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教育反思
师德反思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师德,用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
1、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这一职业,往往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建筑师,园丁亦或是蜡烛,都具有帮助别人成长的特性,而教师不能够仅仅满足于自己学科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育人。
首先,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德育教育。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自己加强自身的德育教育,才能够成为“师者”“范者”。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好的典范,同时加强自身的德育建设,做更好的教师。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中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明事理,辨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观念,而人云亦云也是在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教好学生,不仅仅要求是成绩优秀,更多的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让他们充满的是青少年的朝气。
2、在教学中保持公平性。
在教学中保持公平性,即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给予不同的态度。面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要积极地转化他们,而不是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这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更是对教师自己的不负责。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基础,有了对学生深沉的爱,才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育。”转化后进生,应该从关爱他们开始,关爱是有效转化后进生的前提。面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不应该采取放任自由、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要用师爱去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吕渭源教授也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起点,爱就意味着教育,爱是教育艺术的源泉,爱是启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关爱每一位后进生是有效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同时面对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还要充分给予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表现中更好的融入进课堂,增加自己的自信。
第二篇:师德教育反思
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灵魂的导航灯。
教育振兴必然推动民族的素质提高这就要我们,教师师德必须高尚,师德是教师的根。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师德归结为一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传身教,诲人不倦。古人为我们现代人做出了榜样,而我们现代的“人民教师”又该怎样去做呢?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充满活力、希望的 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热爱学生尊重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忌以分数取人,忌借手打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都是教师难免遇过激动行为。比如:题错了罚抄10遍、100遍;上课捣乱就罚学生站或赶出教室等这些做法,对于教学没有一点儿好处,反而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不能用时间洗掉的阴影。
《师德启思录》给我们启发,师德规范给我们以指明的方向。曾在报纸看到过一篇有关报导:说一位教师罚一名学生抄题字100遍、5道500遍,于是受不了教师的惩罚而跳楼自杀的事例。这件事给我启示很大,一方面让学生抄写更多的遍数给学生增加很大的负担,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最后学生自杀。这样做有害无一利,这个事例使我认识到虽然每个孩子在心理上智力上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总的趋于是积极向上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进步。
教师是一棵参天大树,教师是一本厚厚的书,教师是一支燃烧自己照别人的红烛。有的教师行程一万多里,利用暑假自费到学生家家访,他不是告学生的坏而是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创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许多的学生,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为学生遮风挡雨,他是一盏灯,为学生前进指路。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三篇:师德师风教育反思
师德师风教育反思
肖延玲
师德是教师的基本道德,具备高尚的师德,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展示教师的风采,树立我们教师的光辉形象。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师德自我反思,我以为就是要时常“内省和慎独”,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
教育学生,我常以“关爱”为主要手段。我是一名专业老师,在师德方面,我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快乐带进了我的课堂,努力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探究性人才。作为老师要想到孩子心灵深处需求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我开始学会放弃对学生的指责,学会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孩子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喜欢学习,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或偶发事件,我总是恰当地运用教育理念冷静地处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我常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真诚的态度作为教育的前提,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从思想、道德、行为、修
养方面认真规范自己,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书。广泛学习有关教育信息,不断充实了自己。在工作上认真严格要求自己,不说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话。不做违反教师声誉的事情。处处以教师身份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并能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教学工作中,我时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去做,从不歧视后进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孩子逐步意识到老师不是孩子的拐棍,老师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最终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为目的,让孩子明白,副科也好,语文、数学也好,都得认真地对待,要养成认真做事,精益求精的好习惯。我还从师德的角度出发,多给孩子一些良性刺激,孩子年幼,做错事、走弯路是难免的。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我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常规工作,总是认真对待尽职尽责,绝不“尸位素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我不断加强自我的业务学习,倾注大量的心血来研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我坚信只要承担了我所能承担的责任,我就扮演了我所能扮演的最优秀的角色,所以,我时刻强化自己努力工作努力做人。
通过师德培训,我更加深深感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整改,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使自己的各个方面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为此,我将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今后将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学习重点。制定出详细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挤出时间予以落实,通过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个人政治修养,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别是非的能力,并注意与实际结合起来。
2、加强自我改造,严格要求自己。
勇于剖析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不能滞留于现状,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正确地对待周围同志提出的各种意见,从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3、加强教师专业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
只有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要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多思多问,深刻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师德师风的建设是件大事,它需要每位教师都重视起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会牢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作风过硬、专业过硬”的人民好教师。
第四篇:师德师风教育反思
师德师风教育反思
师德是教师的基本道德,具备高尚的师德,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展示教师的风采,树立我们教师的光辉形象。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师德自我反思,我以为就是要时常“内省和慎独”,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
教育学生,我常以“关爱”为主要手段。我是一名专业老师,在师德方面,我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快乐带进了我的课堂,努力培养具有一定能力的探究性人才。作为老师要想到孩子心灵深处需求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我开始学会放弃对学生的指责,学会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孩子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喜欢学习,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或偶发事件,我总是恰当地运用教育理念冷静地处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我常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真诚的态度作为教育的前提,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从思想、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认真规范自己,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书。广泛学习有关教育信息,不断充实了自己。在工作上认真严格要求自己,不说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话。不做违反教师声誉的事情。处处以教师身份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并能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教学工作中,我时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去做,从不歧视后进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孩子逐步意识到老师不是孩子的拐棍,老师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最终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为目的,让孩子明白,副科也好,语文、数学也好,都得认真地对待,要养成认真做事,精益求精的好习惯。我还从师德的角度出发,多给孩子一些良性刺激,孩子年幼,做错事、走弯路是难免的。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我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常规工作,总是认真对待尽职尽责,绝不“尸位素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我不断加强自我的业务学习,倾注大量的心血来研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我坚信只要承担了我所能承担的责任,我就扮演了我所能扮演的最优秀的角色,所以,我时刻强化自己努力工作努力做人。
通过师德培训,我更加深深感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整改,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使自己的各个方面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为此,我将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今后将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学习重点。制定出详细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挤出时间予以落实,通过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个人政治修养,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辩别是非的能力,并注意与实际结合起来。
2、加强自我改造,严格要求自己。
勇于剖析自己,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不能滞留于现状,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正确地对待周围同志提出的各种意见,从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3、加强教师专业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
只有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要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多思多问,深刻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总之,师德师风的建设是件大事,它需要每位教师都重视起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会牢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作风过硬、专业过硬”的人民好教师。
第五篇:师德师风教育反思心得
师德师风学习反思心得体会
德安县磨溪中学 张吉凤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心灵关怀的无知——比比皆是的伤害。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
前些年,学生受伤害的事并不鲜见。有的学生被老师骂,有的教师甚至随意举手打学生;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颜面,故意贬损学生的人格,等等。有研究者认为,学生遭受的伤害中,体罚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曾经有一位这样的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差,他自己很想学好,但又不知道怎样学,有一天上课时,英语老师按顺序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眼看就要轮到他了,他心里很激动,因为那道题他能做出来,但还是有点紧张,然而,英语老师却没有叫他,而是叫了他后面的同学,这时,这位学生感到侮辱,后来升高中时,英语才考了48分,使他进不了重点中学。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例子,尤其是在老师讲公开课、观察课、优质课、示范课的课堂上更为多见,客观地讲,英语老师没叫他回答问题是无意的,可能是一时疏忽,但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却不是无意的,他认为是英语老师看不起她,嫌她英语太差才不让回答问题。此例中,英语教师的无意伤害极大地改变了这个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状况。她不仅放弃努力学习英语的动机,而且发展到害怕上英语课。这直接导致了她升学的失败和对未来的焦虑。
当然,引发无意伤害的根本原因也应归之于这个学生,归之于她的无中生有和过度自尊。但是,这并非说老师没有任何责任,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言行任何时候都应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经心。
二、心灵关怀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灵。
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扣住时代的脉搏,时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来看的,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促成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在这两条规律中,就教师的工作性质而言,主要应该是对第二条规律的把握。原因有两点:第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是由政府部门的大政方针所决定的,教师并无权利随意更改教材的内容,但怎样把时代精神、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材内容中的规范与要求有效地落实到学生身上,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本身的研究了;第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只有凝聚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永恒不变的身心素质之时,教育的效果才会真正显露出来,我们才可以说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外在教育影响要凝结为人的内在素质,则又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的了解和遵循。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
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三、心灵关怀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爱,需要教师的辅导,需要教师的帮助。
爱,是师德的灵魂。老师们都知道这一点,而且许多老师也很热爱自己的学生,但爱心的付出有时并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通过师德师风学习,我认识到: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怎么算会爱学生呢?
一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二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班有个学生,常常上课铃响了还不回教室、听课走神,作业不想做,甚至要逃学。开始,我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到他怕困难,不想做作业,喜欢玩游戏。我就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跟他玩21点的扑克游戏,结果他很有兴趣,回家也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他的口算能力进步很大,也喜欢上数学课。最后向他提出要求:上什么课都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完成,他诚恳地接受了。只要该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该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再也不想逃学了。三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甚至怀疑、讽刺、挖苦学生,就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
据说韩国有个官员在微服私访,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官员的耳边小声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很奇怪问:“你干嘛用那么小声地说活?”农夫说到:“牛虽是畜类,但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试想,一位农夫对待一头牛尚且如此讲究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做教师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是更应该加以注意吗?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更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相待,真正走下神坛,变“爱生如子”为“爱生如友”。
2011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