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赵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2008—2009学年大赵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随着课改的实施,我校将继续搞好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准则,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使我校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更新理念,加强交流研究,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特制订教学研究制度如下:
1、由教导处负责实施并认真组织教学研究与教改实验。
2、教导处要有教改计划,教研组要有教改课题,每个教师要有教改实验项目。教改实验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实验成果及时推广。
3、教导处及时提供外地教学、教改的信息与经验。
4、为了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学期各学科均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和公开课。
5、各教研组至少每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教师必须参加,不得缺席。有事请假。
6、备课组必须在参加全组教研活动的前提下,随时进行备课组内的教研活动,并认真写好备课记录。教导处对此做为重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
7、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教改论文。凡在校级和校级以上交流过的教学、教改论文和市级刊物以上发表的教学、教改论文均交教科室存档并记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对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对教学成绩起重大促进作用的教学、教改论文,学校将给予表奖。
第二篇:教学研究制度
邢集镇中心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一、根据业务学习安排,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二、坚持开展“三课”活动,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授课教师要有教案,有说课材料,有课后反思。听课教师要有听课记录,有评价,写出见解和评论。
三、以教研组为单位,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研究课题,并围绕课题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
四、每学期开展老年教师上示范课,中年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达标课活动,开展教研教改大练兵。
五、全校各课任教师人人参与教研教改,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或教改实验课。
六、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教学论文两篇,以便交流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邢集镇中心小学
2008年9月
第三篇:教学研究制度
小学教学研究制度(修订稿)
一、建立学校“新课程研讨活动”制度
各学校每学期开展二次“新课程研讨活动”。以校为单位,教学副校长主持,全员参加,安排课改研讨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结合新课程理论、课标、教育思想学习,进行案例分析、课例评析、典型课观看、讨论等)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每月学校学科教研组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同伴互助”教研活动,中心校每学期组织开展两次集体备课活动。
二、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教学研究制度
校长做到“六个必须”:必须带头学习新课程理论;必须带头贯彻落实县局下发的课改文件精神;必须参加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必须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必须带头深入课堂听课;听完课必须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实行“六个一”教学管理制度
1、教师每单元都要写好一篇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每学期每位教师所任学科累计不少于8篇,课时教案不必体现。)
2、教师每学期向学校(或教研组)提供一个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领导要对教师提供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分类、登记,一般性问题或个性问题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或书面交流解决,也可以通过个体研究解决或教研组内解决。共性问题要上升为课题,形成研究方案,通过“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行动研究解决问题。
3、教师每两个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学校要对典型个案进行整理,由教学副校长安排教导主任至少对教师的一篇个案写出点评,并装订成册,适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乡镇小学集中到中心校进行。
4、教师要建立每一个班级学生成长的记录袋(对本教学班每位学生,通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个人的培养,取得的进步进行记录)。
5、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组内以上研讨课。各学校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对教师的研讨课进行统一组织安排(学期初安排出研讨课日程表),每节课研讨的主题要明确,针对性要强,解决的问题要具体,不拘一格开展研讨活动。通过活动发现问题,开展研讨交流解决问题,研讨课实际上是研讨成果的展示课。
6、每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有关课程改革实践研究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四、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习提高、教学研究和帮带制度
1、每学期上一节新课程“引领课”。
2、每学年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学习一部教育教学专著。
3、每学年带好一名非骨干教师,三年内要使所带教师获得县级以上教学能手称号。
4、必须进行新课改课题研究,每学年撰写一篇有推广价值的经验论文。
5、每学期进行一次业务讲座,一次案例点评。
五、建立业务部门教研制度
1、成立各学科指导组,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会,研究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2、每学期开展一次课改专题讲座。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学反思文交流或评比活动,开展一次教学设计竞赛活动,开展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或观摩研讨活动,开展一次学科课改实验交流活动。(选择开展1——2项活动)
3、学科教研员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每月记录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写一份教研挂钩单位或学校新课程实验情况汇报材料。
4、每学年每一个教研员至少要长期深入一所课改实验校,抓好一项实验课题研究,总结经验适时在全县推广。每学期撰写一篇反映实验基地课题研究成果的经验论文或调研报告上报教育科。
5、建立教研网络平台。每一位教研员都要建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并将信箱地址公布于各校。各校教师要及时通过教研网络平台与教研员进行交流沟通,行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6、建立“导学导研”制度,进一步发挥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作用。教研部门要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强化教研服务职能。
六、建立挂钩联系制度 发挥柳河镇内中小学教研优势。镇内每一所中小学要和乡镇一至二所中小学建立“手拉手”教学研究联系单位,指导和帮助乡镇中小学抓好教学研究工作。
七、完善课改评价制度
强化中小学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各校要修订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以专业反思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自我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发展。
八、实行教学研究工作汇报总结制度
业务部门每半年召开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总结会议,并将会议材料上报教育科。
九、设立教学研究奖励制度
1、县局设立教学研究成果奖项,在每学年的校长工作会议予以表彰。
2、获得教学研究成果奖的教师、教研员和干部,要记入本人考绩档案,作为评定职称、晋级、增薪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四篇:信庄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信庄小学教学研究制度
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校长、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各自的教学研究活动。
1、教研组、备课组要提前考虑和制订教科研工作规划以及学期工作和活动计划,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上交。
2、组织开展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经常性教学研究活动,及时介绍教改信息和有关资料,总结推广教学改革经验。每周固定一个下午进行活动。
3、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要适当组织观摩教学或公开课、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探求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4、学校定期组织论文评比,对教学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并总结教学经验,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5、对新任课的教师或青年教师要安排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尽快使他们熟悉业务,掌握教学特点和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6、组织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和对已立项的课题研究项目实行规范管理。
7、指导开展专业建设调查研究,参与学校的教学检查和教学评比工作。
8、适当时候创办校刊,组织校内、校际学术交流,统筹全校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五篇: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第二十三期
神农架林区实验小学教务处 2003年2月24日
神农架林区实验小学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学研究理念: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
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二、分组形式:
语文、数学学科按年级设教研组,全校音美设一个教研组,体育设一个教研组,英语设一个教研组,自然、社会、品德、劳动、计算机设一个综合教研组
三、教研活动任务
国家、省、林区骨干教师和名师要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确定教研专题,开展专题研究,每学期必须为全校教师上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给全校教师教研、课堂教学起引导示范作用,教务处要有计划组织安排检查性的听课,并做好评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发展。
六、教研措施及要求
1、学校每学期初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安排学期教研工作,并对教研组工作提出要求。
2、每学期初,教研组须根据学校工作意见和教学计划制订学科教研组的教学研究计划和活动安排,并坚持每周进行一次教研组活动。
3、教务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鼓励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4、学校有计划地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定期抽查学生作业,了解作业分量、难易程度和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5、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进修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文化学习和业务进修学习,6、鼓励教师写教学专题总结或教研论文,向报刊或出版社投稿。提倡学科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搞好课题立项,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学经验总结交流活动或论文评奖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奖励优秀论文作者。
7、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书面向教务处报告工作,反映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8、学年结束时,教研组要做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做好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存入学校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转正、调资、晋级、评比的一个依据。
七、校本教研的奖励制度
二00三年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