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感悟(呼唤有效课堂)
教学感悟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深化学校教学革命的基本任务,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和根本保证。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扎扎实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理想的课堂教是充满生命力的,是 “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的境界,我们必须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等环节研究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追求有效教学。
第二篇:感悟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
把握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当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文章就目前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师眼里的误区及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等作了一个较好的阐述。
【关键词】有效课堂 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
教师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习苦,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因而,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书,本人感触极深。所谓“有效”,指的是只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课堂的有效性”在一些教师眼里存在着一些误区:
1、“灌”出效果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感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各门课程,各种知识容量相当大,不进行有效的学习,根本就无法学好每一门课程。有一位特级教师曾经在一次骨干教师培训会上说:“学生要有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老师们各抒己见,最后她亮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这位教师能把自己的一碗水一滴不差地端给学生,那么这位教师就是成功的,他的教学就是有效的!
2、“秀”出效果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一些非驴非马的“伪创新”。比如,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牛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这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例如某堂普通的英语阅读课,任课教师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案,她本人说这节课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适合她所教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但评课的某高级级教师的评价是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很对味,思维训练到位,而且三维目标的达成也是可以实现的。但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不宜采取此种教学方式,要求过高,什么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学生,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讨论,的确非常困难,学生的表现平平。所以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要低起点、小步子,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上出一堂有效的课堂来。
3、“磨”出效果
加班加点,是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分。但考试分数并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更包括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等“软性指标”。教师为社会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那种靠“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习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作为。
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强化意识,突出有效教学思维
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教学才是最有效,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当那种一心只顾加班加点、两眼只盯着分数教学的教师。
2、激发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学生会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吸引力,从而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中。教学中可以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3、鼓励质疑,激活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
4、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启、阅、练、知、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读、练、知交替进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观察、注意、记忆、思维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在练习指导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在“知”这个环节上看重培养学生的自检能力。
5、精心设计课内练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施有效性教学,必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要科学安排时间,适时、适量、适度,练习要有效率。做到有练习教师要先做;有练必选;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改。
6、教师反复尝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能力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7、注重总结,总结有效教学的经验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比如,江苏洋思中学提出的“堂 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经验,斯霞老师总结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经验等。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行为。
总之,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成功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是终生的学习过程。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教学效能,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完善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如何做研究》,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数学课堂,呼唤有效的自主探索 文档
数学教学心理学的重塑
审视“后课标时代”的数学教学,教学心理学逐步被忽略和淡化:起点对于教学过程的错位;迁移对于新知生成的冷漠;表象对于概念形成的缺位;变式对于素养发展的单调等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由此可见,没有教学心理学的支撑,课程改革难以走向理性。重塑经典理论的光芒,呼唤教学走向生本,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迫切需求和深情呼唤。
一、`理清学生认知基础,在动态中生成教学起点
教学起点是有效教学的起跳板。能否正确设定课堂的教学起点,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针对性与适切性。教学的起点分为“逻辑起点”与“认知起点”。厘清“逻辑起点”与“认知起点”,实现逻辑起点和认知起点的平衡、统一与和谐,是教学走向生本的基准线。进行课前调查是了解学生起点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每节课做调查是不切实际的。通常我们可以采用:先听后讲。上课开始,可以用1、2分钟交流,“关于这些内容,你已经知道什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问题要问?”“你想要研究哪些问题?”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学习起点,做到心中有数。或进行尝试练习,课的开始设计尝试练习,根据练习的反馈情况,找准教学起点。
二、调动多感官参与,在协作中确立概念表象
建立正确、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可以发展数感,支持抽象思维。而表象以感知为基础,没有感知,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就越具有概括性。但是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单一的、大量的材料简单重复,而应是多方位多形式,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如运用实物、模型、图片、操作等途径。只要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表象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成就数学运动现象的直观描述;表象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呈现数学现象的内在本质;表象可以是一组简单的示意图,简化数学思想的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直观教学,一方面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的进行感知;另一方面通过演示、操作等活动,把学生的眼、耳、手、脑都调动起来,使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更充分。让多种感官冲击表象,让表象更具深刻性。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类比联想,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积累。
三、适度同化与顺应,在融合中激发认知需要
学生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同化”与“顺应”来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这些推动教学深入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扩大或改组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初步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四、利用变式和反例,在比较中克服消极定势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维进行思考。思维定势具有双重性,积极的思维定势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消极的思维定势往往伴随思维的多项和呆板性,妨碍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变式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事物所在的不同情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反例也是变式的一种,它是故意变换事物的本质属性,使之质变为其他事物,在引导思辨中,从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运用变式和反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思维定势,走出思维定势的藩篱。
第四篇: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简而言之,“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就是有效教学”如何在新课
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点燃学习兴趣.
2、利用课本插图和资料,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3、利用多媒体和白板教学,使锦上添花
三、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注重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自由,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
2、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开展探究性学习。
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
五、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养、人格魅力。
六、把历史教学生活化。
七、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第五篇:浅谈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课堂有效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紧密的学科,要使学生学好数学,要使课堂达到高效的目标,那不是靠图应付、图完任务式教学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和经验,我认为有效教学的环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前准备
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二、导入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教学伊使的导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而有机的部分。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不要用过深的教学内容作为引语,否则学生无法接受。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
新课堂的主题探究环节的处理方法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但新的主题探究的核心特点是“探究”,而不是“接受”,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是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问题。“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恐怕一百个老师就有一百种看法。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别,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主题探究”环节的优劣。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做机械记忆。例如,英文字母,古诗词等。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提问、讲授、作业、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复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学生带着问好来,带着句好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答,这样的一堂是我们曾经拍手叫好的。可是,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