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时间:2019-05-13 06:1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第一篇: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整合思想;机制

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人类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大学不仅应履行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科学,传递文化,服务社会的职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实现着造就人才、塑造人类的伟大使命,而且更强调教育功能与学术功能的完美结合,更强调探索真理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更强调社会的责任。因此,大学不应只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而应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此相适应,大学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总是以管理思想的变革为先导,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我校坚持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先导地位,定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并形成制度化,以始终保持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1997年初,学校结合“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开展了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以此为契机,学校整体组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教学成果.进入新世纪,学校审时度势,把“十五”计划第一年定为“教育质量年”,于2001年初开展以“发展、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新理念,研究制订了“十五”事业发展规划。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推进“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学校事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武器,形成了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和机制。2003年初,学校提出以创建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为契机,举办发展与改革论坛,深入思考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等重大问题上的定位,深入思考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战略举措,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

通过研究与探讨,我们认识到,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局面。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统一认识,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将教育

研究与办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shared governance)、责权明晰、精英选择(meritocratic choice)、定期检测、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如要强化学术管理思想,由过于强调教学管理的行政职能转变为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职能,提升教学管理的学术性。要强化开放管理思想,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方式,现代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多职能、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强化民主管理思想,在教学决策、计划、执行、控制、检查全过程中更注重民主化,实行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效能。应树立管理国际化观念,正确处理好管理的国际化要求与本土化特色的关系,更新质量标准,建立既符合国情、校情又能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按国际规则办事,同时注重发展优势,保持特色。要树立管理现代化观念,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世界名校之所以能够云集大师、精进学术、辈出英才、长盛不衰,得益于积极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机制创新,其教育教学管理更重视学术管理的职能,重视管理研究,实行严格的岗位管理和科学的量化管理等。笔者认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管理应确立整合思想。其基本内涵可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其一,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解决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地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等基本问题,以教学工作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以教学改革带动学校的综合改革,以教学管理推动学校的各项管理。其二,将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系统,遵照现代管理原则,坚持系统集成思想,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制定公平的政策,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研究是前提,通过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改革是动力,建设和管理要体现改革的精神,有利于推动改革,建设是基础,改革的成果要通过建设加以巩固,管理是保证,通过科学管理建立起促进改革的激励竞争机制和配套政策。其三,把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把教改项目和工程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有代表性的专业,将有关项目和工程的实施方案纳入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整体上有机组合和再次优化,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整合的教学管理范式,以实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与此相适应,应建立体现整合思想、开放的激励型管理机制。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体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

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基于以上思考,我校重点在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特别是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尝试。

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我校致力于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一是完善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形成一个中心和一个委员会、即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和决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课程、教材等专门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起到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二是完善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教务处(部)及其所属科室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学院是教学管理的实体,系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教学管理的重心在学院。三是完善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统:通过目标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核评估,形成立体化的监控体系,由教学工作“末端检验或随机性检查”转为“教学全过程控制与检查”。四是完善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子系统:建立由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为主体组成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巡视员和督导员队伍,建立由学生信息员组成的教学信息中心和学生工作信息中心,形成校内经常性信息反馈网络;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主的社会人才质量需求信息网,形成反馈及时准确的校外教学信息网络。在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中,注重发挥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协调互动,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体现在“四个强化”:教学管理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反馈功能得以强化,学院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和实体性质得以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得以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得以强化。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增强学生自主性为特征的弹性学制和选择性教学机制,主要是推行选课制,有选择性地实行课堂开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讲教师;通过考核方式,打破专业、年级界限,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行分层次教学,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成不同层次、不同模块提供学生选择,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期限等;允许优秀学生在一年级后自主选择专业;与在汉的7所教育部属高校联合办学,实现学生跨校选课、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互相推荐研究生,互聘教师等。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管

理系统,实行网上选课注册,部分试点网上考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

3.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

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院系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第一,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我们注重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了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议,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岗位,拉开教学岗位津贴档次,实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第二,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模式,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教学机制,对学生素质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对创新活动进行激励,对大学生学习创业实施有效指导。第三,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对学院级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实行科学的、制度化的评估,教学投入向对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方面倾斜,向计划科学、工作落实、质量优秀的学院倾斜,对教学先进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和重点支持。我校逐步完善了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包含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状态评价、教学研究与改革评价、教学基本建设评价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注意统筹整合各类评估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加以丰富、充实、完善。如2001年我校组织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第三轮校级优质课程评估等四项评估工作,取得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教学工作上水平的良好效果。

第二篇:创新教育理念 加强教学管理

创新教育理念 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日常工作,每天都在做,因此很容易让人形成思维定势。但墨守成规的管理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更谈不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只有坚持创新才有突破、有创新才有发展,因此要以创新的理念为引领,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开展教学工作。“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力争高效率,实现高质量。采取静态的制度管理和动态的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探索出“动”与“静”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创新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成为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

1.全员参与教学研究与管理,营造支持教学工作的氛围

教学不单是教研部门的事,而是各部门的工作均要服从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党政领导都要重视教学工作、要经常研究教学工作,领导承包教研组,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研组,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2.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岗位管理体系

学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人制度,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主任是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各任课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理顺三级治理网络(学校-教导处-年级组),教导处要加大平时教学工作监控的力度,作好平时情况的指导与记载,学校将教师教学工作实施情况作为对教

师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稳步提高平时的教学工作。

3.创新规范教学制度,实施动静结合管理

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章可循、有矩可守。学校要破旧立新,进一步规范教学制度,实施动静结合管理,从而优化教学秩序,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静态管理方面,就是用 “不说话”的制度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一是严格执行“不说话”的课表:在安排课表时,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各种课程及课节量,要求老师不准占课、不准送课,一些易被挤占的科目(如信息、体育、音美等),还要求班干部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汇总,对挤占的课节要求补上。这样大大改变了过去只重主科不重副科的偏斜认识;二是严格执行“不说话”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对教师执行的各项内容都重新进行详细的规定。例如备课(改变书写备课簿的传统模式,实行“活页备课”即批注+卡片式备课),上课(践行新课改精神,构建实施“三三制”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渗透最新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体现自身教学特色)、作业批改(拓新作业形式、如教师作业本、学生错题集、自选作业本,倡导新的批改评价方法)、辅导(延伸辅导内容、改革特殊学生辅导方式)等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三是制定下达“不说话”的质量目标。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制定各年级各科质量目标及奖惩制度,对各级各科优秀率、及格率、提高率都做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毕业班专门制定《毕业班管理办法》、《毕业班质量奖励办法》,落实了教学质量分析

会制度,每学期召开月考、期中、期末三次教学质量分析会,从年级、班级、备课组三个层面全面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解决教师赶无目标、随意性大、没有紧迫感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实行教学层次管理制度,学校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校长统筹安排,提出教学管理的宏观思路、支部书记监督教师教学行为、主管校长安排布置、教导主任指导督办检查、各教研组长主抓组内教师常规工作的落实。以上这四项“不说话”的静态管理制度,既体现了教学常规工作的创新化、规范化、精细化,保证了科学性、严肃性,因此学校教学工作一直平稳有序运行

在动态管理方面,学校主要从“听、评、谈、访”四个方面加强教学常规的动态管理。听:就是听课、学校领导对每位教师坚持每学期一次抽查性的推门听课,主要对象是随机抽查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每月一次观摩性听课,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指导和锤炼引领课堂教学方向的名师、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每学期一次评优式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评:就是评课,实行“三点式”评课:发现一个优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金点子。对每位教师的课实行听完就评(所有听课领导都参与评课),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量黄牌,实行专人帮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谈,就是召开座谈会。每学期学校都要召开学生代表会,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发言、无记名留言等形式了解教师上课、辅导、批改、考核等教学常规执行情况以及课堂组织、班级管理、转差抓优等方面的工作状况,并将结果或在教师会上通报,或找教师交流改进意见,一些与课堂常规要求不符的现象都得到了及时纠正。访,就是访家长。每学期,学校都要通过召开家长会或教学开放日的形式,调查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看法和态度,并填好家长回音壁反馈单,这一活动增进了家校沟通,也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进一步优化。

4.创新教学常规评价体系,及时有效评价常规工作

在管理中提出 “将常规做好、把过程抓实、让细节完美”的口号,并通过创新常规工作的评价体系,倾斜政策和奖惩规定,对成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分别在评优、职称评定、入党等环节上优先考虑和照顾。例如为了能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采取了随堂听课,调讲问答、优质课评比“三项合一”的评价方式,使教师能够重在平时,效在课上。为了全面掌握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杜绝学校检查、教师临时突击的现象,改变以往提前通知,由班级把一至两科作业报送到教导处,教导处再进行常规检查这一做法,对作业检查方式大胆创新,尝试。由校长亲自带队,组成检查小组,深入班级,现场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

检查中,学校班子成员全部参与,进行严格分工,每人检查一类作业,每班随意抽样检查。检查类别除了常规作业外,还有专人负责检查班级特色作业和创新作业。以此来准确地掌握教师作业布置情况、批改作业的数量、质量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查结束后,检查小组又坐在一起汇总,总结检查情况,指出优缺点,对教师批改作业进行了量化打分,并对常规以外作业的批改进行加分。检查结果在全

体教师会上做公示,增加检查的透明度。这样的作业检查改革,不仅掌握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从侧面反馈出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同时,客观、公正的量化考核,大大鼓舞教师的工作干劲,真正体现了奖勤罚懒的原则,使教师更加敬业,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求实,求真,求效。这样,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核,对教师来说已是形同虚设,为改变此现状,学校加大工作力度,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实行月考核评价,每月末都要对固定检查和随机检查的教学常规方面表现的优缺点进行打分、量化、点评,并对每次的常规检查张榜公布,对在常规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教师,质量拔尖的班级,进步的班级、学科竞赛优胜的班级,都要进行表彰奖励,在老师中引起较大的震动。形成了注重教学常规工作、注重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引导教师扬长避短,学习借鉴。

第三篇:规范教学管理 推进教育创新

规范教学管理

推进教育创新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西泉建福九年制学校

2014.06 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西泉建福九年制学校办学情况汇报

西泉建福九年制学校位于灵石、交口、孝义三县交界处、西辛庄镇西泉村。是一所九年制学校。近年来,我校以让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办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学校先后被评为

粱市农村寄宿制示范学校、市平安和谐校园、孝义市学校办学水平先进单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工程基地学校等称号。13年12月我校申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研究》被国家“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法开发研究》列为子课题,并组织实施。

一、办学基本条件

根据山西省办学基本条件基本标准,我校进行了严格的自查“8.23”指标,总体评价为合格。

(一)、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体育活动场所

学校用地面积28580平方米,生均50.9%。建筑面积12426.3平方米,生均22.2%。运动场地面积9000平方米,生均16%。绿化面积11717平方米,绿化率41%。学校有15个教学班(其中小学部为双规12个班、初中部为单轨3个班),在校学生561人。学校有操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在校园的绿化上,三季有花香,四季有绿色。

(二)、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标准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各一间,配备了物理教学仪器169种,1644件;化学教学仪器172种5621件;生物教学仪器167种2063件;科学教学仪器167种2833件。300平米图书阅览室一间,学校藏书21215册,生均38册以上数学、地理、音乐、体育、美术器材总计250种3328件,(其中初中部数学23种,244件;地理28种,115件;音乐17种,39件;体育36种,560件;美术21种195件。小学部数学58种,1453件;音乐18种,31件;体育30种,501件;美术19种,190件。)能够开出全部小学、初中阶段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美术专用教室、音乐专用教室各一间,50座微机室一间,教师专用机一台,学生用机49台。多媒体17套,全部接入百兆宽带,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室室通。能满足各类教学需求。公寓楼安全、卫生、整洁,制度健全,每生一床,专人管理。

学校有专用安全监控系统一套,包括电脑五台,监控摄像头36台,消防栓16个,灭火器 90个。安防设施,完善齐全。

(三)、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教师65人(初中22人,小学43人),达到大专以上学历65人,孝义市级教学能手7人,占10.8%。45周岁以下教师49人,本科第一学历教师16 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并配有专职的音、体、美教师,能保证国家课程的开全开足。每学期有6名以上的城区教师到我校支教,并有10名左右的我校教师进城交流学习深造。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学生561人,15个教学班,平均班容量为38人。入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均达100%。

学校为寄宿制学校,现有寄宿生203人,学生宿舍每人配备一张床、每人一个物品柜,学生用水为自来水,属于一次供水,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科学规范,落实良好。

(五)、安全保障、生活实施 学校安全机制健全,并制定了安全规章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安全教育进课堂,每月进行一次安全专项演练,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学校设施设备安全。

食堂设施设备实现了现代化,餐厅面积达1215平方米能满足师生就餐需求,并能向学生提供营养配餐。

(六)、管理与质量

我们着重从领导队伍素质提升、教师素质提升、学生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建设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领导队伍素质提升。

按照市局安排,扎实开展“校长讲管理”“主任讲管理”活动,中层以上干部每人做分管工作专项讲座一次。开展“领导推荐阅读”活动,校QQ群中,校中层以上干部定期向教师推荐阅读文章。目前我校班子成员中30-40岁人数达到8人,大专学历100%,本科学历77%。学校领导队伍,创新力进一步提高,执行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2、教师素质提升。

以孝义市千名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教师“十个一”专业成长活动、“送教下乡”活动、课堂教学能手(标兵)示范课、国培计划、孝义市名师工程等活动为手段,大力推进教师业务素质提升。以小课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提升教研组工作效率,解决制约课堂教学改革、制约学生能力全面提升的日常教学问题。

为帮助全体教师更好提高教学能力,学校为全体教师订购教育教学报刊杂志、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法》。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主要比赛项目为:教师三笔字、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教学反思、PPT制作、普通话、教学论文、多媒体操作等十项内容。

以“同课异构”为研讨模式,以“互动课堂,学程导航”课改理念为引领,共同体教研项目扎扎实实推动我校教育质量。由青年路小学、孝义六中的骨干教师就双方精备的典型案例,从教材解读、目标预设、教学重难点、资源开发、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讲解。他们精辟的见解、生动的案例让我校教师受益匪浅。

3、学生素质提升

在这方面我校紧紧围绕特色建设,紧紧抓住每一次教育的契机,可谓是“有缝就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是为孩子开辟走向成功的道路 特色活动一----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校于2013年11月15日申报了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法开发研究”,我校研究的子课题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研究”,并于12月20日正式挂牌。我校从预习习惯、课堂上自主思考的习惯、自主复习的习惯等方面入手,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

特色活动二---大课间活动

我们2011年9月制定出了《西泉建福学校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经过这几个学期不断修订完善,活动得到了全体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特色活动包括美术类、表演类、书法类、体育类、学习类等十四项。为了使活动开展有目标,有层次,我们又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活动实施规划,明确了各项目的学期训练目标和实施步骤。目前我校全体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参与大课间活动,参与率100%。

特色活动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活动(1)开学第一课

我校于每学年开学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并以此为依托展开相应的专题教育。2013年《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向我校学生阐述“梦想”的意义。学生在真实可信的事例面前,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学习

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我们不得不坚信在感动与眼泪背后,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人物的事迹,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我们也不得不坚信学生身上会多了一点责任,多了一份坚强,多了一些爱心„„

(3)军训及运动会

我校于每学年开学之初号召并组织我校5至9年级段学生进行军训,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

2013年4月我校举行了第一届运动会,今年3月28日举行了第二届运动会,运动会不仅锻炼了学生身心,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今年4月17日至19日在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我校获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4)感恩教育

我校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三八节、母亲节)开展班队会等活动,让学生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5)“雷锋精神伴我成长”系列活动

我校于2014年3月3日上午,在校园利用升旗仪式进行了别开生面的“雷锋精神伴我成长”启动仪式。下午,举行了“献爱心、助成长”捐款仪式;3月5日下午3:50-4:50,我校政教处组织全校师生观看雷锋的事迹;3月8日举行“百善孝为先”活动;3月10日我校举行“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卫生大清理系列活动;3月12日我校举行“美化环境”植树活动。本次活动从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各种学雷锋的系列活动,“讲雷锋、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永远伴我们健康成长。

第二方面是为孩子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1)、读书演讲比赛

为配合学校“在书香中穿行,丰富内涵促发展”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使学生养成读书好习惯.学校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演讲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2)、开展“成功之路”校园十五星评选活动。以“赏识、激励、关注、成功”为理念,每月开展一次“学生之星”评选活动,包括学习之星、进步之星、读书之星、写作之星、英语之星、文明之星、助人之星、孝顺之星、爱心之星、才艺之星、劳动之星、卫生之星、自理之星、勤俭之星、管理之星等。根据我们山区孩子的实际情况,这项评选活动主要突出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所以我们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面向全体”这一理念.(3)、整合学校文体展示活动,系统规划入“校园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中,我们首届校园文化艺术季全程分为四季。本学期进行两季,3月-5月为第一季,5月-7月为第二季,9月-11月为第三季,11月-次年1月为第四季,“六一”为第一、二季的总汇演,元旦为四季的大汇演。每次汇演完都有表彰评比。

4、课堂教学改革

(1)、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5-10篇相关论文,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理论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旧有教育观念,树立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理念。

(2)、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努力提高教学预设水平。

我校要求每周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讨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进度,探讨教材教法、重点难点疑点。强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形成相互听课制度,教师每周必须听课2节,新教师原则上要听1节评1节。教学校长随堂听课、评课,听课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同时借助市教育局的各项活动,我校开展了“以研促教、以赛促研”的赛讲活动,通过精心筛选、反复锤炼,我校教师李晓静在参加市局第二届“千人教学大赛”中取得了决赛权。

(3)、改变教法,落实模式。

在“三步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各教研组制定出各学科、各课型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展示”的理念开展教学工作,改变以往重目标、轻过程,重教而不重学的教学格局。

通过建立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将学生课堂行为分为参与、合作、倾听、发言、纪律、汇报、作业等项目,并分别量化计分。然后在把一周情况汇总,在班级内综合评比出最佳发言奖、进步最大奖、集体智慧奖、配合默契奖、最佳合作小组奖等奖项。

改进激励评价机制建设。按照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原则,依据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确定各具特色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着重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4)建立教学管理制度

为把我校建设为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为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推向深入,根据我校的实际,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纳入教师考核,作为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严格要求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且优先考虑评优树先。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做到专款专用。

5、校本课程建设

我们为了提高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提高自信心,编写出“孝义”地方文化校本课程《我从这里来》,目前我们还在编写《养成教育读本》、《表里山河—山西文化》、《诚信赢天下—晋商文化》、《乌金地带—煤炭文化》等四册校本课程,目的是使我们的孩子能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成功学起,向熟悉的榜样看齐,向更高远的人生迈进。

二、取得的成果

1、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我校把2013学年确定为“课改推进年”,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原则,完善小学“三步曲”模式,不断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去年2013年10份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我校的课改进行了初验,今年4月17日进行了复验,得到了郝启才主任以及全体小学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2、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于2014年4月25日—28日,校长带领5名“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组教师赴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参加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法开发研究》总课题组举办的“2014全国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论坛暨中小学教师说课比赛”。全国中小学教师齐聚一堂,交流教学思想,共商课改大计,展示真实的自我。在这次论坛中暨说课比赛中,我校张红莲、付涛涛、韩红彦三名教师分别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3、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按照我校特色建设理念,基本完成学校既定的四册校本课程编写工作,加上我校去年荣获“山西省优秀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二等奖”的《我从这里来》,我校学校层面校本课程自成体系,能够与国家课程有机结合,形成比较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

12月份,我们按照打造“成功课堂”“成功课程”总体思路,组织专人,大力开展学习,经过会诊和反思,重新构建我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规划》。站在全新的理念上,力求突破“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规范化”瓶颈,全力助推我校课程改革工作。

4、孝义市电视台利用5天时间拍摄《绽放在凤凰岭下》专题片,并在孝义市电视台播放三次。充分展示了我校一年来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风采。我们专门制作140张光盘发给学生家长,以求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5、我们通过“派出去、请进来”方式,利用西辛庄镇篮球赛、消夏晚会、农民风采展示会、镇教师节表彰大会、镇安全教育活动、镇关工委、五老宣讲、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机会展示我校师生风采,参加展示达850人次。

我们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特色学校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将坚定不移的坚持特色建设之路,努力用三年的时间,谱写出西辛庄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向全体学生、家长、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创新教学管理

创新教学管理 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应当创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方法,建立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体系。

从2003年秋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我深刻地体会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急需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体系作支撑和保障。我就学校如何创新教学管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直接决定着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教学管理的创新首先应是管理思想的创新。

1、人本主义思想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校是有生命的,学校的生命源于人;学校生命的意义是人的发展。学校是学生生长的地方,也是教师生长的地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不仅包括智力和体格的发展,而且包括人的精神、道德、情感、价值观等的全面和谐发展。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管理首先要摒弃传统的“目中无人”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依据新课程理念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教学管理的旨归上突出促进人的发展---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2、系统科学思想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事物本身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自身既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层次性,也与外界存在着相互的联系性。传统的教学管理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其模式与方法均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做文章,既不注意自身的完整性、层次性,也割裂了教学管理与学校整体管理的联系。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管理既要注意自身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充分把握教学管理的目标、功能、内容、范围、方法,构建一个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同时 1

也要注意与学校管理的联系,使教学管理成为学校整体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整体和谐地发展。

二、管理内容的创新

在应试教育思想下,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检查一些教学基本环节(如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以及统计、分析、评价各种考试成绩等常规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当前实施课程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笔者将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划分为教学思想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科研管理、考核评价管理和师资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

1、教学思想管理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教学管理首先是对教师教学思想的管理。新一轮课程改革集中体现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施对教师教学思想的管理,就是要引导教师充分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引导教师将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中去。

2、课程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极其重要的方面,因为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实施课程管理,学校首先应根据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和标准,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学校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其次,要抓好各科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特别是引导各任课教师认真解读各科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特点,制定教师个人教学实施计划。第三,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要

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师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3、教学过程管理

传统的教学过程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其总体而言,虽然具有过程管理的特点,但实质上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其管理效果大打折扣。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应突出“过程性”。比如对备课的管理,就可借鉴“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改变过去教师个人备课、书写教案,学校检查“备课本”的形式。

4、教学科研管理

教学科研与课改实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学科研也必然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学校管理始终以“升学率”为重点,教学科研只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点缀或异化为少数教师个人的兴趣。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科研势在必行。推进课改实验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自身先转变观念,既要有超前的眼光,又要有务实的精神;既做“课改”的管理者,又做“课改”的实践者、研究者。

在课改实验中,加强教学科研管理,应当充分引导教师关注课改实验中的实际问题,既要研究如何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实施中,也要研究如何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和成功案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建立起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课改实验工作方式。

5、考核评价管理

关于考核评价,新课程要求由过去的甄别评价转变为发展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此,笔者认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核评价的管理应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一、开展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建立一种全面评价教师教学业绩的体系。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第二、探索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以“分数”论优劣的评价方式难以适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逐步建立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多维评价体系,要采取多主体参与、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反馈调节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对课程方案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依据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评估学学校执行课程方案和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为新学年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作好准备。

6、师资培训管理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推进课程实验,必须把师资培训纳入教学管理的范畴。

抓好师资培训管理,学校应当突出重点,做好规划,围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建设一支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培训的重点,应是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引导教师把课程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把课程目标细化为可以评价的具体指标,把课程实施变成可以操作的具体教学行为。

三、管理方法的创新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挑战。在创新管理思想、明确管理内容和重点的前提下,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显得尢为重要。

1、注重研究本校实际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诸如办学思想应该怎样转变?师资水平如何适应课改?办学条件怎样保证课改实验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研究本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课改专家提醒我们,本次“课改”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社会上的新理论、新经验很多,但不能盲目照搬,机械模仿。从校情出发,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课改才会取得成功。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管理,往往采取那种强化制度等企业管理的办法,管理者常常“重物轻人”(甚至目中无人)。这种管理方法压抑了人的情感,也扼制了人的创造性,难以适应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校办学依靠的主体,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课程开发的依托主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推进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倡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当做人生的目标来追求,要努力营造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氛围,使他们乐于奉献、勤于奋斗、敢于创新,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重视校本培训

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师资水平是关键。听专家讲座,大规模的集训是师资培训的有效方式,但因其时间、地域的限制,集中培训无法长期多次地进行。相比之下,校本培训就实际和有效得多。抓好校本培训,做为教学管理者,首先要根据课改推进的阶段特点,明确培训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其次,要将培训与教研教改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合作学习、研讨问题、共同提高的学习培训组织。同时,还要更多地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提高的机会。特别是要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增强校本培训的后劲。

4、多指导,少指令

传统的教学管理,指令性的措施太多,它往往规定了教

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受其约束,教师自我发挥的余地少、主动工作的空间小。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观、学习观的变革,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沟通、交流、互动、合作,倡导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面对这些新变化,教师需要学习和适应,教学管理更要为教师提供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氛围。作为教学管理者应当给教师多点指导、少点指令,应当多深入实际,少说空话,以帮助教师尽快地适应课改、进入课改角色。

5、重激励、慎惩戒

生活中,一句激励的话往往会使人备受鼓舞,信心大增。一句批评的话也常常会令人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在课改条件下,教师的角色与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面对新的工作目标和更高的工作要求,部分教师一时还难以适应。在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失误。面对此种情况,教学管理者不能一味批评、指责、甚至给予惩罚。正确的做法是:给予教师多理解、多关心、多鼓励,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既帮助教师克服不足,纠正失误,又保持健康的心态、饱满的热情继续投身于课改。

课程改革实验,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教学管理者,进一步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调动、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为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摘要: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研修方式、德育教育、教师管理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创新德育理念,提高德育实效

四、创新管理理念,增强教师幸福感 内容: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发展。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2002年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教学在升学和素质教育的夹缝里寻找着自己的出路,教学管理工作繁杂而且责任重大,一方面要承担升学率的压力,学生、家长、政府主管部门、社会舆论都非常关注高中升学率和实际录取的质量;另一方面,还要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十余年来,我们付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你真正进入校园,却发现学校不大,有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教师多数还是以考为纲,填鸭式教学,可以说教师士气依然低迷,学生负担仍旧沉重。因此,只有创新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的前提下,实现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一、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成为有感情、有激情、有热情的高效课堂。当今社会环境变化很大,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现在的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那种盲目接受,绝对俯首帖耳的学生已经不多见。如果教学活动没有感情、激情和热情,就不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也会抵触的心态来上课,以懈怠的态度对待学习,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就会做很多无用功,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学校要筹划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推行高效课堂。具体操作方法是,规范教学流程,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规范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如教师讲授时间、学生探究活动时间,课堂练习时间等。探索实验“五个一”激情课堂,即在一堂新授课上要有一次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真正与学生的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次学生探究活动、一次深度思维、头脑风暴(给学生一次深度思考的机会),一次师生共鸣的课堂教学高潮(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解决疑问实现,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实现)、一次欢声笑语。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形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一堂课中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开展激情课堂教学竞赛和评课活动,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将激情课堂教学模式贯彻下去。

提高教学效率,讲、训、练三个环节相结合。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对考试范围内知识点进行梳理、汇编,确定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分为难、中、易三个程度)。组织学科教师搜集整理习题,针对每个知识点形成点对点习题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习题。

二、创新研修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要推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意义。只有教师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学实践,自主专业成长。因此,教师的教研活动,培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大力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充分发挥教科研先导作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不断成长中体味教育的美好。

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在全校进行汇报讲座或公开课表演,将学习的成果传授给全体教师。聘请教育学、心理学等专家到学校做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主体是一线教师,需要彻底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他们认为教师讲、学生听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的观点。

创新听、评课标准,那就是变听评课为观课、议课。观,不仅要观教师的教学行为,还要观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议,不是评论,而是讨论,讨论授课教师的教学假设是什么,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通过参与者互相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围绕共同关心的课堂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样的观课、议课活动,因其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能切实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每一次活动,教师必有沉甸甸的收获,坚持下去,必将大大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实行中,学校要大力倡导认真细心的教研作风,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联系起来,把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联系起来,讨论教学行为的优点和不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三、创新德育理念,提高德育实效 如果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那么德育工作的开展就是教学工作的保障和引领。学校应该教授学生知识,但更应该教授他们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做人的道理。

要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工作。通过教工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班主任例会等各种场合不断向广大教职工宣传德育为先的理念,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为老师上课,经常组织班主任走出去,体验兄弟学校的校园文化,从而不断转变教师的观念,使学校形成人人重视德育、人人皆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价值,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校规校纪相结合,制定论语校规,结合语文课教学,让学生会背诵、能理解、变行动。实现懂孝道、知廉耻、会做人、亲师友、尚勤学的德育目标。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主题班会的题目,组织全年级统一召开班会,并进行评比,激励学生树立近期和长远的奋斗目标,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根本的转变。

每周召开班主任教研会,组织案例分析、讨论,谈上星期最成功的教育实例,实行班会课集体备课。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师也参加班主任教研活动,一方面起到培训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理念。通过这些改革,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提高。

四、创新管理理念,增强教师幸福感 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教师的管理,为了培养教师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管理理念要从“管理”向 “服务”转变、从“控制”向“解放”转变、从“用人工作”向“用工作育人”转变。把传统的监管、行政约束式的管理方式,变革为以情感激励为主要方式的人文管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要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间,熟悉教师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当教师遇到困难时,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上,每当教师家庭有婚丧嫁娶等大事时,学校要积极提供支持和帮助,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学校要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从容的做自己感兴趣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让职业人生变得充实而舒展,达到乐在其中,幸福工作的良好效果,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追求卓越生命。

在工作中,学校应抵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淡化人际关系,形成一种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和谐仁爱的氛围,使教师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在一个温暖、祥和的大家庭当中。要充分考虑每位教师能力、身体状况等,公平公正的分配工作量,做到人尽其才。在评先树优等方面,也要对事不对人,切实做到奖优罚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利用奖励和惩罚的调控作用,矫正教师存在的问题,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努力,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应是在窄窄的楼梯上爬,带着一群鲜活的生命忍受无趣和压抑,而应是洒脱的走在无垠的天地间,与学生一起探寻人生风景。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就一定会日新月异,生机勃勃。

下载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 1、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②学校科研计划 ③少先队工作计划 ④班主任工作计划 ⑤校运会实施计划 2、①周工作安排 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③教务处工作安排 ④教......

    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 1、 集 体 备 课 2、 公 开 课 材 料 3、 大 型 活 动 材 料 4、 教 学 计 划 5、 常 规 检 查 材 料 6、 学校工作计划及记录 7、 家庭资源与校外资源 8、 教......

    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新学期开始了,根据学校安排我们每个教师都呀要展示自己,我认为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展示给大家我很高兴。过去的一......

    教育教学管理材料

    以教研引领发展 让实效浸润课堂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材料 一年来教育总支以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照区教育局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

    教育教学管理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如何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了解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内容和方法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

    浅谈教育教学管理

    浅谈教育教学管理 麻栗坡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黄坤富 摘要: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手段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有......

    浅谈教育教学管理

    浅谈教育教学管理 知识在更新!社会在变革!这个时代越来越让我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紧迫感,不是吗? 我所欣赏的一句名言是苏联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

    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是学校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使学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