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子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07:5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岗子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岗子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第一篇:岗子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岗子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固确立“勇于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的办学理念,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通过努力,力争达到一下几点:

1、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

2、教学工作管理规范性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教学秩序良好,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校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改结合,重在提高”的目的。

四、工作措施

(一)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学习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安排课程表,结合学校实际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组织教师对课程以及课程实施的相关规定和政策进行学习,加强了教师对科目设置、课程特点等方面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严抓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师考核细则,着重体现了新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决不擅自调课;“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教学工作从基础抓起。

我们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随堂听课的方式,改变以前课前通知,教师精心准备,课后不假思索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3、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堂“三个意识”不可或缺,首先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兼顾;其次要讲究效率意识,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不能丢;第三,要强化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基础化”、“综合化”、“生活化”、“时代化”。本学期,我们还将加强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重视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力争学科竞赛出成果。

在备课方面,针对以往高耗低效,教师孤军奋战的缺点,可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备课方式,倡导教师分工协作,重点突破,备出精品,集体交流,实现智慧共享,并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

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应勇于探索,让作业更具新意,更具内涵,更好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作业的批改应及时、细致、具有激励性。

(三)以新课程实施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益,课堂教与学的转变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抓好教学反思;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力促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做好教师素养的提高,实施课程改革,教师的素质是关键,通过抓学习,抓培训,抓科研着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始终把提高教师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重点工作紧抓不懈。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紧紧围绕几个方面,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在新的学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方面有大的突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积极开展好地方课程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写字课和安全课作为学校的地方课程进行开设。教师对两门课程的特点、实施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教学工作属于摸索探究阶段,因此要耐心做好教师教学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分析教材、搜集资料,多进行课堂教学研讨,积累经验,改进不足,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角色。

(五)做好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继续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研发。

继续组织尝试校本课程开发,科学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的校本课程得到逐步完善、发展。

五、课程评价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瞿嘉业成员:杨先忠、张学梅、刘香兰。

小组成员要严格落实课程设置规定,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广谋良策,促进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篇:岗子小学德育

岗子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07—2008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树立形象”为主线,以学校德育特色为主线,以加强职业道德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以创建文明城区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创新,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思路:

创德育特色,注重评价改革,实施星级制、三证制(品学兼优证、特长技能证、身心健康证)

三、任务措施:

(一)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

1、加强德育工作领导。一是教导处、少先队以及年级组为德育领导核心小组,保障德育工作领导作用。二是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思想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教育者,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说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三位一体。

2、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本学期将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要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的开展工作。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要开好班主任例会,每学期开展1次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推出一批优秀班主任。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并从理论层次上提升班主任,促使他们科学管理班集体。

3、提升教职工德育理念。

加强学习,提高每个教师的德育素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强职业道德自律,规范教学行为,增强爱生意识,关心学生品行健康发展,认识并掌握教育规律,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拿起表扬、赞美的武器,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4、继续强化落实《学校各项卫生考核标准》《2006年古冶区小学班级文化环境建设评估标准》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以扎实的管理行动推进德育管理的“精、细、实、恒”。

5、以省中运会为契机,根据古冶区“知荣明史 励志厚德”区域性德育创建方案特色,开展“革除五陋习,塑造五形象”主题班会活动。即革除随地吐痰的陋习,塑造卫生小标兵形象,革除乱仍垃圾的陋习,塑造环保小卫士的形象,革除乱图乱画的陋习,塑造城市小主人的形象,革除满口脏话的陋习,塑造文明小天使形象,革除乱花零钱的陋习,塑造理财小能手的形象。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拾白色垃圾活动。

(1)到社会、到社区、敬老院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形象的良好风尚,培养健康文明的一代小公民。

(2)继续开展科技、环境保护、禁烟毒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

继续深入的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提高师生文明素质。

6、全面深化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成果。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创建文明城区奠定思想基础。

(1)、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开展“文明行为大家谈”,“我为创建文明城献一计”等活动,以14届中学生运动会为契机组织开展“以体育结缘、与文明同行”主题活动,大力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礼仪尝试,倡导“文明乘车、文明走路、文明餐饮、文明购物、文明待客”争做文明东道主。通过“知荣明耻告别陋习”提升师生素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俭”等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师生美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古冶人精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国法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通过德育展室、图书室、微机室等文化阵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强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抓好“三个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发展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想方设法办好家长学校,并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3)要定期召开好家长会,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对部分学生建立家校联系卡,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要定期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严禁出现学生逃学、厌学、进网吧等不正当现象。要充分发挥“家校路路通”的作用。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要继续深入探讨社区教育,利用一切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通过教子有方经验交流、给家长的一封信、课堂教学开放周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引导。

(4)探索尝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5)加强法制教育和科普教育,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课堂,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手段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学法守懂法通过开展交通知识我能行知识竞赛,小眼睛看大交通大讨论我眼睛中的交通征文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学期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请校外辅导员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对问题学生进行定期定人帮教、转化,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7、开展文明窗口规范化服务达标活动。提高校园服务质量以“知荣明耻健康成长为主题”广泛开展“知荣明耻、励志厚德”教育活动创建和谐校园。8、大队部以“新班风新环境”为主题,以“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主要内容深化校园文化特色建设。

9、在师生中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以“新家风、新环境、新生活”为主题,以“敬老好儿女、教子好母亲、和睦好夫妻、互助好邻居”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四好三新和谐家庭创建活动。

10、突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校园环境。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配合局8月10日~9月10日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办公室、教室、专用室按局下发的达标要求去做,清除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不留死角。做到垃圾及时运走,厕所及时打扫。

11、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化活动。

(1)开展服务基层、服务困难师生的关怀活动。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为教职工体检。

(2)做好困难教职工的救助工作。

(3)注重师生身体素质锻炼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文体活动。

(二)在各科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科德育功能。

1、深化以思品课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之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愤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要抓好各级德育规划课题的结题工作,力争在课题研究上出成果。

注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点抓好班会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同时,利用学校宣传画廊等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宣传,多表扬宣传身边先进突出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

2、体育工作

(1)、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目的,按质量,按课程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

(2)、做好学校体育器材并做好各种体育器材的登记、保管和使用管理工作,购买欠缺的体育器材。(3)、坚持传统项目的训练,特别是抓好广播操、队列操日常训练。

(4)、认真落实“两课两操”,保证学生每日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值日生及值日教师每日做好督导工作。

(5)、迎合本学期田径运动会,选拔好队员,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组织训练,务求创出较好的成绩。

(6)、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学校田径队、篮球队等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带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力争在区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卫生工作

(1)、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监管力度,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校卫生监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督促学校整改,杜绝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学校群体性传染疾病的发生。

(2)、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通过开展培训及检查指导,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提高广大青少年学校体质健康水平。

(3)、抓好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督促学校按规定落实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治教育、防艾教育、血防教育、人口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开设。

(4)、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教育好学生用眼卫生,降低学生近视率。

4、艺术工作

(1)、以培养合格毕业生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艺体学科考核。

(2)、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为目的,做好艺体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做好各类艺体竞赛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艺体特长和竞技水平。

(3)、扎实地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艺术课堂教学改革,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法与学法的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4)、组织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新课标观摩研讨活动,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实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5、国防教育和交通安全工作

(1)、加强国防教育,开设好国防教育课,保证课时,教学质量。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国防知识普及活动。

四、具体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典礼。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对学生用眼卫生,眼保健操的检查督促工作;

2、整理健康心理档案资料;

3、组织学生开展“小小文明公民”自制手抄报活动;

4、开展“青少年安全自救自护训练教育演习”活动;

5、开展安全宣传周活动。

6、开展知荣明耻五陋习”主题班会、教案评比活动。

7、庆祝教师节

8、参加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论文大赛

十月份:

1、组织全校各班召开“做文明小公民教育”主题班(团)队会;

2、参加第三届小学班主任素质赛,3、组织校内“千童之声”合唱比赛;

4、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十月份:

1、参加“守则”、“规范”、“养成教育”成果汇报演出;

2、开展校内“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十一月份:

1、组织参加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2、组织学生开展“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公民”征文活动。

3、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4、整理德育档案。

5、参加小学科普大赛。

十二月份:

1、进行德育工作总结;

2、整理材料,迎接目标管理检查。

3、示范教导处评比。

4、德育先进工作者评比。一月份:

1、德育现场会交流

2、德育工作总结

第三篇: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评价机制

西王家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及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校本课程内容,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校情——主题——方案——实施——效果。

1、校情。也就是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校本课程评价的起点。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就要对学校的校情加以重新审视。对学校的外部、内部环境,课程资源、学校的物资装备技术条件,学校的传统和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等,进行分析和定位。将对校情的分析和评估,作为评价校本课程目标主题的依据。

2、主题。指校本课程开发所选用的题目。校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利用哪种内容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就需要选择校本课程的主题。例如,我们可以将当地的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农业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民族风俗等作为校本课程的主题等等。校本课程的主题规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是需要重点评价的。只有明确了校本课程的目标主题,才能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设计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

3、方案。即预设的校本课程“蓝图”。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方案》,以及围绕《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因为《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地指向了教学活动,指向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目的。评价课程方案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三个维度进行整合性评价。既要分析课程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要评价课程方案是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之,只有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方案,才能有效地实施。

4、实施。是指校本课程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是教学活动情况。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将校本课程设计的“蓝图”运用于现实教学行为的过程。只有课程方案得到实施,才能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生成的转化。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照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方案是否落在了实处,落实在教学活动之中。哪些地方落实的好,哪些地方落实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进。二是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这就要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交流活动,是否既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预成性,又体现了生成性。三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通过评价,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5、效果。即通过校本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效果的评价较之于其它方面的评价更为复杂。这是因为育人的效果不同于工业生产的效果,难以用量化的统计数字来完成。主要原因是课程本身有显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有隐性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表现是容易判断的,隐性的潜质则是难以评价的。这就要求评价者把显性的评价和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将评价的视角从效果的表现形式转向效果的内容,从师生的行为表现转向主体的内心体验。从而去触摸和诊断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的脉搏。

二、校本课程评价方法

1、教师评价。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管理者与评价者。所以,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反思。通过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直接感受者。所以,学生评价,既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进行。例如,某一门选修课,学生都不愿意参加,或者虽然参加了却没有积极性。那么,这样的课程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值得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权利对校本课程的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获取第一手评价资料,调整和改进工作。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加油”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的参考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3、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包括界定学校的背景,确认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评估其需求,确认满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诊断需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目标是否能响应已知的需求。背景评价旨在提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4、输入评价。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实施可行性的评估。它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各种方案的潜在成本;课程的优势与劣势;课程伦理问题;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问题。

5、过程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从而确定或者预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关活动是否按预定计划得到实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从而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修正课程的有效信息。

6、成果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测量、解释和判断课程的成效。具体的做法是收集一些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前三个方面的评价联系起来,对课程的价值与优点作出判断与解释。在斯塔弗比尔姆看来,成果评价仍然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而不只是最终的鉴定。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策略

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要使这一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转变评价的功能。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评价功能,转向人的发展。让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这就启发我们,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是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评价策略。

1、评价的多元化

校本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既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又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就是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的民主化。将评价作为由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管理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从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评价。也就是说,要评价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是某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到学习水平,从创新精神到实践能力,从知识观到价值观、人生观等。还要考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不同发展。承认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2、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说在进行校本课程评价时,从过分强调量化评价逐步转向对质性的分析与把握,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单纯以量化的评价描述人的发展,是简单而浮浅、呆板而僵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质性评价,以全面、真实、深入地再现评价对象发展的特点。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既要有行为观察,又要有成长记录;既要有表层的作业,又要有深层的学习日记。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清晰、更准确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事实,为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3、评价的综合化

这里所说的综合性评价,有两层含义:一是评价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诸方面的综合因素,多方面采集和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丰富、补充校本课程的方案。另一层含义是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估。特别要重视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使终结性评价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进而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计划,作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既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评价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第四篇: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新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固确立“勇于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的办学理念,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通过努力,力争达到一下几点: 1.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 2.教学工作管理规范性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3.教学秩序良好,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评价目标

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校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改结合,重在提高”的目的。

四、工作措施

(一)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认真学习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安排课程表,结合学校实际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组织教师对课程以及课程实施的相关规定和政策进行学习,加强了教师对科目设置、课程特点等方面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严抓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1.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师考核细则,着重体现了新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决不擅自调课;“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教学工作从基础抓起。我们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随堂听课的方式,改变以前课前通知,教师精心准备,课后不假思索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3.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堂“三个意识”

不可或缺,首先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兼顾;其次要讲究效率意识,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不能丢;第三,要强化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基础化”、“综合化”、“生活化”、“时代化”。本学期,我们还将加强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重视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力争学科竞赛出成果。

在备课方面,针对以往高耗低效,教师孤军奋战的缺点,可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备课方式,倡导教师分工协作,重点突破,备出精品,集体交流,实现智慧共享,并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

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应勇于探索,让作业更具新意,更具内涵,更好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作业的批改应及时、细致、具有激励性。

(三)以新课程实施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益,课堂教与学的转变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抓好教学反思;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力促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做好教师素养的提高,实施课程改革,教师的素质是关键,通过抓学习,抓培训,抓科研着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

养和专业素养,始终把提高教师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重点工作紧抓不懈。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紧紧围绕几个方面,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在新的学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方面有大的突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积极开展好地方课程教学工作。

本学年我们将安全课作为学校的地方课程进行开设。教师对课程的特点、实施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教学工作属于摸索探究阶段,因此要耐心做好教师教学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分析教材、搜集资料,多进行课堂教学研讨,积累经验,改进不足,使教师尽快适应新角色。

(五)做好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继续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研发。

继续组织尝试校本课程开发,科学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的校本课程得到逐步完善、发展。

五、课程评价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 成员:

小组成员要严格落实课程设置规定,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广谋良策,促进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篇二: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通知

(从网上下载有关内容,供参考)

各中、小学:

现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

估的通知》(鲁教基字〔2008〕23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

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依据省教育厅所规定各级学校评价指标,严格把握标

准,认真组织进行评估自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规范中小学课程实施行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

使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

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发

展,大力提高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依据和目标

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依据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

基[2001]28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

案)>实施办法》(教体艺[2002]12号)和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中小

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 [2007]20号)等有关文件。评

价目标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实施

水平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省中

小学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三、评价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将导向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校在课程

实施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教

学,控制学科知识巩固型作业,加强学生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严格

遵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有关学生作息时间的一系列规定,做到

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系统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是我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重要

组成部分,要和教育督导评估密切结合,要以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

价作为主要内容,在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功能上要侧重课程设

置、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安排等方面。

本方案所包括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三个学段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理念和评价主体内容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各学段在三级指标设

置及评价标准与要求等具体内容上各有其针对性。

(三)科学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体现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

手段的科学化,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要

求,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要体现先进的课

程理念,在指标设定、权重分配上要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要做到定

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量化指标要进行充分论证,体现客观真

实性,避免主观随意性。同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要注意学校的层次差异和多样性,运用发展性评价,引导和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四)可操作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对评价标准、观测点和信息收集方法等做出

准确而详尽的规定,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课程实施水平评价

方案的普及运用,有利于学校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工作。

(五)激励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宗旨是通过评价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提高学

校课程实施水平,因此本评价是合格性评价,评价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四、评价对象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对象是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评价工作结束

后,将根据对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结果,形成区域性学校课程实

施水平评价报告。

五、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本方案所包括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三个学段的评价指标体系,均设有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相同,分为课程理念、课程开设、课

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学校特色共六项。

二、三级指标和评

价标准与要求,三个学段各有侧重。评价结果以a、b、c、d四个等

级呈现,分别定量赋分,并写出评语。同时对某些重要指标用▲▲号

和▲号标注。a(优秀):有▲▲号的指标均达到要求,有▲号的指标均为a,并且总评分达到450分及以上。b(良好):有▲▲号的指标均达到要求,有▲号的指标最多1项

为b,其余均为a,并且总评分达到375分至449分。c(合格):有▲▲号的指标均达到要求,有▲号的指标最多2项

为b,其余均为a,并且总评分达到300分至374分。d(不合格):有▲▲号的指标有1项或以上达不到要求,或有▲

号的指标有3项或以上为b,或总评分在299分及以下。

六、评价结果的处理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性常规评价,每年按计划进行,评价结

果每年按“合格学校”、“不合格学校” 向社会公布。

对于“不合格学校”,按管理权限和相关管理规定,撤销或建议

撤销其由教育部门已授予的各种称号,并责成限期整改。问题严重者将按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处分建议。

七、实施办法

(一)评价信息采集

评价时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方法采集信息:

1、听取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2、召开学校师生与学生家长座谈会。

3、查阅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课程实施与评价有关文件,教材与教辅资料等;学校会议与教研工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如学习记录、教案或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原文,公开课、优质课与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的证书等);学生成长档案、作业和成绩册等资料。

4、进行问卷调查。

5、实地查看校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学校宿舍,以及体育、艺术、技术、实验、图书、网络等设施设备。

6、随堂听课或观摩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现场等。

7、评价工作期间发布评价公告,接受来访、信件及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二)评价办法

本项评价由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评价方案分三级组织实施,由同级教研部门具体承担。省直接评价普通高中,并对市、县(市、区)评价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市直接评价初中,并对所辖县(市、区)评价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县(市、区)直接评价小学。本项评价原则上每3年进行一轮。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按评价范围对评价工作进行规划、部署、总结,并形成评价报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评价结果分级向社会

公布。

八、组织领导 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中小学应高度重视,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组织与宣传,为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各级教研部门要规范评价行为,做到充分论证,科学实施,不断增强本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效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积极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顺利进行。鲁教基字〔2008〕23号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莱钢教育处: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以下简称《评价方案》)精神,经研究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目的、内容

(一)评估目的

1.全面了解掌握全省中小学课程开设实际状况; 2.分析我省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 3.研究提高我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对策。

(二)评估内容

1.中小学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2.学校的课时及作息(含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时间安排; 3.学校课程实施的效果;

4.学校的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篇三:地方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地方课程评价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课程实施行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使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领导小组。成员与职责非常明确。同时,领导小组下设课程实施常设机构,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分工具体,责任明确)

潍坊八中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韩志亮

副组长:赵春美

成员:马贤波 刘玉强 吴瑞云 刘国辉

潍坊八中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赵春美

副组长:马贤波 刘玉强

成员:马贤波 吴瑞云 徐桂臻 张雁 戴淑贞

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由学校领导统一安排。校各级教育行政

单位部门应高度重视,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组织与宣传,为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各级部门要规范评价行为,做到充分论证,科学实施,不断增强本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效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积极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顺利进行。

三、评价依据和目标 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依据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普通初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教体艺 [2002]12号)和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 [2007]20号)等有关文件。评价目标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校活动育人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四、评价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将导向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校在课程实施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开全活动育人课程,开足活动育人课时,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活动育人课程,加强学生活动课程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严格遵守教育部和省教育

厅制定的有关学生作息时间的一系列规定,做到既不增加学生活动育人课程负担,又提高活动育人课程质量。

(二)系统性原则

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是我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和教育督导评估密切结合,要以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作为主要内容,在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功能上要侧重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安排等方面。

(三)科学性原则

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体现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手段的科学化,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要体现先进的课程理念,在指标设定、权重分配上要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要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量化指标要进行充分论证,体现客观真实性,避免主观随意性。同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要注意学校实际,运用发展性评价,促使我校活动育人课程办出特色。

(四)可操作性原则

(五)激励性原则

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宗旨是通过评价加强学校活动育人课程管理,提高学校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因此本评价是合格性评价,评价结果要校内公示,按奖惩制度,不合格的要责令反思重修等,成绩优异的要给予相应奖励,起到督促激励性作用。

五、评价对象

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对象是我校全体师生,评价工作结束后,将根据对学校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结果,形成全校范围内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报告。

六、评价信息采集

评价时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方法采集信息:

1、听取各级各项活动育人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2、召开学校师生与学生家长座谈会。

3、查阅学校各级部门关于活动育人课程各项规章制度,课程实施与自我评价有关文件,教材与教辅资料等;教师活动育人课程业务档案(如学习记录、教案或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原文,公开课、优质课与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的证书等);学生成长档案、作业和成绩册等资料。

4、进行问卷调查。

5、实地查看各个活动育人课程校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学校宿舍,以及体育、艺术、技术、实验、图书、网络等设施设备,校外设施资源的安全,便利情况。

6、随堂听课或观摩学生的各个活动育人课程开展现场等。

7、评价工作期间发布评价公告,接受来访、信件及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七、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本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设有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分为课程理念、课程开设、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特色共六项。一、二、三级指标和评价标准与要求,各有侧重,各项指标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三个品级。总评价结果以a、b、c、三个等级呈现,分别定量评级,并写出评语。a:一级指标均达到优秀要求,二级指标均达到优秀要求,且三级指标必须达到良好以上要求。

b:一级指标均达到优秀要求,二级指标最多2项为良好,其余必须达到优秀要求,且三级指标必须都达到良好以上要求。c:一级指标均达到优秀要求,二级指标最多5项为良好,其余必须达到优秀要求,并且三级指标必须都达到合格以上要求。

活动育人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地方课程评价方案。篇四: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单县初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课程实施行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使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县教育局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依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07]20号)、《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鲁教基字[2007]21号)、《菏泽市初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菏基教字[2010]9号等有关文件。

二、评价目标

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县初中、小学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三、评价范围

县教育局依据本方案,对全县所有初中、小学进行过程性、指导性评价。

四、评价指标

本方案包括初中、小学两个学段的评价指标体系,设有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分为课程理念(5分)、课程开设(20分)、课程资源(15分)、课程实施(150分)、学校文化(6分)、学校特色(4分)共四项,共计200分。评价结果以分数定量赋分。

五、评价的组织实施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性常规评价,每年按计划进行;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由县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结果作为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评价的主要依据,部分项目评价结果计入全县督导评估总成绩。

单县教育局 2015年5月28日 附:单县初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 单县初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 篇五:实验小学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实验小学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全面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二、评价内容:

1、学习新课程。新课程所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思索,不断进步,才能实现其专业发展,这些都需要教师自身厚实的理论夯实基础,因此学习新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工作中要自觉学习理论文章;积极摘记相关的内容;能主动参与新课程校本培训。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向实践学习。

2、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种要求对以往的课堂教学将课程资源限制在教室、书本、教参、练习册以及其他教学辅助资料的思维观念定势和教学模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不能仅仅依赖教科书。整合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挖掘学生、教师和周围一切环境资源;各科横向联系,体现课程资源的相互配合;合理使用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3、教后反思。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反思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可反思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可反思不足之处,对课堂教学的疏漏失误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反思教学机智和学生的创新,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可反思“再教设计”。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了有效捷径。

4、参加新课程沙龙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在提倡反思、交流、共享、共进的今天一路前进。教师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定期沙龙活动以外,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不定期参与网络研讨,通过“小窗口,大视野”融合众人之长,成就一批一批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骨干梯队,在“新课程”理论测试中不断完善、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

5、参与磨课、评课活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单枪匹马,一个人去解决课程上的所有问题。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师平时能积极参与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课例研讨活动,参加“一课三议”,“三课一评”活动;能在磨课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听取他人观点的同时得到共同提高。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三、评价细则

1、赣榆县实验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评价表要点:(1)学习新课程 内容:a、阅读理论文章;b、摘记相关内容;c、参加新课程校本培训。

评价要点a、积极主动。b、按要求完成。

(2)开发课程资源内容 :a、整合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b、挖掘师生及一切可用资源;c、各科横向联系,相互配合;d、合理使用现代媒体教学。评价要点:a、理想。b、较好。c、一般。d、不合理。(3)教后反思评价内容:a、反思内容合理有亮点;b、反思中有理性认识,能提升教学行为;c、反思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理论认识的深入,形成自己的观点。评价要点:a、观点鲜明、正确,值得别人借鉴。b、有条理地陈述现象,但缺少理性认识或浅显。c、叙述无条理,无观点。(4)参加新课程沙龙活动评价内容:a、参加新课程热情高,能发表自己观点;b、通过网络校内外、国内外横向联系,不断完善自己。评价要点:a、踊跃,积极。b、被动,任务观点。

(5)参与磨课、评课活动评价内容:a、参与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课例研讨活动;b、在磨课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他人共同提高。评价要点:a、主动积极。b、被动,任务观点。

第五篇:岗子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与总结

岗子小学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与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和机遇。我校自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在短短的时间中,从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学习,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确实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

一、整体推进

(一)全员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

理清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抓学习促观念的转变,全员进行新课程培训,深刻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保证课改实验在正确思想指导新进行,确定我校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课程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观念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的理解。因此,更新教师的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而落实这一前提的基础是认真学习,在教师头脑中初步建立课改的基本理念。我校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学校组织集中学,内容是关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教研组边学边讨论,内容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教师个人边学习边反思,主要内容是各科《课程标准》,准确的把握其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反思我们教学中的成败,确定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另外,我校还定期召开个学科组教师的研讨会、座谈会,及时交流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讨论,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对新课程的理念也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使教师不断提高操作新教材的能力。通过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结合我校教学的现状,我校确定了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 一是“全”,全面落实课改要求,开足实验课程,配齐实验教师;二是“实”,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从当前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扎实进行教学的研究,处理好继承和批判的关系,构建实而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三是“新”,体现新的学生观,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切实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课改保障制度,充分发掘校本资源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教导处统筹学校具体实验工作,各教研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形成了课程改革的合力,使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学校规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探索、优化教学,发挥在课程实施、科研、经验总结方面的示范作用,以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全体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实践,通过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的丰富和多元化,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确保新课程有效实施。

为更好地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学校进一步加强的图书室、电教室等专用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利用率,使学校内能利用的设施全面服务于课改。同时,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的联系,发挥社会资源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作用。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与交流合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究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过程,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是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我校根据新课程的特点,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认真钻研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每月开展一次“走进新课程”的研讨课活动。各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轮流执教研究课,及时展开讨论交流。自我评价,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反思成败得失;组内教师互评,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开展集体研究活动,形成了研讨新课程的浓厚教学氛围,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结合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新课程改革

把课程改革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发展。实施新课程,不懂教育科研的教师常常只是个“教书匠”,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研究型教师,更不能成为教育家。根据我校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实际,我们把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定位放低,定位于这样两方面:一是通过学习,促进对有关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二是通过实践,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学习和思考对新课程实验对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走进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领导小组,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形成课题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三级课题研究网络,做到个个教研组有子课题,个个教师带课题,并将优秀课题推出学校,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把课题的研究融入课改之中,激发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教师对教学中问题进行思考,实效性非常明显。

(五)改革评价体系,力求课程评价的多样化

课程改革对于评价功能和技术定位与要求,我校的新课程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注重: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课程开展相关的企业、社区评价等。

(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问题研讨、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

二、新课程给我校教学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一)更新了教师的观念,教学能力基本提高

教师是课改得以实施的关键,而课改确实给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惑和不适应,在挑战面前,教师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与反思,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广大教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抓好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使用和评价三个重要环节,教师基本掌握了新课程。如对新课程标准,一要做到正确理解新课课程标准各部分的内容、特点和要求;二要对新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要用“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去理解和把握,进而会运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理解教材、指导教学,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做到深刻理解教材,正确分析教材和科学处理教材,使之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独角戏的现象少了,而与学生交流、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课堂教学活起来了。课堂上,各小组踊跃登台,通过图文、声像资料、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简笔画等辅助手段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展示,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提倡让学生在听中学、说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合作中学。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各小组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结合,自选研究专题,自定研究计划,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认真搜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成果。不断地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三、问题思考:

1、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或许,教师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前的反思,课堂上还需培养对教学的控制。

2、这次课改力度大,对旧观念冲击大,教师虽然参加了多次培训,理论上明确该怎么做了,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年轻的教师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做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往往会出现放得开,难收拢的局面。

3、考试科目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本身压力较大,新课程的实施无疑增加的教师的工作量。而传统的教育方法虽然陈旧,但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因此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四、今后的打算

1、继续抓好观念更新的理论学习,通过各种方式使新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2、继续抓好集体学习、备课、研究,做到组织、计划落实,有检查、有评比,讲究实效。

3、继续定期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研讨活动。

下载岗子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岗子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岗子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岗子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工作,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工作。......

    岗子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岗子小学2010.1.10 岗子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岗子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常......

    岗子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岗子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教导处围绕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在促进教师成长、规范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

    岗子小学安全工作总结

    岗子小学安全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安全工作事关我们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

    岗子小学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子学 工 作 2009——2010年度计 划 岗子小学 2009.8.25 岗 小 岗 子 小 学 工 作 计 划2009——2010年度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岗子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工作计划新学期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为进一步做好本学期工作,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数......

    岗子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岗子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德育将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

    岗子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岗子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评判学校工作的基本标准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