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
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 作者:赵春山
一、指导思想:
以德立校为主线,以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和校本研修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以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大力加强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教育科研能力为突破口,扎扎实实提高教师的两个素质和教学水平,谋求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总体目标:
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师德好,业务精,功底硬,教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三、行动口号: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钻研业务,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提高质量。”
四、主要内容:师德建设、教师业务素质、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五、实施措施、方法:
第一部分:加强师德建设(工会主管)
第二部分:继续加强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务处负责)
二、开展青年教师过关课(和团委联合)比赛验收对近五年年入校的新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过关达标验收,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态、板书、课堂教学环节、教学组织等内容。
三、开展教师优质课比赛
要求全体教师参加,第一步: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在组内讲一节公开课,在此基础上每组评出1-2名教师参加校级评比。
第二步:进行校级优质课评比,评出8-10名校级优质课教师,其结果作为校级名师评选的条件、教师考核的依据。
四、开展课件制作比赛。
每一位教师上交一个课件(必须自己单独制作)参评,期末评出优秀课件。
五、启动校园名师工程,提升教师素质。(见名师工程方案)
六、开展党员教师“示范教学岗”活动。(和党支部联合)要求党员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为其他教师做示范,写出最好的教学设计,讲出最精彩的课,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中勇挑重担,成为教师中的楷模。
七、强化教师在岗进修,提升教师素质(见进修方案)第三部分:加强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校本教科研促进学校发展(教科室负责)
一、指导思想: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明确角色定位,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做好课题开题推广工作,全方位、多学科地加大科研力度,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一批教师,培养一批教师,从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发动广大教师选好研究课题(项目)。
突出研究重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教学工作新思路、新途径,解决新课改中的实际问题。
2、做好“十一五”课题的开题工作,作好老课题的阶段性总结。
3、10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研究成果,每位教师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名师。
三、培训内容及计划安排
第二篇:教师素质提高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教师素质提高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为全面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实现职业教育内涵的提高,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为培养一批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生产实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我校教师队伍现状的突出表现 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双师型”教师整体数量偏少且素质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难以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部分专业教师只懂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水平或技能操作水平老化不能与现代技术发展同步的现象,出现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教学相分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学生学到的技能落后且水平又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有些教师仍习惯按照普通学校的授课方式进行,缺乏实践技能培养意识。新进的专业师资,多是从大学校门进入中职校门,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教育教学才能。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专业教师必须学习和利用新技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职业教育,并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以课程为基础的知识和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就业能力。
二、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培养工程的主要途径
1、校本培训
各专业科(教研组)要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重点,在推荐选送教师外出培训的同时,制订校内培训计划,采取老带新、高带低等形式,围绕学校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积极组织教师修炼内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教育信息,并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定考核,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
2、骨干教师培训
依托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拓宽高层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参加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并使其达到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努力形成一支适应我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要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积极选派中青年专业课骨干教师攻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一批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
3、双师型教师培养(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指一个专业教师既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又有相关行业的职业素质。也就是说应当既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能力,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联系和规律。“双师”既指“教师”,又指“师傅”“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能像传统的“教师”那样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像企业中的“师傅”那样示范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并且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教师。简单地说,“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技术资格(或高级工职业资格或高级技术等级以上证书或在企业等工作二年以上的实践年限)”,如“教师 +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层次 ①初级“双师型”教师
具备中职教师任职资格,承担一门及以上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下同)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又取得本专业岗位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等,并具有中级技能等级的实际操作水平。积极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学比武或评比活动,教学科研论文在县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近年来参与校级及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研究。
②中级“双师型”教师
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具备中职中级教师任职资格,承担二门及以上专业实践教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又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如会计师、造价师、工程师、国家 级注册建筑师等),并具有高级技能等级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参加县级及以上教学比武及评比活动并获奖,教学科研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近年来参与或主持过县级及以上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已被学校或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③专家级“双师型”教师
具有较高造诣、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具备中职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承担本专业三门及以上专业实践教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和毕业设计,又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技师及高级技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技能等级的实际操作水平;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强,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比武及评比活动并获奖,教学科研论文在省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并在省级及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近年来主持过省级及以上专业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已被学校或企业使用,效益良好。(3)“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原则
坚持专职与兼职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培养与引进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并重、学历提高与专业培训并重的基本原则。
4、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
坚持“工学结合”,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锻炼。各专业科(教研组)可选择若干主体专业,定期推荐选送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参与相关专业工作,或采取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培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培训时间计算为继续教育学时和交流任教年限,严格执行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实践的规定,并作为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
5、教师转岗培训
鼓励文化课教师转岗培训紧缺专业课教师,制定专业教师的进修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不断调整专业教师的结构和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从而优化教师结构。
6、技能鉴定考评员、职业指导师、心理指导师等培训
根据专业设置实际,加强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建设,适时安排考评员参加培训,努力实现所开设的专业都有考评员。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培训,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后安排从事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根据学校需要安排教师参加心理指导师培训,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
7、聘请企事业的“能工巧匠”从事兼职任教工作 积极推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加强兼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聘请企事业单位的“能工巧匠”兼职任教。
三、教师素质提高培养工程的激励措施
1、校内培训的主讲教师,由已经获得相关专业资格认定证书的教师负责。课时费参照教务处平时教师的授课课时费待遇执行,逢节假日和寒暑假,按照学校的加班制度参照执行。
2、由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专业教师师资培训,学费报销参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3、根据学校每学年专业师资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在符合确定培训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的前提下,已取得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者,对其交通费、住宿费、培训费和取证费学校予以全部报销。对于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与学校专业教学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在事先书面申请并经学校同意的,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的取证有关费用,也予以报销。
4、加快推进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把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受聘岗位以及个人工作绩效挂钩,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结构工资标准,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专业教师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教师聘用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5、鼓励“双师型”教师评聘两种专业技术职务。依照教师职务和技能考核有关规定和评聘办法,开通专业课教师评聘第二专业技术职务的渠道。专业教师职务晋升与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凡属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并在已经开考的职业工种岗位上任教的,申报专业课中级或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取得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实践性较强专业的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对专业课教师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工资待遇就高不就低,并实行“双师型”教师岗位津贴,按高、中、初级技能等级每月给予适当津贴。“双师型”教师离开专业岗位,即取消高套的工资待遇和专业岗位津贴,实行岗变薪变。
6、定期开展专业技能考核和比武。鼓励教师在取得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由教育、劳动等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四、教师素质提高培养的计划、申报、审批与管理
1、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实际制定出教师素质提高培养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各专业科(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总体计划和要求,制定本专业科教师素质提高培养,并报学校审批与汇总,作为安排教师培训的依据。
2、根据每学年学校专业师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人员,按程序进行 审批。
(1)学校在学年初公布学年教师培训总体计划,及时公布上级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组织的培训计划。
(2)教师根据学校培训计划和本人的专业教学实际向学校提出素质提高培训申请,填写《专业教师师资培训申请表》,交专业科(教研组)负责人,经专业科(教研组)研讨、专业负责人和教务处初审合格后,由教务处上报学校审核。
(3)经学校研究后,确定教师培训人员。
(4)公示已确定的教师培训人员名单(时间3天)。
(5)已确定的师资培训人员参加培训前,填写《 年专业教师师资培训登记表》,由教务处负责组织
3、加强培训管理。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及考核、考证情况要载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级、评优、评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4、教师培训学费报销程序。培训人员在参加校本短期师资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需持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到教务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复印件交教务处存档,并填写校本短期师资培训备案表,教务处将《登记表》、《备案表》移交校办公室留存备案,培训人员到校办公室办理相关费用的报销手续。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2009年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鲁教财字〔2007〕30号)精神,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经研究,决定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组织开展2009年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2009年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利用远程研修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网上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
本次培训开设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三门课程,每门课程集中研修10天。课程资源由国家学科课程专家、省内外专家和名师共同开发,并负责各学科研修指导。
三、参训人员
本期计划培训全省农村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10130人,其中,乡镇以下农村初中教师不少于50%。各市名额分配情况见附件一。
(一)选拔条件
1、热爱党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为人师表。
2、有较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培训能够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3、一线教师,身心健康,能坚持全程学习。
4、熟悉微机和网络操作,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
(二)推荐选拔办法
参训对象的推荐选拔要公开、公平、公正,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坚持标准,择优推荐”的办法进行。由符合选拔条件的教师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学校和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教育局。各市根据所分配的名额按1:1的比例确定培训对象。
四、研修形式与时间安排
(一)研修形式
采取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研修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推动以远程网络为平台的高层次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其他学员、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推荐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点评学员作业,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集中研修期间,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本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或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设立若干培训教学点。组织参训教师按就近原则到各培训教学点集中参加研修,统一管理。
(二)研修时间
集中研修:2009年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学员每天学习不少于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浏览拓展资源、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
分散研修:2009年 8月8日—11月8日。分散研修3个月。分散研修期间各学科课程团队专家和指导教师将定期组织在线研讨和跟进指导,分散研修结束时,学员应在网上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研修结束后平台将长期开放,所有参训教师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工作流程
(一)参训教师选拔、报名与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5日—30日)
1、各市按照所分配的参训教师名额和选拔标准与程序确定本市参训教师。
2、各级管理员利用“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组织教师报名和编班。
市级管理员于6月21—22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启动参训学校的培训报名管理任务。
学校管理员于6月23日—26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务必按学科填报参训教师)。
3、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27日—30日)
市级管理员于6月27日登录系统,检查各学校的报名完成状态,开展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的工作。编班及配备指导教师的原则见附件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
7月上旬,通过山东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发放视频课程和培训教材。
5、平台测试与熟悉学习的平台(6月30日—7月10日)
各市、县组织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的平台,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培训点场所卫生与安全环境、设施设备。
6、培训实施
(1)各培训点根据统一要求,播放视频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参训教师凭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的汉语拼音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参加网上研讨、提交作业。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4)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教学点校技术人员依托“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山东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教育厅成立由厅领导任组长,师范处、基教处、教研室、省教育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培训项目办公室和相关职能组,根据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建立本市指导教师团队,负责对指导教师团队的管理和督导,负责对本市参训学校和学员的选拔、报名、编班和管理;对本市各培训点的组织管理和研修过程进行督导。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是此次全员培训工作组织管理的主体。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考勤管理,做好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并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二)培训经费
参训教师培训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付,教师往返交通费由任职学校报销。
(三)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项目办将制定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学习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帐户记入A1类学分20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不计学分。
研修工作结束后,各县区教学点要向本县区教育局提交研修总结报告,各市教育局向省厅提交总结报告;研修完成后,教育厅将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各市总结报告形成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
附件一:
各市分学科名额分配表
地市语文数学外语合计
济南***0
青岛280270260810
淄博200190180570
枣庄***0
东营9010090280
烟台310310290910
潍坊3403503201010
济宁270270250790
泰安***0
威海110110110330
日照100100100300
莱芜100100100300
临沂320320320960
德州200200170570
聊城190190180560
滨州***0
菏泽320320270910
合计***30
附件二:
技术负责人遴选标准
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
二、熟悉计算机及各类网络应用;熟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管理;
三、学校技术负责人原则上为学校校园网或电教部门的负责同志,能够协调本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及已经确定的“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学校级管理员,共同完成培训期间的技术保障工作。
四、具有必要的时间保障,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配置标准:原则上每市配备技术人员2人,各学校技术人员1人。
附件三:
各市级管理员编班及指导教师配备原则
一、以县区为单位按学科编班。
二、每班人数原则上为100人,不足100人的,在本市内进行合并编班,但每班不能多于120人,超过120人不足200人的,编为两个班。本市个别班级人数较少,并且无法合并编班的,仍然保持为一个班级,省级不做调整。
三、原则上每个学科班(不超过120人)配备2名指导教师;少于50人的学科班配置1名指导教师。
附件四:
指导教师遴选标准
一、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在本市(县区)本学科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具有网络教研能力,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三、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具有必要的时间保障,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五、具有学校管理工作经验或教研系统工作经验,熟悉本班级学员的相关情况。
第四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面对的是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无庸置疑,教师是课程改革的落实者,课程改革的主导者,课程改革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知识。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是我校创办名校、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的保证。为培养一批市、县不同层次的师德高尚、业务清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的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特制定《牙科中心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理念,遵循“全员提升、分级达标”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方针,奉行“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服务于学生”教学思想,使教师在教育理念、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让学校成为教师素质提升的主阵地,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使教师的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内容、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1、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江泽民“教育创新”重要论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理论与实践学习材料汇编》、素质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理念、教育政策法规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有利于自身的素质提高,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思辨能力,才能更充分地适应新课改,使学习成为终身的需求。
2、教育具有科学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把教育教学搞
好。为此,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作为小学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理解新课标,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以新课改崭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在新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风格。
3、实行学校集体备课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学期举办一次“送教下校”活动,每周二下午为理论学习时间。对于各种形式的学习,学校与教导处定期进行检查,期末评出理论学习积极分子,在评估中加记0.5分,无故不参加的扣0.5分。
(二)增强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①要加强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敬业爱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②要加强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使教师言语与行动堪称学生的表率。③要加强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都得到健康地发展。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大力倡导六种意识:育人为本意识、教学服务意识、情感激励意识、过程展现意识、自我调控意识、不断学习意识,努力优化集体舆论,营造“团结协作、进取向上、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树立良好的风气,凝聚浩然正气,鼓足高昂士气,焕发蓬勃朝气,塑造师德标兵,培养良好的教风。
3、教育采取会议教育、学习教育和活动教育的形式,采取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形成例会制度,开展师德教风先进个人或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家长评教评校,学生评教等活动,建立校长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心声,评议结果纳入教师思品考核,以评议促养成。
(三)加强进修,不断提高文化学历层次,努力营造学习型校园氛
围。
教师工作是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知识更新迅猛、信息量剧的今天,一次性的师范教育早已不能满足终身工作的需要,中师学历不再是小学教师的理想学历,教师需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提高文化层次,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自身工作的需要。
1、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凡学历不达标者,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通过自学、函授、离职学习等形式实现学历提高。学校鼓励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对口进修,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3年内专科达标50%,专任教师本科达到20%。
2、努力培养复合型教师,做到一专多能,胜任一门必修课,能开几门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课活动。
3、鼓励并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主动联系省、市级培训部门,搭车培训或专门办班培训。
4、努力为教师进修、自学创造条件。首先要鼓励和提倡,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风气。其次,为进修自学者提供应有的时间。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在职学习者工作量上适当照顾,使其正确处理好进修与工作的关系,保证完成学业。
(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业务水平是教师教书育人最重要的素质,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最高,教不会学生,照常是不行的,业务水平就是教育和教学的能力,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绝不会有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至关重要。
1、提高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全体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讲训练的教学活动上,使之能紧密配合老师的启发诱导,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确保听课率达100%,杜绝热热闹闹的花架子课。
提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的能力。善于启发诱导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业务能力。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抓住重点、难点、联系点、综合点、创新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诱导、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使解题思路和方法不是由教师讲出来,而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出来、感悟出来、总结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
3、提高驾驭教材,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要在备课中训练,在教案设计中训练,提高研究、处理、利用教材的能力;要在上课中训练,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学会从学科思想、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空间上去定位、去着眼,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促进认知结构上的同化。
4、提高教师教学机智,所谓教学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有效地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在临场时善于发现,及时捕捉学生在现场表露出来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和激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发为炽烈热情,化为积极行动。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所持的心态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5、教师不但会用教材,而且还要对教材的开发利用积极进行探讨。大力倡导校本教材的开发。努力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重视我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①以英语、语文两学科为突破口,其他学科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学生需求,采取自愿的原则,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
②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并把总结评估情况记入教学评估。
(五)加速现代技术设施建设,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以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学校将建成较为完善的微机室。
1、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充分认识现代化教学就是生产力,提升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水平,深刻理解现代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挖掘新课程的网络利用率。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达标活动,使所有专任教师和领导学
会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办公,学会上网查询资料,学会利用多媒体网络设施进行教学和管理。以案例研究为依托,开发研制教育教学软件,并使40%以上的专任教师学会制作教学课件。
3、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自觉性。要克服惰性,不怕麻烦,积极使用,善于使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作为今后课堂评估的重要条件;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是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4、以推广使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契机,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更新。要通过多种媒体,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发参与的自觉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益。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力争使教学信息、内容、效益提高1/3。
(六)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教改能力。
1、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为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我们将积极推动“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果即成长”为核心的群众性教科研活动。使每位教师树立起“科研兴教”的意识,向科研要质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使每位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方法,进一步提高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的能力,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
2、规范课题管理。成立教科研管理委员会,整合课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全体老师可根据个人需要(学科特点和个人的风格爱好)自愿申请、自主组合、重新选择课题,由教科研管理委员会对课题、实验教师进行评估认定,并对课题进行整合、备案,张贴上墙。组织所有实验教师认真制定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各课题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一一反思,平时随时研讨,随时交流,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困惑、前沿理论的欠缺等问题,充分利用我校实优势,定期请专家前来指导。各课题组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总结,举行优秀课题交流会。
3、检查督促。
一是由教研室对各课题组平时的研讨、一一反思情况、资料情况(包
括课件)、课堂情况随时进行评估。
二是由教研室分期中、期末两次对实验教师在实验中收集的有价值的数据、优秀教案、个案、教学反思、阶段总结、报告、论文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优秀的个案、论文等进行交流或推荐上报。
在平时过程评价与最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基础上评选出研究比较积极主动、实验效果比较显著的优秀课题组及课题研究的积极分子,记入教科研的评估中。
4、继续深入开展全校性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老师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努力使课外向课内延伸,由大课题向小课题过渡,使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层次发展,力争有新的突破,学校将对优秀的课题小组、指导老师、进行奖励。
(七)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1、加强完善拜师带徒工作,学校要跟上检查,评出先进,树立典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长远之计,把青年教师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青年教师创造一切发展的条件和成长的环境。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跟踪听课、评课。提倡这些教师先听课,再研讨,后上课,并且要加强学习,真抓实干,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要求,达到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
2、学校将开展“青年教师才艺大赛”活动(内容包括:上好一堂好课、设计一份经典教案、说课、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典型个案、主题班会、展示一次专业特长、亮出一项绝活等)、“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研究会”活动,尽最大可能提供展示教学水平的舞台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担当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任。努力实现“一、三、四、五目标”,即一年胜任、三年出徒、四年成骨干、五年成学科带头人。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成为合格教师,10%成为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出3名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县级名师,1市级学科带头人或名教师。
三、工程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
学习县教育局《提升工程方案》,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县实验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公布学校《素质提升工作方案》,统一思想,加强认识,提高广大教师对《方案》实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全面实施阶段
学校定理论学习月,充分理解《方案》的内容,吃透《方案》精神,为有效落实《方案》奠定基础,要求广大教师对照《标准》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每年四月份由个人申请各自达标教师的等级标准,学校组织验收,对学校验收合格的教师,推荐上报教育局,由教育局根据不同标准进行抽验或逐一验收。
(三)全面总结阶段
根据学校几年来开展《素质提升工作》的情况,进行全面、具体、详细地总结,对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学校写出总结报告,上报教育局。
四、加强领导,确保教师素质工程的落实。
为确保教师素质工程的落实,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实施,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力争三至五年的时间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南坊镇中心小学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新理念、新知识、新课程、新技能、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有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以“搭建平台、创建机制、自主发展”为方针,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内容、手段和方法,强化培训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目标
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和全员培训工作目标,创建学习形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激励、帮助教师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在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新理论、教育新观念、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实质性的提高,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接受型”教师
转变为“开拓型”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由“平淡型”教师转变为“特色型”教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具体任务
1、激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高培训,提升教师学历学位水平。激励、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学历培训班等,促使我校教师学历层次达到一个新水平,学历合格率达到100%。
2、实施以“新理念、新知识、新课程、新技能、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组织在职教师接培训.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师德教育是教师培训永恒的主题。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发奋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为基本要求,坚持每年开展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每位教师本学期要接受师德教育学习,并要撰写心得体会。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和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能力,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每学期将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评。
开展新理念、新知识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对广大教师进行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学习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经济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品位,提升学识魅力。
开展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水平。紧密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不同阶段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新课程培训。注重紧密结合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题,贴近教学实际,组织开展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水平。
三、主要内容、方法和措施
1、学习《2012年全县教育工作重点》等文件,以及参与式与活动式教学理念、教育政策法规等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理念才能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2、实行学校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每周一、三为集体学习时间。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及新课程标准。
四、成立工作组
成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统筹规划、指导管理及督促评估工作。
组长:刘征(学校校长)
副组长:刘延甲(学校教导主任)
成 员:全校在岗教师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管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把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要把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面临的突出问。从实际出发,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师培训及校本研修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顺利开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完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登记制度。对不愿意参加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教师,学校应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经教育仍拒绝参加培训或擅自中断学习、研修造成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称职。
(三)加大投入,确保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经费需求。切实保障教师培训经费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落实,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经费。
南坊镇中心小学
201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