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地理经验文章
高三上期地理教学
中江县龙台中学邓友武
不知不觉已经到高三上学期了,在这学期里课程较重,但我还是合理安排时
间,好好做好教学相关工作,主要负责高三班的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认真阅读地理课标,认真备课,积极参与备课组备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钻研地理课标,将疑问的地方圈出来,并且在备课组备课过程中提出,虚心请教。
2、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等。
二、抓好课堂,重视课外时间
在课程上多引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重视引导学生自身思考问题,然后以评的语言来激励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多关注新闻时事,用新闻中的相关地理知识来激发学生握最新信息,最新动态,也让他们学会自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课上还会以一些幽默的地语言来调动课堂的兴趣度,减少学生走神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外,重视学生及时反的课堂情况,并且针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同时加强与后进生的沟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地理的有趣性,实用性。
三、经常听课,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每周有20节,课时较多,但我仍然坚持多去听老教师的课,特别是同一个年段。在听课过程中特别注意他们如此安排课程,如何启发学生思维,如何结合生活实例,如何管理课堂,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听完课,倾听老教师的分析,并且针对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反思,并积极提问,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能力。
四、设计导学案,督促作业,及时批改讲评,起到巩固作用
每周一份导学材料的设计,主要内容为一周所学知识的提炼,并总结出体系,思路,并且强调重点。除外还附有近年来的高考题。导学案精选精编,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学习地理的指导意义重大。还强调配套练习三维设计的利用。整体作业量合理。安排时给学生做,并且及时交上来批改,分析问题,总结上一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讲评的时候给予重点强调,达到效果。
时间飞逝,转眼间,半年紧张的教学工作即将竣事。回顾这一段的教学工作,我们高二教研组在黉舍的同一领导下、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在学科教研室直接带领下,认真进行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鼎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要领,为探究新课程鼎新形势下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群策群力、扎实工作。现将这一段的教学工作作一总结,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下半年的教学更上新的阶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年1月
第二篇:地理教学经验文章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文章
赤水九义校
曾富强 从2011年9月担任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至今,在这两年多地理教学中,自己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学到很多学科和教育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惑,如学科专业知识还有待进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如何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等等。在这两年多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中,自己感触颇深,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就如何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成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学好地理学科,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深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要树立兴趣,在新课的讲授中,要经常穿插一些地理奥秘,地理事物的奇特性,引导学生要主动探索地理科学,必须学好地理教材内容才是前提。在上期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播放与地理有关的视频,如介绍我国各大区域,让学生感知教材知识就是与视频内容一样,在新课学习中也感觉知识不陌生,可以简简单单学习新课,以树立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当然还可以利用如自己动手画地图,教师讲课时生动幽默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树立爱地理学科的情感,促进地理成绩的提高。
第二,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具;如地球仪,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特别要充分利用《地理图册》一书。地理教具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的感知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初中地理教学中,大多数地理知识都可以通过地图反应出来,而《地理图册》这本书包含了教材所有地图。但是整本地理教材有很多地图,就必须要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给学生明确哪些是重要地图,重点掌握,如地理期末考试或中考都经常出现的地图,对教材综合影响较大的地图,一定要给学生讲解清楚,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利用好《地理图册》 一书,可以使学生受益匪浅,从而提高学生成绩。
第三,课堂效率是授课的关键;如何提高地理客堂效率?一是教师讲授知识时要语言简练、准确、有条理、易懂。但是这点对教师要求很高,自己还需不断努力探索。二是讲练结合,地理客堂练习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地图在题中的应用,这非常关键,只要练习题得当,学生可以轻松理解记忆本课内容。三是营造良好的客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在讲授中可以与我们生活联系起来,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地理,与时政结合,分析热点问题等等。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地理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成绩。四是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如课堂纪律要求,上课时注意哪些关键问题等等。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够有质的飞跃。
第四,让学生勤动手,善于思考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看不懂地图,不知道地图展现的是什么内容。我认为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地图的讲授,教会善于观察地图种类,要求在地图中作好笔记,要对地图重点提醒学生考试中易错易混知识,并且从图中要得出地理结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画图、填图,增强识记地图内容。对待地理问题,要综合分析,养成一种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做好课后监督辅导工作。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单独辅导,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多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情况,要让学生认为教师在帮助他重视他,并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而帮助地理学科成绩提高。
第六,教师辛勤的付出与学生成绩息息相关。要提高学生学习地理成绩,教师必须得辛勤付出,做好上好一堂课的精心准备,如备课、教师精神状态,教师的工作努力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成绩。所以,在地理授课中,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展现给学生最好的一种状态,这必将会激励学生努力的学习地理知识,从而促进地理成绩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这两年多地理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提高学生地理成绩,自己得出的几点心得体会,当然自己还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的方面,我将努力在今后地理教学中改正自己的缺点,争取教学业绩有更大进步,就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争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地理教师而奋斗。
第三篇:高二下学期地理经验文章
高二下学期地理经验文章
中江县龙台中学邓友武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教学成绩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二两个文科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对《自然灾害和防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
2、课堂教学状况,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作业完成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5、日常考核,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月考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6、教材使用分析本学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教材内容,做到了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二、主要成功教学经验和教训
1、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5、教学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这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2013--07
第四篇:高三文章
青春励志文章:那一年,我们高三
记忆刻满了汗水,我向青春诉说高三的往事,时间只风干了写满字迹的试卷,却没有风干我们的记忆。
那一年我们都还高三
我们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习惯了带着惺忪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的吃早餐就带着课本直奔学校,边走着边默念着,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
满脑子的睡意直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一刹那安然睡去——即使是冬天,也感觉睡觉是温暖的……
醒来后,看着高考的倒计时,无奈用冷水洗把脸;看看课程表,数学、英语、地理;就是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计划着在语文课小憩一会、计划着在语文课上完成未完成的数学作业;
那一年我们都还高三
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喜欢在吃饭的时间里去超市中买点零食、看着自己好久没看的杂志、报纸、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寂寞的风景,喜欢一群姐妹们在一起起哄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喜欢在教室的后排小声的讨论着娱乐、新闻;喜欢在落魄的时候到足球场上慢走一会儿,为伤痕累累的心加油打气……
那一年我们都还高三
为了一道数学题我们可以熬上一个晚自习,为了请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忘记放学的铃声……
害怕着每一次考试,却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
害怕成绩宣布,却又期待着成绩的宣布,假装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却在没人的时候把墙上的成绩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对姐妹们说:晚饭我不想吃了,你自己去吃吧!然后自己回到教室啃着数学题。
对父母说:爸妈,等一会我就睡。(励志一生 http://)却在夜里一、二点的时候匍伏在桌上呼呼睡去,对自己说:下次考试如果再不进步,我就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进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却从来没有停止流过;
那一年我们都还高三
习惯了早上五点多一点起床,习惯了早上六点钟上学,习惯了中午花很少的时间吃很有营养的午餐,习惯了晚自习试点放学而大家都没有离去,习惯了夜里在宿舍打手电筒看书……
一转眼我们即将离别了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都变得那么不习惯。以为自己的青春在高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春。
可我们却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经在墙上写下的诗,想回到高三教室听听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绕梁不舍离去,想见见上课不忍心将你从睡梦中吵醒的老师……
回想起高三的日子,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逝去的高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
我已走过高三,但想在此对学弟学妹们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以往生命的辜负,珍惜高三……
第五篇:2010年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经验介绍
2010年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经验介绍
焦作市第一中学史鹏鹏
高三复习备考,每年都有很多的困惑,比如说学生背了很多,结果高考的时候发现一点用都没有,不说背,就是把书带进考场,高考分数也不会有太多提高;还比如学生做再多的试题,看到高考试题仍然觉得很意外。这些都告诉我们应该对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说“不”。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要复习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知识。我们的压力都比较大,我们看一个统计:今年全国一卷36题第二问:“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全省36.5万考生,该题0分率80.33%,能拿到满分8分的全省只有128人。还有一位考生这样写到,“可能是庄主从河中打捞的”,另一个更离谱,分析了三条原因:一位于罗纳河附近,有利于鹅的生长,二气候条件适宜鹅产卵,三地形平坦,便于鹅产卵。排除试题因素,我们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备考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今年第一次面对新课改,更是有很多的疑问。
那么,去年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有着很多的困惑,也一直在尝试解决。和很多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大纲下的备考遇见的问题,新课改也会同样会遇到。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我们在上一届的备考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值得讨论的问题,以及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当然这里面也有没解决好的问题。希望能给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第一、时间问题
每年遇到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复习任务完不成。那么三轮复习时间和任务怎么安排?去年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进行了调整,并确定每一阶段的任务。
从复习的整块时间来看,我们基本上采用的是两轮复习,一轮复习适当延长了一部分时间,大致在一模附近,目标是坚决打好系统知识的基础。二轮是把原来二、三轮复习糅合到一起,进行专题复习和临考复习,目的是整合知识,提升能力,学习应考策略。
我们一轮复习原则以知识为主,加强对能力的训练。知识上坚决吃透重要的地理事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例如:太阳辐射和热量基本概念的区别,很多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这两个条件时,就很难理解影响它们的因素以及他们对农业的影响;类似这些概念,争取做到让学生理解。还例如“背斜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学会判断,但是要让学生自己说出其发展的地质过程,很多学生就会有困难,我们的原则就是让学生完整的描述其发展过程,真正理解。而且从这几年高考来看,坚决贯彻了只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几乎没有对细枝末节的知识进行考查。在这一方面我们总结了最近几年全国卷和部分地方卷考查的所有知识点。按教材顺序进行重点复习,尤其是大胆地在高频考点上投入时间,让学生真正掌握;淡化对一些旁支末节的知识复习,来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复习节约了时间。所以我建议:知识的复习,要勇于取舍,取主干知识、核心能力,要勇于放手对旁枝末节、偏难怪异的知识进行的讲解;同时要根据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对待一轮中能力训练,必不可少。尤其是要针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两个能力;因为几乎所有学生直到高考前还在为这两个能力作斗争。我们复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1、有计划的在知识复习中渗透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气候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最难得不是判断和对一般成因和特点的记忆,而是对特定区域气候成因和特点的分析,从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和洋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那我们就花时间做专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特点的描述能力。
2、主要选取一定量的高考试题,题量就是一道、两道,限时训练,有的还可以练两次,练完之后,给出评分细则,让学生当堂给自己打分;最后关键在于评讲,我坚信精彩的评讲后,学生还想再做一到这样的练习。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出高考的命题规律,答题角度,考查的能力,语言的使用等等;这样学生在复习中才能更有的放矢,知道学什么,注意自己明确能力方面需要培养。我们去年很碰运气,08年海南地理的兰州白兰瓜那道题,课堂上用这样的方式练了两次,今年36题第3题,很多学生都估了满分。
我们的二轮复习,主要时间进行很常规的专题复习,但练习的处理上注重对四种能力的训练。具体的专题安排不再细说。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两个问题:
1、大量的考试和外来试卷,把专题复习冲的很零散;
2、不同学生复习的程度拉开差距较大,需要有针对安排。关于时间问题我们也没更好的办法,当时只能被动调整,积极协调,掌握对试卷使用的主动性,这里面。而对待对尖子生则要求他们系统的做选定好的高考题,让他们去 “品”,去总结规律,积累高考语言;对基础薄弱学生是给他们提供当时一轮备课时教案上的板书和部分内容,给他们提供复习指导,主要让他们自行课下复习。关于一轮后的复习,我建议:
1、二轮复习要充分考虑时间安排,2、避免重复进行知识的复习,3、同时要引入大量的高考题,绝对要兼顾尖子生,让该考出成绩的,一定考出!
第二、地球运动怎样复习?
09年全国一卷一没考,让我们困惑了很长时间,每当复习推不动的时候,回去就一个问题,到底怎么办?但是看看其他年份的题,还是困惑,因为对一般学生来讲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高考时都不会。所以我们采取一致意见“采取正常复习,降低难度”。今年我特意看了,从07年开始的宁夏卷,一直到今年,改名为课标卷的试题来看,地球运动部分前三年都进行了一定考查,只有10年没有考,但是试题难度都不大,09年也就只考了一道极为简单的区时的计算,走的是淡化的路线。所以今年到底会不会因为河南考区的加入而产生变化,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建议,还是那句话:正常复习,降低难度。
第三、区域地理如何复习?
最近的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对区域地理的考查,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呈现的两个趋势:
1、加深学生对区域背景知识的掌握,即学生能够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分析出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让学生面对区域问题时能充分考虑到图示区域的地理背景。
2、淡化绝对定位,适当注重相对定位。尤其是从全国卷关于定位问题的考查来看,已经不在是考查学生小区域的定位,而是怕学生判断不出这是什么地方。今年的全国二卷36题的用图,“我国新疆伊犁河谷的局部图”,这个区域可以在39题的用图中找出位置。所以区域地理复习应避免对知识的重复罗列,而是教会学生综合分析区域特征;同时减少对学生绝对定位的要求,掌握基本的定位能力即可。
第四、考前复习如何安排?
考前大多时间都还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不管不问,如何进行指导,我们当时给学生下发了整理好的知识体系,就是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尤其指出高频考点。让学生逐个复习。
2、进行适当的审题训练、语言描述和和阐释训练。
3、要求学生专门熟悉地理术语,总结高考中常用的关键词。
第五、考试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基本上按照一月一考进行,中间可能会有些联考。关于出题,我认为出题要出好,因为他对学生复习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一轮复习。我们当时的原则是:
1、出题避免死记硬背,对知识的考查注意全面,2、起到对前一段复习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作用,3、精选对能力的考查的试题,也变更了一部分高考试题。我们当时想的就是尽量避免高考时候学生感觉高考和平时不是一回事,无法适应。
下学期,我们是采用文综的练习,整个学校的文综练习正好由我参与组织,从时间安排的到试题的选择、阅卷,我们提前规划了整整一个学期。我们采用的是一周双练,周三、周日下午考试,第二天的上午集体阅卷。后来工作量太大,改为周三练高考真题,周日选取外地试卷或自己老师出题。但是高考过后,回过头去看这样的练习,最欣慰的就是一直坚持做了下去,确实在培养学生文综的整体把握能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痛心的就是练了这么多,高考时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完整的完成试题,最想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是有遗憾。我建议各位老师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答文综试题的时间问题。
第六、学生答综合题总答不到点上的问题怎么办?
我们改卷的时候会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学生答的满满当当,一句话都没写到点上;发下试卷学生难受,老师比学生更难受。尤其是尖子生,喜欢答得满满。
产生这种问题一般有几种原因:
1、审题不清,对设问设定条件不清楚,设问设定的条件一般一下几个方面:①设问数量,一题有几个小问题;②限定条件,例如根据图中信息答题;③作答方式:例如简述、综述、分析、比较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④答题范畴:例如区位优势,形成过程,优势条件等。例如今年课标卷的36题第1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我们进行审题时要注意几个方面:限定条件:“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然后是“分析”,答题范畴就是“地形分布特点”;只有根据要求才能准确作答,这是得分的前提。只要审清题,一般就是答不全,也不会出现答的了,一分不得的现象。
2、知识掌握不牢,建立不起答题模板,3、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答题模板和材料、试题进行结合,导致大量堆砌和试题无关的知识。
4、主次颠倒,把自己知道都答上,导致采分点不易被发现。
5、地理术语积累较少。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从一轮复习中就开始,在精选的练习题中,尤其是高考题中,坚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中间还进行了一次审题的小专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过程,并且养成积累学科术语的习惯。
第七、如何更有利的应对高考阅卷?
想要迎合高考阅卷,就得了解阅卷情况,但是我们很多老师都得不到具体的信息。我先介绍一些我了解的皮毛。09年、10年河南省的文综阅卷都是在郑大进行,主要由高校和省教研室组织;地理部分的阅卷人员,09年大约为50%的中学教师,50%的郑大历史专业的在校研究生。今年情况有所好转,增加的教师的比例,今年河南省阅卷的保密性比较好,完整的评分细则我没拿到,那么从前两年来看,评分还是比较灵活的,但是同我拿到的课标卷的评分细则来说灵活性相对较低。
各省评分细则设置基本上比较灵活,我就主要以某课标卷的评分细则为例,来说一下它的几个突出特点,1、答案相当灵活,分类设置采分点,很多答案设置5、6个以上的采分点,任答一个即可得分。例如课标卷36题第2问,“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共8分”,答案分两部分,侧重自然原因为5分,共有九个采分点,任答一点得5分;侧重人为原因3分,共设七个采分点。
2、设置限制性采分点,对于重要内容,必须答出,如没有则扣掉该得分点的分数;例如:37题第2题“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共6分。”热量条件和劳动力条件为限制性采分点,少一个扣2分。还比如:全国卷一“鹅卵石的那道题”,设置时,两次“出山口”位置分必须有,各两分。这要求我们再评讲试题或建立答题模板时,重要的不是全面,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重要的;描述过程是注重的是完整。
3、开放性试题的评分,例如37题,第3题“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它的评分原则是:
1、亮出观点为两分,只有理由没有亮出观点的不给分;其实白送的。
2、亮出观点,找出与观点相符合的理由,每个采分点2分。
3、既答赞成又答不赞成的,选择得分最多的一种。自相矛盾的只计观点分。
因此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1、必须培养学生使用地理术语、关键词的习惯;
2、分析问题时注意把相关问题答案的最主要方面、材料中出现的相关答案内容应放到最前面。评讲试题时要让学生知道哪些答案是最重要的;
3、答题时要遵循题目的设问顺序,切勿颠倒。
4、切忌不能前后矛盾,学生答完一题,用10秒左右时间检查这些低级失误。
总之,高三备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希望今天我们的复习经验能给各位老师的高备考提供些思考,不正之处,还请指教,谢谢大家!
2010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