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北碚区小学品德学科校本教研专题研讨会_经验交流材料...(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6:2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_北碚区小学品德学科校本教研专题研讨会_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_北碚区小学品德学科校本教研专题研讨会_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_北碚区小学品德学科校本教研专题研讨会_经验交流材料...

扎实开展品德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澄江镇小学品德教研组活动经验介绍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深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校大力提倡要积极开展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我将具体介绍我校品德学科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

我镇品德学科教研组诞生于1999年,当时我镇为打破镇属各小学以校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的局面,为了集合优秀教师资源,整体提高师资水平,通过调研设置了:品德,语文、数学、科技、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和幼儿教育九个中心学科教研组。品德学科教研组经过8年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活动特色。

一、品德教研活动两线并进

1、成立《品德与生活*社会》中心学科教研组:主要针对全镇专职品德教师或兼职品德教师开展的研讨活动。

2、成立《品德与生活*社会》学校教研组:主要针对本校所有担任品德教学的教师开展的研讨活动,并与学校德育组合作,共同研究探讨学生品德问题。

二、构建一支较为稳定的品德教师队伍

一个学科要想发展,那必须得有一只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可以说与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专业性强的学科相比,品德学科要想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教师队伍可不容易。为了稳定这支教师队伍,学校相当重视,教科室设专人联系品

1德教研组,在刚开设时我镇澄江小学、希望小学分别安排了1至2名品德专职教师,并展开了品德学科镇级骨干的聘任以及后备骨干的培养工作,并积极培训区级骨干及后备骨干。现我教研组有区级骨干教师1名,区品德学科核心组1名,镇级骨干教师3名,区后备骨干1名。

三、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制度

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便于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每学期里分别《品德与生活*社会》中心学科教研组与学校教研组开展不少于三次的集中教研活动。为了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教研组长必须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做好充分的教研活动准备工作。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课件展示教研活动计划表、活动记载表)

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研活动,我镇特别注重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习惯,培养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树立做一名学习、研究型的教师;大力开展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还积极为我们搭建交流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中,我们品德组的每一位教师怎能不受其感染呢?每一位成员都积极的投入到每一次教研活动中,大家协调合作、共同分享、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每一次学习都受益匪浅,每一次发言都精心准备,第一堂课都用心设计、每一次交流都畅所欲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我镇品德教研组活动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有:学习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设计教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进行说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论文、完善评价等等。

1、注重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能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康内尔说:“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理论、新的教学观。作为身处一线的教师,我们惟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实践知识等,才能准确的把握住课程改革的核心,才能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

想品德课,因此课程标准的学习就尤其重要了。

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要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根据每次教研活动的需要收集相关的理论书籍和学习的文章。如在“活动化教学”专题研讨中,围绕“有效活动”这一主题,为大家提供了省教研员邬冬星的《品德课程活动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德育部的《有效开展学习活动赋予课堂生命活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途径,积极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

2、注重备课的研究

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精心的备课,先进的教育理论就没有了实践的场所。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因此,在备课上我们改革了备课的方式,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首先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骨干、后备骨干教师的优势,由骨干、后备骨干教师进行案例设计,将教案发送到每位品德教师手里。并要求每一次教研活动中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由骨干教师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教材,以及品德教师共同交流重难点、提出疑点、对教案进行复备、说计划等活动。对于其它品德学科老师来说则强调复备与课后反思的环节。

3、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课改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们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活跃的教育教学氛围,课堂上精心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了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就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开展交流、讨论;怎样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怎样进行发展性评价等实验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广泛开展研讨,探究活动化、生活化、主题化学习方式的应用与实践,推进我镇德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中都要安排交流课、研究课、公开课,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并积极组织其他教师认真观摩、深入评课,发现、总结

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办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张利平、赖佳余老师荣获国家级录象课二等奖,品德组多位老师在参加区、镇级赛课、说课活动中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4、注重行动研究

行动促发展,行动促反思。所谓行动研究,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却往往忽视教学反思的环节。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重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尤其是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反思,指导教师如何进行反思,使教师的反思不流于形式。其次,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发现、总结,形成经验文章,然后组织大家进行交流学习,并积极向《北碚课改》、镇级刊物《实验苑》投稿,张纯英老师撰写的案例反思《神奇的手》、《平安回家》等发表在《北碚课改》上,多位教师撰写的心得体会、经验点滴发表在镇级刊物《实验苑》上。通过反思,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教学,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张利平、张利菊、王静等教师师撰写的论文分获市、区级奖励。

5、注重评价工作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发展性课程评价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以及评价主体间的互动等,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效益,达到促进发展与改进的目的。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评价工作的落实与改进的工作,研制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评价表、认知试卷等。还进行了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中公民素养和道德品质两个板块的研究,初步拟定了各年级学生品德评定的细则。

六、以课题为抓手,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课题都是来源于老师的反思,来源于教师在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我们教研组通过将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并上升为课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课题化了只是基础,只有课题行动化、行动反思化、反思成果化,才能问题研究成为促进老师研究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2002年,我们先后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子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小学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深化研究》和《如何加强德育的针对对性和实效性》两个子课题的研究,并于2006年4月顺利结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多次评为先进研究者,研究成果多次获奖。2006年12月我们又积极申报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三生”德育整合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并积极投入课题研究之中。

七、积极争取专家引领

校本教研强调立足学校,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教育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从本校和本校教师的实际出发。我们不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而且主动出击,积极创造机会,利用教研员和区内新老专家到校检查工作、指导教学之机,以及外出观摩学习、参与区内大型研讨活动、与区内外名校大校举行研讨交流等机会,不失时机地请专家们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最直接的专业支持。

八、教研活动的效果

1、给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把自己在教学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研究,共同解决问题;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得与失,促使教师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2、给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教研活动中安排交流课、研究课、公开课,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

3、给教师提供互助的平台:在说课、赛课、备课等活动中可以组织本组的教师一起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教研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形成了自已的教研文化。

(信息推荐: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刘莉)

第二篇: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研研讨会发言稿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研研讨会发言稿

郑州七中张燕军

各位老师:

下午好!

关于如何进行校本教研,很多学校都在摸索之中,我们学校也一样,所以在这里,我就把我们学校以及我们信息技术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些具体做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以介绍,希望能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有计划地进行教研活动、强调集体备课

1.有计划地进行教研活动

对于教研活动方面,学校要求,每个学期初,教师本人要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计划,确定自己本学期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校校本教研方案,制订本组教研计划,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校期末组织一次校本教研研讨会。

依照学校规定,我们备课组在开学初都会认真地制定出个人校本教研计划,备课组教研计划,认真填写每周的教研活动记录,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活动。

2.认真备课,提倡教案撰写形式的多样化,加强集体备课

学校规定,五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每节课都写详案,旨在把主要精力花在教材教法研究上;校级以上名师和骨干教师允许写简案、提纲、批注,旨在把主要精力花在创新上,其它教师可写详案可写简案,旨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新观念,揣摩教法上。同时提倡用电子备课,建立电子教案,逐步建立教案资源库。每节课要有一个教后反思,记录教学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再教设计,定期通过校园网或其它方式进行展示,以此引导全体教师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设立备课组,小组成员轮流承担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要在集体备课前准备好所讲授内容的教案。集体备课时,由主备课人讲述备课的思路,主要特点,备课小组成员在自己备课和备课人发言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专长做必要的充实完善,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盲从作风,要对集体备课进行再创新。做到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教案统一。

我们备课组两位老师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都会将所备新课的教案、课件,以及使用的练习软件讲述出来,然后两个人一起探讨,考虑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方 1

案,最后形成统一的教案,在上课的同时,根据课堂中反馈的情况及时沟通,加以调整,力求尽善尽美。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案,对今后的教学都是有益的补充。

我们的集体备课,没有停留在形式上,是实实在在的在搞校本教研,落实了校本教研的核心: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学反思。而且学校一再强调,集体备课,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备教材备教参;第二是要备学生(学情)。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学生对课堂你的教学情况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控制自己的教学节奏,达到让学生“会”这一唯一目的。

通过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与老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同志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倾听、吸纳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学洋思,积极探索课堂模式

2004年11月,我校教科室受学校委托,随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教育教学考察团,前往江苏省洋思中学(初中)、启东中学(高中)和盐城中学(初、高中)三所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学校深受启发,从2004年11月开始,学校把“深入学习洋思经验,积极探索我校教学模式”当成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头戏,2005年3月份组织年级长、教研组长到洋思参观学习,并先后两次开展学习洋思经验交流会,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在调节教学的理论支撑下,通过到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的学习,经过全校教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实验、推广,反复的论证、征求意见,到目前,具有七中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型。

我们的课堂模式是:自主学习+调节教学模式。

它包含四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自学辅导(1+15=16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

2.学生自学看书过程

第二环节: 知识梳理(5—6分钟)

1.整理知识点的过程(1—2分钟)

2.教师点拨释疑矫正(3—4分钟)

第三环节:当堂训练(10—15分钟)

1.记忆巩固知识点(1—2分钟)

2.课堂自测过程

3.评卷反馈(3—4分钟)

第四环节:迁移延伸(5—6分钟)

1.学生可以就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

2.结合知识点进行迁移延伸。

不同的学科在模式的使用上,有着一定的不同,学校在每学期初的岗前培训中专门让我们分学科探讨课堂模式,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我们的课堂模式。

2006年10月,郑州市教研室来我校听评课,肯定了我校的“自主学习+调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指出,它是既符合新课改精神,又和郑州市推广的调节教学思想相一致;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各学科知识的形成规律,又和高考注重考察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一致。

三、强调“自我反思”,建立校本教研的反思制度

实践表明:一些教师整天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工作中,不去挤时间学习,不善于思考和总结,工作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而许多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脱颖而出,进步幅度较快。为此,我校在校本教研中注意引导教师多思考,多动笔,在不断的反思和研究中促进专业发展。反思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必须强化自我反思意识,学会自我反思,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从而有可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思考教学问题。

我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呈现方式有:

①教后记。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记。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写教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②进行考试分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差距,谈经验,提对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③撰写反思记录或反思日记。把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并在实践中反复尝试,积累一定数量后进行提炼、归并。

④写专题总结。将写经验总结改为写专题总结,就会有意识、相对集中地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写出来高质量的成果。

⑤写教学案例。从身边的教育、教学的故事中选取典型的、生动的、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对他人有所启迪的教育事件作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和撰写。

学校要求老师每月交一篇教学反思,形式和内容不限。并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学反思的基

础上,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写出教研文章。刊登在《教研通讯》上,发布在学校网站上,以及出《反思集》。

学期末,我们把老师的成果编辑成册,在教师之中传阅,既是学习的资料,又是研究的成果。以下是我今年九月份教学反思的部分内容:

我们七中推广自主学习——调节教学模式,我一直认为在我们这门学科很难行得通,什么都不会的学生,你让他怎么在机房自主学习?

我们在集体备课时,一致认为,在对模式的使用上不能死搬教条,要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制定出以下教学方案,尽量使第一个月的课既兼顾到基础不好的学生,又要保持住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到基础打好了之后,再按照我们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例如讲解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时,我除了按常规的方法讲解之外,适当扩充了知识,学生都喜欢韩国歌曲,我就找了首韩国歌曲的MV作品传给他们,让他们用屏幕抓图键抓取里面好看的画面,然后作为桌面背景,这个练习既考察了学生键盘鼠标操作的水平,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都饶有兴趣地操作着。在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我试着将每节课的学案传给学生,让他们尝试自主学习,或者说让他们慢慢接受、习惯、适应、学会自主学习。

一个月下来,同学们的基础操作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我在上课时发现,已经有一半的学生会自己看学案进行操作了,这不但缓解了我的教学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可以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我对七中的教学模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我从自身感受到: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走上了专业成长之路。

四、以《教研通讯》为阵地,研教结合我们学校在2003年的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中提出:

出刊《教研通讯》,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反映我校师生的教育活动、教育教研成果及动态报到,充分发挥教学窗口的功能。并以《教研通讯》的形式编印校本教研成果集。包括:教师论文和反思;优秀校本教研个案、案例、课例研究、教学故事等。鉴于我校青年教师数量已占绝对优势,从本学期开始,在《教研通讯》中设置专栏,作为青年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的平台。

我校的《教研通讯》内容大致确定为五大板块:

1.教研简报:每月向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研活动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在本月获得论文、优质课以及成果等奖项的老师进行展示。

2.专题学习:紧跟校本教研的步伐,转载2—3篇专题学习文章,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理

念和教学方法。

3.教师论坛:给教师一个纳取百家之言的环境,广泛交流,教学相长。

4.成长档案:刊登年轻教师的教学反思,记录年轻教师成长的足迹。

5.名师有约:每期一位我校名师介绍,督促名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教研通讯》是伴随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的内部资料的全新改版,它是我们全校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交流阵地,也是我们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平台。市教科所、教研室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我们的教研通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每期都向我们索要,其中的很多文章被他们选中在《郑州教育科研》杂志和《郑州教研》杂志发表,我本人也有两篇文章发表在《郑州教育科研》上。

学校强调要研教结合,要处处留心教育教学中发生的一切,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校本教研,把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融为一体。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选题应尽量结合自己的专业或专长,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力图解决实际问题。每学期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交一篇反映自己学术水平的教学论文。

我们信息技术备课组参与的课题《中学生学习方法漫谈》、《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谈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现代教育技术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学校的普及应用》等论文获省市一等奖,今年我们备课组立项的课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现状及方法研究》也已经顺利结题。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从2003年提出,至今已经有四年了。现在,这项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校本教研思路,那就是:立足学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学习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认真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研究解决,共同提高发展。

总之,“校本教研”这种教学科研方式在实践中还有待探索,只要我们本着“以学校的发展为本”这一宗旨,在实践中采取科学、务实的态度,相信“校本教研”的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以上就是关于我们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介绍,谢谢大家。

2006.11.22

第三篇: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一、工作思路: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

二、具体教学研究目标:

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低年级组《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中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4.高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的习惯;综合性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三、工作要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累经验。

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品德课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集体备课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着重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建设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研究,、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教育研究、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等,使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

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加强教研组建设。针对德育课程变化大,学科教师兼职多的状况,要重视学校思品教研组建设。要努力把思品教研组建成课题研究组、课改实验组和备课研讨组,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

2.每位思品课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期初的教学进度计划,合理落实全学期的课时安排。3.加强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倡导集体备课、合作备课。要让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新教材,探讨新方法,开展和收集教学资源,制作优质高效教辅材料。落实课堂延伸活动的运行过程。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讨论,努力探索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活动课教学的原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带动青年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5.学期初,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在教学中留意观察和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记录;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学习、梳理,教研组共同商讨确定两三个重点问题,作为本学期所重点研讨的问题,即校本教研的主题。注重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得。

6.关注品德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关注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

四、本期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品德组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以及确定教研主题。十月:

1.小学思品课堂教学观摩。

2.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十一月:

1.青年教师不断磨课,开展组内互相听评课。

2.小学思品教学资源库建设。十二月:

1.片联教研活动。

2.小学思品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元月:

1.组织讨论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

2.教研活动总结。

连天小学校品德学科教研组

2016.9

第四篇: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总结(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县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拓宽教育渠道,提高学生品德。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为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我们大力加强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将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班队工作相结合,从小、从近、从实、从细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组织学习贯彻新《守则》新《规范》,并认真总结以往贯彻《守则》、《规范》的经验和问题,坚持过去好的做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切实增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以骨干教师为引领,提高教育实效。本学期教研组本着活动宜精不宜滥的原则,精心组织了“品德生活化、活动化”的研究,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我校王瑛老师执教的《战争何时了》深深打动了前来听课的老师,并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高度赞扬。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第五篇: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虎门镇沙角小学思想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确立“深化课改,服务课改,以课改推动各项工作展开”的整体思路,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经过努力,能够促使小学品德学科任课教师业务素质和部分教师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促使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促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精神的宣传、学习、研究工作,更新教学理念,探讨教材教法。

2、加强品德学科教学思想建设,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加强教研工作的时效性。

3、对品德学科教学进行调研,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四、主要工作

1、加强学习,丰厚底气,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五、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

1、认真总结上期网络教研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发挥好小学品德学科网络教研中心组的核心作用,将小学品德学科栏目做得有声有色。

2、认真组织网络教研活动。

3、加大网络教研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小学品德学科教师用好网络这个平台。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2、制定小学品德学科教研组活动计划。

十月份:

1、各校认真组织理论学习《“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2、征集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案例、故事、教学反思等。十一月份:

1、教导处听课调研及教学检查。

2、组织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十二月份:

1、课题汇报交流研讨活动。

2、开展网上读书学习及研讨活动。

一月份:

1、组织召开德育教育专题讲座,做好评价工作。

2、学期工作总结与反思。

3、安排下半年工作。

下载_北碚区小学品德学科校本教研专题研讨会_经验交流材料...(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_北碚区小学品德学科校本教研专题研讨会_经验交流材料...(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焉耆县第三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围......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范文大全

    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 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若要使教育改革成为可持续的事业,实行校本教研是十分必要的。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

    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棋坪中学“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我校本着“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校情出发,积......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在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学质量召陵区实验二中2013年6月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在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这一名词,是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主任李海龙意味深长地说:优秀教师应能成为专家,谁能走得更远,在于他能不能研究。研究什么?当然是基于学生、老师、学校......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参加实验基地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主任李海龙意味深长地说:优秀教师应能成为......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xiexiebang推荐)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确立“深化课改,服......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5篇

    泉州市柏山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我校校本教研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