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学生(共5篇)

时间:2019-05-13 06: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学生》。

第一篇: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学生

兖州区二十中学中学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近年来,我校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有关情况如下:

一、落实责任,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

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制;建立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严格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的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招生政策,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9%。完善教育民生保障体系。实现了全免费义务教育,比国家规定的“两免一补”政策多免了作业本费和基础训练费。实行了义务教育营养课间餐全覆盖,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范围扩展到所有义务教育在校学生。

二、强化经费保障,推动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全面建设标准化学校。“十二五”以来,投入41.5万元对教学楼围墙、不锈钢扶手、楼梯台阶进行校园改造,投入13.6万元建造了200 ㎡水冲厕所,投入33万元宿舍楼安装了太阳能,实现教学和生活用房楼房化,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均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0.6㎡,超出省级评估标准4.6㎡。投资117.7万元建成塑胶操场;完成了计算机室、多媒体“班班通”和专任教师人手一机配备,建设了教育区域网,实现了光纤全覆盖、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购置81套办公桌椅,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2014年投入62万元,完善了中小学实验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卫器材,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2014年还将投入680万元新建3018㎡的学生食堂餐厅、学生宿舍楼,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一)规范教育干部教师管理。出台了《中小学校长岗位责任目标考核评价方案》,落实校长岗位目标责任制。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推进了教师队伍科学规范管理。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落实特殊教师岗位津贴,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学校共有专职教师86人,全部达到合格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63.95%。目前,全校初中师生比为1:8.98,教职工配备及师生比差异系数、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差异系数、生均中高级教师数差异系数均达到省定标准。

(三)强化干部教师培养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每年组织新任班主任、教育技术应用等十余个班次培训,教师业务能力和教育干部管

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四、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益。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开通了课堂教学实时传输系统,组织了示范课网络直播,实现名师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推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

落实“八个精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了以精心备课、精心上课、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等为内容的“八个精心”师德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一)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建立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备案制、调度制、督查制和违规一票否决制,严查违规行为,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科学划分督导责任区,实行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推进学校依法管理。

(二)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搭建了初中质量监测平台,确保了学生学业合格,促进了学生学业优秀。加强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规定,每年组织中小学艺术体育展演,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完善督导考评机制。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积极迎接上级专项督导,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落实安全措施,保障校园安全。完善了校园安全防范体系,配备了校园专职保安,配齐了物防设施,开通了校园安全电子监控平台,实现了校园安全全方位监控。深入开展交通、消防、食品安全、防溺水等主题教育,提高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校园治安、接送学生车辆、食品卫生、消防、校舍设施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让校园成为了学生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兖州区第二十中学2014 年4月 10 日

第二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完善政策导向,确保区域适龄儿童入学机会均等

(一)严格规范管理,落实机会均等。我区义务教育坚持属地管理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积极落实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努力推进中小学区片建设,强化学区管理责任。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坚持每学期初进行学籍核对,坚决杜绝学生无序流动。坚持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区义务教育完成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全区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纳入各招生计划,纳入学籍管理,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做到同城同待遇。凡持有“五证”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均可到居住地所属公办小学报名入学。

目前,全区共接收在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9800人,占全区小学、初中学生总数的 21.9%。在进城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小学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达到70%。

2007年由全区教师捐款建立了“南开区师爱资金”,坚持每年对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予以奖励,资助其完成学业。

(二)统筹协调管理,关注特殊教育。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遏制择校现象,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小学招生全部按照学区片划分免试就近入学;初中招生实行划片对口入学,优质高中初中部的招生指标按照市教委规定全部分配到各小学,有效地遏制了“择校现象”;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内各初中校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和实验班,学校一律平行分班,并均衡配备师资。

我区重视和不断加强特殊教育工作。2011年投资1000多万元对区育智学校进行迁址改造,使学校具备教育教学、康复训练双项功能,并率先在全市通过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学校评估验收。各小学对智力轻度低下的儿童,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南开区小学随班就读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对37名不能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全区凡具备接受教育条件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

二、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一)落实政府责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我区在政府工作中不断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对教育工作的职责,区委常委会连续十年、区政府常务会每年定期听取教育工作的专题汇报并定期研究分析教育工作,已形成区委、区政府一项长期坚持的常规工作制度。区人大、区政协形成与教育工作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协调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建立了区级领导对口联系中小学校制度,区四大机关领导每年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多次对教育工作进行书面批示。

区政府重视加强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出台《南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制定《南开区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南开区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编制《教育督导手册》,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实施责任区督学制度,不断加大对我区义务教育实施有效监督与指导的力度。区教育局党委编印《南开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手册》,对“责任追究”做出了相关规定。

(二)统筹资源配置,加大经费投入。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三个优先”,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近三年全区教育经费连年实现“三个增长”。区财政部门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2013年全区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区财政收入34.23%。2013年全区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95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1088元,超过全市规定标准。

我区坚持在城市建设中,优先公共资源配置,满足教育需求。区规划分局于2011年4月份本着全区规划,教育先行的原则,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对全区教育用地进行了全面“控规”,使我区教育布局更加合理。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严格按照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依据规划要求进行建筑设计,确保教育设施与居住同步实施,保证居民就近入学。2011年我区新建居民区同步配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两处,共3所,建筑面积24752.6平方米,占地面积39481平方米。同期积极筹措资金对中营小学校舍进行扩建,对南江里小学进行迁址重建,对建民里小学、冶金里小学进行了合校迁址建设。

2013年,依据我区2013-2015年学龄人口变化趋势预测数据,面对未来几年的入学高峰,在原规划方案基础上,调整制定了《南开区教育资源2013-2015规划方案》,通过调整使教育占地面积增加138.4亩,建筑面积增加65200平方米,可增加7260个学位,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百姓对教育的需求。

(三)实施“抓西促东”,实现协调发展。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研究我区教育发展现状,针对历史原因所形成的我区学校布局“东强西弱”的局面,提出了“抓西促东”教育发展策略,对我区西部地区薄弱中小学进行资源整合,有力地提升了南开教育的整体位势。

紧紧抓住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这一历史发展重要机遇,加强我区西部地区学校建设力度。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实现了办学条件上的均衡;充实领导班子力量,充实师资队伍,实现教育资源上的均衡。通过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实现我区“抓东促西”教育发展策略,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

三、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区域教师队伍资源配置均衡

(一)制定规划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依据《南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关于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南开区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提高两支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优化队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青年和壮大骨干教师队伍为重点,统筹推进两支队伍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干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制定相应的计划与措施,积极开拓多种途径,为区域干部教师队伍资源配置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同时,我区还先后出台《高中级教师聘后管理暂行办法》、《招聘、调动、借调有关规定》、《校本研修管理手册》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优质资源建设。拨专款建立5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特级教师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目前我区各校学科教师配备较为合理,师生比达到市定编要求。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队伍水平。近年来区教育局在抓好全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加大投入、加大力度,在整体提升全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上下功夫。

一是业务能力考评机制。出台《南开区教师业务水平考核办法》,规定全区教师必读书目,连续10年坚持每年暑期对全区教师统一进行专业知识考核。连续6届每两年进行一届全区教师全员参加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命名了一批学科状元。为教师成长搭台,在考评活动中使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

二是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坚持开展“三青三名教育专家工程”,每2年进行一次区级名师和区、校级学科带头人的认定工作,不断充实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制定了《南开区特级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在区内进行区特级教师评选认定,充实高层次骨干教师资源。区教育局制定了《80后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意见》,并对新教师岗后状态进行跟踪指导,使他们顺利进入专业成长阶段。

三是教师交流奖励机制。区教育局制定《教师交流工作意见》,区内教师实施双向交流制度。基础较好的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校顶岗任教,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薄弱校选派有一定培养前途的教师到基础较好的学校顶岗任教,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自2010年以来已有145名教师进行了校际交流。

区教育局党委出台《南开区教育系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自2010年以来已有131名校长进行了校际间轮(转)岗交流,使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为南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强化师资培训,促进专业发展。坚持骨干培养与普遍提高并举的策略,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第四周期继续教育学习。中学教师参与率100%,结业率99%以上;小学教师培训率、结业率100%。同时还拨专款在全区建立了20个学科教师校本研修基地,分层次开展多种务实有效的活动,形成了具有我区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

近年来,区教育局投入专项资金组织学校党政一把手、骨干教师共组织364人,分期分批每年赴上海华东师大参加集中培训;多名干部、教师参加境外教育交流培训。同时坚持举办区级特级教师研修班,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学科教师远程研修、骨干班主任参加国家级班主任远程培训、学科教师参加新课程远程研修,聘请全市百名特级教师签订师徒合同。通过各种高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干部、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深化内部管理,确保区域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深化优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2010年制定并启动了新一轮“深入创办南开优质教育行动计划”,明确了南开区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全面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制定了《南开区中小学、幼儿园科学素养教育指导意见》,紧紧抓住科学教育在教学中的主渠道,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研制了学校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评价的指标体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教育局聘请了81位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作为科技教育的兼职辅导员,启动了“科普行〃南开情”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每月举行了一场科技报告会。系列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提升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了科学意识和科学方法。

(二)实施文化兴校,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我区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制订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各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梳理和反思本校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积淀,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并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以“优质教育与课程文化”为主题举办暑期校长研讨班,积极引导各校从培育课程文化的视野规划指导学校内涵建设。全区正在形成“一校一品、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新局面。

2011年区教育局出台《南开区中小学、幼儿园特色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我区学校特色建设。全区91%的学校进行了申报,经评委会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21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51所学校的特色项目,区教育局投入了52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予以支持,并分别召开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特色建设推动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切入点,强化以教学为中心,增强校长教学领导力,聚焦日常课堂教学,扎实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做到专时专用。强化教学过程的分析研究,寻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发展空间。制订了《南开区小学加强课程文化建设,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意见》、《南开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形成了小学“生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中学“主动参与、以学论教”的教学策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高效教学逐步落实,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大力提高校长教学领导力,突出强调校长领导教学的职责与任务。要求各中小学在“上好每一节课”、“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好每一个学生”、“构建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上下功夫,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四)实施“减负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区高度重视“减负工作”,将其作为深入创办南开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着力抓实抓好。

2011年6月,由我区主管教育的谷云彪副区长牵头组建《减负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全区各小学全面参与此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2013年12月结题,课题研究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

我们在“减负工作”中特别重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落实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上,达到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这一目标,完善机制,整体推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

1.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编印《习惯养成教育读本》,从每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抓起,起到“减负提效”的作用。

2.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为“减负提效”创造了条件。

3.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成为了学校“减负提效”的有效途径。

4.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办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区局通过“项目带资金”的机制,投入资金,扶持学校社团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得到发展。丰富的课余生活成为“减负提效”的载体 5.发挥家长在减负中的积极作用。推进 “学校三结合管理委员会” 建设,对学校减负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宣传,形成“减负提效”的合力。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

我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以南开教育专网为基础,以“南开区教育在线”为平台,以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为支撑,以运行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为保障,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构建高质量的全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全区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对教育信息化的基本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较好的发展。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达到标准,通过对南开教育专网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双核心、多汇聚的星型网络,实现了107个基层单位全部光纤接入,各学校均实现“校校通”;二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了内容较为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三是教师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开展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和资源建设等相关培训;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完善,开展了全区教育系统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2013年研究制定《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2014—2015年)》,并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第三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丰富校园文化底蕴,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夯实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基石。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孩子们均衡发展的最基本保证,我镇将特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品牌,我们把特色文化作为对全校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之“博爱教育”的切入点,使特色情与学生梦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达成完美的吻合。我们在开展特色放飞系列活动的同时大力挖掘特色文化内涵,画特色、做特色、放特色,学校活动因特色而多彩;写特色、谈特色、品特色,校园文化因特色而丰富。我们在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再深入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打 造特色班级,以书香班级、卫生班级、文明班级、文艺班级、温馨班级等形式积极倡导优秀文化的形成。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我校才形成了教风正,学风浓的学习氛围。

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1.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校园周边环境。把学校建设发展与镇发展相统一,把校园环境改造升级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做到校园环境美化,校园周边不断优化。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2.加强舆论宣传,打造正面育人基地。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加大宣传橱窗、版报的使用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精细化学校内部管理,夯实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管理。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村组居委会干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 100% 以上,辍学率为 0。2.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和家长都签有安全责任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 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 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教职工宿舍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刀具、火种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5)成立护校队,落实值班巡夜制度,值日领导、值日教师校内及校园周边安全巡查,校园保安、学生宿舍管理员全程辅助学生就寝。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一是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抓不懈。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 周一次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三是加强学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我们积极深入开展 “千师访万家”活动,建立健全家访机制,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并积极对家长所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这些措施提高了家长们的育人水平,把学生的均衡发展的时空扩展到了学生家中。(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学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控制流生取消重复教育现象,禁止择校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辅、改、考、评等环节的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课外活动 的个性特长书法、棋艺、舞蹈、音乐等社团特色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推行新课改教案,开展网上备课,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 面发展。七是完善考评制度,实行评价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多种评价形式来充 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平关镇中心校 2015年4月22日

第四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

红旗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

一、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丰富校园文化底蕴,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夯实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基石。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孩子们均衡发展的最基本保证,我校将特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品牌,我们把特色文化作为对全校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之“博爱教育”的切入点,使特色情与学生梦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达成完美的吻合。我们在开展特色少年宫的同时大力挖掘特色文化内涵,画特色、做特色、放特色,学校活动因特色而多彩;写特色、谈特色、品特色,校园文化因特色而丰富。我们在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再深入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打造特色班级,以书香班级、卫生班级、文明班级、文艺班级、温馨班级等形式积极倡导优秀文化的形成。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我校才形成了教风正,学风浓的学习氛围。

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1、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校园周边环境。把学校建设发展与镇发展相统一,把校园环境改造升级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做到校园环境美化,校园周边不断优化。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2、加强舆论宣传,打造正面育人基地。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加大宣传橱窗的使用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精细化学校内部管理,夯实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管理。

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村组居委会干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 100% 以上,辍学率为 0。

2.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和家长都签有安全责任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 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 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刀具、火种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成立护校队,落实值班巡夜制度,值日领导、值日教师校内及校园周边安全巡查。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一是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抓不懈。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三是加强学生《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我们积极深入开展 “千师访万家”活动,建立健全家访机制,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并积极对家长所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这些措施提高了家长们的育人水平,把学生的均衡发展的时空扩展到了学生家中。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学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控制流生取消重复教育现象,禁止择校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

(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辅、改、考、评等环节的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课外活动 的个性特长书法、舞蹈、音乐等社团特色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推行新课改教案,开展网上备课,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七是完善考评制度,实行评价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多种评价形式来充 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红旗小学 2017年2月

第五篇:红寺堡区第三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定稿)

红寺堡区第三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2015年顺利通过自治区、市、红寺堡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红寺堡区第三中学是借助自治区校安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于2010年6月动工新建的一所初级中学,2011年9月正式开门办学。2012年9月闽宁两省之间结对帮扶,更名为红寺堡区晋江中学。学校服务半径40公里,辖区包含26个村子,5万多人。学校现有68个教学班,3779名学生,235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214人,教师平均年龄30.4岁。本科学历205人占95.3%,专科学历10人占4.7%。中学高级教师5人占2.3%,中级职称的有18名占8.4%,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4人。学校占地面积13.2万㎡,建筑面积为3.6万㎡,校舍占地面积2.6万㎡,现有四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栋科技楼、一栋办公楼、三栋宿舍楼和两栋餐厅,是一所城区寄宿制学校。

二、学校实际情况

主要从学校建设用地、学校校舍建设、学校装备条件、师资配备标准等四个方面,9项指标进行重点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校舍建筑面积

规定指标:生均不低于5.6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3779名,应有21162.4平方米。我校现有26015平方米,达到规定指标。

学校现有住宿生3205人,三栋宿舍楼,198间宿舍,建筑面积为9000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仅为1.68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积远远不足。

(二)教学及辅助用房使用面积

规定指标:初中不低于2.1平方米。我校现有学生3779名,应有教学及辅助用房使用面积7935.9平方米。

学校现有10655平方米(包括四栋教学楼、一栋科技楼和一栋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17759平方米*0.6=10655平方米),达到了规定指标。

(三)体育活动场地

规定指标1:初中体育活动场地面积每名学生需不低于8.5平方米。

学校现有学生3779名,应有体育活动场地面积32121平方米。我校现有40170平方米,达到了规定指标。

规定指标2:每6个班应拥有1副篮架。我校现有68个教学班,应有11副篮架。

学校现有8副篮架,尚缺3副。(四)功能室设备装备情况 1.理化生实验室

规定指标:每48个教学班,应配备一套(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3个,生物4个),每增加12个班,各增加一个实验室,超过60个班应各再增加一个实验室。

学校应有物理实验室6个,化学5个,生物6个。我校现有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3个,生物5个。尚缺物理实验室2个,化学2个,生物1个。

2.音美教室情况

规定指标:每36个班应有音乐教室2个;舞蹈室1个;美术教室2个。每增加12个班各增加1个。

学校应有音乐教室4个,舞蹈室3个,美术教室4个。学校现有音乐教室3个,尚缺1个;舞蹈室1个,尚缺2个;美术教室6个,已达到规定指标。

(五)学科教学仪器器材配置情况

已根据我校教学仪器器材的实际配置情况,对需要补充的和配备的在上学期已上报了教育局。

(六)计算机配备情况

规定指标:生均10:1。我校现有学生3779名,应配备微机室6个,计算机379台。

学校现有微机室4个,计算机208台。需要增加两到三个微机室,170台计算机。

(七)图书情况

规定指标:生均应有图书25册,每册书按20元核算。学校现有图书6万册,我校现有3779名学生,应有图书94475册书。还短缺34475册书。

(八)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指标规定:初中本科合格率达到75%以上。

学校现有教师214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 205名;专科学历人数9名。学校本科学历合格率为95.3%,超过了指标规定。

(九)骨干教师情况

指标规定:初中比例应达到15%以上。各级骨干教师比例应为3:4:8。

学校应有各级骨干教师32名,其中区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9人,县级17人。学校现有各级骨干教师14名,其中自治区级骨干教师4名,缺2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缺6名;县级骨干教师7名,尚缺10名。学校现有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为10名,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到2015年6月份,学校将有区级骨干教师6名(达到指标规定的人数),市级骨干教师2名(缺7名),县级骨干教师16名(缺1名)。市级骨干教师短缺尤为明显。

三、工作措施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和自治区教育厅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宁夏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说明》及《宁夏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有关问题的意见》,组织自查,理清不达标项目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学校成立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王晓龙

副组长:李学宝、马晓岚、田云平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暴怀勇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组,具体分工如下: 1.宣传报道组

组长:马继平

成员:仇菁、叶惠娟

工作任务和职责:营造创建氛围,组织学校刷写标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情况、工作亮点;制作迎检专题片;审定学校宣传手册、解说词。

2.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组 组长:张嘉炜

成员: 苏满张、史德才、滑峰及总务处其他成员,各班主任 责任指标B2(4分)、B7(8分)、B8(6分)、B11(3分)

B2(4分)工作任务和职责:积极响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建立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优先安排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就读并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将其列入经费预算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服务工作提供保障。

落实时间:2014年9月

B7(8分)工作任务和职责:做好我校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工作,使近三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

落实时间:2014年9月-2015年7月

B8(6分)工作任务和职责:根据我校实际,尽快使我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设施、功能室配备基本达标,努力建设标准化学校。

落实时间:2015年5月

B11(3分)工作职责和任务:全面贯彻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我校绩效工资考核和发放制度。

落实时间:2014年9月-10月份 3.教学质量一体化组

组长:周自存

成员:教务处工作人员、教研组长及各班主任 责任指标: B12(10分)、B14(7分)、B15(2分)、B17(3分)、B19(3分)B20(3分)

B12(10分)工作任务和职责:依据国家课程设置规定配齐各学科课教师,专任教师专业对口,使教师年龄、性别、职称等结构合理。骨干教师比例在15%以上,各个层级的骨干教师应相对均衡。

落实时间:2014年9月份完成教师专业对口工作并根据学校实际进行课程安排;2014年7月份前与教育局教研室协商,使我校骨干教师达到相对均衡的数量。

B14(7分)工作任务和职责: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一是在“国培计划”和自治区教师培训计划实施的同时,配合教育局做好县级培训计划,加强我校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教龄不满6年的青年教师培训力度;二是将上述培训经费列入学校财政预算予以支持和保障。落实时间:2014年9月-2015年7月 B15(2分)、工作任务和职责: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体育(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课程的开设。

落实时间:2014年9月份

B17(3分)工作任务和职责:确保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均达到85%以上。由体育组建立中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落实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6月底

B19(3分)工作任务和职责:一是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以,及寄宿学生起床就寝时间。二是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三是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5小时之内。四是确保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五是控制学生周活动总量在34课时;六是严格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无随意增减课程、课时和提前结束课程现象;七是不按学生考试成绩排队;八是加强教学管理,杜绝在节假日学校、教师违规补课等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

落实时间:2014年9月份

B20(3分)工作任务和职责:加强教师培训与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初中升学率在95%以上。

落实时间:2015年7月份完成 4.教师队伍均衡化组

组 长:田云平

成员: 校委会成员 责任指标:B13(15分)

B13(15分)工作任务和职责:建立并有效实施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严格执行我校与教育质量高的学校与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每学年交流的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10%的指标。综合考虑到我校教师编制、学科教师配备、骨干教师比例以及教师的年龄、性别、职称等均衡配置问题。积极配合执行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计划。(教师交流比例=交流专任教师之和/专任教师之和*100%)

落实时间:由校委会研究决定 5.安全卫生保卫组

长:马焕龙

成 员: 政教处成员及各班主任

工作任务和职责: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建立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和学生风险防范工作。

6.关爱机制组

组长: 杨万福

成员: 李效斌、团委、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责任指标:B3(4)分、B5(4分)、、B16(4)分、B18(5)分

B3(4)分工作任务和职责:依照规定,做好自查工作,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不低于80%。建立适龄残疾少年入学巩固机制,落实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负责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政策,学校提供三类残疾儿童表册及就读证明。

落实时间:按教育局进度完成。

B5(4分)工作任务和职责: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少年在12周岁或不晚于13周岁上初中一年级,防止和彻底纠正初中适龄人口仍在小学就读的现象。

落实时间:按教育局进度安排

B16(4分)工作任务和职责:完成控辍保学机制,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多措并举完成控辍保学任务。

落实时间:2014年9月-2015年6月

B18(5分)工作任务和职责: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严格执行不分重点班的规定,一律实行均衡编班教学,均衡配备教师,严格控制班额。除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外,凡不属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学校招生范围或指定就读条件而在该校就读的学生按自主招生对待。

落实时间:2014年9月前完成 7.校园文化建设组 组长: 王晓龙 成员:校委会成员

工作任务和职责:指导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研究解决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对学校形象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相关区域功能建设的策划、设计、指导,达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目标,统一规范学校名称牌、标志牌。

责任指标:B6(2分)建立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根据我校其他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实时监督工作完成情况,对不作为的组长或组员教学问责。

落实时间:2014.9-2015.7 8.档案材料工作组

组 长: 暴怀勇

成 员:饶慧仙、韩鑫、卢雪琴、马冬、朱晓亮、虎永祥、肖伏东、夏军

工作目标和责任:负责均衡教育发展创建工作档案,工作汇报、会议材料、表册统计工作和工作手册等,收集、整理、归档相关资料。

(二)建立校长、组长责任制 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为本单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和迎评工作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创建迎检工作。

实行组长负责制:各组创建迎检工作由各组组长负责,对照标准、和任务找差距、找问题,针对差距和问题整改落实。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乎教育公平、关乎教育质量,关乎千家万户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是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抓好抓实此项工作,形成浓厚的迎检氛围,确保顺利达标,通过验收。

(二)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全体教师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争先进位,按时完成省督导评估验收任务。组长要负责抓好各自分管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扎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和迎检的各项工作。如因重视不足、作风拖拉、方法不当、贻误时机而影响迎检工作的,对相关当事人实施责任追究。

(三)建立汇报制度。从2014年10月开始,各工作组要按照要求,每月向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创建工作。

五、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4年6月1日-2014年9月30日)1.召开中层以上会议,讨论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具体安排。(2014年9月12日)

2.召开本学期“控辍保学”会议,依照会议精神开展劝返工作。(2014年9月11日——2014年9月13日)

3.召开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启动会议(2014年9月27日)

4.统计未劝返学生名单,及时报送各乡镇(2014年9月23日——2014年9月28日)

5.组织教师进村宣传动员,向村民发放义务教育宣传材料。(9月29日——10月6日)

(二)对照标准,开展摸底阶段(2014年 9月11日——2014年9月28日)1.召开校委会议,明确各部门在摸底工作中的具体职责(9月11日——9月27日)

2.严格贯彻校委会议的相关精神,开展摸底调研工作(9月11日——9月27日)

3.及时开展摸底情况汇报工作及摸底数据的统计工作(9月28日)

(三)全面落实阶段(2014年10月10日-2015年5月31日)。根据各组任务及落实时间,尽力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个B级指标,定期召开各组各个阶段的工作落实汇报会议,努力使我校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工作逐步而又高效的推进。配合红寺堡区教育局进行各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全

面进行整改,确保达到自治区级评估验收标准。

(四)迎接验收阶段(2015年7月1日-9月30日)。

完善“迎评”工作材料,形成自查报告。制作专题片、展板、解说词,进一步整理完善档案资料,迎接自治区评估。

红寺堡区第三中学

2014.9.15

下载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学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措施和成效学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