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与社会》新课程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况的调研报告
宋华明
2003年9月,左权县各初级中学校全部进入了新课程实验。参加全省组织的中考已有三次。新课改实验进行了两轮多。为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情况,进一步推进课改实验,改进教研工作。2007年7月下旬利用暑期教科局组织的送课下乡的机会结合本学年末学科评价改革的实验情况课堂教学现状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经过局领导的同意,我抽调了城内三所学校(左权二中、左权三中、宏远学校)的教研室主任,与我一起下乡进行为期三天的调查研究。本次调研的对象着重是针对较为偏远的三所农村中学(羊角中学、下庄中学、泽城中学)。调研形式是听课、师生座谈会、听取学校校长及数学教研组长的情况介绍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得到的反馈信息和调研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反映出我县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应该肯定的几个方面:
1.师生积极参与,领导高度重视
我们第一站就是到我县最南端的泽城中学。调研组一到该校,学校的赵贵平校长和教导主任李伟对我们进行了热情的招待,随后就是主动让我们查数学教师的教案、听课笔记和学习笔记。并组织本校的数学老师到一起当着教师的面进行汇报。更为感动的是:由于正是暑期学生已放假回家,校长就召集本村仅有的20名初一年级(上学期的初一)学生到学校上课。教导室主任李伟更是自始至终陪同参加整个调研工作,和调研组一起听课,一起与学生、教师座谈交流,一起听取学校领导的情况介绍。羊角中学校长刘彦如和下庄中学校长何张庆听说我们是对课堂教学的调研,更是提前到校做好了安排和接待工作(因为我们和送课下乡组在时间上有时冲突)。左权人就是这样的热情,对新课程的改革更是赴以很大的热情。下庄中学的何校长说:“你们能来我们农村中学调研,说明是看得起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配合,把咱们数学老师的素质再提高一些。像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一席话很是让我们感动。其实我们山里人就是在经济上穷了些,除了穷我们什么都有。
2.课堂教学中渗透着全新的教学理念。
从三位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活动中来看:学生实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形式已被师生普遍接受,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设计时,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何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思路以及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去尝试体验教材或教师创设的情景已开始成为老师备课、设计教案和课堂施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羊角中学的冯东鹏老师,虽然年龄稍大了些(37),可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还是较为深刻的。从他的教案设计就可以看出:他让学生活动的多、自己探索的多、学生上黑板演练的多。我开玩笑的说:他是“三多”老师。其实这中间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问题。
3.教师的合作意识加强,彰显团队精神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合作、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羊角中学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一点我是在羊教中学的数学老师教案中看出来的。我发现同一年级的老师教案怎么写的几乎一样呢?是不是在照抄买来的教案呢?可从字里行间也看不出是抄袭的。我问刘校长,他说:我们是实行集体备课,互相讨论成型后才写教案。噢!原来是这样。看来新课程已得到了理念上的渗透、行动上的实践,从教学资源的收集、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与共享、以及研读课程标准探讨教学设计等方面已有所体现。
4.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已经适应或正在适应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灵魂。能否适应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实验能否得以进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信息。从我们对泽城、羊角、下庄三所学校随机抽60名学生和10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生作业本及教师教案上得到的信息,93%的学生和85%的教师对新课程已经适应或正在适应。对新教材感到困难较多的学生仅为4%,教师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由原来的不好驾驭到现在的初步掌握,已经经历了一个适应过程。目前已没有感到特别困难的。就是学生们对教材与练习册的不配套有些为难。练习册的内容往往高于教材与《标准》的要求。对于如何更恰当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度上还需不断地努力探索。
5.新课程教学评价倍受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关注
我们从三所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交流和问卷调查中,都涉及到实施新课程以后的教学评价机制问题。涉及到对教师教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对学科的评价。从这次调研得到的反馈信息中,发现学生和教师对我命制的期中、期末各年级数学考试试题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能够认可和接受。85%的学生认为适中,有近12%的学生觉得偏难,2%多一点的学生感到很难,总的来说还是正常的。通过调查我命制的各年级数学试题难度基本保持在0.68—0.70之间。随着适应能力的加强和命题的改进,学生的满意率还会更高。教学评价从来就是教与学的指挥棒,也是这次新课改最后能否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到底的关键。有的学校自主在设计自己的评价体系。如泽城中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是这样设计的:
以学论教 师生发展----课堂教学评分表
步完善评价机制。
6.多数数学教师已领会了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意图。
在与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对北师大版教材持肯定的态度。他们说:“第一轮使用的时候真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轮下来以后倒是感觉人家的编排还是很有创意的。表现在学生学会了动脑,教师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内寻找与课堂的结合点。看来使用北师大版教材还要配备《课标》”。是啊!从教师的发言中我们体会到他们对北师大版教材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学会了思考。现在不在象2003年那样,教师手里是两本教材,一本人教版的旧教材,一本北师大的新教材。领导听课的时候是用新教材,自己上课的时候是旧教材。我感觉到我们的数学老师在不断的进步。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二、需要商榷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在与教师的座谈交流中,调研组的每一个人对三所学校三位教师的公开课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成功之处,特别是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中学,教师的大胆有效的课改行动和努力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难能可贵。但是,也存在着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的是条件局限存在的客观问题,有的是校风问题,有的是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教师素质问题。有的是潜意识存在的观念问题,有的是教改本身带来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教师的主观努力得以解决的,有的是需要各级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指令和指导才能解决的。
1.课堂教学有的仍留于形式。
新课程公开课的课堂教学形式新了,学生活动多了。基本上班班有四人活动小组。老师的提问多了。一节课少不了教师的串串追文。课堂里的掌声多了。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怎样,都要迎来一阵掌声。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不该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岂不是浪费时间?真正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分歧或者是问题的答案是多元性的,这时候让学生合作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问题本身的价值而论,不能是毫无意义的随意提问,提问的质量要高。我发现许多做课教师老是问:“对吗”“是不是”之类的问题,指向不明的问题。这种提问是难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也就无法使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得到实现。再说掌声:回答问题的学生根本说的就没有任何价值,教师也不管这些,只是为了课堂气氛就让其他学生来掌声。在下庄中学的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本来是要学生自己去独立的思考,才能引出实数的概念,可教师把课堂搞的轰轰烈烈,实在是无益于学生的学习。
2.对教材的地位摆放不当
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我在许多培训会上都反复讲过,数学教师在理论上都是明确的。可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是 “以本为本”的做法:不敢大胆地处理教材,或脱离教材知识的“能力培养”,或过分地纠缠教材的知识,不敢大胆的处理教材。教师没有把“教教材”和“用教材”两者关系处理好。在这次调研的信息反馈意见中,许多老师要求期中、期末的数学考试试题要“回归”教材。我感到很是惊讶。反过来也理解教师们的“苦衷”。过去我们是教什么考什么,而现在教材的版本很多,命制试题主要是依据《标准》进行。所以他们有时把不准这个“脉”。从这一点上说还是没有去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教师本身也是开发的教材,要学会多种教材兼用。掌握《标准》的精髓。
3.关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使用存在问题。
在这次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对北师大版的教材难以驾驭。他们认为:北师大版教材编写的有点“空”,学生自己看不懂教材,教师不知道该讲多“深”。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主要是难以把握这个“度”。整个教材编写的有点“散”。学生练习安排的“少”,每节课好象是没有什么可讲的,可是到考试的时候却突然“多”了起来。教师没有讲的东西竟然考了出来。而每天教的东西却考的很“少”所有这一些,都是教师我新课程的认识有些不到位。北师大版教材的安排结构是从1——9年级的总体设计而安排的。不是以知识块来组织教材的,每个知识点都留下了再续的地方。比如:统计与概率是三个年级都有安排,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安排。七年级有到九年级还有。而过去的人教版旧教材只是在初三出现。正是因为这些每段教材都涉及“度”的问题。这一点确实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难点。只有认真的去研读《课表》整体感知七——九年级的安排结构,才可以把握教材。其实北师大版教材是“形散而神不散”。教材变的简单了为什么说学生看不懂了教材呢?原因是:北师大版教材要求的学生更多的是去“思考”,当然不动脑筋是不好看懂教材的。他要的是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4.关于多媒体使用存在问题。
可以说我县农村中小学是在2006年低才配备和完善了多媒体装备的,由于时间短,教师的使用率不高。所以在使用多媒体的问题上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就2007年我们这次调研情况来看:校长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示范教学。三所学校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成了投影仪。教材上有的东西都照样搬到了屏幕上,不该动画的地方使用动画。如羊角中学的一节数学课,多媒体的屏幕左上角老是有个“小猫”在来回的走动。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它的身上。分散了学生思维。下庄中学的做课教师自己不会操作电脑,管理人员又不在,结果瑞星杀毒软件上的“老虎”在响声大作的睡觉。学生们都在关注它什么时候醒来。像这样的多媒体教学还不如不用。再这有了多媒体就不用黑板了,这种极端的行为我是不赞同的。该板书的还是应该板书,该让学生上黑板的还是应该让学生上。多媒体是代替不了这些的。用了多媒体教学,就把教师“捆死了”。教学程序呆板,教师不会课中备课,牵着学生走。很是没有意思。
总之,这次深入我县最偏僻的农村中学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及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情况的调研结果还是不深刻的。三所学校的现状也不能完全反映整个面上的情况。为此,我们还将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关注课堂教学以及对北师大版教材的使用,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形成更为正确而科学的调查报告。从而来改进和指导我们的教研工作,使新课程改革实验走向健康、规范、高效的发轨道。促成其良性循环。
二00七年七月
第二篇: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反思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程理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要真正实现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因为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后,才能形成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初步能力,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力培养,在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时不能忽视“知识”目标的落实。
二、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一种点缀,最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如:“课堂讨论”几乎是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唐太宗贞观之治有哪些内容?”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对教学原则的反思——培养问题意识和质疑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教学,注重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让历史与社会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的特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或结论,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头脑里装满了答案,却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没有学会思考,更没有学会创造,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的努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教师应当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2.培育学生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并要求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对教学理念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首先,要在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历史教学》、《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其次,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以上新课程理念,立求创新,打破传统,钻研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反思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比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的程度;教师是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坚持“依标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反思。
总之,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镜子效应,实现自我发展。
第三篇: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成果参评 历史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 教学反思 历史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反思 关 键 词
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反思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新的以学 生为本的新模式,要求教学要加强教学反思工作。首先,要加强教学目标的反思;其次,加 强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再次,加强对教学原则的反思;最后,加强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以上 是发展成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正 文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 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 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 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起一种 学生本位的新模式。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新一轮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程理念, 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形成自己的 教学风格、教学特点。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行。教学反思“是教 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 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 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 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 挑自己的刺, 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 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 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 因素”。笔者认为 , 要想成为一
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 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 唯有如此, 才能使自己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教师可 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 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 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 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 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 , 发现一些老 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 更多 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 灵活上,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 点水, 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 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要真正 实现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 反而应当进一步 强化知识的作用。因为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后, 才能形成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初步能力, 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才能确立科学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力培养 , 在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时不能 忽视“知识”目标的落实。
二、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为 了给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 行教学的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成 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可 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 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 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一种点缀,最多起到了活 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 如:“课堂讨论”几乎是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 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唐太宗贞观之治有哪些内 容?”这样的问题,书中
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 纳出来, 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 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 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 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应该从教学的 实际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 这样会远离 新课程的要求。
三、对教学原则的反思——培养问题意识和质疑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教学, 注重历史与社会 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 让历史与社会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 即回归自身的特 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 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 识或结论, 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 头脑里装满了答案, 却不知道问题在 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 没有学会思考, 更没有学会创造, 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 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 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人文知识和人 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 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 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 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 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 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的努 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 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 教师应当针对学习内容, 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 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 “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 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 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 学生的问 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2.培育学生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 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 师和科
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 考、大胆怀疑, 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 并要求学生敢于与 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思维。
四、对教学理念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 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经常 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 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 课程是教 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 共建 , 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 么,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首先, 要在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要 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 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 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 如 《历 史教学》、《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 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其次,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以上新课程理念,立求创新, 打破传统,钻研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反思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比如,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的程度;教师是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 心”;是否坚持“依标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等 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反思。
总之, 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 也是历史与社 会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 镜子效应,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何德法:《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02年第 5期。聂幼犁 :《中学历史教学论》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赵恒烈 :《历史思维能力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李铜玉:《文史交融 相得益彰》 , 《当代教育》 , 2005年第 1期。萌芽教学编写组:《外国学生素质教育》 ,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8.6月。
第四篇:《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与反思性教学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与反思性教学
四川宜宾学院B区 罗艳
摘 要: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新理论,笔者运用该理论结合当前中学历史课改的新动向,提出历史教师应当从学科教学知识、历史教学原则、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反思.通过重新解释和构建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经过两年的试点,目前新教材已在全国中小学普遍使用,具体情况如何?新课程新在那里?学生该怎样学,教师又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胜任新教材的教学?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运用反思性教学理论,通过实践调查和系统研读“课改”的相关文本,对中学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教”提出几点思考。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教育界兴起后,就倍受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界说,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本文中的反思性教学取自熊川武教授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在群体研究的支持下,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省评价,推动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辞海的解释,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返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3]。教学中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能素养的过程。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被视作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是那些既能思考发现并能提炼出实践当中碰到的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教师。他们能把教学的信念和技巧内化,并以之研究自己的教学,同时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更应该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因为从宏观上讲,历史学科是一个反思的学科,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笔者认为,历史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反思
由于历史讲的是不可重复、无法实验的、过去的事情,人们认识历史就只能依据史料(或证据),历史学习中这种“史由证来,论由史出”的意识,决定了史学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特性。只要新的材料出现,只要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就会产生与以往不同的“解释”。这就产生了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因此在这个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时代,历史教师为了更好地阐释历史知识的时代意义,就应该在准确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对所教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和研究,认真改正过去在“斗争哲学”“冷战思维”影响下的解释或看法。比如,在关于农民战争问题的认识上,过去是站在农民造反有理的角度去歌颂农民起义的正义与伟大,现在则要求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去讲,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为什么会不稳定,社会矛盾的对抗和冲突为什么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尖锐化。
二、对历史教学原则的反思 历史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教学,注重历史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让历史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的特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就是让学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头脑里装满了答案,却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没有学会思考,更没有学会创造,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历史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历史人文知识和人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鉴别问题的价值,学会升华实质性问题;通过自主的努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历史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教师应当具备把知识变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历史动态意识。
即前文已述的历史发展变化的“运动性”特征。从“认识”历史的意识出发,教师应该更多地呈现前人认识历史的过程,创设历史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地体验历史认识的过程;并且告知学生:“这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历史,并能够做出的解释和评价,问题可能多多„„”,使学生知道历史实际上还有很多是有待认识、研究的,现在的认识程度是这样;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察历史的视角日趋多元化,对历史本身的认识也会愈见丰富多彩,逐步逼近历史的真实。帮助学生树立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观念,从而避免把历史的相对真理绝对化。
3.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证据或史料是我们了解史实的唯一根据,在课程设计中,历史教师应当选择典型的史实摆出证据,交代证据的来源,分析证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证据(或史料)意识与认证能力;将依据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是根据什么得出的认识或解释,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历史是重证据的,重证据的思维习惯在市场经济、法制社会中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什么认定的史实,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地向学生渗透,使他们形成追求证据的思维习惯。
4.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真实是历史学的根本属性,是史学的立身之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准确的历史知识,就应当注意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为什么,而应先引导学生搞清是什么,在搞清是什么的过程中探讨为什么,形成不先念、不盲从(或“不唯上,不唯书”)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与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历史教师应当从历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交汇点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典型的史实、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听到不同的声音,以萌发求真意识;让学生懂得多元理解,以促进思维发展;让学生知道相悖评论,以孕育创新精神。
5.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9]。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并要求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对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的反思
众所周知,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他的发展则需要自身用心去努力达成。教师成长的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反思和更新是推动教师通过他们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成长的机制,因此,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当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碰壁或遭遇到有意的挑战时,教师产生了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由此促成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是教师反思的起点。历史教师还应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尤其应当注意课后的反思。教师通过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及时进行自我肯定,并从中开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在反思中将过去形成的过时了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做法予以解除或摒弃,只保留合理的部分。反思性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自觉自主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个体反思的基础上,主动寻求教研组同行的帮助与群体支持,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反思性的行动研究,共商改进对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改进建议,直至解决问题。为了让教师的反思落实到对实践中不合宜的教学行为的改良上,以修正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历史教师还应反思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缄默知识)。教师应当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研讨来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以及这些缄默知识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使自己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从而来剖析、批判和检讨、扬弃一些约定俗成而又消极的教育行为与观念。由此把反思引向抵达教师的意识结构层次以触及其灵魂,进而完成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这样的反思才是深刻的、全面的。
综上所述,在反思性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把自我反思作为自身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成为自己和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并通过反思,在学生的“错误”中求发展,在教学的“失败”中寻发展,在教材的“局限”上谋发展,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学会教学,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反思性教学成为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五篇:新课程实验调研报告
创新载体、开发校本资源 稳步探索“综合实践课程”
平凉二中王维
2011年4月10日至14日,我有幸随市教育局郭局长带领的平凉市省市样本校考察团赴银川和兰州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期间,通过听课、交流,特别是与银川一中、师大附中等名校的校长座谈交流过程中,我们对新课改的具体实践和困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现就本次赴银川一中、六盘山中学、师大附中、兰炼一中等四校参观学习中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和实践结合我校探索和实践的一些收获和体会与大家交流,请各位同仁指正交流。
一、综合实践课程该如何实施
(一).现象:
镜头1:
地点:银川一中办公楼二楼大厅展室
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作品展”,大厅摆满了孩子们研究、实践成果:我的姓氏来源、奇妙的对联、中学生消费调查、中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师、关于网络游戏的利与弊调查、邮票的收藏与保护、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调查,孩子的照片、邮票、车票、发票......镜头2:
地点:西北师大附中体育馆
活动:校本选修课:乒乓球厅、排球厅、体操室、音乐教室,操场上,来自个高一年级各班的综合选修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的训练规定的专业动作;机器人工作室的学生们正在组装和研究机器人原理.....镜头3:
地点:宁夏六盘山中学会议室
活动:高一某班学生暑期社会调查和社区服务实践登记表自我鉴定栏,情真意切,写到“刘大妈的话让我懂得如何去爱人,帮助人,看到刘大妈孤苦无依,我的心里真的很难受......”
(二)探索和实践案例
平凉二中在综合实践课程方面根据校情和学情逐步探索创新载体,积累和总结了部分有效的做法。
1.研究性学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平凉二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通过“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进行。“集中”主要是在高一阶段由一位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分散”主要是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分散进行,以研究性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学习研究活动。现在已经开发并设置的校本课程有《电子实用技术》、《文学名著研习》等,还计划开发高考文科和理科复习策略、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学介绍等研究性学习专题。目前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经在8个学科中全面铺开,其中语数外科目研究性学习可供选择的研究性课题都在30个以上,其他科目在20个以上,各备课组针对各学科特点编写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和可供研究性学习的学科校本教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鉴赏》等共8本。
2.生命成长课程:让学生在健康、快乐、感恩中成长
我校把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感恩、励志教育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成长教育》。班主任通过班会、集体活动和个别谈心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开设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由专人任心理咨询师,在课余时间解决学生在心理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题心理辅导,学校先后邀请北师大李一教授和金玉龙教授来学校做感恩励志报告,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3.社会实践课程和社区服务:让学生走进生活和实践
2010年秋季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军训及军民联谊活动,参观校史展馆、博物馆,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将此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社区,走进贫困学生家庭、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零距离接触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服务体会和调研报告;学生在暑期进行分散社会实践活动,每位同学填写了《平凉二中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研修情况登记表》,加盖实践单位公章,作为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学分认定的原始依据。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获得了相应的学分。
4.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载体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不断加强学校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先后创办了校刊教师刊物《烛光》和学生刊物《向阳花》,供师生发表自己的习作、研究性学习成果、参与社会实践体会等,同时还出刊了《烛光--新课程实验专刊》1期。除此之外,学校还定期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各学科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英语教研组开展的“英语活动周系列活动”,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仅扭转了学生“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现象,也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舞蹈队、机器人兴趣小组、文学社团、健美操队、管乐队、学科探究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等小组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整体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社团搭建的平台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操作和实施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具体实施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要充分利用当地校本资源。作为目前平凉市各县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平凉二中相关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具体操作提出以下操作方案:
1.研究性学习
①开设方案
三年共15学分;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散安排。
方案一: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课题,每学期至少一个课题;
方案二:每个课题5学分,三年必须研究3个课题,每年至少一个课题;
方案三:第一个课题5学分;第二个课题10学分。
②遵循的基本步骤
在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方面,应遵照以下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课题和研究领域(学校和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相关同识培训,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课题选取的原则:从生活中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的需要,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步骤二:探讨和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着手搜集资料。
步骤三:分析资料,让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步骤四: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及展示,并反思。
高中一年级要用一定的学时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通识培训,让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学习选题论证和资料综述的方法。
③排课方式
研究性学习实施5个学期(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每周3课时,共约270课时。每周安排在某一天的下午七八节自习课,两节连排,或者安排一节,课余学生可以安排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和自主探究。
2.社会实践课程
三年共6学分:每年一周;每周2学分。学校制定相应的标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定学分。
活动内容:一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二是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社团活动,校内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或课外活动等三年至少有一周时间,最多不超过2学分。三是校外考察、实践。
组织方式: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分散主要是在假期,学校下发社会实践调查的相关表格,通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加盖实践单位公章,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方式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
集中,主要是通过学校传统活动、专题报告、军训、社团活动等完成,如我校开设的“生命成长课程”、军训、名师点金堂、集体级会、志愿者活动等列入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参加活动后,按学时折合成学分。
校外考察主要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学校提前与实践单位联系,学生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以班为单位,逐步分批进行。
3.社区服务(农村村委会服务)
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即得2学分;学校、班主任根据接受单位(社区、村委会)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来认定;团委或学生会活动,由负责教师认定。
参考内容:公益劳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环保卫生、社区志愿者等。
自选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区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
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平时、假期;宜分散进行。
组织方式:团委、德育处或者班主任教师组织,或学生自主安排。
评价建议:接受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教师签名证明;以记录的方式登记,填写由学校统一下发的社区服务登记表。
三、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和实践的体会和建议
1.综合实践课程的探索尝试可以从艺术课程、学生社团、及研究性学习比较成熟的兴趣小组入手,逐步推开。
在西北师大附中的新课程实验中,较为成功的做法是综合实践课程及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开展较好的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走班,实践效果明显。很多选修和实践课程是在学校社团基础上开设起来的。
2.以平凉市创建精神文明城市为载体,开发地方社会资源
当前,我市正在创建精神文明城市,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相关活动作为鲜活的社会实践资源和载体,让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投入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一方面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也为地方精神文明创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3.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课题切忌大而空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和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要避免随意性,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提出可研究的问题,给学生分配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保持持续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关注当代的生活与社会,给学生超学科的综合体验,选题切忌大而空,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学生无从下手,在选题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当的是导师的角色,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4.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丰富综合实践课程载体
一是社团资源;二是社区和社会资源,如把综合实践课程和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三是家长资源,通过家校联系,拓宽社会资源的广度,以此向社会宣传新课程实验工作,另一方面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有条件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建立综合实践基地;四是现有课程资源,通过对学科某话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和探究,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达到预期的目的。
5.激活思维,拓宽课程外延,将“课程”理解为“经历”、体验、“机会”….不能把课程简单的理解为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利用教材接受的知识称为课程,而应该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经历、体验和尝试都作为课程,如我校开设的“生命成长课程”、感恩励志教育等,这些活动都被列为学生学习的课程。要通过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不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
6.建立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机制,过程记录和记载方式灵活,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实施过程的资料积累。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要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参与,教师指导,学校搭建平台,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记录成长的足迹和快乐。
7.与德育工作、社团团委工作结合起来
8.不能给教师和学生增加过多的学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