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黔东南州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黔东南州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黄平县谷陇镇平马小学龙志成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在专家和数学教师们的认真讲授下,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8月3日至2013年8月9日在黔东南州广播电视大学第三期培训,从中学得了很多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还学得了许多教学工作中未掌握的新知识。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教师心理素质”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对教师角色的认同,要勤于工作,热爱教师教学工作的思想。
杨老师的“小学数学课标解读与研讨”的讲座后,我明确了渗透数学思想的语言设计,必须要有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与反思,如何得当的使用教材等。
周老师的“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反思教学中的“得”也可以反思教学中的“失”,还可以教学中的灵感等。实际上教师的成长公式 = 经验 + 反思。
郑老师的“例谈小学数学疑难问题教学”,让我懂得了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素材。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
梁老师的“教师职业道德及礼仪”,让我知道了怎样做学生心中最喜爱的老师形象: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里的每一个;有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对
每个人的关注;灵活性;宽容;有方法。
同时知道一个人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
总之,听了老师及专家们的讲座,我要把学得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以后还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把教育教学工作做更好,当个合格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
第二篇:黔东南州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提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黔东南州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心得体会
凯里市大风洞小学:杨章富
我有幸参加了,在黔东南广播电视大学举行的黔东南州2013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培训时间从2013年7月28日到8月3日。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中,提高培训即将结束。回顾这几天紧张学习的日子,觉得非常的充实,收获很多。通过在线学习,以及老师和专家们从实践层面围绕案例交流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拥有此次学习机会,实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教师的关爱,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现就将本次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在语文教学课堂评价中,老师们教给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评价。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吴定时老师说:“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教师,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 1
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的自信心。“无论是条件好或差的学校,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四、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五、积极参加调教活动和听优秀老师的观摩课。培训时,名师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
六、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吴定时老师说:“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七、新课程下的教师,传授知识作为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的自信心。“无论是条件好或差的学校,2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这段时间的学习,自始至终都给我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受,教育专家的讲课,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法;教育教学的实况,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优秀教师的报告,令我再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同各位老师、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疏通了许多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这七天的学习,对于我而言,是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总之,教育是事业,贵在淡薄名利,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持之以恒,求是求真。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享受、陶冶身心。我相信在这短暂的学习之中,将真正让我们学着重新认识自己,学着不断实践反思,最终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现在起,把我学到的新的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地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竭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做一个教育的先行者。用我的努力和付出、追求和信念去营造为农村基础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0一三年八月三日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调研报告
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针对我镇学校实际,通过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就我镇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以下思考。
反思本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为了完善管理机制,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比如教案书写、授课环节、教案详略、数量多少;作业次数、检测评讲、听课节次,政治、业务学习,教研活动,考勤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规章制度、约法三章、配套条文多起来了,制订成册藏在抽屉里,打印成文挂在墙壁上。在实际中,该奖的没奖,该惩的没惩,有的人就认为有无制度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制度没有了实效性,不便于操作,就形同虚设。
二、教案反思抄袭现象严重
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不少于四次,但在检查中发现的情况令人担忧。
在教案中体现多维目标的不多,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多。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抄《教案集》;有少数教师盲目下载、照搬现成教案;有个别教师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教师参考用书勾画圈点少,缺乏对教学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教案设计中体现应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不突出。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没有广泛收集教学资料,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又如何能搞好课堂教学呢?
开展校本教研,目的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可有些教师
为了对付检查,抄写别人的课后记,剽窃别人的教学总结和教研论文。
三、开展教研活动热情不高
学校要有特色,要有生气活力,就离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现在的教研组名存实亡,教研组活动像一窝蜂,有的不愿意上公开课和竞赛课,有的不愿意参加听课评课,有的不愿意参加讨论学习。活动时,迟到、早退、缺迟、闲谈的现象严重。其实质是这部分教师没有上进心,不热爱教育事业,得过且过。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组织上做到落实,应成立由校长挂帅,教务处、教研组负责人参加,教师代表参与的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一些精要易行的管理制度,对老师、学生、教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避免随心所欲的校长“一言堂”。并且做到每项制度的公布都广泛争取意见,得到师生的认可,从学校利益出发,让多数人受益,让违纪者信服。在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首先是严格制定各种纪律制度,其次是学校领导要做表率,身体力行。
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师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所采取的道德行为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为。这种态度、言论和行为对学生起着表率、示范作用,这种作用就决定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理应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是教育学生,因此,对教师有着特别的要求: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思想品质。
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不是一时或一个阶段的事情,应该是持久的任务;不是学校搞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达目的的,学校领导应重视起来,组织搞好教育活动。要让教师真正做到对事业有忠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雄心,对学习要有恒心。教师爱岗敬业了,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希望。
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陶行知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他认为,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邀请“真专家” “真名师”来我校送课,强化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采用“教育专家送课”“优秀教师送课”“教研员送课”等形式进行的教师培训是一线教师急需的培训。
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
第四篇: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为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特岗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1、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我省部分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推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建立保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推动教师队伍科学发展;着力解决我省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同时,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从2009年开始,启动实施“特岗计划”。特设岗位教师(以下简称特岗教师)聘期3年。
今后,除执行国家和省定向培养计划接收毕业生外,全省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的补充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各地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
二、“特岗计划” 的实施范围
“特岗计划”实施范围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列入湘西大开发的其他县为主,兼顾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结构性矛盾较突出、财力比较困难的县。
三、“特岗计划”的设岗原则
1、按需设岗。特设岗位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臵。
2、以初中为主,兼顾小学。主要招聘中学教师,充实到农村初中任教。根据设岗县实际,可以兼顾农村小学教师岗位的需求。一般在1所学校安排1~3人。
3、充实教师紧缺学科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先保证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需要,促进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优化。
4、统筹调剂教师编制,着眼教师队伍长远建设。统筹中小学各学段教师编制,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招聘特岗教师需要,并确保三年后有空余编制用于安排自愿扎根当地学校任教的特岗教师。
四、实施“特岗计划”的资金安排
“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共同承担,国家“特岗计划”所需资金以中央财政补助为主,省级“特岗计划”所需资金以省财政补助为主,不足部分由设岗县财政承担。
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工资性支出,与设岗县财政据实结算(中央财政、省财政年人均补助标准一致)。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设岗县根据本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综合确定,享受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各项待遇。凡特岗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中央、省年人均补助标准的,高出部分由设岗县财政负担。
特岗教师的地方性补贴、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由设岗县财政负担。
“特岗计划”实施中的宣传发动、招聘考试、岗前集中培训和跟踪管理等费用从省本级教育经费预算中专项安排。
五、特岗教师的招聘原则
1、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特岗教师应聘人员和用人单位双方应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招聘特岗教师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定县、定校、定岗”原则。
3、招聘工作由省教育厅、人事厅、财政厅、编办共同组织,各司其职。
六、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一)招聘对象
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主,确因应聘人员不足的边远贫困地区小学可招聘少量应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
2、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4年(至招聘当年年底满4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
(二)招聘对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志愿服务农村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已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
3、符合招聘岗位要求(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一致或相近)。
4、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身高男性160cm、女性150cm以上,体质条件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规定的要求。
(三)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1、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或“三支一扶计划”、且有从教经历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
2、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及以上三好学生;
3、应聘大学入学前户籍所在县特岗教师者;
4、复员转退军人;
5、少数民族毕业生。
七、特岗教师的招聘程序
特岗教师的招聘程序是:(1)公布需求;(2)自愿报名;(3)资格审查;(4)考试考核;(5)体检;(6)集中培训;(7)签订合同;(8)上岗任教。招聘的组织与实施按《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办法(试行)》(另行文)执行。
八、“特岗计划”的相关保障政策
1、特岗教师享受《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06‟12号)、省委组织部等九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湘人发„2007‟109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24号)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2、特岗教师试用期工资直接执行试用期满后转正定级工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级别工资可高定1至2档。聘任期内,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3、“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在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等学校毕业,且符合推荐免试资格的,可先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办理注册手续,服务期满后再回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4、对聘用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鼓励其继续扎根基层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当地学校的,由设岗县负责落实其工作岗位,接转其人事、工资关系,并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县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其工龄、教龄从签订特岗教师聘用合同时起算。
对重新择业的,相关市州和设岗县有关部门应在辖区内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方便和帮助。今后,凡城市、县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要优先聘用聘期已满、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九、特岗教师的户口和档案管理
特岗教师聘用期间,其户口根据本人自愿,可留在原籍,也可保留在原就读高等学校或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也可迁至工作学校所在的县城,免收户口托管服务费。特岗教师档案关系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县级政府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聘用期满后离开当地学校的,档案转到其户籍所在地县级政府人事部门。
十、特岗教师的聘后管理
特岗教师在聘期内,由省教育厅对其进行跟踪管理,设岗县对其进行跟踪评估,用人单位对其进行综合考核和日常管理。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直至解除聘用合同;对不能按合同履行义务、考核不合格的,应及时将其调整出教师队伍并取消其享受的相关政策优惠。设岗县评估和综合考核情况分别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
十一、“特岗计划”的组织与实施
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省教育厅、财政厅牵头制订“特岗计划”的总体规划和计划,提出特岗教师需求总量指导性意见,研究制定实施“特岗计划”的具体政策和落实办法,并组织实施。省有关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省教育厅:拟定“特岗计划”的实施方案,制定招聘考试与聘用办法,编制“特岗计划”实施计划,负责实施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和跟踪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统筹协调“特岗计划”的经费保障,落实资金,并规范管理。
省人事厅:协同教育厅做好特岗教师的公开招聘工作。省编办:负责对中小学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编制总量管理。
市州教育、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要求,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特岗计划”工作,指导检查特岗教师聘期管理,监督设岗县特岗教师岗位、工资待遇及生活安排等落实工作。
各设岗县负责拟定和申报特岗教师需求计划,指导用人单位与特岗教师签订聘用合同,保障特岗教师的工资及各项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对特岗教师实施日常管理;负责特岗教师的户口与档案管理的落实工作;负责落实3年聘期结束、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任教人员的工作岗位。
高等学校负责引导和组织毕业生报名应聘特岗教师,并做好政策宣传、毕业生推荐、应聘资格审查和上岗派遣等相关工作。
十二、其他有关事项
1、各市州应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
2、本实施方案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 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一、为规范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评审和发放程序,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二、各校受资助学生人数的确定:由教育局财务科按照省对市确定下达的总受资助人数分配。省财政厅每年下达一次受资助总人数,教育局每学期按各校的实际住宿人数分配一次受资助名额。分配比例为:本校受资助人数/本校实际住宿人数=全市受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一、为规范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评审和发放程序,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二、各校受资助学生人数的确定:
由教育局财务科按照省对市确定下达的总受资助人数分配。省财政厅每年下达一次受资助总人数,教育局每学期按各校的实际住宿人数分配一次受资助名额。分配比例为:本校受资助人数/本校实际住宿人数=全市受资助人数(由省财政厅确定下达)/全市住宿学生总数(由市教育局逐校清查)。
三、资助标准:
资助标准由省确定。2013年标准为小学每受助学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受助学生每年1250元。特教学校按初中对待。
四、补助对象: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可向所在学校申请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资助。
1、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子女;
2、农村人均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和人均年收入在625--1000元之间的相对贫困家庭的学生;
3、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财产损失严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4、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孤残学生、烈士子女;
5、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的学生;
6、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财政供养人员家庭的学生不得纳入资助范围。受资助学生每年评定一次,每学期根据学校住宿生人数变化和农村贫困家庭收入变化的实际情况对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做出适当调整,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
五、资助款发放时间:
每年分两次发放,每学期发放一次。
六、评审程序和发放办法:
资助寄宿生工作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资助申请、审核、批准、发放等程序进行操作。操作程序是:
1、学校通过有效途径公开资助信息;
2、学生本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件或证明。学校组织提出申请的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并组成由村民(居民)委员会、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审核,依照教育局下达的受助名额确定受助对象名单,并校内及学生家庭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
3、学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名册上报教育局计财科审核;
4、教育局计财科审核受助对象资格,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5、学校要严格履行资助款发放手续,初中资助款可由学生本人或家长领取,不许其他人代领,小学资助款必须由家长领取,资助款发放表格上必须有班主任确认签字。学校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领取过程的档案管理工作,按国家规定的档案保管期限认真保管、备查。
各学校应加强对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截留补助资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