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射科安全防范及减免措施
放射科安全医疗预案和防范措施
为了加强对放射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争议,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放射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识放射科工作特点
1、放射科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
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
2、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
3、各类造影、增强所使用的碘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4、尽管各类介入诊疗技术创伤小,也都难以避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5、不少放射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
解。
6、放射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
引起对放射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
二、放射科常见的医疗事故争议
1、各个窗口的服务态度。
2、各类检查的误漏诊。
3、未能按限时要求检查或出报告。
4、同一病人前后报告不一致。
5、碘过敏反应。
6、介入诊疗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如:肠穿孔、异位栓塞、栓塞综合征等。
三、放射科医疗事故争议的防范措施
1、科主任以身作则,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严格履行职责,遵守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及时组织会诊。
2、各专业组长做好本组内各方面的工作,对本组下级医师做好指导工作,遇到疑难
病人及时提请全科讨论。
3、坚持每日早会后。
4、严格技术操作常规,牢固树立无菌消毒观念,熟练无菌技术,经常监督、检查,做到一丝不苟。
5、密切科室间的协作关系,放射科业务涉及全院各临床科室,及时与临床科室做好
沟通工作,及时得到我科的一些缺陷,同时积极予以处理。
6、各类介入月新日异,要及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对各类可能出现的不良反
良做好防范措施。
7、加强放射科教学、科研工作,对低年资医生加强临床指导。
8、对放射科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经常性的检
查督导,随时发现医疗缺陷和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四、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应依照下列程序处理
1、立即向班组长和科主任汇报,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a 保管好原始申请单、报告、各类检查和影像资料。
b 保存各类介入治疗的相关谈话记录、操作记录。
c 保存从病人取得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d 尸体移送太平间备验。
2、立即口头向医患关系办公室(质控部)汇报,并组织科内讨论,48小时内上交
书面材料,内容包括:
a 病员发病情况、检查、诊断、治疗经过。
b 疾病检查和诊断依据,有无技术差错、误诊、漏诊、延误检查和诊断,诊疗过
程中有无缺陷。
c 手术适应症、手术经过、手术方法,有无手术操作失误。
d 病情变化后的抢救是否积极、是否请示上级医生,上级医生有无提出意见或表
示态度,下级医生是否正确执行上级医生意见。
e 科室对此事件的初步结论和处理意见。
放射工作中诊疗事故减免措施
随着放射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的规模越来越大,2002年国家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放射科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已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每一名放射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一名放射科医师,防范医疗差错和事故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首先,科室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常规。科室的规章制度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行政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后勤支持制度等。具体而言,行政管理制度又包括考勤制度、科会制度、休假制度、科室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科室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对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也起了制约作用。
1.考勤制度: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各自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凡需短时离开者,院内留行踪,院外必须向当班的组长或技士长请假并征得同意后方能离开,保证患者能随时找到相应的医师。放射科作为临床科室的“眼睛”,担负着大量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工作。按规定,为了对急诊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影像诊断,放射科急诊报告必须在30min内完成。放射科急诊值班人员如果延误患者的检查时间,不仅导致患者治疗上的延误,还会引起医患纠纷。所以规定参加急诊值班的医务人员必须24 h不离岗位。为了减少误诊、漏诊,使急诊疑难病例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科室最好建立健全各种应急制度与方案等,以防万一;特别是遇到突发重大事件,科室还有后备应急支援梯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及时处理急诊患者。
2.科务会议制度:规定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参加定期举行的科务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心得体会,从而有效地规范科室内全体成员的医疗行为。
3.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包括二级阅片制度,所有诊断报告应经有影像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审核之后方能发出,作为保证报告准确性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科室的咨询制度,确保每天在第一线有足够的咨询力量,及时解决各种疑难的诊断问题。急诊是漏、误诊事件的高发区,为减少急诊漏、误诊事件,急诊读片报告制度规定,急诊摄片应先由1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读片,审核诊断报告,及时发现急诊的漏、误诊事件,在第一时刻发出急诊遗漏的诊断更正报告,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
4.辐射防护制度:是放射科的规章制度之一,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如做检查时,照射野应尽可能地缩小在检查范围。不受检部位(尤其是敏感器官)用防护衣掩盖,尽可能减少曝光量,使患者照射剂量减到最低程度。患者家属不得进人机房,遇到特殊情况,如患者需要扶持等,进人机房的家属也必须做好防护措施。这些制度既保护了患者,也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影像检查应严格遵守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早孕患者应尽量避免X线照射;需使用含碘对比剂的患者,在造影前须了解其有无对比剂过敏或尿毒症等,并行采取必要的过敏防范措施。医院需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患者检查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行食道、胃肠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前也必须了解有关禁忌证,如胃肠道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需注射山蓑若碱(654-2)的低张造影患者,必须排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很多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低级错误引起的,如摄片搞错部位、左右方向颠倒,搞错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等。然而,常规中规定摄片前必须仔细核
对患者姓名、年龄和摄片部位等;报告中首先要求患者姓名、性别和年龄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操作常规、按工作流程进行,这些差错都是可以避免的。放射科医师每天要处理上百份诊断报告,写错1、2个名字或性别似乎不可避免、情有可原,但是对患者来讲,这份报告是其唯一的检查结果,如果一份报告上连名字、性别或年龄都不正确,患者很可能对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产生疑问,常常不能原谅这些低级错误。事实和经验证明,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来约束和规范医疗行为,才能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
放射诊断中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体现在检查、诊断和随访等各个环节中。首先,在检查时要做好与临床的沟通。放射科是按照申请单完成各种检查的,而申请单来自于临床各科各种年资的医师。如何正确领会临床医师的医嘱,做好准确的检查,帮助临床医师达到诊断的目的,对放射科来说至关重要,也是避免纠纷和差错的途径。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结果的正确性也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影像诊断的正确性离不开临床病史的提供。所以放射科医师要提高诊断水平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放射科医师不是算命先生,没有完善的病史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有时1个特殊病史的提供立刻使我们茅塞顿开,明确诊断。放射科医师要学会询问病史,学会与临床医师沟通,才能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诊断结果中该明确的要明确,不能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临床参考。要提醒临床医师影像随访的重要性,很多疾病随着病程的变化其影像表现也在不断变化。比如有些骨折在初期X线片上不一定能发现明确的骨折线,但2周后X线摄片即能明确诊断。所以骨科医师必须结合临床体征给出正确的医嘱,告知患者随诊,这样就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又比如超急性脑梗死在CT甚至MRI平扫上完全可以是阴性表现,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申请特殊的检查方法或及时随访,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避免医疗事故。
综上所述,放射科做好与临床的沟通,不仅放射科医师要增长临床知识,提高诊断水平,临床医师也要提高业务能力,重视影像诊断报告。只有两者沟通好才能使影像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线索,避免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检查,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分析常见的引起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原因,我们发现不外乎以下几点:①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②与临床沟通不够;③诊断水平有限:这不仅包括放射科的影像诊断水平,也包括临床的诊断水平,临床医师既不能过分依赖影像诊断报告,也不能不重视或忽视影像诊断报告,只有两者的诊断水平都提高了,医疗差错和事故才会真正减少乃至杜绝。
第二篇:放射科安全医疗措施
放射科安全医疗措施
诊断方面:
1.务求准确,及时对各项X检查作出诊断。
2.各种特殊性检查,要求有诊断医师参加,以保证质量。
3.对不符合拍片,严格把关不符合诊断要求不出报告。
4.对急诊病人及时作出书面或口头报告,有困难时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探讨作出诊断。
技术方面:
1.坚持岗位责任制,不得擅离职守。
2.做到随时为病人服务的准备,不得借故推诿病人。
3.提高摄片质量,定期维护机器。
4.对不合格拍片,在诊断医生或临床医生提出要求时,应及时给予重摄。
5.对危重病人要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在临床医生在场情况下搬动病人和进行有关检查。
6.配备一定数量抢救药品及抢救器具,如氧气、吸引器等。如发生危险情况,及时通知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
7.拍片时应查对病区床号,性别,年龄,拍片部位等。
设备方面:
1.设备维修人员应坚持岗位责任制,要求随叫随到,保证本科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
2.机器发生故障,要求及时排除,以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一旦无法短时间内修复使用,则做好应急措施。
3.做好设备的维修记录和设备零件的保管工作。
4.严格X光机房的管理,定期设备维护保养,严禁设备带故障继续运行操作。
5.建立差错,事故等级制度,发生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汇报,讨论,并认真采取防范措施。
6.由于现有设备较为落后,如影响到诊断应告知患者,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第三篇:放射科安全防护措施
放射科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充分利用 X 线诊断技术防病治病的同时,尽可能降低 X 线 工作者和受检查的受照剂量,把 X 线检查可能带来的潜在性危害降 至最低限度,而制定本措施。
一、对已从事和准备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格检查,并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法规教育,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
二、严格掌握 X 线检查适应症,对 X 线检查应当贯彻正当化与 最优化的原则。
三、工作时应在屏蔽室内操作和观察病人,采用间断曝光,尽量 缩短曝光时间,缩小照射野,优选投照条件,不出或少出废片,以便 面重复照射。
四、X 线机工作时,除受检者外,其他人员不得在机房内停留,对必须的陪护人员或工作人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并尽可能远离球 管或病人,同时尽量缩短照射时间。
五、对患者非投照部位或射线敏感部位应用铅橡皮遮盖。
六、在无防护设施的手术室和病房,使用移动式 X 光机时,操 作者除穿戴个人防护衣具外,曝光时应距球管 2 米以上,无关人员应 到室外。
七、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建立个人剂量档案,了解并严格掌握 受照剂量,定期到有关部门进行放射人员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八、合理安排放射人员保健、休假或疗养。
九、使用合格 X 线设备和防护用品,定期由相关部门监测
第四篇:安全防范预案措施
十一病室护理安全防范预案和处理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到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预案及措施:
1、制订一套具有现实性、可行性、可评价的,防患未然的护理风险防范预案。
2、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防范小组。组长:何运涛组员:文琼香 段丽芳 唐雍 和燕燕 朱娟娟 荆晓熠 熊思娟 王华 罗灵 唐飞妮
3、对工作中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每月做隐患分析,然后用文字的形式比较详细地进行表达说明,并落实执行情况,然后上报护理部。
4、制订护理工作考核细则,量化标准及奖罚制度并层层签定责任状
5、组织科内人员参加院内每年定期举行的护理安全教育培训、护理安全知识竞赛和护理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做到周有讲评日,月有分析会,年有专题会的安全教育管理。
6、护士长釆取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和平时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及护理工作。
7、麻醉药品锁上加锁,专人保管,使用后保留安瓿备查及取药。毒、麻、限制、贵重药品专柜放置,落锁。
8、青霉素,氯化钾分柜放置,需做皮试的药物使用前先询问在无过
第五篇:校园安全防范改进措施
校园安全防范改进措施
针对本校外学生与本校内学生上学时一同进校园现象、走读生放学不回家现象、走读生混在住宿生中进餐厅捣乱、晚自习时间家长来校看学生接学生较多及舍间晚间开窗学生未经允许离舍等情况,提出以下安全警卫工作问题及解决建议:
1、家长进校园的安全警卫问题
实行家长持本人身份证,签字登记后方可入校园(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进校园原因、进校园时间、离校园时间)。(班主任将此项制度利用校信通告知家长)
2、学生上学时间的安全警卫问题
门卫在学生入校高峰期站在校门口迎接,以红领巾来辨认是不是本校学生,不佩戴红领巾的核实后方可进校园。
3、学生离校园时的安全警卫问题
值周教师按班清点人数,哪个班级人数准哪个班级可以学生离校,人数不对立即与班主任联系。
4、学生就餐时的安全警卫问题
首先教育学生,发现不是住宿生混在吃饭队伍里,及时向维持就餐秩序教师报告。维持就餐秩序教师也要清点入餐厅学生人数,同时要观察是否戴红领巾,以红领巾辨别是不是本校学生。
5、舍间安全警卫问题
舍间值班教师在学生入舍后至学生未完全入眠期间要加强巡视,学生全部入眠后可以适当延长巡视间隔。
班主任要将班级学生人数变化情况在每天早晨晨读之前报告给值周教师,有请假的、销假的及时与值周教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