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观 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观
摘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师观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从“教师是服务者”“教师是导航者”“教师是研究者”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观的时代特征与内涵。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观 角色
前言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说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功能,还要有广阔的视野,高度的学科专业水平,更要求教师不仅是学者而且要成为教育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变中,教师无疑是变革中的核心因素,而变化的重心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在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已经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教育观的提升,这些美名逐渐退色。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将成为树立新教师观,当好新时期新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教师是服务者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充分诠释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所以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对待学生不能“俯视”,应该“平视”,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真诚、公平地对待学生。如果说教育是事业,而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那么为学生服务就是教师的奉献所在,倾囊相授即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锋如是说。而我想说,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是否永远投入到为学生服务之中„„
二、教师是导航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变化的核心。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导航者”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几方面原因:首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覆盖面广且更新迅速,教师要在短短几年的学校教育时间里把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统治地位早已被动摇。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一学科知识来源的地位也己经动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施,网络教育的开展,使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其次,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使其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 1
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远远不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这一单角色,而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潜能。利用自己已拥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在更加灵活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不断地在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学生向更高远的目标奋斗。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经验和榜样的作用,成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与催化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试,自我选择,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动机,并能使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三、教师是研究者
新课程标准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的实施,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这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不能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现成的研究成果,或是不假思索地把一些陈旧、牵强的理论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在实施行动中自己去研究与探索,以研究者的眼光和思维去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定期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究,对不断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只有把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才有希望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才能使自己持续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发展自己。同时,这也是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例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社会所必需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个性化的人,需要的是一种能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人。那么,未来的教育就需要增加对人们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建立终身的教育体系。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旧有的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反思、改善,不断地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不断地把所学到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合理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根据环境、对象、内容等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等等。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
总之,新课程为教师的角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努力营造轻松愉悦、和谐自主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与角色转变》
2.《新课程与教学研究》 吕世虎,刘玉莲主编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
老厂镇
摘要:《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全方位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阿纳什莫维利指出:“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然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他还是改头换面地使任何一种新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因此,如果教师不转型,任何改革都是无济于事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自我完善转型激情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怎样做
作为一名教师,又是第一批新课改的实验者,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这个课程改革的过度阶段我们又如何把握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分寸呢?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统一,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力求从教育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方面进行重大改革,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要作出相应的角色转换,就首先要更新理念,形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下面我谈谈个人在新课改学习和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不能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的所谓高才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宏伟目标。
(二)尊重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的位子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学生只有对自己有了信心,对知识有了兴趣,在学习中才能产生积极的感情,学习才能有效果。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意见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错误让学生改。凡是学生能看得懂的,让学生自己去看;凡是学生能讲得出的,让学生自己去讲;凡是学生能想得出的,让学生自己去想;凡是学生能写得出的,让学生自己去写;凡是学生能做得出的,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不包办代替,但是
也不是可以不要老师了,在适时的时候,老师要做方向性的调整和指导。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的教学气氛,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议论、有沉思、有联想”。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上下求索,切磋进取,结伴成长。这正是教育学家第斯多得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讲的是这个道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教师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走出我们的课堂后还能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
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转型
(一)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
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三)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人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激情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别,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步入适合他自己的发展之路,发展个性,是正所谓“因人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讲,个性化的课程犹如春风,学生则似百草。个性化课程的实施,正如同春风唤醒百草一般,让校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我们的教师上课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而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新课程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是指导学生直接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因而,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一个配角,一个导演而已。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M].华东师大.2007-10-01.P20-60
[2]张娟妙.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M].吉林大学.2007-10-01.P18-50
[3]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M].华东师大.2008-04-01.P56-80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观
吴永林
乐山市延风中学
摘要: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尊重个体差异,树立民主教学观。
关键词:教学;主体;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的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机遇。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革上,因为任何一次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一种挑战,其艰难性不言而喻。那么课程改革从何入手?实践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观念的更新时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不梳理新教育观念,课程改革难以开展,更难以持久和深化。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
教育工作是培育人的活动,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另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不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无从谈起。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发展的要求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提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是看好极少数尖子生,而是全体学生;不是知识水平这一个因素,而是智力和非智力的全部因素,要真正的发挥教学的多功能性。2.1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自尊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每一位学生都适应被尊重、关心、关爱。
2.2 教学必须既传授知识,也培养能力。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教学目标单一,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掌握与巩固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智力任务上往往只完成了“智”的任务而忽视“能”的训练,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各类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不少学生“高分低能”。2.3教学必须既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些年,不少教育专家和教学实践工作者认识到,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如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坚强的学习意志,饱满的学习情绪,虚心的学习态度等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未来的事业关系极为重大,它远远超过智力对人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广大教师逐步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他们认识到教学虽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但从教学的基本规律看,教师教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平等对话,教师奖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将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学活动中作为影响方的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发放的选择,教学实践的安排,还是讲授、启发、提问、示范、辅导、督促,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出现教师越俎代庖的倾向。承认、尊重个体差异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承认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新课程的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同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准备、兴趣爱好、智力发展、身体素质等呈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并根据这些客观的现实,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设计出合适他们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与方法,以及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教学民主观
传统教学的一个弊端是教师独断专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才能。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代之以新的教学民主观。教学民主不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培养丰富、独创个性的关键。教师教学中应多方面体现民主,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对的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不管是出自同学之间的,还是针对教师的,都应积极鼓励,予以精神上的肯定。这样,久而久之会养成学生爱动脑经,勇于发言、敢于争辩的习惯,养成具有自主意思和科学批判精神的独立人格。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语文教改的课程改革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教材体系与考试模式的矛盾。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实践 课业负担
《中学语文教学》上曾辟专栏讨论“语文到底姓什么”的问题。语文课到底怎么上,这已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反映出转型期的语文教学的困惑。体现新大纲精神的语文新教材较之此前的语文教材确有很大的改进,这是语文教改的重要一环。课程改革牵动着课堂教学,文学教育的侧重,对教育教学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冲击,而课堂教学首当其冲。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还有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表现出转型期语文教学的特点,这也可能是人们产生困惑的原因。这套教材在江苏推行已五年多,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下列几对矛盾。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
新大纲是二者并重的,似乎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工具论”的影响下的“双基”并重,以及后来强调能力训练,使得语文课日趋枯燥,美文受到肢解,成了鸡零狗碎。人文性在人们呼唤中走进教材,走进课堂。文学作品成了课堂教学的大餐。一时间,课型纷呈,调查课、表演课、影视欣赏课、阅读汇报课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正如有的老师说的:如果你是电脑高手,语文课上就会有很多的动画展示;如果你是影迷,语文课就可能欣赏经典电影;如果你长于表演,你的学生就会经常改编课本剧。语文课上成什么样都可以,所有的创新都会被认为正当,所有的指责都会被“人文”一词轻轻挡回。
二、教师观念、素养与教学实践的矛盾
教师观念滞后的,与新教材不大合拍,面对新教材有时不知从何下手;思想上能接受新教材的,课堂往往具有开放性,可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素养要求很高,时间长了,老师便会产生“水之积也不厚”的空虚。教惯了一种教材,忽而使用另一种教材,除了适应,知识结构中的弱项还得弥补。文学素养提高了,老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才会相应增强。课堂教学中新教材的特点体现不够与教师的观念、素养有一定的关系,有时是不愿体现,有时是力不从心。
三、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
新教材增加了不少文言文和大量的文学作品,老师注意挖掘选文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学生不大领情,较多的文言文背诵任务使其头痛,而背诵又不能让他们直接在考试中提高得分率,于是他们开始怀疑教材编者的意图和老师教法的得当。无论是培养能力还是文化熏陶,都不是短期见效的事。尽管我们说趁早背上几十篇文章将使他们终生受用,学生对这样的预约大多仍是不感兴趣,毕竟他们太关心分数了。课堂教学不得不照顾学生的想法,况且学校也是在意每次的考试成绩的。
四、增大阅读量与课业负担的矛盾
《语文读本》作为新教材文化熏陶与急功近利的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增大学生阅读量、拓宽其视野、培养其自学能力的。实际情形怎样呢?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学生大量、自主的阅读的。沉重的课业负担大大地压缩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就尽力在课堂上解决一切问题,课堂教学又怎堪重负?升学压力笼罩着每一所学校,学生成天埋头在各科作业中,即便是高一高二的同学也并不轻松,这是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很多学生明白增大阅读量的重要性,有的要求经常上阅览室。但他们能够自由阅读的时间太少了,只要坐在教室,就不得不做作业,他们想在语文课上获得短暂的自由。有的学生因为语文见效慢,舍不得在上面花时间,甚至放弃了语文学习,说什么“我宁愿拿20分的语文分换取10分的物理分”。
五、教材体系与考试模式的矛盾
新教材是在新大纲的主导下编写的,着眼于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六册书形成一个较为严整的体系,确实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平时的阶段测试,也与现行高考试卷形式相同,学生就难以应付了。学的与考的不尽一致,学生在阶段测试中经常失利,就很容易忽视课文阅读和课堂教学。从第三册语文课本来看,前三个单元全为诗歌,古今中外,范围很广,学起来当有兴趣。但考试怎么考?堂堂学诗歌,测试时则全面考查,教学与测试关系不大,学生要在课堂学习和考试分数两方面作一选择,他会怎么倾斜呢?当学校拿这样的分数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老师又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当然,新教材的使用与高考之间是不应存在矛盾的,但如果平时没有有效手段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又如何面对高考呢?
综上所述,新教材的使用,走在了其他各项改革的前头,甚至走在了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之前,是根本性的改革,带来了许多方面的不适应,形成了教材与老师、教材与学生、教材与评价三个层面的矛盾。怎么办?是继续讨论语文“姓”什么(讨论还是应当讨论的),不断改编教材,还是面对现实着力解决教学中的矛盾?矛盾不容回避,它正暴露以往教学中的问题,这也正说明课程改革的必要。那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我认为,首先对转型期语文教学的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我们的师生是一起走向新教材的,认知都有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课堂教学也不是孤立的,它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教学评价的标准、方法、升学竞争等。这个大环境不改善,语文教学就难以走出困境。因此,这个过渡时期也许并不短暂。其次,语文老师要努力探索,找到平衡点,摸索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既关注教学实践,又重视理论提升。再次,老师要重视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努力提高鉴赏水平。有了硬功夫,才能把教材的优势发挥出来。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新观念,即语文就是生活。按照这一观念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教材,它也不过是一个文本,作为教师只是在利用文本来教学,而不是教教材,因而课程内涵就广泛了:它不光指教材,还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给了我们机遇。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现代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已不是传统课程所能企及,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也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能相提并论。那么,监理在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上,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设置提出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综合性则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势必形成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的综合性特点。当代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的目标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实现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就要适应于该环节的教学方法。
正如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的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的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用讲述和谈话法;要检查学习情况就用提问或答卷;难的要讲,中等难度的可用探讨启示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性
现代语文课程的生活化、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等发展趋势,使语文课程的结构更加合理并趋于优化而仅有课程的趋优化,没有教学方法的最优性,要做到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行不通的。对教师来说,要“选择最有效地解决相应任务的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来说,要“在学习中合理的组织、自我砥砺和自我检查”。
近十多年来,世界各**语教育工作者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和借鉴别国教育先进方法的基础上,正在创立和试行各种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发现法、暗示法、情景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综合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研究型学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合理负担。总的精神是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方法的双法性
教学方法,按其本意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这个问题,只要考察一下过去的语文课程设置,就不难找到答案。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远离现实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就足够了,无需考虑学生的学,也能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进展缓慢的时代要求。但现在大不一样了,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进行改革,新课程应综合化、趋优化。
要适应课程发展的这种趋势,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研究学法。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已是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教”这方面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即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以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发现教学法、自学指导法、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便成了最优学习方式与最优课堂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不能不说与传统的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而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则一改传统课程的特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之相应,当代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有所不同,其特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教师与学生合作”。如导学式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语文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要素,集中具体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反过来。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发展,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