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教师的素质读后感1
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如何反思
唐庆平
林崇德老师的《教育的智慧》,第二章讲的教师的素质,这一章从师德与师魂、知识结构、教育观念、自我监控能力、外部行为表现等五个方面使我们了解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下面我结合我的实际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书中所提到的几种素质中,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两方面感触最深。首先说一下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其中,条件性知识我在教师备考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很多,甚至都背下来了,只是我在教学的时候都把他们抛在脑后了,完全没有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而现在比较欠缺的是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所以以后还得多读书,广泛阅读各领域的书籍,并注重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在这里我觉得对于我的专业来讲,除了要学习各种知识外,专业技能也很重要,在上周的教学中我就感受到了这一点。上周我们讲的是速写教学,在讲到绘画步骤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我把步骤讲的多么的清楚,学生拿起笔来还是不知怎么画,有的画出来了也完全没有按照绘画步骤来,后来在另一个班我就边讲边画,讲一个步骤就画一步,学生也都按步骤跟着画了,并且在做示范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专业技能比在大学里退步了不少,毕业这一年来只忙着准备教师招聘考试了,也没有练专业,手生了,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尤其在讲绘画课的时候,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必须的,也是让学生信服的本钱,所以以后还得多多练习专业。
下面说一下自我监控能力,书中说自我监控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在这三个方面中,我觉得第一方面做的还可以,能够提前查资料、备课、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课堂的计划和安排,可第二、三方面做得远远不足,没有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有时候兴致来了写一下课堂反思,可大多数时候讲完课就完了,也不再想了,不进行反馈就不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所以以后还得坚持写反思,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有所提高。而且我觉得对课堂的评价、反馈和调节应该从学生着手,多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而不应该只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出发,这点也正是我之前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上一个月的教育教学中,我精心备课,设计好课堂环节,刚开始还会在心里把教学过程预演一遍,然后去上课,第一、二遍会因为课上的一些突发情景而让我的课堂不像我在心里预演的那样完美,然后就右点失落,回来就改,然后再去上,经过几次折腾,终于在一个班,整堂课都像我预演的一样上下来了,我就会很高兴。可是那天我随意翻开教师备考时的书,看到了: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看到这里回想着我这一个月的教学情况,我突然间感觉到原来我是处在关注情境阶段,因为我只关注了我的课讲得怎样,讲得流畅,如我所愿了,我就满足了,可学生满足吗?高兴吗?有所学吗?学的怎么样?我不知道也没问过,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因为我是老师而不是表演者。所以以后要勤于反思,并且转换反思镜头,多多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而我还差很远,但我还是有点小高兴,因为至少我没有停留在关注生存的初级阶段;所以我还是有希望的,用哲学上的话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以后还得多多努力。这就是我读这一章的感受,有不妥的地方还请老师们指点。
第二篇:读林崇德《教育的智慧》 体会
《教育的智慧》读书笔记
看完林崇德老师的《教育的智慧》,感触颇深。我既被林崇德崇高无私的师爱所打动,也被他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思想所吸引,同时更加感到了作为一名准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与艰辛。
《教育的智慧》是一本林崇德老师根据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原理,结合他在中小学的教改实验与实践,为中小学教师写成的教育科学普及读物。全书总共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的素质(包括师德和教师基本功)、班主任工作、学科能力的建构、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等方面为我们讲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给了我许多的启迪与感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上是令人羡慕,受人敬重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口号的提出,教育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同时它与其它职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为他从事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处于正在发展中的学生,所以这也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必然是崇高而艰辛的。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林崇德座右铭。他毕生用自己的行为、热血、智慧和力量实践着这一座右铭,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事业。的确,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失去对学生的爱,教师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乐趣。我想这应该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悲哀了。在现实生活中,一开始每个人都是满怀着壮志雄心纵身投入教育事业,但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于是乎有人选择了放弃,转行从事其他行业。我不能说这种选择一定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毕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而我个人觉得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像林崇德老师一样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老师;我们从事同一个职业——教师;我们热爱同一个事业——教育。
做好教育,首先要了解和熟悉自己的职业,知道自己的职业是干什么的。“认识自己——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人”是第二章主要介绍的内容,给我留下的印象也颇为深刻。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能否发展的前提。教师素质主要包括了教师职业理想、教师知识水平、教师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学行为与策略。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片面地认为只要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高他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其实不然,教师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他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与能力。一位受人敬仰的好老师其身上必然有某些为普通人所缺乏的品质:四师(师德、师爱、师业、师能)。读完全书,林崇德老师给了我许多智慧与启迪,但更多是一种责任,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准教师,我在大学里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有很多很多,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读后感——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2015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
成果形式:成果名称:作者姓名:所在单位:电 话:手 机:E-mail: gumeiling1@qq.com
成果评选 统一封面
读书实践总结研究报告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顾 美 岭 平度市大泽山镇长乐小学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本次“读教育名著”活动中,我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文集》、《陶行知教育文集》等几本教育著作,从这些教育名著中我深深体会到,现代教育思想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张扬个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越来越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知识太多,而对于一个小学教师的我而言,知道的知识又太少了,明明知道这些道理,还是找这个借口那个接口,不去学习,不去读书。说真的,工作这么多年,没读过几本教育名著,虽然知道,读书是促进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读书会让我们教学不再心虚,充满底气,可还是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在互联网上有幸浏览到魏书生老师的报告,让我彻底不在埋怨没有时间读书,当我接触到《陶行知教育名篇》时,更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暑假里,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读了几本教育名著。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教育思想既有浓郁的人文关怀,也有丰富的科学素养。他不仅用心爱孩子,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技巧。他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
其中《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是他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书中为教师提出的100条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学习价值。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对这100条建议进行归纳、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关于教师教育素养、关于教学方法、关于学生阅读的培养、关于“减负”、关于让学生参与创造性的劳动、关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关于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关于直观的生活教育、关于关注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关于和谐教育及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等等。总之,他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
阅读中我为苏霍姆林斯基充满感情的投入和全身心实践的精神深深感动。同时也会感到非常充实和幸福,因为你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之前虽也曾读过类似的教育书籍,但没有像这本书一样引起我诸多的思考,书中每一条建议都是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它引发了我对教育工作及许多细节的思考。我从中受益匪浅,感悟到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是知识上的给予,而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在阅读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他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深入你的内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给我们提出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
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它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写反思、批改学生的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这本书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只有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读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的经典作品,就会使我们不断的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闪烁着睿智的光彩。
我还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工作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自从我当了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因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自己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经常给孩子们讲我从我的老师那听来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人曾说过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通过阅读《魏书生文集》,我更是颇有感触,对魏书生的做人哲理、教育思想和教改经验的博大精深,仰之弥高。他的班级民主管理,他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强化学生享受人生快乐这根神经,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从不感到沮丧,始终保持欢快愉悦的心态,享受“快乐人生”。立体看人生是魏书生做人哲理之一。即用宽容当宰相,用勇敢当将军,用勤劳当大臣,用明智当君王,那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能国泰民安。我欣赏魏书生的乐观,是在他对逆境的态度上。“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解读魏书生,更让我明白,平常要保持对生活的这份激情,永远对万事万物都保持一种好奇,永远都涌动着一种对生活的热望。注意时时保鲜自己的激情,让自己的头脑能常常激荡起来,做快乐的人,享受教育的快乐,享受人生的快乐。
通过读教育名著,我深知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立足之本。坚持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不动摇的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将要不断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源源不断获取最新的信息,最广博的知识,想象的空间才会不断拓展,大脑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才会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教学质量才会稳步提升。
通过读教育名著,我明白了学生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所谓“差生”。人的潜能是多元的,有各自的优势。“差生”与“差异”,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后一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会热情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情趣、更有奔头、更有价值。
总之,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魏书生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要教书就要先育人”,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在所读的这些教育名著里,专家们都建议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目光去看,用赏识的语言去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走上成功之路。读教育名著,让我意识到教师应该充盈着一颗爱心,把爱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架起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一起拉响生命的琴弦。用我们的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只要教师都献出一份爱,我们一定能奏响一曲教育的新乐章。而教育名著的引 领──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第四篇: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 读《陶行知教育著作》有感
店埠镇中心小学 张忠远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先生的办学心愿。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当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和培养好儿童,成了我们的千秋大计。
如今的孩子看得多,听得也不少,想激趣,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真的很困惑:“孩子们,我该拿什么来吸引你们呢?”没有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如何让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如何让英语课真正被孩子们的心灵所接纳?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寻找答案,终于体会到:爱,是我和孩子们快乐学习、和睦相处的源泉。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然而,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每个孩子都在不亦乐乎地说着、做着其它事时,我想:如果我大声吼叫,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被我震住,但是还有一些还是会继续的。如果你认为通过默默地注视,就让他们乖乖停下来的话,那你要失望的。看你不说,不动,他们便会再次玩下去的,直到很久。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看到这种情景,我会微笑地对他们说:“今天你们不想上课,如果你们能把自己管好,我就邀请你们一起来学习。”好奇让他们很快静下来了。在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游戏里,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中感受到课堂的美,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一位学生应是同样重的砝码。也就是说,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对他们“另眼相待”。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好动的学生,让他们单独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确实是强其所难。为了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伤自尊心、学有所得,我让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班级管里,但是他们具有表演的才能,此时我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演。这样使这些学生有了收获,而且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
第五篇: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夏格庄镇刘家疃中学“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活动实施计划
为全面深入推进2012年读书实践工程,持续促进实践基地教师专业发展,根据莱西市教育局“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为主题的莱西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刘家疃中学读书实践2012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坚持以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理念为指导。2012年读书实践工程要以全体教师为主体,深入推进“四个结合”,即研读教育名著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相结合,与完善实践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研究解决素质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感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入探索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激发教师读书热情、强化教师读书意识、培养教师读书习惯、增强教师阅读能力、促进教师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形成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书香校园”风气为目标,按照“全员参与、读写结合、以校为主、辐射家庭”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确保实效、持之以恒”的要求,通过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努力使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生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基地内涵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共同建设学习型社会。
主要措施: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1.健全制度,营造氛围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刘家疃中学“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实施意见》,细化活动目标,明确部门职责。同时,坚持和完善读书活动激励机制,完善读书活动评价考核制度,将教师读书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与绩效工资、考核、评先树优相结合,为读书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使读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立足校本,强化过程
我校围绕“实用性、科学性”两大主题,把读教育名著活动纳入校本培训整体规划,明确阅读的目标、内容及要求等,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促进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主要实施方法步骤:
1.以教师读教育名著活动为契机形成以读书促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研读教育名著为抓手,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改革成果,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成果借鉴。着力抓好读书实践工程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相结合,与完善实践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研究解决素质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打造“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精品项目和创新成果。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推进读书工程的开展,如举办“教职工论坛”、开展“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周活动、举办“研读教育名著、完善课堂模式”优秀课展示活动、“研读教育名著、创新实践教学”精品创作活动、“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优秀教育案例评选活动等,力争推出典型经验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2、立足学校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书香校园”。
将“书香校园”活动我校读书活动的重要内容,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我校的各种环境资源,开展“书香校园”主题教育,适时举行“美文诵读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成果演讲比赛”等,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要广泛宣传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展示教师阅读成果。
3、营造氛围,加强交流。
加强学校阅读室建设,发挥互动交流便利优势,定期组织活动,教师将个人读书心得进行交流,使读书交流室成为教师展示读书心得相互交流的平台;积极构建网上图书馆,为教师上网阅览、收集资料提供条件;要发挥基地报的作用,使基地报成为教师交流读书心得的阵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努力构建书香校园。
4.开展读书成果展评,深化读书活动。
每学期期末,学校都要举行教育理论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等读书学习成果展示评比活动。活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全体民主评议与评委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内容、书写、字数和次数等,评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每学期进行的各项展评和竞赛活动的评议结果,均计入教师个人工作量化,与绩效工资挂钩。
通过本阶段的读书活动,使每位教师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以及读书活动总结。教师通过学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非浅。广大教师把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