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新课程改革总结
城关中学2010年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按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9-20010学年的上学期开始实施,现在高二年级4个教学班、高一年级4个教学班都进入新课程实验。兹对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以来组织、实施的基本情况做一汇报、总结
一、主要工作
(一)以课改为重点,切实提高教研工作实效。
1、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09年暑假我们结合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最新发布的《河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学习培训指南》,组织全体教师分层次培训,在省、市、县级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做好校级课程培训工作,尤其是要抓好教材分析和集体备课,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使每位任课教师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
2、健全教研网络,发挥集体的智慧。我们将教研工作抓实抓细,努力使教研工作辐射到每个年级、学段、学科,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及教学的基本环节。做到学校统一管理,教师分别研究,教研组年级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教研网络的建设,重点健全年级备课组,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提高备课的实效,我们在期初制订好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员。
(二)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我们重新修订完善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考核细则,着重体现了新
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决不擅自调课;课堂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我们各学科由行政人员组成学科听课组,加强对每个教师每个学科的随堂听课,改变以前课前通知,教师精心准备,课后不做反思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3、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我们以评选“教学能手”活动为契机,加强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差生跟踪,建立好差生跟踪档案,努力做好转差工作。重视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力争学科竞赛出成果。
(三)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教研功能。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使教研组成为学科课题实施、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教研组工作必须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做到教研活动的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各教研组在期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活动过程具体体现全过程,有重点,有专题,有资料记载。我们加强对各教研组的考核力度,形成争创先进教研组的良好风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引导教师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我们在青年教师范围内开展形式多
样的活动,演讲比赛、案例评析等,鼓励教师不断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倡导“研究兴课”,发展反思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国家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始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教学研究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个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努力向“研究型”转化。
三、困难和努力方向
1、与高考的冲突。无论是学生、社会对高考总是特别重视的,而高考是重视分数的,是需要讲究应试的,这和新课程对于素质教育的追求在事实上是有矛盾的。特别是初中义务阶段新课程教材和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教材在内空和要求上存在许多不配套和不衔接,反映在教学上教师尽管知道新课程的要求,但是难以达到新的教学目标,或者心存疑虑而举步维坚。
2、办学条件的限制。新课程要求学生更自主地学习,更多样化地学习,但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家用电脑、图书资料。此外课程改了,但实验室的器材药品却买不到,造成实验的困难。此外,如果开设较多的选修模块和地方课程,又存在教室和教师不够的实际问题。
4、经费不足。学校设施与设备比较落后,如多媒体设备较为缺乏,无法很好地满足实施高中新课程所必需的条件。
5、新课程理念与现实规章的冲突。例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要
走出课堂与社会、自然接触。但现实的有关安全责任等规定却使学校难以实行。
但是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为高中新课改创造一个宽松、融洽、具有勃勃生机的环境。
城关中学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总结
龙形市中心学校新课改工作阶段性小结
(2013年9月——11月)
2013年下期开学以来,我校在上学期两个班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校新课改工作推进力度,扩大了试点面,确定五、六、七、八年级共五个班级全部推行新课改,同时鼓励其他班级积极参入。半个多学期来,学校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尝试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校新课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小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认真总结,强化研讨,提高认识。
9月中旬,学校召开了新课改工作总结会,对上学期新课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课改试点班级班主任米满英老师和许艳艳老师分别介绍了本班新课改开展的情况,全面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针对她们提出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研讨,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化了对新课改的认识。全体教师形成了共识,坚定了推行新课改信念和决心。
2、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方案,为新课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9月下旬,经过教师充分讨论,我校制定了本期新课改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研究和教师学习等相关制度。加大了新课改工作推进力度,把试点班级由两个增加为五个。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新课改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新课改工作责任制,由分管副校长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学校制定了新课改经费保障制度,在经费方面对新课改工作给予重点倾斜,重点保证导学案的编写、打印和班级文化建设所需经费。为了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入新课改,学校完善了新课改工作奖罚方案,把教师执行新课改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与评优评先、晋级、聘任直接挂钩。
3、继续抓好培训,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操作能力。
狠抓校本培训,以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为主要形式,使新课改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提高教师课改能力。结合教育局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一书阅读活动,进一步更新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理念。老师们在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对新课改由怀疑观望到基本认可,跃跃欲试,尝试用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老师越来越多。对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不作硬性要求,教师们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不求形似,只看效果。
4、突出重点,找准新课改突破口。
本期,我们仍然把工作重点放在四个方面: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写,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养成教育。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为期3天的入学养成教育,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新课改的基础工程长期坚持,抓实、抓好。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班纪班规和学生评价体系,为新课改创设良好氛围。
二、主要问题
1、导学案编写工作跟不上。导学案一般要求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但导学案的编写、打印工作量很大,我校六年级以上都只有一个班、一名任课教师,每位教师都必须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新课改工作正常开展。
2、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学能力亟待提高。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模式的一个关键环节,我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跟不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龙形市中心学校 2013年11月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总结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个学期,学校在县教研室等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立足学科,结合校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改进课堂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课改工作取得了预想成效。
一、依托教研组,狠抓校本教研,探讨课程改革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中成功经验,我校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立足校情,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平台的校本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1、加强教研组建设。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对其明职责、提要求、压担子。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同时,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书面评课”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一种真诚交流、和谐探讨的课改氛围正在日益浓厚,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集体备课,定期教研,把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到教师的日常学习活动中,这是校本教研实际而有效的做法。对于集体备课,我们强调“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定发言人(由备课组灵活处理),推行个人精备、大家讨论的模式,力争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到“功在课前,效在课内”。教导处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抽查,以避免形式化,突出实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
3、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评课
为及时了解课改实施情况,领导小组坚持经常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并及时与相关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和反思,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通过观摩课和赛教活动,探索课改新方法。
为增强教师交流机会,研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学校积极开展教研组内观摩课和学校统一组织的赛教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能以新课程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求知氛围,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赛教,涌现出了一批校级教学能手、课改先进,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锻炼了青年教师的胆魄、锤炼了他们的教学技能,教学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二、继续强化“四指导”,推进课改有效实施
为了切实把“课改”理念和要求落实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推进新课程实施,板桥初中不断强化“课改”中的“六指导”:
一是指导学习。重点是指导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学校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等各级举行的“课改”相关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教师参培率和培训合格率达100%;学校通过集中学、分组学、自学、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以“合格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为载体,以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为手段,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形成了以“教导处——教研组——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四点一线”的校本培训网络。学校大力倡导“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鼓励“拜师学艺”和“名师带徒”,通过名师点评和名师引领,使广大教师逐步适应了新课程教学,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二是指导思考。主要是指导自我反思,引导教师及时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跟上了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教学行为是否正确?教学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是否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三是指导研习、研讨。学校始终把“深入研究新课标,全面实施新课程,正确使用新教材”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通过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寻找自己教学切入点和衔接点;按照制度化、常规化、系列化和多样化的要求指导教研组活动,积极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为教师展示教研、教改才华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大胆改革,激“活”常规,通过“扶——引——放”,改革教学管理,引导教师“以反思找问题,以问题研究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
四是指导教育教学总结。重点是引导教师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要求教师每天有一句话心得,每周有一段小结,每月有一个教育教学个案或点滴体会,每学期有一篇论文;改教师每学期工作总结为总结工作经验、体会或课题研究报告、教学个案、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等。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师课改论文和成果交流评比,并将结果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记入个人档案。学校还成立了教研教改经验论文撰写指导小组,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三、课改的主要成效
1、课堂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
(1)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 一直以来,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常把注意力主要集中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因素的培养。通过改革,部分教师开始摒弃了“知识核心”,树立了“创新为核心”的理念,在学生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推判性及其支撑他的独特人格。
(2)从“教师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盛行多年。通过课改,教师正在逐渐摒弃“教师本位”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3)从“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索”的观念 在我国,“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讲的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观念长期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也从小形成于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而且发展为习惯。学生不敢也不想向老师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书本提出质疑,不敢也不想向权威理论提出质疑,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而通过改革,教师开始注意学生拥有的潜能,建立起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采取了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共同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以期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
2、课堂教学方式有了较大改变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是我校在课改中的重点。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尊重学生们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摩课和赛教活动,大部分教师都注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对差生的关注和重视也成为课堂教学新理念体现的亮点。
3、学习评价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
课改中,教师还积极进行评价方式的探索,努力构建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还兼顾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的评价中,非数量评价法、分析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的运用,较好地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4、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学生巩固率、及格率、优秀率和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保持堰口镇第一名。毕业班中考成绩连续列农村初中前茅,受到县政府奖励。
(2)、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成果
学校积极围绕“课改”进行课题研究,岳富荣老师的省级微型研究课题《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正在申报中;近一年里,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奖6篇(其中:省级1篇、市级8篇)。学校还结合校本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偿试课改资源及校本课程开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来自农村,在农村任教,虽然进行了各种培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还是比较慢,教学观念还跟不上,还是用老的一套或者凭经验进行教学,直接影响课改的效果。
2、目前考试与评价改革还不到位,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还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评价学校,再加上中考、综合评估等因素,教师们仍被分数所困扰,课改的深入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3、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教教材”而不能做到“用教材去教”。关注学生不够,游离在学生之外,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启发不到位,教学实施不到位;钻研教材的力度不够,仍有待提高。
4、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改的实施。因此,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5、校本课程的开发进展缓慢。
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个不尽的旅途。诚然,在实践中会面临种种问题和困惑,但我们会以此为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认真总结、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多理解,多支持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新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O一四年七月十二日
第四篇:落实新课程改革总结
落实新课程改革总结
课程改革几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几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 “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不能放弃质量,教师不能放弃责任”,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教科研相结合,创建让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和谐学校。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目标,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课程改革方案,把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并征求教师意见,做到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层次管理,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了课程改革阶段任务。
一、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备受重视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定位准确
学校成立由孙东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及由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定位为起点要高,立足要实,效果要好;学校教学处详细制定了《高台子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方案》,领导班子定措施、抓落实,下课堂听课,询问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建议和要求。及时将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总、研究,并在学校办公会议、课改工作会议上商讨对策,作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例如,在发现教师参与各类培训不够主动、积极的情况下,讨论决定将参与培训与个人评价考核挂钩。发现教师案例写作存在困难,又组织了关于案例研究和案例写作方面的培训。
2、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课改实验的宣传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为此,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听课评课、学生参与评课、出黑板报等方式来加强家长、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和参与。通过组织新课改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在课改经验方面的交流,取长补短。在活动中,校方广泛听取来自上级领导专家、兄弟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给我们带来课改的新政策、新理念、新思路。要求我们在课改中重视考试研究,提醒我们要在课改实验不要走过场,要注重实效等等,都为我们更好的组织课改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要求教师购买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要人人都有,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一定数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辽宁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任教新课程的骨干教师上了两节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二、落实“两个”培训
1、新课程培训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一个新的定位,教师不再是一名教书匠,而是一名研究型的学者,不但要会教,更要会学,会反思,会研究,会开发。不仅要会开发课程资源,还要会开发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教研活动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梯级培训。为了每位教师身置于课改其中,去迎接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在课改初期以开展讲座的形式对课改进行学习,对课改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在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的学习上经历了骨干教师培训——全体老师普及——骨干教师讲座——全体教师研讨的过程。
2、校本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主动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为教师搭建一个科学的学习的平台,使教师不同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将学校办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是我校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在学校努力形成一种崇尚学习、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协商、交流、促进的学校文化,使学校逐步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成长的学习型组织。
学校制定计划,教导处具体安排,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主题,理论学习,业务实践相结合。具体做法是,课程实验领导组和指导组根据上级精神、学校实际,制定每一学期的校本培训内容、主讲人员,每个月最少搞一两个年级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或集中或分科分组进行培训学习,为全体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的平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摸着石过河,在借鉴和实验中,全校老师都已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理念(即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注重“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结合。
三、立足中心小学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从整体来看,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针对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教师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校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2篇。教师工作忙,任务重,如果经常性要求撰写长而全的论文,很不实际。我们提倡老师围绕课题写短小精悍的小论文,突出重点,一事一议,只求一得。
五、对学校课改现状的分析
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行政、工会的作用,规范教学常规,依章办学,加大管理力度,科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注意以人为本,不但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学历,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使得学校一年来,不但环境和硬件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的干劲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学校教师们能爱岗敬业,快乐生活每一天,对学生不歧视,不放弃,从点滴的习惯开始培养,教师们能认真备课,深钻教材,了解教育信息,参与交流,积极制作或采用相关课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备课;上课时,教师们能与学生平等交流,精心设计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关注个别生,注意让学生动手参与活动,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注意学生发言的广泛性,注意体现学科特点,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导语、到过渡语,到板书,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几年中,我们在教委的领导下,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下大力气抓教学管理,采取可行措施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参与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大家的努力,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王晓薇、刘宏等教师在参加新课程评优课中获市级课例,英语教师张波获省级课例,多人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奖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有的班超过区平均分或与之持平,其它班与区平均分的差距也缩小了很多,学校的进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习惯和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
1.学校的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虽然组织了很多有利于教师的活动,但是否很“解渴”,对教师的帮助作用是否很明显,还需要学校进一步了解教师的需求,找寻更加适合教师发展的途径。
2.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在本科的专业知识方面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还要学习更多的其它方面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小学校的“全面手”。3.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年级教学质量还有明显差距,教师常态课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力,教师的基本功尤其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对生成问题的处理能力都亟待提高。
4.教师理念与实践结合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研究适合学生实际和发展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台子学校小学部
第五篇:体育新课程改革总结
体育新课程改革总结
火井小学——钟林江
体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已进行了将近五年了,回顾这几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有收获,也有不足之处。为今后继续推动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将我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1.新课程与大纲相比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有了很大突破。大纲的思想多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强调不够。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1、新课程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以课堂教学和综合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与大纲相比,新课程突出了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新课程的评价方法也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突出了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注重了过程评价、预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一份成功感。
4、新教材内容没有按年级排列,有一定的弹性和选择性,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选择和使用时的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的起止点、教学进度的快慢,都遵循学生的实际。改变了过去把教材规定得太死,把教材内容分割得过细的现象。
5、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五个领域目标为依据,使学生增强体能,掌握运动技能,通过及时恰当的评价,让学生从心理方面得到满足,增进心理健康,并通过社会适应让学生走出校门,从生活中学习体育知识,学习锻炼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样的课程对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学会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创设适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体育学习的探究效果才能得到增强。我常常有目的地调整、补充、改造教材,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
1、借助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我先用球和方块做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比较是球还是方块滚得快,滚得圆。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想象青蛙,小白免等小动物是怎样跳的,让学生观察玩具青蛙的跳跃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然后,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池塘的荷花上练习,很快便理解和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3、借助故事情节创设问题。如在学习《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教材时,我先用媒体让学生观看小猴摘桃的故事片断,然后提出问题小猴是怎样跳起摘桃的,又是怎样落地的,通过探究,学生很快便明白了“单跳双落”的动作方法。
4、联系原有知识经验,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投掷垒球》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以往学习过的投掷轻物、沙包、纸飞机等动作,从中找出投掷方法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投掷垒球的方法。
三、教师要善于总结问题。
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应做好引导探究的教学总结工作,利用教师的信息反馈,巩固探究的成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探究的结果产生系统化的认识,对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有一个整体的、有条理的、清晰的印象。探究性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中还只处于摸索实验阶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还缺乏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以研究者的心态、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用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是艰苦而复杂的,它需要各校和各校教师之间精诚团结,不断努力,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今后的工作还很艰巨,我们的实验研究之路还很漫长,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我们的课程改革实验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