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席麻湾中学2014年春师德师风学习和培训材料
席麻湾中学2014年春师德师风学习和培训材料
----教师应做到六个学会
白靖
高素质的教师是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支柱。所谓“高素质”,当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不断发展的标准,但其核心是教师对待教育工作、对待学生,或者说待人待事的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位好老师,那么,他即使坏,也一定有限;相反,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不曾遇到过一位好老师,那他的存在对于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体现。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才会有高品位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品质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布贝尔一再指出,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发展着的、有着不可限量的人,积极地参与一切课内外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
有的西方学者强调,在学校、在教室这个“文化生态圈”中,教师角色应该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室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教师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和教育情景,不是外在的专者,而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教师应该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正如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认为的那样,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这是从培养年轻一代所应有的素质而言的。而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成长和发展。所以,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我们的教师能够做到带着欣赏进课堂,带着微笑进课堂,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兴趣进课堂,带着成长的渴望进课堂,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面,我们对“六个学会”的基本内涵,对其提出的理由作一探讨,以引发更为深入、广泛的讨论。
一、学会等待
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都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
其实,从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我们百分之九十的努力都会“徒劳”的,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百分之九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百分之九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使得我们有百分之一的取得成功的可能。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育是最能体现“一份耕耘,十份收获”的领域,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二、学会分享
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其次,意味着努力创造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和新的表达方式,因为分享方式和表达方式本身就蕴含教育的因素;再次,意味着对错: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倾向的自觉防范;最后,学会分享是和学会欣赏别人高度相关的——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
有人讲,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别人表现出真诚的赞扬和欣赏会使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就像冬天里的一缕阳光,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而当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爱和欣赏时,一旦他拥有了权利,就更容易表现为自我中心、专与独裁。
三、学会宽容
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做到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俗话说得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境况、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所呈现的样貌、所展示的色彩,也就不尽相同,因而每一个人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就再正常不过了。使我们每一个人变得开朗、开放、开明,去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对于人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宁静的心绪,对于我们的修身和养性,都是十分必要的,值得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宽容决不等同于迁就、姑息和纵容,决不等同于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不以宽容精神行事,必然导致偏执,而偏执不仅会使原先有益的东西变得有害与可恶,还往往会以拙劣压制优秀,以腐朽抗拒神奇,以僵化排斥创新。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宽容难以完全避免对于罪错的迁就、姑息和纵容,但宽容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四、学会合作
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因为,一方面,个性使得合作成为必要与可能,另一方面,个性也只有在合作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学会合作就意味着,对于不同、对于差异、对于另类,甚至是对于异端的尊重与接纳;意味
着我们学会了“求大同,存小异”,学会了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
作为教师,需要很好地和校长合作,和同事的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
教育远远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它还在于唤醒、鼓舞和灵魂的感召。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比其他因素更有影响力,它不但可以改变学校生活的质量,而且还能影响学生们的成绩。学校里的人不单单要作为教职员工或是学生,他们还是一家人,他们需要心心相系,共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老师们付出自己的爱心,给予学生们无微不至的照顾,那么学生们会有无比的安全感。而且,教师对于学生,只有用一种平等的、不夹杂优越感和施舍意味的爱,才会被学生真正接受。
教师能否具有合作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能否创造一个有利于合作的心理氛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在学校里,正确的领导就是要着重建立团队意识,使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在学校的管理中,如果管理者把自己看作老板,别人是下属,那么他就会从教师和学生队伍中分离出去,其实领导起的作用是要在学生和教师之中培养领袖,这些领袖应该力求建立一个团结的、富有感召力的集体。领导者必须激发教职员工的热情,使大家达成共识。
当教师们把自己看作是对整个管理体系都至关重要的领导者时,他们会发挥自己的潜能,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他们将发现“教育就是服务”的真正含义。没有一个人的智慧能超越集体。如果我们想全面发挥一位老师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时所具有的才能,那么,学校领导就需要培养和鼓励教师们参与到我们的管理中来。一个学校是否具有合作的心理氛围的标志就是能否促进彼此领导潜力的发挥。
五、学会选择
社会的加速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多变、多元、多彩、多险的飘忽迷离状态,平衡而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因而每个人或社会在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学会作选择。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可以用“注重选择”来概括这一时代的精神,它意味着人类将通过选择来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划一的、同步的、简单服从计划安排的发展模式不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了。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便是:看它在多大的程度上,多大的范围内,为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实质上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方式的可选择性。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们拥有愈来愈多的选择的机会和可能,学会选择就成了一个更加文明、人道、合理的时代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民主化、个性化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势在必行,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校本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课程的研发和建设。这对于过去我们习惯于“依纲靠本”来进行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六、学会创新
“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感召力的字眼。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人最为重要的素质。但创新不仅指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的产出,也包括对于自我具有提升生命质量意义的发现和开拓,马斯洛将前者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后者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创新仅仅意味着对于我们个人自身有一种新的经验或思想的产出和获得。这意味着,创新不只是属于那些社会精英分子的专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本身是值得我们去创造的。创造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恣意的绽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的最高的表现形式。
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
我们希望教师学会创新,是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是一种心态,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人格特征。我们希望教师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教师能探索出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新的认识、新的规律,而是希望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将古老的教育智慧变成自己的信念和教养,从而体现于自己的、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之中。
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一定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的精神和探究的兴趣。而这些品质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是好教师重要的人格特征和内在资质。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习惯于“知识的填鸭”、“被动的灌输”,只能制造情感苍白、感受干瘪、创意平庸的循规蹈矩的“机器人”。
“六个学会”是以师生关系这条主线建构起来的完整体系,是优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新世纪对教师的厚望,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与否的标尺。“六个学会”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我们民族未来以至整个人类未来的高度的责任感。
“六个学会”也并非是教师单纯的道德义务,它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实现所要求的,因为人类千百年来的生活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我们惟有在全心关注他人或投身于超越自我的事业时,才能成全最为完整的自我,一个探索知识并力求正确运用知识的人才会变得真正的富有。
第二篇:与时俱进的席麻湾中学
与时俱进的席麻湾中学
学校创建于1960年,初时校名为靖边三中,1964年更名为靖边县席麻湾农中,1975年起开设高中部,同时更名为席麻湾中学,高中部于1979年停止招生。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校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体布局合理,育人环境优美。
干净整洁、鸟语花香、飘满书香的校园,是我们追求的最佳育人环境。学校秉承“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研促教学”的教学思路,打造“基地促质量”特色化后勤管理。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崇德,敬业,谦学,善教”的教风和 “勤学,乐学,会学,博学”的学风,凸显出“精细管理、优质育人”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率先、全面、协调发展,师生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拥有先进的多媒体室1个,远程教育网络连接其中。微机室有微机32台,且全部连接了因特网。有豪华型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音、体、美器材能满足一般教学使用,图书室藏书1万余册,每年订阅各类报刊二十余种。学校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是我县一流的农村中学。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研工作先进集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市级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市勤工俭学实践基地”,2010年3月被评为“陕西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示范基地”,2012年3月被评为“榆林市后勤管理标准化建设优秀学校”,2012年2月被评为靖边县“文明校园”,2013年11月被评为县级“无烟校园”,2014年1月被授予为2013年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14年3月被授予为2013年榆林市中小学后勤管理先进单位,2014年5月被评为县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回眸昨天辉煌的历史,喜看今天创造的业绩,展望明天宏伟蓝图。与时俱进的席麻湾中学,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正迈开前进的步伐,在既定的道路上,奋力拼搏,谱写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篇章,为打造优质农村学校而努力奋斗着!
第三篇:席麻湾中学“双高双普”工作汇报
席麻湾中学“双高双普”工作汇报
席麻湾中学校长王斌
(2013年11月15日)
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代表席麻湾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验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校“双高双普”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席麻湾中学创建于1960年,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122人,教职工29人,5个教学班。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学校秉承“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研促教学”的教学思路,培植“基地促质量”特色化后勤管理。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崇德,敬业,谦虚,善教”的教风和 “勤学,乐学,会学,博学”的学风,凸显出“精细管理、优质育人” 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率先、全面、协调发展,师生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3个,远程教育网络连接其中。微机室有微机32台,且全部连接了因特网。有豪华型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音、体、美器材能完全满足教学使用,图书室藏书1万余册,每年订阅各类报刊三十余种。
近年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县级“文明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市级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市级勤工俭学先进集体”,“榆林市后勤管理标准化建设优秀学校”,“陕西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示范基地”。
二、主要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双高双普”工作。普及九年义务及创强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使“普九”、“创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力度,极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校本教研,改革课堂教学,竭力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保学控辍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免补政策,解决贫困家庭孩子入学难上学难的问题,使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双高双普”的法规文件,使教师们对“双高普九”的重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把各方面工作分解到全体教师,营造了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双高双普”工作氛围。学校把“双高双普”列入学校发展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双高双普”阶段性工作任务,全体教师密切配合,为我校“双高双普”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教育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学校组织机构健全;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学校建立了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实施岗位管理,奖惩分明;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规范,操作性强;各类安全预案齐全、实用,并定期进行演练。多年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确保了校园平安稳定。教育教学设施和后勤设施管理制度健全,有专人负责,帐物相符,利用率高;建立和完善了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后勤档案记载详实,资料齐全,管理规范。能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扎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推行课程改革,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师生关系建设,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指导思想,教育科研机构、网络和制度健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教师科研意识较强,能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学校校本教研开展形式多样,各类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培训课精彩纷呈,实效性强,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认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按课程计划开设并上好德育教育课,通过校园阅报栏、板报等形式宣传德育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共青团建设,定期开展团组织活动,按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团员”;坚持开展了兴趣活动小组、阳光体育
活动,将“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落到实处,坚持做好安全预防,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2、德育教育别开生面。从2008年起,每天下午七点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通过看、记、说、评等做法,培养了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的良好习惯。我校还利用电子显示屏每周每天定时循环播放名言警句、重点新闻,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对学生身心起到了陶冶作用。
(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选址合理,地质条件安全可靠,办学场地独立完整,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要求标准。校园周边秩序良好,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之所。自我县创强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先后投资近400余万元,新建了学生宿舍楼。2010年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新建了卫生厕所。2012年进行了电子白板教室建设,使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了保障。物化生仪器设备、药品器材均按标准配备。
(五)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保障政策,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区域内适龄少年儿童按时入学。多年来,我校每学期都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辍学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
进行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了校园文化标识牌,添建了室内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了绿色、朴实、整洁的校园文化特色,极大改善了育人环境。
(七)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试行农学结合。学校建立了占地十余亩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其中建有温棚、养猪场。温棚内种有十余中蔬菜,一年四季各种新鲜蔬菜接连不断,养猪场内养猪20余头,养猪场与实践基地连为一体,猪场内的粪便直接流入蔬菜基地,为蔬菜提供了天然肥料,形成了一体、循环、绿色、环保的运行机制。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既解决了师生生活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校在2008年被评为市级勤工俭学先进集体,2010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示范基地”,2012年被榆林市教育局命名为“榆林市后勤管理标准化建设优秀学校”。
(八)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我校周周安排了校本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为高效课堂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实录、课题研究方法等。同时,通过新教师汇报课、老教师公开课、交流课等活动提高了教师授课水平。教师对教育教学钻研兴趣高,现在3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教育学》上发表,7名教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陕西素质教育》上发表,有6位教师的论文在县教育局刊物《靖边教育》上发表。课题研究有成果,现有两个国家级课题已结题,一个县级课题结题,五个县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并且人人参与了微型课题研究。
(九)构建“高效课堂”效果明显。2010年起我们实行电子备课,为教师学习搭建了平台。教师之间相互间学习,借
助网络资源学习,编写出了高质量的优秀教案,为课堂教学提供可靠保障。我校的电子教案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在2012年靖边县内涵发展现场会上我校的电子教案进行了展示。本学期起实施了应用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建立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每周要求教师必须最少使用两次导学案,教导处并进行跟踪和了解使用情况。让学生间相互解决问题,既能减轻教师课堂教学负担,又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存在的不足?
现在,全体师生团结一致,积极努力,正朝着把我校打造成农村精品学校的目标努力奋进!
第四篇:席麻湾中学内涵发展工作总结
席麻湾中学内涵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教改逐步走向常态化、正规化。首先确立明确的工作思路,我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破三个重点,促进四个提高。”一个目标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突破三个重点:一是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以校本教研为单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三是以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学科整合和多媒体的应用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四个提高:一是通过“有效教学”研究探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二是促进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能力的提高;三是促进教导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四是促进“薄弱学科”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围绕这一思路,我们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有效教学”研究探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1、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课堂传授能力。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加强同学科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锤炼教育艺术,每学期我们都举行“有效课堂”研讨活动。具体活动方式是语、数、英三个组各指定一个课时,进行集体备课,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教学设计,指定一个人上,课后组内教师进行集体评课,评课后执教者写出教学反思,使得这些教师的授课水平有所提高,取得良好的效果。
2、对于“有效教学”的研讨,我校与四中、周河九年制学校、王渠则九年制学校结为“共同体”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每次活动中“共同体”学校都安排本校教师上公开课。课后就“有效教学”课堂落实情况,进行研讨与交流,交流会上参与教师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最终就“有效教学”策略达成共识,形成见解。
二、扎实开展教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能力的提高
1、为了促进和推动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开学进行“推门”听课,逐一抽查听教师的课,听完后进行指导,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能力得到了提高。去年青年教师知识竞赛中我校有四名教师到榆林市参赛,一名老师在市上的竞赛中获优秀奖。并且每学期都举行青年教师赛讲活动,本学期我们举办了 “席中杯第七届青年教师赛讲”活动。这次赛教活动全部青年教师登台献艺,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经过两个星期的比赛,全体教师都积极参加,特别是一些“薄弱学科”音乐、美术、地理、生物教师,通过参赛,各科的教师授课水平有所提高。被推选出老师在县教研室举办的“创新教学课堂大赛”中获英语组三等奖。通过本次赛课活动,不管是参赛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得到了一次较好的培训。进一步加快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步伐。
2、督促教师参加各类比赛,通过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来提高自己的研修能力。到目前为止,有4名教师的论文在《陕西素质教育》
上发表,一名老师的论文在《靖边教育》刊物上发表。3名教师的论文《教育学》杂志上发表,3名教师的论文在靖边教育网上发表传阅。而且我们大部分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两个“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即将结题,分别是“阅读教学在习作中渗透”和“数学合作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去年审报了五个县级课题都正在进行中,本学期我们还申报了一个微型课题。同志们的热情很高,劲头很足。
三、以校本培训和研修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每人要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不能千人一面,应该做一个有创新的教师。我们在第八周、第十周,分别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如何形成教学风格”光碟,引导每个教师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引导我校有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刘厚振老师“合作学习”,张妮老师富有激情的讲课,遒劲有力的字体,大部分教师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校本培训与研修方面,我们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在成长档案中教师确定了自己的研修内容,随时收集自己的研修成果,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2、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重新看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基本功的含义越来越广,教师基本功包括的范围越来越广。既包括传统意义的教师一般基本功,也包括以教
为主的信息技能。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扎实基本教学技能。我校本学年着重两个基本功训练,一是使用电子白板的能力,二是“三字两画”的训练。上学期学校配置电子白板一块,为了让教师尽快掌握用电子白板上课的能力和使用技巧,本学期第十一周我们专门邀请靖边县电教馆的有关人员在我校举办了“靖边教育资源第二十一期”的专题培训,靖边二中物理老师许飞给我校教师上了示范课,课后电教馆刘杰夫又对如何使用电子白板给全体教师进行了讲解。培训后大家都受益匪浅。现在很多教师都争相用电子白板上课。“三字两画”列入量化考核,教师们都能自觉练习,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能。
3、为了使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我们除了校本培训外,还督促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在上学期县电教馆举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网络通用技术培训中,我校有19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其中有6六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音乐、美术”教师培训中,有两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今年还有四名教师参加了县级德育骨干教师培训,有7名教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为教师树立了科研意识,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落实考核,促进“薄弱学科”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调动薄弱学科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我们将生物、地理都纳入了量化考核,和主课同样对待。音乐、体育、美术都成立了兴趣小组,调动师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激励,我校“薄弱”学科教师的授课水平、业务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去年青年教师知识竞赛中我校有四名教师到市上参赛,其中生物老师任国瑞取得了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
工作亮点
1、从2008年起,我校发挥寄宿制办学的优势,每天下午七点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通过看、记、说、评等做法,培养了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德育教育。
2、我校利用电子显示屏每周每天定时循环播放名言警句、重点新闻,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对学生身心起到了陶冶作用。
3、学校利用校园醒目位置进行悬挂牌匾,牌匾主要内容以教师品德修养为主,如《教师素养十问十答》等内容。对教师的修养起到了潜默移化的影响作用。
4、为了便于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我校于2010年进行探索实行电子备课。电子教案的使用能给教师节省大量抄写教案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学习搭建了平台,教师之间相互间学习,借助网络资源学习,编写出了高质量的优秀教案,为课堂教学提供可靠保障。我校的电子教案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在2012年靖边县内涵发展现场会上我校的电子教案进行了展示。
5、我校后勤工作立足于服务学校的管理理念。学校建立了占地十余亩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其中建有温棚、养猪场。温棚内种有十余中蔬菜,一年四季各种新鲜蔬菜接连不断,养猪场内养猪20余头,养猪场与实践基地连为一体,猪场内的粪便直接流入蔬菜基地,为蔬
菜提供了天然肥料,形成了一体、循环、绿色、环保的运行机制。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既解决了师生生活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校在2008年被评为市级勤工俭学先进集体,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示范基地,2012年被评为榆林市后勤管理标准化建设“优秀学校”。
总之,一年以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主要问题是问题学生较多,已经占到了学校的四分之一,其中有智障儿童、留守儿童,离异、组合家庭的孩子。我校打算列入这一问题课题研究,从根本上进行解决。二是教师教学研究意识有待于提高。我们将从教师的培训与研修的点滴做起,为教师树立自我提高的理念。只要我们教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学生,我相信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席麻湾中学
2013-7-2
第五篇:席麻湾小学食品卫生安全自查报告
席麻湾小学食品卫生安全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食品安全工作,提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工作措施。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全校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人,教师10人。学校实行民主化管理,值周老师24小时值班,有力地保障了校园的安全。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食品卫生安全。
我校一直以来,就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安全工作之中,学校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
2、加强宣传教育,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
我校认真对全校师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保证食品安全教育取得实效。通过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全校师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了解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
3、加强重点工作,切实保证师生食品卫生安全。
加强食堂管理。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食品卫生法》,遵照有关部门的要求,食堂各项管理制度齐全,科学管理学校的食堂卫生安全工作。食堂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食堂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制定了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持证上岗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学校分管领导也可以随时查看食堂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从而了解食堂的内部情况。学校执行严格的食品采购程序,食堂粮油肉、蛋、蔬菜等物品实行定点采购,确保食品的安全。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卫生、质量和服务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席麻湾小学 20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