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双基同进步,素质教育谱新篇2
夯实双基同进步,素质教育谱新篇
西王庄乡中心小学
在学校的各种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和学生,这是学校的两个基础,素质教育的好坏正取决于这两个基础。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真正的让教师们终身学习天天进步,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影响下天天向上。这两个基础都做好了,教育发展的这个大厦才能拔地而起,基于这个理念,我校确立了“为教师终身发展铺路,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办学宗旨和“修身、明德、博学、感恩”的校训;以“提升理念、强化责任、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工作策略,在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四种意识(即发展、责任、质量、教改),追求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培养学生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形成了民主、团结、和谐、敬业、奉献的教育教学氛围。
一、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多措并举促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一直坚持以建设一支“师德高、素质强、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在全体教职工中积极倡导“和谐、实干、创新”的团队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以教师为本,最大限度地唤醒、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打造一支优秀教师团队,用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的紧迫感,并对此加以赞同、支持和通力帮助,形成改革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让师生协同发展,让每个生命焕发出异彩
1、注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品德素养
我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师德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现代化师表工程,以此弘扬教育正气,规范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师表形象。依据市区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先后开展了“树立崇高职业理想、牢记神圣教师使命”和“学规章、强责任、树师德”主题教育。通过学习和交流活动,进一步纯洁了老师们的心灵,让广大教师的品德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12、创设和谐的同事关系,提高教师工作热情
学校重视感情激励,尊重和信任教师;主动关心、真诚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正当合理需求;设身处地的为教师着想,审时度势把握宽严尺度;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促“他律”为“自律”;以制度和奖励形式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努力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3、加强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升。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采取多种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自学、函授、参加短期培训,并在时间、资金上给予支持,提供保障。
我们以“校本研训”活动为依托,开展了教师基本功训练与评比活动,把每周二、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时间确定为学校教师业务专题培训学习时间(集中开展说评课活动、录像观摩、教师论坛、理论讲座等研训活动),从时间上保证了活动的落实。并结合区“十个一”在老师中继续开展“五个一”(即每位教师一年内要读一本现代教育理论专著,参与一项教研专题或课题实验,上一堂优质课,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和基本功训练(三字一画一话一机训练)业务提升活动。发挥“教学札记”的作用,让老师把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感想及反思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便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工作,这样既培养了老师们勤于思索、善于动手的习惯,又促进了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帮助老师们提高课改意识与理念,了解更多更前沿的知识,我们在抓好学校“校本研训”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一年来我们先后派出教师到泰安、烟台、日照、淄博、滕州、薛城和城区学校观摩听课、参加培训达50余人次;通过“走出去”活动的开展既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学到了更多在“家”学不到的知识;又促进了老师们意识的转变、素养的提升。
4、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关键要靠教师主动学习和提高,但学校的鞭策和推动必不可少,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学校既要扮演监督者、推动者、激励者之外,还要做好服务者的角色,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着力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学校从信任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成就激励、评价激励五个方面激励教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及时奖励;建立教师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积极推行优秀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动态管理等措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们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积极鼓励教师在不断充实档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对有发展的骨干教师在外出学习、科研立项、研讨交流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良好用人导向和科学评价机制,积极促进骨干教师成长。
按照区教研室的安排,我们积极参加并开展学校与学校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片区教研活动,实现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科研能力。
事实证明,教师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一方面使更多的教师看到了自己的潜能,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产生互补学习与借鉴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5、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带动教师整体发展。
我校依据校情,制定“名优”教师培养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措施、详细的考核办法。通过采取学科名师培养、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等活动,给老师们定任务、压担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学校有市级课改标兵2人、区级课改标兵(骨干教师)2人、教学新秀10人,有5人次获得市级优质课奖,有3位教师参加了星级教师的评选活动,有望成为我校乃至全乡的“名师”。
二、严格贯彻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确立了围绕一个中心(爱国主义教育);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系列活动);注重三个结合(德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培养四种能力(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的工作思路。
1、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我们强调“每一个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门学科都是德育阵地”。我们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见到不卫生的地方弯弯腰,上课
自习集会静悄悄,师生相遇问声好”,努力把卫生、纪律、礼貌等三个对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要求各科老师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抓好德育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主题教育,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我们以新学期升旗、开学典礼、学生表彰大会及重大节日等重要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秉承传统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以庆六一为主题,开展了学生才艺展示活动;以庆国庆为主题,开展了红歌大家唱、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以庆祝少先队建队日为主体开展了重温誓词、悬挂队旗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爱国爱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积极实施“校园形象”工程。
学校构建了动人的多元的与教育计划紧密结合的教育走廊,精心设计了校风、校训、标语等,如校训镶嵌在学校醒目的位置上,便于师生警示和铭记。校园宣传栏内陈列新闻时事、安全教育、手抄报、优秀活动成果展等栏目,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功能。言简意深教育标语布置在墙壁上,点缀于绿荫间,既烘托育人环境的气氛,又改观校园整体布局。同时注重师生学习、办公室环境的创设。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布置设计,创设出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4、注重加强德育阵地建设。
我们围绕德育工作的开展,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阵地建设,布置了校园文化墙,各班教室内都张贴了《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国旗、名人名言等,同时为各班级设计了自我形象展示台、设立了班级图书角、读报架等,力争使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发挥着育人的作用,给全体师生以奋进向上的力量。
抓住学生礼仪教育这一主线,把校训“修身、明德、博学、感恩”渗透于活动之中,同时我们经过充分商讨修改了学生奖励方案,改革了一直以来“三好学生”的评选,把“阳光少年”作为学校学生的最高奖励。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学生礼仪养成教育效果明显,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以构建生命课堂为抓手,多管齐下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1、推行有效课堂教学,借鉴先进管理经验
我校推行的“有效课堂教学”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推行“有效课堂教学”,使教师逐渐摆脱了“拼时间、耗体力”的疲劳战术;而是把时间用在研究教材、读书学习上。课堂上教师不再为学生的厌学而烦恼,常常投入到同学生的交流和碰撞中。教师在教学教程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体会到了“学习提升”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的乐趣。教师的智慧得以升华,教师的生命拥抱了阳光,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在工作中我们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突出抓好“课前预备——课堂实施——课后巩固”三环节。强调教师教学管理模式化,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教师从理念、责任和实践的统一上,牢固树立“三环节”意识,落实好“有效”教学,努力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成为“有效”的课堂、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2、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用电教媒体教学
发挥信息技术媒体的优势及作用,积极投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目前我校教师95%能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既优化了课堂教学手段,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我校以把学校办成农村品牌学校为方向,群策群力,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优美校园、质量校园和文化校园,使学校的一切工作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西王庄乡中心小学
2010.5.28
第二篇:传统文化进校园 素质教育谱新篇(本站推荐)
传统文化进校园 素质教育谱新篇
安丘市柘山中学地处沂蒙山区,也是安丘最早获得解放的革命老区。
在其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积淀了厚重而又独具地方魅力的特色文化。柘山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优秀人文精神在柘山得到了充分彰显与充分发挥。今年以来,柘山中学积极开展“柘山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构建了蕴含传统地方文化的校园人文环境,开创了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已成为学校探索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通过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努力营造全面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
柘山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古老久远,地域特色鲜明。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社会进行有效的整合,是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该校通过调研论证,在突出柘山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首先从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引进入手,聘请了3名民间文化传承人为辅导老师,把柘山传统文化纳入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实施柘山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程。目前,学校开设了高跷、剪纸、腰鼓等专题品牌。组织成立了40余人高跷队,60余人的腰鼓队,80余人的剪纸艺术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排练。4月17日,高跷队参加了柘山老子庙会文化节的演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点,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生已创作出各类剪纸作品900多件。安丘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柘山周姑戏”,在柘山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为挖掘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遗产,他们正在组建一个由学生参加的周姑戏剧团,聘请民间老艺人从专业理论,舞台常识,表演程式,戏服化妆,文武场伴奏等方面进行传、教、帮、带。
他们还组织学生参观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文化博物馆、花生博物馆等地方传统文化景点,增强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用地方传统文化精神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弘扬柘山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发挥柘山传统文化的陶冶育人功能,用柘山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大力弘扬柘山地方传统文化道德精神。提升学生的品格,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领略到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营造了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欢歌笑语,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安丘市柘山中学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之路正越走越宽广,柘山地方传统文化在浯水河畔、摘药山下谱写着一曲曲优美的乐章。进一步弘扬了“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求是创新的进取精神,弥漫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第三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素质教育谱新篇
传统文化进校园素质教育谱新篇
新圩镇中心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德庆县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努力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工作目标
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逐步形成有本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
三、学习内容与途径
(一)学习内容:以市、县教育局编制的教材为学习基本内容。
(二)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利用“地方
与学校课程”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重视学科渗透,寓传统文化教育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每学年第一学期举行经典诵读大赛或传统文化文化知识竞赛,第二学期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要题材的书画比赛,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的活动中。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制度。校本部成立以许燕仕副校长为组长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是:
组长:许燕仕
副组长:梁金带刘思玲
组员:朱东泉何小霞梁洁玲各班主任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施计划。每学年,由传统文化领导小组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计划,进一步强化课程管理,优化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三)加强师资培训,通过课题研讨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根据市、县教育局的要求,我们积极派出骨干教师参加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并且让听课教师回校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位教师,让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小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进一步研讨、深化、提高。让每一位教师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探
索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并发挥其文化本源的作用。
(四)营造浓厚氛围,重视学科渗透。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己经构成为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庆孔庙作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我们的儒家文化教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校每学年第一学期,组织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或孔子名言诵读比赛,第二学期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材的书画比赛,每学期组织一次以本地乡土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在校园内建立传统文化知识走廊,教室内悬挂、张贴传统文化名言警句等,通过环境的渲染使师生师生得到启迪、感化、陶冶和教育。让广大师生在领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可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五)依托传统文化教育,建设和谐书香校园。
和谐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理念,如“仁者爱人”、“和为贵”、“修身立德”、“明礼知耻”等,对于和谐校园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师生关系的和谐将会让教者乐教、学者乐学,和谐文化在校园的被认知和传播将对我校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学校在工作中要把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关注教师自身发展与学校、学生的发展统一起来,为教师不断
发展提供舞台,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抓住一切机会,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学校每学年可以评选一次“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让师生了解到身边有榜样,营造出人人学榜样的和谐校园氛围。
第四篇:与时俱进谱新篇 素质教育佳硕果
与时俱进谱新篇
素质教育佳硕果
潭山中心小学位于宜丰县的北部,九领山脉的南面,距宜丰县城26公里,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的前身是“环青园书舍”,建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迄今已有240年的历史。2002年,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与“黄岗山垦殖场职工子弟学校”合并,学校由“环青园”迁到现址(苏前),学校占地面积为30亩,校舍建筑面积9453平方米,学校一共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16人,平均班额人数为44人。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在专任教师86人,其中本科7人,大专59人,中专19人,全校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36人,县骨干教师8人。学校坚持“创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的办学目标,着力打造“敬业爱生,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月渐形成“以人为本,突出创新,着眼发展”的教育思想,学校校风良好,教学质量优良,深得社会和家长的高度信任和广泛赞誉,并已逐步形成了“课程结构立体化,教师素质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学校管理民主化”的办学特色。
一、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文体为本”的方略,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一)在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中发挥德育的积极功效
一是抓培训提高,学校建立了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着重抓好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二是抓建章立制,为使德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每周五下午的主题半会,每学期一次的校外辅导员来校上课制度,德育工作更趋规范化;三是抓检查考核,学校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负责心。首先对班级的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检查评比,并把检查结果与优秀班集体,与班主任考核挂钩。
(二)在系列化的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行为素养
学校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传统节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学年评选一次“十佳少年”,每学期评选一批“优秀学生”和每月评选一次“文明班集体”,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开展系列活动的同时,始终坚持开展常规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如:利用文明礼仪岗检查学生入校时的仪表、佩戴、卫生、言性等,积极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文明监督岗检查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分别从学生进校、升旗、晨读、两操、课堂、课间、午休、活动、放学等对学生进行监督和规范,带动了学生思想、学习、纪律等各方面的进步,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以营造大德育环境为目标,实现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我校坚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经常联系,紧密配合,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每年召开一次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和毕业班家长会,了解家长的需求,真正意义上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单亲家庭,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做到正确引导,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在校内生活愉快,安全躺让家长放心,无须挂念。学校与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好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每学期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上法制课,做到警钟长鸣,强化了校园封闭管理,杜绝了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大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环境育人
环境育人,被学校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近年来,学校大力改善育人环境,校园分层次绿化、错落有致、散而不乱,努力打造花园式校园。而今,校门口道路宽阔平坦,桂树成行,五指樟花坛鲜花不败,名花名树相映成趣;文化墙上醒目的名言警句、情景图案、名人名树相映成趣,使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整齐的宣传橱窗内,每周都有全新的内容展现在师生面前,教学楼走廊墙壁上悬挂的名人肖像、格言,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温馨提示牌使学生们在学校每个角落都能接受心灵的洗涤,在浓郁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走进教室各班布置简洁、大方,合理又极具有班级文化特色,使学生拥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这正符合了“桃李不言”的特点,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个一工程”是我校长期坚持的读书活动:即:
一、二年级,每周听一个名人成长的励志故事;
三、四年级,每周学一首古诗;
五、六年级每周读一本好书。实施“三个一工程”以来,学生养成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从书本中吸取营养,升华人格。
“寝室文化”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我校从三年级起就有了住宿生,根据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的特点,在30个寝室的管理上,采用人性化、军事化相结合的模式。在环境的布置上,积极倡导人文管理,每个寝室由学生自己取一个“雅号”,室内设一个“学生风范台”,上面则是各人的照片,下有床号,座右铭、理想,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床头贴有学生喜欢的名言名画,让学生有居家的温馨感;在内务管理上,采用军事化管理,要求做到“六条线”(即要求学生被子、牙刷、毛巾、鞋子、桶子等摆放成一条线)。制定了寝室管理的评比制度,对评选出的“星级寝室”给予奖励。
经过几年的打拼,我校已成为宜丰县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2006年,全县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三、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从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入手。近年来,我校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和校本培训的力度。
1、狠抓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推进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①抓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对照〈〈课程标准〉〉科学合理预设好教案,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大纲,吃透教材,又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教案要有详细的时间、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具名称、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
②抓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永远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阵地,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立足于课堂教学,深入研究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是我们潭小教师教学成功的法宝。我们的做法是,教师要做到,“五技能”,即:导入技能、讲课技能、提高技能、结束技能、板书技能。具体实施时处理好四个关系,处理好“创新”与“双基”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处理好“生动活泼”与“严格要求”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互助”的关系。针对以上要求,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易慧丽在语文新课改的实践中,创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刘萍老师的数学教改创设了“在玩中学”的教学模式;熊敏兰老师创设的英语自主说唱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使课堂充满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气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③抓作业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因此我校的常规教学管理要求教师要在立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完成各学科布置的作业数量。
我校历年来非常重视收集学生作业的反馈信息,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和书写质量,对教师批改作业明确了要求。采用等级制,即: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教师批改的日期书写要规范,批语要用正楷字,为学生做表率。
2、抓校本培训
为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成立了课改科研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已有1个县级课题顺利结题,一个省级课题正在实施当中,这些课题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学校鼓励老师参加学历进修及教学技能培训,并划出专用经费,有针对性的派遣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课改培训及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全校教师到先进学校、外地名校参观学习。并形成了这样的规定,每位外出的教师回来都要上汇报课,把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法传授给全体老师。同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校本培训,加大了集体备课的力度,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体系,即:教研组组织同年级教师先说课,再每人上一堂课,组织评课,然后推荐一节优质课向全体老师上示范课。在时间安排上规定单周语文,双周数学、英语的教研活动,形成全员参加互相学习的教研气氛,加速了教师的业务成长,优秀教师的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一批教坛新秀。其中,李宝莲教师的科学优质课,获全县一等奖,市级二等奖;刘萍老师的数学说课获市级一等奖。赖琼玉、易霞两位老师参加全县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均获得全能综合一等奖,个人单项一等奖,赖琼玉、敖璇两位教师参加〈〈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和朗诵均获一等奖,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论文评比,近三年中,教师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的有200多篇。
五、丰富第二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即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多年来,我校还坚持自己的办学模式,在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中,大力倡导创造性学习的同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书法、绘画、写作、剪纸、器乐、舞蹈等艺术教学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国家级作文竞赛中有12人获一等奖,14人获二等奖,28人获三等奖,在演讲、讲故事、绘画、摄影、制作等市级各项比赛中有35人次获奖,县级比赛有300人次获奖。每年一次的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田径运动会,培养了很多体育苗子,在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屡次夺冠。每年一次的校园艺术节,是展示学生才艺的平台,书法、绘画、剪纸作品展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两年一次的专场文艺晚会,师生自编、自演、自奏的节目,充分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得到领导、家长、群众的赞扬,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优秀特长生。
同时我校也注重提升了教师的艺术修养,组建了教师合唱团,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上教师大合唱是一个保留节目。2007年的全县教师红歌会上,我校教师合唱的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夺得了第一名。今年我校教师合唱团又以一曲〈〈祖国颂〉〉拉开了宜丰“全国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课题获奖汇报演出的序幕。
2002年以来,我校历年均被评为“宜丰县先进学校”,还先后获得“江西省基础教育先进学校”、省教育厅授予“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和“省示范学校”、“宜春市农村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宜春市绿色学校”、“江西省农村中小学工会‘四个一’活动综合奖”、“宜丰县安全学校”等荣誉称号。
2009、6
第五篇:春风化雨育桃李 素质教育谱新篇
春风化雨育桃李
素质教育谱新篇
―――彭泽县天红中心完小教学教研工作自查报告
天红中心完小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能动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德育为龙头,以教学为主线,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建立完善教学制度体系,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推动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现就我校各项教学教研工作的具体开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明确目标,完善制度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教学教研领导小组反复调研、多次修改,健全了教学教研工作管理和奖励制度。每学期初召开老师代表会,研究并制订好了切合学校实际的工作计划,完善了《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细则》、《教学工作岗位激励机制》、《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与计划,特别是针对村教学点的电教工作也制订了专项管理制度,使全镇小学都在同一要求下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出台了全学期的活动计划,要求做到定时定人定地点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从而保证了日常教学、教研活动的正常高效开展。
二、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1.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学校班子成员全部深入一线带课,坚持遵照局规定的教学要求,不少课时不降标准。陈根苗校长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坚持每周听课一节,全面把握教学质量和进度。陶文英书记主管教学,带头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经常与教师交流教育教学心得,进行业务指导。全体班子成员带头备好课、上好课,达到规定的课时数;深入课堂听课,认真评课,为广大教师做好表率作用。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
2.学校领导狠抓工作重点。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对教学教研的管理狠抓不放松。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亲自抓的教学教研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每学期定期对教学教研工作召开专题研究会,学校行政会议经常性地研究教学教研工作。上学期主抓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下学期把毕业班工作作为教学教研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毕业班工作会。3.加大教学教研经费投入。对于教师发展、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经费投入,我们从不吝啬,同时,学校领导也利用休息时间,在外奔波,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筹善款,为推进教学教研工作、有效开展提供较好的硬件保障。另外,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县各级各类教研培训,同时我们还添置图书、教参、音像、电脑等教学教研器材。
4、加强教学点的教学管理。为全面提高教学点办学水平,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天红中心完小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全镇教学点管理。增加资金投入,配齐必要的图书、仪器、体音美器材等教育教学设备,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高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利用率。切实执行县教育局和中心小学各项规定制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要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在学生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多创佳绩,不负村民的重托,不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5、开办推广乡村少年宫。为大力推动农村学生课外活动场所的建设,满足农村少年儿童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天红中心完小还创办了乡村少年宫,全校600余名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分别参加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篮球、象棋等12个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班。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开办,为农村孩子免费提供了汲取知识、培养才艺的机会,极大地丰富了他们校园文化生活,成为了农村儿童健康成长的快乐课堂。
三、常规管理,狠抓落实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教研、电教等常规管理,把工作重心落实到位。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一)全体班子成员思想认识上一致。无“常”不稳的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把各科教学常规制度内化成教师的自觉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二)全体人员狠抓工作的落实不放松。中小班子成员、村教学点校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等各层管理人员都参与管理和督促的工作中来,形成了教学常规管理一体化,事事有人做、层层有人管。使备课、上课、考试、检查、评估等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教学过程和终端管理实行全面跟踪与考核。以规范教学常规,做到奖优罚劣,使这种奖优罚劣中形成一个规范标准。我们对教师的考核共计18项,如教学计划、随课听课、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及质量分析、备课作业批改检查、学生问卷调查、听课笔记、出勤情况、校内外公开课、论文等等。考核时,尽量注意两个结合。一是个体考核与集体考核相结合,如校内公开课考核时,我们先要求备课组共同备课,商讨教学设计,在组内进行“滚雪球”式教学研究活动,然后推荐一位教师代表备课组进行公开课。这种考核可以通过组内教师互助,促进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增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二是量化考核与模糊考核相结合,教师的常规考核有些是可以量化,但也有些是无法量化,采取这种,才能真正符合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总之,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以常规为依托、以考核为手段,通过实施反馈,使教师对教学工作做出及时的调整,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加强常规教研管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带领全体教师,立足“科研兴校”,强化质量意识,向教研要质量,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我们着重做到了:
(一)请进来。学校建立“教科室”,请教研专家来指导。在过去一每学年中,我们请了教研室吴主任和何主任来给我们的语文和数学老师讲课,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水平。
(二)自我研讨。
1、每周一次公开课、优质课、汇报课等活动教研,我们每周都是边听边研边实践,让老师们“备、说、上、评”等多环节中研讨。
2、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每学期组织老师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的集体备课,要求各教研组至少有3次活动。
(三)走出去。今年我们多次选派20多名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老师培训。有在井冈山的省级培训;有在九江市的培训;有在县教研室、仪器站组织的培训;有片区组织的老师培训。有全体教师在本校的教学质量分析与培训。
(四)网上培训。我们每学期组织老师在网上进行国培、全员培训等。
(五)撰写教学论文。我们要求老师每学年必须有一篇教学论文上交或指导学生作品发表与获奖等。我们严格要求每位教师立足本学科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不断探索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由于学校对教师的鞭策与鼓励,使教育科研形成良好的风气,取得明显的效果。
3、抓好常规电教管理。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得到了换代、更新和添置。教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媒体越来越好。特别是电脑和网络的应用,增强了我们教学能力。
(一)我们成立了电子备课室。我们组装了20台电脑供我们的老师进行查资料、和备课。
(二)我们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室供老师结合学科开展相关的电化教学。
(三)提高电教要求。
1、我们要求老师们凡是公开课必须有课件,有电子课稿,用多媒体上。
2、每学期每位老师不少于3节电教课。
3、每人一学年上交1篇电教论文。
(四)强化功能室的管理。各功能室有制度、有借出手续、有使用记录等。(五)加强学生课外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成立了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如歌舞组、绘画组、象棋组、乒乓球组等,每组有总计划,每日有安排、有活动记录,真正让学生全面发展。
四、狠抓毕业班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为切实抓好毕业班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以及毕业班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协调工作,及时通报工作情况。
2、认真学习,统一认识,扎实工作。
根据工作要求,及时召开会议,布置工作要求。首先召开行政领导会议,统一认识,理清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其次召开毕业班教师会议,使教师及时了解上级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明确六年级复习期间的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细致地理清复习思路,并严格组织、落实到位。
3、明确初考命题依据:回归教材、强化基础、注重实践、提升能力。
4、开好“三个会”。即毕业班教师会、毕业班学生复习动员会、毕业班学生家长思想沟通会,让教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5、建立健全毕业班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毕业班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声誉。学校向各班下达了目标任务:在完成中心完小指定的基础上略有提升。并实行奖惩兑现。
6、认真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以教研促质量,以教改促提高。教务处要组织毕业班教师,把近几年的小学毕业会考试题进行讨论、研究。让各科教师明确会考方向和动态,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及时把握当前的新趋势、新动向。设计模拟试题,加强应试训练。
7、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所需品及时购买。
五、积极参赛,成绩斐然
一年来,我校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有关教育教学的赛事,取得令人振奋的好成绩。
1、在业务技能方面: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陆弘创作的作品荣获省级三等奖;曾琳宁、陶悦等十一人次获得县级说课比赛一等奖;时松霞、欧阳海英等八人获得县级说课比赛二等奖;姚佳、何艳丽等六人次获得县级说课二等奖。
2、在论文论著方面:我校教师在参加教学教研的同时,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多人获得市级奖,裴娅莉等三人论文获市级一等奖;曹琴琴等四人论文获市级二等奖,陈娇娇等三人论文获市级三等奖。
3、课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阅读以及各项比赛活动,并取得优良成绩:欧阳婉词等四名学生在“新小读者杯”语文综合素能训练活动中,荣获省级一等奖;余思莹等六人获得省级二等奖,还有二十余人获得三等奖。欧阳润凤同学在县安全文化创作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刘俏利等十六位教师分别获得指导一、二等奖。
4、过去的一年,我校还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陶文英同志荣获县级学科带头人;刘丽群等八人被评为县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左昭、张贤友被评为县优秀教师;胡金来被评为县级“优秀个人”。
通过以上这些做法,提升了教师对新课改、新课程的认识,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的驾驭组织能力,可以说,正是由于立足常规,加大过程管理和教研力度,才使我校课堂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当然,教育无尽头,对教学的探讨也将永无止境。我们天红中小的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所有天红人定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定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每一次工作中去,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我们愿意我们也定当竭尽全力为天红的教育,甚至是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增添一份别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