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综述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学生知道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知道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民族,分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直是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效地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提升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一、建国后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团结教育一直贯穿于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个历程
(一)国家高度重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先后印发了多个文件,形成了连贯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委1987年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学校注意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通知〉要求》,文件指出要在小学和初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此文件中将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四项,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反对民族歧视的教育,进行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并指出通过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要求小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大力宣传各族人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中学德育纲要》,纲要中规定: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接受“热爱祖国的版图和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在高中阶段要求对学生进行“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199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1999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力度: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国情教育”,“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了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和在中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中小学继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要求;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使各族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明确的过程,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发展的自身原因。随着我国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们把维护民族团结定位为中小学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从更大视角看,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的一项义务,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的指标之一。因此,我们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生活技能等多项素质教育和培养中的一项内容,但民族团结教育重于一般层面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地位是其他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二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以前侧重于在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举措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国情也发生了一些时代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各民族成员多向流动不断增加,民族成员间的交往空前增加,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影响范围从原来的民族地区拓展到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近些年来,在民族地区、内地城乡以及各类学校中民族纠纷时有发生,其中相当一部分纠纷是由于不了解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是由于违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引起的。为了适应民族关系发展的新需要,为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统一,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谐,国家要求在全国的中小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小学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要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成效。
(二)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逐步将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固定化、规范化 为了体现民族团结教育的严肃性、政策性,1994年,我国开始在天津市的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试点活动。从1994—1995学年开始,在天津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进行了第一批课程实施试点,试点学校进行民族常识教育,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编写的《民族常识》(中小学试用教材)为教材,每周安排1~2课时,同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族常识教育活动。1996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在天津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总结天津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开展第二批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工作。1996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省中小学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山东、河南、辽宁、吉林、四川等省市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要求各试点学校开展民族常识教育,要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编写的《民族常识》为依据,并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结合地区、民族实际,选择其中的适当内容,组织开展活动。规定小学可在四或五年级初中可,在一或二年级安排试点教育活动,活动总时间可控制在6至8课时,可利用课外活动及团队、班会等时间,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教育。1999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发出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再次将试点地区扩大到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广东、湖南、湖北、上海、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0年10月29日~11月1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在山东省青州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经验交流及工作安排会议。会议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各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国家意识及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已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点上深化、面上扩大的要求,积极扩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地区和学校。还未开展此项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做好规划和教师培训等工作准备,从2001年春季起开展此项工作。在形成的会议纪要中指出:“要把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外教育活动,民族自治地方和西部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适当地增加活动课时,加强力度。为确保此项教育活动健康开展,要统一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未经教育部组织审定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资料、图书、音像等不得作为这项活动的材料进入中小学。要把活动课所需的材料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小学图书目录供中小学使用,;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动动课教学材料的建设,在今后几年内由图书教材为主过渡到以音像教材为主,规定在音像材料制成使用前,各地小学低年级仍使用《中华大家庭》、小学高年级使用《民族常识》、初中使用《民族政策常识》等学习材料。”[5]2002年10月26日~28日,教育部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云南省副省长李汉柏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国家宗教局等有关部门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民委(民宗厅、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表彰了92个先进集体和72名先进个人。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全国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4年12月4日,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南昌召开。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已经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将正式全面地“从娃娃抓起”。[6]根据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将涵盖我国56个民族的所有中小学生并要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当地中小学课程计划,课程按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三个阶段组织教学活动,每一个阶段按6至8个课时安排;二是选好任课教师,并要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三是要求教学活动统一使用三种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并禁止其他任何形式的教材或资料进入中小学。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试点起步、点上深化,面上扩大、全国推行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尝试、总结提高、形成定势的过程。目前,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但各地的情况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有的地方刚刚起步,有的地方尚未开始,有的地方在认识上、重视程度上以及措施上有待提高。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实施还存在模糊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晰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性质、目的、构成、特点等问题,以此促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所有地区和学校全面开展,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二、依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一)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研究概况 1.课程及其类型 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的中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称: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有的学者将课程具体地理解为“课程是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或者说,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与安排,以及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
正在深入进行中的新的课程改革,将课程类型划分为: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体现着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包括的内涵有: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解读(1)课程性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课程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课程性质属于德育课程。
(2)课程目标:使中小学各民族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有初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在社会交往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素质,提高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进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形成。
(3)课程内容及重点:在小学阶段开设《民族常识》活动课,重点是学习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状况;在初中阶段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重点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在思想和行为上具备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素质。
(4)课程实施:在课程设置上,把民族团结教育课纳入中小学活动课程。课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课时安排:每一个阶段6至8个课时;师资保障:选任课教师,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组织:要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样化,利用团队、班会以及歌舞表演、民族知识演讲、绘画、民族团结故事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寓民族团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同时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5)课程管理: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负责宏观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给予积极协助和配合,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材由国家统一管理,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统一编写民族团结教育课本,并由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审定。目前,正在使用《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三本教材及相关的辅导教材。其中《中华大家庭》供小学低年级选用、《民族常识》供小学高年级选用、《民族政策常识》供初中学生选用,除此之外,禁止其他未经教育部等部门审定的各种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中华大家庭》主要是看图识民族,它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用让他,们看图认识民族。《民族常识》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用,介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节日、饮食、服饰、歌舞、历史人物、居住区域等,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各民族。《民族政策常识》主要介绍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供初中学生用。
3.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为活动课程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1994年,最早在天津市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试点时,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做法;1996年开始采用了以教材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的方式;2000年开始采用以教材为依据、以音像资料为补充、以多种活动为主的方式;2004年,明确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说明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特点,追求实际效果;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而是在于追求学生价值观念的确定、态度的改变、正确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与尊重要注意活动,课程的特殊作用,民族团结教育应认同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应当“是活动性课程或实践性课程”。
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首倡者美国教育家杜威最早指出:“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联系,结果是他们学到了东西。”[我国中小学的课外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计划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中,第一次将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自1986年起,在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五·四”制和“六·三”制教学计划初稿中,课外活动除小学继续保留外,初级中学也正式实施,但课时少于小学。在1992年8月6日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采用活动课的名称,打破了我国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并纳入课程体系,并指出:“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活动课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
活动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教育行政,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通过让学生,参加活动,增长感性知识的显性课程。活动课程必须由教育部门安排,并纳入课表,才能成为“课程”。活动课程作为课程,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而不能有随,意性。这就要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制定大纲,选择内容,精心组织。活动课程教师的主导性不仅表现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而且要表现在学生活动之前所进行的活动动计、研究学生的直接体验、了解学生的活动兴趣、选择活动方式和制定活动计划等方面;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起到引导学生总结升华,由直接体验上升为知识、能力、技巧,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乃至科学的思维品质。各校、各年级、各班的活动课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但都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必须注意不,能因为强调自主性,而造成活动课程安排的随意性。活动是活动课程的“精髓”,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达到课程的“水准”,活动课程体现了很强的整合性、规范性、计划性和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给予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比较清楚的课程地位和特点表述这都有利于,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挖掘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方案,选择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富有成效地组织和推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有效地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 1.提高认识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前提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把抓好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本地区中小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理好长期工作,的思路,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加以落实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积极有序地开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适应民族工,作社会化的需要,就必须做到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
2.整合资源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保障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新的课程改革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要求,组织和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施也必须遵循这一要求。要通过精心筹划,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着眼于既完成教育任务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重点在渗透、结合上下工夫。深化研究,探索规律,采取课程综合渗透的方法,即: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历史与社会”课,整个义务阶段的“语文”、“体育课”、“艺术”等综合课程和学科课程中统筹设计渗透点,做到知识由浅到深讲究层次性、学科互补讲究综合性、前后连贯讲究递进性、形成学科合力讲究系统性。
注意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利用学校环境抓好宣传,开设民族常识教育专栏,设置民族常识教育展室,悬挂民族常识的图片,播放民族音乐等等。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有渗透,教育渗透途径自然、合理、得体。
以活动课程为主要方式,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中的部分课时(在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中:综合实践活动占6%~8%,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10%~12%),科学设计、精心布置,以主题明确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准备、去参与,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针对性的教育任务。
3.精心施教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学校作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的具体承担者、实施者,应该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本校教学计划,根据国家要求确定教育内容、课时安排、活动主题、材料选用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二是组织人员根据教育内容进行课程整合,制定出全校一盘棋的教育实施方案,涉及的相关学科各有侧重在内容上不重,复,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使学生受到全过程、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民族团结教育;选定和培训教师,提高教师开发资源、组织活动、实施课程教育的能力。教师作为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具体责任人,要做到把握政策、精通内容、研究学生、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实施教育活动课程内容。
4.追求实效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落脚点 教师要按照目的性原则、最优化原则选择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在施教方法上要探索以学生“生动、主动”学习为标志的方法,注意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亲自参加看、写、讲、画、演、唱等项活动,掌握民族常识及相关政策,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感情,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意志品质。针对教育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在实施教育活动课程中做到“两个兼顾”、“三层运作”、“五育结合”。在实施课程时注意课内课外资源兼顾,校内校外资源兼顾;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以三个层面展开以学校德育,处为主导层面、团队为综合层面、班级为基础层面开展教育工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与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使民族团结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尤其要注意发挥集实验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自我教育于一体的开放性教育方式———主题班(队)会的作用;注意发挥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作用。在施教手段上,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信息手段。
任何意义上的课程施教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良好的开端则是良好过程的起点,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良好开端需要以对课程明晰的了解为基础。
第二篇: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综述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学生知道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知道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民族分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开展主题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效地实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提升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一、建国后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团结教育一直贯穿于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个历程
(一)国家高度重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并先后印发了多个文件,形成了连贯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委1987年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学校注意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通知〉要求》,文件指出要在小学和初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此文件中将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四项,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反对民族歧视的教育,进行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并指出通过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要求小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大力宣传各族人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中学德育纲要》,纲要中规定: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接受“热爱祖国的版图和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在高中阶段要求对学生进行“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1995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1999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力度: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强国情教育”,“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了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和在中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中小学继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要求;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社会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观念,使各族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
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实现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明确的过程,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发展的自身原因。随着我国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们把维护民族团结定位为中小学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从更大视角看,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的一项义务,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的指标之一。因此,我们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生活技能等多项素质教育和培养中的一项内容,但民族团结教育重于一般层面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地位是其他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二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以前侧重于在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举措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国情也发生了一些时代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各民族成员多向流动不断增加,民族成员间的交往空前增加,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影响范围从原来的民族地区拓展到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近些年来,在民族地区、内地城乡以及各类学校中民族纠纷时有发生,其中相当一部分纠纷是由于不了解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是由于违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引起的。为了适应民族关系发展的新需要,为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统一,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谐,国家要求在全国的中小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小学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要更加深入、更加富有成效。
(二)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逐步将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固定化、规范化
为了体现民族团结教育的严肃性、政策性,1994年,我国开始在天津市的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试点活动。从1994—1995学年开始,在天津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进行了第一批课程实施试点,试点学校进行民族常识教育,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编写的《民族常识》(中小学试用教材)为教材,每周安排1~2课时,同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族常识教育活动。1996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在天津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总结天津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开展第二批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工作。1996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省中小学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试点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山东、河南、辽宁、吉林、四川等省市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要求各试点学校开展民族常识教育,要以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编写的《民族常识》为依据,并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结合地区、民族实际,选择其中的适当内容,组织开展活动。规定小学可在四或五年级,初中可在一或二年级安排试点教育活动,活动总时间可控制在6至8课时,可利用课外活动及团队、班会等时间,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活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教育。1999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发出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再次将试点地区扩大到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广东、湖南、湖北、上海、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000年10月29日~11月1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在山东省青州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经验交流及工作安排会议。会议认为,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各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国家意识及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已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试点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点上深化、面上扩大的要求,积极扩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地区和学校。还未开展此项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做好规划和教师培训等工作准备,从2001年春季起开展此项工作。在形成的会议纪要中指出:“要把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外教育活动,民族自治地
方和西部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适当地增加活动课时,加强力度。为确保此项教育活动健康开展,要统一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未经教育部组织审定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资料、图书、音像等不得作为这项活动的材料进入中小学。要把活动课所需的材料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小学图书目录,供中小学使用;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动动课教学材料的建设,在今后几年内由图书教材为主过渡到以音像教材为主,规定在音像材料制成使用前,各地小学低年级仍使用《中华大家庭》、小学高年级使用《民族常识》、初中使用《民族政策常识》等学习材料。”[5]2002年10月26日~28日,教育部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云南省副省长李汉柏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全国人大、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国家宗教局等有关部门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民委(民宗厅、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表彰了92个先进集体和72名先进个人。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全国中小学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2004年12月4日,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南昌召开。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已经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将正式全面地“从娃娃抓起”。[6]根据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将涵盖我国56个民族的所有中小学生,并要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当地中小学课程计划,课程按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三个阶段组织教学活动,每一个阶段按6至8个课时安排;二是选好任课教师,并要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三是要求教学活动统一使用三种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并禁止其他任何形式的教材或资料进入中小学。
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试点起步、点上深化,面上扩大、全国推行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尝试、总结提高、形成定势的过程。目前,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行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但各地的情况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有的地方刚刚起步,有的地方尚未开始,有的地方在认识上、重视程度上以及措施上有待提高。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实施还存在模糊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晰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性质、目的、构成、特点等问题,以此促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所有地区和学校全面开展,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二、依托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一)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研究概况
1.课程及其类型
课程是教育目的实现的中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称: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有的学者将课程具体地理解为“课程是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或者说,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与安排,以及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
正在深入进行中的新的课程改革,将课程类型划分为: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体现着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包括的内涵有: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
要求。
2.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解读
(1)课程性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课程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课程性质属于德育课程。
(2)课程目标:使中小学各民族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有初步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为在社会交往中,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打下较好的思想基础,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素质,提高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进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形成。
(3)课程内容及重点:在小学阶段开设《民族常识》活动课,重点是学习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状况;在初中阶段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重点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在思想和行为上具备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素质。
(4)课程实施:在课程设置上,把民族团结教育课纳入中小学活动课程。课程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课时安排:每一个阶段6至8个课时;师资保障:选任课教师,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组织:要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样化,利用团队、班会以及歌舞表演、民族知识演讲、绘画、民族团结故事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寓民族团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同时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5)课程管理: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负责宏观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给予积极协助和配合,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材由国家统一管理,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统一编写民族团结教育课本,并由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审定。目前,正在使用《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三本教材及相关的辅导教材。其中《中华大家庭》供小学低年级选用、《民族常识》供小学高年级选用、《民族政策常识》供初中学生选用,除此之外,禁止其他未经教育部等部门审定的各种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中华大家庭》主要是看图识民族,它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用,让他们看图认识民族。《民族常识》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用,介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节日、饮食、服饰、歌舞、历史人物、居住区域等,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各民族。《民族政策常识》主要介绍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等,供初中学生用。
3.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为活动课程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1994年,最早在天津市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试点时,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做法;1996年开始采用了以教材为依据、以活动为主的方式;2000年开始采用以教材为依据、以音像资料为补充、以多种活动为主的方式;2004年,明确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说明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特点,追求实际效果;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而是在于追求学生价值观念的确定、态度的改变、正确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与尊重,要注意活动课程的特殊作用,民族团结教育应认同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应当“是活动性课程或实践性课程”。
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等,是指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与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首倡者美国教育家杜威最早指出:“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联系,结果是他们学到了东西。”[我国中小学的课外活动作为一门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计划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
案)》中,第一次将课外活动列入教学计划。自1986年起,在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五·四”制和“六·三”制教学计划初稿中,课外活动除小学继续保留外,初级中学也正式实施,但课时少于小学。在1992年8月6日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采用活动课的名称,打破了我国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并纳入课程体系,并指出:“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活动课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
活动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教育行政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通过让学生参加活动,增长感性知识的显性课程。活动课程必须由教育部门安排,并纳入课表,才能成为“课程”。活动课程作为课程,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而不能有随意性。这就要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制定大纲,选择内容,精心组织。活动课程教师的主导性不仅表现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而且要表现在学生活动之前所进行的活动动计、研究学生的直接体验、了解学生的活动兴趣、选择活动方式和制定活动计划等方面;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起到引导学生总结升华,由直接体验上升为知识、能力、技巧,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乃至科学的思维品质。各校、各年级、各班的活动课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但都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必须注意不能因为强调自主性,而造成活动课程安排的随意性。活动是活动课程的“精髓”,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达到课程的“水准”,活动课程体现了很强的整合性、规范性、计划性和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给予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比较清楚的课程地位和特点表述,这都有利于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挖掘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方案,选择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富有成效地组织和推进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有效地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
1.提高认识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前提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把抓好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本地区中小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理好长期工作的思路,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加以落实,切实推动这项活动积极有序地开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适应民族工作社会化的需要,就必须做到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
2.整合资源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保障
“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新的课程改革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要求,组织和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施也必须遵循这一要求。要通过精心筹划,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着眼于既完成教育任务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重点在渗透、结合上下工夫。深化研究,探索规律,采取课程综合渗透的方法,即: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历史与社会”课,整个义务阶段的“语文”、“体育课”、“艺术”等综合课程和学科课程中统筹设计渗透点,做到知识由浅到深讲究层次性、学科互补讲究综合性、前后连贯讲究递进性、形成学科合力讲究系统性。
注意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利用学校环境抓好宣传,开设民族常识教育专栏,设置民族常识教育展室,悬挂民族常识的图片,播放民族音乐等等。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有渗透,教育渗透途径自然、合理、得体。
以活动课程为主要方式,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中的部分课时(在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中:综合实践活动占6%~8%,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占10%~12%),科学设计、精心布置,以主题明确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准备、去参与,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针对性的教育任务。
3.精心施教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学校作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的具体承担者、实施者,应该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本校教学计划,根据国家要求确定教育内容、课时安排、活动主题、材料选用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二是组织人员根据教育内容进行课程整合,制定出全校一盘棋的教育实施方案,涉及的相关学科各有侧重,在内容上不重复,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使学生受到全过程、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民族团结教育;选定和培训教师,提高教师开发资源、组织活动、实施课程教育的能力。教师作为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具体责任人,要做到把握政策、精通内容、研究学生、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实施教育活动课程内容。
4.追求实效是有效组织和推进课程实施的落脚点
教师要按照目的性原则、最优化原则选择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在施教方法上要探索以学生“生动、主动”学习为标志的方法,注意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亲自参加看、写、讲、画、演、唱等项活动,掌握民族常识及相关政策,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感情,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意志品质。针对教育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在实施教育活动课程中做到“两个兼顾”、“三层运作”、“五育结合”。在实施课程时注意课内课外资源兼顾,校内校外资源兼顾;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以三个层面展开,以学校德育处为主导层面、团队为综合层面、班级为基础层面开展教育工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与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使民族团结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尤其要注意发挥集实验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自我教育于一体的开放性教育方式———主题班(队)会的作用;注意发挥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作用。在施教手段上,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信息手段。
任何意义上的课程施教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良好的开端则是良好过程的起点,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实施的良好开端需要以对课程明晰的了解为基础。
第三篇: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综述(最终版)
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综述
一、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乔梁学者在《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现状与合理配置研究》中总结出:体育教师资源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这一互动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实施和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效益发挥的水平[1]。
陈盼盼等学者在《21世纪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现状分析》中总结出: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身心及社会关系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个人自主性和终身健身理念[2]。
综上所述,总之,体育教师是学校教育人力资源中重要的一员,是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因素。因此,建设一支业务素质强,质量硬,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根本,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农村青少年体质的关键所在。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
2005年常青对辽宁省5个经济条件偏下的地域的专职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查,调查指出:专任体育教师偏少。体育教师占总教师数量比例小,相对于农村中小学的语、数、英、物理、化学教师占教师总数60.1%的比例来看,体育教师仅有2.41%。乡镇中小学校平均有体育老师1.68人,而村中小学仅有0.59人。
苏转平等学者在《中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总结出:关于体育教师配备,国家教委规定,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小学每7至8个教学班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一名体育教师。若按此标准衡量,新疆农村中学缺额体育教师20.7%,农村小学缺额40.6%;宁夏在128名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3名,体育教师与教学班之比是1:11.82,这与国家的标准相差甚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还严重缺额,特别是西部比较落后的地方。大部分体育课都是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体育专职教师十分馈乏。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小学上体育课呈现放羊式教学,体育课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年龄、性别结构现状
谭祝平学者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中总结出:四川、湖南、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中体育老师年龄最大的有59岁,最小的有24岁,中年教师人数排第一,老年最少;男性教师是女性教师的3倍,男女比例相差很大。
袁艳红学者在《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中通过调查54所中学发现在总共202名体育教师中有168名男教师,34名女教师,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并且202名体育教师中在20~39岁之间的教师占到60%,体育教师普遍年轻化。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体育教师的年龄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样不利于教学的创新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师在性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很小,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分不开的。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
苏转平等学者在《中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总结出:所调查的7省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非常少,专科学历也为数不多,只有32%-68%的农村体育教师具有中师学历。贵州省有93.83%的学校没有本科毕业生,64.03%的学校没有专科毕业生;青海农村初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占38.7%,小学体育教师绝大多数在中师以下。
常青学者在《辽宁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中总结出:我省农村中小学至今仍无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农村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农村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中高学历体育教师偏少,低学历体育教师依然存在,科研成果欠佳。现在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不达标,学历层次偏低。正是因为农村体育教师学历偏低,科研水平不够,造成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生们的体质健康得不到很好的改善。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体育教师数量的配备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应该适当增加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编制名额,解决农村专职体育教师不足的状况,提高农村体育开课率。其次加大对农村或是偏远地区学校教育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高校毕业生走进农村,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节体育教师的年龄和性别比例。尽量使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在年龄上老、中、青教师的结构趋于合理,性别比例尽量平衡,从而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三)加大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施送教下乡政策,建立城乡体育教师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城镇中小学有经验教师的传带教,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创新,改变以前体育教师上课解散集合下课的陈旧模式。从而来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四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研究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
适度 农民工
【论文摘要】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 之一。文章通过特定的测定模型,计算出我国近几年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保水平下限值,认 为我国社保支出占 GDP 的比重偏低,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 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也逐步增强。近几年全国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每年递增 6%左右。但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区域间的发展 差距不断扩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和繁重的任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 立健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制订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科学测定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我国现阶段的社保水平,并做出科学合理地比较和分析,对于我国社 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从最微观的角度出发,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被称作社会保障水平,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 度”区域,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产 生不良影响。
1、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 国内曾有学者提出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模型: S=Sa/W×W/G=Q·H=0.75(Oa+Z+J+M)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W 代表工 资收入总额,Q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H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依据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H 选定为 0.75),Oa 为老年人口比重,Z 为失业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 的比重,J 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 为社会福利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 总额的比重。“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已采取的保障政策,失业保险支出比重系数 Z 一般在 1%-1.5%左 右,下限选 1%为宜; 工伤、生育保险支出比重系数 J 一般在 0.016%-1.5%左右,下限
选 0.016% 为宜;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比重系数 M 一般在 1%-1.5%左右,下限选 1%为宜。” 参数 Z、J、M 都采用的最小值,因此计算得出的数据为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即社会保 障水平的最低值,适度的社保水平应稍高于社保下限值。将各项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出 2004—2006 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见表 1)。表 1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2004—2006 年)(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2、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社会保 障水平“度”的测定公式:S=Sa/G。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表 2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2004—2006 年)(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依据表 1 所示,2004-2006 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分别为 9.778%、9.784%、9.987%,也就是表示 2004 年-2006 年我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在 10%左右。而表 2 所示,我国实 际的社会保障水平分别为:3.122%、3.183%、3.062%。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实际的社保水平不及社保水平下 限值的三分之一。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逐年都有所增长(2006 年除外),但增长速度缓慢,低于社会保障水平下限值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社会和经济发 展水平。
三、我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成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由于统计年鉴中社保总支出并没有涵盖事业单位和机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支出,若要考虑 到事业单位和机关的高水平的保障,我国实际的社保水平应有所提高。但数据所限,故不展 开对这部分的分析与阐述。
1、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狭窄,没有实现全覆盖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亟待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如此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 是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并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 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全体城市居民的、全面的社会 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建立。迄今为止,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 是以户籍为基础的,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我国城镇失业保 险覆盖率极其低下,仅覆盖正式职工,却将农村就业人员和城镇非职工人员排除在外。从社 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看,占全国总人口 80%的农民保障支出
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 11%,而占全国总人口 20%的城镇居民,却占 80%的保障费用。尽管如此,当前的社会保障还远远未能全部覆盖全部城镇人口。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 革仅限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一些非公有制的企业形同虚设,有相当一部分城镇企业员 工被挡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如此悬殊,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农村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将在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农村的家庭养老能力也将逐渐减弱。同时,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来自于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扩大社 会保障覆盖范围,将全体社会公民都纳入社保已迫在眉睫。但现实中,农村经济薄弱,资金来源没有充分保障,要在农村建立与城市同等的社会保 障水平也不实际。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 定因素。首先,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根据农民工的需要与制度建设的可能,对农 民工实行分层保障。最急切的保障项目应当是按照普遍性原则来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导致的数不清的劳资 纠纷,均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尽快得到确 立。其次,有必要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障尤其是大病保障机制。尽管近几年我国在推行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是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不仅会 导致农民工失去工作,而且极易陷入贫困境地,这使得疾病保障成为农民工的现实需要。最 后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它应当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时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
2、瞒报漏报现象严重 参保职工个人一般以本人当月全部工资收入为基数缴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 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等原因,在保险费的实际征缴过程 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企业的缴费工资总额 是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
第五篇:我国导游队伍现状研究
我国导游队伍现状研究
目录
摘要................................................................1 1.研究背景与意义..................................................1 2.我国导游队伍现状.................................................1 3.我国导游队伍存在的问题...........................................1
3.1 导游队伍整体素质偏低........................................1 3.2.导游队伍壮大,导游人才稀缺.................................2 3.3 导游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2 3.4 导游人员薪金制度不合理......................................2 4 解决导游队伍中所存在问题的策略....................................3
4.1 严格规范导游资格考试,强化导游考核制度.......................3 4.2 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 4.3 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3 5 总结..............................................................3 参考文献............................................................5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开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同时,我国知识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开始临近,这些变化对我国的导游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导游人员是旅游过程的核心人物, 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然而, 直到今天, 我国导游队伍建设仍然令人忧心。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偏低,无法适应现代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字: 导游队伍 现状 对策
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旅游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导游人数与日俱增。导游员作为旅游产品的最终实现者,被称为 “旅游业的灵魂”。导游服务在所有旅游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旅游服务的核心。长期以来,在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对旅游资源、风景区、旅游市场及旅游饭店的研究,而忽略了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导游服务。一个地方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导游员素质、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导游队伍现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导游这个职业,可以稳定导游队伍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
2.我国导游队伍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 导游队伍迅猛扩张, 至2010年底, 我国职业导游(已取得导游证)有22万人。但这样一个较为庞大的职业群体, 他们的工作既被人重视, 又被人忽视, 即人们既认识到外出旅游的过程导游所起的作用, 同时又忽视了导游全方位的劳动付出, 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又因我国当前导游队伍管理机制的不足, 致使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下滑, 诸如“宰客”,“服务质量差”等服务问题层出不穷。导游工作强度很高、责任较大,收入不稳定且无保障性,社会认可度低导致很多人不愿将此职业作为事业去追求。据相关单位统计数据显示,导游队伍呈现出男导游少,女导游多 ;初级导游多、高级导游少,特级导游极少;普通话导游多,外语导游少,小语种导游奇缺;低学历导游多,高学历导游少,导游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且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城市依托本土资源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而对导游的培训、服务建设及保障机制则明显滞后。
3.我国导游队伍存在的问题
3.1 导游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导游人员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综合素质较好的旅游院校毕业生较少。有数据显示,到2006 年9月,我国执业导游人数达32.05 万人,其中 80%的导游为30岁以下、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学历的占了约50%,)初级导游占到整体导游队伍的97%,高级导游和专家型导游严重缺乏。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导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偏低。这样的导游队伍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3.2.导游队伍壮大,导游人才稀缺
近年来,导游的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的增长明显滞后于数量的增长。新一代的导游员在思想道德、业务素质、外语水平等方面都不比从前。许多导游员急功近利,只注重经济利益的索取,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因此,虽然我国导游数量不断增加,但高素质的导游人才依旧匮乏。
在我国导游队伍中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绝大多数,约为90以上;中、高、特级导游人员人数尚不到10%。这说明我国导游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高素质的人才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样一个比例形态显现的是一个不成熟、低层次运转的导游队伍现状。旅游市场中众多的初级导游员,既与导游市场的真实形态存在偏差,也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合。因此,必须尽快培养高素质导游人员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
3.3 导游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一方面,我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兼职导游已超过6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与之相适应的兼职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强制顾客购物等“非常”手段,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发展。
3.4 导游人员薪金制度不合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导游人员收入由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购物回扣和小费五部分构成,享有较优厚的福利待遇。但随着旅行社深入改制和市场竞争,大部分导游人员没有了基本工资,奖金、出团补贴被取消,只剩下回扣和少量小费。很多旅行社未能给导游人员提供医保、社保和养老保险,使得导游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导游人员的收入缺乏稳定性,只得获取商品经济中的“回扣”、“返点”和“小费”等等所谓的“灰色收入”。一个职业应当有较稳定且相对较高的收入以及较好的晋升机制才能建立起一种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确保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能够获得不断的努力和追求的动力,这样这个职业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而导游人员收入总体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导游职业的发展。4 解决导游队伍中所存在问题的策略
4.1 严格规范导游资格考试,强化导游考核制度
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提高门槛,提高导游人员的学历。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规范,将《导游人员管理人员条例》中报考条件由高中、中专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在参考人员报名之时就进行面试,了解考生的外貌形象、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从业态度、身体健康状况等基本素质,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第一轮淘汰,杜绝滥竽充数现象出现。在职的导游人员会时刻有危机意识,主动去提高自已的学历。另一方面,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进一步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对初次办理导游资格证的执业者,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可组织专业人士和优秀导游,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执业。
4.2 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利用大专院校外语人才的优势,积极探寻校企结合、举办专业语种班、定向培养小语种导游人才;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
4.3 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其次,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再次,按照新时期导游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完善导游IC 卡管理系统,强化导游年审的工作力度。建立导游执业、信用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借助社会监督,规范导游服务。总结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导游队伍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相关领域的经济效益。提高导游综合素质,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更多的人才。不断完善旅行社制度,规范导游行为,不断吸纳高素质人才,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才 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还需要从服务型企业转向科技服务型企业,通过高科技手段完善旅游服务和改善旅游配套设施,通过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来确保旅游行业长盛不衰的市场格局等。只有从产品质量、服务规范、制度、环境和行业约束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我国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杜炜 张建梅.导游业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2].涂远芬 李志强.浅析我国导游人力资源现状及建设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5-11 [3].王淑娟。导游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产业研究。2010 [4].文红.浅谈导游队伍建设.[J].职业圈.2007 [5].李平.新时期导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