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远离职业倦怠 做幸福教师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暑假里,我读了肖川老师主编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这本书,首先是被他的题目吸引。从教数年后,无形的职业倦怠开始慢慢的消磨我的工作热情;外面的花花世界正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吞噬着我们的心灵。在这个“望房兴叹”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的心理开始不平衡,怎样让自己远离世俗的眼光,在教育的净土上做一名的幸福老师,我深思着。
2005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发起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调查对象近9000名教师。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这份调查结果让人十分忧虑。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和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以及社会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师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如不及时加以有效的疏导,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教师职业倦怠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结合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情况来看,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竞争压力、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学校管理体制、社会支持与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等。所以,要更好地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接受现实,悦纳自我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与深刻。正确悦纳自己,悦纳现实。有一则伊索寓言:有父子俩人赶一头驴到集市上去卖,正走着,路上就有
人说:“瞧那两个傻瓜,明明有头驴不骑,却自己走路。”父子俩觉得有理,于是便舒舒服服骑驴而行。可过一会,又有人议论:“看那两个懒家伙,驴快给压坏了,到了集市还有谁买。”父子也觉得有理,于是把驴的四条腿绑在一起,倒挂在扁担上抬着走。这个故事留给人们的“滑稽”思考,父子俩在心理压力增大且疲惫万分之时,也留下几许笑料。很多人自觉“太累太苦”,毫无“潇洒”可言,就是因为没有笑纳自己、笑纳他人和笑纳现实的缘故。狄德罗曾言:“每一个心灵都有它的望远镜。”正确运用自己心灵“望远镜”,在生存空间找寻人生轨迹时,只要学会悦纳,就会有个好心境。不妨用爱因斯坦的生活实践看一看一代科学巨人如何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功名利禄,以愉悦心境面对科学研究。
二、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曾听过一个木匠的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他的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去与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他们的生活也能过得去。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便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他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而易见的是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以这种方式结束他所热衷的事业令人感到遗憾。木匠完工后,雇主来看房子。他把门前的钥匙交给木匠。“房子归你,”他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木匠感到很震惊!太丢人了!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见房子,他做事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我们也是一样。我们每天都在书写我们的人生,往往并没有竭尽全力。那么我们也会吃惊地发现我们将不得不住在我们自己建的房子里。如果我们可以重来,情形就会大不相同。但我们无法回头。
三、转换角度,快乐同行
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境界不同,在心中引起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会迥然不同。教学生活,看似枯燥乏味,实则充满着欢乐和幸福。要化平淡为神奇,用心感悟每一天。当学生在人生探索之路上愁眉紧锁时,您先站在这个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找到最佳办法后,帮他走出困惑,为他解除烦恼。“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境界,定会让您心潮难平。夜阑人静,回味一天的教学生活,用笔记录下您心动的点点滴滴,不为炫耀好的情愫,只是吐一吐心中的愉悦,留一点值得回味的素材。这样,就是一天从早忙到晚,您还是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把教师职业当作一项事业而不仅是一个饭碗时,把教育岗位当作一种创造性的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而不是一种负担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中得到快乐,而不是烦恼和悲伤,更不是职业倦怠,我们就会感到,工作着是美丽的,忙碌着是快乐的。
总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从而达到根除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
第二篇:教师职业倦怠
2、请结合专题所讲述内容,分析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第一:把工作当作享受,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这些教师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学生的每一次获奖、自己得到的每一项荣誉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和引以自豪的家珍。带着这样的心态从事教师职业,就是快乐幸福的。
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对这些教师来说,孩子那灿烂天真的笑脸是天底下最美丽迷人的图画,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校园是地球上最纯美圣洁的净土。所有的辛苦和压力都变成了一种愉快、一种他乐于去迎接并以欢乐的心境去化解的“美差”,即便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生活非常清贫的情况下,他也怀着极大的热忱、带着浓厚的兴趣,无怨无悔地做好每一件事。第二:不是把教师的职业当成满足物质需要的功利手段,也不仅仅把它看成是给予和付出之后的心灵满足。而是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真正的教师是那些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并从职业中得到幸福快乐和主动发展的人,是那些热爱教育、追求智慧人生的人。也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教师幸福快乐,学生才能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充满信心地生活。
第三: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专业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对于教师,读书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读书的热情、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也要阅读一些报刊、图书等等。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作。”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努力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书读得多了,你就会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才能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才能在面对困难、面对问题时提升思考的广度和高度。勤于学习是一种责任,善于学习是一种能力。
个人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我变得不喜欢去学校。办公室里的笑声减少了。学生们总是不停地惹是生非!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我觉得很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忙、我很忙;我累、我很累;我苦、我很苦。实际上,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据调查,超过8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随着倦怠过程螺旋式向后推移,学生渐渐成为低劣教学的受害者。有些教师寻找途径,最终离开了教育职业。其他教师觉得除了以越来越低的效率继续教学以外,别无选择。
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明确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深刻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二、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
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在情绪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就会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4.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过高的期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所从事的是助人的职业,有研究表明,助人职业者的倦怠程度远高于其他职业者。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校管理的滞后。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学校的管理能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首先,学校有的管理思想不够明确,做形式的事情太多,增加了教师的许多压力。其次,有的规定没能考虑到人本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细节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随意性强或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认同,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教师的负荷量,也促使人际关系复杂,并诱发急功近利倾向,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3.学生问题的困挠。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
4.家长过分的苛求。一部分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其次,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教条,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通常在独生子女的学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两类家长: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5.教师自我发展的困惑。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又要担任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另外,教师是一个高成就动机群体,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使某些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并殃及个体身心健康。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
职业厌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存状态,危害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注定与教育人生作伴,如何在平凡单调中发现万千变化之美,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呢?如何努力改变自己,克服职业倦怠呢? 3.1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当初是否因为职业性的或是理想的原因而进入教师工作的,但若干年后,有的人不愿当老师,有的人却爱上教育工作。“因为爱,所以执着”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谈到对教师工作的感受,说道:“上课是一种享受,每天在课堂度过的一段时光是最美的”,这种老师的生活质量与那些“走进课堂心里就烦”的老师相比,真是两种境界。不再将上课看成是一种负担,是一个教师过上职业幸福生活的前提。
矢志教育人生,提供让学生回味一生的优质教育,是我的教育理想。我认为,教育虔诚第一,教育艺术第二,教师应该带着爱工作。在各种场合,我毫不掩饰对数学、对教育的由衷热爱。什么是热爱,一个名师说得好,那就是:作为一个科任老师,讲到教育,讲到学生,讲到你教的学科,你的眼睛会发亮。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老师,追求教育的高度与品位。人的一生如果能遇上一两个好老师,那是莫大的幸福,要给学生一种幸运感;通过教科研给工作以新意,时常聆听自己教育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给自己一种成就感。3.2调整心态
有的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就充满了情趣,就充满了自信,就有一种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感觉,放假的时候,就盼望上讲台;有的教师习惯了盼望工作之外的乐趣,一谈到工作就成了苦得不能够再苦的苦差事。其实这只是心态的问题,而不是别的什么。
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工作生活之中有烦恼、悲伤,有失落、有痛苦,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得到。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抱怨和啰嗦之中,永远都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要像魏书生一样做个大度豁达的人,遇到烦恼的事情放开点,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境遇太差,把成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学会情绪疏导。教师的职业烦琐、细腻,只要肯做就无休无止,有做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课,教不完的学生。一个人长时间地投入在一个工作中,把压力重重地压在自己两肩而不堪重负。要想抛开压力,最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锻炼,可以活泼一点,可以朴素一点,可出可入,可庄可谐,总之挖掘出自身潜能,辉闪自己长处,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在成功中你又有什么可能倦怠呢。3.3调整目标
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 3.4提高耐压能力
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给人生航程“清淤”导航,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您不妨学会理性的妥协。
提升耐压能力。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作为教师本人,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我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对教师来说,培训学习是一种福利;我珍惜八年来,学校让我参加的各种学习机会,每一次学习归来,我会做一个小结,发现每次都有收获。
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认识这个特点,你要能细细体会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看到满园桃李风光,收获爱与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又怎么可能心生倦怠呢? 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乐趣,将工作后所得到的钱看成是一种副产品,而不是倒过来。努力寻找这样的感觉是一个教师应当追求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负担,也不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当成谋求快乐的一个过程。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寄情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提高实践性智慧,在读书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寻找成功感。读书学习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行走形式。纵观当下教师们的工作状态,实事求是地讲,教师们没有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少人倾向于读“保饭碗”之类的书,如优秀教案选,很少光顾追寻教育理想、提升专业内涵的经典论著和本学科的业务刊物,而这些书籍是滋养教师成长的“精神食粮”。在投身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必将带来种种困惑,困惑带来教研话题,教研促进教学、成就名师,不断提升职业境界。而专家型教师与教书匠拥有不同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无疑,在成就专家型教师的历程中,我们需要教、学、研结合,需要磨练,如:保持对工作的好奇心,坚持对教育工作艺术性、创造性探索,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失误,在反思性教的研中升华。
此外作为教师,除了自身努力以外,还应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如多参与社会活动,拓展交际圈;多与社区邻里保持联络,获得理解及尊重;多与同事联系,分享教学经验;等等。
第三篇: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现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更为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一,就是专家所讲的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缺乏热情,对工作厌倦,极易疲惫,长期处于焦虑,沮丧状态;没有食欲,睡不好觉,反应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其二,是职业评价标准所导致的。学生分数与升学指标,是造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教师职业倦怠。其三,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所造成的。超负荷的劳动和来自学生、家长、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而不合理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才能尽可能地减轻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教师的职业倦怠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教育的发展,在此问题上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问题实质和推卸责任。
要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减轻工作量,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尽量把压力降到最小。正视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家长的无理取闹、适当的对学生采取的强制性管理等等。合理核定教师工作量,改变与学生成绩挂钩的绩效管理制度,取消名目繁多的检查和评比等。当然,教师本人应积极应对。首先要客观面对现实,愉快承担起教师的角色;其次是调整期望值和现实的距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处于疲劳状态及时调整;积极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教师认识问题的自我调试
教师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精神状态和教育的发展,在此问题上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问题实质和推卸责任。首先,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生活需要。同学生学习一样,我们不能对他们的工作实行军式化命令式地管理和要求。其次,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减轻工作量,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尽量把压力降到最小。正视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家长的无理取闹、适当的对学生采取的强制性管理等等。合理核定教师工作量,改变与学生成绩挂钩的绩效管理制度,取消名目繁多的检查和评比等。当然,教师本人应积极应对。首先要客观面对现实,愉快承担起教师的角色;其次是调整期望值和现实的距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处于疲劳状态及时调整;积极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第四篇:教师职业倦怠期
教师职业倦怠期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一名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将经历新生期、平淡期和厌倦期等几个重要阶段。厌倦期教师职业观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魅力,其职业倦怠程度较低;另一部分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丰富而工作起来比较轻松,又没有及时提升自己的人生目标,工作缺乏应有的激情和灵气,心理倦怠程度较高。
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
1.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以下是一位教师给心理医生的一封信:我叫张强,是一名初中教师,参加教育工作十几年了。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工作没有劲,做事有气无力,感觉工作乏味,天天就是备课讲课改练习,家里学校讲台“老三点”。特别是推行新课标、强化新理念以后,感觉教育工作无所适从了:你尊重学生,可学生不尊重你;你严格要求学生,他们说你不给他自主的空间;你想惩罚违纪的学生,他却说你体罚他;学生上课睡大觉,你管他他说干涉自由;他要谈恋爱,你批评他,他说是个性需要。学生难调、课本难教、中考难以应付、家长社会需要太高,我总感觉自己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之中,困惑无法解决,激情难以燃烧,身心疲惫,慢慢变得漠然、得过且过了。我知道事业不能苟且,可我就是不能振作精神。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张强老师的这种心理状态实质上是厌倦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每个个体都会遭遇厌倦期,只不过有些人很快就度过了这一时期,而有些教师因为各种原因,长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困惑中。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其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校长绝对不能忽视。
2.厌倦期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和杜会因素
(1)组织因素。规律的职业特质会消磨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的职业生涯比较有规律,而太有规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熄灭一个人的热情。一个工作了十来年的教师说:同一篇文章讲了无数遍,真的感觉很乏味,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实在无奈得很。职称评定制度的负面影响在这一阶段更为明显。有的教师会有“中级职称已是我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了”的想法;而高级职称拿到手的教师更是容易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这些思想影响着厌倦期教师的工作动力。一般来说倦怠程度最高的是中级教师,他们年龄主要在30~40岁,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所承受的来自教学、学生管理、同事之间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明显高于其他职级的教师。而从人数的比重来看,这一类型的老师往往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学校全局工作造成影响会更突出。
评价体系失衡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在教师的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升学考评价实际权重之间的矛盾,教育本质属性的规定性与广大家长的实际评价标准之间的矛盾,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与教育本身的价值标准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大多又是不可调和的,这势必会极大地扼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自我价值失落。教师的个性和合理要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给自己的心灵造成伤害。
传统的职业定位暗示加深教师的消极感。传统观念的暗示作用,使教师在潜意识中自我定位为一个牺牲者,这无疑加深了教师的消极感。传统的教师职业精神如蜡烛精神、春蚕精神等,都是以牺牲作为其本质要素,这样的观念只会给教师带来消极的暗示作用。如果一种职业非要以毁灭自己作为代价的话,从事该职业的人内心要充满光明是很困难的。现实中,当看到身边的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猝然倒下,这也会给一些教师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感觉到职业的无奈。
(2)社会因素。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家长们把对孩子的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加到教师身上。正值厌倦期的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往往背负骨干教师的身份,他们面对的是不断地上课、管理学生、培训和教研,以及忙于应付学校和上级布置的各种任务和检查,他们被要求既要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成绩„„凡此种种,都加剧了厌倦期教师的心理和生理负担,长此以往倦怠心理便很容易产生。再加上教育投入与产出并不单纯决定于教师一方,教师的付出多,对学生的教育成效未必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从而成为教师失去工作热情的重要原因。
第五篇: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它的危害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在于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看到把工作不当回事的教师,她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对工作渐渐失去了热情、新鲜感和好胜心,一切只是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责任感和工作的疲惫感把老师们搞得精疲力竭。有一位从事了多年的幼儿教师无限感慨地说:辛辛苦苦数十年,每天都是提着“心”过的,每日下班了,才算把“心”放在原来的位置,真累啊!因此,在人们比较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所以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首先要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现状去分析。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给予幼儿教师经济待遇偏低
尽管教师的待遇在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使教师感到非常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家长和社会都对幼儿教师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幼儿教师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既要关注幼儿的吃喝拉撒与安全,又要负责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规范的教育与指导;既要考虑班级内部环境的创设,又要及时处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既要熟悉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按照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准备教学工作计划。幼儿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已不能对等,所以部分原因是从待遇角度上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
(二)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偏低
有些家长认为幼儿教师也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照顾好孩子的每一顿饭,帮助孩子穿好衣服,睡好觉就已经很好了”,在他们眼里,幼儿教师就是他们的保姆,他们稍不满意,就到领导哪里告你如何如何,甚至把没有的事,也添油加醋,把他说成真的一样。殊不知幼儿教师也同样要书写学期计划、月计划,要设计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还要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从孩子的兴趣点和需要出发,准备活动材料,生成活动内容,养成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说到“教案”,我也有一小点感想;课前“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写“教学反思”也必不可少。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我们上完一节课之后,再对自己上课的得失,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孩子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她促进孩子的发展,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仅为以后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为我们积累经验大有帮助。但写教案与反思的量不在于多,如数量很多的话,教师只为了应付,盲目的抄教案,没有时间去研读教案,这也达不到一定的效果,只是浪费时间罢了,我个人认为教案与反思有必要写,但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二、工作环境及工作制度的影响
(一)幼儿园工作内容偏多且重复性强,使得幼儿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1)工作名目繁多
幼儿教师每个学期的案头工作名目繁多,主要包括有教案、周计划、观察记录、教育随笔、会议记录、科研、工作总结、家园联系、各种教具等等。这些工作花费了她们许多精力,占据了她们许多思考,吸取新知识的时间和自由创作的空间。据了解有一半的幼儿教师经常在家做幼儿园的工作。(2)班级人数多
幼儿园里普遍存在严重的超额现象,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面对如此多的自控能力低的幼儿,教师组织一次活动是十分艰辛的,即便是平时活动,几小时处于吵闹的环境中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何况还要提起十二分心来以防事故的发生。可见,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十分大的。
(3)业务学习多
根据上级的规定,幼儿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科继续教育学习,以获5个继续教育学分要获得着5个学分,幼儿教师必须挤出业余时间参加在电脑前不断更新时间,进行继续学习。
(二)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构成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左右着幼儿教育的方向以及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行为。教师的工作若得到积极评价,便会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工作;相反,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而结果基本上都体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奖惩上,没有达到真正评价目的。
三、解决策略
所以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从社会角度来看,首先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幼儿园角度来说,给教师创设宽松、积极的工作环境,给予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教师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工作的辛苦与压力,还有自己专业成长的幸福、工作的乐趣。从幼儿教师本身来说,就要精通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幼教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做,只有精通了自己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胜任感、轻松感,才不会为工作所累;多和同事、领导沟通交流,多帮助别人,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多些宽容,多些接纳等等;学会心理调控缓解压力,放松情绪、调整观念。
总之,职业倦怠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许多不利。但有些问题不是说解决就能立马解决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要靠自己改变观念去避免职业倦怠状态,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