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6:5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给新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给新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

第一篇:《给新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

在磨砺中成长

----读《给新教师的建议》有感

寿光市台头镇台头小学刘美玲

在磨砺中成长

----读《给新教师的建议》有感时间的车轮飞速旋转,不经意间我已从教一年。教师之路漫长而又短暂,漫长的是,我的一生都要行走在教学的路上,一年仅仅是教学旅程的几十分之一;短暂的是,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历了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回眸过往的这些日子,自己似乎学到了很多,又似乎对教学充满了困惑。“新华书店杯”推荐给老师的书很多,而我选择了《给新教师的建议》这一本书,我觉得李镇西的这本书会给我的漫漫教学之路指明方向,我是怀着希冀去读的,结果正如我所料,让我迷茫的心终于尘埃落定,至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信心和动力。

李镇西,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这是他的个人魅力,读完他的《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能读到他的书,深感荣幸,收获颇多。这本书没有用精深的枯燥的理论来来填充我们的灵魂,而是用一个个经典教育实例,向我们呈现了教育的真谛,教师的责任。语言虽平实却充满了智慧,不愧是我们新教师的珍贵的精神食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

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李镇西也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新教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我们经常跟学生强调的名言,这是我们对学生的期待及嘱托,然而我们是不是也践行了这些,是否做到了学生的模范。当学生要和自己可敬的老师讨论自己刚刚读过的一本好书,老师却不知道里面的内容甚至从没听说过时,学生是多么的伤心,教师的威严又何去何从;当学生在课堂上问“学识渊博”的教师问题,老师却解答不了时,学生失望的眼睛又该凝望哪里;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教师要走到每个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要做到这些的幕后工作就是多读书,读本学科的书,读名著,读学生喜欢的书,在书的海洋中找寻教学的足迹。而我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总以为自己有着大学文凭,有着高高在上的学历,殊不知最无知的就是我们,因为我们没有老教师的经验,更没有满腹经纶的才华,我们没有发言权,必须脚踏实地的读书,扎扎实实的学习,才能实现“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是源源不断的水源”的承诺。

“不怕失败,就怕一蹶不振”这也是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文字,对于我们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而言,确实应该铭记这一点。新教师也许有着满腔的热情,有着豪爽的性格,有着超越他人的气魄,可殊不知我们是刚刚飞上蓝天的雏鹰,没有坚硬的翅膀,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会受到很多的打击,而这些困难和挫折就需要我们的勇气和毅力去克服,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要因为一次的讲课失败就自暴自弃,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因为领导的一次批评就灰心丧气,要相信若是自己做得优秀,领导就不会错怪你。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全面武装自己,要经得起考验,让“教师”这两个字更加的绚丽多彩。

李镇西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要把情绪带到课堂”、“做一名反思性的教师”“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等等,这些理念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模仿,去学习,把他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做法,让教师之路充满阳光,让我们的人生洒满希望。让我们带着梦想起航,在这灿烂多姿的岁月里,在磨砺中成长。

第二篇:《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李镇西的《给新教师的建议》,看了之后感触颇深,李镇西校长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独特见解,并给予了很实际的建议,没有苦涩难懂的理论,有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好书是对读者可以产生影响的。读了这本书,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

一、用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学无止尽,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新教师更应该有这种意识。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是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就像书中所说我们的教育其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深切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的教育应该站在孩子一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着眼于未来。就像我的科学课,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我们一生的学习生涯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来说,培养兴趣更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师傅一直引领我的方向。所以在课堂上,我都尽可能地让孩子亲手做实验,尽可能地让他们观察真实的事物,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从生活去发现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就像书上说的“让生命因课堂而精彩。”

二、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自己静下来思

考,我们的备课的确是在为我们的孩子设计人生。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倘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和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在备课时一定要树立兴趣比分数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的思想。

精心两个字说得很简单,但做起来未必能面面俱到。“在上课之前必须吃透教材,作为新教师一定要独立钻研文本,凭借认知结构、生活经历研读教材,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进入教材,依照学生的认识结构去估计学生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是书中对新老师备课的意见。总之,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把功夫下在课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中锻炼,在课堂成长。

三、要善于化批评与表扬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因此榜样的力量未必无穷。但表扬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喜欢听表扬是人的天性,只要这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从表扬中,我们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在我的科学课上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里,上课经常性讲话,习惯很差。但是在上狗尾巴草的这一课中,他由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一堂课中表现的特别好,那堂课我狠狠地表扬了他,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从那节课后,他在每堂课的表现都很不错,一直到现在。同时在我表扬他的同时,在全班的常规调节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所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果能够达到教育目的,我还是尽可能多地选择表扬。

四、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

什么东西性价比最高?一本好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来说更加重要。不读书,观念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已有的知识水平就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我们在大学里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良好的阅读习惯,幽静的阅读环境。走上工作岗位,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摆在了面前,我们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搞好教学上。“我太忙了,没有时间读书!我太累了,没有精力读书!”平时我们会有这样的抱怨。其实工作和阅读并不矛盾,关键是看你如何处理。面对繁杂的工作,我们要把学校的工作时间高效地利用起来,把业余时间留给自己。奥斯勒,一名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书中介绍了他如何化整为零地挤时间读书。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在睡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他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如果一本书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阅读20本书。其实我们书读的多了,就能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更高效地解决自己的困

惑,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读书乐,乐读书。让我们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吧。

第三篇:《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给新教师的建议》一书,看了之后感触颇深,在这本说中李镇西校长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独特见解,并给予了新教师很实际的建议,用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娓娓道来人生的哲理。一本好书对读者的影响是深远的、长久的。这本书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

一、用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学无止尽,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新教师更应该有这种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是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就像书中所说我们的教育其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深切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的教育应该站在孩子一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着眼于未来。就像我的科学课,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我们一生的学习生涯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来说,培养兴趣更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师傅一直引领我的方向。所以在课堂上,我都尽可能地让孩子亲手做实验,尽可能地让他们观察真实的事物,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从生活去发现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就像书上说的“让生命因课堂而精彩。”

二、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自己静下来思考,我们的备课的确是在为我们的孩子设计人生。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倘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和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在备课时一定要树立兴趣比分数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的思想。

精心两个字说得很简单,但做起来未必能面面俱到。“在上课之前必须吃透教材,作为新教师一定要独立钻研文本,凭借认知结构、生活经历研读教材,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进入教材,依照学生的认识结构去估计学生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是书中对新老师备课的意见。总之,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把功夫下在课

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中锻炼,在课堂成长。

三、要善于化批评与表扬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因此榜样的力量未必无穷。但表扬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喜欢听表扬是人的天性,只要这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从表扬中,我们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在我的科学课上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里,上课经常性讲话,习惯很差。但是在上狗尾巴草的这一课中,他由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一堂课中表现的特别好,那堂课我狠狠地表扬了他,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从那节课后,他在每堂课的表现都很不错,一直到现在。同时在我表扬他的同时,在全班的常规调节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所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果能够达到教育目的,我还是尽可能多地选择表扬。

四、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

什么东西性价比最高?一本好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来说更加重要。不读书,观念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已有的知识水平就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我们在大学里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良好的阅读习惯,幽静的阅读环境。走上工作岗位,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摆在了面前,我们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搞好教学上。“我太忙了,没有时间读书!我太累了,没有精力读书。”平时我们会有这样的抱怨。其实工作和阅读并不矛盾,关键是看你如何处理。面对繁杂的工作,我们要把学校的工作时间高效地利用起来,把业余时间留给自己。奥斯勒,一名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书中介绍了他如何化整为零地挤时间读书。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在睡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他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其实我们书读的多了,就能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更高效地解决自己的困惑,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读书乐,乐读书。让我们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吧。

第四篇:给新教师建议

给新教师建议:尽可能让自己富有幽默感

据安徽商报报道,教师节前夕,合肥安庆路第三小学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魅力型”老师最受小学生们欢迎。而在孩子们心中,“魅力”的要素,首推“幽默”。90%的同学都认为幽默是“最受欢迎的老师”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是首要条件。

幽默是魅力的元素之一,是首要条件,要做到有魅力,首先要幽默。

其实,岂止是小学生?又岂止是安徽的小学生?很多类似的调查都表明,中小学生普遍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

是啊,看来,我们做新老师,必须把幽默感作为自己的必修课之一

幽默的特点,在于含蓄与富有情趣,其表现形式是诙谐而充满机智。幽默的适用是极为广泛的,不但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而且在政治、新闻报道以至讲演里都经常用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很善于运用幽默。西方政治家、外交家也很重视幽默,他们运用幽默作为一种政治外交手段。在一般人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用幽默协调人际间的关系,把幽默看成生活中不可缺的润滑剂,并运用到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更不用说在交际场合了。幽默感是指运用幽默与感受幽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与人际关系中,有幽默感的人往往能给人以宽厚、机智、豁达而富有生气的印象。

幽默,特点:含蓄、富有情调 表现形式:诙谐、机智 试用范围:政治、新闻报道、讲演、日常交际、教育、医疗 试用人群:政治家、外交家等等,同样试用于每个人 好处:给人以宽厚、机智、豁达、富有生气的感觉 总结:幽默,看来是我们自身修养中必备的!

教育,作为一项和人的心灵打交道的事业,幽默更是必不可少。

精辟,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是与人做心灵上的交流,而不是与机器,可见,我们要孩子提升到一个人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平等交流的地方。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友善的,是教育行业上的合作者、学习者。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学习,也在进步!

幽默能够让严肃的批评变得富有人情味而又充满情趣。有一次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走到他的身边,看了看他,然后很夸张地对全班同学说:“啊,我的课讲得真好!你们看,这个同学都因我的课而陶醉了!”全班大笑,这个同学醒来,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抖擞精神专注听课。试想一下,如果我声嘶力竭地批评他一通,效果会怎样?

是啊,如果大声的批评他,反而让孩子处于一个相反的状态,甚至会让孩子觉得你是故意在作弄他,会产生怨恨的情绪,甚至会在课堂上捣乱。幽默式的批评,不仅善意的提醒了孩子,更尊重了孩子的尊严,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因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认真听课。

幽默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和老师拉近心理距离。有一年,我去成都西藏中学代课,走进教室,看到满教室的藏族学生,我笑眯眯地说:“虽然我们第一次见面,但我站在这里和你们一样,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们马上很欣喜地问:“老师也是藏族吗?”我说:“不,我是汉族人。”他们很疑惑地问:“那您说您是少数民族„„”我笑了:“我说我站在这里是少数民族。你们看,在这教室里,就我一个是汉族人,我还不是少数民族吗?”学生爆笑。课后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您进来第一句话就让我喜欢上了您!” 幽默的人,一句话就能拉进与别人的距离。作为新老师,新接手一个班,要想与孩子打好关系,幽默是值得使用的。一句话,就能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让孩子喜欢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

幽默能够向学生们展示老师豁达、开朗、乐观的胸襟。幽默总是伴随着笑声,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老师的幽默总能够让课堂轻松,让师生关系和谐。我要表扬一个孩子善良,我却从我自我表扬开始:“李老师多善良呀!是不是?”同学们说:“是的。”我话锋一转:“善良的快赶上某某某同学了!”同学们哈哈大笑。有时候我上课也会有口误之类,一旦发现,我马上幽默地自嘲:“唉,实在不好意思啊!中年痴呆症的典型表现!”老师的这种幽默自然会感染学生,让他们也变得乐观起来,阳光起来。

表扬,是一门艺术。虽然我也使用过自嘲式的幽默,但实在没有尝试过前面的表扬方式,顿时让我一种明悟,原来也可以这样表扬。表扬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受到鼓舞,受到鼓励,从而更好的学习。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他们是尊敬我们的,那有的时候让孩子觉得有某些比老师都好,那他们的兴奋劲肯定更强,学习的欲望肯定更强,是好方法啊!但我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不能常用!

幽默能够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津津有味,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纯粹的知识讲解,有时候难免让人枯燥,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如果老师的教学语言能够幽默一些,无疑会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汉语语法知识是比较乏味的,特别是要通俗地给学生讲清楚对老师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在”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属于不同的词性:在一个句子中,如果有其他动词,那么它就是副词,如果没有其他动词,那么它就是动词。比如,“我在写作”和“我在家”这两个句子,前者因为有动词“写作”因此“在”为副词,后者因句子中,没有其他动词所以“在”为动词。这个道理,学生很难明白。为此,我说了一句形象而幽默的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我告诉学生,这里的“老虎”,就是其他动词,“猴子”就是“在”。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一下子便把这个知识难点弄懂了。很多年后,学生来看我,聊起语文课还要说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呢!作为年轻教师,如何培养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幽默素养呢?

幽默不是简单的搞笑,而是文化修养的一个表现,因此,培养幽默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所知所学越多,幽默的触角就越能伸向广处深层。读过小说《围城》的人,无不被其中充满幽默的连珠妙语所倾到,而若不是象钱钟书这样公认的“文化昆仑”的大学者,是很难写出这样的机智文字的。当然,一般的青年教师不可能个个都是钱锺书,但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让自己胸中的文化积淀尽可能厚重一些,谈吐自然不俗,幽默往往不期而至。几乎所有文化大师都是天才的幽默家,这种幽默不是可以培养的,而是深厚的文化内涵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

幽默,不是简单的搞笑,也不是低级趣味,而是文化修养的一个表现。我们惟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阅读,不断的积淀知识,积淀文化,才能说出让孩子受益的幽默来。

幽默还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所以,热爱生活,保持乐观,这是培养幽默感的又一条件。英国文豪肖伯纳自拟的墓志铭是:“我早知道我无论活多久,这种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自拟的墓志铭是:“恕我不起来了!”你看,临近死亡都还拥有一颗生机蓬勃的心,而那些悲观厌世者是很难如此从容诙谐的。这里就说到老师的心态,这是老话题了,但心态的确很重要。冰心老人将近百岁,依然如孩童般充满情趣。前去看望她的人问她平时都在做什么,她幽默地说:“我坐以待‘币’。”她的意思是等稿费,因为冰心时不时还写点小文章,所以时不时有点小稿费。世上百岁人不多,联合国统计的数字为:不足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二。复旦大学老教授超过一百岁的有九个,但都不大能动了。惟有“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3岁了,生活还能自理。他幽默地说:“上帝把我忘记了!” 何以如此?周有光说:要能够适应不好的环境。不着急不失望不消极,好在一个好心态。心态确实很重要,要时刻保持平常心,该和孩子一起开心快乐的时候,应该大胆的放声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快乐。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不能大声发怒,体罚孩子,更不能用言语侮辱孩子,应该保持平常心。只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能改正错误就可以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常把微笑挂在脸上,孩子就会喜欢你,就会觉得你有魅力!笑一笑吧,让孩子在你的微笑中感受春天的舒适和喜悦!

幽默感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常听笑话,常开玩笑,幽默感就会滋长。年轻的老师可在课余多看些幽默读物,比如订一份《讽刺与幽默》或其他幽默报刊。不仅仅是看幽默读物,平时读报时,留心一下上面的标题,甚至广告,也能学到不少幽默。如《百年大计乎?搭积木乎》(《人民日报》一则评论的标题),又如“不打不相识!”(打字机公司的广告)最近我还看到电视里面的油漆广告:“让世界悄悄中国的颜色!”经常看,留心记,脑子里就会积累不少幽默或讽刺的语言。常把听来的和看到的笑话讲给别人听,与人交往时说点幽默的玩笑话,写信写文章都恰当地用上几笔,久而久之,幽默感便渐渐养成了。常听笑话,听了,慢慢的在心里面感悟别人说出来的笑话,分析它,学习它,然后自己也经常说笑话,说的多了,自然就会了。课堂也要多多使用,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尝试,才能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啊!幽默虽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表达,而是文化内涵的自然流露,但人际交往中,幽默很多时候必然也应该通过某些语言形式体现出来。因此,这理简单介绍几种.幽默语言的表达方试:

其一,双关法

双关,就是同一个音节,可以表示不同的词,同一个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利用这种词的同音或多义的条件,使一句话同时带有字面意思和字外意思,就是双关。我给学生布置写生活随笔,学生说没有时间,我便给学生示范写作,然后给学生读我的随笔,学生都很惊讶,因为他们知道我也非常忙,我说:“我虽然很忙,但我依然零敲碎打地写,最后一网打尽!”学生都笑了,他们知道我的意思,所谓“敲”“打”都是指电脑键盘操作,“网”是指网络。我这的文章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

其二,岔断法

岔断这种幽默语言的表达形式, 就是人的言行模式与思维模式的逆反性。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Al后面有A2,A2后面有A3,于是便可推断出A3后面有A4,但这时却突然发生变化,A3后面没有出现A4,而是出现了与之不同但又有关联的B,使人们的心理期待突然扑了空—语言的逻辑不按常规发展而突然中断,出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不由地大笑起来,于是大家在笑声中恍然大悟。有一个学生字写得很糟糕,我这样批评他:“李老师看你的字,就觉得你还是在某一个方面比李老师有学问!”他很奇怪,问为什么。如果顺着他的思路,我就应该说他在那方面学问比我高,但我话锋一转,指着他写的字说:“你看,你写的一手漂亮的‘甲骨文’!李老师就不会。”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以后一定好好练字!”

其三,对比法

在生活中,有时强烈的不协调,形成了不和谐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产生幽默或可笑的情趣。学生最后一个儿童节,我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班会《童心万岁》,主题是严肃的,形式却妙趣横生。班会上我让学生从家找来自己最早的照片:满月照、幼儿园照片等等,看看自己孩提时代清澈的眼神和纯真的笑容。我也带了几张我穿开档裤的照片,和孩子们一起回忆童年。我还和学生一起做童年的游戏,唱童年的儿歌„„这些照片和游戏、儿歌的呈现,同我们现在的年龄、身份、形象形成强烈的“不协调”,趣味由此而生,而且学生们从中到得到的不仅仅是笑声,还有自然而然的联想和思考。

其四,曲解法

在对话中故意地歪曲对方话语的本义,或故意装聋听不清而回答就是曲解。这也能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有一次一个学生晚上出走了,第二天早晨回到学校来见我,我问他昨晚到哪儿去了,他很紧张,说没有到哪儿去,只是呆在天府广场(成都市区的中心广场)毛主席(他指的是广场中心的毛泽东塑像)那儿,我故作恍然大悟:“哦,你到毛主席那儿去了!去做什么?”他说:“没做什么,就站在那里„„”我打断他的话:“哦,站在那里?给毛主席当警卫员去了?”他忍不住笑了,我也笑了。当时我就是有意曲解他的意思。他说的“毛主席”是指具体的塑像附近,我却有意理解为“毛主席”这个人,他说“站在那里”,指的是呆在那里,我却故意理解为“站岗”。我之所以要这样曲解,是想通过这个玩笑缓解他紧张害怕的心情,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导他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我用的比较多的是曲解法,效果也蛮不错的。今天才学习到还有双关法、岔断法、对比法,感受比较多,看来幽默的方法确实比较多。

幽默语言的表达方式显然不只上面这些,其他还有“反语法”呀、“倒置法”呀、“夸张法”呀、“讳言法”呀,等等。年轻的老师不妨一试。

读后感:

读李老师的文章比较亲切,有一种在我面前与我交流的感觉。

幽默,是我们新老师初做老师的时候,就应该必修的一门课程,适当的运用幽默法,可以增进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喜欢我们,更亲近我们。不仅如此,运用幽默的方法,还能让我们弥补自身在专业方面的不足,解决一些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性的教学问题。

第五篇:《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最近读了李镇西的《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完之后感触颇深,李镇西校长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独特见解,并给予了很实际的建议,没有苦涩难懂的理论,有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关于作为教师基本素养的建议,第二章是关于作为老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一些建议,第三章是关于课堂教学的很多建议;第四章是关于教师成长的建议。全书系统的阐述了一名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和学生和谐互动、实现角色互换等问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

一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作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关爱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我们新教师更应该有这种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这些同学太笨,还是他们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现在的班里也有这样让人头疼的学生,所以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扪心自问,我们是否都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都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跟前去,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问题。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

二、有一种敬岗爱业的态度

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自己静下来思考,我们的备课的确是在为我们的孩子设计人生。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倘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和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在备课时一定要树立兴趣比分数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的思想。

一节课能否备好,态度是关键,对我们新教师更是如此,“在上课之前必须吃透教材,作为新教师一定要独立钻研文本,凭借认知结构、生活经历研读教材,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进入教材,依照学生的认识结构去估计学生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是书中对新老师备课的意见。总之,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把功夫下在课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课堂中锻炼,在课堂成长。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对于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擅于去模仿自己心中的榜样。喜欢被表扬也是人的天性,只要这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从表扬中,我们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上课经常性讲话,课堂常规很差,几乎每节课桌子上啥东西也没有,既是桌子上有书,他也不看。书包整天躺在地上。下午放学时其他同学已在教室外面排好队了,他才急匆匆的收拾自己的东西,背上背的,手里提的,座位下面一片狼藉。但是在上《平面图形的认识》这课的时候,他由于自己很感兴趣,在这一堂课中表现的特别好,那堂课我表扬了他,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从那节课后,他在每堂课的表现都很不错。)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并且,在我表扬他的同时,对全班的同学也起到了一个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如果能够达到教育目的,我还是会尽可能多地选择表扬。

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的表现。作为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未必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批评学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不要轻易地将学生以往的错误联系起来。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出错的学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批评学生,评语要准确,恰如其分。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为教育学生,他责令学生找到鸟巢,见一个鸟巢里面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

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无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后,他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您严厉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自己惩罚自己。”自我教育是批评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艺术的批评是班主任奉献给学生的一份财富。

四、合理安排工作,保证阅读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这段话告诉我,阅读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有助于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成长。学生时代,我们大多是读书的“爱好者”。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读书。阅读既是我们的爱好,也是我们的一门“必修课”。然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你会突然发现,能让我们自己支配的时间少了。每天要写教案,每天要批作业,每天要与学生谈话,每天还有许多的杂事要做,哪里还有读书的时间?时间是靠挤出来的。李镇西老师无论去哪里都带着书,他可以在候机厅里读书,在病房里读书,在理发店里读书——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奥斯勒,一名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书中介绍了他如何化整为零地挤时间读书。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在睡前抽出15分钟来阅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他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新教师千万不要让读书的好习惯因工作的繁忙而远离我们,哪怕每天抽出十五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日积月累,也将会变成一份沉甸甸的收获。爱因斯坦曾告诫大家:“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放眼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没有不利用业余时间苦心钻研的。钻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读书。所以,我决定每天抽十五分钟出来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素养。

下载《给新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给新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给新教师的建议(精选五篇)

    给新教师的建议莱芜市丈八丘小学校长董春玲当校长以来,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师资力量的事。好在大家敬业精神上佳,得以把课程开起来,开起和开好之间却距离着很大的空间的。于......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郑文举[五篇]

    台头镇大坨小学 郑文举《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步入教师这个神圣的行业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期间,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而最......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读书笔记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读书笔记 在读了《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一书后,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者教育智慧,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报告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报告 报告人周建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在今天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我们不能真正从书中寻找......

    2018年度读《给新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2018年度读《给新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走上了教师这个行业,对于刚毕业三年的我,换了一个新的角色和环境,接踵而至的是各种各样的变化让自己应接不暇,一直努力适应,努力改变自己......

    《给新教师的建议》(共5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发表时间: 2008-10-23稿件来源:《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认真品读了魏校长推荐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这本书给我留下阿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精选五篇)

    读书心得 假期中逛到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书叫做《给新老师的建议》,一时间很好奇它到底会告诉我什么。作为一名刚踏入工作不久的教师,心底藏着很多未知,却又不知道怎么;知道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