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最美教师宋玉刚视频课程有感
观看最美教师宋玉刚视频课程有感
在距离拉萨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脚下的日多乡,海拔高,晚上会头疼没法睡觉,自然条件恶劣,学校简陋,宋玉刚却义无反顾地自愿来到这里,成为日多乡唯一的汉语教师。面对语言不通,为了让藏区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宋玉刚决心学电脑,教授给牧区孩子。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为了是让牧区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宋玉刚老师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捍卫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有人说教师的蜡烛。然而,教师到底应该是什么?他们为什么如此让我们敬重?在观看了视频课程之后,我更加明白了教师的光辉,体会到教师的光明与崇高不是一句比喻几句赞誉就能概括,教师的伟大,刻画在心底,是要用心去发现,去体会。我们知道,宋玉刚老师一定也有追求优越生活的梦想,但为了孩子们,他放下了一切繁华,甘愿躬耕三尺讲台。“为爱而生,向爱而长”,教师的美,教师的光明与崇高,不再别处,正是为了个人的责任和奉献,更是为了培养着祖国的栋梁!
几十年的坚守,宋玉刚老师把他的爱全部奉献给了藏区的孩子。他为藏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之门的窗。
第二篇: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
[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给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所获荣誉
2004年获拉萨市“优秀电教员” 200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师
2010年获“全国宝钢杯中青年杰出教师” 2011年获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杰出青年” 推荐理由
宋玉刚是一名汉族老师,完全融入了藏族同胞的群体中。在教育生涯中,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惊天动地,就像高原沙土中顽强生长的“班公柳”,执着、静默、奉献。但,正是这份坚守,更值得我们尊重;正是这份平凡,更让人触动心弦。在祖国的雪域高原,正是千千万万个“宋玉刚”支撑起了基层教育,给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主要事迹 4500米--这是宋玉刚工作所在的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小学的海拔高度,冬天这里连打火机都打不着。宋玉刚是“藏二代”,父亲1954年进藏,参与青藏公路建设,出生成长在西藏的宋玉刚1997年,也就是22岁时从拉萨师校毕业,被分配到日多乡中心小学。
8年--走进偏远山沟,从失落到眷恋。宋玉刚为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已退休回到河南养老的父母。只是父亲2010年曾来过一次西藏见面。宋玉刚惦念年迈双亲,也牵挂着学生和工作,面对两难选择,他每次都选择留下。13年--宋玉刚从22岁起投身西藏山区教育,把13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说藏语、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工作13年来,宋玉刚几乎去过每个藏族学生家里家访。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岖,加上高原缺氧,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日复一日的练习、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刚终于能用藏语表达,跟藏族学生家长交流不再有障碍。
宋玉刚逐渐适应了山区教学环境,同时,爱情也悄然降临。2004年,藏族姑娘德吉措姆调入小学,两年后宋玉刚和德吉喜结连理。
宋玉刚的两次调动机会,一:根据西藏当地规定,在高海拔艰苦地区工作满五年,可申请调动去条件较好的地方任教;二:从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宋玉刚,上集要求调到县教育局工作,但两次机会宋玉刚都放弃了,因为他已经深深爱上藏区的土地、藏族孩子和自己的事业。
宋玉刚最突出的贡献: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在他的教授下,目前日多乡小学全部学生都掌握了电脑知识,教师也能熟练使用电脑制作课件,宋玉刚还经常通过网络下载全国优秀课件,让牧区的藏族孩子和大城市孩子一样,接受最先进的教育。
第三篇: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事迹材料
免费
分享
创新
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事迹材料
2012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事迹材料,宋玉刚老师的事迹感动了观看此片的很多人,来自乡村的一位老师被分配到乡村小学教书,为工作,对于父母养老一直没有探望,每次都被他的学生而留下来。这是一种大爱面前的谦让
最美乡村教师宋玉刚事迹材料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
宋玉刚是学校里唯一的一名汉族老师,而学生全都是藏族孩子。刚来学校的时候,宋玉刚一句藏语都不会说,而孩子们也压根儿听不懂汉语。宋玉刚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能够流利地使用藏语了。他不但向汉语说得比较好的藏族同事学习,还主动向学生请教。在这一过程中,他也不忘激发学生说汉语、学汉语的热情,跟他们学一句藏语的同时也教给他们一句汉语,老师学生互相学习,没多久,宋玉刚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了。
4500米--这是宋玉刚工作所在的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小学的海拔高度,冬天这里连打火机都打不着。宋玉刚是“藏二代”,父亲1954年进藏,参与青藏公路建设,出生成长在西藏的宋玉刚1997年,也就是22岁时从拉萨师校毕业,被分配到日多乡中心小学。
8年--走进偏远山沟,从失落到眷恋。宋玉刚为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已退休回到河南养老的父母。只是父亲2010年曾来过一次西藏见面。宋玉刚惦念年迈双亲,也牵挂着学生和工作,面对两难选择,他每次都选择留下。
13年--宋玉刚从22岁起投身西藏山区教育,把13年青春岁月献给了他所深爱着的藏族孩子。说藏语、吃糌粑,融入藏民生活,他成为藏族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工作13年来,宋玉刚几乎去过每个藏族学生家里家访。夏日,跋山涉水;冬季,踩冰踏雪,山路崎岖,加上高原缺氧,家访路途漫长而艰辛。日复一日的练习、打磨,四年努力,宋玉刚终于能用藏语表达,跟藏族学生家长交流不再有障碍。
宋玉刚逐渐适应了山区教学环境,同时,爱情也悄然降临。2004年,藏族姑娘德吉措姆调入小学,两年后宋玉刚和德吉喜结连理。
宋玉刚的两次调动机会,一:根据西藏当地规定,在高海拔艰苦地区工作满五年,可申请调动去条件较好的地方任教;二:从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专业
免费
分享
创新
毕业的宋玉刚,上集要求调到县教育局工作,但两次机会宋玉刚都放弃了,因为他已经深深爱上藏区的土地、藏族孩子和自己的事业。
宋玉刚最突出的贡献: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在他的教授下,目前日多乡小学全部学生都掌握了电脑知识,教师也能熟练使用电脑制作课件,宋玉刚还经常通过网络下载全国优秀课件,让牧区的藏族孩子和大城市孩子一样,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学校也被评为“远程资源教育示范学校”、“国家远程资源教育示范点”。现在日多乡小学新生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00%。
2012最美乡村教师颁奖词——宋玉刚
4500米--这是宋玉刚工作所在的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乡小学的海拔高度,冬天这里连打火机都打不着。宋玉刚是“藏二代”,父亲1954年进藏,参与青藏公路建设,出生成长在西藏的宋玉刚1997年,也就是22岁时从拉萨师校毕业,被分配到日多乡中心小学。8年--走进偏远山沟,从失落到眷恋。宋玉刚为工作,自2003年起,一直未能探望已退休回到河南养老的父母。只是父亲2010年曾来过一次西藏见面。宋玉刚惦念年迈双亲,也牵挂着学生和工作,面对两难选择,他每次都选择留下。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ianjinshiji/
第四篇:教师观看《最美乡村教师》视频有感
角落里的阳光
——— 教师观看《最美乡村教师》视频有感
黄朝华
2014年3月12日
3月12日晚上,我们全校教师观看了《2013“最美乡村教师”》视频。
无论是参加典礼的“最美教师”,现场的观众,还是视频外的我们,人们在一起分享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习惯平静清淡生活他们,突然受到从未有过的感恩、礼遇和慰问,这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么多年来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让他们继续扎根农村教育,鞠躬尽瘁的源源动力。这一刻不仅仅是在场的观众和嘉宾在感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辛苦的工作,就连他们自己也深深被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至深的细节故事,展现了“最美乡村教师”平凡真实的生活和高尚的内心世界,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甘于奉献的教育精神风采。
看着一段经典的视频,感受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见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真情,感动的我,不禁这么想:看着人家,再看看咱们这儿,简直没法比,咱们得好好干!从这里,我明白了什么叫“使命、责任、付出和幸福”。一个个真人故事,动人心魄,净化心灵。虽然感动的情绪早已预知,但现在观看的过程中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一次次被震撼。
作为教师,爱党爱国,就是爱教育。廖乐年老师用自己辛苦攒来的几十万元汗水钱和自家的祠堂进行义务教学;潘立华老师的妻子患眼病却无暇照顾,儿子上重点大学却交不起学费;刘坤贤老师因为教学而落下高位截肢之后,又患脑溢血病,病中苏醒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学生们怎么了,我的学生们怎么办?”病好后,他立即返校上课,虽然好运与他无缘,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悲情,相反,他总是和命运抗争;廖占富老师和妻子分别顶着两座山头两座学校,互相以手电筒光为号,以手电筒问候、交流、传情......他们一个个恪尽职守,认认真真地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看起来我们常人难以做到的,在他们的演绎下,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一切又都是那么的简单明了。
上节目的老师是幸运的,他们的付出虽然是那么艰辛,但他们的努力也是值得欣慰的,至少他们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正因为这样,他们一个个走进了千家万户,他们的名字一个个响亮地回荡在你我的耳畔。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是角落里的一束束阳光!源源不断地散发出光和热,还有爱。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因为有了视频里的“最美的教师”,还有视频外“默默无闻的老师”,正是普天之下所有的老师们像向日葵一样,追随着太阳,追随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份伟大的事业,一辈子守望着遥远,所以成就了山乡孩子们梦想的天堂。
其实,“最美乡村教师”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校许多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潜心授业解惑、诲人不倦、精益求精、为人师表,甘作春泥护花蜡炬成灰也无悔,以良好的师德崇高的品质,同样树立了教师最美形象。他们处处彰显美,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堪称“最美教师”。
感动其实很简单,正像这些老师真正爱着自己的学生,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我们的爱的教育应该是零距离的,不要歧视后进生和弱智生,不要埋怨学生不用功或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有时需要静心想一下,我们所做的是否真正为孩子考虑了,是否真正出于对学生的爱。倘若多年以后,学生能记得你,能够出自感恩之心地说声:“老师,您好!”那您就是一位成功的老师。
看完这些老师的故事,我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保持一个平和积极的心态,为了学生的未来,要不计个人得失,遇到困难要执着前行,凡事静心尽力,扎根于教育,让教育返璞归真,把教育做到学生心里去。
第五篇:观看《2017最美教师》有感
观看《2017最美教师》有感
王建军
今年的9月10日是全国第33个教师节,中央电视台2017年“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于9月10晚如期而至。10位教师和一个教师团队获得最美教师光荣称号。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都让我心潮澎湃。尤其是在看到颁奖现场师生相互拥抱,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他们祝福。尤其是每一次孩子们的:“老师好”,让我感觉到作为老师,是我这一生中无比的荣幸,让我感觉到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无比的崇敬。10位获奖教师的事迹感动了我。
在晚会上,我看到了无数的乡村教师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事业中,他们的确是我们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好老师。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什么叫“老师”!老师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圆自己的的一个梦。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是在一辈辈师者先贤的无私奉献中完成的。他们所拥有的或许是孤独,是贫寒,是挣扎的一生,可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肩膀上的重任——传播思想知识,改变孩子命运。他们的行为不为自己的得失,只为爱与责任的延绵不息。
事迹中的每一位教师在很真实的诠释着他们对学生的大爱。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信念的杜成露老师;让‘一个也不能少’成为一生践行诺言的王晓梅老师;学堂在线慕课名师、雨课堂智慧教学先行者、清华大学的冯务中老师;秉持着先进的教育理念,率先提出了“蓝金领”概念的张赛芬老师……。观看中,一次次跟随寻找最美答案的脚步,让我触动流泪的镜头有很多很多,感动,崇拜!他们的事迹刻骨铭心,可歌可泣。
从最美教师的事迹中,我感受到一种浓冽的爱在荡漾。正是这赤子般的爱,让他们选择了留下与坚守,不为其他诱惑所动。我们常说,这是一种大爱与大我,超越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展现的是一种崇高境界和操守。然而,从这些最美教师的质朴和恬淡中,这种大爱与大我,我觉得我还没做到,但他们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像我们每天所见的空气和水一样平常。或许令人一时不解的是,为什么这种大爱城市的喧嚣中常常少见,却会如此慷慨地在这些平凡的老师身上绽放?从这些教师的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原来他们只是放下了自己。正是这种放下,让他们摆脱了个人名利的束缚,而是循着人的基本情感需要出发,自然而然地打通了小爱与大爱、小我与大我之间貌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因而,他们一面给予着爱,一面又受爱的滋养。正是在这爱的给予与滋养中,他们实现了一种自我价值,获得了爱的温暖,成就了他们的“最美”。
人生短短数十载,可以有许多种度过的方式。他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可就是这条路,照亮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路。
在我们抱怨学习环境不好的时候,抱怨学习工作太累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一处恶劣的工作环境存在,这样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还有这样一群奉献自我的人存在。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但他们用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教师的形象,也是对最美教师最好的诠释。什么是最美?那就是用爱与责任谱写自己的人生,活的有价值,这就是最美。用行动坚持,用时间见证,就是最美。
201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