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建设规划
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个转变”,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全面实施《四川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就“十一五”期间我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规划如下:
一、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1、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结构趋于合理、学科较为齐全、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十五”以来,我省高校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和岗位,全面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起“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用)、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实现了从固定用人到合同用人、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了“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加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中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高等教育软硬件条件相对较差的条件下,尤其是扩招后,在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广大教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和科研任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为四川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师队伍总量大幅度提高。“十五”期间,我省高校在人才开发、培养、引进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5年,我省高校共有专任教师5.03万人,承担着 82.48万在校生的培养任务,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促进了教育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队伍总体上趋于稳定,保证了“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历层次趋于合理,逐步优化。
(1)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取得明显成效,队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中青年教师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目前,全省高校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由2000年的77.2%提高到2005年的79.9%,提高了2.7个百分点。
(2)教师职务结构不断优化,全省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教师占8.13%,具有副高级职务的教师占26.41%;在高级职务中45岁以下教师由2000年的3586人增加到2005年的9459人,增长
2.6倍。
(3)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较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改善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结构。全省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由2000年的1062人增加到2005年的3429人,增长3.2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由2000年的4781人增加到2005年的13142人,增长2.7倍。
(4)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数量正在不断壮大。全省高校中两院院士由2000年的13人增加到2005年的24人,增长1.8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由2000年的153人增加到2005年的501人,增长3.2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由2000年的253人增加到2005年的795人,增长3.1倍;政府津贴获得者由2000年的1298人增加到2005年的1499人,增长1.1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由2000年的252人增加到2005年的393人,增长1.5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人选由2000年的49人增加到2005年的125人,增长2.5倍。
----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了大量高级专门人才。全省大多数教师掌握了现代化科学研究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和使用普通话教学,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教
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四川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级专业人才,基本满足了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共发表科技论文61496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617篇,出版科技专著887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超过10000项,获得科技经费40.2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859项。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04项,其中,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有17 项。全省共申请专利1192项,授权专利479项。全省高校“十五”期间共推广科技成果近500 项,产生经济效益超过 40 亿元,为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面对新的形势,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四川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教师总量不足,缺口还比较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高学历教师所占比重还比较低,教师学历层次还急需提高;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偏少,教师职务结构还有待优化;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较少,学术带头人,尤其是新兴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师德、师风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遵循总量、质量和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数量足够、素质良好、富有活力、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
2、“十一五”期间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制度建设目标。严格按照《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定和完善加强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相关政策,依法落实高等学校用人自主权,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量与效益目标。根据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保证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全省高校平均当量生师比达到18:1左右,其中国家、省重点建设的高校当量生师比争取达到16:1。
能力素质目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具备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了解学术前沿,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现代化科学研究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熟练使用外语和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
结构目标。
----进一步优化职务结构:全省高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的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基本控制在40%左右。其中,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学校达到55%;省属重点本科高校达到45%,其中部分学校达到50%;一般本科院校达到40%,其中部分学校达到42%;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达到35%。----大力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到2010年全省高等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要达到60%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达到15%。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要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5%以上;省属重点本科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要达到6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力争达到20%;一般本科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要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力争达到15%;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力争达到30%以上,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要达到50%。
----努力改善学缘结构:严格控制学校教师学缘的“近亲繁殖”,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具有校外教育经历的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7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具有校外教育经历的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80%以上。
学术梯队建设目标。到2010年,通过重点支持、培养和引进,培养50名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带动一批学科达到和保持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他们中的杰出者,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培养500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学者,带动一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们中的优秀者成长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1000名优秀年轻骨干教师,承担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任务和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他们中的优秀者成为教学、科研成绩卓著的青年学科带头人。
待遇与保障目标。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实际收入,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措施。
三、“十一五”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1、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的办学基本原则。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树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观念,树立“互帮互助、团结和谐”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继续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及其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使每一位教师自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以学习、宣传《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广大教师能自觉依法执教,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政策教育,提高教师的政策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使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加强学术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壮大教师队伍。
全省高等学校要结合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的需要,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壮大教师队伍数量,提高专任教师在教职工中的比例,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用人效益。
----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从2006年起,除少数紧缺专业外,国家、省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新聘教师原则上应有博士学位,其它高等学校原则上应具备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
----大力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各学校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和完善“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须的师资数量。
----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鼓励实行专兼职结合、开放式的教师选用模式,支持高等学校与产业、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选聘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通过签定协议的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积极推进省内外、国内外校际教师资源共享,基础课、公共课及部分专业课教师实行校际间互聘;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高等学校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益。
3、大力加强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以特聘教授、创新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校”工程,重点做好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成就显著,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开拓创新能力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新世纪学术带头人、优秀拔尖人才和教学名师。
----充分发挥高校现有院士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作用。鼓励他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省内高等学校兼职培养博士研究生。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要制定特别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省内科研院所和省外院士和学术技术带头人融入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建设。
----继续实施“天府学者计划”。在省属高等学校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设立50个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吸引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创新现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的开拓者或奠基人,带动一批重点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推动四川高校的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实施人才“攀登计划”。积极做好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项目人选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带动全省高等和学校学科梯队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梯队。努力在高校建成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争取培养50名学术骨干,争取培养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优秀专家。
----实施“天府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每年从省属高校精选2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送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实验室作访问学者;选拔10名高校系主任和科研所、实验室骨干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研究交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攻坚骨干;每年资助50名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学、科研人员,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和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培养后备人选。
----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学位提升计划”。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每年选拔100-200名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以科技研发和学科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行科技研发项目和学科建设招标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通过项目研发、学科建设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到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带动四川高校一批重点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促进学术梯队的快速成长。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争取国家各部委的科研课题,对获得国家科研项目的教学、科研人员所在学校要在科研环境、经费、助手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通过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人尽其才和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用(任)制,鼓励学校公开招聘教师,建立健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任)、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教育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力整合教育人才资源。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推进学校与学校之间互聘、联聘教师,各校要积极支持本校教师到其他高校受聘,帮助解决受聘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总结和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全面推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在教学、科研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
----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教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使教师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将教师素质评价与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起来,建立符合高校教师特点的教师职务制度。
----加强奖励激励和荣誉激励。进一步健全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多渠道争取资助,对取得重大教学和科研成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给予奖励,激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的推荐评选(选拔)制度,努力形成激励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
5、强化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
认真落实《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实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保证教师知识更新和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四川高校实际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巩固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凡新进入教师岗位工作的青年教师均应参加岗前培训,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重点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环节、实践环节、科研方法的指导和道德素质培养,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外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三至五年的培养、培训,提高中青年教师使用双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使全体教师基本掌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工程)实践,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疏通学校学科骨干和管理人才到国外培训、培养、深造的渠道,认真做好“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的相关工作,积极选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积极支持各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6、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人才环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学校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要主动帮助学校解决引进人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对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子女就读中小学实行特殊优惠的办法》的规定,认真解决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问题,允许高层次子女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中小学就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勇于创新,要在政策上对学校引进人才工作给予支持。今后,各学校引进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部级学术带头人、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可不受学校进人计划的限制。学校自培留校的博士生,可享受引进博士生的同等待遇。
----各学校要加大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经费投入,每年应拿出不低于办学总收入5%的经费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经费,为引进人才提供一定的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和与实际贡献相应的工作津贴、住房补贴等优惠待遇。
----各学校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对在教学、科研工作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学校要为其办理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要依法保护涉及教学、科研人员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相关的合同关系,依法调解人事和劳动争议;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救助,支持科技成果依法取得知识产权;要依法保护教学、科研人员在科技研发、项目承包、技术服务、创业、兼职、流动等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四、领导与组织
1、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要从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教”的战略高度充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措施、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狠抓落实。
2、各地、各校要根据我省教育发展的“十一五”目标,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本地、本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十一五”规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篇: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
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
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技术、速冻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冷冻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膨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电子技术、微胶囊技术、超高压加工技术、特征红外干燥技术、新型贮运保鲜技术等。
4、农产品加工产品向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随着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生命健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更加受到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休闲食品的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向。据统计,美国每年每人的休闲食品平均消费量达8.6公斤,各国企业都看好休闲食品的生产,使全球休闲食品市场相对集中,竞争非常激烈,跨国性的企业和品牌对该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5、农产品加工投入比例越来越大
由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布局的优化,特别是受到市场和经济回报的吸引,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共基础投资,引导了大批企业纷纷投身农产品加工领域,成为该产业的投资主体。与产值相对应,发达国家对产后加工环节的投入比例要大于对农业的投入。如美国在农业总投入中,用于产前和产中的费用仅占30%,70%的资金用于产后加工环节,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和资源的合
员的28%。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将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2%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1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
2、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加工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保鲜储藏、超高温瞬时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挤压膨化等应用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我国食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乳品、啤酒、方便面和饮料等行业装备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国内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到以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的阶段。
3、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调整,突破了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低劣的格局。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中,食品工业比重上升,2004年食品工业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重接近50%,居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位。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加工制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发展迅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主要农产
品加工九大产业带和以大城市郊区为依托的加工区,使农产品加工向产区和大城市郊区集中,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使规模优势、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6、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农产品面临动植物疾病疫情、周边环境污染、投入品污染和流通加工过程中污染等“四大风险”。为此,国家正式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依法修订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强制实施QS(质量与安全)认证,按照GMP(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GAP(良好的农业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规范中的要求控制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政府、企业和农户“三管齐下”,通过建立企业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测部门终端检测和市场可回溯制度,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二、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200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071家,从业人员4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41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20亿元,利税总额71.92亿元。
2005年企业主要农产品加工产量及比2004年的增长速度(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农产品工业):白酒57.8万千升,增长16.23%;啤酒126.2万千升,增长15.77%;罐头7.2万吨,增长17.35%;软饮料120.4万吨,增长25.5%;乳制
新模式。
200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带动968万个农户家庭增收,占农村家庭数的51%,农产品加工业中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共有262家。
2、产业(产品)链进一步延伸
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投入力度,逐步成为自有知识产权创新主体,产品质量、档次及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种类渐趋多样化、专业化,一批农产品“精品’及其产业链正在形成。我省肉食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以高金、四海、美宁等企业为龙头的肉食品加工企业,从主要生产分割肉,发展成为生猪养殖、屠宰、分割、冷藏加工、鲜销连锁及熟食品生产为一体的外向型猪肉食品综合加工企业,扩大了四川肉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纺织业产业链从解决制约因素入手,加大了污水处理、印染环节的投资,带动了棉丝麻纺织和服装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纺织服装产业迅速扩大规模。
3、呈现典型的集聚发展态势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间、区域间协作配套日趋紧密,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发展态势,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特色产业集群。以宜宾、泸州为代表的酿酒(白酒)产业集群,特色资源为依托的峨眉竹叶青茶叶、通江银耳、南充丝绸、达州苎麻、广元油橄榄等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呈规模发展态势;
度低。
优质专用农产品品种缺乏。目前国际上有专用小麦、玉米、大米品种多达几十乃至上百种,而我省适合食品工业的专用小麦品种仅六、七个,形成规模的品种三、四个。
2、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加工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和先进省差距大 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为80%以上,我国为45-50%,四川仅为35-45%。2005年我省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总产值之比为1:0.7,山东、广东、江苏等省达到1:3。
(2)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
加工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缺乏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导致加工企业的精深度不足,加工链条短,一般性产品多、传统产品多、资源性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种单一。
例如:四川皮鞋及服装生产企业大多数采用手工作坊式生产,产品以模仿为主,创新能力差,多为“贴牌”及团体式订单生产。产品加工度低,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产品附加值偏低。
(3)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盈利能力差 四川农产品加工种类较多,但同质化严重,出省、出口产品相对较少,市场主体仍在省内。消费者选择余地小,导致恶性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影响了企业的扩张
1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缺乏系统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发布体系,生产加工与原料供应之间、生产加工与终端市场之间的信息衔接不对称,存在农户盲种盲收,企业盲目生产的现象。
(2)种植农户与加工企业协调差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探讨,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动型、直接租赁型和订单农业型等多种形式的企业与农户连接经营模式。但在这些模式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关系多数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相互之间缺乏履约机制,压价收购和高价惜售等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没有真正得到加工与流通环节的利益。
5、财政及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紧密联系,不但具有工业企业市场风险的特征,同时还具有自然风险和季产年销等明显的农业特性,流动资金使用集中、量大、季节性强。
但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是一些中小企业,在财政及金融支持上,只有极少龙头企业能够享受到优惠政策,绝大多数成长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政府或金融部门的支持较少,企业融资能力弱,融资范围窄,难度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6、社会化服务亟待完善
3专业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绿色环保品牌,把四川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集聚发展的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业基地。
(二)发展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作用,根据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要,积极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2、质量安全原则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农产品(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坚决禁止超标使用添加剂和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加工原料,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确保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
3、集成创新原则
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大技术集成和原始创新力度,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
4、比较优势原则
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依托优势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
5干企业。
扶小——重点放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上,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对成长性好的企业,要加大培育力度、政策倾斜的力度,使之形成新的增长极。
3、加快产业升级的力度
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了一个产业提升、品牌塑造、技术竞争的阶段,必须在产业集中度上升级,打造专业产业经济区,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1)在做强、做优、做全上下功夫
做强就是在本领域不求规模最大,但求实力最强,发展要有特色;做优,就是塑造品牌,有品牌优势就有市场优势;做全,就是对农产品加工链条尽可能地长、精深度高,发展综合利用加工,多品种、系列化,将农产品效益潜力发挥到极致。
(2)提高产业集聚度
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加工精深度上下功夫。
由于初加工受资源的制约明显,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避免盲目扩大规模。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在提高基地建设标准化上下功夫,稳定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在提高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在产业化
7四、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农产品多元、多重增值,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初步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和成果推广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功能健全的各类服务机制,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基地。
(二)具体目标
1、增长速度与效益目标
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3087亿元,年均增长16.3%。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106亿元,年均增长16.3%,占当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其中: 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业工业增加值达到890亿元,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烟草工业增加值达到86亿元,年均增长10.5%;规模以上纺织丝绸制品工业增加值达到144亿元,年均增长23%;规模以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23%;规模以上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67亿元,年均增长25%;
94、技术与装备水平目标
“十一五”期间,攻克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先进的农产品加工装备,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得到推广和较广泛应用,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
5、企业规模结构目标
到2010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企业1户,100-300亿元的企业3-5户,50-100亿元的企业10户,20-50亿元的 20户,10-20亿元的企业30户,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大中小各类企业规模协调、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
6、市场竞争力目标
到2010年,主要产品国内市场整体占有率达到3%以上、省内市场整体占有率达到50%以上。培育一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品牌产品,培育22个以上的中国驰名商标,比2005年增加10个以上;培育13个以上的中国名牌产品,比2005年增加5个以上;培育5个以上的中国重点出口品牌,比2005年增加3个以上;培育50个以上的国家免检产品,比2005年增加23个以上;打造25个以上的国家级地域工业品牌,比2005年增加11个以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
1产物生产高蛋白、膳食纤维保健食品。以雄健实业、川粮米业、若男食品等为重点企业。
红薯、马铃薯加工以生产工业淀粉和变型淀粉为主,重点开发薯干、薯条、粉丝等营养休闲食品和方便食品。以光友薯业、白家食品等为重点企业。
油菜籽加工重点发展优质双低食用油、调和油、营养油,利用高芥酸菜籽油及油脚等副产物生产精细化工产品,解决菜籽饼粕脱毒技术,生产优质低毒饲用蛋白。以嘉里粮油、金石油粕等为重点企业。
绿豆、红小豆等小杂粮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为重点,开发市场潜力大的川杂粮产品,同时,进行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发展高品质、精加工、品牌效应明显的营养保健杂粮食品,满足膳食搭配多元化需求。
产品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加快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开发加工专用品种,开展粮油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以餐桌安全和餐桌环保为方向,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粮油食品,开发优质、营养、方便食品。研究开发以粮油及副产物为原料生产精细化工产品和工业辅料。
(2)肉食品产品链
猪肉加工以发展优质分割肉、冷却肉为主,发展高温、低温和西式火腿产品,以成都新希望、四川高金、四海实业、井研食品、绵阳双汇、四川福润、自贡华润为龙头企业。
3类黄酮等保健品。引进培育适合加工的优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果品商品化处理设备和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果品保鲜贮藏、运销冷藏系统。
产品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品牌。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生产果胶、类黄酮等保健品。引进培育适合加工的优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果品商品化处理设备和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果品保鲜贮藏、运销冷链系统。对果蔬渣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初步实现无废弃开发。
(4)饲料产品链。
重点发展适应现代养殖、水产业需要的优质环保型饲料、专用和特种动物饲料,推广安全、高效、无污染的饲料系列。以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正大集团等为龙头企业。
产品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加强饲料原料基地建设,扩大饲料原料品种,开发优质专用及特种动物饲料,综合利用粮油、果蔬等加工剩料及酒糟作为饲料加工原料,推广无公害绿色饲料。根据养殖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饲料加工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饮料产业链(1)白酒产品链
重点发展市场销售体系健全、经营管理规范的品牌白酒。继续做强做大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沱牌、郎
5果和药物资源,结合不同酿造工艺,调制药香味、花香味、功能性的新型啤酒。
(3)软饮料产品链
发展适合市场特点的果蔬汁饮料、矿泉水、纯净水、碳酸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产品。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以及各种富含微量元素的保健性饮料。以娃哈哈、统一食品、汇源成都公司、佳美食品、统力食品、润田食品公司、蓝剑饮品等为龙头企业。
产品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采用不同的包装风格,重点开发高质量浓缩果蔬汁、复合果蔬汁等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和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发展时尚运动型饮料,利用丰富的药材资源开发各种保健饮料。改进口味风格和包装技术,开发新产品,打造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4)乳制品产品链
重点开发高品质奶粉、干酪、乳糖、乳清粉、黄油等多种固态奶制品,发展高品质液体奶、发酵风味酸乳、功能奶制品,生产含奶冰淇淋、学生奶和战士奶。以新希望乳业、菊乐食品等为龙头企业,支持眉山妙士、西充李子园、金堂蒙牛、绵阳雪宝、达州西塔等乳业公司的发展。
产品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整合全省奶加工企业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引进并吸收、改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开发货架期较长的利乐包装产品,7川宜宾烟叶复烤厂等烟叶复烤企业发展。
产业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发展烟草种植大户、建立优质烟叶种植基地,推广规范化种植和集约化烘烤工艺,扩大省内烟叶供应量,提高烟叶的初烤、复烤能力。增加低焦油含量的卷烟品种,树立全国性的名烟品牌,开发不同个性和风味的中高档雪茄烟。
4、棉麻丝制品产业链
以华润锦华、华成银华、贤成嘉纺、朗瑞丝绸、新世纪丝绸、南充六合等为龙头企业,开发丝绸、丝绢系列产品;以绵阳南山印染、遂宁新绿洲为龙头企业,开发染整面料。
突破苎麻纯纺、多纤维混纺交织以及高档面料的织造、染色、后整理技术和带状精干麻牵切纺生产工艺技术难关,发展天然抑菌、绿色保健、无污染、舒适凉爽的苎麻制品。以大竹金桥、达县智鹏、南国印染等为龙头企业。
注重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时装理念的结合,发展品牌服装.以青白江巨人树等为龙头,培育西服产品链。以德阳琪达等为龙头,发展德阳衬衫产业链。以什邡可可斯等为龙头企业,发展童装产品链。以青岛双星集团等为龙头企业发展休闲服产品链。
产业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加快培育服装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力度,着重在丝、棉、麻制品印染、后整理及服装面料等薄弱环节进行突破,研究易护理高档丝
9主知识产权、安全环保的家具产品,打造四川家具知名品牌。
(2)竹制品产品链
重点发展竹子制浆造纸、纸、纸板及纸制品,发展竹编胶合板、竹地板、人造板、竹工艺品。以永丰纸业、宜宾纸业、崃山纸业、南充富达竹业等为重点企业。
产品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根据纸浆竹资源分布状况,建立自有原料林基地,因地制宜布点制浆造纸企业。完善关键环节工艺技术,提高造纸、制板水平,培育国内领先的骨干龙头企业。搞好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发展纤维板、竹纤维等新产品。
7、旅游纪念品产业链
重点发展以蜀锦蜀绣、丝绸工艺品、工艺扇、竹藤草编、根雕等具有四川人文、自然特色的旅游商品。以成都蜀绣、成都蜀锦、广汉三星堆艺术品、刘氏竹编、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成都天和银楼、成都艺朗雕塑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企业。
产业链的弥补环节和发展方向:开发体现我省旅游景区特色的纪念品、蕴含古蜀文化、佛教文化、三星堆文化、藏羌文化内涵和具有大熊猫、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等方面的旅游产品,综合运用“银、漆、绣、竹、锦”等传统工艺表现形式和传统技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结合,提高产品规模和档次。在设计、工艺技术、规模发展和质量等方面进行重
1药、艾丽碧丝制药为重点。
培育发展三七通舒胶囊、活力苏口服液、三勒浆口服液、六位地黄胶囊、首乌延寿片、红景天胶囊等优势产品。
发展和弥补环节:积极培育中药生产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增进中药材种植基地配套建议及其GAP认证,提高药材生产规范化、品牌化种植的集中度;加大中药产品创新工作力度,在提取、分离、纯化等高新技术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二)产业布局
以成都市为中心,连接德阳、绵阳、乐山为一体,形成腹心地带,加速攀西、川南开发,扶持盆周山区。要以粮油、畜禽(蛋奶)、果蔬、茶叶、中药材等加工为重点,同时发展具有产地资源优势的烟叶、棉麻、蚕桑、皮革和竹木制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粮油:我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2005年我省粮食总产量3409万吨,居全国前茅。由于人口多、畜牧(饲料)和酿酒业发达,所以又是粮食的消费大省。根据我省粮油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进行粮油加工区域布局。其中,水稻:我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以水稻为主)已在我省全面启动并取得成效,2005年我省稻谷产量为1526万吨。川西平原、川中的高中档优质稻,攀西安宁河流域的高档优质稻,川东南再生稻、地方特种稻和川东北地方特种
3害、绿色和有机猪肉食品生产。高原畜产品以川西北的甘孜、阿坝两州和攀西地区的凉山、攀枝花两州市为重点,建设牦牛肉、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并开发皮毛加工。在秦巴山和川西南丘陵地区的巴中、广元、南充、资阳、眉山、成都、乐山、德阳、达州等地建立优质肉牛、肉羊产区和加工基地。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达州、南充、广元的优质奶牛养殖有优势,在这些区域合理建设一批奶制品加工企业,形成我省奶制品区域性、块状发展布局。
水果:2005年全省水果总产量415万吨,建设有优质脐橙、红苹果、梨、柠檬、猕猴桃等水果种植基地。以成都平原东面龙泉山脉水蜜桃、枇杷、草莓,攀西芒果、葡萄,川南(如泸州)荔枝、甜橙,川西北河谷地带(如阿坝、甘孜等)优质红苹果、甜樱桃和优质梨,川中、川北早熟梨和弥猴桃,川东(如南充等)及盆周丘陵区(如眉山、乐山等)柑桔等为优势和特色水果产区,建立果汁、水果食品加工(如罐头、果醋、果酱、果干、葡萄酒等)企业,同时对水果副产物如果皮渣进行综合加工利用,生产果皮油、膳食纤维、类黄酮、类柠檬苦素及SCP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初步实现无废弃开发。
蔬菜: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我省的优势经济作物,蔬菜加工产业布局应重点发展成都平原和德阳、绵阳、乐山等地的高经济价值蔬
5棉麻:2005年四川的棉花产量为2.78万吨,主要集中在遂宁、南充和资阳等市。全省麻类产量为3.7万吨,且以苎麻为主,达州是集中产区。产业布局建设应围绕产地的资源优势,在遂宁、达州等市建立棉麻纺织布料初级加工企业,结合当地环保规划适当建设印染企业,为成都、德阳、什邡等地的服装加工企业提供产业配套。
中药材:我省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种类多、质量好,2005年药材产量为29.57万吨。1999年在四川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以来,先后启动并实施了30个示范区,投入资金在3.5亿元以上,形成了川中(发展川芎、麦冬、附子、丹参);盆周山区(发展黄连、天麻、金银花、鱼腥草、牛膝);攀西地区(发展薯蓣、芦荟);川西北高原(发展川贝母、红豆杉、红景天等)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在诸如成都地奥、成都康弘、四川迪康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加工布局已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主、高端成品药加工为主的态势。因此,应就近在这些产地内建立药材初加工企业,在改善加工布局集中单一的同时,在产业上游建设配套企业集群,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初级和终端加工协同发展,获取成本竞争优势。
蚕茧:我省蚕桑养殖历史悠久,分布面较广,2005年的蚕茧产量为9.8万吨。产业布局以攀西、川西北和川南三大优势养蚕区为主,在南充、绵阳、德阳、资阳、内江、乐山
7吸收、推广和应用。扶持一批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机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自主知识创新,针对关键技术和设备进行科技协作与攻关,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提高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深化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推广机制和方式,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鼓励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合作。重点推广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新工艺、新技术。用五年时间使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等从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3、培育打造知名品牌
把龙头、重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我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措施。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发展工业设计、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产业品牌、地域品牌的提升。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出口企业到产品销售国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建立科学的名牌产品测评机制,对获得国家级工业品牌的企业予以奖励和相关优惠政策,搞好省级工业品牌的评选、发布和推荐活动。严厉打击假冒品牌的违法行为,重点加强食品市场秩序的整顿。
9融资担保、税收优惠、建设用地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行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免征或优惠,尤其要对出口创汇贡献大的企业,商务、税务部门将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所需农用地转用和占用耕地指标,要统一纳入地方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对占用土地进行永久性设施建设的,按非农建设用地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进行非永久性设施建设,且对耕作层不造成破坏的视同农业生产用地,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区域
1、加快发展区域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业园区
促进工业与种养业联动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块状经济,使工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成为农产品加工基地,也成为技术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商品销售中心,促进以贸工农一体化为特征的农产品加工业块状经济快速形成。鼓励以共享区域性特色名优产品品牌为基础,建立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营销协会、生产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农产品营销,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打造一批在全国或西部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工业园。
2、培育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区域
各地继续大力支持中国名酒企业巩固品牌优势,扩大优势企业酒类产品的经营规模,形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块状
1契约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降低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成本与风险,维护双方权益。
2、构建新型流通体系
培育一批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中心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模式,壮大产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组织规模,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适合大宗农产品和鲜活农产品需要的专供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物流模式,在巩固西部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东部沿海市场和海外市场,扩大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范围,确保农产品进出川通道畅通,组织引导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形式的商品推介会、交流会、展销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品宣传推广力度,逐步构建适应消费增长需求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
(五)构建多渠道融资体系,引导社会多元化投入 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建设投资在整个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各级财政要通过贴息、投资参股、有偿资金与无偿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支持农产品加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和民间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为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竞争力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
3运输、销售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实施严格的认证标志管理和市场准入管理.逐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农产品认证体系,在农产品加工、流通、消费领域深入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包括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以及产品质量的企业、地方、国家标准,逐步将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尽快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引导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
4、建立对农产品加工品标准动态跟踪制度
掌握加工品国际标准体系发展趋势,特别是主要输出地的标准动态。组织专门力量,重点跟踪国际标准组织以及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加工品标准体系发展动态,为及时调整我省进出口贸易策略,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中介服务组织建设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社会化服务,发挥各种社会化专业组织在提供生产资料供应、销售服务、市场准入、品牌建设、技术交流服务、价格协调、利益调解、行业自律、防止无序
第三篇: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内蒙古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了加快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得到了改善
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教师队伍数量稳步增长,教师队伍结构有了明显优化。现有师资1054人,其中教授152人,占教师总数的14.4%;副教授366人,占教师总数的34.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2人,占教师总数14.4%,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67人,占教师总数的34.8%;教师的平均年龄37.9岁,教授的平均年龄为 49.4岁,副教授的平均年龄为43.8岁,35岁以下教师456人,占教师总数的43.3%;具有外院校学历(学位)的教师607人,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7.6%。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分别为55人和2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69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37人,自治区深入生产一线的优秀专家13人,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
一、二层次21人。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700项,科研总经费达1.18亿元;获自然科技成果奖励37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获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奖36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5项。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培养骨干、建设梯队”的思路,先后制定、完善和实施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内蒙古农业大学关于培养、引进优秀人才的暂行办法》、《内蒙古农业大学关于选拔和培养学术带头人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与措施,同时随着以全员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台了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岗位考核、岗位待遇等相应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措施,基本实现了录用、培养、使用、聘任、晋升、考核、待遇等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目前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结构性人才短缺依然存在。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特别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一贯制”(直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少,而且在学科、专业之间分布不平衡;高、中、初级教师职务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高、中级职务数量明显倒置;传统、优势学科的“近亲”状况没有得到很好改善,在外校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人数比例不高。
2、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和学术创新团队构建略显滞后,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制约了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的原创性、高水平成果的取得。
3、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人才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吸引人才的力度还不够,个别学科甚至出现人才流失,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深化,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二、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能力建设和整体素质提高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队伍结构为主线,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创新用人机制和优化用人环境为关键,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使用、引进三个环节,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全面发展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师资队伍职务结构科学化、学历结构高层化、年龄结构年轻化、学缘结构多元化,形成人才培养有重点、人才引进有措施、人才管理有制度、人才使用有成效的良好局面。
(一)数量与质量
1、教师总量有所增加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按照1:16的师生比,我校专任教师总数应达到1600人以上,教学(科研)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
2、师资结构显著改善
(1)职务结构:专任教师的高级职务比例控制在55--60%,正副比保持在1:2左右,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一般学科的高级职务比例应有所区别,分别保持或达到70%、50%、40%和30%。
(2)学历结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要达到30%。
(3)年龄结构: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保持在35岁左右,教授的平均年龄保持在45岁左右,副教授的平均年龄控制在35—40岁之间。
(4)学缘结构:在校外完成某一阶段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比例力争达到70%。
(二)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
争取院士实现零的突破,重点引进和培养5—10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在本学科做出重大贡献的知名专家,70名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本学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100名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0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青年骨干。
搭建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重点、重大科研项目为主的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的创新平台,重点扶持、着力建设3—5个处于国内领先,富有创新意识,成果显著,结构合理的学术创新团队。
(三)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人才工作和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条件有较大改善,集聚人才的能力和活力进一步加强,人才的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四、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术氛围
充分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不断强化以德育人,以德治教的理念,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化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积极探索加强师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加强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既要有竞争创新的意识、又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崇尚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严格学术规范,端正学术风气,遵守学术纪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理论素质高,职业道德修养好的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完善深化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根据学科和队伍建设的需要,在做好基础性和学历补偿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高质量、高效益的教师培训机制,加强以岗前认知培训,更新拓展知识结构,提高外语应用水平,规范语言文字使用,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继续教育工作。
2、鼓励教师广泛交流,变单一的学历提高培养为多层次的提升学术水平的研修和培训,特别是要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国际交流范围和层次,加快本土人才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教师的国际学术背景和整体素质水平。
3、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强化“本科教育是基础,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是中心”的理念,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
(三)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引进人才双管齐下
1、在“十五”期间教师学历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继续按需有序地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尤其要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学历培养力度。
2、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高学历教师,保证教师规模与事业发展相适应。原则上不再选留本校、区内毕业生,重点引进名师名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3、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重点培养和引进一定数量的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大师;在学校重点发展、扶持的若干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招聘在本学科领域做出较大贡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加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和集聚人才的作用,培养、引进、稳定一支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型学术骨干,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4、实施教学名师工程,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教学楷模。加强教学实践和研究,强化互相听课和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效果好、国内知名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教学名师,使之成为学习的楷模,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5、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人才观,主动顺应人才国际化趋势,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相结合的柔性引才机制,加强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和管理,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从事研究工作,促进校内外、国内外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四)加强学科建设、科研立项和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搭建创新平台,组建创新团队。
以现有博士、硕士点为基础,在保持农学类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学科群;以高层次项目、高水平论著、高级别奖励、高效益成果为导向,力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或国家863、973项目的立项,积极创建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此作为集成优势、聚集人才、整合力量的平台,培养和建设一批结构合理、思想活跃、业务精良、团结协作的创新团队,提倡联合设点,鼓励团队协作,积极探索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新模式。
(五)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1、科学设置岗位,深化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自治区有关规定,按照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及“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教师岗位总量及各学科的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建立责、权、利相统一,岗、事、人相一致的用人机制,促使教师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绩效意识。
2、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的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考核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简化评价环节,改进评价方式,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从重目标考核向重过程考核转变,从重考核向重聘期考核转变,从重数量考核向重数量、质量相结合考核转变,从重总结性、奖惩性考核向重形成性、发展性考核转变。
3、建立科学、有效的校内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继续实施并逐步完善校内岗位津贴制度,关键岗位、重大项目等可实行协议工资或年薪制,建立重业绩、贡献,向拔尖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动态分配机制,使之与用人制度相结合,相互促进,强化其政策导向、能力导向、绩效导向。
(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本着重点培养、重点投入的原则,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计划,人才经费预算单列,专款专用,确保经费投入与目标培养相一致,随着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人才经费的正常增长机制,保证各层次教师不同需求的培训进修、学历提高经费,逐步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重点加大稳定人才、引进人才在住房补贴、科研资助和团队建设方面的经费。
建立奖励基金,对于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以上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省部级社科一等奖的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给予重点奖励;建立补充投保制度,为优秀高层次人才增加投保险种,提高保费标准。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建设领导小组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领导及人、财、物的重点保证和有效管理;建立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牢固确立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定期分析师资队伍现状,随时了解和掌握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务实创新精神,大力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学术氛围,以及宽松、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强化学术管理和民主决策,大力推行“专家治教”,各教学实体成立教授委员会,研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研究决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聘用等涉及教学科研的重大事项,保证师资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和有序化的建设。
第四篇: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规划
(2011年—20115年)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我校长远发展的根本基础。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适应职业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师资建设现状,特制订本规划。
一、教师队伍建设基础
(一)管理机制:学校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全员聘任的用人制度。岗位动态管理,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人员双向流动,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作为激励教师争优创先,提高素质的长效机制。
(二)教师培训: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大力推行培训专业教师的机制,实行专业教师到省、市轮训制度,制定并实施教师学历提升方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方案,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三)教师队伍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17人,专业教师12人,高中级教师6人,本科学历6人。师生比为1:15,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71%,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1%,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0%,本科学历占专任教师74.2%,实习指导教师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专业资格证书职务达68%。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能基本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
二、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职业教育法》和我校实际,以完善教师队伍规模、提高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1 争取到2010年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富有活力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我校教学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
(一)师资队伍的总量与学校发展基本适用。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规划所确定的规模,到2015年学校在校人数将控制在350人左右,按师生比1:16计算,届时新增教师约10人,每年约增加教师2人,以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额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整体素质要有较大提高。1.职称结构:到2015年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要达到专任教师30%,每个专业至少有2名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
2.学历结构:通过培养、引进等多种途径,至2015年,争取所有专任教师80%达到本科学历,其中45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实习指导教师全部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技术资格证书。
3.年龄结构:为克服“年龄断层”,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引进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占50%。
4.专业结构:加大各专业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多渠道解决“双师型”教师缺少问题,争取专任教师达到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0%以上,其中专业课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60%,逐年解决紧缺专业师资匮乏现象,并加强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的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适应我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为保障2011年—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学校以加强内部分配制度为切入点,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在不断扩充教师队伍总量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立校、人才兴校的思想。各部门要明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决定学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应作为建设的重中之重。
2.修订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相对科学合理并适当向骨干教师倾斜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健全人事工作规章制度,依法、依规管理教师队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3.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团队协作、敬业奉献、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继承老教师、老专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忠诚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4.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规范并拓宽进人渠道,坚持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地引进和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解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要针对目前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梯队断层、高级职务偏少等突出问题,重点引进年富力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具有专长的研究生充实我校教师队伍。
第五篇: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讨论稿)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关于教师队伍教师的思考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规 划)
(2012——2020试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目标,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根据石阡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特提出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于2010年12月与原石阡县教师进修学校(石阡电大工作站)合并为现在的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人数83人,年龄50岁以上18人,40-50岁34人,30岁以下31人,年龄明显老化,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课老师70人,专业课教师13人,专业课教师明显不足,特别是精技能、懂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由于历史原因,老教师占据了大部分高级岗位,年轻教师上不去,影响了年轻教师的工作激情。
(二)中职教师的补充渠道不畅,队伍的动力不足
我校教师队伍老化、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受学历、教学工作经历、教师资格、普通话考级等条件要求的限制和当前人们择业取向的影响,学校选调和公招教师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效果并不理想,这既有制度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的因素,导致现今中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壮大骨干教师群体数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承担和完成重大教学改革任务。
(三)中职教师的职称封顶快,影响队伍的活力
现在中职教师的职称最高为副高级,多数获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才40多岁。对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没有职称再晋升的空间和动力,就容易懈怠下来,表现出教学维持现状、科研缺乏创新、业绩不退不进的症状。30-50岁年龄段的获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们正是年富力强,能够出好成绩的时候,却因为无需晋升而影响工作干劲,对中职学校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石阡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和统筹,加大经费投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启动了“名师工程”,组织教师培训,推动培训基地内涵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加快推进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教师企业实践、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开展教师多元合作与交流,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教师队伍 规模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得到提高,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定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表明了职业教育要面向未来,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与科技发展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着力解决“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 为抓手,以继续教育为突破,以“国培”“省培”“市培”为带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二)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赵正榜
副组长:王如彬 陈昌福 张勇 朱昆
成 员:周兴杰 周应喜 王江明 张胜昌 任勇
龙再嘉 林开军 王定山 熊永
(三)工作目标
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50%以上。
教师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超过95%,有研究生层次教师且比例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50%。教师师德水平明显提高,普遍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全体教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专业结构更加科学。着力解决学校教师文化课教师比例过高,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通过学习、培训、企业实践、学历提升等手段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合理配置各专业课教师,对已不适应的专业学科实现转向,通过优选对急需的专业人才采用特殊方式录用。
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融休闲、旅游、营养健康、产业培训、部门培训为一体的跨区域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基地,校政结合、校企结合实践基地。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全面建立。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
教师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师资格、职务(职称)、编制等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考评机制,实行全员聘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个性化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一)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将职业理想教育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引导职业生涯发展等综合措施,使教师坚定职业方向,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增强从事职业教育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结合学校实际编订《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建设作为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
(二)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加强新教师培养的整体规划。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企业 实践和在职培训提高环节。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按照集中培训与常年培训相结合、统一培训与“一带一”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以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法为内容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以关系教学效果的人际沟通、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为内容的基本素质培训。依托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加快教师培养步伐。加快培养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教师。建立院校通过对口支援、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大我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力度。
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转型进度。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对现有的文化课教师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进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国家的各种考证制度,尽快实现文化课教师的转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加快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认真总结历年来学校对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的做法和经验,根据国家相关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与管理办法,加大对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工作的支持力度。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及兼职教师推进项目,支持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解决兼职教师的待遇和管理问题,切实发挥好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加强对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帮扶、引导和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指导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推进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协调和配合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制订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要积极探索实名编与非实名编相结合、设立附加编等编制配备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专兼职教师配备的统筹,不断优化学校教师配置。要研究制定相关的人事政策,建立和完善技能型人才从教的制度,对特殊人才采用特殊的选人、用人机制,多渠道汇集职教人才,形成更加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
(三)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要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广泛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训、社会从业人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广泛开发社会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教学水平。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师、班主任培训。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把企业实践作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把企业 实践作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工作机制,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实践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在现有校政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强化校政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把行业专家、能工巧匠请进来,校内教师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采取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进行新知识、新技术讲座,使其及时掌握教学、教育和专业发展动态,促进知识更新与知识面扩展;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到企业作技术员、作学员,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向“双师型”人才的转变。
(四)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质量。
结合石阡产业发展、区域发展需要和教师培养培训需求,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职业院校培训和大中型企业实践,继续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建立培养培训基地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培养培训基地的区域和专业布局。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按照教师先行垫付学费,完成学业,学校和教师按照比例共同承担的方法,推荐、资助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深造以改善教师队伍。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重点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专 业点,改善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力争开发一批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培养课程和教材。
(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激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活力。
充实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增加相关工作经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将双师素质基本要求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协调优化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结构比例。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用人机制。以教学任务为牵引,打牢教师的素质基础;以培训任务为牵引,使教师的素质得到充实和提高;以科研任务为牵引,促进教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以指导学生竞赛任务为牵引,全面检验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统筹和领导。结合石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制订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安排一 定比例经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学校在公用经费和其他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三)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学校教师师德楷模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关心职业教育、尊重职教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展现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