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改革建设和谐校园

时间:2019-05-13 06:4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创新改革建设和谐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创新改革建设和谐校园》。

第一篇:坚持创新改革建设和谐校园

坚持创新改革建设和谐校园

襄阳区黄集镇马集高小张万清 对于马集高小这样新办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创建和谐校园就是通过找准着力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积淀文化,坚持创新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校的创造活动,让学校的制度更健全、管理更有序、安全更稳定;让学校拥有极强的创造活力和凝聚力;让学校的领导者、教师、员工、学生都能各主其位、积极向上,各司其职、团结互助,各尽其能、相互协调,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一.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要求。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也就是师生。师生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正是和谐校园建设成败的风向标。因此,我校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心中先有人而后管”

和谐校园的管理工作绝不仅仅是程序式的、生硬的条文管理,而应是基于人的发展考虑,促进师生成长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要,民主法治,管理育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由管理制约人向服务人、培育人、激励人、发展人转变。在领导干部中构建“学高德范,优教善管,识才任能”的领导理念,把“读懂教师、赏识教师、唤醒教师、帮助教师成长”作为校级领导的精神追求。在教师中树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倡导“初为经师,今为人师,明为名师”的为师信念。引导教师设定人生规划,恪守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情操,积淀良好的文化素质与修养,追求教育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同步发展。在学生中倡导“五自修身”。即:自立、自律、自学、自护、自强。倡导“五会成人”。即: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倡导“今日力求进步,明日成长成才”的自主发展观。在教学活动中,倡导“精备多思,自主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实现以生为本,以学促研,以研促教,以改激活,以管提效。

2.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从文本到人本过渡”

和谐校园的教学管理工作绝不仅仅是教和学的管理,而应是人性化的情感管理。新生的马集高小在教学管理中逐渐完成着从“文本”到“人本”的过渡:完善管理文本,奠定法治基础;坚持全员管理,激活管理主体;引入情感管理,汇聚和谐动力;反思过程管理,强化科学调控;倡导团队管理,合作共同发展。我们在教学管理中积极推行精细化无缝管理,常规化动态管理和人性化绩效管理。

a.精细化无缝管理,让管理无疏漏。学校的各项工作细化成26个内容板块,责任到人,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干。先后拟订制度30余项,成为高小的法治文本。管理中,我们以26个内容板块为起始,以岗位责任人为抓手,以日清考核为行程,以班级为考核主体,以促进师生的成长发展为落脚点,编织全面、立体的管理网络。

b.常规化动态管理,让理念兑现为行动。在高小,师生都有必须完成的“一日常规和一周常规”,从每天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师生都必须划圆自己的轨迹。各项工作处于经常运转,程序化执行和全程监控的状态。

c.人性化绩效管理,汇聚和谐动力。我校创建和谐氛围,创建家庭式氛围,把师生当亲人:给老师们买保险,送体检卡,生日送蛋糕,大病给予救助„„大

力开发校办产业,保证寝室安全卫生,齐全的设施、舒适的环境„„通过种种关爱活动,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忠诚感,让他们更加愿意在这里工作、学习。

绩效考核中,极力锻造合作互助的教师团队。奖励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集体层面。设优秀年级、优秀班级、优秀教研组等优秀团队奖,奖金在1500元左右,团队中人人得奖励,大大鼓励了教师的互助合作精神,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气、凝聚了力量。二是个人层面,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笔记本电脑一台;发表科研论文按级别给予300至50元的奖励;给学校提出建议并采用奖现金100元。对待学生设立奖学金,如:星级奖,标兵奖和学困救助奖等。

3.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师生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如果能把学生的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那么,教学活动必定顺畅和谐,教学效果必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继续推行“二五五”教学模式,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教学工作呈现新气象。

一是上好自习课。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从07年秋开始,我们大胆尝试三、四年级没有早晚自习,五、六年级除周日、周三晚上看电视外,其它自习时间一律不需教师进教室监管。早读课学习小组统一安排自主学习,老师提前安排任务和要求,晨读最后5分钟,老师予以检查,任务完成不理想,在晚自习课上督促补学。晚自习主要是让学生整理、消化、吸收一天的学习内容,教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解决疑难。

二是上好自学课。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成为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弱势群体”,帮他们说、谈、演、写,上演一幕幕“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生动场景。

三是把好评课关。领导坚持听推门课,对效果不佳的课堂重新备课重新上,为每位教师建立听评课档案。评课中,坚持“六转变六为主”即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四是强化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学反思”。自07年秋我们明确提出要求:老师在授完课后必须进行反思,对反思中有价值的素材可以形成文稿独立成篇;每位教师每周要有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每月开展优秀教学反思评选。

此外,立足于学校实际,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发展,继续开展四大特色课程。一是劳动课程。让学生到蔬菜基地学习播种、浇水、施肥、锄草等劳动技能,在学校食堂参加实习,亲手包饺子,揉馒头,从小播下勤劳的种子。二是读书课程。深入开展读书工程。学生课前一分钟诵读经典,早读三字经,午餐后阅读弟子规,晚自习阅读千字文,每天一词句,每周一小诗,每月一文章,每班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受益读书之乐。三是书法课程。自行开发校本写字课程2本,在校园的空地上喷绘了田字格,每天集中学生练字20分钟,深受师生喜爱。四是体育课程。

体育组选定了太极拳,校园集体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这些特色项目成为学校和班级体育的常规项目。

二.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学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校园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1.打造美丽校园。几近穷白之境,我们走勤俭建校之路,奏响创业建校之歌。学校以竞标的方式购置了400套课桌椅,节约开支近万元;自购原料,教职工动手粉刷、维修,改造了校园,节约开支20000余元;争取到解决学校“三难”援建项目,为学生建起了饭厅;投入2万多元,建起了校园多媒体网络„„学校花4万多元办了需9万余元才能办成的事,而且不欠一分外债。学校一年神奇变身,两年脱胎换骨,三年靓丽成景。如今的校园:宽敞平整的路面,诗意浓郁的文化墙,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洁白如玉的墙壁,高大明亮的钢筋结构饭棚,光洁整齐的饭桌,香樟桂花四季相伴,目之所及,和谐秀美的校园景观恍如画中游玩。

2.打造安乐校园。刚建校时,“教师能否适应,学生能否学好,家长能否放心„„”我们在教职工大会上倡导“换位思考”。我们狠抓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水平,为师生筑起爱心之巢。

让学生“吃好不想家”。学生每个月花费在100元左右,俨如过上“小康”。在高小,每周杀猪一头,一周加餐两次,天天荤素搭配,顿顿精米白面,学生可以吃到鸡鸭鱼肉和饺子、炒面等美味佳肴。过中秋,学生领回了月饼;元宵节,学生提前品尝到了汤圆,学生享受到了甚至在家都不曾有过的待遇。学校还为教师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教师来客,主人购菜,食堂帮助加工;设立教师生活补助和节日补贴,安排困难教师配偶到后勤就业;主动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教师就是“保育员”。高小学生最小的不足8岁,学生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高小要求教师做到五跟,即跟班、跟眠、跟餐、跟操、跟踪学生的在校活动,时刻关注并确保学生在校安全。每天晚上,高小教师分三班轮流守护学生,督促学生洗脚刷牙,帮助学生洗衣盖被,保证学生安全睡眠。学校还挤出资金为每班配备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象棋、跳棋、军棋等文体器材,每班独自管理,学生课余娱乐,让学生生活更为丰富和多彩;为每个班都配齐了“四桶”(便桶、饭桶、残水桶、保温桶),学生解手不出门,吃饭卫生又保温,饭后不再喝生水,象在家一样方便。

3.打造活力校园。为了弥补学校办学资金的不足,我们在创收上动起了脑筋。我们建豆制品作坊,开辟校外蔬菜基地,循环养猪,既改善了师生餐饮质量,解决了教师福利,也建起了一座流动的小银行,真正实现了多赢。学校以每亩100元的价标承包蔬菜基地二十亩,统一安排种植,并把菜地安种分配到班,责任到人。结合时令,班上组织学生开展浇灌、移植等劳动,既学习了劳动技能,又节约了劳力成本。四位炊事员具体负责菜地的日常管理,分班收获,除本分成。蔬菜基地每学期不仅确保了食堂蔬菜的日常供应和安全,还可为学校节约资金二万多元。学校开办了豆制品作坊,对技术工人采取固定工资加绩效工资的管理办法,保证食品质量,调动工人积极性。小作坊让学生每周都喝上豆浆,吃到豆腐、豆芽,每学期还为学校增加六千多元的收入。此外,学校拿出专人专管,利用剩饭残渣循环养猪,年出栏生猪四十头以上,每学期收入近万元。我校三个小项目年可创收近五万元,既有效提升了后勤服务质量,又弥补了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通过抓后勤工作,学校凸显了巨大活力和生机。

三.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

校园和谐,既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通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确立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

1.构建园区文化。建校之初,我们大力倡导“以勤俭为主题,以‘造家’为载体,以兴校为己任”的创业精神,改造校园环境。凭着植根于高小人血液之中的精神力量,奏响了一曲创业之歌,努力把校园建成了最美的风景。如今的高小,树绿四季,鲜花满园,房新屋亮,路净灯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校园内形成了一路一树一园一景的格局。在校园内设立文化墙、文化橱窗、文化牌;在墙壁上书写教育标语,刻绘图案。校园主建筑教学楼前后均有草坪映衬,在教学楼围墙上绘制球类,各种运动体态等图案,隐喻体艺教育;教学楼右边配上“万里长城”“苍松迎客”“泰山稳坐”的山水风景,隐喻中华儿女的民族中国自豪感;教学楼左边绘制世界地图,中国地图,隐喻大家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主题思想。我们为校园里的五条小路起了路名(育才路、培英路、树人路、飞龙路、凤翔路),在楼道、厕所、草坪、花坛等位置精设文化格言和人文景点,努力实现一砖一物都有神,一草一木都有情,墙壁都说话,处处都育人。

2.宣扬阵地文化。大力推进“三室”文化建设,师生齐动手,共同装扮教室、寝室、办公室,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对教室要求有三表一规(课表、作息时间表、干部值日表、班规班约),开辟书画角,设置悄悄话信箱。教室的每面墙壁自己动手布置,尽量突出特色。对学生寝室除了要求被子毛巾等摆放六个一条线外,还加大力度组织师生自己动手美化寝室,学生在床头贴上座右铭,实际给自己的寝室起名字:卧龙居、金凤斋、群芳斋„„,寝室的墙壁上有“晚上心儿静下来,早上心儿燃起来”“今日事,今日毕”等格言,还挂有学生自己动手画的画。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学生学会了宽容、品尝了快乐。

为了展现饮食文化精髓,学校食堂悬挂了有关珍惜粮食、厉行节约方面的书法作品,张贴了介绍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知识的宣传品。

四.校园活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魅力

学校文化除了显性的物质载体以外,还必须有有效的活动载体,这就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一是开展“创星活动”。在创星活动中,我们归宿点是“关注每个学生找优点,帮助每个学生有发展”。确立“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材”的观念,大力开展明星评选等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活动。凡在活动中表现最突出、进步最明显、贡献最多者均可当选为校园明星。要求学生张扬个性敢于展示,要求教师举贤荐能不唯分数,激发学生成长的愿望。

二是实施名师工程。每年为教师开出学习书单,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努力构建学习化的教师群体。我们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坚持周一晚上集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尽可能地请进来、派出去,让每位教师接受新的学习。学校先后邀请区教研室领导20余人次为学校教师开展讲座。要求教师结合学习和教学实践,完成每周“四个一”即教学反思一篇,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个,优秀个案一篇,集体备课一次,长期以来,我们通过“人人有课题、天天有反思、周周有教研,月月擂台赛”等活动培育教师。大力推荐年轻教师参加各项竞赛,对参赛教师,安排一名领导和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全程帮扶。在历次的比武活动中,我校都取得较好成绩,短短几年来,我校30余名教师中已产生了2名省级优质课教师,3名市级优质课教师,14名区级优质教师。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马集高小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让构建马集高小和谐校园成为光辉的现实。

第二篇:坚持创新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创新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我院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院学生党支部在校党委组织部和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和两会精神,全面抓好党建各项工作,以争先创优为主线,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较好的完成了上级党委布置的工作,进一步激发全院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感情,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构筑全院师生的精神大厦,拓展党员服务内涵,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组织自身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和提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做法

(一)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党组织

根据学院党总支的统一部署,我们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成立了管理学院党建小组,并制定、下发了《2011管理学院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学生党员干部动员会、全体党员动员大会、活动开展情况汇报会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序、高效地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更好地服务学院中心工作

学生党支部按照学院党总支“加强学风建设”的指示,把创先争优活动与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学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并以师德学风建设、以践行校训精神为抓手,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这一举措使各个支部、每位党员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明确自身目标任务,找准开展活动的着力点,切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2.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1)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学生党支部坚持学习制度,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学习十七大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学习上级党委的文件精神,努力在党组织和党员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引领广大党员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并通过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2)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生党员,要用学到的东西来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这是一切学习的目的和落脚点。“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具备学习意识,学好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并把改造的成果用于改造客观世界,指导实际的工作。学院党总支要求党员的学习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党建工作结合。社会发展对党建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与学院中心工作结合。今年是学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学院各部门工作和党支部建设均与学院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围绕“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开展各项学习与活动,形成了“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带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工作局面;三是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学生党员干部要将学习的实效真正落实到提高学生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上,要按照育人工作和校园文化的需求开展学习和工作;四是与个人发展实际结合。党员的学习要遵照中央的要求,符合学院的实际,同时还要与个人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调整组织机构,成立管理学院党建小组,扩大党组织覆盖面。2.加强舆论引领。学生党支部十分重视文化阵地建设,注重舆论的正确引导,要求各支部在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同时,要积极投稿,及时报道党建工作动态和党员的先进事迹, 3.建立党建工作飞信、QQ平台。近几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党建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一直在积极探索做好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2011年,我们学生党支部就建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委员、支部委员、部分党小组长为服务和交流对象的“党建飞信群”、“党建QQ群”,用于沟通联系,安排工作,交流经验,解疑答惑,工作方法得到了改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飞信、QQ交流平台的运行,反响好,收效大。今年,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期间,每个党支部都建立了飞信、QQ平台,使党支部与党员的联系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党建工作飞信、QQ交流平台的广泛建立,开辟了党建工作新途径。

(三)加强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坚持党建带团建,以“一二三四工程”为主体,力争做到无缝隙覆盖。一即一个主题:以“建党90周年”为整个活动的主题;二即两条主线:以“搭建党建平台、服务就业创业”为两条主线;三即三项创新:以“建立党建博客、创立党员就业数据库、开展党员服务实践”为三项创新;四即四项巩固:以“开展党建带动团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广大同学”为四项巩固。在活动中,学生党员通过开展“党员内涵建设文化月”系列活动、“优化学风,争先创优”活动、党员无偿义务献血活动,通过组织“立志成才做表率,创先争优促发展”优秀学生巡讲团报告会等举措,发扬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永葆先进性的优良品质和矢志不渝的精神,着力打造“先进性、创新性、服务性、奉献型、学习型”学生党支部。

2.开展党课教育活动。党课是党员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李佳老师以“学习胡锦涛书记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和“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题的党课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深入浅出,针对性强,党员们都说听了党课后收获颇丰,思想境界和党性觉悟都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规范程序,积极慎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中组部《发展党员实施细则》的要求,坚持16字发展方针,从端正入党动机,注重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现实表现,加强培养考察,严格发展程序等方面严把“入口关”,全年发展新党员83名。在积极慎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考察。一方面积极引导教学骨干、优秀管理人员、品学兼优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积极分子队伍。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他们的培养考察力度,全年举办了两期业余党校培训班,邀请了学院书记、党委委员等具有一定党建理论水平、具备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老师来授课,他们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信息资料,专业化的授课方法,让参加培训的学员耳目一新。今年共有164名师生通过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取得了业余党校结业证书。

(五)健全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方法

制度是根本,制度是保障。我院学生党支部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学院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完善培养教育制度。我院制定了《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工作细则》、《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培养联系人工作细则》、《中共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委员会党校工作细则》等相关制度,并形成了以党校、党总支、党支部、团总支为依托的教育培训机制,形成了以组织培养、培养联系人培养和实践锻炼为主的多渠道教育培养机制,形成了以党组织为主体,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培养教育机制,为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2、严格考察、审查制度。在加强引导和教育的同时,加强了对发展党员工作的考察和审查。一是坚持全面考察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要求在充分听取党总支负责人、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及任课教师、所在班级的党内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其在入党动机、政治思想、学习、工作及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表现情况,把真正的优秀分子吸收进党内来。二是坚持党支部“四不”讨论制度。制定了《党支部讨论吸收预备党员程序》,坚持做到党支部大会准备不充分不讨论、党支部实到会党员数不足2/3不讨论、意见不统一不表决、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需进一步调查核实的不表决。三是坚持党委“五不”审批制度。党委在审批党员过程中,坚持程序不符不审批、材料不齐不审批,群众不公认不审批、政审结论不清楚不审批、未经集中培训不审批。

3、规范管理制度。我们制定了《党支部工作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日常行为的通知》,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4、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我院制定了《管理学院党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坚持实行党务公开制度。实行重要会议旁听制度,安排党员代表、教工代表列席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院党委会、党员大会等会议形式,及时通报学校和学院的重要事项。根据涉及的不同内容、对象,采用书面张贴、口头宣布等形式,及时把应公开的内容向全院师生公开。

(六)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党建工作氛围

积极为学院和学生服务。2011年,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学院团总支、学生党支部围绕党总支任务,独立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供各项服务来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影响广泛,反响良好。学生党支部、党建小组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校园和谐稳定。

1、组织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一是“双学”(学党史,树理想信念;学典型,树人生标杆)。首先通过学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优秀学子报告会、党课教育和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和青年学生学习中共党史,引导党员、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然后组织学习典型。扩大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实地争优秀。二是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评选“三最三星”(大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和学习之星、就业之星、创新之星)。三是组织党的光辉历程图片展,开展党史知识竞赛、老党员讲革命传统、“崇高的事业,光辉的历程”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四是组织摄影、书法、征文、歌咏会、文艺演出。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

2、支持和组织学生会、社团、自律会工作。积极支持学生会、社团、自律会工作,切实把各学生组织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各学生组织在促进学院和谐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海报、条幅等加强党的知识的宣传,开展第十二届“管理杯”篮球赛、第八届“管理杯”棋艺大赛、第十一届“溢彩青春杯”大学生素质形象大赛、第七届IT巡展等活动,开展第七届ERP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欢送毕业生晚会、优秀校友创业沙龙、考研经验交流讲座、第六届网球赛、学风系列辩论赛、学风建设月、社联文化活动月等活动,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开展“青春辉映党旗红 立足实践长才干”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学院各实践团结合本学院特色,组织了以“一直关爱、两大行动”为主线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中,我们通过关爱儿童、政策宣讲、问卷调查、顶岗实习等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育人,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今年我们对以“一直关爱,两大行动”为主线的实践团队进行创新,共组建各类实践团队28支,集中实践学生近600人,其中产生3支校级重点团队,1支调研山东重点团队,活动累计受到《中国日报》、《科技信息报》、《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共青团网》、《中国青年网》,省级《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平面、电视广播媒体报道200多次,建立3个基地;其他所有同学也都参加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共完成论文、报告等1200余篇,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在启动仪式上立下的誓言:为人民服务,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我院今年社会实践各团队负责人大部分是党员,实践队员中党员人数占有很大比例,并首次在实践团队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实践过程中党员、干部总是走在最前面,承担难度最大的工作,有始有终,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组织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现党员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引领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2012年的工作目标

2011年,党委围绕学院中心任务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缺乏广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开展党建工作的新举措有待进一步拓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2.在如何围绕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全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

3.党员的教育、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012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定决议,紧扣学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不断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为学院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为党建工作更上一层楼再立新功。

第三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作者: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11期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指的是高等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满足社会现实需要、不断引领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状态。在当前,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在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上下工夫。

主持人:李文君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坚持以人为本,引领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丁

社会的发展,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对于我们办学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优秀人才;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建设和谐校园。

“以育人为本”,源于“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也是大学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自大学诞生以来永恒的主题。尽管长期以来就如何培养人才有着不同的理念和众多的流派,但为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塑造精英却是大学长期追求的目标。把“育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工作实际中,就是要以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中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机会和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要从这一目标出发,不断探索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学校资源,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人才为本”,还要突出体现在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以人为本”中实施素质教育

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德明

教育质量是决定教育事业能否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决定性因素,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在教育质量观上,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我们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领导小组,强化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名人名家

进校园”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以“谈心屋”为新载体,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之路。自胡锦涛同志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发表以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成效显著。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社会的需要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塑造。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选手以两个三等奖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全国、全省组织的其他各类比赛中,学生也屡屡获奖,捷报频传。

我们还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强化服务意识、推进体制改革、做好就业调研、积极总结创新等几个环节,形成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综合市场与毕业生周末就业市场相结合、专场招聘会与二级学院日常招聘活动相结合的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新机制。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长征中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职责,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高等学校也必须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最适宜教师施展才华、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和自由、创新、活跃的学术氛围,体现出高等教育的使命。为此,我们必须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发展,努力形成全体师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我校的第十次党代会上,勾画了学校今后五年发展的蓝图,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主题和任务,即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目标,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将在办学过程中牢固确立并认真践行“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把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需要出发来谋划学校发展,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学校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员工,实现学校与师生员工的共同发展。将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安全文明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把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当务之急,尽力为广大教职员工创造更加有利于发挥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的条件,以最大的努力不断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高林远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建设和谐校园。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增长才智,成为成熟的社会公民,高等教育的职责就是为青年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目的和使命,决定了高校办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方针。

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本着提高讲授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原则,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在课程设置和开发上,应坚持把对学生成长是否有用作为基本原则,所有课程都必须围绕学生成长的目标来开发和设置,坚决制止因人设课、因无人不设课的现象;在教学评估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使教学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学生的意志和选择;在科研上,应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实力的转化,使学生成为学校科研的直接受益者;在硬件环境方面,学校的教室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餐厅宿舍和交通条件的布局都应以方便学生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实现高校内部的和谐发展。

最近几年,一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是以服务学生为主,而是以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为主;学校工作不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而是以增加科研数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为中心;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也不是以方便学生为主,而是以便于管理为主,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没有从前那么密切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也逐渐下降,这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都有弊而无利。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逐步构建以服务学生成才为核心的学校工作格局和教学生活体系。

第四篇: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

我国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与会人员对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说,要运用法治思维,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实效。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提出,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就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谈了看法。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说,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必须破除跨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对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改善民生提了意见。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提出,要加强改革开放中的人才引进工作,完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说,要切实落实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提出,要全方位推进理论、技术、管理等创新,迎接新技术革命。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说,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无党派人士代表就促进企业和农业走出去提出了建议。

会上,李克强仔细倾听,不时与大家深入交流。听完发言后,李克强感谢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一直以来对政府工作的支持。他说,大家的发言对做好政府工作很有启发、很有帮助,国务院将认真研究采纳。政府要依法有效施政,妥善应对好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加强政府与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群众团体等的沟通协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同舟共济、形成合力,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社会文明进步。

第五篇: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依法行政

坚持改革创新

加强依法行政

全面推进东城区人力社保工作实现新发展

——在2015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5年2月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全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去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安排今年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求真务实,2014年人力社保工作成绩显著

(一)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大创业”工作格局初步建立 2014年,全区新增就业3065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10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2%,全区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全面推动充分就业城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出台补贴政策,对招用本区登记失业人员的家政服务企业按照每人3000元给予补贴。国家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以简报形式介绍了我区发展家庭服务业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研发升级充分就业城区信息管理系统,扩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范围,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依托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安置就业特困人员1079名,全区各项充分就业城区指标均达到创建标准。

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积极落实大学生“就业促 1 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本区生源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824人,实现就业795人,就业率达到96.5%。联合区残联举办“双进、三送、五会”活动,东华门街道建立全市首家残疾人就业庇护工厂。困难失业人员就业7933人,就业比例87%。全年落实市区两级促就业资金1.77亿元,惠及36721人次。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出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发展建立10家创业孵化园区,获北京市首批认定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家,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在全市率先举办创业型小企业者升级培训,联合区产促局、妇联、团区委、北京嘉诚文化科技融合孵化基地等单位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创业大讲堂活动百余场。成功举办创业工作推进会,我区创业工作得到市局、人力社保部和国际国际劳工组织官员高度肯定。全年实现创业1047人,带动就业4110人。

发挥联盟优势,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稳步推进,累计投入资金478万元,已完成档案加工8万份。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小微企业劳动关系问诊”等就业服务活动,联合举办各类招聘活动98场,开发岗位信息12.3万条,成功推荐2121人实现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有序进行。实施就业培训援助计划,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失业人员2万多人。区属鉴定机构职能转变任务全部落实到位,全区职业技能鉴定4万人次,完成141个 2 批次11847名考生现场督考工作。启动职业技能培训动态监测工作,完成41家民办校星级预评估工作。

(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到位,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全区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2014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5.01万人、157.24万人、105.82万人、89.67万人、89.6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0.28万人和14.1万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收入196.07亿元,支出186.66亿元,各项社保基金收缴率均达到99%以上,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目标。

各项社保惠民政策全部落实。全区离退休领取待遇人员26.05万人,同比增长2.08%。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保险待遇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为216名患重特大疾病、个人医疗费负担较重的城镇居民,支付医疗救助款232万元。为117名特困职工支付一次性医疗救助金242万元。

医疗保险总额控制实现有效管理。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支出分析会商机制,加强医保医师量化考核管理,严厉打击骗保行为。全年拒付医保费用435万元,同比上升88.3%。医保基金指标使用率为97.43%。

经办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企业通过银行缴纳社会保险的参保单位达到70%,下沉到社保所的经办业务达到13项。提供社保卡邮寄送达服务,惠及全区3万多家参保单位、150多 3 万参保人员。加强鉴定场所环境改善,充实医疗专家库,劳动能力鉴定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公务员管理有序开展,人事人才工作扎实推进 公务员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出台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推进街道社保所领导职位统一竞争上岗,完成公务员考核奖励,组建公务员申诉委员会,全年新录用公务员110人。突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举办各类主体培训班18期,培训1600余人,干部在线学习实现全覆盖。

事业单位管理有序开展。严密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开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置试点,组织首届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任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落实津贴补贴和特岗补贴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控和管理实现规范化。

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接收优秀毕业生926人,引进高素质人才8人,对36名优秀技能人才、2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单位进行表彰,新增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1家、区级首席技师工作室2家,全区首席技师工作室达到9家。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901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909人。组织完成26.3万人次各类人事考试任务,实现“安全考试”工作目标。

军转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全区共安置军转干部40名。首次面向随军家属定向招聘社区工作者20名。完成首批378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住房补贴工作,涉及资金3900余万元。落实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政策,为328名企业军转干部办理社会保险 4 补助或提前退休手续,军转干部保持总体稳定。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大维稳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劳务派遣行业准入制度,启动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全区各类监控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49%,续订率达到86.84%。深入推行“劳动用工规范一条街”工程,覆盖企业429家、职工2.5万人。圆满完成“两节”、“两会”、“**”“ APEC高官会”等敏感时期信访维稳任务。

“无拖欠工资”目标圆满实现。与区住建委、公安分局、工商分局等部门和各街道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加大驻区重点工地、企业整治力度,严查违法行为。处理群体性讨薪突发事件29起,为1058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536.54万元。

维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加大监察检查力度,累计检查用人单位6795家,涉及职工12万余人。接受群众投诉举报案件898起,结案807起,时效内结案率100%。仲裁院建设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平稳解决,受理案件3343件,审结3215件,调解率46%,结案率96%。

法制、信访工作有效落实。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行政争议案件预警工作力度,建立信访疑难问题专题会商机制。全年处理各类来信来访事项3161件,协调化解疑难问题95件。处理各类行政争议案60件,无败诉案件发生。

(五)机构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统筹推进。完成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机构组建、调整工作,制定《东城区“两网融合”机构编制调整方案》、《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顺利完成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规范工作,精减了议事协调机构35%。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积极推进。经过清理核查,全区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28家,共有361项行政审批事项。第一批取消和承接的行政审批目录已向社会公开。其中,取消审批11项,承接市级下放审批27项。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体育局、统计局等所属事业单位及环卫中心整合,将区城管监督中心更名为“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房地中心和住宅发展中心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

落实严控机构编制相关要求。开展“吃空饷”、在编不在岗、编外大量聘用人员情况专项整治,配合区委组织部完成核查清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工作。开展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为实名制管理奠定基础。制定《东城区控编减编工作方案》,全区各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增机构和人员编制,因职能和工作任务增加确需调整机构编制的,按照“撤一建

一、总量控制”的原则,从严审批。

(六)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加强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6 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尤其是突出民生部门特点,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了作风转变和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共征集到各方面意见建议500余条,形成16个方面68条整改措施,修改完善制度17项,会议费用同比减少92%,培训活动费用减少28%,对47名干部进行编制调整,混岗混编问题已基本解决。

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为突破口,出台行风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开展 “送政策下社区”、“窗口一周工作法”、“局领导驻大厅”等活动,取得较好效果。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及《都市阳光》栏目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全系统收到群众感谢信133封,锦旗35面。医保中心、职业能力建设科、安定门、崇外、建国门社保所等29个窗口,实现咨询服务零投诉,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群众满意率三项指标明显提升,充分展现了全系统清正廉洁、为民务实的良好气象。

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办公新址建设进展顺利,政务信息工作在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取得“四连冠”好成绩,政务运转、信息系统建设、宣传、调研、财务管理、后勤服务、老干部等工作不断加强,为全局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新时期人力社保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 7 的决策部署,自觉将人力社保工作融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坚力度,突破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努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必须坚持夯实基础、强化自身,努力做到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素质高,为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4年,全区人力社保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相关部门,特别是各街道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结果,也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区人力社保局向大家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二、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15年人力社保工作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北京市已经对今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区委全会对人力社保各项工作也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我区人力社保工作任务将十分繁重,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

如何围绕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翼协同发展,切实履行好职责,面临考验。今年,我市将加速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进京津翼一体化建设,对各项民生工作将产生直接影响。产业限制、人口调控、关停污染企业等,必将给稳定就业、职工 8 分流安置、劳动关系稳定等工作加大难度。京津翼一体化,要求人力社保公共服务要共建共享,也必然对医保结算、社保操作、转移接续等带来新的变化,需要我们未雨绸缪,认真研究、积极准备,自觉做到在大局中定位、大局中谋划、大局中统筹兼顾推进工作。

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工作,面临考验。今年全市预计GDP增长指标是7%,同比下调0.5个百分点。我区预期目标是7%左右。经济增速放缓,拉动就业的能力就会减弱,增加扩大和稳定就业的压力。从去年我区调查情况看,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人员同比减少76%,其中外埠求职人员减少幅度达到83%,区域劳动力供给明显下滑,预计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延续。同时,经济增速回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劳资矛盾调处工作难度加大。从去年情况看,去年发生群体讨薪案件明显上升,全区劳动仲裁案件开庭已经排到了今年的3月份。面对新常态,需要我们在被动中把握主动,创新思路、积极作为,稳慎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如何落实人力社保领域深化改革任务,面临考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确定,街道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制度性改革措施也将陆续出台。涉及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退休人员近6.8万人,街道公务员职级并行涉及近1700人。这些改革涉及 9 到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直接关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切身利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细化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平稳推进、落实到位。

如何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加强依法行政,面临考验。作为民生的核心部门,区人力社保局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有38项,涉及退休审批、工伤认定、劳动监察、仲裁等各项工作,如何坚持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对全系统干部职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结合点,大力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树立良好形象,促进我区人力社保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2015年我们要把握大局、突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全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加强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大力提升服务效能,推进我区人力社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工作要点已经发给大家。下面,我就重点工作再强调一下。

(一)积极争创充分就业城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要以充分就业城区建设为统领,形成全区各部门积极配合、街道高度重视的工作局面,加强全区就业创业政策整合力度,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市、区促进就业各项惠民政策,推动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巩固充分就业城区建设基础。加强充分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两个平台”建设,发挥好就业服务联盟和创业联盟“两大品牌”优势,找准定位,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各项就业工作指标任务。

构建“大创业”工作新格局。加强创业孵化园和大学生见习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创业政策,加大创业帮扶力度。积极筹备,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组织工作。

抓好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帮扶工作。继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落实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强化实名登记管理和“一对一”帮扶,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研究建立外省劳务人员保障基地,推动家政服务业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完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积极筹措,适时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整合。研究制定社会公益性就业组织管理办法,确保平稳过渡。做好档案库建设工作,保质保量抓好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

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加强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落实技能人才终身培训制度。完善区域职业技能鉴定布局,严格做好督导工作。周密计划,严密组织,认真抓好职业技能管理指导中心抗震节能改造项目。

(二)全面落实社保惠民政策,不断提高经办服务效能 要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为核心,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1 为基础,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确保各项改革顺利实施。根据全市部署安排,精心组织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央在京公疗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医保个人账户管理改革等重大改革,研究制定我区具体操作办法,保证各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积极扩大各项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基金收缴率达到98%以上。

落实各项社保待遇。认真做好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发放工作。继续做好特困职工和大病居民一次性医疗救助工作。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推进定点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试点,加强医生诊疗行为监管,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确保总额控制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效能。积极推进社保业务网上经办、银行缴费、业务下沉,做好工伤致残等级新旧标准衔接工作,增强经办服务便捷性。

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健全基金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内控监督制度和数字证书管理制度,规范社保所会计核算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行政审批业务专项检查,做好清欠、稽核和资格认证等工作,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三)不断创新机制制度建设,大力加强人事人才工作 全面加强公务员管理。坚持依法考录,加强考生诚信管理和 12 面试考官培训,确保公务员招录工作安全顺利。加强公务员交流培养使用力度,对于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有计划安排到基层单位进行锻炼,对于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进行轮岗交流。加强职位管理制度落实,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突出依法行政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主体班培训,全面推进在线学习,继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事业单位管理和军转安置工作。研究制定《东城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办法》,积极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深入贯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置与职员聘任工作。继续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完成我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任务。组织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人才评价服务工作。积极落实北京市解困维稳政策,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维稳工作。

加强工资调控和规范管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与养老制度改革并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等工作,完成公车改革补贴发放和有关人员安置工作。加强工资规范管理,做好优化绩效工资核定工作。完善工资联合检查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带薪年休假补贴的规范审核和落实。结合我区实际,研究探索我区财政负担的编制外用工工资增长机制。

做好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建立企业引进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组织推 13 荐“北京学者”候选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继续开展中关村东城园高端领军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工作。落实人事考试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考试安全顺利实施。

(四)进一步提升调处效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善之区 要以提升劳动关系法治能力为重点,加大维权维稳力度,全面推进仲裁院建设,抓好劳动关系矛盾源头治理、苗头预防、依法处理、协调配合。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大对企业分流职工的监控指导,落实裁员报告制度。严格劳务派遣行业准入制度,规范用工行为,妥善处置劳动关系。确保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续订率85%以上。全面开展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力争建会企业集体合同覆盖面达到95%。完善与住建委等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督促建筑企业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推广建筑领域用工实名制经验,协调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讨薪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无拖欠工资”。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发挥街道属地管辖优势,不断提高街道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水平。

加强仲裁效能建设。扎实推进仲裁院建设,深化“庭审三规范”,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和服务标准,确保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调解率35%以上。大力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进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立工作,街道调解组织组建率达到95% 14 以上。

抓好依法行政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确保案件移送渠道畅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依法行政自查自评工作。开展《信访条例》宣传活动,依法妥善处理疑难案件,确保敏感时期维稳工作圆满完成。

(五)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大局,积极稳妥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增强机构编制管理服务和保障全区中心工作力度。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清理规范我区自设审批和现有审批清单中其他类事项,编制东城区行政审批目录清单。联合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监督检查,确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落到实处。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落实“只减不增”要求,继续做好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工作。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网上登记工作。开展党政机关网站开办审核、资格复核和网站标识管理工作。

三、夯实基础、提升效能,为人力社保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依法科学规范的管理,打造务实廉洁高效的队伍,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支撑。为更好完成好今年工作任务,我再强调几点。

(一)加强法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 “法治东城”要求,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全系统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法治在人力社保工作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依法健全劳动关系协调、调 15 解仲裁和信访维稳等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以法治建设的新成效,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驾护航。

(二)夯实工作基础。抓基础,管长远,是我们应该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度、资源整合,防止“碎片化”,实现“全区布局、上下联动、信息共享”人力社保工作格局。今年,区属社保中心、医保中心等8个部门将搬入新址办公大厅,仲裁院改造工程也将启动。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需要提前谋划、充分准备,要确保安全顺利搬家,各项业务平稳有序进行。同时,要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统一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抓好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调查研究。今年全市涉及人力社保工作的12项改革任务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需要破解。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些问题,结合我区实际,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情况,摸清底数,促进工作创新发展。另外,今年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编制“十三五”规划。这是一项谋划长远的工作,涉及就业、社保、职业培训、劳动关系等各个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与市级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为抓手,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干部遵守政治纪 16 律、组织纪律的自觉性,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增强为民服务本领,不断加强政策业务学习,继续办好“业务大讲堂”等活动,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全面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强化干部选拔交流,有计划组织干部交流轮岗,多方面锻炼培养干部,全面提升履职水平。扎实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深化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营造窗口单位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系统行风建设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形象好的人力社保队伍。

(五)加强基金监管。全系统要继续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基金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检查,形成基金监管的高压态势,绝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做好社保基金、就业资金申报备案工作,加强社保所会计核算规范指导,充分发挥第三方审计工作机制,确保社保基金、就业资金安全运行。

同志们,做好2015年人力社保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我区人力社保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做出新的贡献!

下载坚持创新改革建设和谐校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创新改革建设和谐校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改革创新5篇

    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延津县公司09年3月至10月份工作总结2009年3月份,延津公司新的领导集体组建至今已八个多月,八个多月以来,我公司在总公司和总公司党委的正确领......

    坚持改革创新人民银行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改革创新人民银行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

    和谐校园建设

    一、对和谐的描述 和谐: 《广雅》“和:谐也。” 《玉篇》“谐:和也。” 两字同义。原都指音乐的协调和美。“和”强调配合得融洽;“谐”强调配合得匀称。 《说文解字》“和:相应......

    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从细节做起 我们的学校是和谐的校园,同学们在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以及纪律等方面,都是不错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面,还是有不和谐音的存在,我们......

    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打造特色名校——包头市第二十八中学办学纪实 二十八中人总能在二十八中这块沃土上创造奇迹,一样的不懈的追求,一样的夙兴夜寐,总能捧出不一样的惊人之作。 2004年......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党中央做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建设和谐校园。 1.正确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注重课堂礼仪 构建和谐校园,如今已成为我们师生的共同追求,但和谐校园的实现,不能仅凭空喊几句泛泛的口号,而应注重实践,注重从身边小事做起。具体到我们学校,那......

    浅谈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浅谈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