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质量
提高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的桥梁课程。
一、钻研教材并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依据和母本,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必须对所教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传授,因此我们在教学前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等相关内容。另外,还可以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如本学科的新发现,新进展;一些医药相关学科的知识;其他教师的教学心得、经验等,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精心备课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在教案中应明确写出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材,讲授内容及时间的安排。精心设计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并且精心设计好各个环节中的过渡问题,使其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根据教案,认真做好多媒体课件,课件要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充分表达出教学的内容。如讲到抗抗心律失常药时要讲心肌正常的电生理和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肌电生理,可利用flash动画,直观的表现出心肌电生理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其的影响。也可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对某些疾病有更深认识,更好理解药物的作用和应用。如讲到有机磷中毒及解救时,可放有机磷患者中毒的有关录象,让学生更直观看到中毒的症状及用药物解救后患者的表现,加深对解毒药阿托品和胆碱脂酶复活药的认识。
三、静心想课
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所以我们写好教案后要在头脑中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思虑,理顺思路,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增补等工作。
第二篇: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实验教学质量论文
“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达到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高职高专的实验教学成了实验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提高高职高专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
一 高职实验教学环节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1、教学观念陈旧,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尽管政府、学校等各级管理部门一再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还很普遍,所以没有真正在教师、学生、管理部门之间形成共识,如果课时变动首先削减的还是实验教学学时。不少高校只将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附属品,而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因此,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学校,不能真正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2、实验教学设备不及时更新
近几年来,多数高校连续扩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办学经费十分紧张,使得教学投入特别是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非常之少,大多数实验室仪器设备少,技术性能低,有些实验设备从构建起就连续使用数十年,不更新也不全面维修,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的,实验设备的落后无疑也成了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一大问题。
3、实验教材及教学的特点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材把实验原理、步骤甚至某些实验现象都写得一清二楚,使学生失去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而且实验仪器的组织准备等概由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时学生只需按规定的步骤机械的操作即可,这种实验过程的操作性,直观性及验证性有着理论讲授所不及的优势,但在真正实验的之前的准备工作及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工作学生并没有亲自参与,因而使得很多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绝好机会被白白浪费了,并且整个实验过程基本是老师在可以安排下进行的,实验过程也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得到锻炼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
4、实验课得不到重视,师资力量薄弱
实验室的工作,是通过实验教学人员来完成的。但目前普遍的状况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不愿到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工作,而一些不适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人员却进入了实验室,成了实验教学人员。另外实验人员进修机会少,待遇低也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二 提高高职高专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实验课学习目的的教育,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例
高职高专的学生,其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已经基本确定,只有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的毕业时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慎重考虑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不能把实验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附属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设备先进的通用性基础实验室体系,并根据本院校的专业特色,建设具有一定档次的专业实验室,实行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档次,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的高水平教学和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实验兴趣的基本条件,高职高专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顶点”,喜欢对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实验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点,在学生熟悉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之后,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强、愿意动手、喜欢动手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唱“主角”,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活动和探索新知识的锻炼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
如在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常用仪器使用的实验,要求学生用指针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有效值,然后分析误差,当测过几个电压之后,几乎所有学生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测量幅值很小的信号时误差很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问题是指针式万用表测量固有的,由于二极管存在固有的导通电压,所以在测量幅值较小的交流电压时,测量数据非常不准确,通过解决疑问让学生明白了指针式万用表的这个特点,再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或改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或改用毫伏表测量交流电压,试比较结果,写出实验体会,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了解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和毫伏表测量方法的不同,并且学会合理选用实验仪器。
3、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先进的仪器设备逐年增加,对实验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实验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学员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耐心指导,同时实验教员还必须具有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综合实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此,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行企业实践,为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必要条件,经常组织实验教员互相听课,交流实验教学体会,定向培养,合理使用,科学考核,不断促进实验教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适应实验教学发展的要求。
4、注重更新实验教学手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也日益普及,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垒过程,这些软件有丰富的显示画面和良好的人机界面,有提问式、引导式、答疑式、交互反馈式等多种人机对话功能,具有生动、直观、有趣、吸引力大的特点,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极大促进作用,这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还要注意加强计算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实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传统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促进实验内容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5、开展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形式
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偏低的问题,在按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好课内实验的前提下,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学有多余的学生中开展一些丰富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如开放实验室,在实验室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开设实验选修(辅修)课,开设第二课堂,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以此作为实验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提高。
6、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使甩效率和实验教学效果
如果实验室缺乏自身的管理机制,知识机械的为理论教学提供实验环境。那就失去了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基地的应有作用,高校实验室要加强制度建设,并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必须到位,责任必须到人。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有专人负责实验课程安排,对开设的实验课程要求有实验教学大纲、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并存档保管。学期末,要对本学期的实验课程进行检查、考核,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课是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实验课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实验教学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加大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做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共同提高,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型人才。
第三篇:学习型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习型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理念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质量管理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随着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问世而兴起的,在这本专著中,作者系统地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宏观的组织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如果从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承担对学生以及社区人员职业教育职责的高职高专院校,必然首先应该将自身组织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找到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才能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改进。影响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原因及分析
1.1 师资力量与学生数量不协调
随着我国普及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历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满足了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随着在校学生的增加,许多学校在师资数量上明显不足,存在着上百人一个班授课的情况,这样的课堂,教师给予学生的关注不多,对教学质量也就存在着消极影响。后来很多学校招进了不少高校的应届研究生毕业生,从数量上级解了一定的矛盾。但是由于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也是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
1.2 升格办学思想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偏颇,对高职高专所承担的高等职业教育功能认识不够,很多高职高专学校都有一个“升格”的梦想,都是想着做强做大后,跻身为本科院校,这样的办学思路,导致学校及教师不能立足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生搬硬套本科学校的教学大纲,忽视学生实训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教学,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理论知识不如本科生,实践能力不如中专生,学生就业时没底气,社会不承认。
1.3 多种条件造成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低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当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时,我们会发觉原因较多,除了上述谈到的由于存在升本办学的思想影响外,还有(1)高职院校资金不足,即使想投入也是有心无力;(2)现在生产技术发展较快,生产设备更新速度过快使学校实训设备更新步伐跟不上;(3)生产企业由于认识不足和考虑生产效率关系,造成高职高专院校签订的实训实习企业实际上是有名无实;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学校无法创造更好的实训实践条件,造成在实训实践教学上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
1.4 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理念重视不够
目前各高职高专来说,忽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仍然存在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情况,完全把教师和学生、入学与教学、教学与就业分开,学生就业遇到困难了。就仅仅关注与就业有关的工作人员,而对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培养过程重视不足。另外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学质量的进行管理时,一般都过于强调第三方如领导、反聘教师组成的教学质量检查小组等的作用,忽视了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和学生。另外就是日前的教学质量监管过程,检查的重点多是针对课堂理论教学,对于能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实训的教学环节存在着监督管理不足的情况,实训、实践的效果也难以控制。提高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坚定办学目标,努力建设特色学习型离职高专院校
办学目标是一个学校的奋斗中心,决定了教师的努力方向,对一个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起关键作用,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明确办学目标,应该抛弃社会偏见造成的不正确思路,正确认识到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对社会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的学校管理工作中程中,转变高职高专院校做大做强就要升格本科办学的惯性思维,树立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并使全校上下都认同这一共同愿景,都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作为领导及各个行政部门应积极承担学校工作的设计师、仆人和教师多种角色。同样,作为一线的教师,在面对具体的学生时,应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仆人,学生成长的设计者和教育者,帮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达到培养要求,毕业后能在工作中继续学习,钻研岗位技能,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才。2.2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理念
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上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在学校,学生是作为教学服务的消费者和学校的教学产品两个身份出现的,因此对学校而言,学校的“市场”就是学生和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要很好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就要以这两个“市场”为中心,在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时,应积极调动学生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
教学管理上应贯彻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处理好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学习与学生工作之间的教学质量管理关系,对高职高专教学,还应该加强对实训实践教学的管理,促进学生有条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理论和实训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的一般方法有:(1)引进高水平或双师型师资;(2)在职选送培训;(3)聘请社会各界专家、企业家、教授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应该将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目标灌输进教师心中,同时对于年轻教师除了培养实践技能外,还应该强化实训实践教学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
2.4 深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较为熟练地操作实践能力是教学质量的衡量指标。因此合理安排并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一个努力方向。
这里包括:(1)设计和制定一套重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采用“双证书”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训实践教学课时及时间,保证实训实践教学的效果;(3)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联系合作,整合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资源。
总之,高职高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式,立足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面向学生及企事业单位两个市场、以教学质量为出发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合乎市场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四篇:试谈开展集体备课,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关键词:集体备课 药理学教 学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大学教学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所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呼唤集体备课。本文对药理学课程教学开展集体备课的必要性、措施及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说明了开展集体备课,能不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是指以备课组教师集体智慧为依托,以新课程理念为参照,以学校多年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备课过程呈现更大的生成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一项集体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
1明确集体备课的作用
首先,不能把集体备课当成是找教案。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有的甚至是教授、专家的教案精选,应该看到,专家们的作品值得学习,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也可借鉴,这是一再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案。再者,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另外,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其次,集体备课备出的是预案,不是定案。从课程结构来看,备课要整合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大要素;集体备课只能做到备教材,但仅仅备好了教材不一定能上好课;要上好课,除了研究教材外,还必须针对教学对象,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特点(每个教师都具有鲜活的个性,集体的思想只有经过自己筛选、吸收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素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总之,集体备课应与个体备课和谐共生。这才是对集体备课内容的正确认识。
2强化集体备课的观念
我们所讲授的药理学课,是由多名教师同时任教。为了更好地协同完成教学任务,教研室每周都规定时间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在大方针确定的前提下,对某些有争议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改革备课形式来引导老师们形成新的备课观念。确实要“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而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集体备课是实现此愿望的有效途径。
3确立集体备课的制度
当教师们都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之后,为了更规范化管理,我们总结制定出了以下几条制度: 固定集体备课时间、地点、人员,做好考勤记录。固定内容,确保集体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安排人员记录、整理每周备课内容,以便主讲教师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每周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4形成互听互评的习惯
在评价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即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更应讲清原因,让其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晤出“怎么做”。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
不难发现,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5设计集体备课的流程
集体备课的方式是多样的,其效果如何,不在于它的时间地点是否固定,内容记录是否详实,而在于它的研讨氛围是否浓厚,教师是否共同商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甚至互相争论。实际上往往争论越热烈,观点碰撞越激烈,教师得到的提升就越大,集体备课的效果就越好。
为此,我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了集体备课流程:确定任务,个人钻研—集体研讨,达成共识—试点实验,验证方案—全员诊断,总结提高—实践推广,反思拓展。
首先,由教研室主任依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确定集体备课的任务(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及其完成时间,主讲教师及其他教师就各个内容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第二步,在教研室主任的组织、协调下进行商榷和探讨,各抒己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共同比较、切磋和完善,达成共识,确定最佳方案。
第三步,由主讲教师根据集体研讨中达成的教学方案进行实际执教,其他教师参加听课,进行方案验证。
第四步,组织所有听课人员对这节试点实验课进行审视和反思。进行深度剖析,同时还要听听学生的声音。
第五步,进行正常的实际教学,最后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写出教后记进行自我锻造。
长期的实践教学,我们认为集体备课在药理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药理学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松树中学文科教研组
每位教师的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都想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都在研究,都想努力做好的一件事。我觉得,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
一、反思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习惯培养
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在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一个因素,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反思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去观察:
1.每当下课以后,学生是否围在你身边问这问那,使你离不开教室?并且学生都是在争先恐后地企盼着你的解答?
2.你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学生有没有用一些难题来考考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做的?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去请教老师?还是遇到问题不经思考就匆忙地向老师发问?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问题?有没有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
5、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达到“从教”到“不教”的效果。这些习惯主要体现在:
1、能在家里自觉控制自己,从完成作业到自己预习、复习;
2、在自习课上,完成老师的作业后,能自觉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经过教师本身的观察与思考得到答案的。如果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超过半数以上的问题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就说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就需要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几个方面查找自己的原因了。
二、反思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也是学习主动性的升华,如果没有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那么教师无论怎样努力,也是难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对这方面应该怎样去反思呢? 1.在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某一个问题,采取的是怎样的指导思路?是不是二名以上的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了?
2.有没有具体措施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满意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是继续把问题进一步分解,还是转换了话题?
3.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是积极地旁观还是时常打断学生的回答?
4.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了吗?尤其是在布置背诵的任务时你是否告诉了他们怎样去背诵?
以上每一项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学习能力培养而涉及到的反思内容,在对自己是如何对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表现进行反思时,可以参照上面所列出的条款展开自我检查。
三、对自己进行教学水平的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最清楚的就应该是学生了。如果我们学会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中发现自己教学水平的不足,那么教学一定会前进一大步的。我们在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反思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观察。
1.在教学时,学生是以怎样的表情来听课的?是不是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面部表情是不是有一种满足的微笑?
2.每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后,是不是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响应?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还是处于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学生不为教师的焦急所动?
3.课堂上你为学生留下的有效时间是多少?能不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活动?
4.你在备课的时候,是否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问题?是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题? 当然,反映一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外在表现还有许多,这里仅仅对一些比较容易把握的现象作一些简单的说明,透过这些现象,可以折射出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深得学生欢迎。对教学的反思,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反思,可以寻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进而寻求到更加符合提高教学质量要求的方法。当然,批判自己,审视自己,尤其是当别人对自己作出批判的时候,有时也是很痛苦的,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真正从内心中去思考一下,我们一天天上班、一节节讲课、一分分拼搏,几乎每天都是在紧张劳累的状态下疲于奔命,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什么比只是付出见不到收获更痛苦的吗?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学校成功的关键。或者说,“以质取胜”是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明天”。这样看来,认真地分析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因素及积极地寻找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对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长资源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一、管理队伍建设 问题分析:
问题一:理念上缺比较完整的思路
绝大多数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上缺乏能引领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由于缺乏生成的理念,管理中少有看得远、防范于未然的系统思维,还停留在遇火灭火、遇水堵水的被动工作状态。问题二:工作上缺比较成熟的套路
具体表现为:对困难和问题的估计不足,而一旦碰到困难又少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对策,往往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重视对管理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实行岗前、岗中的培训制度,给每一个即将走上教学管理岗位的人提高相应的待遇。
二、常规建设不太到位 问题分析:
问题一:有制度但落实不够到位。
目前各校均有各项学校日常管理的制度。制度是死的,重要的是对制度的落实,在这一点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问题二:制度建设创新不够。
光有制度,不重视制度建设的创新,那么制度也必定会失去生命力、失去约束力。看来,作为管理者要不断打破常规,又要不断建立新的常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建立制度落实的一系列检测和调试机制,培养管理者的系统思考和预设能力。
二、教师发展 问题分析
问题一:教师的发展意识不到位(心智模式)
教师中普遍存在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意识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关注度不够。(2)对待周围同事发展的排斥性。(3)对待教学效果的反思角色欠缺。当教学效果不理想时,教师不是多去寻找自身原因,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和改进,而是习惯性地推卸责任,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将教师个体发展规划作为教师自我发展和校本培训的重要抓手,相应地跟上与之配套的考核和聘用。并搭建各类平台提供给教师们展示自我,提高教师的展示能力,增强教师的自信心。问题二: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够均衡 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以研讨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评比等模式进行课堂生成和预设能力的讨论和培养。加大对教师学习力的培养,首先让学习成为一种制度,继而成为一种氛围。三、学生成长 问题分析:
问题:学习兴趣的减退
学习兴趣的减退会很快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业成绩下降,两极分化严重。分析学习兴趣减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中碰到的困难缺少心理准备和面对的勇气。(2)家庭教育没有给孩子良好的熏陶,未能致力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3)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教给家长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争取取得家长最大的配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学生相处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层面得到有效的保护。四、家长资源 问题分析:
农村学校家长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相对较少,相当部分已经无法辅导,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劣势。但同时也证实了我们现在主抓学生学习习惯,让家长抓回家作业、配合检查笔记等的紧迫性;我们也发现家长对孩子寄寓较高的期望,这也是学校可以把握的优势。
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鼓励教师们进行家访,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利用已有的资源改善办学的周边氛围,为学校的发展创设更好的条件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