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现状分析
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现状分析
论文摘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对自身的身份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模糊,甚至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专业认同、功能认同及自我评价等方面存在着误区。
论文关键词:心理教师;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角色及其特征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在我国教育界,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比较晚,受传统思维习惯和教育制度的影响,心理教师的身份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从而导致了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模糊甚至偏差,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的现状,提高心理教师的身份认同感,对提高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专业认同状况、功能认同状况、自我评价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身份认同感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心理教师的专业认同状况
在学校心理学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在中小学工作的心理学者的专业身份是非常明确的,表现为专业性的培养、严格的资格证书或执照制度、统一的从业标准和道德准则以及职业发展所必须的继续教育等等。
而在我国,心理教师的身份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导致了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模糊甚至偏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对我国京津冀地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抽样调查,尽管大部分受调查者都有学校专门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场地(如心理咨询室),但六成多的心理教师觉得自己与学校中的其他教师相比,“任务不明确,可大可小”、“好像介于行政与教学之间”、“跟高考学科无法比,有时被冷落到角落里”、“工作变化性太大,随领导和上级的需要而定”等等[1]。可见,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大多数未能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感,他们在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角色意识,出现了专业角色的混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教师与管理者角色的混淆
我国一开始就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而不是服务的角度来看待心理辅导的必要性的,缺少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一些学校安排学生管理人员兼任心理辅导教师,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教师就是学生工作处主任、德育主任或团委书记,由此出现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矛盾。
因为管理者会从学校大局出发看问题,要维护学校的声誉和正常运行的秩序;而辅导者的角色则要求从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看问题。这种混淆,一方面把管理者推向了尴尬地位,妨碍了他们作为管理者处理学生问题的客观性、果断性,妨碍了他们对纪律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心理辅导的进行。心理辅导要求较少考虑制度与管理,而主要从学生的人性和发展看问题,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隐私,与学生平等相处。心理辅导教师与管理者的混淆使心理辅导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使得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者,更不敢向其倾诉。
2.心理教师与德育教师的混淆
受师资力量的限制,许多学校的心理教师多是从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过正规的心理学训练,加之品德教育的模式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使得他们在工作中不自觉地运用德育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对心理辅导失去了信任,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另外,许多学校安排德育教师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课,这样,在无形中会使学生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心理辅导不过是德育的另一个版本而已。
3.心理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混淆
目前在我国,心理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分并不十分清楚。心理教师多是兼职,大多数心理教师往往更加认同自己的普通教师角色,认为心理辅导是业余工作。
二、心理教师的功能认同状况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功能认同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心理教师就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
有人认为,心理教育的提出是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或减少心理障碍。因而心理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对心理教育的理解和界定是片面的。
心理教育的内涵非常广博,有关心理教育的定义很多,目前还没有定论。班华教授在《心育论》一书中提出:“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辞海》中的解释是:“心理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教育部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的功能也就不仅仅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这么简单。
(二)心理教师就是传授心理学知识的教师
有一些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心理学教育来对待,把心理教师当成了纯粹的传授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科教师,在认识和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严格的考试。应该肯定,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来丰富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知识技能是必要的,但是把它当作单纯地传授心理学知识的“工具化课程”是不可取的。仅凭一张试卷是考不出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从分数上也看不出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否真正解决、心理健康水平是否真正提高、心理潜能是否得到开发。
(三)心理教师就是帮助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解决困惑的教师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咨询入手,较多地关注和解决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目标处于防治性的层次。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应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因此,在学校心理教育策略上,人们的教育共识是面向全体、发展为先、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心理教师的自我评价状况
心理教师是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具有其特殊性。无论是在他人眼中,还是心理教师自身,对这一身份的特殊性都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心理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怎样的呢?
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心理教师能够主动按职业道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但是,在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咨询技巧很充分的竟然没有一人,大多数心理教师对自己的“理论知识”、“咨询技巧”和“工作满意度”感到一般。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大部分心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发挥效果和工作能力并不满意。六成多的心理教师觉得自己与学校中的其他教师相比显得有点特别。可见,心理教师在学校中还没有明确的位置。
四、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不高的影响
由于心理教师身份认同的混乱,目前已经导致了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
第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由于心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得到学生和领导的认可,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逐渐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形下,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个学科中得到渗透的目标就难以达成。
第二,心理教师队伍不稳定。许多心理教师觉得自己与学校中的其他教师相比显得有点特别:一方面是工作性质、内容和方法不同;另一方面是任务不明确,可大可小,其他教师总是在遇到难解问题时才想到找心理教师试试,工作随领导和上级的需要而定,变化性太大,在学校中没有明确的位置。因为身份不明,从属关系不独立,常常兼顾其他事务性工作,工作待遇、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导致了心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综上可见,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较低造成了心理教师工作的低水平,从而导致学生及其他服务对象缺乏满意感,进而降低服务的需求,反过来也使心理教师成长的动力长期不足,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徘徊。因此,建立专职的心理教师体系、专业性的培养制度、严格的资格证书制度、统一的从业标准和道德准则等,是提高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解决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当务之急。
第二篇:自我认同感心理案例分析
自我认同感心理案例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900年的第一天,邮轮弗吉尼亚号上,工人丹尼在头等处的钢琴旁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丹尼不顾他人的嘲笑,独自抚养该婴儿,并取名为“1900”,随着弗吉尼亚号往返靠泊于各个码头而逐渐长大。然而不久,丹尼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丧生。奇迹出现了,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海上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演奏。从此,1900开始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至的旅客。期间,1900邂逅了麦克斯和一名清秀动人的女孩,他们的出现,使得1900的内心开始波动,他燃起了欲踏足陆地的冲动。然而1900顾虑于自己在陆地上没有出生证明,没有生日,没有身份,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没出生过一样,所以最众他没有离开船。他生于船,长于传,死于船。
请用埃里克森的理论解释1900终身未踏足陆地的原因。
答: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最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是谁,将要去何方,在社会中处于的稳固和连贯的知觉。而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我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大千世界中我属于什么位置等等。埃里克森用认同危机来描述这些青春期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该)做怎样的自我”时会体验到的那种混乱,甚至焦虑的感受。如果青少年能顺利渡过这次危机,那么他们将走向成熟的人生道路。而片中的1900似乎一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却又一生没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自己能够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是何位置,所以,他只能留在船上,不断重复颠簸的旅程。
第三篇: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现状
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现状、问题及对策 廖全明1,张莉2(1.长江师范学院,重庆408100;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400052)
教师交流是指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安排他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我国的教师城乡交流是指为了达到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改善城乡教师配置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在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按照一定要求分别到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工作一定时间的过程和结果。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农村教师队伍相对薄弱且不稳定、边远贫困地区优秀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因此,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师城乡交流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现状 1.我国城乡教师交流的宏观政策现状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初步提出了教师城乡交流的教育政策。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城乡教师交流的主要形式是派出教师支教和对薄弱学校教师进行培训。2002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明确了城乡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是我国教师城乡交流制度正式启动的标志,明确提出要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是对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具体政策规定,共提出了大中城市教师支教、县域城镇教师定期支教、高校毕业生支教、实习支教、特设岗位计划与智力支教等六项举措。一些省市在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特点出台了具体的暂行办法,明确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制订支教相关优惠政策等。2.各地鼓励教师参与城乡交流的具体措施现状
各地鼓励城乡教师交流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首先,从职称评定等宏观政策机制上鼓励教师城乡交流。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2003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都明确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必须要有1年以上农村中小学的任教经历。其次,从 2003年以来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关系和人事关系收归县级行政单位统筹,强化了政府对促进城乡教师交流的调控职能。再次,针对参与交流教师制定了特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人事关系不变、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直接为参与交流的每位教师发放生活补贴、交通补贴,或者为在边远山区支教的教师、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特殊学科教师发放特殊津贴;对到农村交流的教师在各种评先、评优、骨干教师和拔尖人才评选、干部提拔使用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等。最后,制定了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流动任教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转正定级、优先攻读硕士学位、户口迁移、教师资格认定、特殊工作津贴、住房补贴等,对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起了较好的作用。
3.城乡教师短期的政策性流动与长期的自然流动并存 自从我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正式启动以来,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纷纷制定政策积极推动此项工作,各地也多规定了教师流动的具体期限,其中多数省级单位均规定不少于1年,有的地方规定时间要长一些,如上海规定城市教师支教时间一般为3-6年;有的地方却规定得非常短,如山东部分地市规定实行1个月的轮流支教。大量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为农村薄弱学校带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中小学教师长期自然流动主要是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农村包围城市,„两翼‟包围„一圈‟的单向流动趋势表现明显”。
[1]如重庆市涪陵区一农村重点中学在2009年
某省级重点中学招聘中,7名学科带头人流失了5名。江西某县近10年来平均每年从农村学校流向到城市学校的教师超过50名,而从城镇学校流向农村学校的几乎为零[2]。自然流动的无序状态无疑对城乡教育统筹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负面影响。
4.教师城乡交流以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为主要形式 由于《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政策的推动,尽管有农村优秀教师向城镇自然流动的抵消作用,但城镇教师对农村学校支教仍然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主要形式。各个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开展了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顶岗支教工作。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是教师城乡交流的次要形式。各地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形式多样且不固定,包括教育专家培训、特级教师教学团培训、城市优秀教师结对帮扶培训、城市优质学校团队培训、特殊学科专业培训等,培训经费一般由省级或县级专项经费承担。
5.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总体规模较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相关政策的推动,各地的教师城乡交流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且流动方向一般是从农村学校到城镇学校,上流性的趋势较为明显。如浙江省临海市2005年专任教师流动人数占总人数的9.7%,但其中从城区学校流动到乡镇的为零;玉环县2005年专任教师流动人数占总数的 11.7%,其中从城区流到乡镇的仅有4人。
[3]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教师的流动意愿较为强烈,其中初中教师有流动意愿的占80%,小学教师有流动意愿的占61%。[4]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问题
1.相关利益主体目标不一致,对教师城乡交流态度矛盾 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以城市优质教师与农村一般教师之间的定期互换为主要形式。国家希望通过教师城乡交流制度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国家的总体目标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城乡中小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目标常常存在偏差。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因为工作业绩的原因而较为关注本地区学校的整体升学率问题。对城市教师派出学校来说,他们不得不面对优质教师流失、派出教师优惠待遇落实带来的额外经费支出、由于编制占用导致空缺岗位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补充、教师的不断变换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等消极问题,派出教师工作绩效考评办法的缺失、支教效果不佳带来的批评甚至指责等对城市学校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影响。这些状况使得城市学校常常采取抵制态度、或者以维护自身利益为核心的变通态度。对农村薄弱学校来说,表面上看是从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中获得了优秀师资,是城乡交流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但实际上,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有限的教学时间、农村学生适应期相对较长与主干课程教师的不断变换之间的矛盾、城市教师本身责任感与教学效果的风险等突出问题也使农村薄弱学校对教师城乡交流制度常常是抱着即爱又恨的矛盾态度。对参与交流的教师个人来说,如果是城市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个人收入的减少、福利待遇的降低、上下班时空距离的延长、家庭亲情与家庭责任的疏离、融入新集体的焦虑、专业发展空间的缩小等问题使他们对城乡交流持抵制态度;如果是农村学校交流到城市学校,融入新环境的压力、面对城市优越生活环境的自卑感、适应先进教育形势的焦虑等负面影响往往要低于被选拔交流后带来的心理成就感,因此农村学校教师往往对城乡交流制度抱着期待态度,是城乡交 80··
流制度的最大拥护者。2.难以避免城乡教师交流的形式化倾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目的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育均衡。城镇优质学校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往往更愿意派出尚无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已经无法胜任大量教学工作的老年教师或教学能力欠缺教师,难以避免城镇学校以支援农村教育的形式来减轻自身负担的真实目的;农村薄弱学校对教师城乡交流基本上持欢迎态度,但也较为担心来访教师的工作质量、福利待遇、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以及不合格教师的后期安置等一系列问题。城镇教师由于住宿、交通等带来生活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增加,他们以城乡教师交流的形式难以谋取职称、职务晋升以及保留城镇学校工作岗位等个人利益。各个省级教育行政单位在评估城乡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情况时,常常以是否制定了相应的下位政策、有多少教师参与了交流、交流时间的长短等表面现象作为考核标准,而对地方政府专项经费的落实情况、农村薄弱学校的实际需求、城乡交流的实际效益等实质性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并缺少具体的评估办法,还没有形成我国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保障机制,难以避免实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政策形式化倾向。3.教师城乡交流存在短期行为的特征,计划性不强 我国各个地区教师流动期限因教师层次、工作年限不同有所区别,从我国学制(小学6年,初中、高中各3年)看总体上仍具有短期行为的特征。特级教师参与城乡交流一般采取巡回讲学的形式,在某部分学校进行若干学时的示范性教学;优秀教师支教农村薄弱学校的时间也很短,一般为1-2个月,如山东泰安就规定城市学校每月派遣2-3名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5]。各个省级教育行政单位几乎都遵循了国家关于教师交流的服务期制度,要求有不低于1年的农村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并与职称职务晋升、奖惩等直接挂钩;城镇新聘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限稍长一些。对教师流动时间长短缺乏科学研究和长期规划,优秀教师支教时间短、新任教师支教时间较长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问题对实现缩短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的总体目标不一定能产生实效。4.教师城乡交流存在地域局限性和领域局限性
教师城乡交流应该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交流和教育系统的内外交流两大方面。按照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户口人事管理体制,通过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
轮换制度两种主要形式实现的教师城乡交流多局限于本县域范围内。各个省域内部“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规模小、期限短、难以实现长期轮换、缺少长期性规划等特点使得所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各个地区之间教师交流的局限性,特别是东部先进省市和西部落后省市之间交流的局限性,不仅影响了地区之间亚文化的融合和先进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的互动传播,还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各个省域之间教育系统的相互封闭形态。
5.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城乡交流理论体系 我国在建立城乡教师流动制度问题上更倾向于借鉴日本城乡教师交流的一些做法,但在交流的基本原则、目的、实施机制、程序保障、影响因素、质量评估以及教育人才流动理论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社会形态特色的理论基础,仍停留在经验交流的层面。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如何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教师流动指导方针的相关研究;关于教师城乡流动的实施机制与相互影响方面仍缺少系统研究和长远规划;我国城乡教师交流质量评估政策的缺失与教育评估理论的滞后有紧密关系,在评估的目的、作用、程序、领域、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争议,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对策
1.推进非正式制度建设,形成城乡教师交流的良好氛围 社会习俗、思想道德认识等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的影响往往较之正式制度更为深远,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非正式制度。首先,加强城乡教师交流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教师定期交流是趋势,是潮流,不可逆转。我国在教师交流理论中国化方面特别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加强教师交流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只有对教师交流的内容和现实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才能保证交流的效果。其次,加大对教师交流的宣传力度。从教师交流的外部环境来看,要把理论研究得出的正确认识向大众宣传,形成社会共识,获取全社会的支持。这不仅是教师交流政策制定的推动力量,也是教师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环境基础。
2.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师交流长期性规划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教育水平也呈现参差不齐的态势,对不同的地区实施同样的教育政策、建立相同的教师交流制度显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笔者认为可把教师交流分为三个阶段:以对口帮扶为主要形式的初级阶段、以对薄弱学校支教为主要形式的中级阶段和以教师定期轮换为主要形式的高级阶段。东部的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乡各个领域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可规划建立稳定的教师定期轮换制度,并通过教师聘任制具体实施,以全面实现教育均衡;中部的湖北、河南等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的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城市教师对轮换到农村工作有较大抵触情绪,可考虑建立中期的“支教式”教师城乡交流规划;西部的贵州、青海、宁夏等较为落后的地区,工作条件也相应较为艰苦,可建立短期的对口帮扶形式的教师交流规划。3.建立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促进机制,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可行性
日本、韩国教师定期流动机制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要使城乡教师交流做到有法可依,我国在政策法规的系统性和可行性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首先,需要明确各个政策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我国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主体的责任、义务不同,其绩效考核标准也应具体区别,政策执行目标以引导其参与政策的最大积极性为核心目标。特别是农村学校在当前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常常居于边缘化地位,但农村学校作为教师城乡交流的核心主体,其需求和责任体现将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其次,要明确具体的城乡教师交流程序。这些程序包括交流对象的条件、交流过程的监督机制、交流的时间、参与交流教师的待遇、交流结果的考核标准等。特别是交流时间长短应有一个科学的考虑。考虑到频繁更换教师对学生适应性和学习连贯性的影响,小学教师轮换的时间应以6年、初高中教师应以3年为宜。再次,应明确教师交流专项经费的政策保障性规定。城乡学校之间教师流动、对政策主体的绩效奖惩、落实参与交流教师优惠待遇等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教育成本,因此需要明确促使各级政府列出专项经费的政策性规定来保障其顺利执行。4.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加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教工作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的外因,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加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才是关键。相对于城市学校,农村中小学经费来源局限性明显。因此政府在保证与城市学校同等拨款的前提下,应增加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目的的专项经费,如向农村教师发放交通补贴和农村工作补贴,并让同一学区内农村教师的待遇适当高于城市教师的待遇。这种特殊待遇在城市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任教也可同等享受,一旦流出农村学校就予以取消[6]。
5.考虑建立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机制
由于工作与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学习和发展机会少、社会交往困难等原因,农村学校比城市学校培养一名优秀教师往往要付出更加高昂的成本,但城市学校在教师自然流动中往往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往往使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处于极端困难的状态。因此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专门针对农村学校的教师流失补偿制度。由于农村教师流失包括了跨省区的流失,可考虑由国家教育部出台相应的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法规条款,根据教师的年龄、教龄、职称、教学地位等具体情况确定补偿数额。农村学校可用这笔经费引进其他优秀教师、对本校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用于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7]。参考文献: [1]符淼.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重庆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68-70. [2]罗志华.城乡教师流动现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3):108-109.
[3]李士安.实现区域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流动的困难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84-89.
[4]田锐.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归因与对策[J].泰山学院学报,2008,(5):115-120.
[5]“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张志勇,安雪慧.以县为主因地制宜:山东四区县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8,(2):14-16.
[6]李江辉,李化树.努力构建完善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机制[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100-103. [7]庞丽娟.加强城乡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J].民主,2006,(4):16-18.(责任编辑:于翔;责任校对:徐治中)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现状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现状分析
摘要: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投稿情况整体体现地区科研工作的现状及需求,能客观地呈现中小学教师在科研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主要对201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论文的投稿数量和投稿内容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地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投稿情况,针对地方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的主要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基础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集中体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理论、学生特点、地方教育水平及教学实践等不同方面的提炼和探索,为教育事业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研究所需,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发现针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科研论文重要性的研究、论文抄袭现状分析、论文撰写方法研究,而就一个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论文整体现状基本没有深入研究。一个地区的论文投稿现状体现地区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整体现状及实际需求,能客观体现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中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主要对201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论文的投稿数量和投稿内容进行评价分析。
二、研究方法
调查样本:贵州省教育论文投稿结果。
数据整理及分析:用excel、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数据分析
1.全省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活动)设计基本情况及比重
全省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活动)没计总计36429人参加,与2008年3518人增长了10倍多。数学、语文、综合居于前三位相比。具体科目参加评选基本数据情况:数学7182份,占19.72%,语文9935份,占27.27%;英语3449份,占9.470-/0;化学921份,占2.53%;物理112份,占3.08%;生物729份,占2.00%;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722份,占1.98%;科学463份,占1.27%;综合5494份,占15.08%;体育912份,占2.500-/0;地理573份,占1.57%;历史863份,占2.37%;政治(含品德)1376份,占3.78%;音乐649份,占1.78%;学前教育1294份,占3.55%。2.区域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活动)设计情况及比重 区域分布:黔东南州占18.22%,居于第一位,其中台江县993份和榕江县968份占最多;省直及贵阳市占1 7.55%,居于第二位,其中云岩区1408份和观山湖区1122份占最多;遵义市占17.35%,居于第三位,其中红花岗区951份和道真县904份占最多;铜仁地区占13%,居于第四位,其中思南县1543份占最多;黔南州占1 2.03%,居于第五位,其中都匀市1501份占最多;毕节地区占6.83%,居于第六位,其中威宁县656份占最多;六盘水地区占5.97%,居于第七位,其中盘县1405份占最多;黔西南州占5.3 8%,居于第八位,其中望谟县1030份占最多;安顺地区占3.54%,居于第九位,其中普定县为395份占最多。
(二)讨论分析 1.地区投稿现状 从全省教育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投稿情况来看,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投稿份数偏低。运用spss17.0对整体教学科研论文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全省科目的分布情况幅度过大,有地区单个学科的投稿达2000份左右,最低的只有1份左右。主要投稿科目集中在语文、数学、综合三门科目中,而美术、综合实践及科学占末尾。按地区进行随机抽样,论文选题集中在学科教学、教学心得及课题结题报告等方面。优秀论文集中在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等方面。但教学设计方面主要集中在学科设计,而结合本地教学现状对教学设计分析研究相对较少。2.投稿特征分析(1)学科论文投稿情况与学校任课教师情况正相关 从论文投稿数量不难发现,学科论文投稿情况与全省教师授课科目、学校任课教师情况正相关,而英语学科无明显相关,所以英语学科的科研工作在贵州地区需要加强重视。(2)地区整体投稿比例不高 从区域教育科研论文情况来看,总体概率最高的凯里地区占18%左右,最低的为安顺地区的3%左右。相差15%。所以,尽管地域之间的差异较大,但各个地区投稿比例都不高。
(三)结论及建议 2013年参评论文整体份数较往年多,从整体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投稿情况来看,地方教师教研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但参评论文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论文存在整篇文章抄袭,论文内容质量不高;部分教师的结题报告呈现的格式、框架和内容大同小异,不具有创新性。要解决以上问题,加强教师的投稿积极性,提高教师论文投稿质量,降低论文抄袭现象。第一,要提高教师对教研工作整体、客观的认知。第二,适当引导和定期进行教研交流学习。第三,培训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例如,如何查文献,如何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等。参考文献: [1]裴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存在问题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3(8)
[2]刘本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问题探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发
展状况分析
姓名:张咏梅
学号:2011391
5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11级税务一班
电话:***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学生们。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校园已不再是悠悠的“象牙塔”大学生们在校期间面临着各方面的心理冲突与心理困惑。而现如今,也许是因为中国式教育的影响,也许是学生的心理越来越脆弱,不能承受一定的挫折和太大的压力。大学生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大学时代的我们,经历了高中阶段激烈的高考竞争,经历了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也许我们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形成心理障碍。
同时,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其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
譬如学习方面,刚刚踏入大学时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迷茫:以前读书是为了考大学,现在大学考上了,我又该做什么呢?
于是很多同学开始放松、放任甚至放纵。然而生活还在继续,很多人却发现没有了目标,心是漂的,人是散的;你会听到毕业生这样叹息:大学几年,真不知自己干了些什么,多好的青春竟这样白白浪费!、从中学到大学,环境的转变导致了心理的转变。大学生不愿再像中学生那样学习,但对大学的学习又十分生疏,极不适应。适合学生胃口的非学习目标占据了大量时间空间,这使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不思学业,出现学习目标的迷失。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不清楚大学 4 年究竟该干什么,每个学期、每个月、每天该干些什么。而经历了大一的目标失落,大学生们普遍焦虑不安,大二时期认真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有些学生能够分析自己的得失与经验教训,经过对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的学习,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进入大三基本完成了目标重建,主要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明确和专业目标的确立。
大学生学习中有许多常见的心理问题。厌学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目前,厌学现象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认真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情绪消极,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正常,经常上课迟到,甚至逃课。伴随而来的是学习效率降低,考试成绩下降。懒惰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很多学生以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学习上不肯用功,不求上进,学习任务难以完成,常常表现为怕动脑筋、懒于思考,平时“玩”字当头,“混”字当先,只图一时安逸,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究其根源,有的因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认为“背靠大树有凉乘”;有的得过且过,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年轻的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也是常见现象。部分大学新生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他们习惯于中学的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养成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而大学阶段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抽象性较强,更多地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部分新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有的对学习环境怨气较多;有的哀叹学校、院系和专业,认为自己“投错了胎”;有的指责教育教学条件不够如意;有的抱怨师生、同学关系的冷漠和冲突„„
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在不久的未来就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从教师、家长到学生都过于重视知识记忆和解题技能的训练,忽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创造。学习的目的似乎只是将所学知识简单用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学校教育不能远离社会生活,不能集学生十几年的宝贵时间只教会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完成应试升学的能力,而忽略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学生们应当以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情绪、蓬勃的精神、平和的心态及科学的方法面对学习,力求取得学习的最后效果。
我们要明白,自学很重要。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是扶着我们走的,所以我们不容易摔跤;到了中学,老师只是领着我们走,我们只要留心,勉强也能跟上;但是到了大学,老师是在看着我们走。怎么走,大部分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所以升入大学后,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锻炼相当重要。如果“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阶段总结”这几个阶段都能够按照上面说的去做,又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把握好“重基础、重精华”的方向,那么,学习能力的提升将是必然的结果!
但同时,学习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我们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
当然,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只能算是冰山一角。
又到一年毕业季。但刚刚过去的4月,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戾气的烙印。
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中毒事件,勾起人们对过往那些校园血案的记忆。中国高校接连出现寝室悲剧,不禁让人唏嘘:“同窗共读,相煎何急!”
“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这句调侃成为同学之间最流行的问候语,这句话也折射出寝室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面前的一道坎。
一般来说,大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中与室友的相处中度过,但处理起彼此关系来,却十分复杂
宿舍不融洽最常见的是貌合神离打“冷战”。有人比较内向,平时独来独往,有人爱热闹,所以自然交流少,各干各的,甚至可以连续几天不说话。也有些宿舍里有的同学总是表现得很强势,爱出风头,又很自我,虽然室友不会当面提出不满,但渐渐地会刻意疏远。
当矛盾升级,有少数宿舍的同学关系破裂,撕破脸皮甚至动手。发生冲突后,如果双方不愿意冷静下来好好沟通,导致关系破裂,形同陌路,从此同住一个屋檐下却“井水不犯河水”。有不少宿舍内部“两两抱团”。关系好的处在一起,看似比较合理,但抱团后容易排挤其他人,少了许多和别的同学交流的机会。
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见解不同等种种因素都腐蚀着宿舍关系,阻碍宿舍成员之间的友好相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的加剧,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与压力感,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不断趋于利益化与现实化;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爆炸性的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技术知识的更新;工业化、都市化、人口高度集中,造成了居住与交通的日益拥挤;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等等,这些都可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给当今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大学生作为敏感的知识分子群体,更容易感受到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大学四年他们始终似乎都能感觉得到这种压力而经常处于这样的应急状态,恰恰是心理疾患产生的外界因素
学校是给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环境、角色变换、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变化引起心理的不适应,这主要是进入大学后,亲情、友情和故乡自然之爱的缺失,导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唤起了他们的思乡情绪。其次是教育过程的影响。中学时代的教育误导;有的学校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突出智育成分,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专业设计不合理,根本就没有应
有的师资与教学设备;有许多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把书读”,导致他们淡化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意识。同时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思想淡薄,“厌教”发牢骚,迎合学生的不良情绪,传播社会的现实与残酷 性,对学生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比如因读书无用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是学习更加不适应。
家庭是学生自幼生活的环境,家庭环境或早期经历无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与教养方式。有的父母对子女管教严格,强迫命令,批评指责多,子女在性格上虽然表现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但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唯唯诺诺;有的过分保护,惟恐孩子受挫,这类学生依赖性强,遇事退缩,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有的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长期以来,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人格的培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特别是在子女考入大学后,父母将更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来,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关注不够。因此家长的教育理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更新,做好其心理工作的调节与疏导工作。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动荡期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独立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与他人,不能正确的自我选择与发展,并影响与他人的发展,性的成熟带来性心理的变化,阅历不足理智性差导致的感情与荣誉之间强烈的心理失衡。
尽管,大学生心理状况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正如奥里森.马登所说过的那样,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许多潜藏的力量,多数人从未想过自己拥有这些力量,唤醒并应用这些力量,就能彻底改变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