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及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及学习方式转变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一套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实施方法, 其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设计和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同构关系, 并对自身角色、教育对象以及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交往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关 键 词 :新课程改革;教师;学生;教学观念;学习方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已逐渐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和对教材在教学中的实施,我们感觉到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旧有的考试评价制度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在教改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有些问题还期待专家、同行能给予良策。
教学中观念与认识的转变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认识与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
(1)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使知识由被动地吸纳变为主动的吸收,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主体,满足了学生天生爱动的特点,动手动脑的能力得以锻炼,使学生遇到问题后知道怎样想和怎样做,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标准,尊重科学、尊重知 识、尊重真理;尊重和热爱生命,尊重和热爱祖国和人民,尊重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学会情感的表达与交流,以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热情高涨,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2)新课标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活动、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多,不可避免出现纪律问题,让学生总结、发表意见不可避免地出现时间紧张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安排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课上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新课程理念的应然要求每位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 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言: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反诸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实践领域每一次大的进展首先都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夸美纽斯的自然主义到赫尔巴特的统觉教育理论, 再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学理论, 以及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当代教学论, 教学观念不同, 以此为指导的具体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也不同。
近十几年来,伴随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开展, 教师教学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问题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传统教学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从深层次上看, 由于受文化传统、个体素质以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造与创新。当前, 已全面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的全新课程理念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以往, 我国基础教育的 确定性 特征十分
明显, 突出表现在有统一的内容, 统一的教材、教参, 统一的考试, 统一的标准等。相比较而言, 新课程体系的 不确定性 因素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首先,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其次,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学生观, 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再次, 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从而使新课程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当然, 新课程的实施能否实现上述改革目标, 归根结底还在于作为课程改革实践者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性质、内容、方法、评价等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理解, 而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隐含着主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根本价值取向, 对主体行为的整体过程以及行为的可能结果起着支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
可以说,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应然要求。因此, 本文拟就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师观念的应对与更新作一探讨, 以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观念转变的前提: 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纵观 20 世纪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分离成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在这情况下, 所谓的课程,仅仅被理解为官方课程文件, 即制度性课程, 所谓的教学, 也主要被看作是落实 制度课程 的重要途径。于是,课程与教学就成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 课程是 专制的一方, 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成了课程的附庸, 教师的角色则只是一个执行者, 他们只有听命于课程制定者的义务, 而没有创造性进行课程改革的权利,其任务就是忠实、有效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而作为课程载体的 教材 无论对教师的 教 还是对学生的 学 均具有绝对的权威。事实上, 能否严格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去完成教学任务, 多年来也一直是我国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实质上说, 这缘于一种缄默的观念, 即知识的权威性和确定性。而这种观念恰恰是导致课程与教学的异化关系的症结所在。正因为如此, 以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 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 进而形成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 灌输主义 倾向, 形成根深蒂固的知识教育模式。
于是, 教师以 教会 学生掌握知识为使命, 学生以 学会 知识为己任, 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以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在新课程结构中, 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 都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目标强调, 要改革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 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换言之, 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需要。新课程理念不再将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视为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而是强调教材的 范例性 , 将其作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一种文本或中介, 并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给教学以多样的诠释角度。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不再受到教材的严格约束和控制, 教学的过程即是课程建构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和变通的从未有过的自由, 它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时空和广阔而全新的研究领域,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性因素的增多, 使得教师不可能再仅仅以一个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出现, 而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创造者、研究者和开发者。从实质上说, 这正是课程与教学由专制、集权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具体表现。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课程与教学必然会摆脱以往单向的线性关系, 走出僵化的机械论、控制论, 实现深层意义上的整合。
这要求教师必须克服教学的工具价值观, 不断体验并研究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相融关系, 突破以往用固定方式处理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习惯图式 , 创造性地、灵活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对课程进行设计并实践。当然, 教学观念的习惯图式 一旦形成, 即具有了一定的惯性和惰性, 这会使新观念的融入变得非常困难, 甚至导致观念转变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教师对新观念从经验理性认识到理论理性的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
观念转变的关键: 师生角色的重塑与确认
由于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历史继承性, 自古代 学而优则仕 的仕途化教学目的观到隋唐科举制度盛行再到今天仍具强大生命力的 应试教育观, 均是教师讲 书 , 学生背书 , 教师凭借制度力量树立起自身的权威形象。尽管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学纪中倡导的问答教学, 宋代书院采用的自学与讲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依旧闪光, 却没能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而与科举制度相适应的灌注式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却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就是师生之间交往关系的异化, 即教师作为提供知识的 权威 和工具而存在, 学生则以知识的 容器 而存在, 教学过程在 我 它 甚至是 物 物 之间不人道地进行着。长期以来, 教师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似乎只有按照某种固定的程式, 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有效进行。于是, 教师垄断了整 个课堂教学, 他们执著地追求教学的规范性和模式化, 遵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精心备课, 严格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则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将教学进行到底, 即便是其中穿插了一些师生问答或启发式教学, 也只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的形式。结果则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被逐渐销蚀, 教师的教也没有了创造性可言, 师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都无从发挥, 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课堂变得沉闷、乏味, 缺乏意义的显现。在新课程背景下,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所扮演的角色必须转变。为此, 教师必须要从新的视角、从理性层面去定位学生并重塑自我。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
一、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
单
一、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使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生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主要以下几个特征:
1.主动性
2.合作性
3.体验性
4.问题性
二、新的学习方式的类型
所用的新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一概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只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但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
2.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三、课改实施中问题解决的对策
(1)多交流,促发展。
教育局教研室举办课改培训活动,优质课评选,示范课展示,流活动,使教师从主观上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学有所依,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新的教法优势整合、互补。
(2)立足校本,推进改革
1、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新课标实施中,一是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培训,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掌握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政策,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新课程实施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保证。
2、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改革进行
课程改革也同其他改革一样,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是“扬弃”的过程。在课改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校本研究以学科研究为主体,研究内容可包括教材使用和开发,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实旋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研究方式可以是个案研究或专题研究。
3、开发校本课程,关注师生发展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基于学校本身自主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它既可以弥补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过于宏观、无法照顾到学校的实际缺陷。又给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实施、评价过程中。也会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可开发特色课程(家长学校:计算机信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设置活动课程: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挖崛隐性课程: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教育,教师表率作用,校园文化熏陶,团队精神培养等),逐步形成多元、互补、立体、灵活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有利 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能够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能够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及学习方式转变
院系: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育学
学号:1010314077
姓名:李一帆
第二篇: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摘要
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基层教师需要注重改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来应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师生关系的转变,以及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的转变,以便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
新课改;角色转变;社会变革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无疑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1]。新课改使我们醒悟到传统教育的弊端,醒悟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成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持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教师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职能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随着新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国整个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转型时期,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传统习俗等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此,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战略性任务。全社会期待教师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责任,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变革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全球化的新时期,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与此同时,日益发达的现代交通技术缩小了人类的物理时空,以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的互联网缩小了人类的心理时空。资本、技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自由化、全球贸易的市场化,引发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和教育的联动变化【2】。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使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必然。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新技术和服务的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培养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保证未来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因此,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本,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和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全球化必然要求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转变:需要教师加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需要教师从现有教育制度与传统文化维护者和传递者转变为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成为社会和教育变迁的改革者;全球化同时还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注重教育为经济的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革的时代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二)教育改革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知识经济的曙光、全球化时代的冲击、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等,使社会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在培养一代新人和各种人才的重要性被再次凸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成为一个主体性得到高度弘扬并能适应多样化的未来世界的人。就教育的时空而言,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家庭、社会将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任务,并由此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
就教育的内容而言,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者的灵活主动性增强。从教育的功能看,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开拓了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学生过于依靠课堂、依靠教师、依靠教科书的单一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传统的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切都迫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内容
(一)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转变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3]。在传统封闭式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由于教师被定位在学校这个“围墙”内,由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源泉——教师向知识的需求者——学生输出知识的活动,教师就必须承担着把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知识通过输出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的职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单向输出”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我们知道,学生不是一个待灌的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又可以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知识的输出者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了,因此,教学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也应以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就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快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自主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做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二)从教师与课程运做的关系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转变。
当课程有“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这样的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美文化,这是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新课程体系给教师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与实践链接,为教育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注重实践和实际,关注人生、社会和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可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向课程构建者角色转变的作用非凡。
(三)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教师角色转变
1、由传统教育者向终身学习者转变
在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工作者,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一个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就面临着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需要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途径日益多样化,学生的知识也更广泛,如果教师不注意随时充实自己,就无法给学生恰当的指导,也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教学相长的思想。在新课程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各学科出现了一种交融的现象,适应这一变化,自身知识储量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教师更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学在教学中没有应用过的东西。
2、由传统工作方式向新工作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师是一个孤立的单行个体,有一本教案(或教师用书)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方式所谓单调。新课程下,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教师自己首先应学会合作。首先,应学会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4】,只有不同学科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因此,新课程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和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打交道。其次,应学会与家长的合作,长久以来教师与家长之间似乎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要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商教育的问题,教育是一项与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成效。可见,新课程下的教师职业不再是单兵作战,工作方式的转变成为必要。
以上,就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应该进行的几点转变。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
教师角色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说应该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部分,那么,如何促成教师角色的顺利转变?这是一个和现代化社会中的教师素质有关的问题。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因此,要成功地实
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必须从上述各成分入手【5】。
(一)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教学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情景下所具备的知识。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还应该对学科外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就是要知识广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达到社会的要求,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制约着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可。新课程下,教师首先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树立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学校应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民族责任感和参加国际竞争意识的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任务,另外,爱要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其次,教师要树立活动教育观,活动教学强调探究,强调学生的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塑造和建构了学习主体。
(三)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育能力,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才能顺利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成功地“扮演”好教师角色。首先,要使教师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个融洽、有效的人际环境。其次,要使教师具备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管理观,探索适应个体特点的、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模式。最后,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素养,提高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我国教育发展道路,它的实施同时也符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规律。经过这几年在全国的推广,得到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不过,它在全国的推广,对于全国从事基础教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刻地理解“教师角色转变”这一概念,并且形成新的教师角色转变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如何,关键就看教师能否成功转型,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在以后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章
[1] 徐申.《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换》[J].《河南教育》,2006,(1):48-49.[2] 刘近枚.《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06,(8):36-37.[3] 冯波.《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7,(2):80-81.[4] 王晓东.《新形式下的教师再定位》[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7,(1):22-23.二、专著
[5] 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20.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观的改造
概栝地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 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当中,有一个至为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 发展 ”。所谓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育教学要促进人的不断创生,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人根据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农业的启示下,提出生态式教育。这种生态式教育既不同于灌输式教育,也不同于园丁式教育。灌输式教育是一种为适应 工业 化而加速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其要害是像工业化农业那样,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可榨取的土地,而不像生态农业那样,主要培养土壤的 自然 生育能力。这样,学生固然可以掌握丰富知识,但却失去了创造能力。园丁式教育的致命之处,是把人的潜力看成一种像海底的石油一样早已经存在,只要去开采的物质。与它们不同,生态式教育认为学生的潜力不是现成的,而是在一种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因而也是无限的,在我们看来,生态式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创生。而要真正促进人的创生,必须进行一系列教学观念的改造。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一、新教学观的基本概念
(一)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性,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尊重生命独特性的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他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 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那种无视儿童存在的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否定了生命的独特性。
(二)理解生命的生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非特定化”意味着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证明了生命的未完成性、未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生成性。教师所要做的是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发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三)善待生命的自主性。人生来就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追寻自我、提升自我,在自我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力量与意义。
(四)关照生命的整体性。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二、新教学观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思维观
以往,我们固守的教学思维是一种“确定性思维”。即把教学看做为按确定路线展开的,教师备课仅仅就是备教材,而备教材则往往又变成备教材的知识点和教材规定的路线。接下来,教学就是按教材所预先规定好的进程式跑道来进行,不能有一点脱离跑道的现象存在,甚至在什么时间跑到什么地方,都预先给规定好了。这显然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展现。为此,必须转换教学思维,确立起“生成性思维”,具体表现:一是重创造,反预定。教学不是一个被给定的物,而是由人给定的活动,是人生命的展开。这就意味着教学在展开之前,是不能完全被预见的,这种不可完全预知性就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它不仅关注教学过程的流,而且更关注教学过程的变。所以作为有创生性的教学,它不应该是教导的,而应是帮助的、激励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是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着转变或格式塔式的转变,不再是排斥断裂、突变,而是积极地利用它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转变知识的疆界,甚至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创生,而且还有意义的显现。三是重差异,反同一。生成性思维就是要重视差异性,不强调绝对的同一性和标准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看法、理解、体悟,教师甚至有时要随时就学生的看法、观点与学生展开对话,或引导学生相互对话,真正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观
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教学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基础性特征:课堂教学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效果不是即时性的,而是显现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之中。
2、民主性特征: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3、活动性特性: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的活动,是课堂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
4、层次性特征:课堂教学中教的层次性和学生学的层次性,体现了教学中对人的关注,课堂应使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其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地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
5、开放性特征:课堂教学要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活力,形成时间上、空间上和人际上的多维交流和联系,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6、生成性特征:课堂教学应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
可以这样地概括:课堂教学过程是沟通、对话、交往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过程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和播种活的知识,学生要生成和生长新的知识。唯如此,才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四篇: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改成功与否,教师是关键,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因此,必须对新型的教师角色作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核心问题是引导
新课程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语文教师要在注重合作,创设情境中,让学生“动”起来。语文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讲述《醉翁亭记》时,可以设置想象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知文本,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促进角色。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详尽注释,以及网上查询的资料,以“导游”身份写导游词,分小组合作轮流当“导游”、“游客”。导游依次介绍景点“,游客”可向“导游”随时提问。然后各组分别选出最佳“导游”、“游客”,在班内表演。十几分钟后,一份份精彩的导游词呈现在我面前,有些导游词得体而包含亲和力的语言,老到而充满诱惑力的语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和概括能力,我又顺势抛出一个问题:安徽旅游公司为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资源,扩大“醉翁亭”这个旅游胜地的知名度,希望同学们出谋划策,为他们写一则广告词。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作起东道主来,一句句精彩的广告词流泻于他们的笔端,迸发出智慧的火花:①到安徽———游醉翁亭,品醉翁酒,忆醉翁情。②忆当年欧阳文忠公,品酿泉美酒,赏今日琅琊醉翁亭,做醉翁美梦。③忆昔日文豪欧阳修,游安徽名胜醉翁亭……这样,在复述,补充,质疑,解难中,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并领略到了精彩的语言。
为进一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让同学们深切体会文章主旨,激活文章的内涵情趣,设计两个问题情境:①假如时空倒回到北宋的庆历年间,你在醉翁亭上与欧阳公相遇,你会怎样与他对话?②人生道路上,当你遭遇挫折或获得成功时,你会如何面对?这样设置情境,放手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尝试着运用自己的心力感悟去获得。
二、教师应是课堂教学中“平等中的首席”,关键是发动学生的合作参与
课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教师作为“平等中首席”,他本身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的情境转向与情境共存,权威也转人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要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积极创设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就不会浮在表面,而会纵向深入,横向扩展,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碰撞,溅发火花,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各自受到启迪。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平等中的首席”角色,而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课堂上就会出现浓烈的探究气氛,学生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时就会出现惊人之语,神来之笔”,令人振奋。
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课堂上就不是一个发光体———教师,而是“能者为师”,每个学生都会发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使学生语文兴趣,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获得提高,而且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师的提高。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新课程的教师应充满人文关怀,要以情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一枝一叶总关情。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应充满人文关怀,师生之间更是情意绵绵。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境界,师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畅通无阻。“情”忌外加,矫揉造作“,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学对它所传递的情和意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
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可激发情感。如于漪老师教学生学习《最后一课》的最后一个场景时,不是一般性朗读、讲述,而是声像并茂,引入高潮。“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就在一位学生满带感情的朗读、刚停,寂寞笼罩课堂的刹那间,录音机里骤然响起“当,当……”12响沉重而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怔又诧,全神贯注。趁学生惊诧之际,出示一张韩麦尔先生写的“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宇的彩色图片,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仔细阅读,要求他们在认真品读的基础上,用自己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当时课堂上庄严肃穆的场景,描述韩麦尔的神情、语言、动作以及他内心的痛楚和期待,描述此时此刻小弗朗士的心情和感受,说明这个场景在《最后一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观察、阅读,情不自禁地朗读,沉醉于文本之中。极其精心地寻找“惊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屏息聚神,在心中弹奏出爱国主义最强音,思想升华,情感浓烈,师生在共同学习中成长。
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是靠单纯的技巧和手段的转变,而且是理念、情感的转变,以及学养和素质的提高,教学的目标不只是客体意义上的“知道”,而且是主体意义上的全身心投入,让学生感、说、动、做,让语文融入学生所有的感觉中去。从根本上讲,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提升语文教学的境界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新城中心校科研中心执笔人:张亚萍
弹指一挥间,伴随着“十一五”的春风我们新城镇中心校的科研工作已经,经过了五年的教育教学的洗礼,在上级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已完成了市级一般课题也就是——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校一支科研型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提升个人素质正在成为现实;奠基幸福人生的教师心理已经形成。取得了点滴成绩,现在工作己进入了尾声,为了让个级领导了解我们五年的辛勤工作,也为了能和全镇教师回顾我们走过的艰辛科研历程,下面我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时代的呼唤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可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全面的新要求。新课改的要求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从此,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长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住处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3.学校发展现实的反思
我校一直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不断地探索教育管理与教育改革的方式和方法,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心理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以及学生扩招,教师扩员给我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33.8%的教师认为学生主体性缺失。自主性学习严重不不够,学生学习性不高。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需要运用它们来完成的学科教材内容的教学不协调。
第二,部分老师思维简单化,从摒弃不尊重演算个性的“满堂灌”,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课堂要热闹。于是,辩论式、角色表演、图示教学法等异彩纷呈,凡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都源源不断地引进课堂。而且,这种观念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甚至成了“优质课”的典型特征,以便至课堂设计,特别是公开课,比赛课,老师们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运用多媒体,运用哪能些方法,哪能些形式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特长等等去优选、组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重于“内容”的本末倒置的倾向。原有课题的深化
早在2002年,我校就承担了市重点课题——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研究。在三年多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虽建构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并且概括地总结了一些优化教学进程的经验,以及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但大多只是凭经验从一般现象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化运用以及两者的优化组合策略缺乏实效性研究,特别是对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缺乏深入的探讨,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其中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决策错误,时机不当,结果收效甚微;
⑵分组不科学,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势互补; ⑶规则不明,责任不清,“活而无序”,“活而不实”: ⑷进度难把握,场面难控制,完成不了预定的任务; ⑸教师不敢讲,退居二线。因为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变得不敢评了。结果,该引导的不引导,该点拨的不点拨,该解释的不解释,该指正的不指正,须掌握的知识模梭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此,于2005年12 月确立了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课题中“教学方式”是指教学行为的方法和形式,指依据课程标准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练习法中的示范、摹仿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2)构建一系列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3)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调查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理念。(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内函与特征研究。(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价值取向的研究。(4)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教学方式研究。①低年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转变。②中年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转变。③高年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评价研究。
①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评价标准研究。②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评价实施研究。③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案例研究。(6)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的案例研究。
重点:学科教学方式的转变;难点:总结和完善学科教学方法选程序。
(四)、研究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根据课题的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1.查阅文献法
在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研究”过程中,带着明确的目标和问题,有目的地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理论支持和指导,以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即反思的实践者”的理念必须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本课题将对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课堂与课外教学与学习的计划、实施、反思与评价活动进行研究。行动研究主要项目有:(1)《教案》的设计与实施。
(2)对作业批改的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研究。(3)实验管理。3.实践研究法
即教师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立足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产生新理论,指导新实践的研究活动。4.调查法
通过问卷和深入课堂听课等形式,调查了解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常言道: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确实如此,我们新城镇历届校长都有超前的领导意识,总是走在课改,教改的前面。用科学的理念,推动全镇的教育教学发展。大家都知道,教育科研工作,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这就是说,这项工作需要漫长的时间,还要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果的一项艰巨性的任务,没有发展眼光的校长是不能支持和开展这项工作的。美国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说、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学校的校长就是这样。他们常说,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教育科研,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能达到兴教、兴校、兴师的作用。为此,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
“十一五”期间,为了尽快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最前卫的教育理念指导工作。学校不惜资金投入,积极组织一线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培训,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是06年开始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当时是中心校校长陈学会主管,先后派出主管副校长、科研室主任等教学方面的领导到市电机小学、县实验小学、冷云小学等地参观学习,派中层以上分管教育和德育的领导到教改前沿的四马乡两所中学和五所小学进行实地考查学习,并把带回来的资料、信息及时组织教师学习、观摩、研讨活动。
五年来,我校到外地参观、培训、听课的领导、教师近百人次。通过学习考察培训,使老师们的理念不断更新,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更好的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课题规范化管理
十一五开题后,新城镇中心校就及时制定了科培训计划,针对课题进行了骨干教师培训,让广大实验教师及时的吸取了科研信息,屏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迅速形成。
“十一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强教科室的工作职能:制订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和方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采取“校长室规划——主任室设计——科研室布置落实——课题组实施研究、检查”的四级管理模式,以校长室为龙头,以主任室为核心,以科研室为纽带,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充分调动各方面主体力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制度、措施。
(1)构建教育科研组织,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有利于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全镇各中小学校全部有科研组织机构,校长主管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校教研组为龙头,以课题组骨干为中坚力量,各教研组长及校委会成员积极配合,教师人人参与,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使我镇各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始终在规范运作。
(2)完善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实验教师 2.营造科研氛围,提升教学品味。
(1)从学习理论、专题辅导入手,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学校倡导教师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霍懋征“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等相关资料。不定期,不定时的教育新思想、新动态培训是业务学习的重中之中。定期每学期一次业务讲座也成了主管科教研领导的业务范畴。还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对本校的教育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2)强化教师写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能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教育随笔能激发教师的潜能,让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发展。我镇号召在职一线教师人人写教育随笔,并且有计划、有检查。在写教育随笔这项活动的开展上中心小学表现得犹为突出,以校长为龙头的每周三篇优秀随笔的演讲活动是周五晚全体教师工作总结会上必备的项目,并且校长挂帅,从青年教师到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人人参与,个个响应。
教育随笔的意义已经超过了简单的文字记录,已经形成了一种职业乐趣。它不单单是对课堂教学感悟的回顾,而且也包括了反思教育行为,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学校民主氛围„„我们已经坚持五年了,教师在这项活动中剖析自我,完善自我。(3)以科研课题为导向,开展转变教学方式活动。
①为了让教师领会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我们开展了教师论谈活动。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展四次大型教师论谈活动。
A .城乡差别,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里孩子的待遇我们开展了第一次教师论谈——城乡交流。这次活动是在启动和佳市电机小学手拉手活动基础上开展的。通过两学期的教师进城学习、待培,让教师感受到了城里教师的知道能力,激发了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论谈谈的深刻可操作性强。
B.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探索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改、研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新路子,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举办了《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教师论谈活动。教师的发言,让新课改的课堂充满活力,增添了鲜活的血液。
C.们的对教师理论学习是逐步形成,在理想课堂、和楷课堂的基础上我们为了打造个性化的课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你的教学更有魅力。这次论谈活动,让教师加强了自身修养的理念,懂得了课堂是一门艺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地不会教育的老师”。D.当前,我们正常处在新课改前沿,很多多教师认为工作压力重、职业生活单调、工作量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身体状况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影响工作效率,前进步子迟缓,更有甚者,停滞不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一次开展了《幸福人生快乐生活》教师论谈活动。这次活动让教师懂得了教师的教育人生的幸福就是在教育活动中让自己愉悦的境遇和使自己感觉温暖的事实。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 由于自身的职业理想得到一定程度实现, 并由此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愉悦感, 将决定着他对待工作的情绪、投入程度及工作的意义。②课题的研究要在课堂上找到亮点。
课题的研究不能只限于纸上,要在实验中检验,并且应用在课堂中去,每学期每个实验教师的汇报课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于海燕老师的朗读教学与众不同——读、读、读,老师的新术,让孩子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李科雪老师的找、找、找,规律遍地跑,让孩子体验到了数学中活动中到处都有金钥匙,它是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谭海燕《Where is wangwang?》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外语那种陌生感荡然无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曲春峰老师在教学《少年聂耳》一课时采用新课改,新课堂——对话、开放、感悟的方式让少年聂耳酷爱音乐的形像和那美妙的音乐潇洒的孩子的大脑中回放;王微老师一节《导体与绝缘体》把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激情激发了——好奇心、求知欲,合作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语文课题组的《快乐识字》确立了低年级“234集中识字法”.“2”指两个渠道.即:课堂内识字和课外识字(环境识字)并行,相辅相成.课堂内识字重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这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除了课内的识字教学,我们还应该积极倡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识字(即环境识字),课外识字的范围很广泛,如路上的广告牌,食品包装袋,校园宣传栏,电视上的字幕,报纸,课外读物等等,都是学生生活识字的载体,我们通过晨读时间说一说,读一读,认一认等形式,每天都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字在小组内交流,自制生字卡片,不断复习巩固,不断扩大识字量.“3”是指教师识字教学中必须渗透的三个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为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渗透三种理念:一是方法领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识字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借助拼音认读汉字,用查字典知其音义等方法;注意让学生尽早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音形义的内在联系和特点,以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有效的识字;同时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些识字方法,如用换部首,猜字谜,编识字口诀等方法来识字认字.二是集中呈现.课堂教学中打破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把一堂课中需要认识的汉字用课件或其他的方式一下子全部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发现规律,提高识字的效率.三是学用结合.识字教学一定要注重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识字和词句结合起来,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而不仅仅是单独的孤立的识字.“4”,是指识字课堂教学中的四个步骤:
一是复习引入.上课前,教师把本节课内需要认识的字进行认真揣摩研究,找出和以前学过的字有联系的部首或熟字,进行复习,为下一步集中识字打好基础.二是集中识字.把本节课中需要识记的字全部呈现出来,先让学生自学,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或工具书了解字义,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来寻找规律,记忆字形.最后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让学生汇报字音,字形,字义的自学情况,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切磋,教师适当加以点拨.三是学用结合.让学生在识记字形,字音,字义的基础上进行组词,造句加以运用.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学课本上的词,朗读课本中的句子;第二步就是要仿造仿写,积累词语和句子,锻炼发散思维.第三步是情景运用,充分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是指导书写.采用一看二描三对照四练习的写字方法.一看:看间架结构,看笔画笔顺,看字在图形格中的位置.二描:在图形格中进行描红.三对照:把自己描红的字和范字加以对照,找出不规范的地方,进行修改.四练习:然后独立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习。
数学课题组“激发兴趣,体验成功”的五种成功经验让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的快速的提高。第一,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可持续性学习。教师通过给学生可操作的获取信息,分析讨论,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对数学问题产生一种迫切要解决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思想和方法;第二,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未来的社会需要广泛的协作,未来社会的人如果不懂合作,不会合作,只知养尊处优,把自己闭锁在个人的小天地中,缺乏交往,心理脆弱,是难以做出成绩来的,甚至难以生存。“合作学习”使他们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分享成果当中,既能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一种分手友好的竞争精神。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可把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逐步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具体做法是:①合理分组。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为便于交流讨论,把座位相邻的同学编在一组,每组选一名组长,尽最大可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不是合作诸方中的一方,他只是一个“旁观者”。这种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合作目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能够非得进行。因此,每次合作学习都要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以免责职不分,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第三,走近生活,提高应用能力。数学问题在实际中无处在,无时不有。比如春节刚刚过去,老师五问学生:你们中有没有出去旅游的呀?能不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收获呢?待充分肯定出去旅游的学生所介绍收获后,接着说,我这里也带来了几位同学的旅游收获,你们想不想知道呢?学生此时兴趣正浓,顺势播放画面,引出旅游团购票问题;第四,提升知识结构与科学方法的系统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来进行,就要自始至终让学生处于积极创造学习的状态。教师要高度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即方法的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探究时思维训练是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进而“发现什么”的问题,通过思考、研讨、质疑、探究、发现,调动学生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大脑思维,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全面发挥,发展学生的综合智力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真正达到“以活动促创新能力发展”的目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常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在目前的实践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如果教师能仔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把“吃透”了的教材内容作些“手脚”,形式翻新,做到源于教材,活于教材,而又不脱离教材,给学生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锻练机会,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变被动的“听而得之”为自主探索的“思而得之”,就能把课本知识变“活”,把课堂气氛激“活”,把学生教“活”;第五,注重课堂教学的“空白效应”
(中国教育报载文)目前许多课堂教学仍然没有摆脱“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课堂教学上依然存在着“讲解如山”、“练习如山”这“三座山”。
这三个障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弄得人人“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必须推翻。心理学告诉我们:“满堂灌”的教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容易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而留下“空白”,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
英语课题组《他们是课堂的主人》总结出了方式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掌握英语语言的特点,让孩子能说会写,对它产生喜欢的情感。(4)不断探讨,积累经验,逐步完善。①教案、学案一体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长期以来,教案只是教师个人用以施教的方案,教师自己清楚,学生却不甚明了,学生只能被教师牵着走、缺少应有的主动权,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实施新的备课模式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设计教案,优化学案,两案分离,师生共用(学案)。即:备课组长统筹安排主备教师(骨干教师)。主备人提前一周将学案初稿打印出来,并提出教案的设计意见,交备课组长初审,备课组长提出修改的主导意见,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全组成员讨论、充实完善,定稿后印刷发至教师、学生人手一份,师生共用学案,实施课堂教学。实施教案、学案一体化以来,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厌学现象减少了,学习成绩有明显的上长升趋势。②践行新课改。
各校的科研工作是在科研骨干的动带动下开展起来的,针对一个转变教学的新方式,全组成员都会积极的参与讨论,论证,形成方案,在措施中不断总结,完善。06 年我镇开展了“课堂合格验收”活动。
当时,全镇各校是刚刚合并的第一年,教师和学生的基础都不相同,针对这一特点,校长没有“拔苗助长”而是循序渐进,先进行“课堂合格验收”活动,提出了课堂的基本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符合课堂教学要求。优秀者给予表彰鼓励,对课堂教学稍差的进行定期培训,及时的理顺的教学常规。
07年根据新课改提出要求提出“践行新课程理念优质课展示”活动。
接受新课程,在思想上就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然后落实在行动上。对这三个方面认识的不足,是我们科、教研面临的一大困,因此我们开展这次活动。通过活动让教师认识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决定学习质量。只有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08年至09 年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名师评先活动,用名师的效应带动教育教学。我们把有个性化的教案及上优质课展示突出的教师评选为名师:县级有刘兵、于海燕等6 名同志,镇级有杨春香、王微、李科雪、王晶波等6 位同志。③积极编辑校刊、向上一级输送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为了总结经验,解决教学中的疑惑,给全镇教师打造交流的平台,我镇从05年开始就创办校刊,至现在已经在全镇各校发行14期。内容丰富多彩,有领导的管理——感悟、实践、探索专栏;有展示教师案例、反思、教学心得学习反馈——教师随笔专栏;还有学习外地经验,掌握时事信息、倾听专家讲座平台的——他山之石专栏;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家校共育专栏,给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交流的平台。校刊的发行在全镇教育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交流、引领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8年是科研成果闪光的一年,我们不单个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集体也硕果累累。我们向佳市教育周刊集体一次投稿26篇被采用,并在2008年第3-4期上发表。科研的成绩调动着广大教师向上的积极性,他们随时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反思工作中的误区,不断轻装上阵,改革着自己,推动着教学的发展。
每学期每个实验教师的一篇阶段性课题总结,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效果特别显著。及时的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科研课题工作的进展情况,为科研成果得到了正确推广垫定了基础。
三、教科研成绩显著五年来,我们扎扎实实地搞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和成功。通过系列活动,“十一五”期间我校培养出了一批科研上有成就、教学上有特色的骨干教师——于海燕、谭海燕、刘兵、冯玉平、王晶波等。特别是青年教于海燕,撰写的《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熟读指导》一文,被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选入《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一书中。她能运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指导课堂教学,几年来她在全县举行的“春花杯”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市级、县级大奖,青年教师李冬雪、王微、谭海燕、刘兵等都获得优异的成绩。五年来累计共获各级作课证68个,论文证73篇。案例、反思、说课等证书123件。成绩的取得只能让我们更要加倍努力,总之,“十一五”期间我们扎扎实实地抓了教育科研工作,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求得了新的生存和发展,取得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水平的升华。
四、不断的反思。
回顾五年的科研路,我们觉得科研工作:
(一)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校本,让科研有再生的功能。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科学化的需要。只有科教才能兴国,科研才能兴校。那种只知用功,不讲方法;只传授知识,不培养能力;只重智力因素,不重非智力因素的作法是不科学的。但是,盲目的领会教改精神,脱离课堂实际,形势化的被动研究,导致课堂教学走了许多弯路,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甚至滑坡,出现生员减少,生存能量力削弱等现象,也是改革大不为。因此,课改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校本,让科研有再生的功能。
(二)课题的研究必须形成一条锁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通过近五年的研究活动反思出:课题的研究必须形成一条锁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课题确定后,首先让大家明确的是我们研究的目的、锁定的方向,立足的阵地;其次制定可行的计划、方案、措施;再次,及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最后肯定成绩,推广科研成果。
(三)科研和教研一定要融为一体,科研才能发挥引领作用,教研才能有效推动科研的发展。教研,即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纵向上看,教研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科研是教研的发展;从横向上看,教研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包含着教研;从两者的作用来看,教研给教育科研提供条件,丰富教育科研内容,教育科研促进教研,指导教研工作。所以,科研和教研一定要融为一体。
(四)总之,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改革是永恒的主题。《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要求我们各级学校都要积极地开展各个领域的改革,要求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改革就是破旧立新,这需要科学研究才能知道。因此,教育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认认真真地抓好教育科研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五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 2.中国教育报载); 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