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黄威
考察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
1.背景:苏州外国语学校是1994年经苏州市政府批准,由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招商引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而投资建造的一所新型学校。学校于2001年转制为股份制民办学校,实行懂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前身为苏州国际小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所一贯制的大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小班化、寄宿制教育。在校生1900多人。
2.学校发展战略:先做强、后做大、实施精品发展战略。
2.1实施策略: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教学特色求发展,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办学思路: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
2.3精品目标:(1)优良的教育设施;
(2)鲜明的教学特色;
(3)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4)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管理者队伍;
(5)富有创新意识与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6)品位兼优、善于探索、个性鲜明的学生;
(7)一批与精品学校相匹配的优异成果。
3.具体措施:
3.1突出外语,构筑国际教育交流平台
3.1.1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专门成立外语研究部,具体负责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活动,对全校教师分层进行外语培训。苏外学校领导和教师经常走出去学习、考察,积极参加英语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苏外讲座与交流。经过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大容量阅读,快节奏吸收,在听说中运用,从读写中巩固”的独特外语教学特色。
3.1.2积极开展外语课程和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苏外十分重视外语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的建设,自己编写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资料,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苏外特色的“1+1+1+X”的中学英语课程体系。3个“1”为国家规定的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及英语报刊;“X”指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
3.1.3积极开展科学务实的双语教育实验
苏外在小学高年级实施双语教学实验,设置双语教室,目前学校有19个双语实验班,接受实验的学生达600人。高二有9人、高三有31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高三有5人通过六级。
3.2以人为本,促进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3.2.1坚持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苏外的管理由责任不清想责任到人转变,打破了模糊观念;由平均分配向优质优酬转变,打破大锅饭;由能进不能出向能进能出转变,打破铁饭碗。加强考核、评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力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苏外将“文化生态”理念引入教师管理领域,重视管理者与教师情感上的交流,重视对教师人格上的尊重和生活上的关心,将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3.2.2坚持对教师的培养、指导与让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为了鼓励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提高,苏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班,先后承办了17次大型研讨活动,13人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参观、学习、考察、培训;经常邀请领导和专家到苏外指导,做学术报告;开办各种培训班。
苏外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的着力点定位于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于改革、改善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上;二是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三是定位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上。苏外还为教师提供了三个交流的平台:一是定期编印《苏外教科研》;二是开设“教师论坛”;三是举办每月一次的“教师沙龙”研讨会。
3.2.3坚持奖惩性的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苏外组织了3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开展了“三项基本功竞赛”:每人上一节汇报课,写一篇教学论文,进行一次新课程理念书面测试。进行了大量的磨课、听课、评课活动,全校共听课4000余节。在磨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的磨课向引领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转变;由过去较多研究教法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由单纯掌握知识技能向知能情三者合一的转变。
4.全面发展,彰显精品发展战略
在突出外语的前提下,苏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课外兴趣小组50多个,其中包括钢琴、计算机、刺绣、舞蹈、美术、书法、声乐、摄影、插花等。在近三年中,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594人次。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得苏州市和江苏省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5位。仅03年下半年就有46人次在全国、省、市、区级以评优课为主的教学竞赛中获奖;有49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有28篇论文在各级各
类教育刊物上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实验小学”、“苏州市小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等荣誉。
5.结论
苏州外国语学校原先就是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体制的转型,打破了大锅饭,学校“活”了,也更充满了“朝气”。在有较稳定的生源和较好的生源的基础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真正贯彻,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必然就会取得很多的教育教学成果。
校长班学员:
合肥三十二中黄威
2004-12-10
第二篇: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考
察
报
告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
黄
威
考察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
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前身为苏州国际小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所一贯制的大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小班化、寄宿制教育。在校生1900多人。
2.学校发展战略:先做强、后做大、实施精品发展战略。
2.1实施策略: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教学特色求发展,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办学思路: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
2.3精品目标:(1)优良的教育设施;
(2)鲜明的教学特色;
(3)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4)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管理者队伍;
(5)富有创新意识与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6)品位兼优、善于探索、个性鲜明的学生;
(7)一批与精品学校相匹配的优异成果。
3.具体措施:
3.1突出外语,构筑国际教育交流平台
3.1.1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专门成立外语研究部,具体负责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活动,对全校教师分层进行外语培训。苏外学校领导和教师经常走出去学习、考察,积极参加英语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苏外讲座与交流。经过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大容量阅读,快节奏吸收,在听说中运用,从读写中巩固”的独特外语教学特色。
苏外十分重视外语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的建设,自己编写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资料,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苏外特色的“1+1+1+x”的中学英语课程体系。3个“1”为国家规定的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及英语报刊;“x”指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
3.1.3积极开展科学务实的双语教育实验
苏外在小学高年级实施双语教学实验,设置双语教室,目前学校有19个双语实验班,接受实验的学生达600人。高二有9人、高三有31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高三有5人通过六级。
3.2以人为本,促进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3.2.1坚持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苏外的管理由责任不清想责任到人转变,打破了模糊观念;由平均分配向优质优酬转变,打破大锅饭;由能进不能出向能进能出转变,打破铁饭碗。加强考核、评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力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苏外将“文化生态”理念引入教师管理领域,重视管理者与教师情感上的交流,重视对教师人格上的尊重和生活上的关心,将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3.2.2坚持对教师的培养、指导与让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为了鼓励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提高,苏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班,先后承办了17次大型研讨活动,13人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参观、学习、考察、培训;经常邀请领导和专家到苏外指导,做学术报告;开办各种培训班。
苏外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的着力点定位于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于改革、改善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上;二是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三是定位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上。苏外还为教师提供了三个交流的平台:一是定期编印《苏外教科研》;二是开设“教师论坛”;三是举办每月一次的“教师沙龙”研讨会。
3.2.3坚持奖惩性的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苏外组织了3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开展了“三项基本功竞赛”:每人上一节汇报课,写一篇教学论文,进行一次新课程理念书面测试。进行了大量的磨课、听课、评课活动,全校共听课4000余节。在磨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的磨课向引领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转变;由过去较多研究教法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由单纯掌握知识技能向知能情三者合一的转变。
4.全面发展,彰显精品发展战略
在突出外语的前提下,苏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课外兴趣小组50多个,其中包括钢琴、计算机、刺绣、舞蹈、美术、书法、声乐、摄影、插花等。在近三年中,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594人次。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得苏州市和江苏省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5位。仅03年下半年就有46人次在全国、省、市、区级以评优课为主的教学竞赛中获奖;有49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有28篇论文在各级各
类教育刊物上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实验小学”、“苏州市小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等荣誉。
5.结论
苏州外国语学校原先就是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体制的转型,打破了大锅饭,学校“活”了,也更充满了“朝气”。在有较稳定的生源和较好的生源的基础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真正贯彻,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必然就会取得很多的教育教学成果。
校长班学员:
合肥三十二中
黄
威
2004-12-10
第三篇: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
苏州外国语学校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黄威考察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1.背景:苏州外国语学校是1994年经苏州市政府批准,由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招商引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而投资建造的一所新型学校。学校于2001年转制为股份制民办学校,实行懂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前身为苏州国际小学,如今已发展成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所一贯制的大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小班化、寄宿制教育。在校生1900多人。2.学校发展战略:先做强、后做大、实施精品发展战略。2.1实施策略: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育质量求生存,以教学特色求发展,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2办学思路: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2.3精品目标:(1)优良的教育设施;(2)鲜明的教学特色;(3)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4)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管理者队伍;(5)富有创新意识与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6)品位兼优、善于探索、个性鲜明的学生;(7)一批与精品学校相匹配的优异成果。3.具体措施:3.1突出外语,构筑国际教育交流平台3.1.1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交流活动专门成立外语研究部,具体负责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活动,对全校教师分层进行外语培训。苏外学校领导和教师经常走出去学习、考察,积极参加英语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苏外讲座与交流。经过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大容量阅读,快节奏吸收,在听说中运用,从读写中巩固”的独特外语教学特色。3.1.2积极开展外语课程和教材的研究与建设苏外十分重视外语课程改革与校本教材的建设,自己编写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资料,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苏外特色的“1+1+1+x”的中学英语课程体系。3个“1”为国家规定的英语课程、校本教材及英语报刊;“x”指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3.1.3积极开展科学务实的双语教育实验苏外在小学高年级实施双语教学实验,设置双语教室,目前学校有19个双语实验班,接受实验的学生达600人。高二有9人、高三有31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高三有5人通过六级。3.2以人为本,促进优秀教师队伍建设3.2.1坚持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苏外的管理由责任不清想责任到人转变,打破了模糊观念;由平均分配向优质优酬转变,打破大锅饭;由能进不能出向能进能出转变,打破铁饭碗。加强考核、评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力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苏外将“文化生态”理念引入教师管理领域,重视管理者与教师情感上的交流,重视对教师人格上的尊重和生活上的关心,将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3.2.2坚持对教师的培养、指导与让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为了鼓励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提高,苏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班,先后承办了17次大型研讨活动,13人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参观、学习、考察、培训;经常邀请领导和专家到苏外指导,做学术报告;开办各种培训班。苏外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的着力点定位于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于改革、改善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上;二是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三是定位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上。苏外还为教师提供了三个交流的平台:一是定期编印《苏外教科研》;二是开设“教师论坛”;三是举办每月一次的“教师沙龙”研讨会。3.2.3坚持奖惩性的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苏外组织了3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开展了“三项基本功竞赛”:每人上一节汇报课,写一篇教学论文,进行一次新课程理念书面测试。进行了大量的磨课、听课、评课活动,全校共听课4000余节。在磨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的磨课向引领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转变;由过去较多研究教法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由单纯掌握知识技能向知能情三者合一的转变。4.全面发展,彰显精品发展战略在突出外语的前提下,苏外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前学校拥有课外兴趣小组50多个,其中包括钢琴、计算机、刺绣、舞蹈、美术、书法、声乐、摄影、插花等。在近三年中,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594人次。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得苏州市和江苏省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有35位。仅03年下半年就有46人次在全国、省、市、区级以评优课为主的教学竞赛中获奖;有49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有28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实验小学”、“苏州市小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等荣誉。5.结论苏州外国语学校原先就是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体制的转型,打破了大锅饭,学校“活”了,也更充满了“朝气”。在有较稳定的生源和较好的生源的基础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真正贯彻,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必然就会取得很多的教育教学成果。校长班学员:合肥三十二中黄威2016-12-10
第四篇:苏州外国语学校读书节总结
苏州外国语学校第九届读书节总结
一年级
一、以活动为载体,激发阅读动力
(一)“神话故事我来讲”
在本届“读书节”活动中,一年级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竞赛活动,包括“神话故事我来读”和“神话故事我来画”,让孩子们在家和家长共同阅读中华文学经典神话故事,把自己的阅读经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和班级小朋友分享。一年级各个班级的许多小朋友为大家讲述了“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讲故事的孩子栩栩如生的描述着故事情节,台下的小朋友专心致志的听着,仿佛投入到神话故事中的具体情境中。“神话故事我来讲”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动力,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视野。
(二)“神话故事我来画”
本次“读书节”,小朋友们把自己收获的神话故事用手中的画笔画了出来,让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纸上“活跃”起来,展现了一年级孩子的绘画能力。别看一年级的孩子小,她们的画画水平可毫不逊色于高年级同学哦。多彩的图画加深了孩子们对于神话故事的理解,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大量识字,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如此良性循环,为孩子的终身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读书能启迪人的智慧,读书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又可以笔舞蓝天,说古道今。本次“读书节”活动一年级的孩子们积极参与,家长孩子共同阅读,大家都沐浴浓浓的书香中。愿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在绘画中积累经典,在阅读中收获快乐。愿“读书节”活动如春风,吹起“雨后春笋”!愿我们的“读书节”越办越好!
二年级
在本届读书节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好读书,人人读好书的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读书节之导读
活动内容:各班任精心整理阅读内涵,拓宽学生知识面,分享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赏析优秀作品。
2、共知共享——“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好书推荐
活动内容:围绕“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这一主题,面向二年级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让学生看到更多的好书。
3、书香情缘——“年纪虽小,读书不少”的手绘报大赛
活动内容:每位孩子做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文字可以原创,也可以摘抄优美的片断;图画、版面形式不限。根据字迹工整、内容充实、版面美观的作品,进行评奖、展出。
4、品味文化——美文诗歌诵读活动。
活动内容:通过对古今中外名篇名作的诵读,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和文学创作的动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和扩大中国诗词朗诵的艺术形式,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表演,时间5-6分钟,选择好的文章诗歌,利用早读时间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情美。
5、生活互动——亲子阅读
每天和父母一起看书半小时。
三年级
为期一个月以 “读书 成长 快乐”为主题的读书节在浓浓的书香中快结束了,但作为一个人来说,读书这一永恒的主题却会永远延伸传承下去。在这一个月里,孩子们徜徉在书海里,在书香里明了很多事理。提升了素养,夯实了自身的文化底蕴。我们三年级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一人一本书。
每天下午的4点半到5点,是雷打不动的“读书好时光”时间,大家共读一本书,如《我要做个好孩子》《三国演义》(少儿版)《夏洛的网》《伊索寓言》《森林豹》等。孩子们安静地读着,与书中人进行对话。读完每一小篇章后,对书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对书中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是非观的讨论、确定。
二、出好小报
我们组的出小报没有人人参加,是让有能力的同学对自己所读课外书进行总结,写读后感。再将所出小报送阅览室,以此换取借阅课外书籍的机会。(出小报的同学可以在班级借书处多借一本书)
三、“诗情 书意”诗歌朗诵会
每班都进行了集体的诗歌朗诵《做一片美的叶子》,人人参与。并请有兴趣、有朗诵特长的同学进行诗歌朗诵。
四、班级“书香少年”评比
每天能安静看书,看书后能做到写读书笔记,并将阅读的感受写在自己的博客里的同学优先当选为班级的“书香少年”。
五、进行了“我与作家面对面”活动,让孩子们与大师对话,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培养爱书、爱读经典的习惯。
读书节活动即将结束,但与书相伴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随着读书节帷幕的徐徐降落,我们将会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中,建立起 “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
四年级
苏外读书节在九月拉开了帷幕,一个多月以来,读书节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四年级本着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为基础,积极开展尽心读书活动,围绕“书香校园”这一主题,以“学生主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知识广度深度。把四年级师生打造成“会阅读、爱阅读”的团队。
一、无处不在的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以班主任、语文老师为主的全体四年级师生积极投身于全面阅读的活动中来,每天早饭后一进入教室,同学们井然有序地坐到座位,开始了静心阅读。一日之计在于晨,孩子们已经养成习惯进行晨读。每天下5:30-5:55更是孩子们再次精心阅读的最佳时间段,孩子们积极汲取知识,收获颇多。加上每天晚上回到宿舍的“书香校园”时间,孩子们又陶醉在书本的海洋里。整个校园,这个年级书香四溢,孩子们受益良多。
二、丰富多彩的阅读
1.美文诵读
读书节前期,各班设定自己诵读的篇目,采用不同形式的配乐朗诵。年级各班以竞赛形式在报告厅进行展示,评出各类特色奖项。四1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2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四3班的《汉语是多么神奇》,四4班的《水调歌头》,四5班的《人士一本书》和艺术四的《中华颂》,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娓娓道出了热爱伟大祖国的真情实感。
2.书本中的休止符—精美书签制作
读书期间各班各显神通,读书之余,制作出了一些读书精美书签,进行了年级评奖且进行了年级展示。这些“书本中的休止符”,让孩子在读书,爱书,制作中陶醉。
3.读书心得交流
利用班会、晨会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孩子们踊跃发言,积极分享读书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讨论+好书推荐+心得分享,孩子间进行了心与心的探讨,在读书的主题中寻求共鸣、进步。
4.读书节名片观后感
几部爱国大片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感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加上语文老师深刻语言的剖析,四年级的孩子们也能切身体验爱国,增加集体荣誉感。孩子们纷纷动笔写下印象最深片段的所想所感,最后由语文老师把关汇总评比,选出最佳观后感,分享到小学部。
5.图书馆小报、征文
针对图书馆开展的我爱读书征文、我心目中的图书馆设计活动,四年级学生积极投入进来,展开奇思妙想,动手设计了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小报,可谓创意无极限,孩子们的世界总是那么神奇,他们汇出了五彩缤纷的创意图书馆,奇思妙想令人佩服。另外,每班学生也展开想象的翅膀,动笔写下我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征文。
五年级 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次读书节期间,我们年级读书活动内容十分丰富,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1、一个崇尚读书的家庭,是充满希望和谐融洽的家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亲子情感,读书节期间,五年级组举办了“一路书香 你我同行”亲子共读活动,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又掀高潮。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共读《青铜葵花》,积极与孩子们
进行沟通交流,带领着孩子们体会书籍的力量和阅读的快乐,共享美好的亲子阅读时刻。活动前,语文组老师一起认真研读,精心选择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收到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欢迎。在孩子共读之后,家长们纷纷提笔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有家长说:作为家长,我试着以孩子的眼光去看《青铜葵花》,以孩子的感情世界去体会其中的苦难、痛苦与快乐。正如曹文轩在文后的(代后记)中的描绘一样:“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换了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凡能体味他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青铜葵花》要告诉孩子们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次共同的感情之旅,值得下次再期待。为了把家长与孩子的阅读成果很好地进行展示,五年级师生群策群力,一起动手,制作展板,精心布置了小报展。孩子们的作品,成为学校文化长廊的一道风景,引得其它年级同学、家长驻足观看。
2、我们年级一直以书香为年级建设特色,因此这几年来每个学生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量,并对秦文君、梅子涵、沈石溪等知名儿童作家及其作品十分熟悉。这次读书节期间,我们举办了“我与作家零距离”展示活动,孩子们以ppt演讲的方式,或讲述作家的独特人生经历,或推荐知名作家的相关作品,或朗诵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展示活动让同学们更多更近地了解自己喜欢的儿童作家及其作品,被作家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彩作品深深吸引。
3、五年级各班,都把校本教材《阅读导航》作为了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书目、记载学生阅读足迹、展示学生阅读成果的重要蓝本。读书节期间,翻开五年级孩子们的《阅读导航》,一份份清秀整洁、内容丰富的“书海拾贝”,一行行记录完整、工整认真的“书海任我行”,展示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与快乐,见证了同学们的收获和成长。“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导航》评比活动,不只是进行检查评比,更重要的是让五年级的孩子们在活动中认真切磋、互相学习,有力地推动了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
4、“与经典同行”课外阅读指导课展示、“我与好书有个约会”好书推荐会、“咀嚼美好”美文共享活动等,班级中都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同学们的读书热情攀高,“让书香飘满校园让阅读引领成长”这一理念越来越深入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总之,这一个多月读书活动的开展,同学们阅读了不少的书籍,思想认识和读写水平显著提高。现在,各班乐意读书、乐于表现自己的同学与日俱增。读书活动使我们教室充满书香,专注读书的孩子,已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孩子们在书香中收获知识、收获品格、收获理想!书香路上,我们一同成长。
六年级
读书节活动历来丰富多彩,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六年级的主要活动有:“我的书房我来秀”——完美书屋评选、“我的文字我的爱”——学生原创作品诵读大赛,“我的收获我分享”——学生讲师团招募活动。
一、创设完美书房 点燃读书激情
“我的书房我来秀——完美书房评比”要求孩子们用电子小报的方式,来全面展现自己书房的个性特点。电子小报中需要有自己书房的照片,有对书房个性化的文字介绍,最好还要有自己构建书房的过程。都说“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创造者”,果不其然,当孩子们把他们完成的“完美书房”小报交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被体现于小报中的创意和个性所深深吸引,也为孩子们那份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情怀所感动。
一张张的小报,展现着孩子们的智慧才情,见证着孩子们的点滴努力,表达着孩子们的爱书情怀。在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的辛勤努力下,我们把初选过后的52张小报,在学校大展板上进行展出,并请六年级的同学们进行投票,根据票数的高低来初步选定“完美书房”。随着投票结束以及现场票数统计,我们六年级的“完美书房”、“典雅书房”、“个性书房”新鲜出炉了。此次我们评选完美书房,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书房已经完美,它仅是我们读书之路上的一道别样风景。我们深知,完美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一种朝向。但追求完美,我们一直在路上。
二、创意海报 激情飞扬
为了更好地营造活动氛围,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活动,我们六年级学生成立了读书节宣传团队,为每个活动宣传造势,彰显我们的创意,点燃大家的激情。一张张精致的海报映入我们的眼帘。走近四楼,六(6)班的海报让我们眼前一亮。六(6)班的宣传小队用色彩鲜艳的喷枪喷出了一只正与花儿窃窃私语的蝴蝶,;用立体字醒目地标出了“完美书屋”这几个大字,这种新颖的创作方式,大胆而富有个性的线条,令人啧啧赞叹。同样的主题,六
(4)班的海报呈现出的却是一番别样的风情:一棵棵柳树,一根根苍竹,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风景图”。再加上同学们有模有样的书法,可谓是相得益彰,韵味尽显。再瞧瞧三班、五班的海报,他们海报的主题是“我的收获我分享”——学生讲师团招募活动。六(5)班用水粉悉心勾勒出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其中,最逼真的要数猪八戒了。只见他身穿一袭蓝袍,脚踏一双布鞋,再加上肥硕的身材,看着又怎能不让人捧腹大笑?在(3)班同学眼中,古人也有俏皮的一面——那挥舞着金箍棒的孙悟空,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眼珠子“咕噜”一转,就想出一个鬼点子;生性忧郁的林黛玉,在他们的笔下却显得天真活泼,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
“宣传海报”如一通激情锣鼓,拉开了六年级读书节的序幕。让我们一起快乐阅读,尽情分享,在书的海洋中徜徉。
三、我的文字我的爱
“我的文字我的爱原创作品演绎大赛”横空出世,为本次读书节活动添上了一把熊熊烈火,在报告厅里掀起了一轮原创的高潮。
艺术六的才女彭静姝、六(6)班的周成一、六(3)班王子怡、六(1)班何璨、六
(4)班的马忱余、英特六(1)的董恒孜、六(2)班陆又村、英特六(2)班董庆源、六
(5)班吴王言修都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在妙趣横生的舞台上诠释了原创的特有魅力。是读书让我们心灵徜徉,是原创让我们激扬文字,是真情让我们怦然而动。
第五篇: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5月
考察地点:北京、苏州、上海
考察目的:公共艺术主要通过参观各城市规划馆、城市规划、博物馆藏品、古代园林设计、现代公园广场设计了解现代建筑、古代建筑、以及各种公共场所的规划、策划原理,通过这些认识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深,同进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
苏州博物馆给我的印象就是在光和水的处理上很到位,当然还有中国古园林建筑的窗。
一、灵动的光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二、精致的景
苏州博物馆把苏州园林借鉴了江南圆领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一个不露声色的刻意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贝聿铭先生在此展现得更加为妙,光影结合虚实并用尤为巧妙。
此外凡是有休息之处都有大块的落地玻璃,窗外翠竹成荫,老树虬枝,池鱼游曳,可谓几步一窗,一窗一景,移步换景,景随人动。
三、恬静的水
在中国园林中,水是最为活跃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水体景观的成败,最终会影响整个园林的成败。我国造园学者陈从周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凡是成功的园林,都能注意水的应用,正如一个美女一样,那一双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在苏州博物馆里更可以看到平静之水的魔力。
小结:这是我们到苏州的第一站,苏州给我的第一映像真的很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不是吹的、苏州博物馆
苏州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我们这次参观考察的是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园和虎丘。
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拙政园占地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民居,东部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中部为拙政园是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状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主题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虎丘,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写意山水的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苏州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其特征是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加以人工的布置提炼,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富有自然情趣的意境,这便是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从园林艺术的匠心方面而言,有以下特点:
一:“巧”
中国园林艺术之“巧”,主要是结构、造型、空间的处理上,讲究整体与布局、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灵活多变,和谐一致,无论是小范围内的私家园林,还是大范围内的自然风景区,都必须作到“景到随机”,“得景随形”,即通过对园林的自然风景区,建筑布局和园林整体氛围的考察设计,在每个景上都能创造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形象来,依据这些特点要求,配置各种组园要素,自由组合,灵活多变,错落有致。苏州园林的小景布置上更见“巧”的匠心独具。尤其突出的是,中国园林对空间处理的“巧”表现更佳,在中国园林中赏玩游乐,决非轴线变动,多半是在曲折变幻的道路回廊,景点中穿插运行,给人造成戏剧性变化,幻觉和空间审美意识的兴奋。
二:“宜”
“宜”不仅是指情于景,物于境相宜,而且还指人处于任何一种审美心理都能从园林的布局中觉察出这种布局组合的和谐美,显然,它与“巧”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园林建筑的理论史上,一直讲求,“精在体宜”、“格式随宜”、“各有所宜”。这些“宜”,其中心点还在于人的审美感觉上,人于园中,觉若画中,这是“宜”才是一种审美境界。三:“精”
中国园林艺术之“精”体现在从整体到布局的涵咏中不因时代、心境的变迁而有一种缺乏感,相反,在任何时代、任何心境下,置身于园林中都能够发觉出结构上的精心,装饰上的景致,设置上的精巧。这样,就不可能有堆砌、炫弄的矫揉,气造成的景致,无论是视觉感受,还是触觉,还是听觉,给人造成总有不同以为的亲切感,造园艺术家所要竭思殚虑的追求目标。
四:“雅”
雅的意味是从园林的格调、境界上而言的。中国园林艺术对雅的追求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而言要“幽雅”;从建筑的造型、装饰、细部处理上应“雅致”;从色泽、景物的视觉感受上讲,要“淡雅”;从整个园林的综合效果而言要“高雅”。这些雅的意味很大程度上要求的是含蓄,要使人工景点涵融到大自然中去,造成曲径通幽的氛围,即使是画梁雕栋,也不追求严厉华新,总是使色泽与周围景观相映。其实,这也是中国民居与园林都具有的特色,要求从整体形象到细部装饰都应简朴而有风韵。另外,就园林艺术中所用材料及色彩而言,都讲求充分发挥组园要素自身所具有的质美,不求雕饰而追求庸雅的俗味。一般都以白粉墙、雅朴味,欣赏层次上达到高雅淡泊的境界。金鸡湖景区
登上吴中胜地虎丘山朝东远眺,只见一泓碧波在阳光下闪现着迷人的光彩,这就是位于苏州东部的金鸡湖。传说有金鸡落于湖中船上而得名,湖面面积10768亩,水深平均2.5至3米,为一浅小湖泊,有河道与周围水系相通。比杭州西湖大一点八平方公里的金鸡湖,原先只是万倾太湖的一个支脉。目前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园。
区域功能
金鸡湖的规划目标是打造以游憩活动为主的大型城市湖泊公园,并作为苏州市未来现代化城市景观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一方面需要表现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另外一方面帮助其实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的目标。他的区域功能分区有:文化会展区、时尚购物区、休闲美食区、城市观光区、中央水景区。
金鸡湖景区的优点
·创造各种不同用途、大小不一的开放空间。
·将岸线空间与已建成的环境融合起来,精心处理开放空间和建筑地区交界的边缘线,使之富有变化,以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空间和生动的湖滨环境。
·将商业和公共建筑融入重要的开放间区域,以带动空间的流动性和开放性。
·在开放空间系统中提供各种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场所。
·针对每个不同的小区塑造特色,同时在视觉及建筑语汇上,保持一定程度的连贯性。
·限制开放空间中的车流量至最低程度,提倡利用公交车到公共公园和水边.尽量减少自用车流量。
·所有街道的朝向面向金鸡湖,使每个住户皆有良好的视野。·留心水质改善的最新科技,从生态的角度改善金鸡湖水质。
设计原理
金鸡湖的设计原理是通过采用最少的景观设计元素,来提升人们对于天然景观元素的感受,而不是像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一样,用各类丰富的景观元素在狭小的空间中表达主旨。设计当中鼓励使用本地出产的材料,如花岗岩和木材,并通过传统的技术进行加工。对本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为了与苏州旧城相呼应,对苏州旧城所具有的风格、材质以及色彩用一种国际化的现代手法进行诠释。金鸡湖设计中所采用的技术要求为中国的景观设计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标准,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也以此来做衡量与评估。在金鸡湖的景观设计中,细部设计都非常简洁,而且易于维护、保养与建设。植栽设计也尽可能采用乡土品种,并结合色彩和季相的变化进行植栽设计。通过对天空、水体以及开放空间的巧妙构图,使放空间的重要性与总体的开阔感都得到了加强。
景观设计涉及到的设计方向非常之广.从节庆广场到亲水步道,从滨水大型步道到地形起伏的景观公园,以及繁茂的樟树林.包罗万象,变化繁多。这些公园与开放空间将会以全昼夜开放的形式面向公众,并根据季节的变化设计不同的特色与主题,在设计当中同时考虑了景观的安全性与易维护性的因素。互动性的喷泉设计提供了人们更多的亲水机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向来很注重公共开放空间元素,金鸡湖岸的大量公共场所再次激发起人们对于土地的热爱。每个周末,来自苏州旧城区与上海地区(距金鸡湖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的人们蜂拥而至,在此享受周末的休闲时光。
金鸡湖的雕塑节点安全警示措施
景观雕塑是环境景观设计手法之一。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环境景观都是采用景观雕塑设计手法。有许多环境景观主体就是景观雕塑,并且又景观雕塑来定名这个环境。所以景观雕塑在环境景观设计中起着特殊而积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优秀景观雕塑成为城市标志和象征的载体。金鸡湖的景区的雕塑很多有现代的也有各种融合于景的雕塑。金鸡湖安全警示措施
安全警示措施应该简介明了,一目了然。金鸡湖的安全警示标志也格外的突出,湖旁边有大量的标示牌。还有在湖周围有一圈黄色的灯,以防晚上光线昏暗时候的安全。还有有很多有灯光效果的。在晚上起到很好的作用。
总结: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考察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此次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关于建筑和视觉的知识,对建筑的结构、园林的造型和传统元素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特此感谢老师,谢谢大学三年来的教导,老师您辛苦了,祝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姓名:
指导老师: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