审
视要素、结构、流程,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衔接、前后有序、统分结合的系统集成改革格局。要综合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进数据化、智慧化建设,为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治理、高效服务提供系统化支撑。
其二,注重协同性,推动建立数字政府建设多元合作机制。数字政府建设要强化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间的相互合作,力避分散化、碎片化,坚持目标导向,引入市场力量。一是建设无缝隙协同政府,完善政府部门间协同合作机制。要强化统一目标指引下的统筹协调,坚持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提升政府内部层级、部门间数据共享程度。围绕政务数据,要建立共享清单制度,明确负面清单,强化数据使用规范化程度;二是强化共建共治共享,创新政府与社会合作建设机制。引入政府购买服务、PPP 等政社合作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发挥各自优势,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力度。引入“外脑”,成立地方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咨询机构,组织数据技术专家、传感技术专家、人工智能专家和信息技术企业人士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工程,发挥其在设计、论证、监督、评估、纠偏、矫正等作用,强化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智力支持。
其三,注重标准性,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标准化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管理、技术应用和安全管理等标准的研制,保障数字政府建设的规范性。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行政系统层级与部门间多层纵向贯通、多面横向联通。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实现数据无障碍对接与流通。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实现办事公众接受服务无差别化。推进技术应用标准化,实现业务模块、部门系统间的兼容。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健全数字政府建设安全管理制度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完善数字资源收集、处理、传输、使用等监管机制。
(三)推进基础研发与技术创新是关键
其一,要加强传感器技术与政务人工智能开发研究。传感技术是万物互联的“眼耳鼻舌”,承担着感知并获取自然环境中一切信息数据的功能。从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来看,传感技术是短板。人工智能是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其提供服务的定制性、精确性、高效性、正当性、稳定性方面,都是人力难以企及的。政务人工智能的应用,本身就是打破科层制的扁平化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摩擦点。同时,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做到 24 小时不间断对企业进行监管。以技术为主要驱动力将助力简政放权等改革顺利向纵深推进。加强研发政务人工智能,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另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二,要着力推进 G2G、G2C、G2B、G2E 等多点连接功能的实现智慧化、精益化是未来政府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全方位推进数字政务,形成政府之间(G2G)、政府和民众之间(G2C)、政府和企业之间(G2B)、政府和内部人员之间(G2E)有效的行政管理运行体系,对外提高服务水平,对内提高效率效能。打通政府行政系统上下层级间、内外社会主体间、前后左右部门间互动网络,打破权力异化产生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在政府行政架构上,形成顶层决策精干化、中层业务受理智能化、基层服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层级对接精准化的“无缝隙”高效政府。
变化的社会,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依托数字政府,政府治理将在更高层面实现治理主体更加协同、治理分工更加合理、治理过程更加透明、治理产出更加高效、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更加现代化的目标。
第五篇: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全局,审视度势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加快角色转变和管理创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专项公共服务型政府。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从现实的情况看,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治理,但关键在于实现政府专行。这是因为,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说到底与政府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与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密不可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主要功能在于能有效地配置各类社会资源。市场注重的是效率,但解决不了公平问题。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则正好是要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应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环境的监管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公共政策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政府只有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从具体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活动中抽身出来,才可以真正回归到政府作为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色上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因此,政府改革已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我国社会发展中之所以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的滞后。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由于政府的职能转换和角色转变不到位或严重缺位,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改革不到位,尤其是政府改革滞后是造成和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全体任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就,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