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改革开放后韶关的变化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05:1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 改革开放后韶关的变化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后韶关的变化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 改革开放后韶关的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 改革开放后韶关的变化调查报告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路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虽然1978年改革开放,我无法像父辈们所经历过的日子,却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所在的家乡韶关在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后也焕发出生机。韶关,我美丽的家乡,地处粤北,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重要。韶关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广东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岭南有名重镇,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市、南雄市两个县级市。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人口279.14万。

也许在大城市的眼里,韶关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边陲小城,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有小城市的静谧。随着改革开放的微风吹过,韶关也睁开它那紧闭的眼睛,搭上改革开放的列车。改革开放后韶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文化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让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改变以及教育。在我的记忆中以及父辈们的闲谈中我知道,三十年前,我的家乡红城人民还穿着颜色单调布料粗糙的衣服,人们还吃着不可选择的供应粮,可如今全变了。以前坑洼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辆辆“奔驰”“本田”替代了那些破旧的自行车,吸尘器吸走了扫帚,绿色食品割舍了人们对大鱼大肉的眷恋,时代在进步,我的家乡也在进步。那当初狭窄的街道如今已改建成宽阔繁华的步行街。逛街逛累了,街中心还有长长的休闲椅让我们歇歇脚;以往过年过节时才能见到的热闹景象,现在已不稀奇了。大街上、农贸市场、超市里,到处都是购物、玩耍的人,好像每天都是过节一样!

听父辈们常常说起他们那时读书时的艰难,大家都想读书可是却没有那个条件,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都种满了花草树木,孩子们也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再有寒冷之忧。父辈们说的我没有经历过,不过改革开放后的校园变化我就深有体会了。我们该庆幸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后,如此优越的条件下,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这只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部分成果,但我们也不能停滞不前。我们不能只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应该继续向前看,借着改革开放的动力,不断地开拓进取,好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社会的明天更美好。

调查时间:4月29日

地点:韶关(乐昌)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韶关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韶关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趋向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实现29年高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79—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3%高出6.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排位从1978年的第10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4位。同期,韶关经济也实现了年均增长9.4%,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从29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与韶关经济发展轨迹看(见后附统计图),韶关经济呈现出较为明显阶段性。

一、改革开放之后的前十年(1979—1988年):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韶关开始改革开放,在农村实施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进行了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显著提高,这一时期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

二、治理整顿三年(1989—1991年):经济增长明显回落

为了抑制1988年出现的投资、消费需求过旺以及物价大幅上涨(1988年比1987年市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2.2%),1988年底起国家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对经济实行治理整顿,控制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增长,韶关经济出现硬着落。这一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回落到4.9%(其中1989年只有0.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6.3%、建筑业年均下降1.6%、第三产业年均增长5%,投资年均实际增长1.6%、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实际下降2.9%。投资率19.9%,比1979—1988年回落5.4个百分点。

三、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谈话后两年(1992—1993年):经济出现高涨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针对治理整顿使经济发展趋向缓慢,提出衡量姓资还是姓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要求经济发展要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结束了治理整顿期,韶关与全国一样掀起了经济发展高潮。1992年经济增长10.6%,1993年增长14%,创改革开放以来年经济增长率新高。两年平均经济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4.1%(工业增长13.4%、建筑业增长16%)、第三产业增长14.9%。两年累计投资率26.1%,比治理整顿时期高出6.2个百分点。

四、实行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时期(1994—1998年):经济增长缓慢

国家为治理和防止经济发展过热,抑制物价上涨,实行了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市场需求疲软,投资类产品价格明显下跌(1998年比1995年,冶金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1.5%、机械产品出厂价格下降3.3%、化工产品出厂价格下降8.3%),国有企业亏损严重。这一时期,以投资类产品为主和国有企业占主体的韶关工业,发展面临困境,1998年国有工业实现利税7.53亿元,比1993年减少43%,5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5.7%。这一时期,韶关在公路、农房改造等投资拉动下,累计完成投资221亿元,投资率达31.3%,高于改革开放后的前三个时期。

五、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时期(1999—2005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缓慢,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增加国债投资项目,降低存贷款利率,扩大消费贷款,提高出口兑税率,鼓励出口,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实行种粮直补,在广东还实行减免农村义务教育书杂费,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克服非典的影响,韶关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2005年比1998年经济年均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3.6%、第二产业13.5%(其中工业14.9%)、第三产业11.9%,7年间生产总值分别上200亿、300亿台阶,人均生产总值上万元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86亿元,投资率上升到40%。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0%、出口年均增长2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4%、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年均增长15.3%、韶关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1%。

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两年(2006—2007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的前两年,韶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山水名城、和谐韶关”的目标,积极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克服了超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和关闭煤炭开采业等不利因素(估算影响2006—2007年GDP年均增长率低1.2个百分点,2007年GDP少15亿元),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6和2007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14.7%、14.9%,连续两年创改革开放以来年经济增长率新高,连续两年超过广东省经济增长率,两年经济平均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当年价格计增长9.9%,农业明显增效)、第二产业增长19.3%(其中工业增长20%)、第三产业增长14.1%,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最快的发展态势。

两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7亿元,投资率上升到44.6%,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7.8%、出口年均增长24.7%,三驾马车强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8%、年均增收5.1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收额的5倍),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2.5%、年均增加2417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收额的3.1倍),韶关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4%、年均增收1319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收额的2.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3%、年均增收284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收入额的2倍),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扩大,可以说2006—2007年是韶关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多的一年。

改革开放前,韶关是华南的新兴重工业基地,经济在广东具有较大的影响力。1978年,韶关人均GDP 410元,高于同期全国的381元、广东的370元,经济总量在广东居第五位。改革开放后,由于区位优势的弱化,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强和步伐偏慢等原因,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滞后广东,也稍慢于全国。1979—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率,广东13.8%、全国9.8%、韶关只有9.4%。2007年,韶关经济总量退居15位,人均GDP只有16049元,仅为广东33151元的48.4%、全国18934元的84.8%。差距的出现主要在哪一阶段?

从改革开放29年经济走势对比分析看,韶关经济发展水平要在4至5年内超越全国,在2020年跟上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建是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和加快改革开放的速度,顺应和采取反周期对策,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入,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加快工业化进程。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 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行:过去,从村里到城镇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2个多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路况不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镇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抵挡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 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在城市里是无法做到的。

行:过去,从村里到城镇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2个多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路况不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镇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抵挡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

第五篇:改革开放变化

改革开放 30 年家乡的变迁调研 【摘要】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抓住时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后,中

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领域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伟

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

历史性的变化。尤其是农村,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趋于多样化。而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因此了解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农村;现代化 【正文】 20 世纪 70 年代末,当时的新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深火热的时期。国 内: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整个政

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国民经济到

了崩溃的边缘。国际:全球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

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

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

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

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率领人民踏上了新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 征程。1978 年 12 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正式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我

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始。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迁的调查,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

改革开放对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巨大影响。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显著性变化

(一)、衣:从粗布装到时尚服装

从我父母老一辈人的叙述当中了解到,当时家乡人穿的都是自己做的粗布 3 衣服。从新到旧,这个穿过那个接着穿,穿到破了也舍不得扔掉,补补接着穿。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了,家乡的百姓在穿

着上与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不是时尚款式服装不穿,不是牌子服装不穿。

以前是出门没有衣服穿,现在是出门不知道穿哪套好。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样式不断更新。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成为了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的方式。

(二)、食:从吃饱到吃好

父辈们谈起三十年来在吃的变化上,大都感慨万分。过去一大家子人,吃 的最多的就是大锅煮的红薯和菜坛腌的腊菜,甚至连吃一顿白面做的饭都是很

奢侈的事情。那时过年是大家最向往的,因为过年能吃上一顿比平常好一点的

饭。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飞速发展。现在好了,平常就能吃上白面膜,大家想

吃啥吃啥,大鱼大肉早已是平常菜,甚至都嫌油腻了。吃饭不仅讲究个色,香,味俱全,还要营养均衡,合理膳食。

(三)、住:从黄泥茅草房到二层楼房

听老人们说,三十年前,村里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清一色的土坯房,茅草 的房顶,泥砖的墙。我爷爷奶奶住的泥巴房现在还在我们那个庄伫立着,现在

厨屋的墙已经倒了,堂屋的房顶也有个大洞。曾经,父亲叔叔他们就是在那里 长大的。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住房条件是越来越好,家里 的人们要么自己家盖上了楼房,要么到镇上买了房。前两年,爸爸也在镇上买

了一套两层的楼房。从整体来看,农村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钢筋混凝土 的房子,土房时代结束了。

(四)、行(1)、从土路到村村通

以前的农村,所谓的路都是被人们踩出来的,没长草的泥巴路,一到下雨

出个门,回来满腿拐的都是泥巴,即使是晴天,也弄得一身灰,一拍一冒烟。

现在呢,村村通政策的实施,庄里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出行变得越来越快 捷,上哪都方便。家乡农民终于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 时代。(2)、从步行到开车 4 据我的父亲回忆说,以前出门上哪办个事,都是靠两条腿走路,家里缺啥

少啥,基本上都是拉着板车步行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买,来回就得大半天。

母亲说那时候她和父亲结婚的时候,最想要的就是缝纫机和自行车。现在人们

出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电瓶车,有人骑摩托车,也有一部分人已经拥有了 自己的私家轿车。

家乡人民的衣食住行,也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最 能体现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三十年来,家乡人民的物质条件上不仅发生

了很大变化,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改变也不容忽视。

二、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一)、对子女教育从轻视到重视

家乡像父母年纪那么大的人有很多都不识字,很多家庭的孩子仅限于念几

天书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就行。家长观念上也认为念书没有用,不如

回家帮家里干点活。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实

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家乡人民对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读

书没用,都非常重视教育,积极支持子女上学念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他们 的知识水平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是关于农村人们受教育程度的调查结果: 受教育程度 5% 35% 48% 8% 4% 0% 10% 20% 30% 40% 50% 60%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其他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受教育程度变化较大并能够

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占 8% ;受教育程度有所变化的家庭占 48% ;义务教育能够 完成的家庭仅占 3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

一切归功于党的惠农政策,归功于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后,义务教育基本普 5 及,并且有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 利的。

(二)、休闲方式从没有到多样化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三 十年前百姓的业余生活很单调,买个小电视机都是一种奢侈品,家境最好的率 先买了台 14 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引得全庄百姓都来看。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来,电视机已从少数家庭的奢侈品逐渐变为所有家庭的日常家用电器。即使是互联

网,最初作为高科技的象征,也一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下面是关于农民休闲方式的统计结果: 休闲方式 14% 37% 7% 25% 1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逛街 看电视 KTV 上网 旅游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农民休闲方式的结构呈多样化发展。其中,上 网、旅游、逛街、KTV 等活动以新型姿态快速发展,比例持续上升,看电视仍然 是人们闲暇时的主要消遣活动。该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农民有更多可供支配的资金从事更加丰富的休闲活动。除

此之外,消费品种的多样化、交通便捷以及与外界联系的加强都导致了此类现 象的出现。

综上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

观,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都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30 年来,我国经济持

续快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

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30 多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6 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他说: “世界上对

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

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说法比较有眼光。” [1] 改革开

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

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

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应客观分析、沉着应对,认清方向、坚定

信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是

可以在前进中解决的,也只有在前进中才能解决。这次调研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家乡人的淳朴和勤劳。在家乡人亲切的

言辞中,了解到了家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变化的巨大。家乡的变化,让我明

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家乡的今天。家乡的进步和祖国的腾飞来之不易。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富足美好。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C].人民出版社,1993,(134)

下载关于 改革开放后韶关的变化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 改革开放后韶关的变化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韶关水污染调查报告

    韶关市三江水污染调查报告 2010年7月本人在韶关市调查韶关市区北江、浈江、武江水质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韶关市区三江的污染情况,协助有关部门治理三江 调查时间:2010年7月 调查......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管理C082班杨思睿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 2008年,我......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经济巨变社会调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地位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地位变化调查报告高一(13)班 王天肖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的变化世人瞩目,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

    改革开放以来身边变化的调查报告[最终定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身边变化的调查报告 学 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班 级化工研17 姓 名 刘雪飞 学 号 1043117159 2017年11月27日......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暖通1002张文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 2012年,我们......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暖通1002 张文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 2012年......

    关于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合集]

    关于家乡改革开放的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旅管系1002班10411520 侯婉303宿舍 一,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无论是在物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