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朝阳小学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生本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的推进,我们的课堂开始活泼了,教学形式、新潮别致了,教学手段丰富花俏了,学习氛围也自由热闹了,可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提高了没有,课堂教学的效度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我校教研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借鉴“校本研究”的经验,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以学校地方与学校课程为平台,坚持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地方与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和学生观,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师生之间不和谐的因素,使学校成为教师幸福人生的家园,成为学生美丽成长的沃土。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创新教育机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改革课堂教学,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体现教师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也能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引领和专家指导,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批科研型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要教育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素质;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感恩”教育,使学生养成尊敬父母、尊重老师、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习惯。
三、实施内容:
1、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构建融合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我校每学期都对地方与学校课程任课教师进行测评,测评分为两部分,一是每位任教教师都执教一节课,二是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来测评教师,测评结果应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和师生关系的改善。
2、抓好课前准备这一关。
★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充足课前准备的前提
常有人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确,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发学生的智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知识面的要求是越来越广,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例如:科学课有时包含有数学计算知识,数学课有时又包括有语文的理解能力等等。如果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不高,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可能胜任工作的。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掌握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其次,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使自己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后,教师要有一定的进取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要不断地进行学习,这是充足课前准备的必要前提。
★熟悉教学内容是充足课前准备的根本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实熟悉教学内容,从而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
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避免前学后忘,这是充足课前准备的根本。
积极的心态就是把好的、正确的方面扩展开来,同时在第一时间投入进去。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克服这些困难后的一片蓝天,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教师良好的心态是充足课前准备的保障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投入地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也许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且一个班级、一个人肯定都有很多好的方面,也会有不够好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在上课前十分钟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从正面引导他们,他们才会被我们所感染,和我们产生思维上的碰撞。同时,我们应该就正确的、好的事情在第一时间去投入,惟有在第一时间投入,才会唤起彼此的信任,惟有在第一时间投入,才会使困难在我们面前变得渺小,好的地方在我们面前光大,使学生受益更多。
★立足学生实际编制学校课程是充足课前准备的关键
我校自编了学校课程,分年级有梯次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自己选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教材的编写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3、依托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舒瑞老师执教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立标课《纸的研究》,张姝婧老师在县级优质课评选中执教了地方与学校课程环境教育《一张纸的“旅行”》。
4、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上,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有反思、有收获、又有疑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研究活动,并对这门课程充满兴趣。
四、保障机制:
朝阳小学地方与学校课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生本高效课堂”领导小组
组 长:李杰
副组长:王燕秀张永亮
成 员:各科任课教师
第二篇:培育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培育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吴忠市第八中学
李学林
摘要: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诸多因素中,师生关系对教学价值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教学实践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育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融合活动,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诸多因素中,师生关系对教学价值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个性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与管理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学效率差的老师绝大多数都存在师生间不信任,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提出者罗杰斯认为,只有在移情性理解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才能彼此更乐意地相互交流,并更加正确地理解交流内容,从而使双方的心理机能得到改善,并在双方关系中彼此满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学习中认识与情感过程的关系,只重视“认知”忽略“情感”,使教学原则、方法等仅依据教学活动中认知过程的规律,忽略了认知与情感互为联系的规律,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备课不“备人”,教书不育人,无视学生的人格和需要,缺乏与学生间感情交流,师生关系恶化,造成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效率低下。
一、当前师生关系存在主要问题
1、师生关系存在冷淡化的倾向。受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对越来越相对封闭缺乏真诚相待的氛围影响。师生间感情缺乏交流,情感淡化,师生重视课内忽略课外,重视校内忽视校外,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 培养,只是“你教我学”的简单职业关系。
2、教师不够大度,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完不成作业的根本原因是不会做,多数教师不是耐心的辅导而是一味批评,从而造成学生怕老师,老师烦学生的恶性循环,学生抵触情绪的增加,最后导致师生成对立双方。
3、物质化左右师生亲疏关系。物质利益来维系非正常的商品式师生关系。我自己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师节前夕,女教师启发学生们去慰问她,一名学生为给老师选购礼物而犯愁,送一支钢笔吧又小又俗气,购买化妆品吧又不知道老师喜欢什么品牌,最后在家长参与下选了一把鲜花满心欢喜的送往老师家中,以表示对老师的节日祝贺。哪知老师开门后见学生的礼品一下沉下了脸,进门对学生说你送的这个是能吃还是能喝呀。随后指着衣架上的大衣和地上的靴子说这是某某同学送的,那是某某同学送的„„,送花的学生听着满脸通红,觉得很丢人,从此不敢正眼看这位老师,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最终成了教师眼中的“差生”。
二、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的原因分析
社会因素:第一是社会大气候影响,一方面是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表现强烈,传统教育方式与学生实现需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少数教师责任心淡化,以物质利益定亲疏,第二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重业务、轻道德的走过场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对优质资源、优质生源条件下“催生”出来的名师激励推崇、重金奖励,对长期工作在偏远地区、敬业爱岗教育效果突出的教师不够重视。第三传 统教育思想中“师道尊严”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工作中素质教育的口号、应试教育的行动,主要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思想对教师的压力很大,造成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严重。第四、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收入偏低、人格尊严被学生、家长及社会认同度不高。夸美纽斯的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现阶段还只是梦想。
内部因素,教师队伍年龄偏大,课改理念学习、实践不够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尚未被认可,穿新鞋走老路现象普遍。第二,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在现实影响下逐步下滑,职业认同感强,事业奉献心弱。终身学习的理念差,造成与学生共同语言少,第三,不注重自身人格力量,言谈举止、行为习惯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认教学活动为本职工作,视教育活动为额外负担的想法普遍存在。
三、如何培育和谐的师生关系
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师生关系最大的特点是教与学,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永远起主导作用,因而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直接的、主要的原因在教师。培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为学生奠定好适应未来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师生互尊互爱、促进教学相长的需要。学校与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学校要把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当做学校兴衰的基石工程来抓,大力倡导“爱心”与“责任”,呼唤教师用爱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爱是教师从教的动力,教师只有爱学生才会选择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职业,才会孜孜不倦地去耕耘奉献。爱因斯坦说“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 师。”
2、学校在管理方面要把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关心教师、尊重教师,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培育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教师心情愉悦的走进课堂、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为培育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外部条件。
3、教师要实实在在地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人格修养,“塑造”好教师形象。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遵纪守法,以自身的学识才华、人格精神去征服学生,让学生的心理接受。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爱其业。”让学生喜爱你这位教师,喜爱你教的这门课,才能引发学习兴趣。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学习课改理念、专业知识、教材教法,不断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实例来增加教学的新鲜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抑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取得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功中体现和谐感。
5、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多活动、多交流,务实避空。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举行一些专题活动,诸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师已安排好的教育。这样,既符合学生个性,又能完成教育目的,同时还能不断地改进师生关系,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6、教师还应有较高的教育机智,在把握好尊重学生的人格、学 会欣赏学生、允许学生犯错的原则前提下对教学的人际关系问题机智地处理,灵活地解决,把不良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了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品味的。
总之,新型的师生观要求教师必须放下那让教师本身感觉沉重、让学生畏惧的架子,真正地走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平等友好的、融洽的、良师益友式的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和学新 2009年2月 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吴文菊 2009年5月
第三篇:构建高效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高效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庙滩镇中心学校付元林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增重、互相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怎么构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教师的角度上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尊重、充满关心和期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尽量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关注的,感到 “ 老师在期待着我 ”、“ 我能行 ”……。从学生的角度上看,课堂上同学的嘲笑是学生最害怕的,所以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护自己,或是对教师的提问不予回答,或是遇到学习问题畏手畏足,也就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建构起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和方法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哪些呢?
转换角色
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师教生”到“生教生”,再到“生教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课堂中,教师抱着学生走,或者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中,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
2.学生是主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
效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对子之间、组与组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提问题,相互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感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3.教师是引导者.鼓励者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们大胆提问。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证明他有认真思考过。所以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的过程,让学生从问中学,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观点,更要敢于质疑,要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总结,并且有意识的让学生总结。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给学生。在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后,要及时予以鼓励、肯定;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帮助;实行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代办。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师生是共同合作者
师生要共同合作,坚持快乐学习进步的原则。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益千里,每一个科技成果并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群人努力的结果。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够完成。然而,在独生子女比例占大多数的今天,学生们大多缺乏合作意识,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基本能力。高效课堂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途径之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的问题开展研讨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上适时恰当的选择时机,让学生们小组交流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形成了良好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5.、师生是生活实际的参与者
教学要贴近生活,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
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探索新知。例如:以数学为例,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时,就可以结合大量生活上出现的平行四边形图案,要同学们举出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发掘身边的数学,数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的用处,懂得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世界。
三、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导学案时,小组讨论不积极,别人展示他无所事事。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或是抄袭作业。如;我班有个学生平时作业拖拖拉拉,导学案不完成,组长检查时他说做齐忘记带,其实他根本没做。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时,我尽量给他们上黑板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课堂作业堂堂清,我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再者,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的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总之,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钻研,去探索。我们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满怀热情地鼓励和肯定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篇:构建生本教学模式,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2014年湖区小学教科研研讨会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构建生本教学模式,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望墩小学
朱金燕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生本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要创设师生和谐高效互动的课堂模式。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预示着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生本教育
教学模式
自主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生本教育的模式。
生本教育模式讲究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生本教育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精彩起来。大语文的视野范围,前置性作业的引导,小组间的密切协作,交流与碰撞的火花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2014年湖区小学教科研研讨会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的释放。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收获其中,毕竟自己趟过的河才知道究竟有多深多浅,这样,知识才能掌握得更加深刻。自己探索,自己总结,自己质疑,小组讨论,组员解疑,老师点拨,每个流程水到渠成。
一、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课堂教学原则
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模式。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课堂主体──学生学习行为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生本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人的意识和机体活动,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课堂环境。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中,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是生本教育所秉持的课2014年湖区小学教科研研讨会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程观。小立课程,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即大作功夫,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是生本课堂构建坚持的重要原则。课堂教学生活是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从大教育的视野看,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成为先行的永远的学习者。教师只有融入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体味和领略教学的神圣和精彩,才能精神感奋,充满乐趣与活力,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赢的共振共生的满意生活的地方。因此,可以认为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就是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二、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的模式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本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2014年湖区小学教科研研讨会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1.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的基本流程
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落实生本教育。即“领受(前置性作业或当堂先学)——领悟(小组交流感悟)——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三阶段来进行。学生领受的前置性作业一般是在上一次课结束时由教师精选的内容,学生课后用较多的时间做课前准备。当新课开始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通过对各小组讨论情况的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教学设计的调整作好准备。领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就是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先在组内流,再在全班交流,可以是小组组员全部上台向全班同学交流本小组讨论结果,也可以是小组一个或两个代表作为主发言人,其余成员再作补充。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在已有知识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把学生引人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探究——⋯⋯”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只有学生自己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才会牢记所学内容,才能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提升,是提高
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拓展。
2.“有疑必究,延迟判断”(读和做,缓说破)在小组交流中,学生事先准备的内容肯定有一些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小组的同学发表不同看法,有疑必究.培2014年湖区小学教科研研讨会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为了赶教学进度,急于下结论。要以动态开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
三、生本教育在语文课堂的实际运用。
课堂是生本教育的最集中的外在体现。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劳动所得,思想的火花不时碰撞,老师在关键的地方予以点拨,在最后给予总结。这样的课堂信息量够大,气氛够活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实应验了生本是放飞生命的教育这句话。在生本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机会,放手去让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要包办代替,老师只做“参谋”,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当而又不过分的指导。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开2014年湖区小学教科研研讨会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动脑筋,在学生不明白或者需要帮助时,再予以指导,这样往往比一味的灌注或传授效果明显得多。
生本语文课堂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师生关系体现在相互之间多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在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流、情感的沟通。语文生本课堂就是在弥漫、充盈着生机与智慧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和谐共处,师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大家自由对话、交流,对知识和精神生命获得一种整体状态,师生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自在、自为的状态: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它更是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举一个课例《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师引导学生简单而清晰地从春夏秋冬四季节讲述小兴安岭的美丽的景色,以课文为基点生发开去,全面解读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学生分小组完成前置性作业“我们知道的小兴安岭”,分别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透析,使小兴安岭的景色更加美丽多彩,丰富而生动。大家有备而来,在和谐、开放、润物无声的生态化课堂环境尽情展示,或讲述,或表演,或以幻灯片呈现,激活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使收集讨论的信息呈现鲜活的生命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因此,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认为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2014年湖区小学教科研研讨会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就是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杨士荣.语文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4]张庆军.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生本教育”模式的实施探索.2006.9—2007.7.[5]张美娟.浅谈生本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读与写杂志,2009.9 [6]吴全华.生本教育体系的教学特色与绩效[J].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7]陈芳.生本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第五篇: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潜心读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要改变那种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