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观后体会
今天我们观看了丁教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讲座,感受很多,受益菲浅。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的活动之一。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占幼儿园的活动时间比例较小,但它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现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由于集体教学活动特有的计划性、目标性、系统性、组织性、指导性等特点,需要事先加以规划,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学头脑中预演的过程,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集体教学活动成功完成的首要保证。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对教学活动设计指明方向。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使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基本过程有一大致把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但是在平时备课中,教师可能会出现下面的问题。
1、教学活动目标空泛、含糊、缺乏可操作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告诉我们:有些教师将活动目标与活动建议及活动过程混为一谈,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混为一谈。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行为主体,指学习者,因为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儿童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儿童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情境条件——指影响儿童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儿童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操作;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儿童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再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2、选择活动内容时忽视幼儿年龄特点,忽视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特点,内容忽难忽易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
(1)、选择适宜、恰当的内容,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应该删除。
(2)、所选内容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有发展的空间。
(3)、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既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又要避免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应着重于幼儿身边的科学。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忽视领域间的渗透
具体来说,这一问题表现为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忽视内容本身的有机联系,仍然注重教师的教及其控制作用的发挥,忽视幼儿只通过“做”而不是“听”来学科学,知识传递的痕迹较重。
4、不注重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提高设计,封闭型提问及无效提问较多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主要依靠提出问题来引导幼儿探索,因此,提问的设计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提高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能指向幼儿的操作、探索与思考,引发幼儿自由的表达、发挥。
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我要把《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及其实现》作为指南针,认真备课,精心研究确定目标,使每节教学活动都能围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第二篇: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活动目标及其实现
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活动目标及其实现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活动目标及实现
二、活动内容及选择
三、活动过程及结构
四、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
五、活动中幼儿的体验及行动表现
六、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及效用发挥 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活动目标及其实现
一、活动目标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的设定
三、活动目标的实现
本话题所要延伸的几个问题: 活动内容及选择 活动过程及结构 教学策略及方法 幼儿的体验及行动表现 情境的创设及效用发挥
一、活动目标的意义
1.活动目标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向导,是对于幼儿在一定教学活动中学习任务和发展结果的预期性规定。2.具有明确的“目标”,是集体教学活动不同其他教育活动形式的标志。3.目标是贯穿教学活动过程的线索,并直接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质量。
二、活动目标的设定
1.活动目标必须是适宜的、科学的,是可实现的。
2.虽然,关于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及撰写,目前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严格规定和固定模式。
3.但是,基于对组织、开展和评价教育活动的有效指导,为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果,目标的设计及表述总是存在着某些原则性和规范性的基本要求的。
4.一般而言,在一个教育活动方案中,活动目标的科学与否,既取决于目标本身的适宜度,也有赖于表述形式上的规范。
5.基于活动目标设计实际操作的现实,并有针对性地避免某些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教师在设计和撰写教育活动
目标时,建议需要切实把握如下七个方面的要点。
(1)目标难易度:难易适中,适于发展水平
★在目标设定中,要确保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以达到教学促进发展的有效性,同时又要考虑不能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既要保证幼儿能够达到或完成目标确定的要求,又要能够避免在低水平上的简单重复。幼儿不能有效完成或轻易即可完成的目标要求均是没有意义的。
如,大班:能够掌握系鞋带的方法。(过易)
小班:体验与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染纸的乐趣。(过难)上述目标均是不适宜的。
一般而言,目标要确保班级 2/3以上的幼儿可以达到或完成。
如,中班:引导幼儿能够区分自己及他人的左和右。
对于上述目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约一半的孩子不能完成后半截要求。因此,不妨可以弹性地表述为: 能够认识自己的左右,并学习尝试分辨别人的左右。
(2)目标框架:维度合理,适于完整发展
★目标总是要涉及到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维度,并形成目标的整体框架。目标框架的构建,需考虑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幼儿经验的完整性。★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也是从实际的可操作要求出发,目前比较有共识的看法是,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可以一般地从认知、动作技能(行为)和情感体验这三个维度来进行框架构想,以尽量确保目标指向于幼儿经验的完整获得,而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某大班半日活动《快乐的中秋节》的目标:
1.了解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传统节日;(认知)
2.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体验做月饼的乐趣;(动作技能与情感)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情感)
★幼儿对于一次相对独立的具体教育活动中的参与经历,往往就是头脑认知、身体动作与心灵情感等身心发展因素的全面投入和整体体验的过程。★即便不是综合性教育活动,而偏重于某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依然也需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等方面综合设计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即便是单个领域或单个学科的教育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在所属的领域或学科里促进幼儿学习经验的整体获得。
例如,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上就是对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身心经验的整体推动。★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都要一分为三地均衡呈现出上述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会有某些维度在特定领域或学科的教育活动会更显重要而不可或缺,例如,认知目标之于科学活动,情感目标之于艺术活动,行为技能之于体育活动,就是如此。
★因此,在不同领域或学科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中,目标的设计就需要特别关注某些发展的维度。实际上,认知、行为技能与情感的三维度分类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确保目标完整性的一般参照。
★在设计和撰写活动目标中,更不要把这三个维度作为活动分条表述的依据,这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幼儿发展的逻辑。机械式地按照三个维度把活动目标分而述之的做法,将不利于教师灵活而开放地设计教育活动的目标。从可操作的角度,活动目标独立成条的依据只能是相对独立的关键事件。
正如上例中“学习制作月饼的方法,体验做月饼的乐趣”这一条目标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而既含行为技能学习也含情感体验的经验内容。(3)目标要有侧重:突出关键经验(环节),避免面面俱到
★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方案的文本中,分条呈现的活动目标仅在条目数量上一般就是2—4条,而且需尽量简洁而明快。一次具体的教育不可能承载过多的发展目标,必需要有所侧重,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些关键经验和核心的学习任务。
★单就针对具体的教育活动而言,活动目标不可能超出幼儿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全部经验获得的范围,但也绝不是幼儿在活动中一切可能的学习因素和发展经验的全部罗列。
★面面俱到的目标就是分散的,是没有聚焦的,对于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价值也是缺失的。
★目标设计要突出核心的学习任务和关键的活动经验,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教育意图和领域内容的侧重,以及拟展开的活动具体过程和环节等因素。
例如,某中班组织一个故事名为《好心的小蛇》的阅读讲述活动:教师开始并没有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先是利用课件向幼儿逐页呈现一个故事绘本。课件呈现的每页画面均隐去了下面简单的文字。故事中有蚂蚁、小鸡、小兔等小动物,要过一条由两个峭壁对峙而形成的河沟,是一只小蛇用身体搭起一座桥,帮助小动物们一个一个地通过了河沟,并躲避了后面一只狗对于他们的追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看图并分析画面的内容。最后,老师引导幼儿假定自己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试着给每页画面配上简洁的文字。在老师适当的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孩子们根据画面的内容一一配上简洁 的文字(河;桥;蚂蚁过桥;小鸡过桥;小兔过桥;等等)并一一与原作者所配的文字进行对照。最后再引导孩子给这个故事起个合适的名字。
在这个教育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活动目标是:
1.能够认真观察画面,学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画面的意思;
2.愿意跟随老师一起讲述,体验看图说话的乐趣;
3.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尝试给故事命名。
上述这个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比较准确而有针对性地反映了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核心经验,以及教师所要突出的教育意图。 倘若这个教育活动的目标也将引导“学习帮助别人”的道德发展以及“遇到问题多动脑筋”之类的指引性内容加了进来,尽管这些内容也是这个活动可能存在的教育作用,却既不能突出这个教育活动的学习重点和关键经验,也可能会导致目标的偏离。
(4)目标要具体:突出针对性,避免空泛笼统
★对于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所设计的目标也一定应当是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笼统而空乏的活动目标既不能体现对于特定具体教育活动的有效匹配,也不可能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实现,同时也丧失对于活动效果进行评判的参照价值。
例如,某中班活动《白白的牙齿》的有一条目标:“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能坚持早晚刷牙”。 很明显这个“习惯”的养成仅在一次教育活动中是
不能培养起来的,自然也不可能实现。单就这条目标而言,宜调整为“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懂得早晚刷牙的好处”。
再如:故事教学活动《小熊让路》有一目标:“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该目标缺乏对于该具体活动的针对性,而且又因语焉不详,把“仔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合并在一起而显生硬。
基于该教育活动的实际过程,可以表述为“能够仔细观察图片,并能较完整地表述出画面呈现的情节。”
★为避免目标确定的发展任务过于宽泛笼统,目标设计在表述上可尽可能追求能够呈现出幼儿可感知或可目见的行为表现以及活动情景与对象。
在小班音乐教育活动《喂小鸟》中,其目标有:
1.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的能力。
2.能大胆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美好的情绪情感。
可以说这是可以作为任何有表演和演唱环节的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的。
上述目标而如果能够突出出具体的行为表现,即可调整为:
1.能够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表演小鸟飞、吃食和大风搏击等动作。2.有表情地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鸡妈妈和鸡宝宝之间爱的美好情感。
显然,修改后比原来就更显具体。
(5)目标表述角度要一致:尽量立足于幼儿角度
★活动目标的表述或者是从教育(教师)的角度,或者是从幼儿的角度,至于从哪个角度并无严格的限定。★但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每个条目的目标表述应保持一致的角度为宜,这是保证目标设计在形式上整齐统一的需要。
例如,中班音乐教育活动《尝葡萄》的目标是: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热情、活泼的风格;
2.启发幼儿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丰收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3.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典型动作:进退步、交替步、托帽位等。
很明显,上述3条目标在表述角度上不一致,前两者是教师,最后一条则是幼儿。
★关于目标的表述角度,目前在幼儿教育界正逐渐趋于认同于从幼儿的角度。其原因在于,从幼儿的角度表述目标,可在形式上体现出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意识,★尽量从幼儿的角度去表述,从现实的可操作性上,也便于目标所确定的发展任务的具体化。
类似于:
提高幼儿观察的能力,教给幼儿比较的方法。
培养幼儿帮助别人的意识和习惯。发展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等。
这些目标表述方式,如果改为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则更容易使得目标具体具有针对性。 可以更改为:
能够仔细观察,区分出两张图画中的不同。
懂得帮助别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产生想去帮助别人的意愿。尝试与同伴协商,一起制作菊花,体验合作的乐趣,等。
(6)目标的纯粹性:避免把手段或途径混合于“目标”中
★在撰写教育活动目标时,需要避免在目标表述中出现“通过„„”、“在„„中”等诸如此类的句式,这些
句式不是目标恰当的表述方式。实际上,这是把属于教育活动“手段”或“途径”的内容混合于活动目标中。
如:
“通过染纸活动,体验染纸的乐趣,表达同伴间的友爱”;
“在观察、操作、品尝和交流中,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述能力”。等
这些目标表述方式,虽然交代出了目标实现的具体背景或依托,有利于避免目标的空泛,但却是丧失了活动目标在逻辑上的纯粹性。
★在一个教育活动方案中,“活动目标”就是目标,而“活动过程”才是真正表现或呈现活动的手段、途径及情境的适宜平台。
(7)确保目标条目之间的独立性: 避免彼此之间的意义重叠
★教育活动的目标一般是分条目而列述的,这既是为了呈现目标内容的不同层次或维度,也是体现幼儿经验要点的清晰分布,而使人一目了然。★分条列述的目标在其各自所呈现的事件及其意义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彼此之间要避免意义上的交叉或重叠。
例如,某中班教育活动《夸济南》的目标如下:
1.通过观赏趵突泉、大明湖的风景图片,初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2.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中,培养认真倾听和说话完整的能力。
3.知道济南名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该活动目标中,且不说存在着表述角度不一致、手段与目标混合等问题,在目标1和目标3之间内隐地存在着意义的重叠,即“观赏趵突泉、大明湖的风景图片”和“知道济南名胜”对于幼儿发展的实质意义是重复的。
基于该活动目标存在的问
题,可修改为如下内容,则显得更为妥当:
1.知道济南有趵突泉、大明湖等风景名胜,初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2.能够认真欣赏济南的风景图片,并能够尝试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3.理解儿歌《夸济南》的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诵。3.活动目标的实现:
★目标设定的是否适宜得当,表述是否科学、准确、规范,是可以直接反映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的。目标适宜是考察目标实现状况的前提和基础。
★目标实现与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是教学活动质量与效益的核心标识。
★目标的实现,就是: 在认识上:
“从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盲目到明确” 在操作上:
“从不会到会”,“由尝试到熟练”,“从模仿到创造” 在体验上:
“自肤浅到深刻,“从无意到有意”,“从欠缺到丰富” ★目标的实现,取决于:
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
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高质量的互动;
活动环节上的层层渐进与节奏上的适宜与清晰;
幼儿身心因素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的程度;
教师有效的启发与引导,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
“教”在多大程度上适合着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方式;
良好的环境与材料的提供与保障,等等。
一、关于活动内容及其选择 1.“活动内容”主要指向幼儿的经验过程和参与行为的情节。以经验为表述词的话,有主观经验,也有客观经验。2.活动内容的选择:
(1)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为起点。
(2)活动内容以所要实现的目标为标杆,也就是所选内容必须承载目标。(3)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层次性和连续性。
(4)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幼儿认知的顺序或规律。
(5)内容必须是精选的,清晰的,有意义的,而不是拖沓的,无意义的。(6)内容应当是具有童趣的。(7)内容主要是通过感性行为可以体现出来的,而不应当是抽象的。
二、关于活动过程及其结构 1.“活动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及其各个层次的步骤或环节。2.活动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结构: 人际互动的关系结构:
(1)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结构。(2)幼儿与幼儿的互动关系结构。活动环节之间的关系结构:(1)纵向的层进性或渐进性结构。(2)横向的并列性结构。另外,需要特别关注:
幼儿探索学习(做-动)和接受学习(听-静)的关系结构
教师关注幼儿与被忽略幼儿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构。
三、关于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1.关于讲解(解释)2.关于演示(示范)3.关于提问——开放性的,或封闭性的
4.关于提示(要求)5.关于回应
6.关于教学辅助手段(人或物)的运用
教学中的方式方法均为技巧,态度与立场:尊重
鼓励、支持、真诚、包容
允许幼儿有自我愿望满足和需要得到
表达的机会和权利。教学方法:
1.直观法:观察,演示,示范,范例,欣赏等
2.口授法:讲述,讲解,谈话,描述等 3.实践法:练习,操作.游戏,表达等
四、关于活动中幼儿的体验与表现 1.幼儿的体验与表现为集体教学活动质量与效果的评判提供最根本的参照依据。教学活动的好与差,不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表演”。
2.幼儿是积极的、投入的、感兴趣的,就一定是好的教学活动。
3.幼儿基本是在老师的“压力”和一再要求下,即便有配合的表象,也是被动的。其教学效果也是打了折扣的。4.幼儿在教学中受教师的感染力、亲和力的影响,受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所激发,而投入而专注,才是最好的。5.幼儿在教学中是否主动,是否喜欢,是否快乐,不能以行为表现上的单纯兴奋(其实是躁动)来评判。
6.好的教学活动,未必是孩子兴奋的跳与喊,幼儿思维的静静参与和情感的深入体验,是教学活动有效而深刻的一种基本表现。
7.好的教学活动,幼儿应有兴趣性体验、成就感体验、自主性体验、游戏性体验、感动性体验。
五、关于活动中情境创设及其效用发挥 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的情境性特征的。
2.适宜的情境创设对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意识,具有明显的效果。
3.情境创设必须确实为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目标的实现而服务.4.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融合或承载着教学活动的内容或者幼儿学习的内容.以便于幼儿在与情境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获得教学内容的传递.
第三篇:关于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制定
浅谈集体教学活动中目标制定的适切性
保证每次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那么,一次教学活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关键、是核心,因为只有适切的活动目标才是活动的有效基石。
一、依据指南基本经验,注重目标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首先就要考虑活动目标是否对幼儿有教育价值。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对幼儿有教育价值——主题目标中的核心价值,纲要指南中的基本经验应是我们的首选,它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益。
在“可爱的小鸟”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在我初步设计了第一次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发现鸟类翅膀的不同特征,设计不同造型的鸟类翅膀。
2、在活动中,引发幼儿爱鸟的美好情感。”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思维非常局限,难以大胆表达出鸟类翅膀的各种形状。于是我把第一条目标调整为“通过观察比较,尝试用肢体语言和线条画来表现出鸟类翅膀的不同特征。”在第二次的活动中,由于目标的调整,我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和情景再现,采用肢体语言让孩子大胆表达和表现,注重引导孩子比较鸟类飞翔时翅膀不同的形状和特征。果然,孩子突破了自己的思维状态,大胆地表现出鸟类飞翔时各种各样的翅膀,突破了上次的思维局限。
二、了解活动的主要特质,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
集体教学活动的目标不但有助于教师把握幼儿发展和活动的方向,明确幼儿经验的提升点;还可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因此了解活动的主要特质,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避免目标的泛化或繁琐,才能进一步体现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
在“美丽的蝴蝶”活动中,第一次的活动目标制定为“
1、欣赏蝴蝶的多姿多彩,感知蝴蝶形状和花纹的对称美。
2、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第二条目标,实际上没有表明幼儿应在活动中做些什么、兴趣的着眼点落在何处,也没有具体提及思维的具体内容及涉及的问题,因此毫无实际意义,这也可能是我们老师平时制定目标最易出现的错误:过分追求过程而把目标过于泛化,缺乏课程目标应有的指向。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活动目标,把第二条目标调整为“在活动中,体验打扮蝴蝶的乐趣”这样一改动,马上使目标明朗化,也具有可操作性。
三、把握新旧经验的交集点,注重目标的挑战性
主题活动下的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保证课程目标对幼儿的挑战性。判断活动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关键在于了解本班幼儿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注意把握新旧经验的交集点,对幼儿已有经验和可能产生的新经验之间进行把握,不简单重复原有经验,适度把握新经验,考虑向目标的深度挑战、广度挑战,才能让孩子得到“跳一跳摘苹果”的感觉。
在教学活动“我家数字”活动中,前期让孩子观察了家中、小区及周围生活中的一些数字,并用照片、图画等方式进行了记录。随后进行第一次活动,目标制定为:“
1、乐意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数字并理解其作用。
2、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这时从活动目标来看,教师仅仅是将幼儿前期的经验进行重温、归纳和总结,没有扩展、提升幼儿原有经验的目标与要求,教育的价值性及意义性明显不够。因此,从目标的“挑战性”原则出发,我把第一条目标调整为“交流讨论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这样,让孩子在交流讨论中发现数字的秘密,知道数字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孩子的原有经验进行了拓展,从表面化、孤立的对数字的认识了解,拓展到相互关联的与人的关系了解,经验点拓展了,经验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活动目标的定位准确与否归根到底就是希望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制订目标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本学期的大教研活动,使自己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学习、虚心求教,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模块三——如何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第三讲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张丹:现在我们开始第三个话题,还记得我们刚才有三位老师,年轻的老师提到了这三 个话题,一个是教学目标重要不重要,第二是怎么来制定这个教学目标,还有一个老师了,也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就是怎么来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来实现教学目标,当然这个问题谈起来也是不太容易的啊,因为要是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了,我们这里头呢,只能给大家一些宏观的一些原则上的一些建议和一些策略,那么同样呢,我们还是先想跟这 三位老师再互动一下,也就是看看他们在制定这个教学目标的时候,或者是在设计这个活动 的时候,他们比较关注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来设计的,好了,现在我们下面请这三位老师 呢来谈谈你的一些想法。
女教师1: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活动要有可操作性,要围绕教学目标,为达成目 标所服务,比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会让学生折纸或涂阴影,在折或涂的过程中帮 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达到教学目标。
女教师2:我觉得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比如我们在讲四上数学 广角,是为了让学生体验优化的思想,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 生摆一摆沏茶工具的图片,自己摆完之后在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在对话的过程当中体验到能 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这样能节省时间。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性比较强,达成了我的教学 目标。
张丹:刚才三位老师呢,其实有两个老师都是从一个角度来提到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跟教学目标相对应,这个实际上为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 提供的第一个策略,就一定要跟教学活动的准备一定要跟教学目标相对应,那么除此之外,我们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了,首先请胡老师来提一下。胡红宇:我觉得课程标准当中呢指出,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数学活动教学,我觉得在设 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呢,我们应该注意活动设计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由易到难,由浅 到深,这样呢,才能符合学生这种认知特点,它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在思维上面,小 学生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那么我们也要想让他,很好地过渡过去,我们只是 靠我们设计的有层次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在更多的活动当中,可能老师们,经常要创造一 些情境啊,或者是一些操作的活动啊,像这样的活动,我觉得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2 这样的话呢,才能更好地为我们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也就是吴老师说的第二个我们在制定教 学过程中,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注意这个教学活动它的一个层次性,它的一个条 例性,我觉得在这里呢,特别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一个呢我觉得就是这个所谓的条理性,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了说这个吴老师在设计完了以后,一定要以学生的心态,你自己回顾 一下的你的这个教学过程。看看人的学习是不是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就避免出现了这样逻辑 颠倒了这样的一种情况啊,避暑说是把难的放在前面,把容易的反而放在后头,或者呢是并 不符合孩子们的认知逻辑,那么第二个要注意的是,我们这个条理性层间过程中,我们一定 要突出一些核心的活动来,更加清楚这几个活动中,是更容易舍掉的,那么这个就是非常非 常重要的第二个因素,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的条理性和层次性,那么王老师在这方面还有 没有新的建议。
王瑞军:我觉得现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个新教材这个编排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帮 助,就像是刚才您提到的这个一年级的那个数的比较,比如说我想到了一句话,就是通往广 场的路只有一条,显而易见那儿知识点就是最后我想达到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设 计的活动,应该让每一个人选择自己适合自己的走的那条路,所以殊途同归,每个人都有自 己,因为我们说尊重是学生个性的特点,那么我们就给他自己那种个体空间。选择自己喜欢 的路,然后最终达到咱们最终的目的。
张丹:实际上呢,王老师说这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第三个因素呢,就是我们数学教学活动 中的,虽然要做到与教学目标对应。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但是一定要还要注意它的开放性,我想这个开放性,体现了他很多方面,比如说你本身预设的,或者是你涉及的问题,本身具 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开放的空间,像我们老师经常会鼓励学生去探索然后去学生去 思考这个探讨出来的结果,然后我们再回顾一下夷平老师那节课,那主动地偏题,实际上这 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一个活动,当然在这个开放过程中,不代表我们老师就是散了,而是他 还是有他自己的一个条理性,是吧,就是这两个在一起。他已经你看他选择的那几道题,老 师是选择的是有顺序的,一开始给他的是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前两位小数的,减两 位小数的,孩子呢,直接是那个整数那个直接的一个迁移,然后在收集这个学生的答案的时 候,它是有目的的,他是先收集了三位小数,加上两位小数那样子的题,然后再次凸显算理 为什么要和小数点对齐,末尾对齐,然后呢,她又收集了一些所谓的零的问题,所谓的化简 也可以把末尾的零去掉,如果没有末尾需要的补零的,我们要补零,他又说一些这些孩子易 错的地方,所以这个既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空间的同时呢,又注意了这个开放过程中,这个老师的必要的一个引导,所以我想呢,作为一个活动时候,也应该设一些开放性的活动 3 和开放性的问题,那么开放性的另外一个方面呢,就是我们老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 关系对吧,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因为一旦就是当你的这个,因为本身就是具有一个开放活动 嘛,总有一些生成的话,我们能尊重这些能生成,去选择判断这个生成是不是该处理,然后 有效地来处理这个生成,那么第三个呢,我想这个开放性还是要我们老师呢,就是在学生的 可能的思考与方法上我们要有一个思考,要有一个预设,就是我们利于它的不同的方法的暴 露,但是我们老师也应该有一定的预设。所以这个条理性开放性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 涉及教学活动的基本的一些原则,当然了,我们还要回到第一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也许是最 重要的,就是涉及教学活动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因为它的核心的魂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像刚才王老师提到的,殊途但是你得同归是吧,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设计,你必须要跟这个 目标对应,所以我有时候开玩笑呢,教学目标中有这一条,但是活动没有这一条,有的是呢,教学目标没有,活动有这一条,他找不到这种对应点,那么怎么来实现这种教学活动与教学 目标的对应呢,老师们特别比较困惑,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我要设计什么样的教 学活动呢,我们还是通过一个案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还是来看看圆的周长这个案例,上个 话题我们提到了,在圆的这个周长这个教学目标中设计了一个非常明确具体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目标,就是所谓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吧,追逐人类的一种探索的一种精神,然后体会民 族自豪感等等,然后有的老师说,可能实现吗?那设计什么样的活动来实现呢,那我们不妨 来看看,在这节课中这个老师是如何实现的他的几个片断,那么在第一个片断之前呢,实际 上这个老师呢,是安排的一个就是实验之前的一个讨论的,也就是我们在座要测量了,测量 了那个什么的时候,那么一般老师就说那么开始分工就测量吧,那么测量之前,需要注意什 么,这个也有了一个很好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注意到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 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这个不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嘛,但是呢,我要是尽可能地使 我们的这个能够准确一点,这也是一个科学的一种态度,所以孩子想到了很多方法,有的孩 子就是想到了就是多测几次,算平均数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准确。这就是第一个片段,在 第二个片断呢,就是测量之后的一个讨论了。是吧,他这里头呢,主要让同学们意识到,我 这个测量我已经很认真了,但是结果呢,并不是我们所想的一样是定值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就是作用的反思啊置疑啊科学的态度啊。那学生说的非常精彩在这个将近4 分钟时间,说了 很多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那么没有完老师紧接着引导,那么怎么办呢,那么我们必须要想 新的方法,于是啊,刘晖、祖冲之啊,以及呢,其他人的探索就出来了,那学生体会到了人 类探索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所以它最后说了,人类和对真理的和完美追求是永无止境 的,我想这句话可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了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 4 说呢,教学目标有了,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设计这个活动来实现它这里面还真的没有什么 捷径可设的,不是说胡老师王老师你举一个例子,或者是举几条,怎么就都能讲好的,是需 要我们认认真真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思考,那么刚才呢,我们就对教学活动设计,提了 一些原则,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这个内容呢,需要这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有这个固定的模式,那么现在我们就选择其中具体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个内容 中,我们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那么选择什么内容呢,我们就选择了计算教学中的 算理和算法的内容,为什么选这个内容呢,主要是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前面已经安排了一个 很好的一个启发性的小数加减法的这个视频,大家对这个已经有了感受了,还有一个原因就 是因为计算感觉,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计算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如 何真正地凸显算理,这个是我们老师相对来说比较困惑的问题,所以我们选择这个来说说。那说话呢,我们就想一想,计算教学它的范畴是比较大的,这里头我们聚焦的是什么呢,聚 焦到,算式列出来以后,我们如何来得到结果。聚焦到这个地方,当然这个结果呢,我们指 是这个精确的结果,因为课程改革还要我们去估算,那我们先把它聚焦在那儿,我们相对来 说比较熟悉的传统内容,有了算式以后,怎么着结果,那么来一起来讨论讨论,那你们觉得 在获得精确计算结果的过程中,有哪三个过程是应该有的啊。
王瑞军:我觉得是计算方法。然后学生应该理解这种方法,然后学生最后熟练地技能形 成自己应用这种计算方法,这是一个过程。
张丹:对,其实就是这样,干什么事儿就是这样,首先你得自己去试着去探索这个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实际上还要阐述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算,本身他就是感受和理解算理的过程,这个道理,为什么要这么算呢,你干吗这么算就对了啊是不是要寻找背后的道理,那么这个 时候呢,老师可以把这个算法和算理联系在一起,第二过程呢,就有了这个方法以后,我们 探索出来以后,我理解这个方法,我要形成一个方法,或者我们把它叫做内化成一个方法,比如说像竖式,我们常说的,我探索出来的,然后呢通过这个不断地体会练习,我知道了这 个竖式这个方法应该怎么做,这个小数点应该对齐对吧,但是真正形成一个技能的话,还是 要考虑什么啊,一种练习,就是达到我们方法的一个熟练化或者是达到它的技能的基本要求,其实就是这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呢,我觉得第一环节现在我们是比较强调了,不是说二 三不重要啊,二三也很重要,就是第一环节所谓的算理的理解,也就是在计算方法的探索过 程中呢里明确算理,那为什么这个内容就变得那么重要呢?我想主要是跟我们数学和学生有 关,一个我们就是想培养我们学生一个探索的精神,要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你当然要重视计 算它当然也有道理,那么还有一个本身数学就是一个不仅要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这个道 5 理,你不能说在这个最讲道理的学科上,你不讲这是为什么,我记得有一次跟史宁中校长交 流,他说你们现在这个小学是不是现在很多东西只讲规定,为什么这么算,这是一种规定,我说不是的,我们现在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这种规定为什么是合理的,我为什么要做这样 的规定,包括在小数加减法这样的,我为什么要做那个小数点的位要对齐,那么有了这个就 清楚了,那么算法和关系就清楚了,就是我们常说的,算法是怎么去算,那么算理呢,这样 算的意境是什么,背后的道理,那我为什么我们这么相等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你想想,就是 你想拿到一道题以后,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夷平老师那个片断,拿到了几点几几减几点几几以 后,就让学生放手去探索了,那让学生探索去探索,除了鼓励他的创造他的探索精神以外,它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咱们从多角度来理解这个道理,为什么这样去算,就是 探索的过程他就得思考,干嘛要这么算呢,他就思考这个算理的过程,所以呢,在帮助学生 理解算理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已经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了,比如说我们像夷平老师这儿,就有这么几个,一个就是借助这个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回顾一下是不是,借助知识之间的 联系,夷平老师就是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1.16 减0.38 以后,老师问了一句什么呢?你们 看看与整数相比较你们有什么发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学生首先说差不多。都得对上,但 紧接着老师又问,那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说,差了一个小数点是吧,那么这个小数点重要不 重要呢,学生说这个小数点很重要,小数点得对齐,那么小数点对齐是干吗呢?就是这个技 术单位这个对齐,实际上它是根据以前知识的一种联系,当然这个联系有相同点,有不同点,实现一种迁移,帮助学生去理解算理,进一步去让学生在去体会到呢,整数虽然是末尾对齐,小数是小数点对齐,但是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王瑞军:相同小数要对齐。
张丹:必须是相同的计数单位应该对齐的这样一个想法。这个是一个知识联系,第二个 呢,我们还可以借助数学运算的那些意义帮助他理解这个算理,这个也是我们老师常用的,比如捉在夷平这个课中也有,孩子意识到了,为什么我的那个两位小数0.384+0.48 那个4 和8 为什么不能直接往一块儿加呢。
王瑞军:因为他们表示的意义不一样,4 表示的是千分之一,8 表示的是八个百分之一,他们的计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往一块儿去加。
张丹:对这个道理,孩子就是通过什么啊,就是通过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就是说了4 个0.001 和8 个0.01 是不能直接加的,那怎么着就可以加了呢,其实再次意识到,原来我们 的所有的小数点对齐我们的所有的数位就对齐了。所以他能讲,所以这个就是靠什么了,靠 数及运算的意义来理解,当然了,除了刚才我们说第一这是联系,第二是数据运算的意义,6 来帮助我们也算,还有方法,比如说生活中的很多例子,有的老师在讲同样是比如说我们在 举这个例子啊,同样是1.16 减1.38,那对齐的时候,有的老师,借助什么例子可以。王瑞军:可以借助元角分,可以马上意识到。
张丹:那学生讲了,那多少了,那个小数点对齐了以后,元和元就对齐了,角和角就对 齐了,分和分就对齐了是吧,所以呢,我对小数点理解了。实际上这是举生活中的例子理解 背后的算理,这又是一条途径,当然呢,也可以借助长度来米和米对齐,厘米和厘米对齐,这个也是可以,这是三个,就是同哪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来理解算理呢,就是借助生活中的一 些例子,那么第四个呢,我想特别强调的就是在我们目前来讲,就是在教学和教材中相对比 较忽视的,就是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来帮助学生来理解算理,比如说同样是这个,再说啊,1.16 减0.38,除了我可以利用元角分,我可以利用整数,数位是吧,我可以利用小数的意义 是吧,我们还可以什么啊,还可以用什么比较直观地的来帮助他理解必须得和小数点对齐啊。王瑞军:画画图。
张丹:因为我们在小的时候认识的时候,如果我把这个陈一个正方形,当成1 的话,因 为这个老师一大片当成1 的话,分成10 份,那一条就是0.1,再分成10 份,那一小格就是
0.01,所以你想想就是把这些一点一六一个大片和一个小条,和六个小个减去这三个小条,和八个小格,学生意思就是有的听过这样的说了,那得片和片对上,条和条对上,格和格对 上,那不就是小数点对齐了吗?所以它是借助呢,直观来帮助学生们来体会这个背后的这个 道理,所以我们现在有四个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我们再回忆一下,一个是生活中的例 子,这个我想呢,老师们一定去积攒一些比较熟悉的一些好的例子,因为我们这里讲主要是 比赛的竖式算的一些这个与这个十进制比较一致的这种例子出来了,元角分啊,长度单位啊,因为就是它的十进制不一样,所以要举这个例子,你要是举别的例子,不具有这样的结果,所以第一个是生活例子,第二个呢就是借助直观,那么我们也要看一看,比如说我们在小数 中我们用这样的直观,我们在分数中呢,我们有的时候用方框,有的时候,是用眼,这都是 非常好的,我们在整数中也可以借助一些这样的直观来帮助学生去体会啊,比如说一捆一根。对小棒就是一个很好的直观,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数学中,老师们注意到,一百以内的我们一 切都用小棒。非常一捆,但是到了,千万十万,我们是不再用小棒了,我们就是用那种体积 立方块儿啊,是一个,是一条一面是一百,就是1000,这个我们体会到了不同数位的这个 意思,然后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模型,然后鼓励学生去应用这样的一些模型。这个特别呢,我想在其中在小学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直观模型,一个呢就是我们提到的那种方块儿那种 模型。我们既可以是这种立方体的这种方块。这种模型,我们既可以是这种立方体的方块,7 也是可以是方格纸是吧。方格纸上也可以帮助我们算小数,也能算分数,对吧等等等等,还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说的竖线,那就是数轴是吧,竖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直观 的模型,那有老师说,竖线在小学是不是在讲得太抽象了,其实完全可以利用尺子来帮他理 解是吧,这些都是一些好的直观模型,那么第三个刚才就是说了,就是术语运算的意义,这 点我们再回顾一下,因为我们常说就是这个学习是有联系的,很多孩子之所以这个问题出问 题,是在开始对数的认识的时候,就是出问题了,所以这个我们可以借助数据运算的意义可 以帮助我们理解,当然还包括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整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整数之 间呢,位数多了以后呢,那个三位数啊,还有两位数啊,和一位数这样的联系。都可以帮助 我们来理解这个算理,那有的老师又会说,那你看这么多方法,那我怎么办呢,我每节课都 用了?
胡红宇:还是根据不同内容的去备课。
张丹:对,我觉得就是一个单元备课,就是你不就是再上这一节课不上了,你可以呢,这节课侧重于用这个,这节课用其他一个,让孩子们体会到会有这么多方法都可以,另外呢,我们还要看学生,看学生对你哪个方法更容易好接受,我们可以选择,所以只是给大家一些 建议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个算理,那么为了使大家能够体会到这个直观的这么一个重要性,因 为这个是我们的薄弱点,那么在这里呢,我们不妨再给大家介绍一个要的案例,也就是关于 呢,小数呢,除法中的小数,除以整数,那么刚才呢,那么王瑞军老师已经介绍了他的这个 教材编写的意图的设计,那么我们可以对这个教材呢,不仅仅可以看这一本,还可以很多版 本在一起来对比的来看,结果呢我们发现呢,确实了,小数除以证书,在不同版教材中,他 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说给我们随便选了两个版本我们来慢慢啊,第一个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啊 就是明确地点出了这个什么啊,点出了这个小数,除以整数的一个方法,就是什么啊,就是 商的小数点要与倍数的小数点对齐,所以这个小数运算中这个小数点就非常重要,所以有的 老师就是说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把这个小数点点在学生的心里,可能是意识到了这个点的重 要性,这个是它的相同点,那么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个小数点要和倍数对齐,这个就是道理,在这里呢,这个教材呢,也有共同点,一个呢都选择了什么呢,就是都选择了生活的例子,只是两个版本选择的不一样而已,一个选了,元角分,一个是选择了长度,都是可以的,另 外呢,这个教材还突出了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一些什么,就是一些意义,就是通过这 个对小数的理解,这个24 是24 个十分之一,所以这面要体会到这个是4 个0.6,24 个0.1 嘛,所以6 个0.1 你当然要点到位了,所以你正好那个点就和他那个对齐了,是吧这样一个
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但是呢,我们也发现这个过程中呢,它没有这个直观,就是没有 8 我们刚才说的这个图形,那有的老师说那可能也许不借助直观就可以了,但是我想呢,给它 一个直观总是有好处的,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想法,那老师说那这个整数中用直观的比 较多啊,那小数中能用直观嘛,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国外的一套教材啊,也是小数除以整数,7.75 除以5,当然了,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借助生活的例子是钱,但是我们更可以把它理解 为是直观,因为这里面的片无所谓是代表什么,所以你看7.75,用直观呢,就是相当于7 个1,所以在图中呢,就有了7 个1 是吧,然后呢,7 个0.1。这里有7 个0.1,然后有5 个 0.01,也可以完成的,有的老师说了,我没有那么多圆片,其实无所谓,你自己画一个图就 要可以了,是不是,不一定需要这么多圆片,不一定需要这么多的圆片,那么我就在图上画 了一个5,在纸上画一个图就行了,然后呢,我再除以5,然后就相当于分成了5 份,那么 很自然呢,就是从这里分,那么就是一人一个人是吧,还剩2,关键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个2 到底是多少,然后把那个27 拉下来以后,这个27 个到底是多少是27 个1 还是27 个0.1,当然你可以抽象地去选,这个地方应该是27 个0.1,那你借助这个图呢,那你就把这个两个
放到了这里面,那么一个就是代表10 个,所以27 个这上面写了就是十分之一,上去27 个 0.1,然后再去除以5,去分,那一人就分了,5 个,很明显就是5 个0.1。然后再剩5,剩完
了,然后变成两个,两个再变成呢25 个0.01,是吧,再除以5 就是0.05,所以结果是1.55,它就是借助这样一个直观的来帮助你理解,受到它的这个启发呢,我们海淀的一个一位五一 小学的高老师就是上了这么一节课,就是精打细算。当然了这个精打细算呢,是一个情境,就是从一个买东西,要花多少钱这个情境进入到了这个学生要计算这个11.5 除以5,然后呢,就鼓励学生呢,去把11.5 首先看成是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就是相当于11 块钱相当于,这个
钱既是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是直观上的小圆片是啊,所以就是11 个,然后就去分,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呢,特别关键的发现了这个剩的这个1,和这个5 结合在一起,是15 个 一角就是15 个0.1 元,所以呢,一个就是0.3 元,所以这个小数点就点在这儿,所以这个就
体会到了,这个既是生活中的例子,又是一个提到了直观,进一步他做的特别好,就是到这 儿了还没完,怎么办呢,说如果我给他不是这个元角分这个模型了,不是这个例子,那么我 们怎么做,就是说数学抽象的一个层次,那学生们,就意识到其实你给我什么都无所谓,我 都只要把11 看成是11 个1,然后把0.5 看成是把这个1 分成10 份,取5 份,刚才那个过程
完成可以实现,所以2×5=10 这个剩的1 是1,变成这个小份以后,就变成了15 个10 份了
再加上刚才的那个5 份,就是15 份了,这个15 份是15 个0.1,是吧,再分5 个,又得出来
了,所以出现了一个过程,把生活中的元角分变成了这个直观的模型,还没完,他经常让学 生去对比,实际上这两个实际上是一样的,第三步,再抽象一款就是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个圆 9 片的这个,把它放在数位顺序表中,去理解这个1 的含义。就是理解一下这个1 的含义,15 个0.1 的含义,借助这个数的意义,再次理解。所以呢,他就在这个过程中,既借助了生活 的例子,又借助了生活的直观模型,又借助了数的意义,而且把这个三者联系在一起,让学 生加深对这个东西的了解,所以这个过程呢,紧接着他又用12.9 再次经历这样过程啊,这 个我们就不再详细地介绍了,再次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到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跟被除数的 小数点对齐,我想呢,有了这样一个经历以后,孩子对这一点就记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呢? 因为不同的思考方式不一样,因为有的孩子可能就是记住了这个圆片,钱,可能这个孩子就 想到那个方片,可能有的孩子就想到了个数位顺序表,那么这个都是一个不同的想法,那么 当然后面是一个简单的改错,那么再次去加深理解。那么由于这个我们再次可以用不同的角 度来帮助学生来理解算理,我们停一下现在多长时间了,那刚才我们讲了什么是算理,算理 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帮助学生体会算理,我特别还想再说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一定要把它意识到就是算理的理解,不是就是靠正文,或者是说一节课的开始,他应该 贯穿在我们整个过程中,有的老师就是说就是开始的那几分钟就是讨论了算理,一旦把方法 出来了以后,那个方法出来以后那个算理就再也见不着了,练习呢就开始练的全是计算,然 后第二节课呢,还是在练习,到复习的时候,又是在练,实际上我说呢一个问题的理解是需 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那很好理解啊,那计算的技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那对于一个理解也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挖掘,那有老师说,那我们到底设立一些什么好 的练习呢,不是不想啊,我没有这方面好的练习,包括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好的测试题 目,所以我就算了啊,所以这节课了,我也跟大家介绍一下好的例子,比如说我们还介绍这 个小数加减法,我们刚才播放的都是它的那个大的讨论的过程,只要它要是结束以后呢,它 也是安排了这几个练习,它这个几个练习呢,也是很有特点的,那也给大家先想一会儿的过 程啊,就是你们觉得上了这个小数加减法以后,我们正文已经结束了,我们现在已经安排练习了,我们应该安排什么样的练习,就是我们除了那个算,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呢,夷平老师 呢,是如何安排练习的。看你们也已经有点想法了吧。
王瑞军:我觉得如果是让我来设计这些练习的话,可能我还会偏重一些对前面出现的那 些新情况的巩固方面的练习,注重一下,比如说这个同学提出的相同数位对齐啊,补零啊,花钱啊,可能其他同学还不是太熟练,能弄懂这节课的课后部分,再让同学们回顾一下计算 的方法啊,新情况的处理上面啊,如果是让我设计我可能是关注这一方面的。
张丹:就是把那些相对困难的情况再经历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是一个意思吗?就是你 比如说把这个小数点对齐不末尾对齐,为什么要补零,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这个方式。10 还有有没有其他方式呢?
胡老师:实际上也可以让他针对这一道题上,让他自己去谈一谈他对这道题的理解,你 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也可以看出他到底是明白了为什么。
张丹:就是再来一道,再说一下,就是你为什么要这样算。都是要注重这个道理。那我 们看看余老师呢,也是这个题目,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新意的,第一个呢,它就是设计的什 么呢,就是定位的游戏,他就是先给了一个5.23,然后给了一个趣味性的,就是这个卡车脱 着这个0.7,要走过来要对,对在哪儿,什么时候,停,到这儿了,学生了发现了这个末尾 对齐了可以不可以停,就像是刚才王老师说我再把那个比较难情况再讨论一下,就是末尾能 不能停,再进行讨论,然后又出现了一遍,那在哪停呢,需要进一步知道,就是小数点对齐 了,就可以停了,为什么可以停,这是5.23 加上0.27 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你看 紧接着减法也是一样的,也是这样的,同样的,这个0.6,在哪儿停,跟它的思路是一样的,不能在末尾,是吧,必须要小数点对齐所以这种我觉得是学生比较容易错的,就是所谓的小 数位数不同的时候,紧接着呢,他又出了一道题呢,可能是错误率更高的,就是所谓的这个 整数跟小数,是吧,看不见小数点,这个是又来车了,车怎么办,先就疑惑了,为什么疑惑 呢,来回这个车没地方跑呢,没有小数点怎么办呢,学生通过讨论呢,发现呢,原来小数点 在这儿呢,所以仍然是小数点对齐以后相同数位对齐以后,相同数位对齐以后再次理解算理,这个就是再次帮助学生再次理解算理的一道题。那么第二道题是这样设计的,我觉得也是有 一定道理的,就是让学生口算,对比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呢,学生都发现了都是5.55,都 要加一个2,结果这个2 在不同的数位上不一样了,像0.02 那个2 应该跟哪个5 对齐,加了
0.2 那个2 应该跟哪个5 对齐,加那个2,跟那个5 怎么对齐等等等等的,让他体会到了必
须是相同的数位,必须对齐,所以这样的练习呢,我觉得我们现在并不是很多,还需要我们 一点点地挖掘,但是总而言之呢,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算理的这个理解,我觉得要贯穿我们学习的那个时间,今天呢,在前几个话题在休息的时候我还跟于非(同音)老师交流了一下,就是小数乘小数的复习课,练习加复习的课,就是他就是想在这节课上全体讨论这样一个问 题,那你说小数加减法还是小数点对齐。是吧,小数点为数要对齐对吧,那么这个小数乘法,那么这个为什么就不对齐了。
王瑞军:刚才我已经看了就是刚才我们一直在谈论这个小数点相同数位对齐的时候,我 脑子里的确刚才就在想,小数乘法这是我刚刚讲过的一段小数乘法,都在讲,就是学生在这 个过程当中反映出来的困难使我之前可能没有太意识到,我总是认为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 之后,可能在下边的计算,结果我点小数点的数,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是一个难点,但是最近11 学生显示出生成这样一个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头脑当中根本根深蒂固认识到了,小数点 对齐是数列数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注意的一个方面,而且显得他还在相同数位对齐,这 个是我之前没有关注到的,通过我刚才我感觉的,之前,小数加减法的那种强化训练,到小 数乘法除法那个小数定的时候,其实那个新的理解这个图景,真是在教学当中应该重新想办 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时候的小数点是同样重要的,不光是结果重要,我突然发现了,摆成竖 式那块儿非常重要。
张丹:就是我们不让学生理解,这个小数点的这个练习只是不是一个方法是和一种形式,它的配合的道理是数位的问题。像我们在做任何的计算,都是在计算数位是什么,有几个这 个接触的单位是不是,那么这个过程中,如果这个是不理解的话,那么0.3×0.2 那为什么不 得0.6 嘛,你不是让我老是对齐吗?这个时候你就不让我对齐呢,变成0.06 呢,王瑞军:甚至是发生这种错误比如说0.032×8.6,他列的时候,他会把8 和0 对齐个位 对齐,然后那个6 和那个末位对齐,中间也不现空着,实际上他相当于就是他不再把它看成
是8.6 了,他把它看成806 乘了,张丹:对,他都是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也期待着夷平老师他这个看孩子是怎么反映的,我们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思考的问题给大家。王瑞军:这节课特别感谢您了。
张丹:总而言之他给我们一个想法就是,算理的这个理解不是开始几分钟,可能要贯穿 到整个单元,整个一节课来理解所以以上呢,我们对算理的教学活动呢,来进行讨论。因为 确实呢这个活动呢,很难说有一个规则,我们需要具体问题来具体问题,在以后的模块中呢,也会围绕着一些具体的问题再跟大家去讨论,那么以上呢我们这个话题呢,就即将全部结束 了,我们在整体的回顾一下,实际上在这个整个模块中呢,我们讨论了三个话题,第一个话 题呢,就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希望老师们在脑海里建立那个图,就是教学设计 的那个基本过程中,教学目标呢是核心。它是魂,这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第二个,我们思考 了三维目标的一个内涵,这三维目标中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中的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知识机 能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知识技能本身制定需要具体明确等等等等。那包括我们数学思考目标中 有些抽象思维啊,形象思维啊,统计观念啊,推理能力啊等等,还要解决问题这个目标的内 涵,还有这个情感的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的内涵,如果老师觉得我这个地方,我还是 不是很清楚,我们完全可以回去看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表述我觉得是非常 地详细了,需要我们根据具体问题了来进行具体地设计了,另外呢,在制定教学目标中,如 何制定中,我们也提到要关注几个,要关注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关注教材的教育价值,教材 12 之间的内容的联系,学生包括学习的方法等等等等。这里头呢,在以后的模块中,我们还会 再对教材学生再做一个深入的讨论,那么同时呢,在制定这个目标中我们也提出了4 条原则,就是整体把握,有针对性,明确具体,注重长效,那么最后呢我们对算理呢,我们也给大家 呢,提供了一些方法,借助生活的例子,借助直观的术语运算的意义,要借助知识之间的联 系等等等等,同时把算理的教学呢,贯穿在我们整个教学中,也作为一个基本的目标,当然 也有老师说那是不是就是技能不重要了,那技能也童暧的重要,只不过我们今天讲了其中一 部分,那么有机会我们还会对……如何形成技能设计合理的活动,还会再继续探讨,所以以 上呢话题呢我们基本上告一个段落了,最后呢我们还有两点需要强调的,一个就是我们文本 阅读的内容,请大家回去一定要看我提供给大家的一些文本,那当然这些文本呢,并不是代 表就一定赞同他的每一句话,主要是提供给大家一些思考点,你完全可以根据这样的文本有 你自己的想法,我想这个就是什么……在这个文本阅读之后呢,我们要完成一些测试题,作 为你读了这个文本的这样的一个成果吧,第二呢,就是我们要有一个自我实现的作业,在这 个作业中呢,我们一共给大家留了三道题,我再重申一下,一个就是选择某一节课,自己选 择一节课,你来独立制定它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建议大家最好跟你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比 如说我正在进行五年级的教学呢,我可能选择我想讲的一节课,你来试着制定一下你的教学 目标,特别是重要的就是说明制定它的依据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二 呢,就是结合你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你来设计一些核心的教学活动,第三个作业呢,就是 梳理在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你自己的收获,就是听了这个讲座也好,学习也好,跟别人 交流了也好,你的收获是什么,然后提出你进一步的困惑,我想一个好的讨论就是这样的,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但是这个问题肯定是新问题,就你一定会有一些新的问题,那么 这些问题你把它记录下来,有的可能在模块能慢慢地讨论,有的可能需要我们长期的一起来 讨论,那么一起来实现,那么最后呢,我想呢,用这个画了一个锁,做一个简单的一个结语 啊,我记得曾经有一个数学教育家他这么说过,他是呢,就是看起来啊,你设计什么样的活 动,是一个本子上是一个选择,就是你看同样的角度的度量,就是有的老师就把重点活动设 计放到了这个不断地放到了这个量的方法,有的就把它放到了,怎么来通过这个角的度量体 会这个度量的含义。形成的这个过程,同样的小数加减法,有的放到练习了,有的放到了对 算的基础学习,所以从本质上都是老师的一种选择。也很难说是哪个是最好的,但是这个背 后呢,一定代表着你数学你对教育的一个看法。对吧,为什么他会把这么长的时间,放在了 自主学习上,为什么他把这个重点放在这个度量意义的体会上,本质上代表了他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数学的一个基本的一个看法。所以还是那句话,就是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是最本质 13 的,也就是教学目标合理制定的重要性。那么这个模块呢,我们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收看。
第五篇:优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优化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自我发展
集体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全班孩子一起进行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活动。由于集体教学受组织化、结构化、统一化等形式的约束,因此,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活动、自主性个别活动等教学形式以其“幼儿自由空间大,个性发展好”等特点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认可和推崇。而目前,集体教学活动在普通幼儿园,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幼儿园中仍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那么,怎样优化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地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主动学习的空间呢?个人认为,关键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把握好幼儿的熟悉程度。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来把握:
一是通过幼儿园教育内容。目前,幼儿园一般都有教材,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各年龄班的教学内容的深度都是随教育目标而呈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教师对各年龄班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熟悉与把握。
二是通过幼儿的社会经验。幼儿的社会经验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教师要了解幼儿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的信息,可通过与幼儿交谈、与家长交流、通过家园联系桥、家长问卷形式等渠道获得。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统一要求家长协助完成让幼儿获得某一社会经验,以加强在集体教学中幼儿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
教师对幼儿教学内容熟悉程度的把握,是优化集体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制定切实的教育目标、设计可行的教学过程、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前提。
第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把握好让幼儿有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
在集体教学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我们在为幼儿选择教学方法时,最需要优先考虑的应是为幼儿提供了哪些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且这些参与的机会是否合适、有效?我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因此教师要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富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