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精选)
新课改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中学
王松
邮编
236136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介绍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实施合作学习时小组的落实,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及评价的方法,最后,根据老师们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出现的几个认识误区进行了纠正。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小组 合作交流
一、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中最主要的交流形式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教师提前准备好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讲解,学生的活动完全由老师调控和支配。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使课堂易于控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容量,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长期在这种单
一、被动的条件下学习,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只有知识没有智慧,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同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时代对公民提出的一个十分具体而重要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强,很多事情很难由一个单独的个体独立完成,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课程必须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
二、什么是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于独立学习而言的,是指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知识学习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表达与倾听,不仅使自己的想法、思路能更好的表现出来,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加深。
2.合作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学生在多维互动、质疑争辩中取长补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
3.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合作学习的落实
1. 合作小组的构成与分工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把握好分组的方法与原则是能否顺利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分组一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应包括具有不同能力特征,不同数学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不宜差别过大,而各小组之间的情况尽量均衡。这样,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的集体进步。小组的人数可以相对少一些,以3~5人为宜,为保证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加讨论,可给每组成员进行不同的分工,如组长、主持人、记录人、发言人等,以防止在讨论时一些人旁观不语,插不上话,而另一些人垄断讨论过程,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小组讨论的结果。
2. 明确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在合作学习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成员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学习任务认识不清。教师在讨论之前要帮助明确小组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判断。
3. 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与要求
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强调个人责任感,并对其他成员进行鼓励与支持。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乐于把自己的经验与同伴分享。
4. 小组活动的评价
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加上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很难保证各小组都能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各小组讨论时应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以便在总结时加以评价。准确、及时的评价是提高小组学习能力、增加合作交流经验、增强小组凝聚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五、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
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多样的,可以用于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也可用于“课题学习”、“实习作业”或“阅读材料”等。合适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具备以下特征:
1、学生不能马上解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学生通过群体的努力应该能够基本获得问题的解决,而对于个体而言应是可以有一些粗浅的想法,是可以起步的;
3、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4、尽量具有多样的解决方式,从而引起学生对于问题多样的表述与交流。
六、合作学习的几个误区
1、合作学习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对那些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各自独立运算就可以得出结果的,就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不需要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2、自主学习要把时间都交给学生
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老师只要把任务布置下去,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甚至有的老师让学生自己挑选讨论内容,自己确定讨论方向,自己决定与谁讨论,这实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受年龄和水平的限制,离开了老师的引导,部分学生的学习可会失去方向,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活动完成,学习效率就会受到影响。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提出讨论问题,事后总结外,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最好参与到个别小组的讨论之中,以获得学生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为讨论后的信息反馈做好准备。
3、有了合作学习,就不需要自主学习了
倡导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独立学习。如果十分简单的内容,学生各自独立学习可以获得的知识也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而得出,不仅会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相反,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思考这个前提,就犹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所以,教师在安排合作学习活动时,应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经过自己思考而得不到解决的方法时,再开展合作学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江泽民同志指出:“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创新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面对新课程,我们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交给学生探索新知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2 马复、章飞主编.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第二篇: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讨
【摘 要】 合作学习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被广泛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本文着重就如何在新课改下强化初中英语合作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便供广大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英语 合作学习
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初中生需要同时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这使得英语教学所占用的时间非常有限,在那么短的时间如何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加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比重,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习得和掌握较多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新课改下提高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水平的有效对策
1.1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传统的你教我学的状态,不仅抹杀和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抑制了学生潜能以及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再加上评价标准的过于单一化和统一性,阻碍了学生自我个性和特色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教师的权威,和教师积极的探讨和交流学习方法和内容,教师也能更加的了解学生,明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困惑之处,及时的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创设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问题情境能否合理高效的创设不是自发而成的,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教师通过研究创设出符合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并把学生逐步引入到这一情境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然而,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不是单纯的有关英语的内容,而是联系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创设出的或真实或虚拟,或具体或抽象的问题。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能够用英语表达,需要我们积极用英语思维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1.3 培养团队精神,注重发展学生个性
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以及知识训练中,良好的团队精神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教师应该不断的渗透和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使其能够很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对英语知识和现象进行各抒己见,相互表达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英语学习能力的共同提高。可以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英语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然而,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是有特色的,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能力也各有所不同。因此,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在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扬长避短,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所有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发展个性和团结协作的双重要求,实现个体化和社会化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
1.4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符合教学内容的课外活动,比如通过讲故事或者演话剧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英语题材,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大型的活动或重要问题的探究中,通常要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以便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合理分配任务,扬长避短,积极参与活动,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比如组织new year’s party这一节目中,鼓励学生准备道具、自行组织节目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并担任合适的角色用英语进行表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从枯燥的英语学习中摆脱出来,达到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另外,语言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学生在对课堂知识进行吸收的同时应该把新知识积极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合作学习式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刘桂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3(02).[2] 张旭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组织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6).
第三篇:新课改实施情况
新课改实施情况
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庆阳市、合水县两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我校从2010年起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从课程编排、教学模式转变、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学分认定等方面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编排
课程规划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种。我校开设了《课程方案》规定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
1、国家课程
印发了《合水一中选课指导手册》,就高中课改总结构、选课程序、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教务处对每期开设的课程模块、周课时数做了具体安排,高一年级语数外5课时/周,物化3课时/周,班会1节/周,其余科目2课时/周,高一年级末根据学生志愿进行了文理分科,高二年级语数外5课时/周,相应方向的学科增加为4课时/周。
2、校本课程
教务处组织科任教师认真研读了《合水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方案》,鼓励支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对准予开设的课程依据学生志愿进行编班,于每周星期
二、星期四第八节课进行教 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转变教学模式
1、每周星期日例会上组织教师研读《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现代教育思想》、《基础课程改革发展纲要》,同时观看了魏书生、冯洪恩等名人的做课实录,充实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2、广开渠道,将名师请进来,组织听课、评课,并走出去到各校参观学习。仅上期我校先后派出84名教师赴海南、银川、西安、兰州、平凉、天水等地学习取经;
3、组织公开课教学及同年级互相听课活动,通过不断的听、评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上学期我校教师每人都达到了学校规定的10节/期,部分教师还自主听课,多者达到了30节次;
4、教务处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平均每周达到3节次以上,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整改措施,着力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5、建立健全新课程实施领导机构和教研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合水一中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教研教改管理方案》、《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教学质量检测制度》、《合水一中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等,加强了过程性管理;
6、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深入教学研究。一是集体备课,我们要求年级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和一次教研,备课采用“二度”备课的方式,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 集体智慧,共享资源信息。二是教研,教研活动实行“听—评—研—改”一体化模式。
三、研究性学习
高中新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共占15个学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科目,而是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之中,它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校的基本思路是:放眼探索,开设研究性课题,利用高
一、高二两学年完成。每期,教务处都会精选30---50个研究性课题,班主任负责组织,科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自愿结成调查小组,任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学期末各课题研究小组完成并提交1000--2000字的调查报告及过程性材料,学校根据各课题组提交的成果,依据《合水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管理办法》对个课题组进行成绩评定,并认定学分。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1、科任教师根据《合水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方案》管理规定,选择要开发的课程,向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递交《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课程纲要》(简稿),经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准予开设。目前全校共开设“合水地方史研究”、“书法”、“武术”、“普通话演讲”、“物理与生活”等46个课题,学校根据学生志愿,在高一级、高二级分别编制二十三个教学班,每期开设18学时进行教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测试成绩给予学分。
2、积极组织开展理化生实验教学,每期保证每生每科3次实验。
五、学分认定
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必须修够144学分,其中必修116学分、选修Ⅰ22学分、选修Ⅱ6学分。
我校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制定了《合水一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指导意见》,对学校已开设、学生已选修且经过考核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进行学分认定。每个模块修完后,组织测试,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课时的5/6以上)、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审核,合格后提出认定学分的初步意见,学分认定小组根据任课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对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委员会提出认定学分的意见,学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确定是否认定学分。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组织进行相同模块的补考(补考不得超过2次,仍不合格者申请重修)。学分认定情况及时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
通过两年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取得的成绩:
1、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学观念。一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二是课堂教学价值观的 转变。三是师生观的转变;
2、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思想上达到了一个共识: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实施课改,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管理方式有了新的突破,从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正在向多元化、多层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突出表现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积极思考的学生明显增多;
3、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灌输式向探究式教学过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课堂气氛更加民主、平等、和谐,学生敢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去;
5、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小组合作,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获得最大的发展,实现了全面发展,同时个人特长得到了发展,实现了个人的差异发展。学生在获得知识和增长能力的同时,还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6、开发与实践校本课程,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7、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热爱,在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8、学分认定成为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为教风、学风的转变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
二、困难与不足:
1、从传统的教材、教法、学法中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新课程改革适应过程缓慢,个别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新意,仍是新鞋走老路;
2、按新课改要求,教学任务有些过重,存在课时不足的现象,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
3、实验教学设施配备不够,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4、教学中教师发现,能主动参与活动的、活跃的学生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所以教师对将来成绩如何评定感到困惑;
5、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和我校的师资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我校教师编制较紧,造成教师闲暇时间少,工作压力大,与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之间是一对矛盾,教师素质存在的参差不齐与课程开发需要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之间又是一对矛盾。所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并提高培训的质量,仍是十分必要的;
6、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而我校没有这项专用资金,导致课程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专用教室,导致组织开课难度加大;
7、学分认定该如何严格执行;
8、学分认定工作量大,管理难度。
第四篇: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有感专题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之感想 学习山西太古“24字教学模式”有感
实验小学:杨小科
本学期一开始,我就按照教育组的要求开始按照山西太古“24字教学模式”开始上课了,结合上学期的教学,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有些感想,现将感想简单的分析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24字教学模式”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其优点是: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2.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
4、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之处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困惑之处: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有的小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一个小组的同学围坐在了一起,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
2、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3、小组长的责任心不够强,不愿意为别人服务,不想帮助别人。
4、小组内分工比较明确,但是合作学习的时间过长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上问题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希望各位同仁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指导,共同进步。
第五篇:浅析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浅析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摘要:针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论述了合作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背景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于20世纪初源于美国,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在中国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在改善课堂内的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学会自主学习等方面实效显著,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合作学习有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是认知发展理论、目标结构理论、社会互赖理论等的实际运用。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从教学过程的集体出发,着眼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合作性,最后以小组集体的成绩为主要的评价依据。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推进实施的今天,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就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而言,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团体形式,通过明确的分工,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展示个性风采和发展创新思维,有助于弥补“班级授课制”中存在的困难以顾及学生个别差异性的不足等,从而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沟通信任、互相学习、主动探究、共享成功,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生动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多元目标。
三、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在近年的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学生难以完成的任务,将合作学习变成一种形式,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存在着低效现象。如:活动流于形式,实际效果甚微;现场表面热闹,多数学生旁观等等。因此,如何对个体和小组实施奖励?如何将个人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联系起来?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1.更新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当编导、观众,建立起自由选择的教学情境,对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比如搜集资料的技能、学会倾听的技巧、注重反思的习惯等,使学生加深对英语学习内涵的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进行创造劳动的乐园,学生在这个乐园里获得成功的体验。2.合理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很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时场面看似热闹,但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没多大实际的提高。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是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划分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使分组活动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小组成员在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协助、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并达成团体目标。如:依据学生兴趣划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及人际关系;依据学生特质划分,根据年龄、性别、英语知识水平、语言技能等不同特质;依据合作任务的难易度划分,尊重学生的背景知识及兴趣;依据课堂临时需要划分,培养学生的多种合作能力等等。教师也可以因地制宜灵活使用不同的分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支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发挥各人优势,相互学习。一般情况下,组内异质的特征可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各抒己见的结论。在这过程中,即使中等生甚至差生也机会充当“教师”或“专家”,享受成就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制定柔性的学习目标,较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把握难度,重视合作活动实效
学生进行小组或团体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无关紧要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导演和伙伴,应密切关注着小组合作的管理和调控。学生有困难时应及时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创新要给予充分的赞扬和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在争辩、交流和合作氛围中自主发展。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机制,重视教学活动实效,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会更加精彩,更加和谐。4.科学评价,激发个体、团体积极性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每个个体的最大潜能,在达成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合作小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能否达到小组共同目标,而且关键在于它能否实现小组成员的个体学习目标。每个小组合作成员都是一个活动和学习的共同体,这个链条上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不能有效实现小组合作的目标。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教师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要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
在小组集体评价时要注意对个人适当评价,以此来调动个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免让成员形成一种依赖的思想。让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并认识到发展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就如足球场上,团队协作的精神是十分重要和可贵,但人们同时也会赋予球队中的超级球星们更高的荣誉,所以在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的参与度、独创性、互助性等给予科学的评价,从而树立榜样,激发竞争,当然要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小组歧视等不良竞争现象。要使小组成员认识到最有意义的是合作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从过程中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和精神。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并更侧重于集体评价。这样就会使他们到小组成员是一个合作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集体目标的实现;让他们认识到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五、结语
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流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通过合作学习,我们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同时也对教师的自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外语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黄远振.论合作学习的定位、实现、意义[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