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英语新课标的三新及教师角色的多转变
浅谈英语新课标的三新及教师角色的多转变
天矿学校谭丽珍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广实施,它将对教师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然而英语新课标中的“新”体现在哪里?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到底对教师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不得不询问自己的问题。不过暑假期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培和初中英语教师培训,针对以上问题,我从培训中找到了答案,这让我受益匪浅,也感慨颇多。以下我就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新课标之三“新”
1、“新提法”
通过暑假培训学习后了解到新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任务、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途径、评价手段等方面都有全新的提法。包括六方面:坚持终身学习观、明确分级课程体系(九个级别)、强调自主学习、提倡“任务型”教学理念、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新课堂”
回想自己以前上学时的初中英语课,满脑子闪的不是老师密密麻麻的板书就是书后快被翻烂的单词表,英语课似乎就是永远抄不完的笔记和总也记不完的单词。往事不堪回首,该是我们这些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举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向传统说“不”的时候了!与传统的英语课堂相比,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既可以是在一个班级教室里,又可以是一个突破时间、地点局限的大环境。其主要特征有两方面:
(1)宏观大环境---浓郁的氛围
环境对语言的学习和影响是很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满口“Chinglish”(中国式英语),为了说英语而说英语。我们要关注课堂,但更要关注课下宏观大环境氛围的营造。
(2)微观小环境---“活”教室
教室是课堂的载体,师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把知识讲“活”,学生听懂了运用灵“活”,那整个教室就充满了生气。新课标提倡的“任务型教学”、以“多媒体课堂”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主张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但我个人认为,活动的“量”我们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可能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在微观小环境里,我们要“关注学生”,但不要“关住”学生。
3、“新问题”
由于受到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农村的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相对较薄弱,因此我觉得在新课改开展中所出现的尴尬是必不可少的了。通过学习《初中英语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这本书后,我总结了新课标中的新问题主要有五方面:
(一)指挥棒滞后
(1)中考标准不同步
结合自己四年的教学经验和老教师的评价,对比过去全国统一的教材,新课标的语法较为混乱、语法点少,但是词汇量大,注重口语。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改变只能应试的哑巴英语的尴尬状况。“既然每年是实行全县统一考试且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主张应试教学,考试标准就应该同步,可是现在还是在沿用旧标准,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吗?”毕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模式差
异很大。所以很多时候,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还是找出了旧教材补充语法点。
(2)新瓶装旧酒
新课程力求培养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这点却往往在学校的具体操作中被机械地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被排成“信息技术”、“团建”、“安法”。上课依然是老师口干舌燥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团团转。所谓新课改不过是多媒体的“机灌”代替教师的“人灌”。
(3)面对分数的无奈
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分数的“牢房“中,课改中的教师就像戴着镣铐跳舞。搞课改,观念新,课堂也新,但是,领导和家长还是只看学生的分数。这样的课改,应试本质还是没有变,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样的课改都是形变而质不变。
(二)课堂教学不力
(1)“快乐”而肤浅
新课改的课堂往往是充满了笑声,一则是教材使然,二来可能部分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对教学的尺度把握的还不够成熟。课堂上要有一定的活动和游戏,但要适度。如果牺牲了基础知识的学习,那整个课堂必然是肤浅的。
(2)“上课”还是“做课”
我曾听过很多同行不同科目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感觉每次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从这些课中除了看到一些教师为“做课”而精心准备的“各种师生活动”外,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却从未在课堂中得以体现。
(三)与农村教育脱节
新课改的经验大多还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总结出来的。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学校还是存在一些不适应。就拿七年级的教材为例,里面有涉及到谈论国家和职业的,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无疑这样的话题往往会让他们无话可说或无从可说。
(四)教师压力负担过重
新课程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作业等都有新要求,教师就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各种学习培训等任务。“关心学生的一切,关心一切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如今物价高涨,竞争激烈的社会,教师面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上诸多的各种压力,这一切是否也要有人关心呢?换个角度,即使为了保证或提高工作质量,关注教师的工作强度和生活状况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扼杀学生创造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是在教师要分数,备课要环节,课堂要模式,答题要格式的重重形式和框子下,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虽然新课标的“三新”已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其真正意义所在,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但还值得商榷的是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到底对教师意味着什么? 本人觉得这意味着教师要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多转变。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意味着要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多转变 在新课程的理论下,教师应该做到角色上的多转变。韩愈的《师说》曾对教师角色是这样阐述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意义下教师的角色,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我想应该要一系列地转变。尤其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教师的新角色可以适当转变在以下几个角色:
1、设计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2、指导者
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促进者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4、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5、伙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有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简而言之,教师角色的转变其实就是由原先的“施教者”转变到“引导者”、从“教书匠”转变到“研究员”、从“执行者”转变到“决策者”、从“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从“关住者”转变到“关注者”、从“消费者”转变到“提供菜单者”等。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教育的一件大事,将对各级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教师处在教学第一线,课程标准的实行最终要靠教师的工作来体现。相信随着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以全力实施新课标为己任,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更相信初中英语教学的明天会更好!
第二篇:英语教师角色转变之我见
英语教师角色转变之我见
摘 要:面对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也应针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角色转变,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角色;师生关系;参与者
一、要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首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我们教师一定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课堂上的霸主统治的地位走下来,不再是师道尊严的卫道士,而应放下架子,与学生为友,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和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和谐的气氛中,师生之间互动、合作,从而达成共识、共赏、共享,以此来实现师生的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和共同发展。
二、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诚然,我们教师要做到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这样英语教师不单纯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我们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交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三、英语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要努力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且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旨在从某种意义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课改中发挥主体作用,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也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点,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面的课程知识,并且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做到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总而言之,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坚决做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们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才。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榆树台镇第一中学)
编辑 李建军
第三篇: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角色转变
知识的转变。教师要打破学科知识界限,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综合知识,做到驾驭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观的转变。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尊重学生创造性,强调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的状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尊严。关注学生的智商和情商。
教学行为转变:
传授向发展转变,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统一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封闭向开发转变,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师生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教学手段向课件转变,评价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第四篇: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必然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物理教师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转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一、为学生营造积极学习的心理氛围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营造积极学习的心理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中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有趣的物理实验,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学生带到物理实验室中,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为学生创设良好实验环境氛围,使师生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相互探讨。
三、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激发潜能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并联电路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这个结论,就是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任何包办代替的言行,很好地发挥了参与角色的作用,积极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愉快地学习知识。在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不断激发了学生潜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五篇: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呢?概括起来为:
1、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第一,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那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怎样去做呢?
(1)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3)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5)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6)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
2、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是教师教得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就会有很多教师为学生成绩提高不上去而苦恼。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参与所教内容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变单一主体为双主体,在当好导演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引导的价值是无穷的,因为“给”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很可能,经过教师的努力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教师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成长的一面明镜。
(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
(4)以情绪教育代替惟智教育。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部应付考试的工具。
(5)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
3、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的奴隶。课程改革中,就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教师:
(1)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
要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和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展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更要努力加强本身的师德修养,纯化师生关系。
(2)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建立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首先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4、教师将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师一旦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
而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由于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并且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政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
基于这种现状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需要怎样去做呢?
(1)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具备教材开发能力。
(2)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不同层次的课程不断丰富,不断完善,采取有效的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最快的发展。
(3)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学科,如果仅仅是教那么几本教材,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让学生有更快发展的,那些优秀教师都要自己去开发一部分教材,以此来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锻炼和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
(4)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教材的开发,是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作基础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5、教师将由墨守成规的执行者变为教学创新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摆脱一些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结果是教师成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陈腐观念和制度的忠实执行者,所以有的时候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结果还是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难以出现师生都很愉悦的教学情境。而课程改革以后,不管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如果还是停留
在传统教学的桎梏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与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创新我们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了。
教师的创新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呢?
(1)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有突破和创新。
6、教师将由知识的保管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作为一名想开创出教育教学新领域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要想成为科研型教师,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以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努力去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如何才可以使学生尽快成长的规律,寻找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的规律。
(2)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澳大利亚有一个曾经教了30年物理的中学教师说过:“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这位物理教师的话是他实践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就是他不断地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智慧结晶。
(3)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按教学进程进程可以把反思划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仔细斟酌一个问题如何提才能完整地清晰地表达老师的意思,这种对提问方法和策略的思考就是教学前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是指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教育的角度讲,反思性教学能够改进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反思性教学可以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树立反思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不满足的意识,不断唤醒自己的内驱力,这样才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
(4)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现问题后努力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前进动力,这样问题就会成为你一笔宝贵的财富,就会促使你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拥有更多的研究硕果。
(5)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仅仅做到以上几方面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做一名善于总结经验的“有心人”。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你的教学生涯中都会积累下若干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关键是你会是否把它们整理了出来,你是否把它作为自己资源库里的宝贵资源了,如果还没有,请你马上行动。
教师角色的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做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做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做与学生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知心朋友。
总之,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同时有助于我们努力地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