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长_课改汇报
优化育人模式提升课堂品质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合格验收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我校指导工作。
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农村小学,全校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8人,教师11人,公办教师7人,代教4人,取得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5人。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教孩子六学年,想孩子六十年”的办学理念;坚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学生”的办学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感召下,逐步形成“勤思、善教、身正、爱生”教风和“自主探究,合作乐学”的学风,使广大教师教的轻松,使广大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课改对我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我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12年春,我校课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打造高效课堂,我校多措并举,齐心协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现在我校在洋思,杜郎口,昌乐二中,灵石四中,五爱学校课改模式指引下;以市局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和小学教研规范化管理现场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形成【三阶段,八步骤】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以他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显著的变化。
【三阶段是指:“自主学习(预习)---交流讨论(展示)---巩固训练(反馈)”。八步骤是指:(1)创设教学情境;(2)出示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自学;(4)学生自主学习;(5)检测自学效果;(6)教师精讲点拨;(7)课堂巩固训练;(8)教学小结提升。】
一、课堂教学改革理念
1.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孩子六学年,想孩子六十年”为理念,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2.以孝义五爱学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引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成绩高起来,质量好起来。真正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课堂教学改革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课程教材改革试验是一项多因素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立足全局,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生生达标。使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生生学有所成。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原则。构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授课体现精讲精练。最少用一半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运用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增强课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课堂教学改革历程
1、发动阶段(2010年9月—12月)
(1)、思想引领,厚积薄发
为了从思想上让教师转变观念,学校在开始课改时,先进行了思想大讨论,在全校开展了“什么是新课改理念”、“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质量”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从而在教师心中确定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多种课改新思想,从而确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内涵。课改思想的统一,是课改实验成功的关键。
(2)、加强培训,共同提高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鼓舞干劲,为高效课堂在全校铺开奠定思想基础。学习杜郎口课改经验,先后观看杜郎口十几名课改名师进行的示范课,通过对传统课堂的剖析和与高效课堂的对比,让教师深刻认识推行高效课堂的深远意义,激发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热情。让我校教师切实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3)全新反思我校近年课堂教学的得失,尤其找准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自主求知、自主参与、自主发展以及获取知识和培养多元能力的弊端与症结,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确定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比如小组内如何合作学习、角色的转变)
(4)组织召开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专题会议,安排推行我校课改模式具体事宜。
(5)科学诠释理解各学科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实质,解读各学科教学模式各环节的侧重点和内在必然的联系,通过培训在全校形成共识。
(3)举办论坛交流活动。举办高效课堂校长、教师、学生论坛,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我校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中前进,在交流中提升。
2、启动阶段(2011年3月——7月)
全校实验教师结合各学科模式自主开始实践,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推门了解模式课自主、探索实践情况。
全校实验教师在学校内开展“学模临贴”大练兵活动。
通过观看杜郎口十几名课改名师进行的示范课,在我校开展“人人临贴,人人过关”行动。要求学校中层领导上示范课,教师上过关课。从而走上了“先树标,再学标,最后人人达标”的课改之路。
3、实践、整改阶段(2011年9——12月份)
(1)在模式课研讨活动过程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继续推门了解模式课研讨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发现亮点及时组织示范、引领观摩。
(2)与兄弟学校(学区各兄弟小学、市直小学)研讨,外聘中心校领导指导。
(3)全面开展模式课教学研讨,选定骨干教师开展观摩课、示范课、引路课活动。
(4)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教研八个一”活动,活动让学校活力绽放,活动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4、小结阶段(2012年1月)
学校针对本学期推行课改模式进行全面总结,并进行反思、改进。
5、全新推进阶段(2012年3月——现在)
四、课堂教学改革保障
1、制度保障机制:学校领导随机对教师课改进行巡查,检查教师学生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有无携带学案;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出现问题及时与班科任交流,并及时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学校为课改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予以大力支持,以保障课改实验顺利进行。学校将原有投影幕旧物利用,与山西省农薄改项目配备的移动多媒体相结合,方便使用,从而实现班班都有多媒体。学校打印机随时为每位教师开放,为教师编印学案提供最大方便。学校为各学科教师订购回《小学新课标解读》,与《学习报》社取得联系,订购各科报纸满足广大教师知识需求,及时了解课改前沿信息。积极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山西省“三晋之春,三晋之秋”教学观摩研讨,第二发展共同体研讨,区域性教研,以及高阳学区教研活动。最近,我校还将订购黑板安装在教室后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课改考核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师是否达标,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是评价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以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表为依据,学科教研组长对评价标准做了认真解读。随堂观课,使教师教学以评价标准为依据,达到转变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目的。
2、制定学校评价方案,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学校评价小组、教师评价为辅,要求教师在议课时对作课教师提出一个优点,一个缺点,一个建议。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互活动,形成宽松、民主、开放的评价氛围。
3、利用教研活动对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师,进行诊断、研究,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六、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将集体备课制度作为有力抓手。学校领导首先对上级课改方案,课改文件进行分析研究,成立领导组,确定我校课改模式,由各教研组结合学科实际确定各科课改模式。印发中心校课改讲座资料,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将集体备课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方式,我们要求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学生现状,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教学目标、使活动程序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评价手段科学。通过集体备课这种集思广益的方式,对促进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起到了很好作用。
2、注重走出去,引进来。学校每学期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培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通过安排教师参加省级观摩,市级培训,区域性教研活动,与名师面对面与教研员零距离接受新课程理念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工作,鼓励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在学习探究中不断提升,形成学校校本研究的风格。本学期,我校承当了高阳学区语文教学能手选拔,我校特聘请高阳初中省级教学能手刘春芳,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生王静玲做评委进行语文教学点评指导。
3、强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优势。我校师资薄弱,代教多,年轻教师多,有四位教师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活力,有干劲,但缺少经验。为此,校领导强调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利用网络资源,围绕身边的问题,搜索,查询文献资料,积累有效信息。以孝义市教育城域网为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精心制作课件,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知识容量,‘锤炼高效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品质。
4、加大青蓝结对,骨干教师帮扶力度。学校确立教师发展目标,实行拜师制度,让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帮扶下迅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修养,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迅速成为骨干。
5、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以教师自己所学的教育教学专著,论文、校本课题、反思、案例、和教学设计为主,记录自己的专业成长足迹。
6、加大观课、议课力度。观课、议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学校安排骨干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汇报课,课后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各学科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观课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观课15节,领导观课30节,通过同学科教师跟踪观课反复研讨磨练,提升了教师理解教材,把
握课堂教学的能力,并取得良好效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课程改革我们只是向前走了一小步,但是我们将在市局“创办特色教育,树立品牌学校”精神指引下,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全力以赴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使我校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小学校长课改论坛评分标准
小学校长课改论坛评分标准
发言人: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发言内容
1、主题鲜明,见解独到,具有可操作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有教学实例,有理有据。
3、文理清晰,结构严谨。
分
课件要求
1、图像、动画、声音、文字设计合理,界面美观、内容完整,形式和内容统一。
2、素材选取、操作示范具有实际意义,画面清晰,易于辅助论坛演讲的内容呈现与表达。
10分
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洁,流畅清晰,逻辑性强。
10分
视频效果
画面声音清晰,音频同步。
10分
发言时间
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10分
总
分
第三篇:课改汇报材料 )
课改之我见
——课改交流汇报
天池中心小学
乔春玲
县局领导来我校调研中,深入课堂听了我的语文课,这节课发挥比较好,学生学的也很轻松。教研室主任这样评价我的课堂教学——“你可能是教研的领头雁”。听了这句话后,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而是倍感责任重大。我觉得也许在场所有人只有我真正理解了这个“领头雁”的意思,这不是一句简单普通的评价,而是更高的要求。第一,雁不单飞,因为那样生命不会长久,正如我们的教育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集群体之力。常言道:一枝独秀难为春。第二、雁的领头者则承担了最大的压力,掌握整队的方向,这正是我现在的责任。怎样做个对得起全队的领头雁,和大家一起飞向课改的暖阳地。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思想,利用好身边的优势资源。
思想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在教育这条道上能走多远,怎样去走,取决于我们的观念。落后的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的吞噬,和铜化教师的思想。在几乎全部为农村家庭的环境中,有限的文化人,而周围都是大于我们数倍的农民。我们学到了憨厚、朴实,却无从获得先进思想和理念。这点我有深刻体会,能走到今天也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培养锻炼是分不开的,先后两次的骨干教师影子培训和北师大骨干班主任培训让我从教学方法,到教育工作方法都经历了的蜕变。当我第一次跳出井外看世界的时候,才让自信的自己感到愚昧,使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决心实验。因此,我觉得在课堂改革之前,先转变教师思想,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与其告诉教师“生本教育”课堂改革有多值得学习,不如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们所有教师除了参加网络研修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外,很少能得到亲临现场的震撼。哪怕是县内的一些优秀课例我们都很期待。
二、看轻课堂模式,看重时效性。
我们大量的提倡“生本教育”、“学案导学”、“同课异构”等教学模式,有时难免过于急于求成,致使抛弃了内涵而追形式。我们应该潜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去摸索,去尝试能够适合于自己,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材的方式方法。课改要实现的是理念的转变,而不是形式的转变。目的就是追求“高效”,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消化更多知识,而不是在最短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多知识。我认为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无所谓场合,无所谓教学方法。孔子没有总结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也没有追寻某种模式、没有确定教室,杏坛、溪水边,成就了名垂千秋的教育家。因此,我们要认准目标,否则华而不实则不如不改。我无论自己上课还是评课,首先考虑教师这种设计的实效性,花费这些时间来做是不是最值,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夯实基础,才能顺应发展。
近几年连续的大面积招考教师,教师学历上升了,但专业水平却降低了,尤其小学教师。知识学历的重要远不如专业技术的重要。直观来讲,小学课程初中、高中毕业后在知识层次上应该不成问题,但对待小学生的方法大学生也未必具备。我只是一个中专生,庆阳师范毕业,在我们学校我的学历很低了,但我们接受的是专业的训练,例如:“三笔字过关,普通话达标等基本功练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汉语基础知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好多校友都远超大学本科生,这并不是说本科生水平不高,而是很多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学习研究方向不对口。什么教育管理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法。但面对这种形式,我们应该加大在岗学习力度,不是抄抄学习笔记应付检查。而是有计划有标准的培训学习,比如主题演讲,各种经验交流。学科知识、技能大赛等活动,调动教师积极性,练就老师应对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目前的这种现状下,适当的逼逼教师我认为也是可行的,先强迫着去做,逐渐教师水平提高了,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就有了。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顺应万变、得到发展进步。人的多形式固有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四、教育资源分布尽可能的均衡化。
现在要求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却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教师,语文课、数学课上有我们的身影,音乐课、体育课上也有我们的身影。每个教师身兼数职,代课三四门,除语数外其他全为业余,还需要摸索学习,尤其是农村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的空缺,导致所有老师门门都教,但门门都不精。每天教学节数五节左右,身心的疲惫,事务的繁杂让老师无心研究。既保证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均衡发展很重要。我个人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学生为对象实验变形记,何不给老师也来个变形记。将条件优厚学校的教师与偏远山区的教师进行短期对调,即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基层学校学到方法,也让城镇教师多一份体验和感悟,同时都收获了一些经验,各有所获,两全其美。
五、我校目前的做法。
在学区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们也在上学期开始潜心实验,研究学习,确定了三名教师与我一起尝试,虽说效果不是很明显,但老师们的心态变了,尝试该放手则放手,解放学生思想,教师退居指导地位。这期也将加大力度,再有气色后继续带动其他教师。同时我们也去基层学校帮扶,让更多的教师明白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于教学,我本人想到和看到的就是这些了,也许太偏激,也许太短浅,也许太过主观,不合理的地方恳请领导海涵。我也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挥领头雁作用,和我校教师们一起飞向教育的暖阳地。
第四篇:课改汇报材料
扎实、稳步、有效的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石桥镇回民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保障,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立足实际,人人参与,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汲取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双分管理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三疑三探”的优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改革目标
目标:以“双分管理教学法”模式为主,汲取“三疑三探”模式的优点和精华,结合我区小学语文“以一带多”和数学“双分管理”模式的特点,比较研究,相互渗透,熔炼吸收,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规划落实
1、(11月17日—21日)宣传发动,理论学习
本周为宣传发动和理论学习阶段,首先创造新课改环境氛围,学校制作课改宣传横幅一个,课改宣传版面三个,“双分管理”流程图、“以一带多”流程图、“三疑三探”流程图共计31块。另外班级制作新课改评比栏14个。其次组织全
体教师认真学习宛龙教体【2014】115号文件和石桥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方案》,营造课改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研讨“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2、(11月24日—28日)理论考试;教师上教改移植课
本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考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去西峡学习的四名教师上课堂教学改革移植课,使全体教师从理论到实际的全面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周三下午:语文
汪前果
王同春
数学
柏
静
周枫
3、(12月1日—5日)尝试运用
本周全体教师尝试运用新课改模式进行教学,为了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上课堂教学改革公开课,使全体教师进一步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为全面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扎实基础。
周三下午:语文
吕黄珞
潘东彦
数学
朱应鹏
甘海红
4、(12月8日—12日)全面运用
本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进入课堂,为激发全体教师的课改决心,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要求学校领导带头上课改公开课。
周三下午:语文
王国法
李春保
数学
王
伟
朱士保
5、(12月15日——)随机听课
从本周开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将按照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机听课,进行有效的帮扶和指导,择机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座谈和上示范引领课,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不力的教师,学校组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一对一的帮扶。
第五篇:课改汇报材料
课改汇报材料
花古中学谭长征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花古中学的谭长征。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谈谈我在课改中的一点感想。
我校是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确定七年级143、144班为课改班级。对于这一项工作,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他们宣传动员,购买资料,带老师外出学习,完善教学设备,制定方案,加强管理,做好后勤保障等。参与课改的老师也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我有幸担任了144班的班主任和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我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究。
一、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改革,对同学们来说,意味着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开始,他们充满期待与好奇,同时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胆怯与害怕,甚至会感到茫然失措。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做好发动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课改,认识到新课改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恐惧感,同时又让学生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需要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接下来就是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布置教室,建设班级文化,营造课改氛围,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那么怎样建立好学习小组呢?我先把学生按成绩的优劣分为三个层次,每组8个人,第一层次2个,第二层次4个,第三层2个,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对八个同学进行具体的分工,组内还实行“师徒结对”制,以便一对一,一帮一。这样成绩好的觉得有人欣赏自己而动力十足,基础差的为有机会表现自己而感到兴奋。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与口号,用以激励。另外我还制定了学生评价方案,既有课内评价,也有课外评价,既有老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评价的目的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组与组竞争,组内成员相互竞争,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不适应,课堂上胆怯,说话声音小,不敢主动的表达自己,就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并且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发现有问题及时矫正,慢慢的学生胆大了,课堂上就变得轻松了,有些同学就会乘机捣乱,因此纪律的约束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必须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二、教学工作
我校实行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前必须编写导学案,并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事先预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把预习落到实处,我采取的办法是先自主学习,不能讨论,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问收集在一起,在组内提出来讨论,讨论后组长再收集组内不能解决的所有问题,等上课时集体讨论解决。上课,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能弄懂的问题,学生讲解,学生弄不懂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完成,我时刻提醒自己,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当然,每个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他们的基础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我对他们的分工不同,布置的习题也不同,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在这里,我最想提的是我班同学自己发现的一种学习方式,数学复习课或自习课,各组利用自己的小黑板,组内同学相互出题,答题,讲解,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就做最基础的题目,成绩较好的同学就做较难的题目,大家争先恐后的,都想做做小老师,也都想表现表现自己,有时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还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有同学做错了,大家就争着讲解和更正,而做错的同学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想这与传统的在作业本上独自完成练习比较起来,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教学模式让许多学生由被动、胆怯变得主动、大胆,他们充满了自信,敢于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还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如我班的数学成绩在七年级四个班中是遥遥领先的,这应该与课改是分不开的吧。课外,我偷偷听同学谈论的话题也多了,他们会情不自禁的用普通话,会谈论这个题目如何讲解更好,会像模像样的发表对同学的看法。
当然,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
3、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优生的数量较少,又加上学生资料较少,知识面教窄,因此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广度和深度不够,有些学生有想法,却表达不清,或找不到适当的词汇,这一问题在语文等文字课上表现得更突出。
4、老师的资料也远远不够,尽管现在网络盛行,但我在网络上找不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也看不到一节完整的课改示范课,我想我们还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老师在实施课改时没有明确目标,只是很茫然的学习外校的上课形式。
在以后的课改工作中,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理论指导,期待着更大力度的改革,让我们一起把课改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