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报告

时间:2019-05-13 06:3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访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访学报告》。

第一篇:访学报告

访学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次外出访学的机会,帮助我个人专业成长;感谢芮友付老师在我外出访学期间承担了本应属于我的全部工作任务,使我能安心学习。

现就我们外出访学的内容和访学的心得,根据我和王瑾老师的整理,向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有遗漏和不正确的地方,由王瑾老师补充和较正。

我们一行于三月九日从盐津出发,三月十一日抵达上海。三月十二日在上海航空酒店入住、报到并在当天听了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校高晖教授、方略集团教育专家的两场讲座。在以后的两周里,我和王瑾老师随方略集团的助学老师一起,分别访学了上海交大附二中、漕杨二中附属学校、上海尚德中学、长乐中学等学校,聆听了各校校长、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专题报告七场、学科骨干教师公开研讨课七堂,并得以与各校教师面对面交流。在访学期间,我们还随访学团一起参观了原上海世博园、朱家角古镇、上海交大、上海复旦大学。

这次访学,发达地区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我有极大的冲击和震憾。发达地区也要面对应试教育问题,而且特别重视考试的分数。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以考试分数的比较为主要形式的。据徐汇区高晖教授说,乐观估计,应试这种体制在未来五年内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但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行着课堂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了教师整体的集体教育行为。高效课堂的“高效”在每堂课中展露无遗,我们看到,以课改同样可以提高考试的分值,而且效果更好。

对于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各校校长所差别:高晖教授详细向我们介绍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闸北中学的刘金海校长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模式。但上海交大二附中校长吴金瑜却反对将课堂教学模式化,他认为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吴校长最大的特点是从理论上将教学内容分为了三种类型:感官识记类知识、意义理解类知识、过程体验类知识,认为应该教师讲的一定要讲,应该学生体验的一定要学生体验,不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上做硬性规定,能让学生学得好、记得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单位时间内达到的教学目标越多的方法就是成功的方法。漕杨二中附校校长对此跟吴校长有相同的的理念,也认为不能片面强调什么都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而是要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教师的引导地位,要讲的必需讲,评课不能单单从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分配上评价,而是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性质,注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解决了我在自己课堂中的一个重大困惑,就是如何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应该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该扶的去扶一把,能让他自主的再去自主。

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定位的观念方面,上海各校都做到了由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中,同时也体现在了日常对学生的管理和对班级的管理上。吴校长强调:教育是一种等待、教师应懂得包容、有一个人你愿意听他的话,是因为他总是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理念;尚德中学的姚可阶老师做报告时告诉我们:教育的最大魅力,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希望。特别是她的“你要引领谁,就要服务谁”的理念,彻底与在教师神坛上的光环决裂,把教师放在了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上,可能在工作的心态和工作的高度上会发生质的变化吧。

各所学校都注重自身学校的文化积淀,注意在细节上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都注意自身学校特色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漕杨二中附校张校长说,一个学校只有有了自己区别于别人的东西,才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尚德中学建有专门的钢琴教室,每个教室只容纳二到三个孩子;漕杨二中附校建成了从教学到作业批改、学校管理一体化的网络平台,课堂上看不到了粉笔,课后看不到了成叠的作业——他们的作业全是学生在网上完成,教师在网上批改的。每个班级有自己的班歌,有自己的班名,有自己的文化长朗;长乐中学注意对学生美术方面的教育,学校有多个专门的美术室,校内到处是学生的作品。

在访学期间听评的七堂公开课,有刚从华东师大毕业才八个月的新老师,也有从外省选调进沪的老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有好有坏。但无论好坏,经同行的参学成员,特别是安徽省马安山市的几个骨干教师的构思和点评,收获很多。其中最大的感受是两点:一是也许我们也能上那样的公开课,而且可能比他们上得更好,可是我们这种探究、自主的课只在公开课时准备,平时好多时间填鸭式占的比例依然高,而他们是一种常态。也就是可能我们的有效课堂还没有变成我们的整体教学形为。二是在评课中可以看出,云南去的昭通、楚雄的教师整体表达能力和对课的构思能力与安徽马安山市的教师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想这种差距不是教师个人的原因,更多的是一个整体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至后的原因吧。

访学期间看到每个学校每间教室都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PPT他们好多学校基本都不用了,好多学校都是触屏的大屏幕液晶显视器,用的不再是黑板,是白板。现代化教学设施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使课堂更生动。比如在漕杨二中附校张老师跟我们上的九年级光学复习课,她所设计的内容在没现代化设备教室是不可能完成了,但她在多媒体帮助下效果相当不错。我们初中部全部安装了一体机和PPT,我们试着都去注意使用,我想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

几所学校都非常注意学生德育管理。他们学校也有调皮生、问题生,但我想他们的优势在两个方面,一是班级小,一个班级只有二三十名学生,教师精力较充足。二是学校有较强的管理手段,虽然是义务教育阶段,但如果学生严重违纪,一样由家长领回教育。相比较而言,由于地方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的原因,我们对学生的管理显得困难更大,但我相信张校长的一句话:德育不好,皇论教学。只有加大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管理和教育,才谈得上教学的有效问题。

结束这次访学后,我有两点不成熟的思考:一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一定要如吴金渝校长所言,要个性化。尚德中学姚老师自豪地说“我们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只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别人无法超越的东西。二是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方向的改变,只有变为教师的集体教学形为,也就是只有做为一个教育团队,比如一个班级大多数任课教师,大家团结起来一直坚持,才会得到最大的收益。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注定效果不佳。

最后各所学校教师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精精业业的敬业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达地区的教师收入跟我们有很大的差别,一个尚德中学的骨干教师年薪可达二三十万,学校还双包,是名附其实的白领,但我想我们做的事是相同的,都是良心事,只有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去做,我们才能做得更好,我们清贫,所以我们更高尚。

占用大家宝贵的时间,最后展示的是王瑾老师根据访学所做的PPT,有遗漏的地方请王瑾老师补充,谢谢。

第二篇:访学报告

赴国家行政学院访学的总结报告

在西安行政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的共同资助下,在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有幸到国家行政学院进行访问学习。在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占斌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在学术研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我在访学期间的收获、感悟以及生活情况做总结汇报。

一、我在访学期间的三项工作

我在访学期间的首要工作是听课。国家行政学院的教学班次较多,课程内容丰富,有很多课可以去听。我主要听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促进金融业发展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专题研讨班、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低碳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专题研讨班、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提高跨国经营能力专题研讨班、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专题研讨班、西部地区行政学院系统师资培训班、厅局级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专题研讨班、厅局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澳门中层公务人员研修班等多个班次的一些课程。这些班次的课程,特别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促进金融业发展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专题研讨班、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和低碳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专题研讨班的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促进金融业发展与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专题研讨班的教学活动中,我聆听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

社科院副院长李杨、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等诸多著名专家的思想和观点。刘明康对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和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是国家经济的最大制衡者;金融企业既是利润的谋取者也是风险的承受者,水至清则无鱼,金融机构不可能不出现不良资产,不可能不出现案件,这必然难以满足地方政府要求当地银行不要有不良资产、不要出案件的良好夙愿;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主要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风险,一是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二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复建设问题、超前投资问题、项目条件不完全具备问题、技术建成和经济建成不能同时达到问题,政府主导投资下的国退民进与挤出效应问题、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李杨对我国地区金融生态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法治环境、经济环境、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诚信文化等是构成金融生态的主要因素,同时他利用这些因素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对全国各地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分和排名,以期促进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姜建清从银行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工作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高强主任就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问题为学员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从他的报告里我注意到:当前我国中央财政收入远高于地方财政收入,它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结构仍不够合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收入所占比重偏高,2009年达到了58.8%,所得税和财产税收入比重偏低,仅占27.7%,现行税制结构筹集收入功能较强,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功能偏弱;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界定不够清晰,“中央开单、省上转单、地方买单”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总思路是“正税清费”。尚福林就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监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尚福林主席的教学互动环节,我有幸向他请教了他对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格局以及西安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看法,使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在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和低碳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专题研讨班的教学活动中,我聆听了国家行政学院院内外许多专兼职专家教授们的课程,其中张占斌老师的省直管县改革设想、董小君老师的低碳经济与国家战略、周绍朋老师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前沿的思想和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通过听课,我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也为我今后的主体班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在访学期间的第二项工作是参加学术研讨活动。一是积极参加经济学部的教学科研例会;二是利用空闲时间积极拜访经济学部的各位老师,向他们请教如何做好学问;三是积极参加经济学部的各项课题研讨会。通过参加这些学术活动,我在学术研究方法和思路等方面都很有收获。

我在访学期间的第三项工作是读书。为师者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必须要坚持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在国家行政学院访学期间,我主要读了两类书:一类是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的书,如《应该知道的经济学常识》、《十二五:中国发展大战略》、《中国发展报告》等;一类是提升自身学历层次的考研用书。

二、我在访学期间的三点感受和建议

在国家行政学院访学期间,国家行政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等各项工作对我有了一些感触和启发。

第一,学高方为师,国家行政学院的各位老师普遍具有“三高”的特点。一是思想境界高。所谓思想境界高,一是指他们把国家行政学院的工作看得很重,非常敬业,非常勤奋;二是他们时时处处以国家行政学院工作人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体现着良好的道德风尚,也营造着良好的校园氛围。二是学历层次高。他们大都毕业于名校,全部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有在国际知名大学访学的经历。三是业务水平高。国家行政学院的老师们工作高效,能力很强,几乎每人每年都有国家级课题,并且很多老师在自身的学术领域都有一定影响力。因此,以他们为榜样,以“三高”为目标将是我今后努力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持续动力。

第二,办学要开放,行政学院应该在开放式办学中提升公信力、扩大影响力。开放式办学是国家行政学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办学经验,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培训工作中,一是通过各种专题研讨班,积极争取更多的教学班次;二是将院外的名师和大家请来讲课,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借名传名”;三是积极打造和宣传自己的名师,在一定范围内打造我们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其次,在科研工作中,要实现“两个转变”:从单打独闹的小科研向大科研转变,从被动等待向主动服务转变。再者,要紧紧围绕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习近平在视察国家行政学院时指出,“有为才能有位”。而加强决策咨询研究恰好是提升行政学院地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行政学院通过《送阅件》这一载体,创立了位中央服务的“直通车”,这已经成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工作的一个品牌,在扩大学院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要加强与教学科研活动相关的行政后勤服务工作。一是在教学活动加强对学员的服务工作。二是在科研活动中加强对教师的服务工作。三是强化教研部的管理,完善教研部秘书制度。四是,办好学校的网站,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总之,我在国家行政学院访学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收获颇多,感受颇深。我相信,这既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我今后更加努力工作的新起点。我愿意用我今后的努力工作和成果,来回报组织给予我的这次难得的访学机会,再次我衷心感谢关心和帮助我成长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事。

谢谢您!谢谢大家!

西安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吴正海

2011年1月15日

第三篇:访学交流报告

访学交流报告

本人自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访学一年。这次访学主要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邹为诚教授的指导下,进行英语教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初到华东师大,就感受到华东师大浓厚的学习和科研氛围和人文关怀。学校无论是图书馆的藏书还是电子资源都十分丰富,为师生查阅国内外文献提供了便利;图书馆和学生共享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几乎每周三下午图书馆都有固定的讲座;图书馆、共享空间、教室等场所免费的WIFI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时事;价格低廉的打印复印更是解决了莘莘学子的后顾之忧。

本人以前的研究方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这次访学选的是教学方向,主要考虑在教学一线当老师,基本的教学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教学理论的指导,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为今后做教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开学之初,初次走进课堂去听课,感觉很不适应。自从踏上工作岗位后,整日忙于教学,很少有时间有机会给自己充电,几年过去了,感觉自己与学科前沿完全脱节,再加上现在好多课程也进行了调整,感觉有些无所适从。

到华东师大后,有幸听了一些博导硕导的课,有的硕导跟自己年龄相仿,学术上已硕果累累,与他们相比,自己简直羞愧难当,深感自己水平的低下,心中也一下子不安起来。突然感觉自己有太多的知识要学、有太多的书要看,感觉有些抓狂。有时跟硕士生一起上课,听了他们做的汇报,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感觉他们能力还挺强的,又不自觉地想到自己的一无是处,常常自惭形秽,妄自菲薄。在华东师大最初的日子,几乎每天都遭受着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打击。但或许正是这种差距更加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每天都处于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中,每天除了听课、听讲座,就是看书,总想把这几年落下的全都补上。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本人这一年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做下总结。听课

关于教学,这一学年开设了《外语教育心理学》、《教育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教材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其中《外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语言学》是两门全新的课程。由于自己缺乏一定的基础,又加上授课老师选择的是英文原版教材,刚开始听课感觉很吃力,后来坚持跟着听课做笔记,课后刻苦钻研教材,慢慢找到一些感觉。

这里的老师在学术上都很慷慨大方,他们无私地给我们提供自己在国外购买的教材扫描版供我们复印,把自己搜集的相关的国内外资料也无私地给我们分享,自己辛辛苦苦做的课件也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我们,课堂上学生可以毫无拘束地与老师进行对话,时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或许正是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造就了学术自由的氛围,使学习和科研更容易出成果。

除了教学方面的课程,我还选听了其他方向的一些课程,如翻译方向的《翻译学概论》、《写作与翻译》、《笔译基础》、《影视翻译》、《英汉比较与翻译》、《文学翻译》等;文学方向的有《20世纪西方文论》、《叙事学》、《文学与文化研究》等;语言学方向的有《普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打开了本人的研究思路,拓展了本人的研究视野,使本人看问题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更广。有的课程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缘故,只是去听了几次课,如《跨文化交际》和《英语诗歌》,但却收获颇丰。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做报告的形式来开展,老师在学期初就给学生安排好了每次课的主题,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选材,做成PPT,在课堂上汇报。《跨文化交际》还有talk show、interview等活动,课堂形式丰富多彩。每次学生汇报完后,剩余的学生会与汇报的学生进行交流,老师最后做点评。这样的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让学生在“做中学”,对本人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听讲座

平时除了听与自己研究相关的课程,还选择性地听了一些讲座。华东师大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讲座,有的是校内教授学者,有的是校外专家,还经常邀请国外学者来校做讲座。教育部华东高师师资培训中心也会不定期地邀请校内外学者给我们做一些讲座或是开设公开课,这些讲座和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些讲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学术研究的讲座,如“How should language proficiency be conceptualized for assessment purpose? Skills, abilities, or capacities”、《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中国文化中的颜色概念》、《“反殖文学”、“抗日文学”、“解殖文学”——以“满洲国”文坛为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转向与突破》、《俄国书刊审查制与俄国文学的伊索式语言》、《<鸿门宴>的五件玉器——文学人类学方法示例》、《SSCI论文发表的技术和难点》、《课题申报书撰写相关事项概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与途径》;(2)有关教学的讲座,如《英语词汇教学》、《如何教阅读》、《课堂提问的艺术》、《基于大学生心理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3)通识性知识讲座,如《<论语>与中国人》、《知人用人——中国历史中的智慧》、《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专题》、《成长与成全》、《做一个有领导力的英语教师》、《当代中国思想场域中的儒家复兴》、《<新青年>时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平凡的世界>荧屏化——兼谈现代青年精神困境》、《聚会文学:<繁花>的上海叙事》。这些讲座不仅开阔了我的学术研究视野,对我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而通识性知识讲座又启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了处世哲学。阅读

这一学年,还利用华东师大充足的图书和电子资料,阅读了大量期刊文章和专业书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图书馆,创建于 1951 年 10 月。现由闵行校区图书馆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面积约 5.55 万平方米,其中,2006 年 9 月正式启用的闵行新校区图书馆为 3.9 万平方米。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古今中外各类印刷型文献和数字文献。馆藏文献的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尤以教育学、地理学、文史哲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的文献见长,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文献信息保障,逐渐形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截止 2014 年底,图书馆拥有印刷型文献总量 447.55 万余册,其中图书 366.56 万余册,期刊合订本 37.50 万余册,古籍文献 32.94 万余册,学位论文 2.91 万余册,非书资料 7.64 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 126 个(含 336 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 5.79 万余种,电子图书近136.8 万种,学位论文 268.18 万余篇。两校区图书馆提供电子阅览室和读者查询终端,无线网络全覆盖,读者可方便地访问图书馆资源、校园网资源及因特网资源。同时通过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用户认证和校园 VPN 方式,实现了本校读者远程访问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功能。近年来,图书馆积极参与 CALIS、CASHL、“211”、“985”工程项目建设,包括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 / 文献传递项目,包括华东师大硕博士论文数据库、华东师大图书馆全文电子书库、教学参考信息系统等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师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学习和研究所需文献资料。

图书馆每个学期都会举办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利用系列讲座,时间为每周三下午3:00-4:00,为学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料提供指导。系列讲座包括信息素养知识、图书馆探宝秘籍:查询系统、中文期刊数据库、外文期刊数据库、中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网络:学术资源的免费乐土、国内外硕博士学位论文检索、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如何获取文献原文、网络潮人必备、多媒体资源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与论文写作、统计数据的检索及SPSS使用方法——基础、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使用方法——高级。因为这些讲座涉及到基本的文献查阅方法,是做研究的基础,所以每个学期都会有相同的讲座,还提供免费的课件供下载,这样方便学生进一步学习。

访问学者和华东师大教职工享有同等待遇,每人借书量为50本,借期为60天,并且可以续借5次,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做研究。另外图书馆设有自助借还书机,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方便了读者。在华东师大访学这一年,最令人不舍和怀念的就是华师大丰富的藏书。科研

从翻译转向教学,由于自己研究方向的改变,对新的研究方向没有基础,感觉很陌生,一下子无从下手,感觉很迷茫。跟导师交流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后,导师建议我先不要急于找研究点,先多听听课,看看书,看看别人都在研究什么,再从中寻找自己的研究点。于是第一个学期,我主要是听课,研读教材,课余时间泡图书馆看期刊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想着从教学入手来寻找研究点,但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的课题都有人研究过,很难找到突破点,另外,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就要做实证研究,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还涉及到一些统计软件的使用,而这些都是我的薄弱点。虽然听了一个学期的课,也看了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章和书籍,对教学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想做研究却很难。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还是专攻翻译,再兼修教学。毕竟翻译对我来说有一定基础,做研究更容易上手。

第一学期刚好开了一门新课程——《认知语言学》,教授这门课的老师是刚从新加坡回国的一个很年轻很绅士的教授——杨延宁,年纪轻轻,就已成就不凡,且为人特别谦虚。或许是被教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也或许是被这门课程的内容所吸引,这门课颇受访学老师欢迎,这门课是门选修课,只有一个学生选,可每次上课教室都座无虚席,其余的全是旁听的,且都是访学老师。教授除了讲授基本的理论,还常常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最后总是落在如何运用于汉语研究。教授的课总是能给人以启发,让我们不断地去寻求灵感。我在华东师大访学写的第一篇文章,灵感就是来源于这门课程。后来听的课多了,看的书多了,且注重在听课和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渐渐有了一些灵感。每次一有灵感,就立马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再通过文献的阅读来决定研究课题的取舍。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点,结果一查文献,发现人家早已研究过了,或是研究点虽好,但可行性不强,就只好放弃。有一次在《英汉比较与翻译》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一段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理的对话,全文从头到尾都是“吃”字,当时我就想着可以做有关“吃”字的隐喻研究,结果后来一查文献,发现已经有人研究过了,且做得已经相当好了,就只有放弃。通过这一年的访学,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做个学习和科研的有心人,灵感不会随随便便就从你的头脑中蹦出来,在平时的听课、阅读、和与导师以及其他访学老师的交流中,都要用心地去思考,善于抓住瞬间思想的火花。另外,做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要善于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现在的研究都倾向于跨学科性,所以要具有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在做自己专项的同时,要多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将自己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翻译与认知语言学、翻译与认知语用学、翻译与文学、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传播学的结合等。这样研究视野会更加开阔。

在访学期间除了听课、看书外,还经常与导师和访学老师交流。比如每次听完讲座,我们都会交流一下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别的老师注意到的地方,你可能没注意到,这样就可以形成信息互补。有时跟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老师交流,还可以学到不同的科研方法,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拓宽视野。尤其是研究社会学的老师,他们研究思路缜密,研究方法科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跟我同宿舍的老师虽然是研究美术教育的,但在读书方法和科研方法上也给了我很多指导。我个人的体会是,访学不仅仅是充电、做研究,更重要的是结交朋友,从不同的人身上,你可以学到不同的东西,而且人脉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资源。跟导师的交流,更是可以解决自己科研中的一些困惑。导师虽然指导的不多,但每次总能正中要害,给你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一学年共撰写了8篇科研论文,现已有4篇录用,虽然与那些能力强的老师不能相比,但就自己的科研之路来讲,这一年应该来说取得了较大进步,论文不管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较之以前都有很大提升。这也给了我今后科研很大的信心和鼓舞。软件的了解和学习

访学期间,还学习了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了解了统计软件SPSS和定性研究软件ATLAS。这些软件对我来说都是前所未闻的,更不用说应用了,因此听了老师的介绍后,感觉自己大开眼界。现在在文献管理中,已经充分利用上了NoteExpress,给自己科研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另外,NoteExpress的参考文献自动生成功能,也给论文撰写提供了便利。统计软件SPSS虽然还不会使用,但至少了解了它的基本用途,为今后学习打下了基础。定性研究软件ATLAS,在导师给我们做完讲座后,导师让我们参与了他课题的编码工作,让我们对此软件的运用有了初步的尝试。

对理论的学习领悟固然重要,但相关的软件也是做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了这些软件的使用会使你的科研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软件的学习,让软件为你的研究服务。

这一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能再次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坐在图书馆静静地看书,感觉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虽然也有科研的压力,但每天在看书学习中度过,感觉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虽然科研水平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就有飞速提升,但这一年确实收获还是挺大的。访学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科研的道路还很漫长。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都是一个持续的漫长的过程,不管前方的道路有多艰辛,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第四篇:出国访学报告

访学时间:访学地点:资助方: 受资助者:

出国访学报告

2014年2月7日至2014年9月15日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西安工业大学 机电学院王晓丽 WSU)

2014年2月7日至2014年9月15日,我得到西安工业大学的资助,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真心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机会,我自己也非常珍惜这次访学的机会,下面我把我这一年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做一汇报。

美国大学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他不足之处,我所写的,不可能写出一个真正的美国,如同盲人摸象,每个人只能摸到其中的一部分,很难说谁摸到的才是真正的大象。

一、学校及导师学院简介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是一所四年制公立大学,成立于1890年,占地620公顷,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主校区坐落在华盛顿州威特曼郡(Witman County)普尔曼市(Pullman),在华盛顿州境内还包括:斯博坎校区(Spokane)、三城校区(Tri-Cities)和温哥华校区(Vancouver)校区。我访学的校区为主校区普尔曼市。这是一个干净,安静的小城市,城市90%为大学生和教职人员,其余为各行业的服务人员。学校放假的时候,整个城市都会安静下来。

大学设有文理学院、商科经济、工程建筑、农科及家政、教育、药剂、护理和兽医学八个学院。其中,酒店及饭店管理专业排名美国大学前5名,也是修读学生最多的专业。一位退休的美国老人告诉我,WSU的酒店及饭店管理专业,是西雅图的一位渔民富裕以后捐助成立的。

我联系的导师是乔丕忠教授,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教授。他所从事的研究是工程结构和智能材料的力学性能。首次提出的双层梁剪切变形和界面变形理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创建了由离散版理论所得到的局部稳定结构离散解,已成功应用于美国航空业的结构分析。获美国土木工程协会航空部“杰出科技进步奖”,华盛顿州立大学最佳研究奖,“Journal of Aerospace Engneer“的特邀主编,美国多家期刊的副主编。共主持包括3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20多项。SCI论文120多篇,EI论文140多篇。

导师所在的学院为工程建筑学院,包括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等专业。

二 访学总结

这半年中,在导师的关照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确实融入到了WSU的生活中,包括课堂听课,了解相关的课程规划;参观相关的科研项目,实验室,参加博士生的开题以及博士生的课题进度讨论,也当然感受到了异国文化的冲击,很多时候,工作和生活是不能分开的。当然,英语也有了一定的长进。

(一)课堂听课:

华盛顿州立大学实行三学期制,春季学期(每年的1月中旬到5月中旬)我在春季学期随堂听课三门,机电一体化,由于这里的学分很贵,(注册考试,一个学分1300刀),所以,我随堂听课,如果是大班上课就不一定和授课老师说,但也有被认出来的情况,如果是小班的课就一定事先和老师沟通一下。在美国,许多课程安排在中午上,经常是12:50上课,吃完饭,没有午休,不得已养成了不睡午觉的习惯。由于时间短,基本还在适应期,一方面语言关还没有完全过,听课压力很大;再一个还没有适应生活,感觉自己颇不适应。后来发现,听不懂课上的内容,似乎也属普遍。到这学期结束,大部分课程自己都能听个半懂,或者百分之七八十,但是有些发音很快的本土老师和发音很怪的国际老师的课,还是如同听天书,只能下去自己翻书学,靠听课那就废了。我后来觉得,要是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个基本的认知,或者以前学过,听课效率就会高很多。比如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以前在学院带过课程设计,听起来就很自如。比如,电路简介,因为我做过硬件设计,就很容易听懂,也有收获。我听说WSU的酒店管理专业比较好,就去听课,后来大失所望,老师的讲授居然就是大段大段的文字,老师念,学生抄,除了教师的发音比较地道,其余,没有太多可取的。看来,语言的问题不只是语言的问题,更多的也许是些语言背后的问题。《机电一体化》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我基本上一直听了下来,特别是授课教师居然允许我去听他的实验课,(很多实验课,授课教师不乐意旁听)所以我就结合《机电一体化》这门课,谈一谈他们的授课。

1选课系统 WSU实行网上选课,有些课程的学生人数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规定,所以很多学生就报不上。只能选择其他课程或者其他的学期再去选择这门课,也有很多课程很少的学生报名,如果少于5人就不开设这门课。

图1 选课系统 第一节课 安排好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讲授内容,时间,类似于我们的教学日历,也有每次小考的时间,期末考试的时间,大小论文的提交时间等。以及每项所占分数,最终分数一般由作业,小测验,出勤率以及期末考试组成。我因为是在春季学期开学后去的,所以,没有听到第一节课,但是在暑假小学期,我又补上了第一节课。老师会介绍自己,介绍这门课所有考试的时间,分值比例安排。并打印好发给学生。我也得到了一份,但是回国时东西太多,被我弄丢了,算是一个小遗憾。上课随时提问。这是对我触发最大的一点,老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会习惯的问:“Any question?”学生一般会有很多的问题,甚至,课堂上学生会随时发问,而教师回答问题之前一般都会先说:“good question”。我发现美国人更爱提问,在我听课的过程中,我没有见过中国的留学生提问过。这种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学生提问时不用站起来,有问题随时提问,体现出师生的平等。授课方式灵活多变 教师用多媒体,也有很多老师用白板书写讲授的内容。课堂讨论也是教学方式之一。教师上课时,准备很充分,经常会发很多学习材料,他们叫handout,上课时分组讨论的形式也是授课的一种形式,我不算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性格,但是对老师的敬畏却是大大不同于美国学生,美国学生的优点或者缺点就是他们随处流露出的自信心。课堂讨论的热烈,各抒己见,让我想到在国内讨论课敢于说话的寥寥几个学生,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看来,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拥有自己的观点不仅仅是大学培养的,他联系到我们整个的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作业有难度,需要课下阅读大量的资料,还要灵活运用知识才能完成。下面的截图是其中的一次作业,我课下做的时候也下了一定功夫,不过,我准备把这次的大作业作为一个毕业设计供下一届的学生选择。所以,我经常看到学生们在图书馆忙忙碌碌的完成作业。下面是其中的一次作业:

图2 课下作业

图3 课下作业

这次作业,我课下用了一天的时间去完成,需要上网查不少的资料。我一直在想,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学生通过灵活实用的大作业确实能锻炼他们相应学科的专业技能。上课自由,我听了有5门课,没见过一个老师点名的,只有一次周一的一二节课,因为确实来的人少,老师稍微等了一会儿才开的课,还戏称这些学生是“夜猫子”。多数情况会有学生迟到的,也有早退的,也有中途上厕所的,学生都静悄悄的走,静悄悄的来,只要不打扰别人,一切都ok。但是,只要坐在教室里听课的都非常认真。我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学生是来学知识的,教师是授课的,工作性质不同,但是彼此人格是平等的。实验课

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这门课程是一门研究生科,即便如此,课程中也安排了实验课,听说WSU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是得过奖的,或许跟这些丰富的教学方式有关吧。我有幸跟随研究生上了实验课,感谢授课老师的热情帮助。在PLC的授课中,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用于教学的PLC居然是西门子的S7-1200,现在我们很多新开发的工业设备中还在应用S7-200,S7-300时,他们在教学设备中已经用到了S7-1200,而且学生是2人一台设备,授课过程中,是课程的主讲老师来讲授实验,对于PLC的编程教师操作的非常流利,除了主讲教师,还配备了两个辅助的教师来指导学生操作,可见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我想,配备充足的基础实验设备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其实,我发现WSU先进的实验设备,并不是特别多,甚至还不如咱们的很多一本院校,但他们对于基础实验设备的投资表现出他们对于教学的重视。

(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在美国,大多学生的奖(助)学金都是由项目支配,而大多项目的80%都用来支付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工资,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学生都有一种“生存”的压力感,一种对“工资”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通过专注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目前,中国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也在逐渐扩大,如果能更好的把“责任感”和好的管理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我想中国大学会很快培养出许多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做研究一定要找问题,申请项目,把科研做好做大一定要有项目来支撑,通过申请项目,完成项目来发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别人都没发现过,也没有解决过,慢慢的,就能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出重大的发现和创新。现在大学的发展正是如此,国家和很多高等学校都在鼓励和督促教师多申请项目。

美国大学教师的终身教授和晋升正教授的评估体系已经从以前的“要有学术论文发表,才能生存”(Publish or Perish)慢慢地向现在的“Get funded or Perish”(要有像样的课题才能生存)转变。因为能获取有竞争力的项目,或者获取自身市场需求和领域的项目体现了研究的价值。

我的导师,乔教授说:做项目,如果钱花完了,没有发表像样的文章,就没有给科学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在乔老师做项目过程中,很注重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目前为止,他发表的SCI论文有120多篇,关键,他很看重论文的质量,他曾经获得“Journal of composites construction”最佳论文奖。并且,他们在申请终身教职时非常看重的是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三)校园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WSU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8月底的迎新生活动,有学生组织的,也有学校,院系组织的,在开学第一周,学院会准备丰盛的野餐(picnic)来答谢师生。校园里免费的电影也会排满了整个开学周。

WSU的橄榄球更是疯狂,我有幸感受了学生的一次橄榄球比赛,热情高涨的学生拉拉队,专业竞争力的队员,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们各种运动场有很多,有网球场,足球场,田径场,足球场,能承办赛事的足球场,棒球场,橄榄球场,承办赛事的橄榄球场。还有室内的健身中心,等等。这只是我工作之余看到的,我相信还有很多我没看到的。高校如此重视基础建设,我想这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功能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可以在此学习,娱乐。免费的WIFI也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条件。

(四)异国文化,英语学习

我刚刚也在课程里说了课堂上语言遇到的问题,我觉得语言就是个工具,这

个工具是供交流用的,而人们彼此交流的就是思想和观点。所以,关键还是你的思想和观点,你会不会拿英语表达;你能不能从别人话里面听出观点和思想,我在美国的图书馆经常去参加志愿者组织的“英语学习”,在那里我从美国人那里了解了更多的美国文化,也有了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因为我们学得都是第二语言,他们会耐心的听我们讲,也会在表达他们的观点时,特意将语速慢下来,这比起单纯的在生活中学英语会快得多,有一次,我在与人交流时没听懂,对方意识到了,就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再去解释,我反倒更加不懂了,其实,我需要的是他们慢点说。我在语言班认识的一个慈祥,开朗的美国老人,她叫“louis”,她告诉我很多美国的文化,比如,交通规则,比如交通警察如何查她的驾照以及她每月的纳税,她说她知道她缴纳的税用来做什么,她对中国的中医之道很感兴趣。她还知道中国的孩子需要写很多的作业等等。

我觉得,半年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还是太短了,再加上回来不用的话就“恢复原形”了,所以就只能多听广播,看英语演说了。

同时,我切身感受到了了不同于我们的美国文化。1志愿者

多半年的美国生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的志愿者,小孩子因为放学早,没人照顾,会有志愿者从事这一服务,当然,这些孩子长大了之后,也很乐意作为志愿者去帮助其他的小孩子。又一次,在英语补习课上(教英语的也是一位志愿者),大家讨论对美国的印象时,大家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自己遇到的好人好事。图书馆,教堂,社区等等都会有志愿者提供服务,一般是学生,退休人员跟多的担任志愿者服务。他们认为志愿服务是应尽的义务,是回报社会的方式。很多人把回报社会作为人生的信念之一。热情助人 热情

路上毫不相识的人碰见了,真诚的“good morning”,“how are you doing”总是让人感觉暖暖的。

助人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我问路,一个大学生居然把我领到了地方。有一次停车,我询问如何缴费,一位女士不但详细的帮我操作,居然还拿出了硬币要送给我。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将人生7个月的时间留在了美国,给美国给予我的,却是一生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对于我而言,此次访学,既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最主要的,他启迪我对教学和科研的思考,我想,这对我日后的工作一定是有帮助的。同时,我也依然心存感激,感谢学校和学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访学的平台。

第五篇:韩国访学实践报告

韩国访学实践报告

期盼着,终于踏上了韩国访学的旅程,我们怀着憧憬的心情,一路扬帆,终于在风和日丽中踏上了这片早已在韩流中就让人向往的国土。

伴随脚步的前进,迎面而来的是和煦的阳光和轻柔的海风,瞬间让因旅途而疲惫的我们兴奋不已。我急迫而兴奋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也许,这就是震撼的开始。

过了边检,跟随导游上了我们专属的巴士客车,干净这个词首先蹦出我的大脑,车窗一尘不染,窗帘干净如新,更让我惊讶的是座位的左右上方都会有提供的手纸,如此人性化的设计,让我迫切的想要了解这是个怎样的民族。七天的旅程既有对韩国大学的访问又有景点的参观。虽然仅有七天,但我想我是收获颇多的。

韩国的饮食让我倍感喜爱但同时也很纠结。我们在国内大抵都尝试过韩国料理,但当我们亲临其境,也席地而坐,面对桌上摆满的一碟碟各种各样的泡菜,杯里盛满冰水,手拿用不惯的扁扁的筷子时,绝对是别有一番风味。泡菜是韩国最特色的饮食了,这可是就餐必备品呢!各式各样的泡菜不仅口感美味,而且能帮助当地的人们减少感冒等疾病的侵袭。烤肉也是不错的,只是我还没有区分烤肉和煮肉的区别吧。我想拌饭是我最喜欢的,各种材料拌在一起,味道美味同时又不缺营养。韩国的饮食虽然看起来品种不如中餐多种多样,但营养绝对是没的说。我正是喜欢韩国居民对饮食中营养的追求,他们总是会把一顿餐掺杂各种食材,增加食欲感的同时又不乏营养。当然,也有让人纠结不习惯的另=一方面,他们天生的是辣椒大王,喜欢将食物中拌上辣酱,这也是让我最纠结的地方,也是很多留学生不能习惯的方面,一顿饭没结束,已经辣到不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鸡汤,清淡的参汤浸泡着整只鸡,感觉不到一丝油腻,不愧是韩国的传统名菜。总之,韩国的饮食营养丰富,清淡不油腻,还是很让人垂涎的!另外,每到一处餐厅我都有留意他们的厨房,我想无需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只一个干净足以。

每天的行程都会有韩国著名的景点参观,世界杯足球场、青瓦台、清溪川、景福宫、银岛、朝鲜战争纪念馆等等。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场依然绿草成荫,站在观台上望向整个会场,依旧能感受到当年比赛的紧张氛围。在中国儒家思想的熏染下坐落于群山中的青瓦台,在左青龙右白虎的捍卫下,朴实无华中独显它的庄严与肃穆。清溪川,一个昔日脏臭的水沟,在李明博的治理下成为首尔的亮丽风景线。景福宫虽不如故宫的宏伟壮大,但也有王者的风范,从随处可见的汉字可知,韩国的文字、文化还是深受中国的影响的。朝鲜战争纪念馆,一片回忆血与泪的神圣土地,在战机和枪炮中深刻感受着当年的金戈铁马。但在此,让我有些失落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似乎并没有得到韩方多大的感激,在烈士墓碑中,我看到好多国家的国旗,尤其是美国,可中国的国旗,很少,我并不肯定的认为是因为我们的解放军牺牲很少的缘故。其实每一处景点,尽管没有如中国景点那般惹人注意,但也足够精致的体现了大韩民国的独有特色。景区的垃圾桶不多,但垃圾并不常见;无论是攀岩崎岖的山路,还是足迹稀少的景区外,都会在路边设有水龙头和厕所,为游客提供非常的便利。并且,也正是由于韩国注重环保的缘故,每一处都是郁郁葱葱,空气新鲜,像一个世外桃源一般。最让我们兴奋地也许是爱宝乐园了,虽然胆小的我没有体验所有,但也是鼓起勇气体验了

一下这个世界七大主题乐园之一。园中服务人员热情洋溢,服务态度温馨甜美,印象最深的还是动物园的司机先生,开车带我们观望的的同时不听解说着,尽管听不懂,但从他的语气与表情中足以感受到童趣与幽默,让我们禁不住大笑。

我们的行程当然是以访学为主,在这期间,我们共走访了平泽大学、蔚山大学、东明大学以及。这使我更深入的了解了韩国的教育文化发展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由于韩国本身处于多山的丘陵地带,韩国的学校大多也是依山而建,但这并没有打乱教学楼的排列秩序,座座建筑物随高度的增高而渐渐上升,错落有致。每所学校占地面积不多,建筑物仍然在郁郁葱葱中紧凑而又有序。虽然已是放假时间,但篮球场与足球场依旧充满激烈的比赛。参天大树下的矮凳上,依旧会有奋发的学者。最让人羡慕的还是教学设施了,完善而又充足,先进而又方便,不会像国内似的笨重匮乏,好容易有先进设施了,却还要当做摆设一般供起来。参观了他们大学的课堂,了解到他们的课堂课题随时通过实验和实践来促进理解和掌握,仅仅是物流的课堂中,他们已经用上比中国条形码还要先进的词条来记录物品的信息,还有自动分类架的使用,让我们大开眼界。学习区域参观完后,我们去了生活区,突然感觉像是来到宾馆一样,空调、电脑椅、微波炉、洗衣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不比学习环境次要。之后还有活动区,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他们的学校确实做到了我们做追求的素质教育,低价向学生提供设备齐全的活动场所,促进体质提高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在这里,我好像找到了真正地大学生活。相比韩国的教育,我国教育确实落下了一大截,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无论在体制还是开放程度上,通过这些,我才意识到打开国门,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这不仅看到他人的发展程度,而且意识到自己的状况,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找到改进的点。对于国家是这样,对于我们大学生自身也是如此,善于向强者学习发展自身。在一个校园中,我偶然的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当我们在排队等待时,一个韩国学生想从队伍中间穿过,当同学发现后为他闪开道路,而他,是鞠躬后弯着身子经过的。我之后在想,如果是中国学生,中国人会是怎样经过呢?四所大学,应该说是各有各的特色,在专业的开设上也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来选取,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法。对于韩国大学,我的感受就是干净整齐,美丽环保,开放先进,丰富多彩。

对于七天的所见所闻,我所感受到的很多,有几点是最感动的:首先,韩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几乎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从国家设施的购置,网络的应用,交通的发展,物价的高昂足以体现。韩国的设施安置齐全并在充分利用着;网络已经可以达到4G全部覆盖的程度;地铁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方;物价让我们普通学生只可远观.....其次,韩国居民的素质很高,垃圾不但不会随地乱扔,而且还会分类扔掉;很有幸的做了一次地铁,但我发现他们没有想中国人那样大声的讨论者、说笑着,反而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下棋的、玩游戏的、听歌的、看书的,即使说话,也是凑到听者的耳边说;不知道是否是凑巧,在有标明老人座椅的地方坐的都是老人。最后,在最先的导游介绍是了解到韩国的鸣笛声是很少的,所以我刻意留意了一下,从知道的那刻起到最后的登船,共五天的时间,我总共听到六声鸣笛,仅是回到潍坊边境坐上我国的巴士,十分钟内鸣笛声我已数不清...这种数字的对比确实很让人感到无奈。

对于此次访学,我真的是深感荣幸,人生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感受另外一种不一样的环境,不仅真切的了解了大韩民国的风俗人情,更是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收获颇多。在深入了解了这个神秘国度以后,不仅找到了我们

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缺陷,这让我明确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努力地方向。

下载访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访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访厂报告-美

    访厂报告 工厂:美特 时间:2012/10/241、该厂是LED灯带的首创厂家,并且申请了专利。产品有CE,ROHS认证。 2、该厂多与外贸公司合作,而不是直接和客户做; 3、产品优势: 常规使用4-5L......

    镇委党风廉政建设访廉情况报告[合集]

    1 镇委党风廉政建设访廉情况报告 3 篇 镇委党风廉政建设访廉情况报告第 1 篇 根据《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 2018 年干部访廉问廉百千万的活动方......

    违法涉访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为了深入了解我县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情况,探讨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有效办法,更好地推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XX月......

    “三访三学”实践报告(★)

    “三访三学”实践报告 ————投身实践共享成长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

    工作计划,访汇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访汇聚工作调研报告 访汇聚工作调研报告 xxx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自治区驻 xxx 服务群众集中整治工作队 二O一四年十月 自治区驻 xxxxxx 服务群众集中整治工作队自年日入驻......

    “两访两创”活动报告(精选五篇)

    “两访两创”活动小组访谈报告 访谈主题:纺大“两访两创”活动 访谈人员:李春福 被访谈人:周妙依邓海丽符玉菲时富晓沈姣 访谈时间:2011-10-26 访谈地点:7栋教学楼5 访谈过......

    访惠聚 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访惠聚:博州电大住村工作组访民情 走访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自治州统一部署,博州电大“三民”工作组,在副校长亚尔买买提同志的带领下,一行6人于2014年3月5日进驻哈日莫墩村。工作......

    地税局访企查廉报告★

    直属二分局 “访企查廉”情况工作报告 根据市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访企查廉”工作的通知》(运地税函[2011]72号)文件精神,在县局党委组织的领导下,在县局监察室的监督、指导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