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我的教育理想》之感[大全]
读《我的教育理想》之感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读着朱永新老师所写的教育理想,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动力,一种推着我向这一目标迈进的动力。
当我看到第二章的题目时“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时,想起了在水秀二中培训的15天,明星小学校长李奋明老师给我们所讲的他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听完李老师的讲座,使自己有了对即将到来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
在读到朱永新老师的心中理想的教师时,让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要做到这一目标,还需要更努力的去奋斗,去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为自己的这份事业去奋斗。就如书中说的“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这句话让我对我自己有了要求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每天都有所不同。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不同感受。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
光有胸怀理想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自信、自强,不断的挑战自我。教师要激励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的不足。为自己制定目标,使自己更好的去追求去超越自己。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合作,作为教师就像书中写道“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
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合作有着很多的方式,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无论你在什么岗位都离不开合作。
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在教育中,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让学生在爱与快乐中学习,感受学习所带给他们的快乐。教师用自己的爱来感染学生。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还要做到更多,如朱永新老师书中说的“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要做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这些都是督促自己不断前进,不断学习的动力。向着这些目标不断的靠近,才能使自己做到、做好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读了这本书,让自己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工作中,去积累和吸取经验,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二篇:读《共产党宣言》之感
读《共产党宣言》之感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恩格斯说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包括七篇序言、引言和正文四章。引言说明了《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目的和任务。正文包括: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党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等四部分。《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一著作从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去争取解放斗争,并且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
《共产党宣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由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趋势;并且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它还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并批判当时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对空想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还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等等。
《共产党宣言》正是新中国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富强的最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最有力的理论基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了探索拯救中国的艰难旅程,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都未能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直至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根据《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原理也即历史唯物史观,早期的觉悟者发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建立新中国。为了这个理想,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为了这个理想,无数劳苦大众舍生忘死,英勇无畏。而毛泽东思想可以看作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无产阶级斗争部分的深化和补充。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共产党人苦苦探寻新中国文明富强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都是以《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而展开的。
从另一个角度观之,人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是,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又何来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理论岂不都延续着《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党的相关论述?由此观之,《共产党宣言》对新中国的诞生和富强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基础。
但是《共产党宣言》从诞生到现在已有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科技等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理论作为历史上的一部著作也难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来看待这部基石性质的纲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党永远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历史的潮流,也才能带领国家走向富强。《共产党宣言》中很多理论在当代看来仍是相当正确的,我们的执政党也不应该忘掉初衷,《共产党宣言》虽已是历史著作,但其仍可以作为当今的一面镜子,正所谓“以史为镜”。
第三篇:读《简爱》之感
读《简·爱》之感
读完此书我的灵魂依然在《简·爱》的世界里停留很久,著名相声演员王振华对自己的儿子说:“读一本名著相当于你活了两次人生。”此话总结了为什么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还久久留恋那里的世界,因为那无意间让我们把自己放入此生活中。
曾两次碰过《简·爱》,第一次应该是小学吧,那时只对书名感兴趣,但依然不知其书名之意,草草翻几页之后就放手。第二次是初二时,那是不耐心地囫囵吞枣地畅游完简小姐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旅途,这次是进入大学不久之时,此次读时只怕错过每个细节、每一句话,有时反复读着自己没有理解一句话,在这里我感受到人生的真谛,爱的尊严。简小姐身材矮小,面相丑陋,出生在一对贫穷的牧师家里,而且父母早逝,她从小寄人篱下,但即使这样她没有落入俗套,追求平等,追求自己的人生。
简从小生活在盖茨黑德府这是她舅舅家,可疼爱她的舅舅也早逝,随后和舅妈和两个表姐、一个表弟生活。舅妈生怕简小姐玷污了她的孩子们,不让孩子们和简呆在一块,把简关在闹鬼的地方,表兄妹盛气凌人不理她,但简依然追求着自己的人生,她抓住一切有书可读的机会,她不屈不饶,高傲自尊的她说:“灵魂充实,内心丰富,这是我的财富。”后来她被送到慈善学校,在那里她连读书带教书整整呆了8年,从没有亲戚来看过她,但她并未因此寂寞、伤心,因为她内心丰富。从慈善学校出来后她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这里是她的爱之地,桑菲尔德府的男主人是四十多岁的罗切斯特先生,简,追求平等,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超人的智慧,这一切使她在罗切斯特先生和我心里一直是个完美的人。尽管她长相如此,但是罗切斯特视她为天使、珍珠。他们不是简单的男女之爱,他们是灵魂上的相恰。简不屈地说过:“你以为我因为贫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了,没有,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站在上帝的跟前„„我们是平等的。”她的每句话都让我为之深思。也许是上帝捉弄人吧,在简和罗切斯特走入婚姻的礼堂时,她知道她爱的人有过前婚,为了使她爱的人不再受困她选择离开,在离开途中饥饿、风寒使她曾几次与生死搏斗,在最后一次她已做好死的准备时,她又一次做了挣扎并且得救了,恰好救她的人是她姑妈家的孩子。从此在这里她有了亲戚,并且还继承了叔父的一大笔财产,要知道此后她因有亲戚是多么的高兴,在这里她还被表弟爱上了,但她没忘记罗切斯特,当她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府时,那里已是大火烧完之后的废墟,但是简没有放弃寻找她爱的人,再次相遇罗切斯特已是一个极度残废的人,他们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结局算是完美,可简的言语,美的形象一直保留在我的脑海中,使我抬头仰望天空,寻找自己那份真正的财富。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给我们记叙了一个完全虚幻的世界,在那里有爱憎分明,追求个性,希望平等,生性坚强的简,这更让我们知道这是勃朗特的心声,她让我们又活了一次。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我要说:“读书给我们无线的力量,读书让你感到幸福。”
医学系1007 王利娜
第四篇:读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读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有感
在这个暑期里,我拜读了朱永新所写的《我的教育理想》和《新教育之梦》两本书,我感觉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
这两本书所写的内容是朱永新“理想”中的教育,其实也是许多教师心目中“理想”的教育。
朱永新认为,教育和其他职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事业所不具备的,它要求教师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
朱永新提出,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之所以没激情,是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他还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转变旧教学观念,树立新教学理念。新的教育理念讲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改变知识的传递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坚决
摒弃一切落后的教学方法,改变不适于迅速提高教育水平的传统作法;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要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向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这样才能创新教育,发展教育。
朱永新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师不但自己要充满爱心,更应该将爱传播给学生,让学生也成为充满爱心的人,唯有如此,教育才算成功,教师的爱才叫真正的爱。教师们要将溺爱宠爱偏爱等一切庸俗浮浅的假爱从思想与行为中彻底清除,要以一种博爱仁爱真爱充实思想,并能蓄之于内,形之于外。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我们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在即将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运动员们不正是有夺金的理想才会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奋力一搏并化理想为现实了?
00四年八月
琴 芳
第五篇: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一)《我的教育理想》是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的教育名著,被誉为最感人、最畅销的教育经典,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推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的必读名著。
本书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理想的教师》一章和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章。《理想的教师》一章,明确了优秀教师的标准和要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理想和激情!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章以科学的理论深刻阐明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未来理想中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明确了这样的理想,未来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权意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的关键是追求人生价值和关爱生命。如何引导学生去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去关爱生命,对人类、对世界充满爱心,则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责任。在本书,《理想的教师》一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者从老师的自身修养方面给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充满爱心,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爱学生才能独具慧眼,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才能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也就能把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的爱心得以发扬!理想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勤于学习的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履行教师的职责,才可以在基础教育层面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在本书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章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教学内容方面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如通过德育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并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理想智育应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关注个性,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理想的体育可以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并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理想的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可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但我们当前的教育还有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教学的功利性很强,忽视德育、体育、美术和劳动技术教育。智育也是唯成绩论、唯分数论,忽视了智育中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民权意识是当代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是推动中国社会民主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民权”具有两重的含义,一种说法,“民权”取的是卢梭“人民主权”之义,但另一种说法认为“民权”是对“自由”一词的翻译。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民权意识,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朱教授在本书中提出了教育的民主性问题,他指出:“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民主,可是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谈不上社会的民主。民主精神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民主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教师与学生讲话、交流的方式,似乎是小事,但都体现着一种民主。中国的学生上课都是正襟危坐,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外国教育家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问题怎么可能齐声回答?”这种教育中的不民主性和准军事化的校园管理正在扼杀学生的民主精神和自由精神。只有积极追求民主、自由的新时代公民才能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自由主义者胡适曾说过:现在有人对你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可见自由精神、自由意识对学生、对国家的重要性。“民权”的另一层含义,人民主权精神似乎离我们的校园较远,但实际也是我们的职责之一,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有这样一种印象,非常勤劳,但不关心政治,看法虽有偏见,但也反映了我们教育中的一些缺失,朱教授在本书中特别强调了社会责任感问题,包括校长的责任感、教师的责任感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首先要有主人翁意识,应该以主人翁的意识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但个人服从集体、国家并不是绝对的,他的前提是这个国家的政府是真心为人民服务,要让学生认识到爱国家和爱政府是两码事,爱国就是爱自己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就是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中一切进步、美好、光明的事物。公民的基本责任之一就是对政府做得不好的事进行质询和批评,责成政府改进;如不能有效改进,公民就有权力唾弃政府。托马斯·潘恩有一句名言“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 这说明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民权意识,才能去维护真正的国家利益。所以培养学生的民权意识,使学生成为有素养的合格公民也应当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教育需要理想,虽然我们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为了我们心中的理想教育,我们仍需要不懈的去努力和追求!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二)近日,认真阅读了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老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现在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老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老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他要对学生负责任。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学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 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 , 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三)十八年前,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守着>我的理想,奉献着我的全部爱心,关爱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引导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教会他们学习,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最近,我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文章中作者从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开始,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
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此乃感触一。
感触之二:>师德是教师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驱使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教育作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探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课堂上,不仅仅学习书本上前人创造的知识,也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实用,贴近。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探究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行耐心教育,以知心、爱心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宽容、信任为桥梁,经过耐心、细心的转化工作,并持之以恒,后进生的病态心理是可以转化为健康心理的,我们所作出的努力一定会收到成效。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要教师用满腔的爱心,春风化雨,让爱之花常开在后进生心里,那么,转化后进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让我们以春天般的>温暖,使后进生不断取得进步,尽快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让“迟开的花朵”也和其他娇艳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