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实施总结大全
新课改实施总结
2008年开始,我省开始使用人教版新教材,经过课前培训,我校全体物理教师积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把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把以教师为主的满堂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切实贯彻新教材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创新和实践,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做法简单总结如下:
一、加强培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开学前,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各级课改培训。通过课改专题培训、学科培训,教师提高了对新课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对新课改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认识。常态化教研活动和分阶段专题教研活动相结合,学校通过举行一系列新课改现场研讨观摩,加强新课改研讨交流。教研组严格执行教研活动,按时足时开展教研和课堂观摩活动。
二、以新课改为契机,引入新课改理念并着力开展打造“有效课堂”教研活动。具体做法:深入细致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和学校教研室及学科组坚持听课,深入到课堂中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分阶段进行教学交流和总结。年级组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对学生问卷调查等。这些调研活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学习情况起到了积极的反馈作用。另外,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学”的兴趣,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学反思。新课改对于所有教师都是新的尝试和探索,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加强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工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积极作用加强组内听课和评课,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
三、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物理新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和“祌舟号”成功收回。教师积极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还有一些说一说、做一做等课外作业,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年走来,发现物理教学过程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习时间紧迫,难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教师难以一一进行指导,时常发现学生讨论难以控制。在反馈检查过程中需要很多时间,学生练习时间相对减少,影响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二是评价问题,教育行政采用的往往是总结性的评价,而物理教学还需要系统的过程评价,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运用不同的评价体制,而不能光用传统的一张试卷去评价我们的学生。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对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定量研究,需要运用数学知识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综合运用数学进行推理和运算。其中有些是高中数学要学但还未学到的知识点。所以建议要适当补充一些必备的数学知识为学生解题扫除一些障碍:例如斜率的概念、三角函数、数列求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极值、弧度概念、极限思想等等。
新课改的实施增强了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培养了一批研究型、探究型教师力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2011高考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精神,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使我校新课改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第二篇:高中物理新课改实施情况总结
高中物理新课改实施情况总结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知识日新月异,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暑期通过培训培训使我既领会了新课程理念,又对迅速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意识转变提供了理论指导,也确实对新课程的认识上一个新台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深刻认识到课改的理念再新、再好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具体来说就是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不仅要改变自己的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回顾自己过去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对比新课程理念和要求,通过近两个多月的教学实践,有一些收获,但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的角色需认清,教学行为需反思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进而也就激发了学习兴趣,但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仍需加强。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改变照本宣科,灵活运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给学生以科学评价。
新课程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才能使学生最终获得终身发展。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四、用激情和宽容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健康人格。
五、重视低成本实验,促进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六、重视探究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段时间学习的体会。新课程实施即将在我省全面展开,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反思,充实自己、积累经验,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教学改革的践行者。
七.习题教学中“非有效教学”分析
“非有效教学”有三种典型的情况:“负效教学”、“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1)负效教学
从内容上看:给学生提供的是错题、超纲题、特难题; 从方法上看:注重知识传授,把方法当成知识来灌输; 从形式上看:进行大量的题海训练。
结果:搅乱了学生认知结构,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产生了心理恐慌和厌学情绪。同时过度的训练使学生负担过重,导致思维肤浅,失误较多,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2)无效教学
从内容上看:重复题、特易题,从方法上看:简单内容的展示和讲解,正确的废话较多,内容抽象空洞 结果:增加无效教学时间(3)低效教学
①习题教学中所选用的习题结构混乱,缺乏层次性和有意义内在逻辑关系。习题类型单一,缺乏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人文性。如已知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质量为m,速率为v,轨道半径为r,求所需的向心力。再变为知道向心力、质量、速度,求半径r。看起来好象是提供多种变式,其实就一个式子颠来倒去,重复演练,效果低微。
②习题教学只注重方法的研究和灌输,把方法当知识教。如学生刚开始学受力分析就拼命灌输“整体法和隔离法”,缺乏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以及错误原因,导致师生认知与情感脱节,教与学脱节,老师讲自己的,学生听自己的,也许会让学生对老师非常崇拜,但仍无法独立解题。
③习题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和师生间交流协作,注重结论的给出,而忽略结论的推导过程,导致多数学生理解肤浅,没有达到内化的层次,当碰到新的题型时只会生搬硬套。如有些老师很喜欢帮学生总结一些小结论,诸如判断超重与失重时,看加速度的方向“上超下失”,在电路动态分析时的“串反并同”。我们不反对利用顺口溜来帮助记忆,但这一定得在学生达到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进行总结,小结论的给出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④习题教学反馈和评价单一,教师只注重作业的整体批改,作业讲评面面俱到,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反馈和评价。导致学生缺乏自我评价和协作评价,学生缺乏评价中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不到较好的激发和培养。
3.有效的习题教学要具备如下特征
(1)习题教学让整个课堂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包括师生的思想开放、教材开放(各个版本教材选优)、资源开放(开发静态资源和学生的动态资源如错解、错答)、教学过程开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时空开放(把课堂上的习题教学延伸到生活实际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把生活实际中发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共同分析)等
(2)习题教学要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要求师生不满足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怀疑态度、批判精神、勇敢质疑和争论等)。
学生在新课上学习新知识,初步掌握了所学的概念和规律,但在理解上往往只是表面的、孤立的。只有通过适当练习,才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因此无论在
八.关于学习卷
我校已推行的学习卷模式非常有效,通过今年高考已经得到验证。高一由于今年首次实行新课程方案,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在新课程下如何继承原来学习卷的优点,又要照顾新课程要求,值得深思,就此有下列看法在:
(1)学习卷应有结构调整,采用下列结构: A..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B.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回顾; C.自学课前练习; D.问题实验探究;E.成果体现;(互助合作)F.效果检测;
G.学生课后反思展示。
(2)学习卷体现新课改精神如下: A.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B.学习卷要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 C.用学习卷带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D.体现低成本实验的效能。
新课程教学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因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找到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第三篇:新课改实施情况
新课改实施情况
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庆阳市、合水县两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我校从2010年起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从课程编排、教学模式转变、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学分认定等方面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编排
课程规划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种。我校开设了《课程方案》规定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
1、国家课程
印发了《合水一中选课指导手册》,就高中课改总结构、选课程序、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教务处对每期开设的课程模块、周课时数做了具体安排,高一年级语数外5课时/周,物化3课时/周,班会1节/周,其余科目2课时/周,高一年级末根据学生志愿进行了文理分科,高二年级语数外5课时/周,相应方向的学科增加为4课时/周。
2、校本课程
教务处组织科任教师认真研读了《合水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方案》,鼓励支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对准予开设的课程依据学生志愿进行编班,于每周星期
二、星期四第八节课进行教 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转变教学模式
1、每周星期日例会上组织教师研读《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现代教育思想》、《基础课程改革发展纲要》,同时观看了魏书生、冯洪恩等名人的做课实录,充实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2、广开渠道,将名师请进来,组织听课、评课,并走出去到各校参观学习。仅上期我校先后派出84名教师赴海南、银川、西安、兰州、平凉、天水等地学习取经;
3、组织公开课教学及同年级互相听课活动,通过不断的听、评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上学期我校教师每人都达到了学校规定的10节/期,部分教师还自主听课,多者达到了30节次;
4、教务处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平均每周达到3节次以上,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整改措施,着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5、建立健全新课程实施领导机构和教研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合水一中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教研教改管理方案》、《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教学质量检测制度》、《合水一中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等,加强了过程性管理;
6、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深入教学研究。一是集体备课,我们要求年级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和一次教研,备课采用“二度”备课的方式,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 集体智慧,共享资源信息。二是教研,教研活动实行“听—评—研—改”一体化模式。
三、研究性学习
高中新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共占15个学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科目,而是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它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校的基本思路是:放眼探索,开设研究性课题,利用高
一、高二两学年完成。每期,教务处都会精选30---50个研究性课题,班主任负责组织,科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自愿结成调查小组,任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学期末各课题研究小组完成并提交1000--2000字的调查报告及过程性材料,学校根据各课题组提交的成果,依据《合水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管理办法》对个课题组进行成绩评定,并认定学分。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1、科任教师根据《合水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方案》管理规定,选择要开发的课程,向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递交《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课程纲要》(简稿),经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准予开设。目前全校共开设“合水地方史研究”、“书法”、“武术”、“普通话演讲”、“物理与生活”等46个课题,学校根据学生志愿,在高一级、高二级分别编制二十三个教学班,每期开设18学时进行教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测试成绩给予学分。
2、积极组织开展理化生实验教学,每期保证每生每科3次实验。
五、学分认定
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必须修够144学分,其中必修116学分、选修Ⅰ22学分、选修Ⅱ6学分。
我校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制定了《合水一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指导意见》,对学校已开设、学生已选修且经过考核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进行学分认定。每个模块修完后,组织测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课时的5/6以上)、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审核,合格后提出认定学分的初步意见,学分认定小组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对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委员会提出认定学分的意见,学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确定是否认定学分。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组织进行相同模块的补考(补考不得超过2次,仍不合格者申请重修)。学分认定情况及时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
通过两年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取得的成绩:
1、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学观念。一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二是课堂教学价值观的 转变。三是师生观的转变;
2、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思想上达到了一个共识: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实施课改,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管理方式有了新的突破,从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正在向多元化、多层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突出表现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积极思考的学生明显增多;
3、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灌输式向探究式教学过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课堂气氛更加民主、平等、和谐,学生敢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去;
5、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小组合作,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获得最大的发展,实现了全面发展,同时个人特长得到了发展,实现了个人的差异发展。学生在获得知识和增长能力的同时,还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6、开发与实践校本课程,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7、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热爱,在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8、学分认定成为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为教风、学风的转变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
二、困难与不足:
1、从传统的教材、教法、学法中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新课程改革适应过程缓慢,个别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新意,仍是新鞋走老路;
2、按新课改要求,教学任务有些过重,存在课时不足的现象,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
3、实验教学设施配备不够,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4、教学中教师发现,能主动参与活动的、活跃的学生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所以教师对将来成绩如何评定感到困惑;
5、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和我校的师资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我校教师编制较紧,造成教师闲暇时间少,工作压力大,与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之间是一对矛盾,教师素质存在的参差不齐与课程开发需要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之间又是一对矛盾。所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并提高培训的质量,仍是十分必要的;
6、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而我校没有这项专用资金,导致课程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专用教室,导致组织开课难度加大;
7、学分认定该如何严格执行;
8、学分认定工作量大,管理难度。
第四篇:新课改实施计划
新课改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实现在新课改中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及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
1、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2、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发挥创造力,与教师共建生命课堂。
3、从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入手,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三、工作方法:
在需要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创新状态下发展。
四、实施途径:
立足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将建立以“教师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培训”为切入点,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的整体改革方案,实现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
㈠“让课堂动起来”,创新育人方式
新课改最倡导的两大转变为——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动起来”正是构筑课堂互动式转变的着眼点,也是学校实施新课改的“令旗”。学校将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实施:
1、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不断促进新课堂理念能在各学科课堂实践中的渗透和落实。围绕新课标要求,强化备课立足于“两个要点”: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克服“以教代学,依教材表演”的倾向。力求上课实现“三个沟通”:即全员活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课后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做好“三个反思”:学生的核心地位是否得到凸显,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得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活。
2、为学生而设计,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校不断构建新的课堂运行机制“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我校落实新课改提出的口号,我们认为“课堂世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感到工作是快乐的,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节课的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努力实践以达到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学习,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相融共济的境界。拟从以下六个机制的构建上体现“新课堂的新面貌”:
⑴、建立“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进情景”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
⑵、建立着眼于“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的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⑶、建立“收集典型课案、观摩课堂实录、名师现身说教、设计课堂说评”的随机而变的课堂“应变”机制。
⑷、建立课后反思机制,具体要通过教学小结,反思日记,教学经验文章,座谈会,建立评课卡等信息,利用它们的整理和推广完善课改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
⑸、建立以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为一体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体验”机制。
⑹、不断尝试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畅通师生交流的渠道,通过书面传递,日记对话,聊天谈心和共同活动等多种形式增进师生的积极互动,融洽师生关系,建立起课堂拓展的“场外交流”机制。
3、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倡导和推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校要以各学科为主体,立足教材的作用在于用的观点,积极组织学生以主题调查报告、小论文、小提案、小交流、小介绍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图书室、阅
览室、小书架等具有个性化、创新性学习的平台的作用,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尝试运用分组学习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来推动互助性学习。此外,学校还要将利用读书活动、课外活动、班会活动、社区活动、慰问演出活动为突破口,让学生接触生活,从而能够学会自己、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㈡坚持“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直面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如何激发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我们认为教师的成长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我们积极以 “校本研究”为突破口,着眼于“以校本为本”的教研活动三大要素:①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②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③专业支持。立足学校本岗,融学、研究、实践为一炉。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施。
1、营造学习氛围,建全学习化组织围绕新课程改革,在推行校本研究的工作中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⑴培养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学校组织学、年级组互动学,个人研究学。要求教师做到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
⑵为教师开拓学习资源,学校将会不断搭建专家与名师的舞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带着困惑去学,带着启迪和反思开展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每个人要向学校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心得体会与课堂展示)
⑶开展“教师论坛”活动。将教师集中的问题以互动参与的方式进行交流。让教师能在交流中发现更深刻、更精彩的见解,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认识。
⑷强化教师自我反思的渠道。我们将引导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践行中坚持多方面的反思,不仅是行为后的反思,更注重行动中的反思。
2、加强校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长在校本教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优化的管理将对教师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校长要以身示范,制定校本研究管理制度。学校将明确建立领导干部兼课、听课、评课制度,倡导校长和老师在课程改革中同成长,学校将以保证校本研究顺利进行的角度建立五个校本研究制度。①校本研究制度;②校本科研制度;③理论学习制度;④管理制度;⑤激励制度。
让教师展示自己,不断搭建教师成长舞台。实施中我们将注意三个方面的创设。①每位教师均等机会展示自己;②创设必要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条件激发教师内驱力。③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展示和提高。
建立制度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具体将以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为着眼点,考评关注教师工作与月工作的结合,注重过程考核。激励制度力求做到多能多酬,技能享酬,真正实现教师的“要我做”为“我要做”。
3、创设课题研究的平台,让教师在科研中成长
问题课题化管理。我们提出“人人有课题”的口号,让课题研究源于校情。从计划、管理、实施反馈,总结一体化。倡导人人立项——人人学习——人人岗练——专业考评——专业研训、引导——形成成果的运行模式,由校教科室具体管理。
鼓励教师在活动中展示独特教学风格,学校将开展不同形式的以授课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激发教师研究热情和实践活动。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中进步,在研究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雷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此,在新的阶段下,我校将立足于新课改的实施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个途径提出相应要求。
1、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坚持师徳师风建设的长期性,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并赋予时代的气息。要求全体教师要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在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中,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营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
2、突出继续教育的时代性
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构筑信息平台,改造和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让不断更新的新知识丰富教师的头脑,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常规手。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让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3、培养青年教师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对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有目的、有序列地进行培训.在教师中开展“传、帮、带”活动;示范课、研讨课、评优课、优质课展示等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展示”“评选优秀青年教师”等一系列评比活动等,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青年教师早日成长。此外,学校要通过在职培训,离职培训,校本培训等,采取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提高教师素质。在培养的基础上,我们将对评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同时在校内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展示他们的风采,为青年教师树碑立传,以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大力倡导“学习——实践——科研之路,让每位教师承担教育科研课题,迫使教师向理论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学校的教科研室要专门指导教科研工作,建立“市、区、校”三级教科研课题网,并制定相应措施:
1每个教师每学期要研究一项科研课题。
2每个教师每学期上一堂教学研究课。
此外,学校要通过各种教研课展示,构筑和完善教育教学中的学科特色支撑。针对以上五方面的内容,教导处、科研处要在新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继续教育工作计划中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并加以实施,强化检查、总结的力度,确保实施到位。
常村小学新课改实施方案
为更好的落实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我镇教学质量,现制定我校新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课程新体系,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改目标
1、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2、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发挥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何志东
副组长:常振亚
具体负责人:王巧珍
成员:杜双权、马海霞、常元喜、李利杰、王利平四:方法、措施
1、以校本培训方式为主,帮助教师充分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将立足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培训为切入点,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的整体课改方案,力求在课堂上实现三个沟通,即全员参与,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同时要求教师写好课后反思。
2、以导学案编写和使用作为本期课改的重点,一方面抓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教师根据我镇课堂教学六步模式动手编写导学案,另一方面,很抓导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通过常规检查,跟踪听课评课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体现导学案的价值。
3、进一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交流,拓展升华”的和谐课堂模式,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相融共济的课堂气氛。
4、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本期我们将落实学习小组课堂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培训小组长,并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公平竞争,学校将从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跟踪考核,确保“和谐课堂教学模式”落到实处。
5、课堂模式
本期我们继续创设人人积极参与的“和谐课堂模式”,知识传授要求在理解、掌握、运用上下功夫。充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立足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融学、教、研为一体,并通过一些理论学习,制度激励等,鼓励教师展示个性化教学风格。
四、活动安排
1、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进行新课改业务学习。
2、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听课、评课,以求共同提高。
3、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课改论文与心得体会。
4、积极培训骨干教师,树立标杆,典型引路。
通过学习培训,努力在我校形成“敢于想名师,努力成名师”的氛围,使大家学有典范,行有目标,确保课改功在我校顺利进行。
五、本期课改目标
“和谐课堂模式”在我校形成,学习小组活动学生参与面充分扩大,广大教师能根据学生情况编写质量较高的导学案,课堂检测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搭建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将不断研究与积累,力争成为新课改的先锋。
第五篇: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新课改实施心得体会
现在小学生接触新事物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教育极速变革的时代,知识的吸收,应该有更合理科学的引导,大胆的尝试,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足不前。无论对与错,不尝识永远是错,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犯罪。我们肯定一切变革的勇气和胆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改,我的感触颇深,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老师真的轻松了吗?
新课改课上,有时候一节课下来老师说不了几句话,有时候也就是一两句,与以前的课堂相比老师的教学任务轻了,但是老师们真的轻松了吗?不是的。因为“功夫在课外”,老师的任务更重了。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习提纲包括:预习目标、预习重点难点、预习过程、预习方法、拓展提升等由于教师备课充分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想学、能学、抢着学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不但能积极参与课堂并且能有效地参与课堂。
二、学生们真的是“疯”了吗?
新课改课上的学生们再也不是安分守己、各就各位的小绵羊,他们有的或者站着,或者斜靠在桌子上,有的干脆直接走到黑板前手舞足蹈,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学生“疯”了?不是的。学生们上课形态各异,干什么的都有,好像很散乱,但他们都围绕着学习目标而动,精力集中,所以神并不散。相信学生,相信我们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让学生去亲自经历知识,获取知识,而不要我们教师再一味的去灌输给孩子们知识。当然这还要先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全员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们先“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参与每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力争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动中学”、“容量大”、“落到实”、“高效率”、“快节奏”、“收获多”。
三、创新离不开双基的落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展示课上不论是语文课堂上学生自创的诗歌,小品的表演,还是数学课上体现出来的积极的思维,敏捷的答辩,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夯实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堂任何地方都是学习的天地,我们可以利用黑板、地板、墙壁等等让学生写、算。有布置就一定要有检查,有反馈,可以发动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来帮助老师检查,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师不要再只靠自己单干,要相信并培养班干部、课代表和小组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小组长的带动和管理作用。落实“兵练兵,兵强兵”,使更多学生有提高的机会。
四、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1、每一个小组中,都有好学生也都有许多较差的学生.其中还有这样许多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没问题但是就是不敢或者是不愿意在班内表现自己.针对这种情况可由组长选出最活跃的和最不活跃的学生各一个.几天下来,效果不错.因为他们也都意识到,这样的确能让自己的精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2、善于激励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及时的肯定是让他们动起来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最可怕的是讽刺挖苦。如果一位同学的发言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教师当堂予以明确的否定,并表示出对该生的不满,甚至让他难堪,那么这位同学将永远不会在你的课堂上主动提出或回答问题,也就是说因为你的一句话或一种态度或者是一个表情,都能影响该生的这一节课或者这一门学科.3、要有耐心
没有比学生更坚强的意志,是不能让他们动起来的。关键时刻必须挺得住。当学生不想开口或不习惯开口的时候,当学生停停顿顿、结结巴巴地读句子和课文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之后剩下的就是启发和等待了。只要问题适当、时间充分、善于启发,学生很快就会奋起而参与。这时候教学就开始轻松愉快了。
课改的大潮涌动着,我们也努力去做一个好的弄潮儿吧!尽管比较艰难,我们也要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